CN110905941B -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5941B
CN110905941B CN201811072060.9A CN201811072060A CN110905941B CN 110905941 B CN110905941 B CN 110905941B CN 201811072060 A CN201811072060 A CN 201811072060A CN 110905941 B CN110905941 B CN 1109059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electromagnetic brake
brake
armatur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20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05941A (zh
Inventor
李化明
崔任永
秦佳颖
刘政
杜群威
杜慧杰
李童生
申云彤
郭小行
吴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20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594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3459 priority patent/WO20200520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5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5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05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5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22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pressing members apart, e.g. for drum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0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包括磁轭、衔铁、制动盘、固定盘、快速缓解机构以及连接于所述快速缓解机构的操纵机构;所述快速缓解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磁轭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衔铁之间能够快速分离且形成间隙,从而快速解除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所述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快速缓解机构动作。该电磁制动器具有适用于微轨车辆且能够对电磁制动器进行快速缓解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磁制动器是指使用电子装置的电磁制动机构,通过控制电流等相关参数来改变制动力。传统失电方式的电磁制动器,在失电后磁轭的电磁力消失,衔铁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挤压制动盘,产生制动作用,只有当磁轭再次通电后才能缓解制动。电磁制动器可以用于汽车、轨道车辆等各种车辆和设备中。用于微轨车辆的电磁制动器一般安装在微轨车辆的走行部上,而走行部运行于轨道梁内,传统的缓解方式不适用于微轨车辆且操作时间长。
发明人发现,急需提供一种适用于微轨车辆且能够快速缓解的电磁制动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具有适用于微轨车辆且能够对电磁制动器进行快速缓解的特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包括磁轭、衔铁、制动盘以及固定盘,所述制动盘设置于所述衔铁和所述固定盘之间,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磁轭之间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该电磁制动器还包括:
快速缓解机构,所述快速缓解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磁轭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衔铁之间能够快速分离且形成间隙,从而快速解除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
以及连接于所述快速缓解机构的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快速缓解机构动作。
优选地,所述快速缓解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固定盘背离所述制动盘一侧的滑动盘,所述滑动盘能够沿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向滑动;
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盘且沿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向延伸的缓解杆,所述缓解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盘和所述制动盘后与所述衔铁朝向所述制动盘的一侧表面相对且具有预定间隙;;
夹设于所述滑动盘与所述固定盘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第一拨杆,所述第一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操纵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杆的中部能够相对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盘;
所述操纵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拨杆动作时,通过所述第一拨杆的杠杆运动使所述滑动盘朝向所述固定盘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缓解杆推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磁轭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操纵机构包括拉线以及套设于所述拉线外周面的拉线套管;
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拨杆;
所述拉线套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
优选地,所述固定盘在背离所述制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架;
