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6157A - 能量存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能量存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6157A
CN110896157A CN201811062693.1A CN201811062693A CN110896157A CN 110896157 A CN110896157 A CN 110896157A CN 201811062693 A CN201811062693 A CN 201811062693A CN 110896157 A CN110896157 A CN 110896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control unit
battery control
unit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26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但志敏
罗杰超
张伟
侯贻真
许佳
路文斌
余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626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961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96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6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量存储系统,涉及储能领域。能量存储系统,包括储能管理系统和与储能管理系统连接的多个储能管理模块;每个储能管理模块包括主电池控制单元、与主电池控制单元连接的多个储能子网络;每个储能子网络包括从电池控制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多个电池监控单元,以及多个电池组,从电池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电流检测单元和多个电池监控单元,主电池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每个储能子网络中的从电池控制单元。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化能量存储系统的内部结构。

Description

能量存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中电池均可作为能量存储系统中存储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载体。在能量存储系统中,为了保证能量存储系统中电池组高性能的工作以及电池组的安全性,需要对电池组进行监控和管理。
现阶段,能量存储系统中的各个结构,如主电池控制单元(Master BatteryManagement Unit,MBMU)、从电池控制单元(Slave Battery Management Unit,SBMU)、电池监测单元(Cell Measurement Circuit,CMC)、电流检测单元(Current Supervision Unit,CSU)等结构之间采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通信,或者采用菊花链通信。但是,由于CAN总线或菊花链的线束数量过多且线束较长,使得能量存储系统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存储系统,能够简化能量存储系统的内部结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存储系统,包括储能管理系统和与储能管理系统连接的多个储能管理模块;每个储能管理模块包括主电池控制单元、与主电池控制单元连接的多个储能子网络;每个储能子网络包括从电池控制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多个电池监控单元,以及多个电池组,从电池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电流检测单元和多个电池监控单元,主电池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每个储能子网络中的从电池控制单元,其中,主电池控制单元用于管理多个从电池控制单元;从电池控制单元用于管理电流检测单元和电池监控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多个电池组的输入电流或输出电流;每个电池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一个电池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存储系统,能量存储系统中的从电池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电流检测单元和多个电池监控单元。主电池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每个储能子网络中的从电池控制单元。实现了主电池控制单元与从电池控制单元之间的无线通信,以及从电池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单元和电池监控单元之间的无线通信。从而避免了主电池控制单元与从电池控制单元之间的大量线束连接,以及避免了从电池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单元和电池监控单元之间的大量线束连接。从而简化了能量存储系统的内部结构。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量存储系统中储能管理系统和储能管理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储能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储能管理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主电池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储能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储能管理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时分复用技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频分复用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存储系统,可应用于存储电量即释放电量的场景中。在能量存储系统中,可将电量存储于能量存储系统中的电池组中,相当于对电池组进行充电。也可将能量存储系统中的电池组中存储的电量释放为外界供电,相当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系统中的至少部分部件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包括性能数据、指令等的传输,在此并不限定数据传输的具体内容。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能量存储系统,减少了能量存储系统中的连接线束,从而简化了能量存储系统的内部连接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量存储系统中储能管理系统和储能管理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储能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能量存储系统包括储能管理系统10和与该储能管理系统10(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连接的多个储能管理模块20。
储能管理系统10用于管理多个储能管理模块20。多个储能管理模块20可将性能数据传输至储能管理系统10。储能管理系统10可根据性能数据向多个储能管理模块20发送控制指令。性能数据和控制指令的内容可根据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生成,在此并不限定。
如图2所示,每个储能管理模块20包括主电池控制单元21(Master BatteryManagement Unit,MBMU)以及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连接的多个储能子网络22。具体的,主电池控制单元21与储能管理系统10直接或间接连接。
