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5750B -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5750B
CN110875750B CN201811014163.XA CN201811014163A CN110875750B CN 110875750 B CN110875750 B CN 110875750B CN 201811014163 A CN201811014163 A CN 201811014163A CN 110875750 B CN110875750 B CN 110875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ircuit
signal
matching circuit
mai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41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5750A (zh
Inventor
马雷
王朝
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41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575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2900 priority patent/WO20200431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5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5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包括:主板单元、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以及FM处理单元。其中,主板单元的电源端通过第一匹配电路与FM处理单元的电源端连接,主板单元的接地端通过第二匹配电路与FM处理单元的接地端连接,主板单元的接地端与FM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FM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匹配电路与主板单元的信号端连接。主板单元接收并向FM处理单元发送FM天线信号。FM处理单元对FM天线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向主板单元发送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使得主板单元输出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在FM天线的接收性能满足实时需求的同时,实现了FM天线的零净空诉求。

Description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率调制(FrequencyModulation,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如手机,配置有FM收音机,在使用FM收音机功能时必须配合使用FM天线。目前,FM频段落在78MHZ-108MHZ,波长约为3m。当终端设备设置有长度为FM天线信号的1/4波长的天线,约为75cm时,终端设备才能接收到FM天线信号。通常,终端设备可采用外置式的拉杆天线或耳机作为FM天线,也可以采用内置式的铜丝绕线或陶瓷天线或采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排线作为FM天线。
然而,在用户想要收听FM广播时,若没有携带耳机,则用户便无法收听,造成用户的使用不便,且外置式耳机也不便于携带。若终端设备采用外置式的拉杆天线或内置式的FM天线,则需要保证FM天线周围的净空在2-3mm之间,还需保证FM天线与终端设备中的电池、屏蔽器、摄像头等不相干零部件之间的净空在5mm以上,否则会影响FM天线的全向通信效果,使得FM天线的接收性能无法满足实际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用于实现FM天线的无净空诉求,使得FM天线的接收性能满足实际需求,保证FM天线的全向通信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包括:主板单元、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以及FM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主板单元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一匹配电路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通过所述第二匹配电路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接地端连接;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FM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单元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主板单元,用于接收FM天线信号;并向所述FM处理单元发送所述FM天线信号;
所述FM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FM天线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向所述主板单元发送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所述主板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FM天线电路,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将主板单元与FM处理单元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FM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受到电磁波干扰,从而可以将主板单元的地线作为FM天线,且FM处理单元通过与主板单元的接地端的连接,可以接收主板单元的地线发送的FM天线信号,FM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主板单元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可以将主板单元的地线作为FM天线使用,在FM天线的接收性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通过隔离主板单元中所有的连接通道上FM频带的信号,避免了电磁波干扰,使得主板单元的地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FM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路还包括:FM天线;
其中,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通过所述FM天线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主板单元,用于通过所述FM天线,向所述FM处理单元发送所述FM天线信号。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FM天线电路,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将主板单元与FM处理单元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FM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受到电磁波干扰。再通过单独设置的FM天线分别与主板单元的地线和FM处理单元的连接,使得FM处理单元可以通过FM天线接收主板单元的地线发送的FM天线信号,FM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主板单元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通过在主板单元的地线和FM处理单元之间单独设置FM天线,提高了FM天线信号的接收性能,且由于隔离了主板单元中所有的连接通道上FM频带的信号,避免了电磁波干扰,使得FM天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FM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FM天线包括:金属线、陶瓷线以及柔性电路板FPC排线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和所述第三匹配电路分别为:带阻滤波电路,所述带阻滤波电路中包括M个电感和与所述M个电感并联连接的N个电容,所述M个电感串联连接,所述N个电容串联连接,M、N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和所述第三匹配电路分别为:带阻滤波器芯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FM处理单元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