在所述滑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架位置对应且用于穿设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通孔;
所述拉线套管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
优选地,所述固定盘在朝向所述滑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架;
在所述滑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支架位置对应且用于穿设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拨杆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拨杆为半圆形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沿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心线,所述固定盘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中的一个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杆转动连接、且另一个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盘在背离所述固定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支架一一对应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
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均通过第二转轴对应连接。
优选地,绕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心线的周向,在所述滑动盘与所述固定盘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所述固定盘在朝向所述滑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每个第一弹性件一一对应的沉孔,所述沉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快速缓解机构包括:
贯穿所述制动盘和所述固定盘的缓解杆,所述缓解杆的一端与所述衔铁朝向所述制动盘的一侧表面相对且具有预定间隙,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缓解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盘相抵接;
第二拨杆,所述第二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纵机构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拨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操纵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拨杆动作时,在所述第二拨杆的带动下使所述缓解杆的一端与所述衔铁相抵接,用于使所述衔铁与所述制动盘分离。
优选地,所述操纵机构包括拉线以及套设于所述拉线外周面的拉线套管;
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拨杆;
所述拉线套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
优选地,所述固定盘在背离所述制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
所述缓解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与所述第五支架之间;
所述拉线套管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
所述第二拨杆与所述第五支架之间通过第三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拨杆为U形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第二连接部、第三支杆以及第四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沿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心线,所述固定盘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五支架,其中,两个所述第五支架中的一个第五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杆转动连接、且另一个第五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异型螺栓,并包括固定连接的异型定位块和螺柱,所述异型定位块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缓解杆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螺柱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轨车辆,该微轨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电磁制动器。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能够通过快速缓解机构和操纵机构快速解除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并且通过操纵机构对快速缓解机构进行控制,便于操作,使得上述电磁制动器具有适用于微轨车辆且能够进行快速缓解的特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磁制动器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磁制动器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电磁制动器的C-C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电磁制动器的第一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电磁制动器的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电磁制动器的拉线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电磁制动器的拉线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电磁制动器的D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电磁制动器的E向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电磁制动器的F-F截面的剖视图;
