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7057A - 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87057A CN110887057A CN201910993053.0A CN201910993053A CN110887057A CN 110887057 A CN110887057 A CN 110887057A CN 201910993053 A CN201910993053 A CN 201910993053A CN 110887057 A CN110887057 A CN 1108870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 valve
- main valve
- branch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05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72279 Beauveria bassiana Beas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643392 Cycl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432 carbon atom Chemical group C*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5/00—Feeding or distributing other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5/002—Gaseous fu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2—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 F17D1/04—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for distribution of ga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1—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a produc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05—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of gas pipelines, e.g. alar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1/00—Regulating fuel supply
- F23N1/007—Regulating fuel supply using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 Flow Control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通过参数设置模块进行参数设置,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实现对加热炉信息采集,通过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计算出主阀和各支阀实际开度,通过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设定对应的动态限幅值,得到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主阀最终控制量和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得到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将主阀最终控制量、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通过控制量下发模块按对应周期下发给各阀门,如此周期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加热炉温度控制过程中,存在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在升温阶段需要炉温跟随计划升温进行逐步升温,在保温阶段需要炉温维持当前温度不变。同时,在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都涉及到压力波动以及其他扰动对流量造成影响,导致炉温受到影响。燃气管道分为主管道和各支管道,主管道控制整个加热炉的管道流量,支管道流量是主管道流量的分流,各支管道之间存在流量相互耦合的问题,主管道与支管道之间存在流量匹配控制问题。
目前,对于加热炉主管与支管流量的控制多采用单一调节方法,例如:主管道阀门根据实时工况采用人工调节,支管道阀门采用计算机控制方法,在实际工业过程中多使用PID控制方法,对单个支管道阀门进行单一控制,支阀门的控制输入值为计划升温设定温度,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反馈值。这种调节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不同的炉温区域存在不同的工况条件,所以全炉的温度均匀性与各支阀门的控制不能构成直接关系;在这种控制方法中,阀门开度限幅设置是根据现场经验进行设定的,限幅设定范围不能够根据升温曲线动态调整,定会造成温度控制的调节时间过长、出现温度震荡等问题;当调节一个支阀门时,会导致主阀后压力变化,进而会影响其他支阀门的流量波动,虽可达到一定控制目的,但控制精度不能够保证,支阀门流量之间的干扰耦合问题不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以达到对各支管流量的精准控制,使加热炉温度跟随计划温度进行升温并使炉内温度更加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包括参数设置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和控制量下发模块;
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这三个模块所需要的控制参数,并将设定的参数传输至这三个模块;所述控制参数包括主阀后压力稳定区域上限和下限、主阀和支阀调整周期、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中的温度控制器参数、主阀与支阀的流量特性系数、燃气密度、支阀数量和计划升温;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完成对加热炉的压力、流量、炉温、阀门实时开度的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入到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及保存到储存整个工业过程中检测到的过程数据的数据库;
所述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包括用于不同控制周期匹
配的双闭环控制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和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所述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
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以计划升温作为外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全炉平均温度作为
反馈值,由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主阀开度,不
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周期为,将主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
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以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外环控制周期内得到的
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各炉温区域实际温度作为反馈值,并由燃气流量
计检测到的主阀门燃气流量经过流量分配模型,得到各支阀门的流量初始值,设定支阀门
