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4664B - 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4664B
CN110864664B CN201911088638.4A CN201911088638A CN110864664B CN 110864664 B CN110864664 B CN 110864664B CN 201911088638 A CN201911088638 A CN 201911088638A CN 110864664 B CN110864664 B CN 1108646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point
current measuring
frequency
settlemen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86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4664A (zh
Inventor
王同军
王万齐
王辉麟
解亚龙
梁策
鲍榴
白龙彪
刘红峰
卢文龙
郭歌
杨威
王荣波
贺晓玲
陈杰
智鹏
王坤
刘学兵
王学强
郭晓翠
李祯怡
陈雪娇
郭芳
吴明杰
牛宏睿
王超
钱进
王志华
刘伟
刘红良
徐晓磊
王鹏华
张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CARS, Beijing Ji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19110886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4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4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4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4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4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3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本发明提高了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沉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工程沉降观测是以沉降预测和工后沉降评估为主要目的,对埋设在铁路路基、桥涵和隧道等工程实体代表性位置的测点进行的持续性的水准测量。沉降观测数据是沉降观测的直接成果,也是沉降预测和工后沉降评估的依据。
只有以完整、可靠的沉降观测数据为基础,才能得到客观、科学的沉降预测和工后沉降评估。因此,完整、可靠是沉降观测数据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品质。完整是指沉降观测能够反映施工期间和施工后沉降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无遗漏、不间断。可靠指的是沉降数据能够真实、直接地反映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实体本身的沉降变形,满足精度需要,数据不失真或少失真。
现有技术中使用《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规定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观测,该规程中规定的沉降测量频次是根据沉降的一般情况进行设置的。特殊情况下的沉降测量频次由各沉降观测单位根据经验进行自行设置,无法辨识设置的沉降测量频次是否合理。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特殊情况下的沉降测量频次根据经验设置,缺乏合理性的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包括:
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
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分析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结合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在根据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到的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的基础上,对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实现对观测过程和观测数据质量的集中监管,提高了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质量和沉降变形观测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整体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S101,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
S102,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其中,当前测点的工况包括观测阶段和观测期限。预设规程表可以根据《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中的规定预先制定。该规程分别对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沉降观测点在各个观测阶段、不同的观测期限时的观测频次或观测周期做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当前测点的类型查询相应的规程表。当前测点的类型包括路基、桥涵和隧道。根据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当前测点的工况对应的沉降测量频次,如每天1次。
S103,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通过对当前测点的当前变形速率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从而向用户推荐优化后的沉降测量频次,以根据优化后的沉降测量频次对当前测点进行下一次沉降测量。
本实施例通过分析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结合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在根据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到的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的基础上,对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实现对观测过程和观测数据质量的集中监管,提高了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质量和沉降变形观测管理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包括:对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进行滤波后计算变形速率平均值;
具体地,对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进行滤波,以去除偏差大的值,然后计算平均值。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减去所述变形速率平均值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增大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将增大后的所述沉降测量频次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如果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大于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平均值,且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将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增大,增大量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值超出第一预设阈值的部分进行确定。
若所述变形速率平均值减去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减小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将减小后的所述沉降测量频次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正数。
如果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小于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平均值,且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减小,减小量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值超出第二预设阈值的部分进行确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进行滤波后计算变形速率平均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减去所述平均值的结果大于0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或者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的结果大于0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具体地,在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大于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平均值时,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在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小于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平均值时,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继续结合区段所在的全路段中其他测点同工况下的沉降测量频次对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对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滤波后计算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若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和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获取区段所在的全路段中其他测点同工况下的沉降测量频次,并对其进行滤波,以去除偏差大的值,然后计算平均值。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该平均值作为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滤波后计算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和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量;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减小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具体地,在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和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继续结合当前测点的变形量对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如果当前测点的变形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减小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减小量根据当前测点的变形量超出第四预设阈值的部分进行确定;否则,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保持不变。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确定所述当前测点的应测间隔;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本次应测时间和所述应测间隔,计算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下一次应测时间;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实测时间和所述应测间隔,计算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下一次应测时间;根据所述下一次应测时间,计算并显示所述当前测点的距下次测量时间,以提醒观测人员。
