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8931B - 一种用于将本地网络连接到光纤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将本地网络连接到光纤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8931B
CN110858931B CN201910767251.5A CN201910767251A CN110858931B CN 110858931 B CN110858931 B CN 110858931B CN 201910767251 A CN201910767251 A CN 201910767251A CN 110858931 B CN110858931 B CN 110858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ctrical
port
sig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72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8931A (zh
Inventor
J-P·若兰
M·哈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emcom Broadband SAS
Original Assignee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emcom Broadband SAS filed Critical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ublication of CN110858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8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8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8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1Permanent connections, i.e. wherein fibres are kept aligned by mechan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2Star-type networks or tree-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28Wavelength allo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one-to-all, e.g. broadcasting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3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007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forming 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s, e.g. multiplexer, demultiplex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07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8Signalling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电路,其被布置成将至少一个电气装备(12)连接到光纤(13),并且该光纤(13)可传输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该连接电路包括具有用于连接到该光纤的上游端口(17)和多个下游端口(18,19)的波长多路复用器(16)、各自与至少一个光学通信标准兼容并且各自具有连接到该波长多路复用器的下游端口之一的光学端口(26)以及电学端口(27)两者的多个光电接口(24,25)、具有通信端口(36)的电处理器组件(35),该电处理器组件(35)被布置成经由该通信端口(36)发射和/或接收光信号(TXD,RXD),以及被布置成将该电处理器组件的通信端口选择性地连接到光电接口之一的电学端口的开关(45)。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将本地网络连接到光纤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本地网络连接到可传输符合不同光学通信标准的光信号的光纤的电路的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到户(FTTH)网络,许多订户现在受益于非常宽频带的因特网接入。在FTTH网络中,光纤一直延伸到订户。
可以使多个光学通信标准在单个光纤中共存,并从而使运营商能够使用减少的基础设施来分发多个服务。
参考图1,此类使得因特网能够被带给订户1的减少的基础设施包括光学线路终端(OLT)类型的多个终端装备2、波长耦合设备3,以及订户光学线路耦合设备4。
举例来说,这些光学通信标准包括千兆无源光学网络(G-PON)标准,其可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传输2.5千兆位每秒(Gbps)并且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传输1.2Gbps。G-PON标准在ITU-T标准G.984及其每个子版本的硬件级和协议级处进行了描述。还存在扩展千兆无源光学网络(XG-PON)标准,其可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传输10Gbps,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传输2.5Gbps。在ITU-T标准G.988中描述了XG-PON标准。
