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1017B - 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1017B
CN110881017B CN201811033030.7A CN201811033030A CN110881017B CN 110881017 B CN110881017 B CN 110881017B CN 201811033030 A CN201811033030 A CN 201811033030A CN 110881017 B CN110881017 B CN 110881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authentication
packet
request packet
i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30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1017A (zh
Inventor
廖亮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30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1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1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1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适用通信电子装置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侦测通信电子装置的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数量。当通信电子装置的SIM数量大于一,侦测通信电子装置中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SIM数量。当适用IMS的SIM数量大于一,传送第一注册请求封包,第一注册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所述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适用IMS的所述多个SIM一一对应。当适用IMS的SIM数量为一时,传送第二注册请求封包,第二注册请求封包包括一个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适用IMS的SIM。本发明还揭示一种通信服务注册系统与电子装置以实现前述方法以及一种对应前述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的通信服务提供方法。

Description

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通信服务注册方法、通信服务注册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背景技术
通信电子装置,例如手机与平板计算机,通常藉由所插入的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来向通信网络服务提供厂商取得服务。近年来有所谓的双卡机或多卡机,也就是一个手机(平板计算机)可以插入两张用户身份模块或是多张用户身份模块,以便于手机的用户视需求使用不同的通信网络。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通话技术例如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LTE)或是富通信解决方案(rich communicationservices,RCS/joyn)成为可能,而多媒体通话技术的基础在于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因此,为多张IMS用户身份模块注册IMS服务在某些多卡机上成为可以预见的需求。
现有的IMS服务注册流程中,每一张用户身份模块需要单独的注册程序,换句话说,多张用户身份模块就需要多次重复的注册程序,如此既占用了网络流量,而注册程序也占用了许多时间才能被完成。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通信服务注册方法、通信服务注册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以降低同一个通信电子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multimedia subsystem,IMS)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时,注册通信服务时所占用网络流量与所花费的时间。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适用通信电子装置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侦测通信电子装置的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数量。当通信电子装置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大于一时,侦测通信电子装置的多个用户身份模块中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当适用IMS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大于一时,传送第一注册请求封包,第一注册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所述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适用IMS的所述多个用户身份模块一一对应。当适用IMS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为一时,传送第二注册请求封包,第二注册请求封包包括一个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适用IMS的用户身份模块对应。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信服务注册系统包括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用于被电子装置加载执行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执行如前述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包括内存以及处理器。内存用于存储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如前述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信服务认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注册请求封包。解析注册请求封包,以取得至少一个编码算法旗标,并判断注册请求封包是否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当注册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时,响应于注册请求封包传送一个第一认证请求封包,第一认证请求封包包括对应于前述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的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接收认证回应封包。解析认证回应封包以取得多笔编码响应值。依据编码算法旗标与前述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判断前述多笔编码响应值是否正确,以得到认证回传值。回应于认证回应封包传送包括认证回传值的认证确认封包。