图13为图9中电磁制动器的第二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9中电磁制动器的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9中电磁制动器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磁制动器的缓解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磁制动器;11-磁轭;12-衔铁;13-制动盘;14-固定盘;15-滑动盘;16-花键套;17-缓解杆;18-第一弹性件;19-第一拨杆;20-拉线;21-拉线套管;22-拉线固定座;23-套筒;24-连接件;25-第二弹性件;26-第二拨杆;27-第一转轴;28-第二转轴;29-拉线固定支架;30-第三转轴;141-第一支架;142-第二支架;143-沉孔;144-第四支架;145-第五支架;146-导向套筒;151-第一通孔;152-第二通孔;153-第三支架;171-驱动端;172-固定端;173-定位面;191-第一连接部;192-第一支杆;193-第二支杆;194-第一转轴过孔;195-第二转轴过孔;211-拉线穿孔;212-定位挡边;221-拉线固定座销轴;222-拉线过孔;231-套筒固定件;241-异型定位块;242-螺柱;261-第二连接部;262-第三支杆;263-第四支杆;264-第三转轴过孔;265-第四过孔;291-第一销孔;1411-第一定位孔;1421-第一转轴安装孔;1441-第二定位孔;1451-第三转轴安装孔;2411-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电磁制动器因缓解方式具有操作时间长的缺点而不适用于微轨车辆且不能快速缓解。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能够通过快速缓解机构和操纵机构快速解除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并且通过操纵机构对快速缓解机构进行控制,便于操作,使得上述电磁制动器具有适用于微轨车辆且能够进行快速缓解的特点。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9结构所示,电磁制动器1包括磁轭11、衔铁12、制动盘13以及固定盘14,制动盘13设置于衔铁12和固定盘14之间,固定盘14与磁轭11之间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如图3和图4结构所示,电磁制动器1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磁轭11、衔铁12、制动盘13、固定盘14、滑动盘15和花键套16;如图11和图12结构所示的电磁制动器1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磁轭11、衔铁12、制动盘13、固定盘14、滑动盘15和花键套16;在固定盘14与磁轭11之间设置有套筒23,并通过螺栓等套筒固定件231使固定盘14与磁轭11之间相对固定,并通过套筒使固定盘14与磁轭11之间保持固定距离,以使衔铁12具有轴向运动空间;磁轭11内还设置有电磁线圈,通过对电磁线圈的通电产生电磁力,以对衔铁12产生吸引作用,使衔铁12克服设置在磁轭11和衔铁12之间的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朝向磁轭11方向运动,以减小衔铁12对制动盘13的挤压力,进而接触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力,使电磁制动器1进入解除制动状态;而在对电磁线圈进行断电时,则衔铁12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朝向制动盘13运动并挤压制动盘13,将制动盘13压紧在衔铁12和固定盘14之间,以使电磁制动器1产生制动力,进而对与花键套16相连接的传动轴(图中未示出)进行制动,以实现设备的制动。
该电磁制动器1还包括快速缓解机构以及连接于快速缓解机构的操纵机构;快速缓解机构用于驱动衔铁12朝向磁轭11的方向移动,以使制动盘13与衔铁12之间能够快速分离且形成间隙,从而快速解除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状态;操纵机构用于控制快速缓解机构动作。
下面以图1、图2、图3和图4结构为例说明上述电磁制动器1通过快速缓解机构和操纵机构对制动状态进行缓解的工作原理:快速缓解机构可以包括设置于固定盘14背离制动盘13一侧的滑动盘15、固定安装于滑动盘15且沿电磁制动器1的轴向延伸的缓解杆17、夹设于滑动盘15与固定盘14之间的第一弹性件18、以及安装于滑动盘15和固定盘14的第一拨杆19;操纵机构包括拉线20以及套设于拉线20外周面的拉线套管21;通过操作人员对拉线20的拉动,可以驱动第一拨杆19动作,由于第一拨杆19与滑动盘15和固定盘14之间活动连接,在拉线20拉力作用下第一拨杆19产生杠杆运动,固定盘14与磁轭11之间相对固定,因此,滑动盘15便被驱动,使滑动盘15沿电磁制动器1的轴向方向朝向制动盘13方向滑动,并带动固定安装于滑动盘15的缓解杆17朝向衔铁12方向运动,以对衔铁12产生推力,使衔铁12朝向远离制动盘13的方向移动,使制动盘13与衔铁12和固定盘14之间失去摩擦作用,最终解除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状态。
与现有电磁制动器1相比,上述电磁制动器1还包括快速缓解机构以及连接于快速缓解机构的操纵机构,通过操作人员对操纵机构的施力,能够控制快速缓解机构动作,通过快速缓解机构驱动衔铁12朝向磁轭11的方向移动,以使制动盘13与衔铁12之间能够快速分离且形成间隙,以快速解除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状态;由于上述电磁制动器1能够通过快速缓解机构和操纵机构对电磁制动器1进行快速缓解,并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纵机构方便、快速地对电磁制动器1进行缓解操作。
因此,上述电磁制动器1能够适用于微轨车辆、操作便捷且能够进行快速缓解。
根据快速缓解机构的设置结构不同,上述电磁制动器1可以具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方式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结构所示,快速缓解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盘14背离制动盘13一侧的滑动盘15、固定安装于滑动盘15且沿电磁制动器1的轴向延伸的缓解杆17、夹设于滑动盘15与固定盘14之间的第一弹性件18、以及第一拨杆19;滑动盘15能够沿电磁制动器1的轴向滑动;如图4结构所示,固定盘14设置有朝向滑动盘15一侧的导向套筒146,通过套筒固定件231穿设导向套筒146后与磁轭11之间固定连接,以使固定盘14与磁轭11之间相对固定;导向套筒146沿电磁制动器1轴向的长度要大于滑动盘15的厚度与缓解间隙的和,以使滑动盘15在缓解行程内可以推动衔铁12到缓解位置;导向套筒146和固定盘14之间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设置导向套筒146的目的是使滑动盘15能够沿导向套筒146滑动,在对滑动盘15沿电磁制动器1的轴向滑动时进行导向、定位的同时,还能保证滑动盘15的均匀位移;