的初始开度,设定初始值之后进而由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支阀开度,不同控制周期
匹配的双闭环控制的内环控制周期为,将支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
幅设定模块;
所述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根据加热炉当前计划温度、实际反馈温度、压力、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主阀开度、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支阀开度、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计划温度、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内的主阀开度最大变化量、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内的各支阀开度最大变化量、计划升温变化增量、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变化增量及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得到主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及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主阀和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得到主阀和支阀实际开度,并根据主阀实际开度和主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主阀最终控制量,将主阀最终控制量传给控制量下发模块,根据各支阀实际开度和各支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所述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以得到的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为基础,根据各支阀当前周期开度、主阀前压力、主阀后压力、支阀后压力、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的主管总流量及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的主阀开度得到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得到的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同时传输至控制量下发模块,由主阀来弥补支阀调整时的主阀后压力的变化,由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下发至主阀门,同时由控制量下发模块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下发至各支阀门;
所述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最终控制量、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按照对应控制周期通过通讯接口下发到各阀门。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压力计、燃气流量计、热电偶及阀门开度检测装置;所述压力计用于测量燃气加热炉主管管道上的主阀前压力和主阀后压力,燃气流量计用于检测主阀门燃气流量,热电偶用于检测加热炉各炉温区域温度,阀门开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主阀门和各支阀门开度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参数设置模块设置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这三个模块所需要的控制参数;然后判断设置的控制参数是否符合燃气加热炉的实际物理结构和硬件配置规则,若符合,将设置的控制参数传输至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并执行步骤2,否则提示报警,重新通过参数设置模块设定控制参数,直至符合实际规则;
步骤2、通过信息采集模块中的压力计、燃气流量计、热电偶实时的采集主管管道主阀前压力和主阀后压力、主阀门燃气瞬时流量和各炉温区域温度,通过电动阀的阀门开度检测装置检测主阀门和各支阀门的开度信号,将实时的压力值、流量值、炉温信号和阀门开度值保存到数据库,并提供给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若信号采集错误,或未采集到信号,该模块进行报警提示,并重新采集;
步骤3、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采用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方案计算出主阀开度和支阀开度,并将计算的主阀开度和支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以计划升温作为外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反馈值,由不同控制周期匹
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主阀开度,将主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
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以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外环控制周期内得
到的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各炉温区域实际温度作为反馈值,并由燃气
流量计检测到的主阀门燃气流量经过流量分配模型,得到各支阀门的流量初始值,设定支
阀门的初始开度,设定初始值之后进而由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支阀开度,将支阀开
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所述流量分配模型的初始化由公式:给出,其中,为
主阀门初始总流量,为燃气密度,为阀门流量特性系数,为主阀后压力初始设定
值,为第个支阀门的初始开度,,为支阀个数;流量分配模型初始化之后,
主管与支管之间的流量关系由主阀后压力和支阀门开度确定,由公式:给出,其中,为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
内环控制第个支阀第周期的输出流量,为第周期主阀后压力,为
第个支阀第周期开度。
步骤4、通过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根据加热炉当前计划温度、实际反
馈温度、压力、第周期主阀开度、第个支阀第周期开度、第周
期计划温度、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内的主阀开度最
大变化量、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内的各支阀开度最
大变化量、计划升温变化增量及第周期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
制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第周期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
变化增量,得到主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及各支阀开
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主阀和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得到主阀
和支阀实际开度,并根据主阀实际开度和主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主阀最终控制
量,将主阀最终控制量传给控制量下发模块,根据各支阀实际开度和各支阀开度的
上下限值得到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所述得到的主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为第周期主阀开度的上限值,为第
