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8473B - 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8473B
CN110878473B CN201811036001.6A CN201811036001A CN110878473B CN 110878473 B CN110878473 B CN 110878473B CN 201811036001 A CN201811036001 A CN 201811036001A CN 110878473 B CN110878473 B CN 110878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es
air
air guide
gas
c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60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8473A (zh
Inventor
谢川川
张冀喆
张辉
业明坤
舒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60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8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8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8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8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8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衣撑及衣物护理设备,所述衣撑内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具有第二进气口以及导气口,所述导气口上设有导气部,所述导气部用于将气体导向衣撑的外侧,且气体的导出方向与衣撑竖立方向呈预设夹角。本发明还公开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衣撑内部设置导气通道,而在所述导气通道内设置导气口,且在所述导气口上设置用于将气体导向衣撑外围的导气部,气体经过所述导气通道,且在所述导气部的作用下从所述导气口喷出,若衣撑外围搭挂有衣物,从所述导气口喷出强劲气体作用于衣物上,使得衣物抖动,有效去除衣物上的褶皱,不需要借助电机等机械装置使衣撑抖动,同时避免了借助电机等机械装置产生的振动噪音。

Description

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护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物护理机是通过对衣物施加水蒸气或者热空气来处理衣物上的异味、褶皱或者水分的设备,衣物护理机对自由悬挂的衣物可以自动化熨烫,快速烘干,并提供除异味,香薰,杀菌等差异化功能,能够避免衣物出现新的褶皱,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因此已普遍进入家庭。
衣物护理机在在熨烫过程中,需要对衣物表面施加张力,然后利用蒸汽对衣物进行浸润,才能达到烫平的效果,因此,现有的衣物护理机为了实现对自由悬挂的衣物进行熨烫,在机体顶部装有一个或者多个可动的吊杆,吊杆上可悬挂若干个衣架,衣架上悬挂衣物。当对衣物进行处理时,顶部有一电机转动带动吊杆沿水平方向快速往复运动,从而对衣架上的衣物起到抖动的效果。当衣物快速抖动时,衣物表面会受到较大的表面张力,在蒸汽和衣物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衣物上的褶皱被熨平。
然而现有采用电机驱动吊杆的快速往复运动以对衣物施加张力的方式,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导致整个机身发生振动,产生较大的振动噪音。同时,吊杆的振动向衣物传递时,衣物的抖动效果会随衣物的材质和厚度的变化衰减十分明显,容易出来局部区域无法熨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衣物护理设备中采用电机驱动吊杆的快速往复运行以对衣物施加张力的方式,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导致整个机身发生振动,产生较大的振动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衣撑,所述衣撑内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具有第二进气口以及导气口,所述导气口上设有导气部,所述导气部用于将气体导向所述衣撑的外围,且气体的导出方向与所述衣撑的竖立方向呈预设夹角。
优选地,所述衣撑包括连接部以及用于挂设衣物的搭挂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搭挂部内均设有风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搭挂部连接,以使所述风道形成所述导风通道,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导气口设于所述搭挂部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搭挂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有伸展段,所述支撑段及/或所述伸展段的底部设有所述导气口。
优选地,所述导气通道内设有导气分流件,所述导气风流件包括第一分流片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分流片,所述第一分流片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流片朝所述支撑段的底部延伸,所述第一分流片将所述导气通道分隔成两个连通至所述支撑段底部的第一分流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分流片朝所述伸展段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支撑段与所述伸展段连接的位置,所述第二分流片与所述导气通道的内壁形成连通至所述伸展段底部的第二分流导气通道。
优选地,所述支撑段的底部的导气口为长狭缝开口。
优选地,所述伸展段的底部的导气口为环形长狭缝开口。
优选地,所述长狭缝开口的宽度为2~5mm。
优选地,所述导气部包括由所述导气口处的衣撑壁往衣撑的外围倾斜延伸的斜面。
优选地,所述斜面的倾斜角为10°~3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柜体、输气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衣撑;