缓解杆17的一端穿过固定盘14和制动盘13后与衔铁12朝向制动盘13的一侧表面相对且具有预定间隙;如图3和图16结构所示,缓解杆17的驱动端171在穿过滑动盘15、固定盘14和制动盘13以后,与衔铁12之间具有预定间隙,缓解杆17在驱动端171和固定端172之间设置有定位面173,通过定位面173将缓解杆17的驱动端171限位在滑动盘15朝向固定盘14的一侧,并且缓解杆17的固定端172通过螺母固定安装于滑动盘15上,使缓解杆17与滑动盘15形成一体结构,能够通过第一拨杆19对滑动盘15的驱动来带动缓解杆17沿电磁制动器1轴向的运动,进而通过缓解杆17推动衔铁12;
上述的预定间隙具体指的是:在电磁制动器1进行正常制动状态时,衔铁12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朝向制动盘13压紧进行制动时,缓解杆17的端部与衔铁12之间仍然具有间隙,即,缓解杆17与衔铁12之间的间隙以不影响电磁制动器1进行正常制动为准;并且在通过缓解杆17对衔铁12进行推动时,以缓解杆17推动衔铁12以使衔铁12与制动盘13之间具有间隙为准,即,能够将电磁制动器1进行缓解为止。
第一拨杆19的一端与固定盘14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操纵机构固定连接,第一拨杆19的中部能够相对转动地安装于滑动盘15;操纵机构驱动第一拨杆19动作时,通过第一拨杆19的杠杆运动使滑动盘15朝向固定盘14方向运动,以带动缓解杆17推动衔铁12朝向磁轭11方向移动。如图1结构所示,第一拨杆19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27转动安装于固定盘14的第二支架142上,第一拨杆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操纵机构的拉线20,拉线20可通过操作人员的拉动进行动作,第一拨杆19靠近第二支架142的一端还通过第二转轴28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滑动盘15的第三支架153上,使第一拨杆19在拉线20的拉动下,可以绕第一转轴27形成杠杆运动,以对第三支架153进行挤压,进而通过与第三支架153固定为一体的滑动盘15进行推动,使滑动盘15朝向固定盘14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固定于滑动盘15上的缓解杆17朝向衔铁12方向运动,最终对衔铁12进行挤压,使衔铁12与制动盘13之间分离,以实现对电磁制动器1的缓解功能。
电磁制动器1通过操纵机构对第一拨杆19的驱动,能够使第一拨杆19实现杠杆运动,根据杠杆工作原理,能够实现省力的特点,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电磁制动器1在进行缓解时,还具有省力的特点。
具体地,如图4结构所示,上述操纵机构可以包括拉线20以及套设于拉线20外周面的拉线套管21;拉线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拨杆19;拉线套管21固定安装于固定盘14。拉线套管21可以通过设置于固定盘14的第一支架141进行固定安装;为了方便固定拉线20,如图5结构所示,在第一拨杆19的第一连接部191设置有拉线固定支架29,通过转动安装于拉线固定支架29上的拉线固定座22将拉线2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拨杆19。拉线固定座2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7。拉线套管2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8,拉线套管21可由一段弯管构成,并且弯管两端之间的夹角可为120°~150°,如:120°、135°、150°;拉线套管21的两端均可以设置有外螺纹,并在中间设置有定位挡边212,用于通过定位挡边212与第一支架141的限位配合、以及螺母和拉线套管21的外螺纹之间的螺纹配合将拉线套管21固定安装于固定盘14的第一支架141上。
可以套管呈135度弯,在中部有止挡,直段带有螺纹,套管的中可穿入拉线。
上述操纵机构采用拉线20和拉线套管21对快速缓解机构进行控制,由于拉线20在实际应用中,布置、走线均比较灵活,因此便于在电磁制动器1上进行布置,而且便于操纵人员操作,因此,上述电磁制动器1具有设计灵活、布置方便、操作简便和省力的特点,使得电磁制动器1非常适用于微轨车辆。
如图6结构所示,固定盘14在背离制动盘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架141;第一支架141用于固定拉线套管21;
在滑动盘15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141位置对应且用于穿设第一支架141的第一通孔151;
为了方便拉线套管21的安装,如图2和图6结构所示,固定盘14在背离制动盘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架141;在第一支架141上设置有便于拉线套管21穿设的第一定位孔1411,通过第一定位孔1411将拉线套管21定位设置在第一支架141上;在滑动盘15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架141位置对应且用于穿设第一支架141的第一通孔151,通过第一通孔151使第一支架141露出于滑动盘15的外部;拉线套管21安装于第一支架141,拉线套管21可以通过螺母固定在第一支架141上,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架141上。
如图1和图6结构所示,固定盘14在朝向滑动盘15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架142,第二支架142设置有对称的两个,便于在拉线20施力时能够均匀作用,使滑动盘15能够平稳进行运动,第二支架142上还设置有穿设第一转轴27的第一转轴安装孔1421;在滑动盘15上设置有与第二支架142位置对应且用于穿设第二支架142的第二通孔152,通过第二通孔152使第二支架142露出滑动盘15,便于第一拨杆19的安装;第二支架142与第一拨杆19之间通过第一转轴27连接。
如图1和图5结构所示,第一拨杆19可以为半圆形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拉线20的第一连接部191、第一支杆192以及第二支杆193,第一支杆192的一端和第二支杆19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91;第一连接部191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线20的拉线固定支架29,拉线固定支架29上设置有第一销孔291,用于安装拉线固定座22两端的拉线固定座销轴221,使拉线固定座22能够在拉线固定支架29上转动,便于提高操作的顺畅性。同时,在第一支杆192和第二支杆193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转轴27的第一转轴过孔194、以及穿设第二转轴28的第二转轴过孔195。
为了实现与第一支杆192和第二支杆193的配合连接,沿电磁制动器1的轴心线O,固定盘14设置有对称的两个第二支架142,其中,两个第二支架142中的一个第二支架142与第一支杆192转动连接、且另一个第二支架142与第二支杆193转动连接。