周期主阀开度的下限值,为第周期内的主管总流量,为阀门流量特性系数,为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内的主阀开度最大变化
量,为计划升温变化增量,为第周期计划温度,分别
为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第周期主阀前压力和主阀后压力;
所述得到的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分别为第个支阀第周期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为第个支阀门的第周期流量,为第周期主管总流
量,为第周期内支阀开度之和,为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
内环控制周期内的第个支阀门开度最大变化量,为第个支阀第周期开度,为第周期主阀后压力,为第周期支阀后压力,为第周期不
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为第周期不同控制周期
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变化增量;
在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周期中,当主阀实际开度
满足时,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
控制量下发模块,当主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控制量下发模块;当主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控制量下发模
块;
在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内环控制周期中,当支阀实际开度
满足 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
控制模块;当支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量
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当支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步骤5、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根据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在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输到
控制量下发模块之前,预先计算得到第周期所有支阀调整后的主阀后压力,再由
得到的主阀后压力预先计算出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用来弥补主
阀后压力可能的变化值,使主阀后压力在支阀调整时保持不变;将得到的主阀开度的下一
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和支阀的最终控制量同时传输至控制量下发模块;
所述计算出的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为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为主阀第
周期内开度,为第个支阀第周期内开度的截面积,为第个支阀第
周期开度,为第个支阀第周期实际开度,为第周期主阀前压
力,为第周期主阀后压力,为预先计算得到的第周期所有支阀
调整后的主阀后压力。
步骤6、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最终控制量、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按照对应控制周期通过通讯接口下发到各阀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
术方案是: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至炉温设定值和炉温实际值,输出端连接至阀门实际输出,
在装置中通过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进行计算阀门开度,一般控
制中,会将计划升温作为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的外环控制和内
环控制的炉温设定值,本发明提出采用以计划升温作为外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全炉平均温
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更符合实际控制的动态过程和支阀调整目标,实际控制中,外
环控制温度设定值由计划升温确定,检测反馈值为全炉平均温度,周期为,内环控制用于
调整各炉温区域温度平均,控制周期为,检测反馈值为各炉温区域实际温度,
,其中为整数,由于各炉温区域存在的扰动不同,散热条件不同,在周期内,由于外环的
反馈量为全炉平均温度,因而将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更具有实际意义,
并能达到更好的实际控制效果。本发明采用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根据实时
的工况环境设定对应的动态限幅值,对热电偶等检测装置等故障导致的控制量计算错误起
到有效的限制作用,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通过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根据主阀
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的每个支阀开度的变化量,经过主阀与支阀开
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的整合,得到各支阀实际开度调整变化量,由此变化量预先计算出主
阀后压力的对应变化量,通过同时调整支阀与主阀,弥补由支阀开度变化造成的主阀后压
力的变化量,达到支阀变化时主阀后压力保持不变的效果,解决支阀之间流量干扰耦合问
题,将最终的主阀与支阀开度控制量下发给阀门,如此周期控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精度,提高各炉温区域温度的平均程度;对热电偶等检测装置等故障导致的控制量计算错误起到有效的限制作用,保证控制系统稳定性,增强抗扰性;可以解决调整支阀门开度时对主阀后压力的影响,使支阀门开度变化量与输出流量成正比关系,解决在控制过程中支阀门之间流量的耦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与加热炉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采集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管与支管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方案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主管与支管物理模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阀控制系统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阀控制系统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参数设置模块进行参数设置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控制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门实际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大于阀门上限的计算输出值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经过限幅模块限制上限输出值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门实际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小于下限的计算输出值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经过限幅模块限制下限输出值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以如图1为例,使用本发明的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对图1中的加热炉进行优化控制。
