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5972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5972A
CN110875972A CN201911179804.1A CN201911179804A CN110875972A CN 110875972 A CN110875972 A CN 110875972A CN 201911179804 A CN201911179804 A CN 201911179804A CN 110875972 A CN110875972 A CN 110875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cavity
exhaus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98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仕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98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5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5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气筒(200)和驱动装置(300),所述气筒(200)和所述驱动装置(30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气筒(200)包括气杆(210)和筒体(220),所述气杆(210)的第一端伸进所述筒体(220)内,且所述气杆(210)的第一端将所述筒体(220)的内腔分为排气腔(221)和进气腔(222),所述进气腔(222)和所述排气腔(221)中,一者与所述壳体(100)的内腔连通,另一者与所述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驱动装置(300)与所述气杆(210)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驱动装置(300)驱动所述气杆(210)的第一端在所述筒体(220)内滑动。本方案能解决目前电子设备的内腔不利于散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电子设备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对于电子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随着电子设备的配置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强,导致各类硬件在工作时发热量大,对电子设备的损伤会越来越多,因而电子设备的散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全面屏电子设备的推进,各类硬件大多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内。但是,电子设备的壳体大多采用玻璃与钢材,这些材质都不是热的优良导体,对电子设备的散热极为不利;与此同时,目前对电子设备的防水要求越来要高,因而会增强电子设备的内部密封性,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内部热空气不能有效排出壳体外,不利于壳体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电子设备的内腔不利于散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气筒和驱动装置,所述气筒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筒包括气杆和筒体,所述气杆的第一端伸进所述筒体内,且所述气杆的第一端将所述筒体的内腔分为排气腔和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和所述排气腔中,一者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另一者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气杆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气杆的第一端在所述筒体内滑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对现有的电子设备进行改造,在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内腔中装配有气筒和驱动装置,壳体的内腔和壳体的外部环境分别与气筒的筒体连通,驱动装置为气筒提供动力支持,气筒作为中间介质,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使得壳体的内腔中的热空气与壳体的外部环境中的冷空气实现相互转换,从而起到为壳体的内腔散热的目的。与此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能使得壳体的内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从而使得壳体的内腔中的电子元器件得到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图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两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5、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的气筒的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200-气筒、300-驱动装置、400-摄像模组;
110-顶针孔、210-气杆、220-筒体、230-排气管、240-进气管、250-固定块、310-驱动电机、320-丝杠、330-移动部;
211-第一单向阀、221-排气腔、222-进气腔;
2211-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气筒200和驱动装置300。
壳体100为电子设备的外围构件,壳体100为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提供安装位置,气筒200和驱动装置300均设置于壳体100,具体的,气筒200可以设置有固定块250,气筒200可以通过固定块250固定在壳体100的内腔中。固定块25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壳体100的内腔中。
气筒200包括气杆210和筒体220,气杆210的第一端伸进筒体220内,且气杆210的第一端将筒体220的内腔分为排气腔221和进气腔222,在排气腔221和进气腔222中,一者与壳体100的内腔连通,另一者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此种情况下,筒体220的进气腔222可以吸进壳体100的内腔中的热空气,然后将筒体220内吸进的热空气通过排气腔221排到壳体100的外部环境;或者,筒体220的进气腔222可以吸进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中的冷空气,然后将筒体220内吸进的冷空气通过排气腔221排到壳体100的内腔中,从而实现壳体100的内腔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中热空气与冷空气的转换,进而为壳体100的内腔散热。
驱动装置300与气杆210的第二端相连,驱动装置300为气筒200的动力输出源,驱动装置300可以驱动气杆210的第一端在筒体220内滑动,从而使得气筒200可以在排气与进气之间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对现有的电子设备进行改造,在电子设备的壳体100的内腔中装配有气筒200和驱动装置300,壳体100的内腔和壳体100的外部环境分别与气筒200的筒体220连通,驱动装置300为气筒200提供动力支持,气筒200作为中间介质,通过驱动装置300的驱动使得壳体100的内腔中的热空气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中的冷空气实现相互转换,从而起到为壳体100的内腔散热的目的。
与此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能使得壳体100的内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从而使得壳体100的内腔中的电子元器件得到保护。