其中,所述主板单元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一匹配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通过所述第二匹配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单元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从所述主板单元接收所述FM天线信号,对所述FM天线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向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发送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所述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进行处理,并向所述主板单元发送所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板单元包括:基带模块;
其中,所述基带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匹配电路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基带模块,用于从所述FM处理单元接收所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并输出所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板单元还包括:射频模块、第四匹配电路、第五匹配电路以及第六匹配电路;
其中,所述射频模块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第四匹配电路与所述基带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接地端通过所述第五匹配电路与所述基带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信号端通过所述第六匹配电路与所述基带模块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接地端与所述基带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接收高频天线信号;并向所述基带模块发送所述高频天线信号;
所述基带模块,用于对所述高频天线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高频天线信号。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FM天线电路,通过第四匹配电路、第五匹配电路、第六匹配电路将射频模块与基带模块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高频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受到电磁波干扰,从而可以将射频模块的地线作为高频天线,且基带模块通过与射频模块的接地端的连接,可以接收射频模块的地线发送的高频天线信号,高频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基带模块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可以将射频模块的地线作为高频天线使用,在高频天线的接收性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通过隔离射频模块中所有的连接通道上高频频带的信号,避免了电磁波干扰,使得射频模块的地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高频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路还包括:高频天线;
其中,所述射频模块的接地端通过所述高频天线与所述基带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高频天线,接收所述高频天线信号。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FM天线电路,通过第四匹配电路、第五匹配电路、第六匹配电路将射频模块与基带模块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高频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受到电磁波干扰。再通过单独设置的高频天线分别与射频模块的地线和基带模块的连接,使得基带模块通过高频天线可以接收射频模块的地线发送的高频天线信号,高频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基带模块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通过在射频模块的地线和基带模块之间单独设置高频天线,提高了高频天线信号的接收性能,且由于隔离了射频模块中所有的连接通道上高频频带的信号,避免了电磁波干扰,使得高频天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高频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高频天线为金属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匹配电路、所述第五匹配电路和所述第六匹配电路分别为:高阻滤波电路,所述高阻滤波电路中包括:串联连接的R个电阻和S个电容,每个电容的一端与所述R个电阻中任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每个电容的另一端接地,R、S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匹配电路、所述第五匹配电路和所述第六匹配电路分别为:高阻滤波器芯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FM天线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将主板单元与FM处理单元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FM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可将主板单元的地线作为FM天线。从而,FM处理单元通过与主板单元的接地端的连接,可以接收主板单元的地线发送的FM天线信号,FM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主板单元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可以将主板单元的地线作为FM天线使用,在FM天线的接收性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基于主板单元的地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FM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可实现FM天线的零净空诉求,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全双工通信系统,也可以作为多输入输出(Multipi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天线,以及其他任何可能的应用场景中。