每个储能子网络22包括从电池控制单元221(Slave Battery Management Unit,SBMU)、电流检测单元222(Current Supervision Unit,CSU)、多个电池监控单元223(CellMeasurement Circuit,CMC),以及多个电池组(图中未标识出)。其中,从电池控制单元22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电流检测单元222和多个电池监控单元223。主电池控制单元2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每个储能子网络22中的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也就是说,从电池控制单元22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电流检测单元222以及多个电池监控单元223进行数据传输。主电池控制单元2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多个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主电池控制单元21用于管理多个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主电池控制单元21可接收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传输来的性能数据。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传输来的性能数据可包括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高压采样等数据。主电池控制单元21也可向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发送控制指令,比如驱动控制指令。驱动控制指令可包括驱动控制策略和从电池控制单元221的编码。控制指令也可包括电流检测单元222的编码和/或电池监控单元223的编码。控制指令的内容在此并不限定。
从电池控制单元221用于管理电流检测单元222和电池监控单元223。具体的,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可接收电流检测单元222和电池监控单元223传输来的性能参数。电流检测单元222和电池监控单元223传输来的性能参数可包括电压、电流、温度、故障状态等数据。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可利用电流检测单元222和电池监控单元223传输来的性能参数,处理得到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等性能参数,并将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等性能参数向主电池控制单元21发送。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也可向电流检测单元222和电池监控单元223发送控制指令。
电流检测单元222用于检测多个电池组的输入电流或输出电流。在电池组进行充电时,电流检测单元222检测的是多个电池组的输入电流。在电池组进行放电时,电流检测单元222检测的是多个电池组的输出电流。电流检测单元222可检测电流,以及故障信息等数据,并将电流、故障信息等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对应的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可向电流检测单元222发采样控制指令等。在一些示例中,采样控制指令中可包括采样控制策略和电池组编码。采样控制指令还可包括其他内容,在此并不限定。
每个电池监控单元223用于监控一个电池组。电池监控单元223可获取监控的电池组的电压、温度、故障信息等数据,并将电压、温度、故障信息等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可向电池监控单元223发送均衡控制指令等。在一些示例中,均衡控制指令可用于指示进行主动均衡或被动均衡。均衡控制指令可包括均衡控制策略和电池组编码。均衡控制指令还可包括其他内容,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实线连接线表示有线通信连接,闪电通信链路线表示无线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系统中的从电池控制单元22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电流检测单元222和多个电池监控单元223。主电池控制单元2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每个储能子网络22中的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实现了主电池控制单元21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之间的无线通信,以及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与电流检测单元222和电池监控单元223之间的无线通信。从而避免了主电池控制单元21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之间的大量线束连接,以及避免了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与电流检测单元222和电池监控单元223之间的大量线束连接。从而简化了能量存储系统的内部结构。
而且,在现有技术中,主电池控制单元21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之间、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与电流检测单元222和电池监控单元223之间采用CAN总线、菊花链或光纤通信,线束成本较高。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能量存储系统,省去了能量存储系统中部分线束所花费的成本,即降低了储能管理系统10的成本。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储能管理模块20还可包括绝缘检测单元24(Insulation Measurement Module,IMM)。绝缘检测单元24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主电池控制单元21。绝缘检测单元24用于进行能量存储系统的绝缘检测。绝缘检测单元24通过绝缘检测可得到绝缘阻值等数据。绝缘检测单元24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绝缘阻值等数据传输至主电池控制单元21。主电池控制单元21也可向绝缘检测单元24发送绝缘检测开启指令,以控制绝缘检测单元24的绝缘检测功能开启。
在一些示例中,储能管理模块20还可包括储能变流器25(Power ConversionSystem,PCS)。储能变流器25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连接。主电池控制单元21可向储能变流器25提供荷电状态、健康状态、高压采样等数据,储能变流器25可根据荷电状态、健康状态、高压采样等数据,确定对储能子网络22中的电池组进行放电或充电,以实现对电池组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储能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系统中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各个部件,所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短程通信。在一些示例中,短程通信指通信距离不超过40米的通信。比如,短程通信可包括蓝牙通信或紫蜂通信(即ZigBee通信)等无线通信方式。短程通信还可包括在蓝牙通信或紫蜂通信的基础上开发的自定义协议的无线通信方式,在此并不限定。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储能管理模块20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实际产品中,能量存储系统可接收外界传输来的电量,将电量传输至能量存储系统中的电池组中进行存储。具体的,可将主电池控制单元21设置在主控柜中。将一个储能子网络22设置在一个电柜中。每个电池监控单元223均可监控一个电池组,一个电池监控单元223与该电池监控单元223监控的电池组可设置在一个电箱内。在主控柜可设置交流/直流电源(即AC/DC电源)为主电池控制单元21和绝缘检测单元24供电。在储能子网络22中也可设置交流/直流电源为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供电。交流/直流电源中的电量也可来源于外界,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实线连接线表示电连接,虚线连接线表示有线通信连接。其中,储能变流器25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可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或RS485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一些示例中,主电池控制单元21可为具有主电池控制单元21功能和以太网功能集成的单元。则主电池控制单元21与储能管理系统10可通过以太网络,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进行数据传输。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个储能子网络22的内部结构相同,因此,在图3中只示出一个储能子网络22的具体内部结构。