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参数设置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和控制量下发模块;
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这三个模块所需要的控制参数,并将设定的参数传输至这三个模块;所述控制参数包括主阀后压力稳定区域上限和下限、主阀和支阀调整周期、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中的温度控制器参数、主阀与支阀的流量特性系数、燃气密度、支阀数量和计划升温;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完成对加热炉的压力、流量、炉温、阀门实时开度的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入到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及保存到储存整个工业过程中检测到的过程数据的数据库,如图3所示;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压力计、燃气流量计、热电偶及阀门开度检测装置;所述压力计用于测量燃气加热炉主管管道上的主阀前压力和主阀后压力,燃气流量计用于检测主阀门燃气流量,热电偶用于检测加热炉各炉温区域温度,阀门开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主阀门和各支阀门开度信号。
所述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包括用于不同控制周
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和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采用如图4所示的主
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方案计算出主阀开度和支阀开度,并将计算
的主阀开度和支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所述主阀与支阀
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以计划升温作为外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全炉平均
温度作为反馈值,由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主阀
开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周期为,将主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
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以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外环控制周期
内得到的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各炉温区域实际温度作为反馈值,并由
燃气流量计检测到的主阀门燃气流量经过流量分配模型,得到各支阀门的流量初始值,设
定支阀门的初始开度,设定初始值之后进而由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支阀开度,不同
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的内环控制周期为,将支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
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本实施例中,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方案中,支阀的控制相
当于传统控制中的内环控制。主管与支管的物理实际关系如图5所示,描述为从主管道并列
分出个支管道,个支管道对主管道进行分流,每个支管道上面有对应的阀门进行控制流
量和压力,各个支管道的流量和压力相互耦合,支阀门调节时会对主阀后压力造成影响,进
而会影响总的瞬时流量;总的瞬时流量由主阀门的开度给出,通过流量分配模型分配给支
管道,外环控制周期为,内环控制周期为。流量分配模型分配原则为:在加热
炉加热开始,各支阀开度一致;采用以计划升温作为外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全炉平均温度作
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更符合实际控制的动态过程和支阀调整目标;实际控制中,外环控
制温度设定值由计划升温确定,检测反馈值为全炉平均温度,检测周期与外环控制周期相
同,周期为,内环控制用于调整各炉温区域温度平均,支阀炉温设定值为全炉平均温度,
检测反馈值为各炉温区域实际温度,检测周期与内环控制周期相同,周期为,由于各炉
温区域存在的扰动不同,散热条件不同,在周期内,由于外环的反馈量为全炉平均温度,
因而将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更具有实际意义,并能达到更好的实际控制
效果。主阀的控制主要目标是使炉温在升温阶段跟随计划升温调整主阀开度,进而调整主
阀门的控制流量,如图6的闭环控制保证主管总的瞬时流量的需求量稳定上升,外环控制
器为温度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为阀门的设定值,内环控制器为阀门内部设置的控制器,已
由阀门厂家设置,在控制系统中不再设计,支阀控制方式与主阀控制方式相同,如图7所示。
通过此模块得到主阀开度信号量和支阀开度信号量,将主阀开度信号量和支阀开度信号量
传输到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所述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根据加热炉当前计划温度、实际反馈温度、压力、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主阀开度、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支阀开度、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计划温度、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内的主阀开度最大变化量、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内的各支阀开度最大变化量、计划升温变化增量及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得到主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及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主阀和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得到主阀和支阀实际开度,并根据主阀实际开度和主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主阀最终控制量,将主阀最终控制量传给控制量下发模块,根据各支阀实际开度和各支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在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过程中,阀门开度信号量计算的值可能会受到信号检测错误,管道压力突然波动等因素影响。使用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得到主阀与支阀的动态上下限幅值,减小流量和压力波动造成的阀门开度突变及震荡问题,进而降低炉温波动幅值。动态限幅的使用方式为本周期计算下一周期的限幅值。
本发明提出的动态限幅模块设定方法,避免了由于错误信号检测而导致的控制量突变问题,使阀门控制量符合当前工况,又能使限幅值跟随工况变化而设定。