所提供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通信服务注册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藉由选择性地在一个注册请求封包中加入多个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由通信服务提供端辨识注册请求封包中是否有多个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得以一次性完成多个用户身份模块的服务注册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通信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用户代理客户端功能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服务认证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通信系统 1000
用户代理客户端 UAC
演进分组核心网 EPC
用户代理服务器 UAS
第一卡槽 CS1
第二卡槽 CS2
处理器 2100
内存 2200
电源 2300
传感器 2310
显示器 2400
无线收发器 2500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请参照图1、图2与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而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如用户代理客户端(User Agent Client)UAC的功能方块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0包括所述用户代理客户端UAC、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与用户代理服务器(User Agent Server)UAS。其中,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向演进分组核心网EPC注册以建立通信连接。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可以接受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注册,以通过演进分组核心网EPC对用户代理客户端UAC提供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服务。更具体来说,演进分组核心网EPC是用户代理客户端UAC连接到数据网络的入口,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位于数据网络内。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具有至少二卡槽,如第一卡槽CS1、第二卡槽CS2、处理器2100、内存2200、电源2300、显示器2400与无线收发器2500。其中,电源2300对第一卡槽CS1、第二卡槽CS2、处理器2100、内存2200、显示器2400与无线收发器2500供电。而处理器2100还电性连接至第一卡槽CS1、第二卡槽CS2、内存2200、显示器2400与无线收发器2500。以下结合图1至图3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应用于所述电子装置,如用户代理客户端UAC。所述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内存2200还存储有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2100执行,以控制所述用户代理客户端UAC执行所述通信服务注册方法。所述通信服务注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310,侦测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用户身份模块(SIM)数量。
通常,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启动(power up)后,执行步骤S310。
一实施例中,通过侦测所述至少二卡槽的电流变化以侦测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用户身份模块(SIM)数量。
具体的,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具有第一卡槽CS1与第二卡槽CS2以支持两个用户身份模块插入。而如何侦测第一卡槽CS1及/或第二卡槽CS2是否被插入用户身份模块的方法,举例来说,由于用户身份模块的引脚规格固定,仅须侦测第一卡槽CS1中,对应于供电引脚,例如高压供电引脚(VCC)或接地供电引脚(GND),其上所流通的电流是否为零。若持续一段时间中,供电引脚所流通的电流均为零时,表示没有用户身份模块被插入第一卡槽CS1。反之,若供电引脚流通的电流不为零,则表示有用户身份模块被插入第一卡槽CS1。类似地,第二卡槽CS2是否有用户身份模块被插入也能依此判断。因此,以此法得以判断有哪些卡槽被用户身份模块所插入,从而得到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内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
于另一实施例中,由于用户身份模块被插入第一卡槽CS1后会持续消耗第一静态电流IS1,并且用户身份模块被插入第二卡槽CS2后会持续消耗第二静态电流IS2。因此,如图2所示,在电源2300对第一卡槽CS1与第二卡槽CS2的供电路径上,设置一传感器2310以侦测电源2300对于第一卡槽CS1与第二卡槽CS2所提供总电流IT,当总电流IT不小于第一静态电流IS1与第二静态电流IS2的总和维持一段时间(例如1毫秒),则处理器2100据以判断第一卡槽CS1与第二卡槽CS2都被插入用户身份模块。当总电流IT小于第一静态电流IS1与第二静态电流IS2的总和维持一段时间(例如1毫秒),则处理器2100据以判断第一卡槽CS1与第二卡槽CS2其中仅有一个卡槽被插入用户身份模块。
于再一实施例中,通过侦测是否接收到所述至少二卡槽的响应信号以侦测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用户身份模块(SIM)数量。具体的,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启动后,处理器2100传送唤醒信号给第一卡槽CS1与第二卡槽CS2,若处理器2100收到来自第一卡槽CS1的响应信号,则表示第一卡槽CS1插设有用户身份模块,若处理器2100收到来自第二卡槽CS2的响应信号,则表示第二卡槽CS2插设有用户身份模块。换句话说,处理器2100依据是否收到响应信号,来判断每个卡槽是否插设有用户身份模块。
步骤S315,取得用户身份模块的设定、生成通信网络注册封包并发送通信网络注册请求。所述发送注册请求是指传送所述通信网络注册封包至演进分组核心网EPC,以注册并建立与数据网络的连接,以便与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沟通。
请一并参照图1与图2,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启动,并且至少一个卡槽上电时,处理器2100取得所述至少一个卡槽中的用户身份模块的设定,并生成所述通信网络注册请求封包。例如第一卡槽CS1内的用户身份模块,已经被供电了之后,处理器2100首先取得第一卡槽CS1内的用户身份模块的设定,生成通信网络注册请求封包并通过无线收发器2500向演进分组核心网EPC发送所述通信网络注册请求封包以注册并建立与数据网络的连接,以便与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沟通。具体而言,用户身份模块是由通信服务提供厂商提供给用户,以便用户的用户代理客户端UAC能通过用户身份模块取得通信网络的使用权利。因此此处所指的用户身分模块的设定,例如为通信服务提供厂商所指定的存取点名称(accesspoint name,APN)、用户名称与密码。