所述柜体内具有衣物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连通的供气口;所述输气装置内设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具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供气口连通;所述衣撑设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内,所述衣撑内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柜体还包括气体收集空间,所述气体收集空间位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下方,所述气体收集空间上设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和所述衣物容置空间,所述衣物容置空间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回风口回收到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装设于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还设有蒸汽口,所述蒸汽口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以及所述衣物容置空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衣撑内设置导气通道和导气口,通过输气装置向所述导气通道内输送强力热空气或强力空气,导气通道将强力热空气或强力空气均匀导向所述导气口,在导气部的作用下,气体从所述导气口喷出,若衣撑外围搭挂有衣物,从所述导气口喷出强劲气体作用于衣物上,使得衣物抖动,有效去除衣物上的褶皱,不需要借助电机等机械装置使衣撑抖动,同时避免了借助电机等机械装置产生的振动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衣物护理设备包括蒸汽发生装置、供气装置以及风机,所述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供气装置通过所述供气口向所述输气装置供气,所述风机位于气体收集空间内,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到衣物护理指令时,获取所述衣物护理指令对应的衣物护理模式,其中,所述衣物护理模式包括衣物除皱模式、衣物烘干模式以及衣物自动护理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衣物护理模式,控制所述风机以及所述衣物护理模式对应的护理装置运行,其中,所述护理装置包括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供气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衣物护理模式对应的护理装置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衣物除皱模式时,控制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运行,预设时间间隔后,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
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衣物烘干模式时,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
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自动护理模式时,依次执行所述衣物除皱模式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
优选地,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加热模块和冷凝器,所述加热模块通过管道连通气体收集空间,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气体收集空间的回风口处,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的气体,并向所述输气装置提供的气体;所述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加热;
开启所述冷凝器。
优选地,所述依次执行所述衣物除皱模式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处于衣物除皱模式时,实时或定时检测衣物容置空间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湿度值和温度值中的至少一个;
判断所述环境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所述环境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
在所述衣物除皱模式结束后,执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衣物护理设备设有多种护理模式,接收到衣物护理指令时,根据衣物护理指令确定对应的衣服护理模式,控制该衣物护理模式对应的护理装置运行,该衣物护理设备功能多样性,且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衣撑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衣撑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衣撑竖立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衣撑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衣撑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衣物护理设备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衣物护理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衣物护理设备中输气装置与衣撑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输气装置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输气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步骤S200进一步细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步骤S220进一步细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步骤S230进一步细化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柜体 30 衣撑 36 导气通道
11 衣物容置空间 31 第二进气口 361 第一分流导气通道
12 气体收集空间 32 导气口 632 第二分流导气通道
13 回风口 321 导气部 37 导气分流件
14 蒸汽口 322 斜面 371 第一分流片
20 输气装置 33 连接部 372 第二分流片
21 第一进气口 34 搭挂部 373 导风板
22 出气口 341 支撑段 38 挡风板
23 隔板 342 伸展段 381 倾斜翻边
40 蒸汽发生装置 35 密封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衣撑以及衣物护理设备,用于快速有效的护理衣物。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所述衣撑30内设有导气通道36,所述导气通道36具有第二进气口31以及导气口32,所述导气口32上设有导气部321,所述导气部321用于将气体导向衣撑30的外围,且气体的导出方向与衣撑30竖立方向呈预设夹角。其中,所述衣撑挂设在衣物护理设备上或衣撑架上时,垂直于水平方向的为所述衣撑的竖立方向,包围所述衣撑的竖立方向的空间为所述衣撑的外围;预设夹角根据导气部321的具体导气方向确定,如所述预设夹角可以为10° ̄20°之间。