所述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以得到的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为基础,根据各支阀当前周期开度、主阀前压力、主阀后压力、支阀后压力、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的主管总流量及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主阀开度得到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得到的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同时传输至控制量下发模块,由主阀来弥补支阀调整时的主阀后压力的变化,由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下发至主阀门,同时由控制量下发模块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下发至各支阀门;
本发明提出的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使主阀后压力稳定不变,并使所需流量与开度增量成正比关系,避免调节支阀时产生的流量相互耦合问题。
所述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最终控制量、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按照对应控制周期通过通讯接口下发到各阀门。
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参数设置模块设置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这三个模块所需要的控制参数;然后判断设置的控制参数是否符合燃气加热炉的实际物理结构和硬件配置规则,若符合,将设置的控制参数传输至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并执行步骤2,否则提示报警,重新通过参数设置模块设定控制参数,直至符合实际规则,如图9所示;
所述控制参数包括主阀后压力稳定区域上下限、主阀和支阀调整周期、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中的温度控制器参数、主阀与支阀的流量特性系数、燃气密度、支阀数量和计划升温;
步骤2、通过信息采集模块中的压力计、燃气流量计、热电偶实时的采集主管管道主阀前压力和主阀后压力、主阀门燃气瞬时流量和各炉温区域温度,通过电动阀的阀门开度检测装置检测主阀门和各支阀门的开度信号,将实时的压力值、流量值、炉温信号和阀门开度值保存到数据库,并提供给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若信号采集错误,或未采集到信号,该模块进行报警提示,并重新采集;
步骤3、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采用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方案计算出主阀开度和支阀开度,并将计算的主阀开度和支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以计划升温作为外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反馈值,由不同控制周期匹
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主阀开度,将主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
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以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外环控制周期内得
到的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各炉温区域实际温度作为反馈值,并由燃气
流量计检测到的主阀门燃气流量经过流量分配模型,得到各支阀门的流量初始值,设定支
阀门的初始开度,设定初始值之后进而由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支阀开度,将支阀开
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所述流量分配模型的初始化由公式:给出,其中,为
主阀门初始总流量,为燃气密度,为阀门流量特性系数,为主阀后压力初始设定
值,为第个支阀门的初始开度,,为支阀个数;流量分配模型初始化之后,
主管与支管之间的流量关系由主阀后压力和支阀门开度确定,由公式:给出,其中,为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
内环控制第个支阀第周期的输出流量,为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
环控制第周期主阀后压力实际值,为第个支阀第周期开度。
步骤4、如图10所示,通过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根据加热炉当前计划
温度、实际反馈温度、压力、第周期主阀开度、第个支阀门第周期开度、第周期计划温度、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
内的主阀开度最大变化量、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内
的各支阀开度最大变化量、计划升温变化增量及第周期不同控制周期
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第周期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
制内环控制温度变化增量,得到主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及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主阀和各支阀开度
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得到主阀和支阀实际开度,并根据主阀实际开度和主阀开度的
上下限值得到主阀最终控制量,将主阀最终控制量传给控制量下发模块,根据各支阀实际
开度和各支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给
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由上式知:
由公式(1)、(2)、(3)、(4)得:
由(5)式得下一周期的主阀开度的上限值为:
由(6)式得下一周期的主阀开度的下限值为:
对于支阀门来讲,第周期支阀后压力与第周期主阀后压力相比
可以忽略不计,第个支阀门的第周期流量为,为第周期主管总流量,为第周期内支阀开度之和,第个支阀第周期开
度为,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内第个支阀门开度最
大变化量为。可知:
在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周期中,当主阀实际开度值满足时,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
量传输给控制量下发模块,当主阀实际开度值满足时,
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控制量下发模块;当主阀实际开度值
满足时,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控制量下发
模块;
在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内环控制周期中,当支阀实际开度
满足 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
控制模块;当支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
量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当支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通过流量特性公式得出以上公式来进行计算主阀和支阀开度的上下限幅值,在实际的
工况运行中,使用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控制保证控制过程的平稳性,如图11
所示,在周期是由于主阀前压力突然减小,若未经过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进行限制,会导致阀门开度一次性增加过大,则会使阀门的输出开度为,引起加热炉温度
震荡,加入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后,此时计算出的阀门开度上下限值为和
,且,实际阀门的输出为上限值,如图12的控制效果。同理,如图13所示,在周期是
由于数据检测错误,检测加热炉温度比实际温度值高很多,若未经过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