这些光学通信标准中的每一个都使用在适用标准中具体定义的波长()的光通量。因此,G-PON标准基于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具有等于1490纳米(nm)的波长2的光信号,并且基于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具有等于1310nm的波长1的光信号。XG-PON标准使用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具有等于1577nm的波长的光信号,并且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具有等于1270nm的波长的光信号。
还存在使用基于其他波长或基于波长“梳”的光信号(给定方向上的光信号由分布在多个波长上的一组可选组合信号组成)的其他光学通信标准。
每个订户1具有带有光电接口6的因特网网关5,该光电接口6能够通过应用光学通信标准来交换光信号。光电接口6通常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根据包含用于传输的信息的电信号生成光信号的激光二极管,以及接收器包括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可使用的电信号的光电二极管。
激光二极管生成非常纯的单频光信号。此外,为了保护接收器免受光纤中存在的其他光信号的影响,通常的做法是使用与将被接收的光信号的波长精确对应的滤光器。
这些组件通常被组合在称为双向光学子组装件(BOSA)的宏组件中,该宏组件被专门设计成接合一个特定的光学通信标准并因此接合一对波长,从而免受任何其他光学通信标准的干扰,也不兼容任何其他光学通信标准。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网关被适配成使用单个光学通信标准进行通信,并因此在不改变网关的情况下,订户或运营商从那些存在于光纤上的光学通信标准中选择某一其他光学通信标准将非常复杂。
应该观察到,定义光学通信的标准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可用组件和相关联的性能来定义的,并因此,它们定义被推到极限的性能,特别是在光学范围方面,这实际上在提高灵敏度方面没有给组件制造商留下任何余地。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在使用单个因特网网关时,可以从连接到该网关的单个光纤上存在的多个标准中选择使用哪个光学通信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一种连接电路,该连接电路被布置成将位于该连接电路下游的至少一个电气装备连接到位于该连接电路上游的光纤,并且该光纤可传输不同波长且符合不同光学通信标准的光信号,该连接电路包括具有用于连接到该光纤的上游端口和多个下游端口的波长多路复用器、各自与至少一个光学通信标准兼容并且各自具有连接到该波长多路复用器的下游端口之一的光学端口以及电学端口两者的多个光电接口、具有通信端口的电处理器组件,该电处理器组件被布置成经由该通信端口发射和/或接收光信号,以及由该电处理器组件控制并被布置成将该电处理器组件的通信端口选择性地连接到光电接口之一的电学端口的开关。
本发明的连接电路可被集成在因特网网关中并用于将电子装备(例如形成订户的本地网络的一部分)选择性地连接到光纤上存在的各光学通信标准中的一者。
应该注意到,这种连接电路易于实现,其只需要少量的组件,并因此很便宜。
还提供了包括上文描述的连接电路的因特网网关。
还提供了一种在如上文描述的连接电路中执行的通信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探测阶段,该探测阶段包括针对每个光电接口相继执行尝试检测该光纤上符合该光电接口与其兼容的光学通信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存在的步骤;指定阶段,该指定阶段包括从探测阶段的结果指定特定光学通信标准的步骤;以及选择阶段,该选择阶段包括电处理器组件操作开关以便将该电处理器组件的通信端口连接到与指定的特定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光电接口的电学端口的步骤。
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使因特网网关的电处理器组件能够执行如上文描述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指令。
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存储装置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使因特网网关的电处理器组件能够执行如上文描述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可以根据以下对本发明的特定的、非限制实施例的描述更好地理解。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光学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电路;
-图3示出了波长多路复用器;
-图4示出了波长多路复用器的操作;
-图5示出了连接电路的光电接口;
-图6示出了连接电路的电处理器组件;
-图7示出了在连接电路中执行的通信管理方法的各阶段;
-图8示出了探测阶段的步骤;
-图9示出了第一附加探测阶段的步骤;以及
-图10示出了第二附加探测阶段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本发明的连接电路10被集成在因特网网关11中。连接电路10被用于将具有至少一个电气装备12并位于连接电路10下游的订户本地网络连接到位于连接电路10上游的光纤13。光纤13还连接到位于光纤13上游并具有多个OLT型终端装备的运营商网络14。术语“上游”在本文中用于表示运营商网络侧,术语“下游”在本文中用于表示订户侧。
光纤13可传输具有不同波长并且符合不同光学通信标准的光信号。这里,光学通信标准包括G-PON标准、XG-PON标准和XGS-PON标准。
连接电路10从光学耦合器15开始,光纤13被插入光学耦合器15中。
参考图3,连接电路10还具有波长多路复用器16。