为了实现FM天线的零净空诉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将主板单元与FM处理单元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FM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可将主板单元的地线作为FM天线。从而,FM处理单元通过与主板单元的接地端的连接,可以接收主板单元的地线发送的FM天线信号,FM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主板单元输出,使得FM天线的接收性能满足实际需求,实现了FM天线零净空的诉求。
其中,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或设备。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FM天线电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FM天线电路100包括:主板单元101、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第三匹配电路104以及FM处理单元105。
其中,主板单元101的电源端通过第一匹配电路102与FM处理单元105的电源端连接;主板单元101的接地端通过第二匹配电路103与FM处理单元105的接地端连接;主板单元101的接地端与FM处理单元105的输入端连接;FM处理单元105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匹配电路104与主板单元101的信号端连接。
主板单元101,用于接收FM天线信号;并向FM处理单元105发送FM天线信号。
FM处理单元105,用于对FM天线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向主板单元101发送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主板单元101,还用于输出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其中,为了便于说明,如图1所示,主板单元101的电源端、接地端及信号端分别以VCC、GND以及SIGNAL进行示意,FM处理单元105的电源端、接地端、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以VCC、GND、IN以及OUT进行示意。
在实际情况中,FM天线是一种驻波天线,FM天线信号会被金属屏蔽,导电的金属能会对FM天线信号产生反射、吸收和抵消等作用,因此,FM天线应远离金属元件,还应隔离电池、振荡器、屏蔽罩、摄像头等不相干的零部件,且需要给FM天线留出一段干净的空间(clearance,净空),一般保证FM天线周围的净空在2-3mm之间,还需保证FM天线与终端设备中的电池、屏蔽器、摄像头等不相干零部件之间的净空在5mm以上,使得FM天线在横截面360°各方向上的信号辐射强度相同,保证FM天线的全向通信效果,实现终端设备的最佳通信效果,从而避免周围元器件产生的电磁波干扰。其中,电磁波干扰可以为传导传输式电磁波干扰,即干扰源与FM天线之间有完整的电路连接,干扰信号通过这个连接电路传递到FM天线,该传输电路可以包括导线、电源、电阻、电感或电容等元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主板单元101的接地端与自身的电源端、信号端存在连接关系,且主板单元101的电源端与FM处理单元105的电源端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可以构成电源通道。主板单元101的接地端与FM处理单元105的接地端存在连接关系,可以构成接地连接通道。主板单元101的信号端与FM处理单元105的输出端存在连接关系,可以构成信号通道。因此,在将主板单元101的地线作为FM天线使用时,可以通过隔离掉主板单元101与FM处理单元105之间所有的连接通道中的FM频带的信号的方式,避免了电磁波干扰对主板单元101的地线接收到的FM天线信号所产生的影响。
其中,FM频带的信号为主板单元101与FM处理单元105之间所有的连接通道中信号频带落在FM频段内的信号,FM天线信号为主板单元101通过其地线接收到的且落在FM频段内的信号。
具体地,可以在主板单元101与FM处理单元105之间的电源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匹配电路102,可以在主板单元101与FM处理单元105之间的接地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第二匹配电路103,可以在主板单元101与FM处理单元105之间的信号通道上设置有第三匹配电路104,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以及第三匹配电路104的设置可以阻隔FM处理单元105与主板单元101之间所有的连接通道上的FM频带的信号,使得主板单元101与FM处理单元105之间的信号通道仅可以传输除FM频带的信号外的其他频带信号,这样,降低或消除了周围元器件对主板单元101的地线上FM天线信号的电磁波干扰,此时,主板单元101的地线便不会受到如电池、屏蔽器、摄像头等相关零部件的净空高度限制,可以将主板单元101的地线与这些零部件之间的距离设置的非常小,从而主板单元101的地线可以满足FM天线零净空的诉求。
进而,主板单元101的地线在接收到FM天线信号时,可以通过其与FM处理单元105的输入端的连接,将FM天线信号发送给FM处理单元105。FM处理单元105再对FM天线信号进行如放大、选择接收、编码等相应的信号处理,得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其中,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语音信号。且FM处理单元105可以将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发送给主板单元101,由主板单元101对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进行输出,如主板单元101播放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将主板单元与FM处理单元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FM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受到电磁波干扰,从而可以将主板单元的地线作为FM天线,且FM处理单元通过与主板单元的接地端的连接,可以接收主板单元的地线发送的FM天线信号,FM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主板单元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可以将主板单元的地线作为FM天线使用,在FM天线的接收性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通过隔离主板单元中所有的连接通道上FM频带的信号,避免了电磁波干扰,使得主板单元的地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FM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示例性的,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100。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与图1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100还包括:FM天线106。
其中,主板单元101的接地端通过FM天线106与FM处理单元105的输入端连接。
主板单元101,用于通过FM天线106,向FM处理单元105发送FM天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在FM天线电路100中引入FM天线106,则FM天线106通过与主板单元101的接地端的连接,可以从主板单元101的地线中接收FM天线信号。FM天线106再通过与FM处理单元105的输入端的连接,可以将FM天线信号传输至FM处理单元105,且FM天线106的单独设置可以提高FM天线信号的接收性能。FM处理单元105再对FM天线信号的进行处理后,将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传输至主板单元101,由主板单元101对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进行输出。
而且,由于主板单元101的地线不会受到如电池、屏蔽器、摄像头等相关零部件的净空高度限制,使得FM天线106也不会受到这些零部件的净空高度限制,可以将FM天线106与这些零部件之间距离设置的非常小,实现了FM天线106零净空的诉求。