限幅设定模块进行限制,会导致阀门开度一次性减小过大,则会使阀门的输出开度为,引
起加热炉温度震荡,加入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后,此时计算出的阀门开度上
下限位和,且,实际阀门的输出为下限值,如图14的控制效果。以上可知,主阀与
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避免了由于主阀前压力突然波动引起的阀门震荡,同时对热电
偶等检测装置故障等错误数据导致的控制量计算错误起到有效的限制作用,保证了控制系
统的稳定性。
步骤5、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根据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在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
输到控制量下发模块之前,预先计算得到第周期所有支阀调整后的主阀后压力,再
由得到的主阀后压力预先计算出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用来弥补
主阀后压力可能的变化值,使主阀后压力在支阀调整时保持不变;将得到的主阀开度的下
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和支阀的最终控制量同时传输至控制量下发模块;
主阀前压力由燃气稳压站传输至主阀门,为稳定值,可认为固定不变。由主阀与支阀温
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得到的各支阀门的相对开度,若直接将开度控制量
由控制量下发模块下发给支阀门,会引起主阀后压力的波动,导致各支阀门输出的流量产
生相互干扰。本发明中采用根据支阀门的调整量来计算主阀后压力的变化量,再由主阀后
压力的变化量计算出主阀开度的增量,用来弥补主阀后压力的变化值,通过调整主阀开度
的增量使主阀后压力不变。对一般情况阀门的特性分析,已知流量特性方程,其中为管道瞬时总流量,由流量计可测,为阀门流量特性系
数,为阀门开度,为燃气密度,为阀门前压力,为阀门后压力,可知,在和不变
的情况下阀门的开度变化量与所需要增加的流量成正比关系。本实施例根据单个支阀调整
时进行说明。
如附图5所示,假设支阀1的开度需要调整时,其他支阀开度不需要变化,此时主阀
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计算出支阀1的第周期开度增量,其对应的流量的增量为,此时若直接将此增量给阀门控制信号,势必会引起
主阀后压力的变化。若变化,此时支阀1的流量增量与开度增量不成正比
关系,即此时的流量增量不是所期望的流量变化量;若变化,由流量特性方程可知,
会使其余个支阀门的流量变化,与控制目标相背。本发明采用支阀门引起的主阀后压
力的变化量由调整主阀开度来补充,根据支阀开度的变化量计算出的变化量,
根据的变化量计算出主阀开度并调整,来弥补主阀后压力变化量,来保证稳定不变。
已知伯努利方程为:
已知流量特性方程为:
已知流量与流速之间的关系为:
由公式(14)、(15)可得:
主阀后压力变化的增量为:
由公式(14)知:
则可得:
步骤6、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最终控制量、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按照对应控制周期通过通讯接口下发到各阀门。
当所有支阀门进行变化时,支阀门总开度由周期的变为周期的时,主阀门不做开度补偿,一直为,如图16所示,会引起主阀后压力发
生变化由周期的变为周期的或,如图17所示,此时的阀门开度增量
与流量增量不具有确切的对应关系。若所有支阀门进行调整时,支阀门总开度由周期的变为周期的时,主阀门作出对应的补偿,由周期的调整
为周期的,如图18所示,补偿值由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计算得出,这样会保证
主阀后压力稳定不变,此时对应的主阀后压力一直保持为,如图19所示,此时每个支阀对
应的开度增量与所需流量之间成正比关系,并且解决了各支阀门之间的流量耦合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设置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和控制量下发模块;
所述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这三个模块所需要的控制参数,并将设定的参数传输至这三个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完成对加热炉的压力、流量、炉温、阀门实时开度的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入到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及保存到储存整个工业过程中检测到的过程数据的数据库;
所述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包括用于不同控制周期匹
配的双闭环控制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和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所述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
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以计划升温作为外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全炉平均温度作为
反馈值,由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主阀开度,不
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周期为,将主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
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以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外环控制周期内得到的
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各炉温区域实际温度作为反馈值,并由燃气流量
计检测到的主阀门燃气流量经过流量分配模型,得到各支阀门的流量初始值,设定支阀门
的初始开度,设定初始值之后进而由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支阀开度,不同控制周期
匹配的双闭环控制的内环控制周期为,将支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
幅设定模块;
所述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根据加热炉当前计划温度、实际反馈温度、压力、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主阀开度、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支阀开度、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计划温度、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内的主阀开度最大变化量、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内的各支阀开度最大变化量、计划升温变化增量、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变化增量及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得到主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及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主阀和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得到主阀和支阀实际开度,并根据主阀实际开度和主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主阀最终控制量,将主阀最终控制量传给控制量下发模块,根据各支阀实际开度和各支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所述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以得到的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为基础,根据各支阀当前周期开度、主阀前压力、主阀后压力、支阀后压力、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的主管总流量及当前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的主阀开度得到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得到的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同时传输至控制量下发模块,由主阀来弥补支阀调整时的主阀后压力的变化,由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下发至主阀门,同时由控制量下发模块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下发至各支阀门;