波长多路复用器16具有连接到光学耦合器15并因此连接到光纤13的上游端口17以及多个下游端口,在此示例中是第一下游端口18和第二下游端口19。
波长多路复用器16用于将通过光纤13传输的下行链路光信号分离成在分支T上传输的下行链路光信号和在分支R上传输的下行链路光信号。波长多路复用器16还用于组合由分支T和分支R传输的上行链路光信号以便获得由光纤13传输的上行链路光信号。
在此示例中,分支R连接到第一中间光纤21,该第一中间光纤21连接到波长多路复用器16的第一下游端口18。分支R至少传输对应于G-PON光学通信标准的1310nm和1490nm的波长。分支T连接到第二中间光纤22,该第二中间光纤22连接到波长多路复用器16的第二下游端口19。分支T至少传输对应于XG-PON光学通信标准的1270nm和1577nm的波长。
举例来说,所使用的组件具有来自制造商Optiworks的编号WMMSAMGXG-PONB00,其具有图4中所示的特征。借助于内反射,此组件允许G-PON系统(反射范围1290nm至1560nm)的光信号在(连接到第一中间光纤21的)分支R上双向通过,其中插入损耗限制为0.4分贝(dB)。通过透射,此组件还允许XG-PON系统(透射范围1260nm至1280nm和1575nm至1580nm)的光信号在(连接到第二中间光纤22的)分支T上双向通过,其中插入损耗限制为0.7db。
所使用的组件同样可以具有来自制造商Optiworks的编号WMMSAMGXG-PONA00。通过内反射,此组件允许XG-PON系统(反射范围1260nm至1280nm和1525nm至1620nm)的光信号在(因此连接到第二中间光纤22的)分支R上双向通过,其中插入损耗限制为0.4dB。通过透射,此组件还允许G-PON系统(透射范围1290nm至1330nm和1480nm至1500nm)的光信号在(因此连接到第一中间光纤21的)分支T上双向通过,其中插入损耗限制为0.7dB。
自然地,存在此类波长多路复用器的其他可能的实现,只要透射和反射范围被选择成对应于将被分离的波长。
应该观察到,不能设想使用传统的光学耦合器,因为将光信号分成多个部分的此类耦合器会产生与所用组件不兼容的严重损耗。例如,“1分2(1-to-2)”耦合器引入的损耗超过3dB,尽管G-PON标准要求终端的光学耦合相对于1毫瓦(dBm)的最小接收电平为27dB,但现有的接收器组件所具有的灵敏度极限在28dBm至29dBm的范围内。
同样,为了切换在光纤上传输的所有下行链路光信号,使用光学开关由于成本原因而难以设想。
连接电路10还具有多个光电接口,具体为第一光电接口24和第二光电接口25。第一光电接口24和第二光电接口25各自包括光学端口26和电学端口27,其本身包括发射通道28和接收通道29。
第一光电接口24的光学端口26(经由第一中间光纤21)被连接到波长多路复用器16的第一下游端口18,而第二光电接口25的光学端口26(经由第二中间光纤22)被连接到波长多路复用器16的第二下游端口19。
第一光电接口24与G-PON标准兼容,而第二光电接口25与XG-PON标准兼容。
参考图5,接下来描述第一光电接口24,其应被理解成与第二光电接口25类似但被适配成用于XG-PON标准的特性。
第一光电接口24具有激光二极管30、光接收器(具体为光电二极管31)、第一匹配电路32和第二匹配电路33。
经由电学端口27的接收通道29,第一匹配电路32接收与用于经由第一中间光纤21和光纤13传输到运营商网络14的数据相对应的电信号TXD_A。第一匹配电路32控制(驱动)激光二极管30,使得它产生代表电信号TXD_A并包含将被传送的数据的上行链路光信号。上行链路光信号拥有位于上行链路波长的预定范围内的上行链路波长。上行链路波长的预定范围与第一光电接口24相关联,并且对应于G-PON标准的特性。在此示例中,上行链路波长等于1310nm。
光电二极管31经由光学端口26接收来自运营商网络14并具有位于下行链路波长的预定范围内的下行链路波长的下行链路光信号。下行链路波长的预定范围与第一光电接口24相关联,并且对应于G-PON标准的特性。在此示例中,下行链路波长等于1490nm。
光电二极管31将下行链路光信号变换为由第二匹配电路33整形的电信号以便获得电信号RXD_A。电信号RXD_A由第二匹配电路33经由第一光电接口24的电学端口27的发射通道28传送。
有利地,第二匹配电路33包括用于检测在光纤13上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存在的设备,该下行链路光信号具有位于与第一光电接口24相关联的下行链路波长的预定范围内的下行链路波长。
当此类下行链路光信号拥有大于其预定灵敏度阈值的功率时,第一光电接口24产生指示存在所述下行链路光信号的存在信号RXSD_A。存在信号RXSD_A被置于预定义状态(例如,处于等于1的逻辑状态)。
在此示例中,激光二极管30和光电二极管31以及与对电信号进行整形相关联并且在此未描述的其他组件一起都被集成在宏组件中,例如,具有来自制造商Mentech的编号MB374-45-N4-GK-BW-M的BOSA,或者实际上是具有来自制造商Accelink的编号PLDM586-428的组件或任何等效组件。用于整形信号的第一匹配电路32和/或第二匹配电路33可被集成在来自制造商Macom的编号MO2099的模型中,或者实际上被集成在来自制造商Broadcom的编号BCM68901的模型中,或者被集成在任何等效模型中。
连接电路10还具有电处理器组件。
在此示例中,电处理器组件是处理器35,然而它可以是一些其他组件,例如微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处理器35被适配成用于执行程序的指令以便执行其所专用的任务。
处理器35用于管理连接电路10。
参考图6,处理器35具有通信端口36,其具有发射通道37和接收通道38、协议管理器40、管理模块41、和非易失性存储器42。
协议管理器40被连接到通信端口36。协议管理器40使用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42中的指令来实现与可能存在于光纤13上的至少一个光学通信标准相对应的协议部分。
因特网网关11因此经由通信链路43和处理器35起作用,以使订户的数据需求与运营商可通过运营商网络14提供的服务进行通信。举例来说,通信链路43是以太网链路。
特别地,协议管理器40经由通信端口36的发射通道37产生电信号TXD,并且经由通信端口36的接收通道38接收电信号RXD。
管理模块41接收由第一光电接口24传送的存在信号RXSD_A和由第二光电接口25传送的存在信号RXSD_B,并且管理模块41生成选择信号SEL_AB。