由于上述第一拨杆19为半圆形结构,并且包括第一支杆192和第二支杆193,第一支杆192和第二支杆193对称设置,能够在拉线20拉动时,对滑动盘15的两侧同时进行推动,以使滑动盘15的两侧能够同时均匀受力,有利于提高电磁制动器1在进行缓解动作时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如图2和图3结构所示,滑动盘15在背离固定盘14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第二支架142一一对应的第三支架153,第三支架153位于第二支架142和第一支架141之间;第三支架153与第一支杆192和第二支杆193之间均通过第二转轴28对应连接。
为了使电磁制动器1能够进行可靠地制动,绕电磁制动器1的轴心线O的周向,在滑动盘15与固定盘14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弹性件18。第一弹性件18可以为压缩弹簧,也可以为其它具有弹性的弹簧垫等弹性件;如图6结构所示,固定盘14在朝向滑动盘15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每个第一弹性件18一一对应的沉孔143,沉孔143用于容置第一弹性件18的端部。
通过设置在固定盘14一侧的沉孔143,可以将第一弹性件18的一端限位在沉孔143内,可以防止第一弹性件18错位或掉落,进而提高电池制动器1的制动可靠性和平稳性。
如图7结构所示,为了提高拉线20的安装速度和可靠性,在拉线固定座22上设置有贯穿的拉线过孔222,在将拉线2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拨杆19时,可使拉线20的一端穿过拉线过孔222,再对拉线20的端部进行固定。
方式二:
上述电磁制动器1的快速缓解机构还可以参考图9、图10、图11和图12的结构,快速缓解机构可以包括第二拨杆26、以及贯穿制动盘13和固定盘14的缓解杆17;操纵机构驱动第二拨杆26动作时,在第二拨杆26的带动下使缓解杆17的一端与衔铁12相抵接,用于使衔铁12与制动盘13分离;操纵机构可以包括拉线20以及套设于拉线20外周面的拉线套管21,拉线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拨杆26,拉线套管21固定安装于固定盘14。
如图9和图16结构所示,缓解杆17的驱动端171与衔铁12朝向制动盘13的一侧表面相对且具有预定间隙,缓解杆17的固定端172穿设有连接件24,并且在缓解杆17的中部设置有定位面173,用于对连接件24的底面进行定位;在缓解杆17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25,第二弹性件25的一端与连接件24相抵接、且另一端与固定盘14相抵接;第二弹性件25可以为压缩弹簧。
如图11结构所示,第二拨杆26的一端与固定盘14之间通过第三转轴30转动连接,固定盘14上设置有第五支架145,第三转轴30穿过第五支架145和第二拨杆26后使第二拨杆26的一端与第五支架145转动连接,第二拨杆26的另一端与操纵机构固定连接,即,第二拨杆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操纵机构的拉线20;并且第二拨杆26的中部与连接件24固定连接,第二拨杆26靠近第五支架145的一端与安装在缓解杆17上的连接件24转动连接。
同理,上述的预定间隙具体指的是:在电磁制动器1进行正常制动状态时,衔铁12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朝向制动盘13压紧进行制动时,缓解杆17的端部与衔铁12之间仍然具有间隙,即,缓解杆17与衔铁12之间的间隙以不影响电磁制动器1进行正常制动为准;并且在通过缓解杆17对衔铁12进行推动时,以缓解杆17推动衔铁12以使衔铁12与制动盘13之间具有间隙为准,即,能够通过缓解杆17对电磁制动器1进行正常缓解。
上述电磁制动器1的工作原理为:在电磁制动器1需要进行快速缓解时,操作人员对操纵机构进行控制,即,操作人员拉动拉线20,由于拉线2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拨杆26的端部、固定盘14与磁轭11之间相对固定、第二拨杆26的一端与固定盘14上的第五支架145转动连接,操作人员的动作会通过拉线20拉动第二拨杆26动作,第二拨杆26与拉线20连接的一端会朝向固定盘14方向运动,缓解杆17通过连接件24与第二拨杆26靠近第五支架145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缓解杆17会随着第二拨杆26朝向固定盘14方向的运动而朝向固定盘14方向运动,在缓解杆17的运动距离超过预定间隙时,缓解杆17朝向衔铁12的端部便开始与衔铁12接触并挤压衔铁12,当缓解杆17的运动距离足够大时,便可使衔铁12与制动盘13分离并在它们之间产生间隙;制动盘13在脱离衔铁12的轴向压力以后,制动盘13与固定盘14和衔铁12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消失,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力也随即消失,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解除,完成对电磁制动器1的快速缓解;当操作人员放松对拉线20的拉力时,在第二弹性件25的弹力作用下,会促使缓解杆17朝向远离衔铁12的方向运动,并带动第二拨杆26朝向远离固定盘14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二拨杆26一端与衔铁12之间达到预定间隙;此时,磁轭11中电磁线圈断电时,则磁轭11与衔铁12之间的弹簧会推动衔铁12朝向制动盘13方向运动,继续挤压衔铁12,以使制动盘13与衔铁12之间、以及制动盘13与固定盘14之间产生摩擦力,实现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
电磁制动器1通过操纵机构对第二拨杆26的驱动,能够通过第二拨杆26带动缓解杆17朝向衔铁12方向运动,以将衔铁12与制动盘13之间分离,解除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状态,采用上述结构的电磁制动器1在进行缓解时,只需通过操纵机构对快速缓解机构进行操作即可,因此,能够快速缓解。
如图9和图14结构所示,固定盘14在背离制动盘1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四支架144和第五支架145,第四支架144用于固定操纵机构的拉线套管21,并在第四支架144上设置有穿设拉线套管21的第二定位孔1441;缓解杆17位于第四支架144与第五支架145之间,固定盘14上还设置有用于穿设缓解杆17的通孔;拉线套管21固定安装于第四支架144的顶部;拉线套管21可以参考图8结构所示,拉线套管21上设置有用于拉线穿过的拉线穿孔211、以及用于将拉线套管21定位于第四支架144上的定位挡边212,如图1和图9结构所示,在拉线套管21上可以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母和定位挡边212的配合将拉线套管21固定在第四支架144上;第二拨杆26与第五支架145之间通过第三转轴30连接,第五支架145上设置有第三转轴安装孔1451,在第二拨杆26上设置有与第三转轴安装孔1451对应的第三转轴过孔264,第三转轴30穿过对应的第三转轴安装孔1451和第三转轴过孔264,便可将第二拨杆2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盘14上。