所述衣撑30内设置导气通道36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31和所述导气口32,气体由所述第二进气口31进入,经所述导气通道36导流,从所述导气口32导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口32上设置导气部321,基于所述导气部321可以将气体导向衣撑30的外围,在所述衣撑30的外围搭挂有衣物时,直接将气体导向衣物的内表面上,射流气体使得衣物产生抖动,实现对衣物施加一定的张力,实现熨烫衣物。
其中,所述导气部321具体可以包括由所述导气口32处的衣撑壁往衣撑30外表面倾斜延伸的斜面322,所述斜面322将气体导向所述衣撑30的外围,所述衣撑30 上搭挂衣物时,所述斜面322将气体导向所述衣物的内表面。所述导气口32具体可以设置在衣撑30的底部,也可以设在所述衣撑30的侧面,所述导气口32的导风方向不是垂直下风,也不是水平出风,而是倾斜出风,垂直向下无法将衣物的前后襟撑开,而且会因为伯努利效应,在流速较大的位置,由于压强过小而导致衣物紧贴在一起,而倾斜角度太大也会导致射流打在衣物上以后沿着衣物表面的分速度太小,无法保证衣物表面张力达到合理的大小,影响熨烫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导气口32的斜面的倾斜角为10° ̄30°。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部321可以为接在所述导气口32 的上导气件,如具有多个喷口的喷头,所述喷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搭挂在所述衣撑 30上的衣物内表面。
本实施例通过在衣撑30内部设置导气通道36,而在所述导气通道36内设置导气口32,且在所述导气口32上设置用于将气体导向衣撑30外围的导气部321,气体经过所述导气通道36,且在所述导气部321的作用下从所述导气口32喷出,若衣撑30外围搭挂有衣物,从所述导气口32喷出强劲气体作用于衣物上,使得衣物抖动,有效去除衣物上的褶皱,不需要借助电机等机械装置使衣撑抖动,同时避免了借助电机等机械装置产生的振动噪音。
具体地,所述衣撑30包括连接部33以及用于挂设衣物的搭挂部34,所述连接部33以及所述搭挂部34内均设有风道,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搭挂部34连接,以使所述风道形成所述导风通道,所述第二进气口31设置所述连接部33上,所述导气口32设于所述搭挂部34的底部。
所述连接部33为衣撑30的挂设部,具体可以通过在所述连接部33背离所述搭挂部34的一端设置挂钩,直接挂在衣物处理设备的对应供气位置处,也可以采用柱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3背离所述搭挂部34的一端周向设有密封件35,所述连接部33嵌入衣物护理设备对应供气位置中,所述密封件35随所述连接部 33套设在衣物护理设备对应供气位置中。
所述连接部33可以直接设置呈中空结构,也可以在所述连接部33内开设至少一个通孔,形成所述风道,其中,所述通孔的大小保证满足气流量的要求。所述搭挂部34可以直接设置呈中空结构,也可以开设一空腔形成所述风道,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搭挂部34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搭挂部34的风道连通以形成所述导风通道。
所述第二进气口3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3上,具体位于所述连接部33背离所述搭挂部34的端部,所述第二进气口31用于与衣物护理设备的供气位置连通,所述导气口32设于所述搭挂部34的底部,气体通过所述搭挂部34的底部导向衣物的内表面。相对将所述导气口32设置在搭挂部34的侧面,由搭挂部34的底部向衣物喷射气体,射流到衣物上以后沿着衣物表面的分速度快,保证衣物表面张力达到合理的大小,提高熨烫效果。
为了适配衣物的搭挂,保证衣物在熨烫之前处于撑开状态,便于熨烫或烘干,所述搭挂部34包括与所述连接部33连接的支撑段341,所述支撑段341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连接部33的方向延伸有伸展段342,所述支撑段341及/或所述伸展段342的底部设有所述导气口32。
所述支撑段341往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伸展段342从所述支撑段341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连接部33的方向延伸,且两所述伸展段342之间的间距在延伸方向递增,使得所述伸展段34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 ̄20°之间,符合衣物衣袖与前后襟之间的角度,方便衣物悬挂在衣架上时自然的舒展,防止产生新的褶皱。
在搭挂衣服时,所述伸展段342伸入衣物的袖中,若在所述伸展段342的底部和支撑段341的底部均设置所述导气口32,在熨烫或烘干过程中,保证衣物以及衣袖中均有气体射流,保证衣物各个位置的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张力,提高熨烫和烘干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口32为长狭缝开口,所述长狭缝开口的宽度为2 ̄5mm。在所述支撑段341底部的导气口32为两相互平行的长狭缝开口,且所述长狭缝开口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段341的支撑方向一致。设置在所述伸展段342底部的导气口32为环形长狭缝开口,所述伸展段342底部的导气口32 设置成环形长狭缝,保证环形射流可以将衣袖鼓起,保证衣物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张力。
具体地,所述导气通道36内设有导气分流件37,所述导气风流件37包括第一分流片37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分流片372,所述第一分流片371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片372之间,所述第一分流片371朝所述支撑段341的底部延伸,所述第一分流片371将所述导气通道36分隔成两个第一分流导气通道361;所述第二分流片372朝所述伸展段342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支撑段341与所述伸展段 342连接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分流片372与所述导气通道36的内壁形成连通至所述伸展段342底部的第二分流导气通道362。也即所述第一分流片371和所述第二分流片372将所述导气通道36分成四个分流导气通道,其中两个第一分流导气通道361基于所述第一分流片371分隔形成,连通至所述支撑段341的底部;另两个第二分流导气通道362基于所述第二分流片372分隔形成,分别连通至所述伸展段342的底部。
所述第一分流片371朝向所述支撑段341底部的自由端连接有两块导风板 373,所述导风板373分别朝衣撑30的外围倾斜延伸,与所述支撑段341的侧壁形成所述长狭缝开口。所述伸展段342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挡风板38,所述挡风板38的边缘设有倾斜翻边381,所述倾斜翻边381朝衣撑的外围倾斜,与所述伸展段342的侧壁形成所述环形狭缝开口。
为了提高气体的导向性,保证气体射流到衣物上的压力,所述导气通道36 采用流线型设计,并根据流动仿真结果进行优化,消减内部旋涡的产生,降低流体阻力,如所述导气通道36在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搭挂部34连接的位置处弧形连接,所述导气通道36在所述搭挂段与所述伸展段342连接的位置处弧形连接。