连接电路10还具有开关45。
开关45具有第一上游端口46、第二上游端口47和下游端口48。
开关45的第一上游端口46被连接到第一光电接口24的电学端口27。开关45的第二上游端口47被连接到第二光电接口25的电学端口27。开关45的下游端口48被连接到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
开关45由处理器35控制,该开关45被布置成将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光电接口24的电学端口27或第二光电接口25的电学端口27。开关45是借助于由开关45的处理器35传送的选择信号SEL_AB来控制的。开关45切换属于快速电信号的电信号TXD_A、RXD_A、TXD_B、RXD_B(和TXD和RXD)。
当开关45将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连接到第一光电接口24的电学端口27时,其对应于例如选择信号SEL_AB具有逻辑状态1,电信号TXD被引导到第一光电接口24的电学端口27的接收通道29并因此变为电信号TXD_A,而电信号RXD_A被引导到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的接收通道38并因此变为电信号RXD。
当开关45将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连接到第二光电接口25的电学端口27时,其对应于例如选择信号SEL_AB具有逻辑状态0,电信号TXD被引导到第二光电接口25的电学端口27的接收通道29并因此变为电信号TXD_B,而电信号RXD_B被引导到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的接收通道38并因此变为电信号RXD。
开关45的特性是根据带宽来选择的,以避免电信号的任何降级。例如,用于传输部分的开关45可具有大于或等于1.25千兆赫(GHz)的带宽,以避免使得在G-PON(1.2Gbps)和XG-PON(2.5Gbps)的上行链路方向上使用的电信号降级。在同一示例中,用于接收部分的开关45需要具有大于或等于5GHz的带宽,以避免使得在G-PON(2.5Gbps)和XG-PON(10Gbps)的下行链路方向上使用的电信号降级。
举例来说,来自制造商Pericom的编号PI3DBS12212A的开关或等效模型可被用于执行此功能。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连接电路10,因特网网关11因此能够借助于单个光纤13上的多个光学通信标准与运营商网络14进行通信。因此,有必要选择正确的光学通信标准以供使用。
通常,当订户进行因特网订阅时,订户选择具有已知和定义的特征(带宽、光学通信标准、数据量、服务...)的特定要约。随着时间的推移,要约可能会变化并且订户可因此导致订阅的特征发生变化。
以相同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营商可导致基础设施变化并且可在到达订户家中的光纤上添加或替换光学通信标准。
在这两种情况下,有利的是执行通信管理方法,使得因特网网关11可使用对应于在运营商和订户之间建立的选择的与光学通信标准相关联的协议,或者使用在没有作出选择的情况下提供最佳性能的协议。
在连接电路10中执行通信管理方法。通信管理方法在因特网网关11接通时被执行,或者由运营商在维护操作之后重新启动,或者实际上在因特网网关11的更新之后重新启动。
下文参考图7至10描述此通信管理方法的阶段和步骤。
参考图7,通信管理方法从开始步骤E1开始。
此后,通信管理方法具有读取阶段E2。此读取阶段包括验证指定使用的单个光学通信标准的连接规则是否被存储在处理器3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42中的步骤。
此连接规则可在因特网网关11的制造期间被加载,或者可在因特网网关11与运营商网络14通信的早期使用期间由运营商植入。通常使用经标准化的TRO69协议来执行此远程配置操作。
在此示例中,验证是否仅要使用G-PON标准(步骤E3)。如果是,则通信管理方法具有选择阶段E4,其包括处理器35操作开关45以便选择与G-PON标准兼容的第一光电接口24的步骤。开关45将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连接到第一光电接口24的电学端口27。
还验证是否仅要使用XG-PON标准(步骤E5)。如果是,则通信方法具有选择阶段E6,其包括使处理器35操作开关45以便选择与XG-PON标准兼容的第二光电接口25的步骤。开关45将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连接到第二光电接口25的电学端口27。
可作出允许因特网网关11从可能存在于光纤13上的那些光学通信标准中指定特定的光学通信标准的规定。在此情况下,在读取阶段之后,通信方法包括用于探测光纤13以便检测存在的各种光学通信标准的探测步骤E7。
探测步骤E7开始于使用因特网网关11的连接电路10中存在的各种光电接口以便相继测试具有已知特性的光学通信标准的存在。
光纤上的光学通信标准以此方式被布置,即网关从属于它所连接的OLT。换言之,OLT持续地广播包含所有订户所需的所有数据的光信号,以及同步数据和控制数据。因特网网关11必须首先检测由OLT传送的信号(存在信号RXSD),并然后在能够理解和执行由控制数据施加的操作之前在这些信号(电信号RXD)上使自身同步。因特网网关11仅在OLT需要时才将从电信号TXD生成的上行链路光信号传输到OLT。在此类时段(突发)之外,因特网网关应保持安静并且不传送任何光信号。
探测步骤包括针对每个光电接口相继执行以便检测与所述光电接口兼容的光学通信标准相结合的下行链路光信号存在于光纤上的步骤。
因此,参考图8,在开始步骤E8之后,探测步骤E7包括读取存在信号RXSD_A的步骤(步骤E9)。如果存在信号RXSD_A处于表示存在符合G-PON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状态,则处理器35推断G-PON标准存在于光纤13上(步骤E10)。否则,处理器推断G-PON标准不存在(步骤E11)。