为了提高快速缓解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如图13结构所示,第二拨杆26为U形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拉线20的第二连接部261、第三支杆262以及第四支杆263,第三支杆262的一端和第四支杆26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61;如图9和图13结构所示,第二拨杆26为U形结构,并包括用于连接拉线20的第二连接部261、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三支杆262和第四支杆263,并在第三支杆262和第四支杆263上边均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三转轴30的第三转轴过孔264、以及用于安装连接件24的螺柱242的第四过孔265;通过穿过第四过孔265的螺柱242将连接件24安装于第二拨杆26,并在连接件24上设置有穿设缓解杆17的第三通孔2411,进而使缓解杆17能够随第二拨杆26一起动作;
沿电磁制动器1的轴心线O,固定盘14设置有对称的两个第五支架145,其中,两个第五支架145中的一个第五支架145与第三支杆262转动连接、且另一个第五支架145与第四支杆263转动连接;如图12结构所示,第五支架145通过第三转轴30与第二拨杆26的第三支杆262和第四支杆263之间实现转动连接。
由于上述第二拨杆26为U形结构,并且包括第三支杆262和第四支杆263,第三支杆262和第四支杆263对称设置,能够在拉线20拉动时,对两个缓解杆17同时进行驱动,以使衔铁12的两侧能够同时均匀受力,有利于提高电磁制动器1在进行缓解动作时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如图15和图9结构所示,连接件24可以为异型螺栓,并包括固定连接的异型定位块241和螺柱242,异型定位块241设置有用于穿设缓解杆17的第三通孔2411,第三通孔2411的轴心线O与螺柱242的轴心线O垂直相交。
通过上述连接件24能够实现缓解杆17随第二拨杆26的动作而沿电磁制动器1的轴向运动,从而通过操纵机构对第二拨杆26的驱动实现缓解杆17对衔铁12的推动,以解决电磁制动器1不能快速缓解的难题。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轨车辆,该微轨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电磁制动器1。
由于微轨车辆采用了上述电磁制动器1,通过快速缓解机构和操纵机构能够快速解除电磁制动器1的制动状态,并且操纵机构具有控制简单和便于操作的特点,使得上述微轨车辆能够对电磁制动器1进行快速缓解,能够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上述电磁制动器1不仅可以用于微轨车辆,还可以用于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叉车等小型设备上,或者各种需要快速缓解场合的设备。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电磁制动器,包括磁轭、衔铁、制动盘以及固定盘,所述制动盘设置于所述衔铁和所述固定盘之间,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磁轭之间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快速缓解机构,所述快速缓解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磁轭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衔铁之间能够快速分离且形成间隙,从而快速解除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
以及连接于所述快速缓解机构的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快速缓解机构动作;
所述快速缓解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固定盘背离所述制动盘一侧的滑动盘,所述滑动盘能够沿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向滑动;
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盘且沿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向延伸的缓解杆,所述缓解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盘和所述制动盘后与所述衔铁朝向所述制动盘的一侧表面相对且具有预定间隙;
夹设于所述滑动盘与所述固定盘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第一拨杆,所述第一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操纵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杆的中部能够相对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盘;
所述操纵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拨杆动作时,通过所述第一拨杆的杠杆运动使所述滑动盘朝向所述固定盘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缓解杆推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磁轭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机构包括拉线以及套设于所述拉线外周面的拉线套管;
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拨杆;
所述拉线套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在背离所述制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架;
在所述滑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架位置对应且用于穿设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通孔;
所述拉线套管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在朝向所述滑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架;