继续参照图8至图1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衣物护理设备,所述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柜体10,所述柜体10内具有衣物容置空间11以及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连通的供气口(图中未标注);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通过供气口连通供气装置(图中未标注),其中,所述供气装置可以为衣物护理设备外接的装置,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柜体10内,专门用于向衣物容置空间11提供气体。所述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可以为常温气体,经过所述供气装置后的气体为流速较快的强力空气,优选地,所述供气装置内设有加热模块,气体经过所述加热模块加热处理后,所述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为加热后的热度较高、流速较快的强力热空气。
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输气装置20和衣撑30,所述输气装置20内设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具有第一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第一进气口21与所述供气口连通。所述衣撑30用于搭挂衣物,所述衣撑30采用的结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衣撑结构,所述衣撑30设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内,所述衣撑30的第二进气口31 与所述出气口22连通。
所述输气装置20用于向衣撑30的导气通道36输送气体,所述输气装置20可以外置于所述柜体10上,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柜内的衣物容置空间11内,本实施例优选将所述输气装置20设置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内,并作为衣撑30的挂靠件,衣撑30与所述输气装置20可拆卸连接,所述衣撑的连接部的周向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随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出气口内。所述密封件35与所述出气口22过盈配合实现固定,或者在所述连接部33上设置扣件,所述连接部33套入所述出气口22 时,与所述出气口22中的扣位扣合固定,实现连接部33与所述输气装置20的连接。衣撑30挂在所述输气装置20上时,所述衣撑30与所述输气装置20连通,所述衣撑 30从所述输气装置20上取下时,所述输气装置20的出气口22闭合,如在所述输气装置20的出气口22位置设置插槽,在取下所述衣撑30时,通过在所述插槽内插入插板以闭合所述出气口。
本实施例中衣撑30内部设置导气通道36,所述衣撑30挂设在所述输气装置20 上时,所述导气通道36与所述输气通道连通,所述输气通道向所述导气通道36 输送强力热空气和/或强力空气,所述衣撑30上的导气口32将所述强力热空气和/ 或强力空气导向衣物的内表面上,可以增加气体与衣物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够完全接触到衣物的各个部位,比如:衣物的衣袖等难于接触的部位,从而使衣物快速地烘干水分;同时,该强力热空气和/或强力空气喷射在衣物的内表面,向衣物内表面施加张力,如此可有效的去除衣物上的褶皱。当然,所述衣撑30采用耐热材料制备,避免当高热量的气体经过衣撑30的导气通道36时被溶解。
例如,当衣物为湿褶的状态时,第一进气口21可吹入供气装置的加热模块加热后的气体,并从导气口32导向衣物的内表面上,加热后的气体在衣物的内部形成强劲的气流并作用于衣物的各个部位,以使衣物一些难于烘干的部位(比如衣袖等)均有加热后的气体通过,能够带走衣物上的水分,同时强劲的气流在衣物内表面形成较强的作用力并使衣物的各个部位均被抖动以除去衣物上的褶皱,从而达到除皱和烘干效果。此时,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21通入的气体优选为供气装置的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气体,以提高干衣和除皱效果。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衣撑30内设置导气通道36和导气口32,通过输气装置20向所述导气通道36内输送强力热空气或强力空气,导气通道36将强力热空气或强力空气均匀导向所述导气口32,基于导气口32能将气体变成射流气体,直接导向所述衣撑30上挂设的衣物内表面,实现衣物的抖动,射流气体施加的强作用力和衣物的抖动使得衣物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张力,能有效的去除衣物上的褶皱,省去采用机械驱动衣物振动,避免振动产生的噪音。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输气装置20具有多个所述出气口22,具体所述输气通道与所述导气通道36连通的位置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23,所述隔板23 将所述输送风道分隔成多个分流风道,每个所述分流风道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出气口22。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各个流道流路分配均匀性以及提高气体的流动性,所述输气通道也采用流线型设计,如所述隔板23背离所述出气口22的一端边缘设置成弧形,以在气体分流时,沿所述弧形隔板23进入对应的分流风道。
所述柜体10还包括气体收集空间12,所述气体收集空间12位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下方,所述气体收集空间12上设有回风口13,所述回风口13连通所述气体收集空间12和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回风口13回收到所述气体收集空间12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内处理衣物后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回风口13收集到气体收集空间12,将气体排出室外;或者在所述气体收集空间12 内气体处理设备,以将收集到的气体处理后循环使用,防止往外排放熨烫后的气体。气体处理设备如供气装置或连通所述供气装置与所述收集空间的管道,所述供气装置将所述收集空气内的气体抽取后,经过处理加热又向所述输气装置20 供气,实现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顺利将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中的气体回收到所述气体收集空间12中,在所述气体收集空气中设有风机,采用风机回收气体。更进一步地,所述供气装置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抽风口与所述回风口13之间,衣物容置空间11中的气体经所述回风口13进入气体收集空间12 时,经过冷凝器冷凝后降温,然后再由管道传输至供气装置的加热模块中进行加热处理,进而向输气装置20供气,从而发散至衣物容置空间11内,而回风口 13可再次回收衣物容置空间11内的气体,如此循环,以实现气体的循环利用。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气体收集空间12为密封空间,使得冷凝降温后的气体可通过风机抽取至加热模块、衣物容置空间11进行循环利用。