具体地,根据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如一天一次,确定当前测点的应测间隔,如一天。将当前测点的当前工况与前一次测量时的工况进行比较,判断当前测点的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未发生变化,则根据预先计算的当前测点的本次应测时间和应测间隔计算下一次应测时间,公式为:
第n+1次应测时间=第n次应测时间+应测间隔;
如果发生变化,则根据当前测点的本次实际测量的实际和应测间隔计算下一次应测时间,公式为:
第n+1次应测时间=第n次实际测量时间+应测间隔。
实际测量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暴雨天气等,因此与应测时间会出现偏差。计算得到下一次应测时间后,再计算当前测点的距下次测量时间,并将距下次测量时间进行展示,从而自动提醒观测人员当前测点距下次观测时间,计算公式为:
距下次测量时间=第n次应测时间-当前时间。
沉降观测是一个持续和连续的工作。一个测点的沉降观测一旦开始,观测人员就应按频次要求进行持续的观测,直到该测点沉降稳定,经评估单位或设计单位分析认为可以不再继续观测,才能停止观测,进入“停测”阶段。在终止沉降观测之前的临时中断测量会损害沉降曲线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测量恢复后若发现变形,也难以判断是测量碰撞变形还是工程实体真正的沉降变形。因此,长时间的中断测量会造成前期数据的可用性大幅降低,给沉降预测和评估的准确性、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沉降观测过程中,某测点逾期未测天数过长,若间断期间该点的沉降速率正在发生较大变化,或周围地下水环境、荷载环境等发生变化,会造成这些重要沉降变形过程的观测数据缺失。而沉降速率的变化过程正是沉降预测与评估时,对当前的沉降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这部分数据的缺失,将给沉降变形分析和预测带来困难。
在没有距下次观测时间提醒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观测数据的缺失,通过人工进行核查工作量大,即使人工进行监管,数据质量也无法保证,且测点散布全线,现场地形起伏,观测时间往往持续数年,监管难度大,本实施例通过进行观测时间提醒,可以减少观测数据的缺失。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当前测点的距下次测量时间未超过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对应的观测频次要求,则判定所述当前测点为准时测量;统计所述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准时测量的测点总数和所有测点的总数;使用所述准时测量的测点总数除以所述所有测点的总数,获取并显示所述区段的准时率。
具体地,按照测点的工况对各个测点进行按时测量监督。若某测点距下次测量时间未超过工况对应的观测频次要求,则判定为准时测量,否则判定为未准时测量。根据判定结果,计算出整个标段或项目的沉降观测的准时率,以供沉降测量管理人员进行参考。也可以根据准时率对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时沉降测量频次的增大量和减小了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准时率。准时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66201800000081
其中,λ为某时刻的准时率,a为统计范围内未超过工况对应的观测频次要求的在测测点总数,N为统计范围内的在测测点总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统计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所述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所有测点实际测量的总次数和应该测量的总次数;使用所述实际测量的总次数除以所述应该测量的总次数,获取并显示所述区段的完成率。
具体地,完成率指的是统计的空间、时间范围内中所有测点实测总次数与应测总次数之比,显示完成率以供沉降测量管理人员进行参考。统计的空间范围可以是单个测点,也可以是工点或标段等某个划定范围内的所有测点。统计的时间范围可以是从首期测量以来的全部时段,也可以是某个具体时段。完成率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66201800000091
式中,n为统计范围内测点总数;mi为测点i开始测量以来实际测量的次数;Mi为测点i开始测量以来应测总次数。
有效完成率指的是统计范围内中所有测点的有效测量总次数与应测总次数之比。与完成率相同,其统计的空间范围可以是单个测点,也可以是工点或标段等某个划定范围内的所有测点;统计的时间范围可以是从首期测量以来的全部时段,也可以是某个具体时段。显示有效完成率以供沉降测量管理人员进行参考。有效完成率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66201800000092
其中,mki为测点i在某时段内的有效测量次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各实施例中的方法。因此,在前述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描述和定义,可以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执行模块的理解。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01、查找模块202和优化模块203,其中:
获取模块201用于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
查找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其中,当前测点的工况包括观测阶段和观测期限。预设规程表可以根据《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中的规定预先制定。该规程分别对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沉降观测点在各个观测阶段、不同的观测期限时的观测频次或观测周期做了明确的规定。查找模块202根据当前测点的类型查询相应的规程表。当前测点的类型包括路基、桥涵和隧道。根据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当前测点的工况对应的沉降测量频次。
优化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优化模块203通过对当前测点的当前变形速率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从而向用户推荐优化后的沉降测量频次,以根据优化后的沉降测量频次对当前测点进行下一次沉降测量。
本实施例通过分析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结合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在根据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到的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的基础上,对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实现对观测过程和观测数据质量的集中监管,提高了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质量和沉降变形观测管理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化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进行滤波后计算变形速率平均值;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减去所述变形速率平均值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增大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将增大后的所述沉降测量频次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若所述变形速率平均值减去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减小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将减小后的所述沉降测量频次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正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化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减去所述平均值的结果大于0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或者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的结果大于0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对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滤波后计算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若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和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化模块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和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量;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减小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确定所述当前测点的应测间隔;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本次应测时间和所述应测间隔,计算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下一次应测时间;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实测时间和所述应测间隔,计算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下一次应测时间;根据所述下一次应测时间,计算并显示所述当前测点的距下次测量时间,以提醒观测人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测点的距下次测量时间未超过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对应的观测频次要求,则判定所述当前测点为准时测量;统计所述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准时测量的测点总数和所有测点的总数;使用所述准时测量的测点总数除以所述所有测点的总数,获取并显示所述区段的准时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计算模块,用于统计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所述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所有测点实际测量的总次数和应该测量的总次数;使用所述实际测量的总次数除以所述应该测量的总次数,获取并显示所述区段的完成率。
图3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302、存储器(memory)303和通信总线304,其中,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通过通信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01可以调用存储器3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