当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大于一时,则如步骤S320所示,侦测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多个用户身份模块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由于适用IMS的用户身分模块如果要使用IMS服务的话,必须要进一步向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注册,反之,若是不适用IMS的用户身份模块则通常仅需要进行前述步骤S315的演进分组核心网EPC注册程序即可,因此以下仅讨论关于适用IMS的用户身分模块的注册程序。具体来说,处理器2100向插设有用户身份模块的卡槽传送唤醒信号,接收所述插设有用户身份模块的卡槽的响应信号,依据响应信号的内容判断哪一个或哪一些用户身份模块是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用户身份模块。虽然本发明的图式中,步骤S315在步骤S320之前,然而两个步骤可以同时执行,甚至步骤S315于步骤S320之后执行。然而步骤S315必须在步骤S330与步骤S340之前执行。当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等于一时,则依照一般用户身份模块注册流程进行。具体而言,当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等于一时,无论此身份模块是否为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服务的用户身份模块,均可以用传统上的用户身份模块注册流程(IMS或非IMS)。此外,若适用IMS的用户身份模块的数量为零,也可以用传统上的非IMS用户身份模块注册流程。因为这些状况中,用户身份模块的注册并不会让通信网络的封包增加许多,因此本发明于此不加赘述其细节。
当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大于一时,如步骤S330所示,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传送第一注册请求封包给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所述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多个用户身份模块一一对应。具体来说,请参见下表一,其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册请求封包中语法的结构。而第一注册请求封包与后面提及的第二注册请求封包均属于注册请求封包,其判断方式如后所述。
表一
Figure BDA0001790205120000071
具体来说,当注册请求封包中,有字符串Digest username=”0123456789@domain”,其x值没有赋值,则表示只有一个用户身份模块要注册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服务。此注册请求封包称为第二注册请求封包,并且其中的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的y值应该也不存在,也就是说,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应为nonce=””。并且编码算法旗目标z值应该也不存在,也就是说编码算法旗标应为algorithm=<FLAG>例如algorithm=AKAv1-MD5。若是字符串Digest username1=”0123456789@domain”,给定了x值为1,则可能有第二个用户身份模块要注册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服务。
于一实施例中,当一个注册请求封包中包括Digest username1=”0123456789@domain”与Digest username2=”1234567890@domain”两个字符串,则表示有两个用户身份模块要注册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服务。此时,则必然存在有nonce1=””与nonce2=””两个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然而,可能只有一个编码算法旗标algorithm=AKAv1-MD5。这表示两个用户身份模块使用同一个编码算法。于另一实施例中,如果两个用户身份模块使用不同的编码算法,则注册请求封包中会有两个编码算法旗标,例如algorithm1=AKAv1-MD5与algorithm2=AKAv2-MD5。
当适用该IMS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为一时,如步骤S340所示,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传送第二注册请求封包给用户代理服务器UAS,第二注册请求封包包括一个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用户身份模块对应。举例来说,假如第一卡槽CS1内的用户身份模块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而第二卡槽CS2内的用户身份模块不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则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传送给用户代理服务器UAS的注册请求封包例如为:
-UserAgent:Device Name
-Authorization:Digest username=”0123456789@domain”,nonce=””,algorithm=AKAv1-MD5
-Contat:<sip:0123456789@0.0.0.1:5606>;+sip.instance=”<urn:gsma:imei:34567890123456-0>
其中的Digest username、algorithm与sip、sip.instance所给定的数值仅为示例,实际的数值由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及/或用户身份模块所定义。
而若是两个用户身份模块都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则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传送给用户代理服务器UAS的注册请求封包例如为:
-UserAgent:Device Name
-Authorization:Digest username1=”0123456789@domain”,nonce1=””,algorithm1=AKAv1-MD5;
Digest username2=”1234567890@domain”,nonce2=””,algorithm2=AKAv1-MD5-Contat:<sip:0123456789@0.0.0.1:5606>;<sip:1234567890@0.0.0.2:5606>+sip.inst ance=”<urn:gsma:imei:34567890123456-0>
换句话说,若是适用于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用户身份模块仅有一个的时候,后续的流程,包括用户代理服务器UAS的运作则如一般单一用户身份模块对用户代理服务器UAS进行服务注册。以下主要讨论当适用于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用户身份模块多于一个的状况。
接着请参照图4,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服务认证方法流程图。所述通信服务认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所述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所述用户代理服务器UAS的内存存储有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用于被所述用户代理服务器UAS的处理器执行,以控制所述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执行所述通信服务注册方法。所述通信服务注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接收注册请求。
步骤S420,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从接收到的所述注册请求的注册请求封包取得至少一个编码算法旗标。
步骤S430,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判断注册请求封包是否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