在所述滑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支架位置对应且用于穿设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拨杆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杆为半圆形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沿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心线,所述固定盘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中的一个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杆转动连接、且另一个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杆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盘在背离所述固定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支架一一对应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
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均通过第二转轴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绕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心线的周向,在所述滑动盘与所述固定盘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所述固定盘在朝向所述滑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与每个第一弹性件一一对应的沉孔,所述沉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端部。
9.一种电磁制动器,包括磁轭、衔铁、制动盘以及固定盘,所述制动盘设置于所述衔铁和所述固定盘之间,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磁轭之间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快速缓解机构,所述快速缓解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衔铁朝向所述磁轭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衔铁之间能够快速分离且形成间隙,从而快速解除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
以及连接于所述快速缓解机构的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快速缓解机构动作;
所述快速缓解机构包括:
贯穿所述制动盘和所述固定盘的缓解杆,所述缓解杆的一端与所述衔铁朝向所述制动盘的一侧表面相对且具有预定间隙,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缓解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盘相抵接;
第二拨杆,所述第二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纵机构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拨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操纵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拨杆动作时,在所述第二拨杆的带动下使所述缓解杆的一端与所述衔铁相抵接,用于使所述衔铁与所述制动盘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机构包括拉线以及套设于所述拉线外周面的拉线套管;
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拨杆;
所述拉线套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在背离所述制动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
所述缓解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与所述第五支架之间;
所述拉线套管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
所述第二拨杆与所述第五支架之间通过第三转轴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杆为U形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第二连接部、第三支杆以及第四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沿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轴心线,所述固定盘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所述第五支架,其中,两个所述第五支架中的一个第五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杆转动连接、且另一个第五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杆转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异型螺栓,并包括固定连接的异型定位块和螺柱,所述异型定位块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缓解杆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螺柱的轴心线垂直相交。
15.一种微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制动器,或包括如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制动器。
CN201811072060.9A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Active CN110905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2060.9A CN110905941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PCT/CN2018/113459 WO2020052025A1 (zh) 2018-09-14 2018-11-01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2060.9A CN110905941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5941A CN110905941A (zh) 2020-03-24
CN110905941B true CN110905941B (zh) 2020-11-10

Family

ID=69778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2060.9A Active CN110905941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5941B (zh)