筒体220的排气腔221或进气腔222可以直接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也可以通过管道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
通常情况下,筒体220设置在距离容易发热的元器件较近的位置,从而方便散热,而且还能够使得壳体100中的内腔中的元器件布置相对紧凑,因此,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排气腔221可以连接有排气管230,进气腔222可以连接有进气管240,如图2-图3所示,排气管230可以连通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与排气腔221,进气管240可以连通壳体100的内腔与进气腔222,从而使得进气腔222可以通过进气管240吸进壳体100的内腔的空气,同时,排气腔221再将进气腔222吸进的空气通过排气管230排进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中。
当然,如图5-图6所示,排气腔221可以连接有排气管230,进气腔222可以连接有进气管240,排气管230可以连通壳体100的内腔与排气腔221,进气管240可以连通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与进气腔222,从而使得进气腔222可以通过进气管240吸进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中的空气,排气腔221再将进气腔222吸进的空气通过排气管230排进壳体100的内腔中。
气筒20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气筒200可以采用功能与普通的打气筒类似的结构,在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中,气筒200的内部结构可以为:气杆210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单向阀211,排气腔221内可以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211,第一单向阀211连通进气腔222与排气腔221,第二单向阀2211连通排气腔221与排气管230。
气杆210的移动方向可以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在气杆2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状态下,第一单向阀211打开,且第二单向阀2211关闭,进气腔222向排气腔221内充气;在气杆21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状态下,第一单向阀211关闭,且第二单向阀2211打开,排气腔221向排气管230内充气。
当然,第一单向阀211需要设置在气杆210的第二端,从而便于气筒200的运行,因此,为了使得第一单向阀211的安装方便且容易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一单向阀211可以为挡圈,具体的,挡圈的一端可以固定在气杆210的第二端,挡圈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同时,为了增加挡圈的使用寿命,挡圈可以为塑胶挡圈。
第二单向阀2211可以设置在排气腔221内的任意位置,本发明对第二单向阀2211在排气腔221内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制。为了使得第二单向阀2211的密封性良好,第二单向阀2211可以包括挡块和弹性密封件,具体的,挡块可以直接焊接在排气腔221的侧壁上,同时,挡块开设有开孔,弹性密封件可以设置在挡块背离进气腔222的一面,且弹性密封件一端固定在挡块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弹性密封件可以通过自由端覆盖在开孔上,从而使得气筒200能够实现气体转换。
在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中,壳体100可以开设有通孔,从而使得排气腔221或进气腔222可以通过通孔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但是开设专门的通孔不但不利于成本控制,而且会使得电子设备的防水、防尘性能降低。
因而可以利用电子设备现有的功能孔进行共用来实现气筒200与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的功能。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壳体100内设置有卡托,壳体100开设有用于拆卸卡托的顶针孔110,排气腔221或进气腔222与顶针孔110连通,从而使得气筒200可以通过顶针孔110实现气体转换。具体的,排气腔221或进气腔222可以直接与顶针孔110连通,或者,排气腔221或进气腔222可以通过排气管230或进气管240与顶针孔110连通。
同理,为了节约成本以及增大壳体100的内腔的空间利用率,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只保留一个驱动装置300,从而使得多个需要驱动的元器件共用一个驱动装置300。具体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被驱动器件,驱动装置300不仅与气筒200相连,驱动装置300还与被驱动器件相连,从而使得驱动装置300能够同时驱动气杆210与被驱动器件移动。
当然,驱动装置300可以有多种结构,例如,驱动装置300可以为液压伸缩杆、气压伸缩杆、丝杠驱动机构等。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驱动装置300可以为丝杠驱动机构,具体的,驱动装置30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310、丝杠320和移动部330,丝杠320与驱动电机310的动力输出轴相连,移动部330可以设置在丝杠320上,驱动电机310通过丝杠320驱动移动部330移动,同时,气杆210的第二端可以固定在移动部330上,被驱动器件也可以固定在移动部330上,从而使得驱动电机310可以通过移动部330驱动气杆210和被驱动器件移动。
被驱动器件和气杆210的第二端可以分别固定移动部330上的任意位置,当然,为了使得被驱动器件和气杆210在移动方向上不产生偏移,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被驱动器件和气杆210的第一端分别可以固定在位于移动部330的两端,且分别位于丝杠320的两侧。这种布置能够起到输出力的平衡,从而使得被驱动器件和气杆210在移动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当然,上述被驱动器件可以为摄像模组400,从而使得气筒200和摄像模组400不仅可以共用驱动装置300,同时,气筒200设置在靠近摄像模组400的位置还能为摄像模组400散热。当然,被驱动器件还可以为受话器、闪光灯、指纹识别传感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被驱动器件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设备。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气筒(200)和驱动装置(300),所述气筒(200)和所述驱动装置(30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气筒(200)包括气杆(210)和筒体(220),所述气杆(210)的第一端伸进所述筒体(220)内,且所述气杆(210)的第一端将所述筒体(220)的内腔分为排气腔(221)和进气腔(222),所述进气腔(222)和所述排气腔(221)中,一者与所述壳体(100)的内腔连通,另一者与所述壳体(100)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驱动装置(300)与所述气杆(210)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驱动装置(300)驱动所述气杆(210)的第一端在所述筒体(220)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221)连接有排气管(230),所述进气腔(222)连接有进气管(240),所述排气管(230)连通所述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与所述排气腔(221),所述进气管(240)连通所述壳体(100)的内腔与所述进气腔(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221)连接有排气管(230),所述进气腔(222)连接有进气管(240),所述排气管(230)连通