此后,探测步骤包括读取存在信号RXSD_B的步骤(步骤E12)。如果存在信号RXSD_B处于表示存在符合XG-PON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状态,则处理器35推断XG-PON标准存在于光纤13上(步骤E13)。否则,处理器35推断XG-PON标准不存在(步骤E14)。
然而,应该观察到存在利用具有相同波长但其他特性不同的光信号的各种光学通信标准。例如,XG-PON和扩展千兆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标准共享相同的波长(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为1270nm且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为1577nm)。这些标准还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共享带宽特性和协议特性(10Gbps),但在上行链路方向上,XGS-PON标准提供10Gbps的带宽,而非由XG-PON系统提供的2.5Gbps的带宽。在此情况下,探测需要被扩展以便能够在各光学通信标准之间进行区分。
为此目的,在存在信号RXSD使得能够识别存在具有能够支持多个光学通信标准的波长的下行链路光信号之后继续对光学通信标准进行物理识别是有利的。
参考图9,如果检测到可能符合多个光学通信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则探测阶段E7进一步包括第一附加探测阶段,其包括针对所述每个光学通信标准相继执行尝试读取表示符合所述光学通信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电信号,以便确定下行链路光信号所符合的正确的光学通信标准的步骤。
第一附加探测阶段包括开始阶段E16。此后,如果存在信号RXSD_B被置于表示存在符合XG-PON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状态,则第一附加探测阶段包括将处理器37的通信端口36连接到第二光电接口25的电气端口27的步骤:电信号RXD被切换到第二光电接口25(步骤E17)。
此后,处理器35的管理模块41使用内部信号50(图6中所示)使协议管理器40向电信号RXD应用与下行链路光信号所符合的第一光学通信标准相关联的协议(步骤E18)。
变量n被初始化为1。
协议管理器40然后使用内部信号50向管理模块41报告所尝试的识别的成功或失败。
验证电信号RXD是否可被第一光学通信标准的协议读取(步骤E19)。如果是,则检测到此标准存在于光纤13上(步骤E20)。否则,则检测到此标准不存在(步骤E21)。
验证第一光学通信标准是否是最后可能兼容的标准(步骤E22)。
如果是,则第一附加探测阶段结束(步骤E23)。
否则,变量n递增(步骤E24)并且对第二光学通信标准、对第三光学通信标准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最后可能兼容的光学通信标准。
在协议管理器已设法识别使其能够验证光学通信标准的物理存在的同步和控制特性之后,还可尝试通过使用整个协议建立与OLT的完整连接。这使得可完全验证用户的因特网网关11与运营商使用的相应OLT之间的链路和授权的有效性。
因此,如果检测到可能符合多个光学通信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则探测阶段E7包括第二附加探测阶段,其包括针对每个所述光学通信标准相继执行的如下步骤:尝试在处理器与位于光纤上游的OLT之间建立符合所述光学通信标准的连接,以便确定该下行链路光信号所符合的正确的光学通信标准。
参考图10,如果存在信号RXSD_B被置于表示存在符合XG-PON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定义状态,则第二附加探测阶段包括将处理器35的通信端口36连接到第二光电接口25的电气端口27的步骤:电信号RXD和TXD被切换到第二光电接口25(步骤E25)。
此后,处理器35的管理模块41使用内部信号50使协议管理器40向电信号RXD应用与下行链路光信号所符合的第一光学通信标准相关联的协议(步骤E26)。
变量n被初始化为1。
协议管理器40然后使用内部信号50向管理模块41报告连接尝试的成功或失败。
验证连接是否已使用第一光学通信标准的协议被建立(步骤E27)。如果是,则检测到此标准可用于光纤13上(步骤E28)。否则,则检测到此标准不可用(步骤E29)。
验证第一光学通信标准是否是最后可能兼容的标准(步骤E30)。
如果是,则第二附加探测阶段结束(步骤E31)。
否则,变量n递增(步骤E32)并且对第二光学通信标准、对第三光学通信标准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最后可能兼容的光学通信标准。
对于每个光电接口,退出探测阶段E7因此包括描述存在或不存在下行链路光信号的信息,该下行链路光信号显示存在与该波长对应的至少一个光学通信标准,可能包括提供根据其同步信号和协议识别的光学通信标准列表的信息,并可能还包括提供已成功实现与运营商的OLT进行物理连接的光学通信标准的列表的信息。
此后,再次参考图7,通信方法包括选择阶段(步骤E35)。
基于来自探测阶段的信息,可以指定一标准。
具体地,存在并且可能可用的所有光学通信标准都是已知的。
定义了每个光学通信标准的固有带宽特性,因此很容易将在探测阶段期间检测到的光学通信标准根据其带宽进行分类。
指定阶段因此包括根据探测阶段的结果指定一个特定光学通信标准的步骤。
此后,通信方法包括选择阶段E4和E6,其包括将处理器的通信端口连接到与G-PON或XG-PON标准兼容的光电接口的电学端口。
对于这些选择阶段,处理器35的管理模块41使用选择信号SEL_AB将所选光电接口的电信号RXD_A或RXD_B和TXD_A或TXD_B切换到处理器的电信号RXD和TXD。同时,管理模块41使用内部信号50使协议管理器40执行指定的协议,从而建立与OLT的通信。
开关45因此由处理器35控制以便选择与已被选择的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光电接口。
自然地,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覆盖落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任何变体。