举例来说,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检查所述注册请求封包内的algorithm字符串与nonce字符串,若是有发现algorithm1、algorithm2这样的字符串格式,表示所述注册请求封包给定有多个编码算法旗标。同样地,若是发现nonce1、nonce2这样的字符串格式,表示所述注册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
步骤S440,当所述注册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时,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回应一第一认证请求封包,否则,执行步骤S450。
具体的,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传送传送所述第一认证请求封包给发送所述注册请求封包的用户代理客户端UAC。所述第一认证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这些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对应于注册请求封包中的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举例来说,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对于具有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的注册请求封包,回传如下的认证请求封包:
-nonce1=”IbBTOXySfGZogp3/drQRVqIEYbrknQAAaNI98dZB8w=”,
nonce2=”noBTOXySfGZogp3/drQRVqIEYbrknQAAaNI98dZB9eb”,
algorithm1=AKAv1-MD5,algorithm2=AKAv1-MD5
更具体来,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对于注册请求封包中每一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于认证请求封包中提供对应的一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
步骤S450,当注册请求封包仅包括一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例如nonce1=””,或是注册请求封包中所带的是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例如nonce=””,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回传第二认证请求封包给用户代理客户端UAC,这个第二认证请求封包中仅具有一个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例如是:
-nonce1=”IbBTOXySfGZogp3/drQRVqIEYbrknQAAaNI98dZB8w=”,algorithm=AKAv1-MD5
或是:
-nonce=”IbBTOXySfGZogp3/drQRVqIEYbrknQAAaNI98dZB8w=”,algorithm=AKAv1-MD5
接下来请回到图3,所述通信服务注册方法,还包括:
步骤S350,用户代理客户端UAC接收来自用户代理服务器UAS的认证请求封包。由于步骤S350是接续步骤S330,换句话说,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先前传送了多个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先前于步骤S430的判断后应是执行步骤S440,因此所述认证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
步骤S360,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以前述一个或多个编码算法旗标所对应的多个编码算法,分别对所收到的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进行编码,以得到多笔编码响应值。
具体来说,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以编码算法AKAv1-MD5来对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nonce1中的加密因子内容IbBTOXySfGZogp3/drQRVqIEYbrknQAAaNI98dZB8w进行编码,从而得到对应的编码响应值b4e7cfd41ae237d96b45524515c12773,并且处理器2100以编码算法AKAv1-MD5来对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nonce2中的加密因子内容noBTOXySfGZogp3/drQRVqIEYbrknQAAaNI98dZB9eb进行编码,从而得到对应的编码响应值eabe492ad752a5b54cf2c9b1edb22bf2。当完成所有编码后,如步骤S370所示,用户代理客户端UAC的处理器2100通过无线收发器2500来对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传送一个认证回应封包,此认证回应封包包括前述多个编码响应值。
举例来说,认证回应封包例如包括下列内容:
-UserAgent:Device Name
-Authorization:Digest username1=”0123456789@domain”,nonce1=”IbBTOXySfGZogp3/drQRVqIEYbrknQAAaNI98dZB8w=”,response1=”b4e7cfd41ae237d96b45524515c12773”,
Digest username2=”1234567890@domain”,nonce2=”noBTOXySfGZogp3/drQRVqIEYbrknQAAaNI98dZB9eb”,response2=”eabe492ad752a5b54cf2c9b1edb22bf2”
-Contat:<sip:0123456789@0.0.0.1:5606>;<sip:1234567890@0.0.0.2:5606>+sip.inst ance=”<urn:gsma:imei:34567890123456-0>
接下来请再回到图4,所述通信服务认证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60,当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传送认证回应封包后,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接收认证回应封包。
接着,如步骤S470所示,用户代理服务器UAS解析此认证回应封包以取得多笔编码响应值。换句话说,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从认证回应封包中取得第一个编码响应值response1的内容b4e7cfd41ae237d96b45524515c12773以及第二个编码响应值response2的内容eabe492ad752a5b54cf2c9b1edb22bf2。
再来如步骤S480所示,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依据编码算法旗标与先前在认证请求封包中所提供的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判断认证回应封包中的多笔编码响应值是否正确,以得到认证回传值。具体来说,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以编码算法旗标所对应的编码算法,分别对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进行编码,把编码得到的结果与认证回应封包中的多个编码响应值比对,如果所有的编码响应值都符合前述编码得到的结果,则表示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传来的编码响应值正确,从而认证回传值指示所有的用户身份模块都通过了注册验证。并且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对这些通过注册验证的用户身份模块提供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服务。反之,若是有任何一个编码响应值不符合前述编码得到的结果,则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判断有一个用户身份模块无法通过注册验证,其原因例如是用户身份模块的固件版本错误。此时,认证回传值的内容用于指出注册验证失败的是username1还是username2,以便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对于需要进行固件更新的用户身份模块进行更新。因此,如步骤S490所示,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回应于认证回应封包传送认证确认封包,认证确认封包包括认证回传值。