其中,可选地,FM天线106包括:金属线、陶瓷线以及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排线中的任一种。具体地,FPC排线通常设置为75c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通过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将主板单元与FM处理单元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FM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受到电磁波干扰。再通过单独设置的FM天线分别与主板单元的地线和FM处理单元的连接,使得FM处理单元可以通过FM天线可以接收主板单元的地线发送的FM天线信号,FM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主板单元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通过在主板单元的地线和FM处理单元之间单独设置FM天线,提高了FM天线信号的接收性能,且由于隔离了主板单元中所有的连接通道上FM频带的信号,避免了电磁波干扰,使得FM天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FM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示例性的,在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可以包括多种实现形式。下面采用两种可行的实现形式对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可行的实现形式中,可选地,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分别为:带阻滤波电路,带阻滤波电路中包括M个电感和与M个电感并联连接的N个电容,M个电感串联连接,N个电容串联连接,M、N为正整数。
其中,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中各自包含的电感和电容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不做限定。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形式中,可选地,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分别为:带阻滤波器芯片。
其中,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各自采用的带阻滤波器芯片的个数和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采样哪种实现形式,只要在FM频段(如70MHZ-120MHZ)设置的阻抗大,其他频点设置的阻抗小即可,这样,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便可实现主板单元101与FM处理单元105之间FM天线信号的阻隔。
示例性的,在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100。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FM处理单元105具体可以包括:信号放大电路1051和信号处理电路1052。
其中,主板单元101的电源端通过第一匹配电路102与信号放大电路1051的电源端连接;主板单元101的接地端通过第二匹配电路103与信号放大电路1051的接地端连接;主板单元101的接地端与信号放大电路1051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1051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105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105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匹配电路104与主板单元101的信号端连接。
信号放大电路1051,用于从主板单元101接收FM天线信号,对FM天线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向信号处理电路1052发送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1052,用于对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进行处理,并向主板单元101发送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板单元101与信号处理电路1052之间的电源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匹配电路102,在主板单元101与信号处理电路1052之间的接地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第二匹配电路103,在主板单元101与信号处理电路1052之间的信号通道上设置有第三匹配电路104,使得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以及第三匹配电路104阻隔了信号处理电路1052与主板单元101之间FM天线信号的传输。从而,主板单元101可以向信号处理电路1052发送FM天线信号。
进一步地,信号放大电路1051(如低噪声放大器(LNA))通过与主板单元101的地线的连接,可以先将FM天线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具有高增益、低噪声的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来弥补FM天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带来的损耗。
进一步地,信号处理电路1052可以顺利接收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并方便从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中选择出落在FM频段内的FM天线信号,且对该FM天线信号进行编码等处理,得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示例性的,在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100。继续结合图3,主板单元101具体可以包括:基带模块1011。
其中,基带模块1011的第一输入端(图3中未示意)通过第三匹配电路104与FM处理单元105的输出端连接。
基带模块1011,用于从FM处理单元105接收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并输出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FM处理单元105通常会将FM天线信号处理成基带信号,当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为基带信号时,基带模块1011可以对从FM处理单元105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语音信号,并通过语音播放装置(如,喇叭)输出。
其中,基带模块1011与FM处理单元105之间通常设置有语音传输接口,语音传输接口包括但不限于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d Modulation,PCM)接口、I2S(Inter-IC SoundBus)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线性输入(Line in)接口。
示例性的,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100。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图3不同的是,主板单元101还包括:射频模块1012、第四匹配电路1013、第五匹配电路1014以及第六匹配电路1015。
其中,射频模块1012的电源端通过第四匹配电路1013与基带模块1011的电源端连接;射频模块1012的接地端通过第五匹配电路1014与基带模块1011的接地端连接;射频模块1012的信号端通过第六匹配电路1015与基带模块1011的信号端连接,射频模块1012的接地端与基带模块101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射频模块1012,用于接收高频天线信号;并向基带模块1011发送高频天线信号。
基带模块1011,用于对高频天线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高频天线信号。