WO (1) WO20200520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4809A (zh) * 2021-06-03 2021-09-10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悬挂式集装箱运输车辆安全制动单元、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8293A (ja) * 1997-05-20 1998-12-02 Shinko Electric Co Ltd 無励磁作動電磁ブレーキ/クラッチの手動解放機構
CN2400632Y (zh) * 1999-12-30 2000-10-11 天津市机床电器总厂 电磁失电制动器
CN101994770A (zh) * 2010-11-03 2011-03-30 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 凸轮曲轴手动释放电磁制动器
JP2011112187A (ja) * 2009-11-27 2011-06-09 Sinfonia Technology Co Ltd 無励磁作動型電磁ブレー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659777U (zh) * 2012-07-05 2013-01-09 成都瑞迪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手动释放型大扭矩电磁制动器
KR101381694B1 (ko) * 2014-01-09 2014-04-04 김정완 과여자형 전자브레이크
CN205383209U (zh) * 2016-01-25 2016-07-13 苏州市德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制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14461A1 (en) * 2007-10-31 2009-05-07 Textron Inc. Electric Brake Manual Release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8293A (ja) * 1997-05-20 1998-12-02 Shinko Electric Co Ltd 無励磁作動電磁ブレーキ/クラッチの手動解放機構
CN2400632Y (zh) * 1999-12-30 2000-10-11 天津市机床电器总厂 电磁失电制动器
JP2011112187A (ja) * 2009-11-27 2011-06-09 Sinfonia Technology Co Ltd 無励磁作動型電磁ブレー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94770A (zh) * 2010-11-03 2011-03-30 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 凸轮曲轴手动释放电磁制动器
CN202659777U (zh) * 2012-07-05 2013-01-09 成都瑞迪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手动释放型大扭矩电磁制动器
KR101381694B1 (ko) * 2014-01-09 2014-04-04 김정완 과여자형 전자브레이크
CN205383209U (zh) * 2016-01-25 2016-07-13 苏州市德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制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5941A (zh) 2020-03-24
WO2020052025A1 (zh)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01939A (en) Disk brake for elevator
KR101371992B1 (ko) 자동차용 전동식 브레이크
US9835214B2 (en) Electronic disc brake
US10024375B2 (en) Electronic disc brake
US20170082159A1 (en) Electronic disc brake
US11787379B2 (en)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system
US20220348175A1 (en) Electronic mechanical brake system and vehicle
KR20130008348A (ko)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장치
CN110905941B (zh) 一种微轨车辆及其电磁制动器
CN105715707A (zh) 电动推杆式汽车盘式制动器控制装置
US6401879B1 (en) Electric park brake actuator (electric caliper)
US5090522A (en) Brake actuating apparatus
JP2009541109A (ja) 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CN211202695U (zh) 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US20220003288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esign parameters of a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and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KR101283438B1 (ko)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200482761Y1 (ko) 브레이크 캘리퍼 어셈블리
JP6596108B2 (ja) 商用車用の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9990021B (zh) 盘式制动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572081B (zh) 一种连杆控制装置及其回位装置
RU2424136C1 (ru)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тормоз
CN108572080B (zh) 一种连杆控制装置
CN114988312B (zh) 制动器释放装置
US11897731B2 (en) Brake device, e.g. with an eccentric element, for braking a traveling body that can be moved in a guided manner along a guide rail in a movement direction
CN220268269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船用电磁安全制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