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衣物挂搭在衣撑30上,衣物的初始状态为干皱状态时,向衣物内部通入气体,即通过射流气体抖动衣物,并不能完全去除衣物上的褶皱。即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干皱状态的衣物达到较佳的除皱效果,需要向衣物容置空间11内通入蒸汽,以湿润干皱的衣物。因此为了提高除皱效果,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21,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1装设于所述气体收集空间12内,所述气体收集空间12内还设有蒸汽口14,所述蒸汽口14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1以及所述衣物容置空间11。
具体地,该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蒸汽水箱,用于存储水资源,且该蒸汽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在蒸汽发生装置21中,并向蒸汽发生装置21内部供应水资源,以使该蒸汽发生装置21生成蒸汽,并通过蒸汽口14向衣物容置空间11供应蒸汽以向衣物提供温度和湿度,该蒸汽作用于衣物内部的各个部位,同时强劲的蒸汽气流在衣物内表面形成较强的作用力并使衣物的各个部位均被抖动,能够除去衣物上的褶皱,同时带走衣物上的水分,以达到除皱和烘干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用于隔离衣物容置空间11和操作人员的保护门(图中未标注),在装设或拆卸衣撑30时,关闭衣物护理设备中运行的装置,并打开所述保护门,以方便装设以及拆卸;在运行衣物护理设备中的装置时,所述保护门为关闭状态,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照图13,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所述衣物护理设备包括蒸汽发生装置、供气装置以及风机,所述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供气装置通过所述供气口向所述输气装置供气,所述风机位于气体收集空间内,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接收到衣物护理指令时,获取所述衣物护理指令对应的衣物护理模式,其中,所述衣物护理模式包括衣物除皱模式、衣物烘干模式以及衣物自动护理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S200,根据所述衣物护理模式,控制所述风机以及所述衣物护理模式对应的护理装置运行,其中,所述护理装置包括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供气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步骤中,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接收到衣物护理指令,本实施例中,衣物护理指令可以是人为设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插入控件检测衣物的状态进行设定。控制器在接收到衣物护理指令后,根据该衣物护理指令获取到对应的衣物护理模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衣物护理模式包括衣物除皱、衣物烘干以及衣物自动护理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在其余实施例中,衣物护理模式还可以是其它模式,比如风干模式等,在此不再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是,衣物护理设备还可以包括与之匹配的终端设备,比如:遥控器、手机等,且该终端设备与控制器之间为无线通信连接,即可通过该终端设备设置衣物护理指令,并无线传输至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器上,由控制器获取该衣物护理指令对应的衣物护理模式。当然,该无线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WiFi、蓝牙等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终端设备可以控制衣物护理设备的前提下,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终端设备与衣物护理设备的连接方式。
预设不同衣物护理模式与护理装置的运行参数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器装置运行参数和供气装置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在获取到对应的衣物护理模式时,获取对应的运行参数。如控制器获取到对应的衣物护理模式后,控制风机以及该衣物护理模式对应的护理装置运行,其中,护理装置包括蒸汽发生装置和供气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基于上述衣物护理设备的实施例,护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装置,本实施例护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的护理装置包括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装置,因此本实施例的护理装置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参照图14,在S200中,还包括:
步骤S210,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衣物除皱模式时,控制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运行,预设时间间隔后,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
在控制器获取衣物护理模式为除皱模式时,控制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运行,并控制风机运行,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通向衣物容置空间中,蒸汽作用于衣物上,使得衣物变软,预设时间间隔后,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向输气装置供气,输气装置传输气体到衣撑内部,并通过衣撑的导气口将气体导向衣物内表面上,强劲气体射流到衣物内表面时,供衣物内表面一定的张力,起到除皱效果。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具体可以根据处理的衣物类型确定,可基于用户输入的衣物类型获取对应的预设时间间隔,也可以基于用户直接输入时间确定对应的预设时间间隔。