其中,为了便于说明,如图4所示,射频模块1012的电源端、接地端及信号端分别以VCC、GND以及SIGNAL进行示意,基带模块1011的电源端、接地端、信号端及第二输入端分别以VCC、GND、SIGNAL以及IN进行示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射频模块1012的接地端与自身的电源端、信号端存在连接关系,且射频模块1012的电源端与基带模块1011的电源端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可以构成电源通道。射频模块1012的接地端与基带模块1011的接地端存在连接关系,可以构成接地连接通道。射频模块1012的信号端与基带模块1011的输出端存在连接关系,可以构成信号通道。因此,在将射频模块1012的地线作为高频天线使用时,可以将基带模块1011与射频模块1012之间所有的连接通道中高频频带的信号隔离掉,避免了电磁波干扰对射频模块1012的接地线接收到的高频天线信号所产生的影响。
其中,高频频带的信号为基带模块1011与射频模块1012之间所有的连接通道中信号频带落在高频频段内的信号,高频天线信号为射频模块1012通过其接地线接收到的且落在高频频段内的信号,高频频段内的任一频率通常高于FM频段的最大频率。
具体地,可以在基带模块1011与射频模块1012之间的电源通道上设置有第四匹配电路1013,可以在基带模块1011与射频模块1012之间的接地通道上设置有第五匹配电路1014,可以在基带模块1011与射频模块1012之间的所有信号通道上设置有第六匹配电路1015,第四匹配电路1013、第五匹配电路1014以及第六匹配电路1015的设置可以阻隔基带模块1011与射频模块1012之间所有的连接通道上的高频频带的信号的传输,这样,降低或消除了周围元器件对射频模块1012的地线上高频天线信号的电磁波干扰,此时,射频模块1012的地线便不会受到如电池、屏蔽器、摄像头等相关零部件的净空高度限制,可以将射频模块1012的地线与这些零部件之间的距离设置的非常小,从而射频模块1012的地线可以满足高频天线零净空的诉求。
进而,射频模块1012的地线在接收到高频天线信号时,可以通过其与基带模块1011的输入端的连接,将高频天线信号发送给基带模块1011。基带模块1011再对高频天线信号进行如,滤波、编码等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高频天线信号。其中,高频天线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的通讯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通过第四匹配电路、第五匹配电路、第六匹配电路将射频模块与基带模块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高频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受到电磁波干扰,从而可以将射频模块的地线作为高频天线,且基带模块通过与射频模块的接地端的连接,可以接收射频模块的地线发送的高频天线信号,高频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基带模块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可以将射频模块的地线作为高频天线使用,在高频天线的接收性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通过隔离射频模块中所有的连接通道上高频频带的信号,避免了电磁波干扰,使得射频模块的地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高频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示例性的,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FM天线电路100。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与图4不同的是,FM天线电路100还包括:高频天线1016。
其中,射频模块1012的接地端通过高频天线1016与基带模块101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射频模块1012,用于通过高频天线1016,接收高频天线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在FM天线电路100中引入高频天线1016,则高频天线1016通过与射频模块1012的接地端的连接,可以从射频模块1012的地线中接收高频天线信号。高频天线1016再通过与基带模块1011的输入端的连接,可以将高频天线信号传输至基带模块1011,且高频天线1016的单独设置可以提高高频天线信号的接收性能。基带模块1011再对高频天线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处理后的高频天线信号。
而且,由于射频模块1012的地线不会受到如电池、屏蔽器、摄像头等相关零部件的净空高度限制,使得高频天线1016也不会受到这些零部件的净空高度限制,可以将高频天线1016与这些零部件之间距离设置的非常小,实现了高频天线1016零净空的诉求。
其中,可选地,高频天线1016为金属板。例如,当终端设备为手机时,手机中的前壳金属板通常起到散热、隔离的作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前壳金属板作为高频天线1016来接收高频天线信号,节省手机的占用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FM天线电路,通过第四匹配电路、第五匹配电路、第六匹配电路将射频模块与基带模块之间的所有连接通道中高频频带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受到电磁波干扰。再通过单独设置的高频天线分别与射频模块的地线和基带模块的连接,使得基带模块通过高频天线可以接收射频模块的地线发送的高频天线信号,高频天线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由基带模块输出。本申请实施例的FM天线电路,通过在射频模块的地线和基带模块之间单独设置高频天线,提高了高频天线信号的接收性能,且由于隔离了射频模块中所有的连接通道上高频频带的信号,避免了电磁波干扰,使得高频天线不会受到相关零部件净空高度的限制,实现了高频天线零净空的诉求,且具有成本低、节约空间的特点。
示例性的,在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可以包括多种实现形式。下面采用两种可行的实现形式对第一匹配电路102、第二匹配电路103和第三匹配电路104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匹配电路1013、第五匹配电路1014和第六匹配电路1015通过在高于FM频段设置的阻抗大,其他频点设置的阻抗小,来实现高频天线信号的阻隔。其中,第四匹配电路1013、第五匹配电路1014和第六匹配电路1015具体实现的形式包括多种。
一种可行的实现形式中,可选地,第四匹配电路1013、第五匹配电路1014和第六匹配电路1015分别为:高阻滤波电路,高阻滤波电路中包括:串联连接的R个电阻和S个电容,每个电容的一端与R个电阻中任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每个电容的另一端接地,R、S为正整数。
其中,第四匹配电路1013、第五匹配电路1014和第六匹配电路1015中各自包含的电感和电容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不做限定。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形式中,可选地,第四匹配电路1013、第五匹配电路1014和第六匹配电路1015分别为:高阻滤波器芯片。
其中,第四匹配电路1013、第五匹配电路1014和第六匹配电路1015各自采用的高阻滤波器芯片的个数和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在图1-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10。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可以包括:FM天线电路100。
其中FM天线电路100的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可以为数据卡、无线上网卡、无线路由器、手机、可穿戴式设备、眼镜、媒体装置等通信终端。