所述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最终控制量、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按照对应控制周期通过通讯接口下发到各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包括主阀后压力稳定区域上限和下限、主阀和支阀调整周期、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中的温度控制器参数、主阀与支阀的流量特性系数、燃气密度、支阀数量和计划升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压力计、燃气流量计、热电偶及阀门开度检测装置;所述压力计用于测量燃气加热炉主管管道上的主阀前压力和主阀后压力,燃气流量计用于检测主阀门燃气流量,热电偶用于检测加热炉各炉温区域温度,阀门开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主阀门和各支阀门开度信号。
4.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行优化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参数设置模块设置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这三个模块所需要的控制参数;然后判断设置的控制参数是否符合燃气加热炉的实际物理结构和硬件配置规则,若符合,将设置的控制参数传输至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和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并执行步骤2,否则提示报警,重新通过参数设置模块设定控制参数,直至符合实际规则;
步骤2、通过信息采集模块中的压力计、燃气流量计、热电偶实时的采集主管管道主阀前压力和主阀后压力、主阀门燃气瞬时流量和各炉温区域温度,通过电动阀的阀门开度检测装置检测主阀门和各支阀门的开度信号,将实时的压力值、流量值、炉温信号和阀门开度值保存到数据库,并提供给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若信号采集错误,或未采集到信号,该模块进行报警提示,并重新采集;
步骤3、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模块采用主阀与支阀温度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方案计算出主阀开度和支阀开度,并将计算的主阀开度和支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以计划升温作为外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反馈值,由不同控制周期匹
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主阀开度,将主阀开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
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以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外环控制周期内得
到的全炉平均温度作为内环控制温度设定值,各炉温区域实际温度作为反馈值,并由燃气
流量计检测到的主阀门燃气流量经过流量分配模型,得到各支阀门的流量初始值,设定支
阀门的初始开度,设定初始值之后进而由内环控制温度控制器计算出支阀开度,将支阀开
度信号量传输至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
步骤4、通过主阀与支阀开度动态限幅设定模块根据加热炉当前计划温度、实际反馈温
度、压力、第周期主阀开度、第个支阀第周期开度、第周期计
划温度、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内的主阀开度最大变
化量、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周期内的各支阀开度最大变
化量、计划升温变化增量及第周期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
环控制温度设定值,第周期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内环控制温度变化
增量,得到主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及各支阀开度的
上限值和下限值;根据主阀和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得到主阀和支
阀实际开度,并根据主阀实际开度和主阀开度的上下限值得到主阀最终控制量,
将主阀最终控制量传给控制量下发模块,根据各支阀实际开度和各支阀开度的上
下限值得到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将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在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外环控制周期中,当主阀实际开度
满足时,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
控制量下发模块,当主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控制量下发模块;当主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主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控制量下发模
块;
在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中的内环控制周期中,当支阀实际开度
满足 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
控制模块;当支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量
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当支阀实际开度满足时,将作为支阀最终控制量传输给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
步骤5、主阀后压力稳压控制模块根据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在各支阀最终控制量传输到
控制量下发模块之前,预先计算得到第周期所有支阀调整后的主阀后压力,再由
得到的主阀后压力预先计算出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用来弥补主
阀后压力的变化值,使主阀后压力在支阀调整时保持不变;将得到的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
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和支阀的最终控制量同时传输至控制量下发模块;
步骤6、控制量下发模块将主阀最终控制量、各支阀最终控制量和主阀开度的下一内环控制周期补偿控制信号量按照对应控制周期通过通讯接口下发到各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得到的主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为第周期主阀开度的上限值,为第