为了能量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在储能管理模块20中设置隔离开关,以控制各个部分电连接的导通和断开。比如,如图3所示,可在交流/直流电源与外界之间设置断路器K1,以控制外界为交流/直流电源供电。可在储能变流器25处设置总隔离开关K2。储能变流器25可控制为储能子网络22中的电池组充电或放电。可在每个储能子网络22中,设置隔离开关K3、主正继电器K4和主负继电器K5。为了保护主正继电器K4和主负继电器K5,还可设置预充继电器K6、预充电阻R和保险丝FUSE。需要说明的是,隔离开关K3之间的虚线表示隔离开关K3为联动开关。其中,可在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时,先闭合预充继电器K6,对电池组进行预充电。待一段时间后,再闭合主正继电器K4,对电池进行充电。避免充电开始的一瞬间烧坏主正继电器K4和主负继电器K5,进一步保证能量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主电池控制单元21具有主电池控制单元21功能以及以太网连接功能。也就是说,主电池控制单元21可与以太网功能单元集成为一个单元。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主电池控制单元2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主电池控制单元21包括微控制单元211和以太网收发单元212。其中,微控制单元211与以太网收发单元212连接。
微控制单元211用于实现主电池控制功能,比如向储能变流器25提供荷电状态、健康状态、高压采样等数据。以太网收发单元212用于实现以太网功能,比如,主电池控制单元21通过内部的以太网收发单元212,采用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与储能管理系统10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示例中,微控制单元211与以太网收发单元212可通过媒体独立接口(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MII)或简化媒体独立接口(Reduced MediumIndependent Interface,RMII)连接。微控制单元211与以太网收发单元212通过简化媒体独立接口进行通信所需的端口的数目,少于通过媒体独立接口进行通信所需的端口的数目。为了有效节省微控制单元211的端口和资源,可选用简化媒体独立接口。
在一些实例中,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还可包括用于为微控制单元211和以太网收发单元212供电的电源供给单元213。电源供给单元213可利用从交流/直流电源获取的电量为微控制单元211与以太网收发单元212供电。
在另一些示例中,还可在储能管理模块20中设置以太网单元23(Ethernet,ETH),以使主电池控制单元21通过以太网单元23与储能管理系统10连接。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储能管理模块2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实线连接线表示有线通信连接,闪电通信链路线表示无线通信连接。如图5所示,主电池控制单元21可通过CAN总线与以太网单元23连接。以太网单元23通过以太网,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与储能管理系统10进行数据传输。图5中所示的其他部分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储能管理模块20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与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图6所示的主电池控制单元21并不具有以太网功能,储能管理模块20还包括以太网单元23。图6中各部分的相关说明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具体说明上述实施例中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之间、绝缘检测单元24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之间、电池监控单元223和电流检测单元222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具体方式。
具体的,可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时分复用技术是指将提供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信道的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隙,每个时隙可传输一路数据。也就是说,每一路数据都在各自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传输。时分复用技术便于调节控制时隙的分配,适于数字信息的传输。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可配置于不同的时隙,即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也可采用时分复用。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可避免多路数据进行传输过程中信号的相互干扰以及外界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能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比如,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时分复用技术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频率f。其中,数字1至n表示n路传输,每一路传输均包括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n为大于1的整数。由图7可得,n路传输在相同频率的频段内(即相同信道内)进行数据传输,但n路传输分别占用了不同时隙,即n路传输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数据传输。且每一路传输的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占用了不同时隙。如图7中的上行1和下行1为第1路传输的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频分复用技术是指将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信道的总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频带。每个子频带可传输一路数据。也就是说,每一路数据都在各自的子频带内进行传输。进行数据传输的信道的总带宽大于各个子频带之和。为了保证各个子频带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互不干扰,在相邻两个子频带之间可设置隔离带。频分复用技术对信道的复用率高,允许复用的路数较多,便于划分。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可避免多路数据进行传输过程中信号的相互干扰以及外界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能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比如,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频分复用技术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频率f。其中,数字1至n表示n路传输,每一路传输均包括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n为大于1的整数。由图8可得,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占用了不同的子频带(即占用了不同频率的频段)。如上行1表示第1路传输的上行数据传输,下行1表示第1路传输的下行数据传输。上行1与下行1占用了不同的子频带,实现了频分复用。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储能子网络22中的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能量存储系统包括N个储能子网络22,N为大于1的整数。则N个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进行数据传输可占用N个不同的时隙,从而实现时分复用。
又比如,能量存储系统包括N个储能子网络22,N为大于1的整数。则N个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进行数据传输可占用N个不同的子频带,从而实现频分复用。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即对于一个从电池控制单元221来说,该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可利用两个不同的时隙或两个不同的子频带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绝缘检测单元24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即对于一个绝缘检测单元24来说,该绝缘检测单元24可利用两个不同的时隙或两个不同的子频带与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示例中,对于一个储能子网络22,多个电池监控单元223和电流检测单元222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一个储能子网络22包括N个电池监控单元223和1个电流检测电源,N为大于1的整数。则N个电池监控单元223以及1个电流检测单元222,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数据传输可占用N+1个不同的时隙,从而实现时分复用。