在其它实施例中,衣物为干皱状态时,可以先开启供气装置进行预热,再控制蒸汽发生装置产生成蒸汽,并通过蒸汽出口向处理室的衣物容置空间供应蒸汽以向衣物提供温度和湿度,该蒸汽作用于衣物内部的各个部位,然后再控制供气装置向输气装置和衣撑供气,如此能实现更佳的除皱效果。
步骤S220,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衣物烘干模式时,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
在本步骤中,在控制器获取衣物护理模式为烘干模式时,控制器控制供气装置运行,此时,只需向衣物内部提供加热模块加热后的气体,使得加热后的强力气体在衣物的内部形成强劲的气流并作用于衣物的各个部位,而且能够完全接触到衣物的各个部位,比如:衣物的衣袖等难于接触的部位,使得加热后的强力气体带走衣物的内部表面的水分上以及在衣物内表面形成较强的作用力并抖动衣物,从而能够甩干衣物,因此,本实施例在气体的流通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向衣物内部通气的方案以增加气体与衣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衣物的干衣效率。
步骤S230,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自动护理模式时,依次执行所述衣物除皱模式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
在本步骤中,在控制器获取衣物护理模式为衣物自动护理模式时,控制器执行所述衣物除皱模式和衣物烘干模式,具体先进行衣物除皱模式,衣物除皱模式结束后,进行衣物烘干模式。如先控制蒸汽发生装置运行,预设时间间隔后,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除皱模式结束后,继续控制供气装置运行,而停止运行蒸汽发生装置。
具体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并通过蒸汽出口向处理室的衣物容置空间供应蒸汽以向衣物提供温度和湿度,该蒸汽作用于衣物内部的各个部位,同时结合控制供气装置向衣撑内提供气体,基于衣撑的导气口将气体射流到衣物上,使衣物产生抖动,达到较佳的除皱效果;衣物除皱后,为了保证除去衣物上的水分,进行烘干模式,关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后,继续采用供气装置烘干。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衣物护理设备设有多种护理模式,接收到衣物护理指令时,根据衣物护理指令确定对应的衣服护理模式,控制该衣物护理模式对应的护理装置运行,该衣物护理设备功能多样性,且实现自动化控制。
参照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图13-图14所示实施例,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加热模块和冷凝器,所述加热模块通过管道连通气体收集空间,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气体收集空间的回风口处,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的气体,并向所述输气装置提供的气体,故所述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的步骤包括:
步骤S221,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加热;
步骤S222,开启所述冷凝器。
在烘干模式中,采用供气装置向衣撑的导气通道中供气,经所述导气口将气体射流到衣物内表面的方式进行烘干,且所提供的气体经所述供气装置的加热模块进行加热,为强力热空气,强力热空气射流到衣物上时,带走衣物上的水分,达到烘干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减少烘干时间,实现快速烘干,还设置冷凝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且将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气体收集空间的回风口处,衣物容置空间中的空气带走衣物上的水分后,进入回风口时,通过所述冷凝器吸收水分后,再经所述供气装置加热送到衣撑内部,如此,保证循环回收的空气始终是干燥的,提高烘干效率。
故在发明实施例中,当衣物护理设备处于烘干模式时,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加热,以向衣撑内部提供强力热空气,同时开启所述冷凝器,去除回收的空气中的水分,以提高干燥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开启所述冷凝器之后,所述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增大所述风机的转速。通过增大风机的转速,加快气体循环流动性,加快烘干时间。
参照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图13-图14所示实施例,所述依次执行所述衣物除皱模式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的步骤包括:
步骤S231,在处于衣物除皱模式时,实时或定时检测衣物容置空间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湿度值和温度值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S232,判断所述环境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所述环境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
步骤S233,在所述衣物除皱模式结束后,执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
所述衣物处理设备中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或定时检测衣物容置空间的温度值,通过湿度传感器实时或定时检测衣物容置空间的湿度值。本实施例预设湿度阈值和预设温度阈值,在所述温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环境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和/或在所述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所述环境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其中,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为60℃-70℃,所述预设湿度阈值为相对湿度,所述相对湿度为100%。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衣物除皱模式过程中,先开启蒸汽发生装置,将衣物浸湿,再控制供气装置供气,以通过衣撑的导气口将气体射流到衣物的内表面,实现更佳的除皱效果。在除皱过程中,若衣物容置空间内的环境参数已经达到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衣物容置空间内不再需要提供蒸汽,此时,提前关闭蒸汽发生装置,节省能源。