本文的描述表明连接电路包括与G-PON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第一光电接口24和与XG-PON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第二光电接口25。当然,连接电路可具有其他光电接口,例如,与XGS-PON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第三光电接口。

Claims (11)

1.一种连接电路,所述连接电路被布置成将位于所述连接电路(10)下游的至少一个电气装备(12)连接到位于所述连接电路上游的光纤(13),并且所述光纤能传输不同波长且符合不同光学通信标准的光信号,所述连接电路包括波长多路复用器(16)、多个光电接口(24,25)、电处理器组件(35)以及开关(45),所述波长多路复用器(16)具有用于连接到所述光纤的上游端口(17)和多个下游端口(18,19),所述多个光电接口(24,25)各自与至少一个光学通信标准兼容并且各自具有连接到所述波长多路复用器的所述下游端口之一的光学端口(26)以及电学端口(27)两者,所述电处理器组件(35)具有通信端口(36),所述电处理器组件(35)被布置成经由所述通信端口(36)发射和/或接收电信号(TXD,RXD),以及所述开关由所述电处理器组件控制并被布置成将所述电处理器组件的所述通信端口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光电接口之一的电学端口,所述电处理器组件位于所述开关的下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光电接口(24,25)被布置成检测所述光纤上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存在以便产生表示所述下行链路光信号的存在的存在信号(RXSD_A,RXSD_B),所述下行链路光信号具有位于与所述光电接口相关联的下行链路波长的预定范围内的下行链路波长,并将所述存在信号传送到所述电处理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处理器组件(35)被布置成以这样的方式控制所述开关(45):当所述电处理器组件接收到来自光电接口的存在信号时,所述开关将所述电处理器组件的所述通信端口连接到所述光电接口的所述电学端口。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接口包括与G-PON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第一光电接口(24)和/或与XG-PON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第二光电接口(25),和/或与XGS-PON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第三光电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处理器组件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42),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42)被布置成使得连接规则能被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所述电处理器组件被布置成读取所述连接规则以便根据所述连接规则控制所述开关(45)。
6.一种因特网网关(11),所述因特网网关(11)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电路(10)。
7.一种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电路中执行的通信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探测阶段(E7),所述探测阶段(E7)包括针对每个光电接口(24,25)相继执行的以下步骤:尝试检测所述光纤(13)上符合所述光电接口与其兼容的光学通信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的存在;指定阶段(E35),所述指定阶段(E35)包括根据所述探测阶段的结果指定特定光学通信标准的步骤;以及选择阶段(E4、E5),所述选择阶段(E4、E5)包括所述电处理器组件操作所述开关以便将所述电处理器组件的所述通信端口连接到与指定的所述特定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光电接口的所述电学端口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测阶段(E7)期间,如果检测到可能与多个光学通信标准兼容的下行链路光信号,则所述探测阶段进一步包括针对每个所述光学通信标准相继执行以下步骤:尝试读取表示符合所述光学通信标准的所述下行链路光信号的电信号,以便确定所述下行链路光信号所符合的正确的光学通信标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测阶段(E7)期间,如果检测到可能符合多个光学通信标准的下行链路光信号,则所述探测阶段进一步包括针对每个所述光学通信标准相继执行以下步骤:尝试在所述电处理器组件和位于所述光纤上游的终端装备之间建立符合所述光学通信标准的连接,以便确定所述下行链路光信号所符合的正确的光学通信标准。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探测阶段之前的读取阶段(E2),所述读取阶段包括验证指定将被使用的单个光学通信标准的连接规则是否被存储在所述电处理器组件(3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42)中的步骤,以及其中,如果此类连接规则存在,则所述指定阶段包括选择该唯一的光学通信标准。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使因特网网关的电处理器组件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指令。
CN201910767251.5A 2018-08-22 2019-08-20 一种用于将本地网络连接到光纤的电路 Active CN110858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7602 2018-08-22