所述壳体(100)的内腔与所述排气腔(221),所述进气管(240)连通所述壳体(100)的外部环境与所述进气腔(22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杆(21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单向阀(211),所述排气腔(221)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211),所述第一单向阀(211)连通所述进气腔(222)与所述排气腔(221),所述第二单向阀(2211)连通所述排气腔(221)与所述排气管(230),在所述气杆(2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单向阀(211)打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2211)关闭,所述进气腔(222)向所述排气腔(221)内充气,在所述气杆(21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单向阀(211)关闭,且所述第二单向阀(2211)打开,所述排气腔(221)向所述排气管(230)内充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211)为塑胶挡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2211)包括挡块和弹性密封件,所述挡块开设有开孔,所述弹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挡块背离所述进气腔(222)的一面,且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挡块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密封件覆盖在所述开孔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卡托,所述壳体(100)开设有用于拆卸所述卡托的顶针孔(110),所述排气腔(221)或所述进气腔(222)与所述顶针孔(11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被驱动器件,所述被驱动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300)相连,且所述驱动装置(300)驱动所述气杆(210)和所述被驱动器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0)包括驱动电机(310)、丝杠(320)和移动部(330),所述丝杠(320)与所述驱动电机(310)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移动部(330)设置在所述丝杠(320)上,所述驱动电机(310)通过所述丝杠(320)驱动所述移动部(330)移动,所述被驱动器件和所述气杆(210)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所述移动部(330)的两端,且分别位于所述丝杠(320)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器件为摄像模组(400)。
CN201911179804.1A 2019-11-27 2019-11-27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875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9804.1A CN110875972A (zh) 2019-11-27 2019-11-2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9804.1A CN110875972A (zh) 2019-11-27 2019-11-2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972A true CN110875972A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1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9804.1A Pending CN110875972A (zh) 2019-11-27 2019-11-2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597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888A (zh) * 2006-12-30 2008-07-0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仿心脏结构的仿生动力驱动型散热器
CN107107879A (zh) * 2014-12-22 2017-08-29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异物去除装置、去除驱动装置
CN207598449U (zh) * 2017-11-24 2018-07-10 安徽原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打气筒
CN108834369A (zh) * 2018-07-09 2018-11-16 合肥数理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散热装置
CN110167325A (zh) * 2019-06-24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888A (zh) * 2006-12-30 2008-07-0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仿心脏结构的仿生动力驱动型散热器
CN107107879A (zh) * 2014-12-22 2017-08-29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异物去除装置、去除驱动装置
CN207598449U (zh) * 2017-11-24 2018-07-10 安徽原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打气筒
CN108834369A (zh) * 2018-07-09 2018-11-16 合肥数理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散热装置
CN110167325A (zh) * 2019-06-24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8832A (zh) 盖体卡锁结构
WO2014003287A1 (ko) 전동식 워터 펌프
CN110875972A (zh) 电子设备
CN113194675B (zh) 电子设备及振动模组
CN210840499U (zh) 电子设备
CN209765957U (zh) 一种led条屏的防护外壳
CN208569469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CN208093389U (zh) 一种嵌入式智能开关
CN110935690B (zh) 电子设备
CN204616249U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及用于保护壳的充电用转接装置
CN211981547U (zh) 无线充电座
CN209017112U (zh) 一种智能手机的话筒固定结构
CN113544453B (zh) 散热驱动装置、散热驱动系统、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240619U (zh) 一种加固机的散热结构
CN211397831U (zh) 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空压机
CN209462480U (zh) 一种高清电视机保护壳
CN220340716U (zh) 多模态生物识别终端
CN213899350U (zh) 一种直连式耐高温离心风机
CN213126118U (zh) 一种新型皮质手机保护套
CN219715906U (zh) 一种散热配件及相机
CN219741073U (zh) 嵌入式散热结构及对讲机
CN216642625U (zh)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液压油缸
CN216752622U (zh) 一种双层防尘型散热机柜
CN21643768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通信终端
CN2507054Y (zh) 封闭式计算机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