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 /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衣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撑内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具有第二进气口以及导气口,所述导气口上设有导气部,所述导气部用于将气体导向所述衣撑的外围,且气体的导出方向与所述衣撑的竖立方向呈预设夹角,所述衣撑包括连接部以及用于挂设衣物的搭挂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搭挂部内均设有风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搭挂部连接,以使所述风道形成所述导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导气口设于所述搭挂部的底部,所述搭挂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有伸展段,所述支撑段及所述伸展段的底部设有所述导气口,两所述伸展段之间的间距在延伸方向递增,所述伸展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范围位于10至20°之间,所述导气通道为流线型,所述导气通道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搭挂部连接的位置处弧形连接,所述导气通道在所述搭挂部与所述伸展段连接的位置处弧形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内设有导气分流件,所述导气分流件包括第一分流片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分流片,所述第一分流片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流片朝所述支撑段的底部延伸,所述第一分流片将所述导气通道分隔成两个连通至所述支撑段底部的第一分流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分流片朝所述伸展段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支撑段与所述伸展段连接的位置,所述第二分流片与所述导气通道的内壁形成连通至所述伸展段底部的第二分流导气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的底部的导气口为长狭缝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段的底部的导气口为环形长狭缝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狭缝开口的宽度为2~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部包括由所述导气口处的衣撑壁往衣撑的外围倾斜延伸的斜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倾斜角为10°~30°。
8.一种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输气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衣撑;
所述柜体内具有衣物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连通的供气口;所述输气装置内设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具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供气口连通;所述衣撑设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内,所述衣撑内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包括气体收集空间,所述气体收集空间位于所述衣物容置空间下方,所述气体收集空间上设有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和所述衣物容置空间,所述衣物容置空间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回风口回收到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护理设备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装设于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还设有蒸汽口,所述蒸汽口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以及所述衣物容置空间。
11.一种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所述衣物护理设备包括蒸汽发生装置、供气装置以及风机,所述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供气装置通过所述供气口向所述输气装置供气,所述风机位于气体收集空间内,所述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到衣物护理指令时,获取所述衣物护理指令对应的衣物护理模式,其中,所述衣物护理模式包括衣物除皱模式、衣物烘干模式以及衣物自动护理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衣物除皱模式时,控制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运行,预设时间间隔后,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并向衣物内部提供蒸汽;
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衣物烘干模式时,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并向衣物内部提供加热后的气体;
在所述衣物护理模式为自动护理模式时,依次执行所述衣物除皱模式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加热模块和冷凝器,所述加热模块通过管道连通气体收集空间,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气体收集空间的回风口处,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气体收集空间内的气体,并向所述输气装置提供的气体;所述控制所述供气装置运行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加热;
开启所述冷凝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执行所述衣物除皱模式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处于衣物除皱模式时,实时或定时检测衣物容置空间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湿度值和温度值中的至少一个;
判断所述环境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所述环境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
在所述衣物除皱模式结束后,执行所述衣物烘干模式。