以上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或仿真示意图仅为示意性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的尺寸比例、仿真数值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频率调制FM天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单元、第一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第三匹配电路以及FM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和所述第三匹配电路分别为:带阻滤波电路,所述带阻滤波电路中包括M个电感和与所述M个电感并联连接的N个电容,所述M个电感串联连接,所述N个电容串联连接,M、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主板单元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一匹配电路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通过所述第二匹配电路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接地端连接;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FM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单元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主板单元,用于接收FM天线信号;并向所述FM处理单元发送所述FM天线信号;
所述FM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FM天线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向所述主板单元发送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所述主板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FM天线;
其中,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通过所述FM天线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主板单元,用于通过所述FM天线,向所述FM处理单元发送所述FM天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M天线包括:金属线、陶瓷线以及柔性电路板FPC排线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和所述第三匹配电路分别为:带阻滤波器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FM处理单元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
其中,所述主板单元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一匹配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通过所述第二匹配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主板单元的接地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单元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从所述主板单元接收所述FM天线信号,对所述FM天线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向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发送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所述放大后的FM天线信号进行处理,并向所述主板单元发送所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单元包括:基带模块;
其中,所述基带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匹配电路与所述FM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基带模块,用于从所述FM处理单元接收所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并输出所述处理后的FM天线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单元还包括:射频模块、第四匹配电路、第五匹配电路以及第六匹配电路;
其中,所述射频模块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第四匹配电路与所述基带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接地端通过所述第五匹配电路与所述基带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信号端通过所述第六匹配电路与所述基带模块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射频模块的接地端与所述基带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接收高频天线信号;并向所述基带模块发送所述高频天线信号;
所述基带模块,用于对所述高频天线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高频天线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高频天线;
其中,所述射频模块的接地端通过所述高频天线与所述基带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高频天线,接收所述高频天线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天线为金属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匹配电路、所述第五匹配电路和所述第六匹配电路分别为:高阻滤波电路,所述高阻滤波电路中包括:串联连接的R个电阻和S个电容,每个电容的一端与所述R个电阻中任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每个电容的另一端接地,R、S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匹配电路、所述第五匹配电路和所述第六匹配电路分别为:高阻滤波器芯片。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FM天线电路。
CN201811014163.XA 2018-08-31 2018-08-31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875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4163.XA CN110875750B (zh) 2018-08-31 2018-08-31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PCT/CN2019/102900 WO2020043108A1 (zh) 2018-08-31 2019-08-27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4163.XA CN110875750B (zh) 2018-08-31 2018-08-31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750A CN110875750A (zh) 2020-03-10
CN110875750B true CN110875750B (zh) 2021-09-21

Family

ID=6964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4163.XA Active CN110875750B (zh) 2018-08-31 2018-08-31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5750B (zh)
WO (1) WO20200431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6746A (zh) * 2020-09-04 2020-12-15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拓展天线带宽的结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8041381A (zh) * 2024-03-04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调频广播电路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679A (zh) * 2007-08-08 2009-07-01 美国博通公司 Fm接收器及改进fm接收器接收性能的方法