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进行滤波后计算变形速率平均值;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减去所述平均值的结果大于0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的结果大于0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对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滤波后计算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和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减去所述变形速率平均值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增大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将增大后的所述沉降测量频次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若所述变形速率平均值减去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减小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将减小后的所述沉降测量频次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正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滤波后计算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和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量;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减小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确定所述当前测点的应测间隔;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本次应测时间和所述应测间隔,计算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下一次应测时间;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实测时间和所述应测间隔,计算所述当前测点沉降测量的下一次应测时间;
根据所述下一次应测时间,计算并显示所述当前测点的距下次测量时间,以提醒观测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距下次测量时间未超过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对应的观测频次要求,则判定所述当前测点为准时测量;
统计所述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准时测量的测点总数和所有测点的总数;
使用所述准时测量的测点总数除以所述所有测点的总数,获取并显示所述区段的准时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统计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所述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所有测点实际测量的总次数和应该测量的总次数;
使用所述实际测量的总次数除以所述应该测量的总次数,获取并显示所述区段的完成率。
6.一种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对当前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获取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并获取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工况,从预设规程表中查找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和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对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优化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当前测点所在的区段中其他测点的变形速率进行滤波后计算变形速率平均值;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减去所述平均值的结果大于0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所述平均值减去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的结果大于0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
对所述区段所在的全路中与所述当前测点工况相同的其他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进行滤波后计算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和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所述沉降测量频次平均值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若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减去所述变形速率平均值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增大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将增大后的所述沉降测量频次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若所述变形速率平均值减去所述当前测点的变形速率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减小所述当前测点的沉降测量频次,将减小后的所述沉降测量频次作为所述当前测点的最优沉降测量频次;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正数。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的步骤。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的步骤。
CN201911088638.4A 2019-11-08 2019-11-08 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864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8638.4A CN110864664B (zh) 2019-11-08 2019-11-08 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8638.4A CN110864664B (zh) 2019-11-08 2019-11-08 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4664A CN110864664A (zh) 2020-03-06
CN110864664B true CN110864664B (zh) 2021-10-22

Family

ID=6965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8638.4A Active CN110864664B (zh) 2019-11-08 2019-11-08 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466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6697B (zh) * 2011-04-12 2012-11-21 杨浩 全站仪精密沉降监测方法
CN106595576A (zh) * 2016-12-28 2017-04-26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地面沉陷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KR101939727B1 (ko) * 2018-05-30 2019-01-17 (주)텔코코리아아이에스 Mems 센서를 이용한 구조물의 안전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안전 진단방법
CN108981657B (zh) * 2018-07-09 2020-05-19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泥炭土软土路基沉降的监测及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4664A (zh) 2020-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3049B1 (en) Method for modeling system performance
US20130282355A1 (en) Maintenance planning and failure prediction from data observed within a time window
CN107464185B (zh) 风险监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2597263B (zh) 管网检测数据异常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10781220A (zh) 故障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542742A (zh) 基于专家模型的数据库服务器硬件健康评估方法
CN113325443A (zh) 一种关于gnss空间信号质量的动态可视化分析方法
Cui et al. Identifying accident black spots based on the accident spacing distribution
CN116223975A (zh) 电缆故障点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85816A (zh) 电力设备检修模式风险成本评估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7034194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核电仪表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05183627A (zh) 一种服务器性能预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7114240B (zh) 一种加高重力坝结构的安全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864664B (zh) 基于工况的沉降测量频次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6681307B (zh) 基于多端融合反馈的河道四乱监管追溯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14338348A (zh) 一种智能告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29716B (zh) 一种生成铁路线路经纬度坐标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77841A (zh) 安全步距监控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5116195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基坑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2142192B (zh) 基于组合多步预测的行人交通拥堵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0020000A (zh) 判定异常风速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26866B (zh) 一种高电压等级的电压合格率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5719181A (zh) 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969229A (zh) 地图资料处理状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12852A (zh) 移动终端的运动轨迹确定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