请再回到图3,所述通信服务注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80,用户代理客户端UAC接收认证确认封包。
步骤S390,用户代理客户端UAC依据认证确认封包判断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的多个用户身份模块是否注册成功。如果所有用户身份模块都注册成功,则注册方法的流程结束。否则,执行步骤S395。
步骤S395,如果有任何一个用户身份模块未能注册成功,则在完成用户身份模块固件更新或是除错后,对应于多个用户身份模块传送多个第三注册请求封包,所述多个第三注册请求封包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对应的一个第三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具体来说,当前述以一个注册请求封包批次注册多个用户身份模块的方法失败时,此实施例中系以习知的方式为每一个用户身份模块送出一个注册请求封包。
于另一实施例中,于完成用户身份模块固件更新或是除错后则回到步骤S330。
所提供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通信服务注册系统、电子装置与通信服务提供方法,藉由选择性地在一个注册请求封包中加入多个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由通信服务提供端辨识注册请求封包中是否有多个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得以一次性完成多个用户身份模块的服务注册程序。

Claims (11)

1.一种通信服务注册方法,适用一通信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侦测该通信电子装置的一用户身份模块数量;
当该通信电子装置的该用户身份模块数量大于一时,侦测该通信电子装置的多个用户身份模块适用因特网传输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subsystem,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
当适用该IMS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大于一时,传送一第一注册请求封包,该第一注册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适用该IMS的该多个用户身份模块一一对应;以及
当适用该IMS的用户身份模块数量为一时,传送一第二注册请求封包,该第二注册请求封包包括一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该第二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适用该IMS的该用户身份模块对应。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注册请求封包更包括至少一编码算法旗标。
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编码算法旗标系多个编码算法旗标,该多个编码算法旗标与适用该IMS的该多个用户身份模块一一对应,且该方法更包括:
接收一认证请求封包,该认证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
以该多个编码算法旗标所对应的多个编码算法,分别对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进行编码,以得到多个编码响应值;以及
传送一认证回应封包,该认证回应封包包括该多个编码响应值。
4.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接收一认证确认封包;以及
依据该认证确认封包判断适用该IMS的该多个用户身份模块是否注册成功。
5.如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适用该IMS的该多个用户身份模块未注册成功时,更包括:
对应于该多个用户身份模块传送多个第三注册请求封包,该多个第三注册请求封包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一第三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
6.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编码算法旗标系一个编码算法旗标,且该方法更包括:
接收一第一认证请求封包,该第一认证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
以该编码算法旗标所对应的一编码算法,分别对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进行编码,以得到多笔编码响应值;以及
传送一认证回应封包,该认证回应封包包括该多笔编码响应值。
7.一种通信服务注册系统,包括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用于被电子装置加载执行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存,用于存储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服务注册方法。
9.一种通信服务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一注册请求封包;
解析该注册请求封包,以取得至少一编码算法旗标,并判断该注册请求封包是否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
当该注册请求封包包括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时,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与通信电子装置中适用IMS的多个用户身份模块一一对应,响应于该注册请求封包传送一第一认证请求封包,该第一认证请求封包包括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对应于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
接收一认证回应封包;
解析该认证回应封包以取得多笔编码响应值;
依据该至少一编码算法旗标与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判断该多笔编码响应值是否正确以得到一认证回传值;以及
回应于该认证回应封包传送一认证确认封包,该认证确认封包包括该认证回传值。
10.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编码算法旗标系多个编码算法旗标,该多个编码算法旗标与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请求字符串一一对应,该多笔编码响应值与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一一对应,于依据该至少一编码算法旗标与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判断该多笔编码响应值是否正确的步骤中,包括:
以该多个编码算法旗标所对应的多个编码算法,分别对该多个第一加密因子响应字符串进行编码,以得到多个编码结果;以及