CN201811036001.6A 2018-09-05 2018-09-05 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878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6001.6A CN110878473B (zh) 2018-09-05 2018-09-05 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6001.6A CN110878473B (zh) 2018-09-05 2018-09-05 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8473A CN110878473A (zh) 2020-03-13
CN110878473B true CN110878473B (zh) 2024-01-23

Family

ID=69727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6001.6A Active CN110878473B (zh) 2018-09-05 2018-09-05 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84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156203U (zh) * 2021-03-22 2022-04-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按键的衣架及衣物护理组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2296U (zh) * 1988-12-09 1990-06-26
JPH08280999A (ja) * 1995-04-14 1996-10-29 Okazumi Kogyo Kk 衣類乾燥装置
KR20110035030A (ko) * 2009-09-29 2011-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처리 장치
CN104271831A (zh) * 2012-05-03 2015-01-07 伊莱克斯公司 用于处理纺织品的器具以及处理纺织品的方法
CN205741668U (zh) * 2016-05-06 2016-11-30 佛山卡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吹风干衣架
CN206625055U (zh) * 2017-04-13 2017-11-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烘干衣架组件及具有其的挂烫机
CN108360233A (zh) * 2018-03-06 2018-08-03 苏州蓝色弹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晾衣杆、晾衣架及晾衣系统
CN208933705U (zh) * 2018-09-05 2019-06-04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衣撑及衣物护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3614B1 (ko) * 2007-08-03 2014-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2296U (zh) * 1988-12-09 1990-06-26
JPH08280999A (ja) * 1995-04-14 1996-10-29 Okazumi Kogyo Kk 衣類乾燥装置
KR20110035030A (ko) * 2009-09-29 2011-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처리 장치
CN104271831A (zh) * 2012-05-03 2015-01-07 伊莱克斯公司 用于处理纺织品的器具以及处理纺织品的方法
CN205741668U (zh) * 2016-05-06 2016-11-30 佛山卡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吹风干衣架
CN206625055U (zh) * 2017-04-13 2017-11-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烘干衣架组件及具有其的挂烫机
CN108360233A (zh) * 2018-03-06 2018-08-03 苏州蓝色弹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晾衣杆、晾衣架及晾衣系统
CN208933705U (zh) * 2018-09-05 2019-06-04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衣撑及衣物护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8473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2364B1 (ko) 세탁 및 건조 장치
KR100873142B1 (ko) 보조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복합 의류처리장치
US10041203B2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with heat pump
KR910000838B1 (ko) 세탁물의 처리장치
KR20220029632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140129819A (ko) 폐열 회수수단을 갖는 의류처리장치
JP5446372B2 (ja) 浴室暖房乾燥機
CN103820988B (zh) 挂烫机喷头和挂烫机
CN110878473B (zh) 衣撑、衣物护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8933705U (zh) 衣撑及衣物护理设备
CN104532502A (zh) 自动化除皱机及其自动除皱方法
US20150082839A1 (en) Appliance for treating a textil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 textile
CN110878468B (zh) 衣物护理设备、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WO2018077217A1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102378139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1949357B1 (ko) 의류 처리 장치
DK2628842T3 (en) Laundry Treatment Cabinet
CN110878472A (zh) 衣撑、衣撑组件及衣物护理设备
EP3042993B1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KR102254898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114624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019134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216474115U (zh) 一种带衣物护理功能的衣架及晾衣机
KR102019136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148659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