周期主阀开度的下限值,为第周期内的主管总流量,为阀门流量特性系数,为历史3个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周期内的主阀开度最大变化
量,为计划升温变化增量,为第周期计划温度,分别
为不同控制周期匹配的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第周期主阀前压力和主阀后压力;
所述得到的各支阀开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如下公式所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93053.0A CN110887057B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93053.0A CN110887057B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87057A true CN110887057A (zh) | 2020-03-17 |
CN110887057B CN110887057B (zh) | 2021-05-18 |
Family
ID=6974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93053.0A Active CN110887057B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8705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8610A (zh) * | 2021-01-16 | 2021-05-18 | 西安交通大学 | 超临界水流动换热实验系统压力与流量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284895U (zh) * | 2011-10-08 | 2012-06-27 | 南京正光炉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燃气室式加热炉的燃烧系统 |
JP2013068240A (ja) * | 2011-09-21 | 2013-04-18 | Kurimoto Ltd | 複合バルブ |
US20130309616A1 (en) * | 2012-05-15 | 2013-11-21 | John Zink Company, Llc | Rapid Gas Exchange and Delivery System |
CN104388667A (zh) * | 2014-11-03 | 2015-03-04 | 浙江大学 | 辊底式热处理炉的高精度高可靠炉温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6764445A (zh) * | 2016-11-17 | 2017-05-31 | 东北大学 | 一种压缩空气工业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10-18 CN CN201910993053.0A patent/CN1108870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68240A (ja) * | 2011-09-21 | 2013-04-18 | Kurimoto Ltd | 複合バルブ |
CN202284895U (zh) * | 2011-10-08 | 2012-06-27 | 南京正光炉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燃气室式加热炉的燃烧系统 |
US20130309616A1 (en) * | 2012-05-15 | 2013-11-21 | John Zink Company, Llc | Rapid Gas Exchange and Delivery System |
CN104388667A (zh) * | 2014-11-03 | 2015-03-04 | 浙江大学 | 辊底式热处理炉的高精度高可靠炉温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6764445A (zh) * | 2016-11-17 | 2017-05-31 | 东北大学 | 一种压缩空气工业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8610A (zh) * | 2021-01-16 | 2021-05-18 | 西安交通大学 | 超临界水流动换热实验系统压力与流量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
CN112818610B (zh) * | 2021-01-16 | 2022-10-25 | 西安交通大学 | 超临界水流动换热实验系统压力与流量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87057B (zh) | 2021-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20556B (zh) | 用于确定液压网络的特性参数的方法和系统 | |
JP7041697B2 (ja) | チャンバ圧力制御方法及び装置、半導体設備 | |
KR101662046B1 (ko) | 압력 기초 질량 유량 제어기의 자기 증명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3343961B (zh) | 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中减温水冲击导前汽温测点的动态补偿方法 | |
CN108508870A (zh) | 一种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性能评估及参数优化的方法 | |
CN110887057B (zh) | 一种燃气加热炉主管和支管流量匹配优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10658797B (zh) |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4456967A (zh) | 一种恒定水温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US9470113B2 (en) | Multivariable controls of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ion system | |
CN103207632B (zh) | 用于煤气混合压力调节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11322885B (zh) | 一种间冷系统百叶窗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776488A (zh) | 一种供热控制系统及其供热控制方法 | |
CN103884391A (zh) | 一种双反馈气体流量传感器 | |
CN108700850B (zh) | 一种pid调节算法、pid调节器和pid调节系统 | |
CN109596339B (zh) | 安全阀型式试验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3021489B (zh) | 核电站化学与容积控制系统下泄流温度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00475331C (zh) | 反应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反应器的温度控制装置 | |
JP2016023605A (ja) | 燃料流量制御装置、燃焼器、ガスタービン、燃料流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204830333U (zh) |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系统的变水温控制系统 | |
CN110387533B (zh) | 一种热丝cvd纳米金刚石涂层的自动控制方法 | |
CN101493706B (zh) | 一种钢料温度实时测量与控制方法及专用装置 | |
CN102749939A (zh) | 一种密闭腔pwm加热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2444307A (zh) | 二氧化碳管线流量调节及差压流量计精度测试与校准系统 | |
CN104712902B (zh) | 一种气体恒流量输出的前馈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5138041A (zh) | 一种用于dcs实现的火电机组主汽温度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