WO2009151312A1 (en) * 2008-06-10 2009-12-17 Mimos Berhad An auto-active antenna
EP2154751A1 (en) * 2008-08-11 2010-02-17 Ace Antenna Corp. Modular active antenna for receiving multiple broadcasting signals
CN102185177A (zh) * 2011-02-25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天线的实现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422485A (zh) * 2009-04-02 2012-04-18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内置天线模块
CN102637946A (zh) * 2011-02-14 2012-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天线实现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47810Y (zh) * 2008-08-25 2009-05-27 蒋小平 一种汽车后窗玻璃印制天线系统
CN102571112A (zh) * 2010-12-28 2012-07-1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3247856B (zh) * 2012-02-03 2015-06-10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226373B (zh) * 2015-09-01 2018-07-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Fm天线、fm天线系统及终端设备
CN205123720U (zh) * 2015-11-20 2016-03-30 北京高科中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车载无线数据终端
CN205725776U (zh) * 2016-04-18 2016-11-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fm假台消除电路
CN205945906U (zh) * 2016-08-23 2017-02-08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fm信号的车载处理装置
CN107728991B (zh) * 2017-09-30 2021-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fm播放方法
CN108183719A (zh) * 2017-12-28 2018-06-19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电路及调频fm信号调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679A (zh) * 2007-08-08 2009-07-01 美国博通公司 Fm接收器及改进fm接收器接收性能的方法
WO2009151312A1 (en) * 2008-06-10 2009-12-17 Mimos Berhad An auto-active antenna
EP2154751A1 (en) * 2008-08-11 2010-02-17 Ace Antenna Corp. Modular active antenna for receiving multiple broadcasting signals
CN102422485A (zh) * 2009-04-02 2012-04-18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内置天线模块
CN102637946A (zh) * 2011-02-14 2012-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天线实现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185177A (zh) * 2011-02-25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频天线的实现装置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750A (zh) 2020-03-10
WO2020043108A1 (zh)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5442B2 (en) Broadband sub 6GHz massive MIMO antenna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1077025B (zh) 具有来自显示器的减小干扰能量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及有关方法
US9077077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device
US7559803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US11038257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10355758B2 (en) Multi-band antennas and MIMO antenna array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6876874B (zh) 电路板结构及终端
JP2006222892A (ja) イヤホンアンテナ
KR100999856B1 (ko) 페라이트 비드를 이용하여 안테나 성능을 향상시킨 헤드셋
CN101631161A (zh) 具有减小rf电感的天线接触件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
EP1916774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ntenna device
CN103262567A (zh) 多线天线移动通信装置
JP2016072951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10875750B (zh) Fm天线电路和终端设备
CN201853806U (zh) 集成天线组件及包括集成天线组件的无线电系统
EP2055137A2 (en) Headset
CN113497326B (zh) 耦合器、射频电路板、射频放大器及电子设备
US7801552B2 (en) Suppression of near-field effects in mobile handsets
US8212727B2 (en) Antenna and wireless transceiver using the same
EP2608498B1 (en) Method for using handle rope of fixed wireless telephone as frequency modulation (fm) antenna and fixed wireless telephone
US20220232319A1 (en) Audio circuit and mobile terminal provided with audio circuit
WO2008114098A1 (en) Transferring antenna signals via digital interfaces
CN202871972U (zh) 一种复合天线及移动终端
JP5334867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と、前記アンテナ装置を含む携帯型無線通信装置
CN113258269B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7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Applicant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