将该多笔编码响应值一一比对该多个编码结果,以判断该多笔编码响应值是否正确。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存,用于存储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9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服务认证方法。
CN201811033030.7A 2018-09-05 2018-09-05 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Active CN110881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3030.7A CN110881017B (zh) 2018-09-05 2018-09-05 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3030.7A CN110881017B (zh) 2018-09-05 2018-09-05 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1017A CN110881017A (zh) 2020-03-13
CN110881017B true CN110881017B (zh) 2022-02-18

Family

ID=69726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3030.7A Active CN110881017B (zh) 2018-09-05 2018-09-05 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1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1977B (zh) * 2020-04-24 2023-02-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系統、資料傳輸系統及其資料傳輸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801A (zh) * 2009-03-16 2010-09-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在ims网络中注册及通信的方法、系统及用户终端
CN104243422A (zh) * 2013-06-19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接入ims网络的注册实现方法及ims
CN107079236A (zh) * 2014-05-09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设备的sim上的ims服务的不同类型的注册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65843A (zh) * 2016-06-03 201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ip多媒体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20329A1 (en) * 2017-01-28 2018-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a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Voice-Over-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er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801A (zh) * 2009-03-16 2010-09-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在ims网络中注册及通信的方法、系统及用户终端
CN104243422A (zh) * 2013-06-19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接入ims网络的注册实现方法及ims
CN107079236A (zh) * 2014-05-09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设备的sim上的ims服务的不同类型的注册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65843A (zh) * 2016-06-03 201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ip多媒体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1017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0322B2 (en) Enhanced registration messages i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s
US10321298B2 (en) Selection of preferred mechanisms for telephone number validation
US7970380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13586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processing stale messages
CN107241336B (zh) 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WO2018018697A1 (zh) 伪基站垃圾短信鉴别方法及系统
US103418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or forwarding information
WO2012024851A1 (zh) 空口引导设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881017B (zh) 通信服务注册方法、系统、电子装置、认证方法与服务器
US8607053B2 (en) Smart card security feature profile in home subscriber server
US202303797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dge computing service
US20160248789A1 (en) Call control device, call control method, and call control system
WO2015096483A1 (zh) 一种终端应用的注册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6742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etwork registration
KR20080113101A (ko) Mmp 를 통한 호스트 디바이스 구성
CN114793325A (zh) VoLTE终端用户的短信计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63544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authentication
CN114285658B (zh) 基于微信授权登陆的系统互跳免登陆方法
CN113825166B (zh) 一种基站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22480A1 (en) Secure identification of application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4046157A1 (zh) 云桌面接入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FI114676B (fi) Viestien prosessointi
CN116847346A (zh) 通信认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76810A (zh)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