又比如,一个储能子网络22包括N个电池监控单元223和1个电流检测电源,N为大于1的整数。则N个电池监控单元223以及1个电流检测单元222,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数据传输可占用N+1个不同的子频带,从而实现频分复用。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电池监控单元223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即对于一个电池监控单元223来说,该电池监控单元223可利用两个不同的时隙或两个不同的子频带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示例中,电流检测单元222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即对于一个电流检测单元222来说,该电流检测单元222可利用两个不同的时隙或两个不同的子频带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多个储能子网络22中的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221利用时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21进行数据传输。而且每个储能子网络22中的多个所述电池监控单元223利用时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221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主电池控制单元21与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之间、从电池控制单元221与电池监控单元223之间均采用时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创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结构。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系统、功能单元等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Claims (12)

1.一种能量存储系统,包括储能管理系统和与所述储能管理系统连接的多个储能管理模块;
每个所述储能管理模块包括主电池控制单元、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连接的多个储能子网络;
每个所述储能子网络包括从电池控制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多个电池监控单元,以及多个电池组,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和所述多个电池监控单元,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每个所述储能子网络中的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用于管理多个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
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用于管理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和所述电池监控单元;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多个电池组的输入电流或输出电流;
每个所述电池监控单元用于监控一个所述电池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管理系统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的以太网收发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微控制单元和所述以太网收发单元供电的电源供给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媒体独立接口或简化媒体独立接口与所述以太网收发单元连接;
所述以太网收发单元通过以太网通信方式与所述储能管理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管理模块还包括以太网单元,所述储能管理系统通过所述以太网单元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管理模块还包括绝缘检测单元,所述绝缘检测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管理模块还包括储能变流器,所述储能变流器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短程通信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能子网络中的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每个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绝缘检测单元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一个储能子网络:
所述多个所述电池监控单元和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每个所述电池监控单元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利用时分复用技术或频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能子网络中的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利用时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主电池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且每个储能子网络中的多个所述电池监控单元利用时分复用技术,与所述从电池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CN201811062693.1A 2018-09-12 2018-09-12 能量存储系统 Pending CN110896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2693.1A CN110896157A (zh) 2018-09-12 2018-09-12 能量存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2693.1A CN110896157A (zh) 2018-09-12 2018-09-12 能量存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6157A true CN110896157A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8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2693.1A Pending CN110896157A (zh) 2018-09-12 2018-09-12 能量存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961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0788A (zh) * 2020-04-10 2020-07-03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bms无线组网通讯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644A (zh) * 2002-12-30 2004-07-14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式电位平衡装置
US20090066291A1 (en) * 2007-09-10 2009-03-12 Jenn-Yang Tien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control system
CN103270666A (zh) * 2010-11-02 2013-08-28 纳维达斯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电池管理的无线电池区域网络
CN203733906U (zh) * 2013-11-22 2014-07-23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智能电池
WO2014204649A1 (en) * 2013-06-18 2014-12-24 Rocketship, Inc.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20150028816A1 (en) * 2010-11-02 2015-01-29 Navitas Solutions Inc. Fault tolerant wireless battery area network for a smar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04885326A (zh) * 2012-12-28 2015-09-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组合电池系统、蓄电池系统以及组合电池系统的监视控制方法
CN105895973A (zh) * 2015-03-16 2016-08-24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中的电源管理
CN106160123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can无线通讯技术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
CN107534187A (zh) * 2015-02-12 2018-01-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与电池组电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电池组电池、电池组模块、电池组、电池组系统和运输工具
WO2018092562A1 (ja) * 2016-11-17 2018-05-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監視装置及び車両用のバッテリ監視システム
CN108306067A (zh) * 2018-02-07 2018-07-20 无锡瓴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电池组模块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644A (zh) * 2002-12-30 2004-07-14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式电位平衡装置
US20090066291A1 (en) * 2007-09-10 2009-03-12 Jenn-Yang Tien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control system
CN103270666A (zh) * 2010-11-02 2013-08-28 纳维达斯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电池管理的无线电池区域网络
US20150028816A1 (en) * 2010-11-02 2015-01-29 Navitas Solutions Inc. Fault tolerant wireless battery area network for a smar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04885326A (zh) * 2012-12-28 2015-09-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组合电池系统、蓄电池系统以及组合电池系统的监视控制方法
WO2014204649A1 (en) * 2013-06-18 2014-12-24 Rocketship, Inc.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203733906U (zh) * 2013-11-22 2014-07-23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智能电池
CN107534187A (zh) * 2015-02-12 2018-01-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与电池组电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电池组电池、电池组模块、电池组、电池组系统和运输工具
CN105895973A (zh) * 2015-03-16 2016-08-24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中的电源管理
CN206364145U (zh) * 2015-03-16 2017-07-28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多个电池模块的电动车辆电源管理系统
CN106160123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can无线通讯技术的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
WO2018092562A1 (ja) * 2016-11-17 2018-05-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監視装置及び車両用のバッテリ監視システム
CN108306067A (zh) * 2018-02-07 2018-07-20 无锡瓴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电池组模块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0788A (zh) * 2020-04-10 2020-07-03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bms无线组网通讯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4762B2 (en) Fault tolerant wireless battery area network for a smar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9293935B2 (en) Wireless battery area network for a smar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9150114B2 (en) Storage system
EP3547705A1 (en) Fault-tolerant battery management
KR20130101457A (ko) 무선 제어 방식의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장치
CN112467239A (zh) 电池管理装置、储能设备和通信方法
KR20150048038A (ko) 적은 수의 절연소자를 사용하여 2차 보호 신호 및 진단 신호를 전송할 수 있는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US9994111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jump starting operation or a remote charging operation of vehicles
KR101553351B1 (ko) 시스템 bms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CN110676520B (zh) 一种无线通信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29563B (zh) 一种具有多个监控单元的蓄电池管理单元
CN112290572A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
KR101613230B1 (ko) 통신라인에 고장 발생 시 통신 프로토콜을 변경하는 유선통신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선통신시스템
CN110896157A (zh) 能量存储系统
Saleem Development of PLC based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fo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12531853B (zh) 主电池系统管理单元及电池单柜组并联充放电系统的保护方法
CN110896156A (zh) 能量存储模块
JP2014211402A (ja) 複合セル状態監視装置、複合セル状態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複合セル状態監視方法
JP7511768B2 (ja) 動力電池の充電方法、充電装置と充電システム
CN114726018A (zh) 插入式能量存储系统
CN116365068B (zh) 大型分布式储能电池多组态并存通讯控制方法、装置
KR20150048005A (ko) 적은 수의 절연소자를 사용하여 2차 보호 신호 및 진단 신호를 전송할 수 있는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CN108132440A (zh) 多电池包的测试方法
CN117767484A (zh) 控制系统、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150048006A (ko) 적은 수의 절연소자를 사용하여 2차 보호 신호 및 진단 신호를 전송할 수 있는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