FR1857602A FR3085242B1 (fr) 2018-08-22 2018-08-22 Circuit de connexion d'un reseau local a une fibre optique sur laquelle sont susceptibles de cheminer des signaux lumineux conformes a des standards de communication optique differ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8931A CN110858931A (zh) 2020-03-03
CN110858931B true CN110858931B (zh) 2022-03-25

Family

ID=6520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7251.5A Active CN110858931B (zh) 2018-08-22 2019-08-20 一种用于将本地网络连接到光纤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2881B2 (zh)
EP (1) EP3614580B1 (zh)
CN (1) CN110858931B (zh)
BR (1) BR102019017413A2 (zh)
CA (1) CA3052662C (zh)
FR (1) FR3085242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8223B2 (ja) * 2020-03-12 2023-04-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通信装置
FR3109683B1 (fr) * 2020-04-22 2022-05-13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 d’etablissement de communication dans un reseau d’acces optique
FR3112046B1 (fr) * 2020-06-24 2022-06-17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 d’etablissement de communication dans un reseau d’acces optique
FR3132813A1 (fr) * 2022-02-17 2023-08-18 Orange Procédés et dispositifs de traitement de données montantes pour réseaux optiques passifs en cascade
FR3139862A1 (fr) 2022-09-16 2024-03-22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Dispositif de guidage d’un arbre de turbomachine d’aerone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5832A1 (zh) * 2008-06-24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点到多点光接入系统,及其数据传送方法和设备
CN102255656A (zh) * 2011-06-16 2011-11-23 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的光网络单元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1430B2 (ja) * 1999-04-16 2008-1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加入者線終端装置
JP5114268B2 (ja) * 2008-03-31 2013-01-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受動光網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運用方法
JP5320257B2 (ja) * 2009-10-28 2013-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受動光網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加入者端局装置
US8693868B2 (en) * 2010-03-16 2014-04-08 Marvell Israel (M.I.S.L) Ltd. Versatile optical network interface methods and systems
US10018799B2 (en) * 2016-12-07 2018-07-10 Google Llc Optical bridge between exterior and interio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5832A1 (zh) * 2008-06-24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点到多点光接入系统,及其数据传送方法和设备
CN102255656A (zh) * 2011-06-16 2011-11-23 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的光网络单元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8931A (zh) 2020-03-03
CA3052662A1 (fr) 2020-02-22
CA3052662C (fr) 2022-04-19
BR102019017413A2 (pt) 2020-03-10
FR3085242A1 (fr) 2020-02-28
EP3614580B1 (fr) 2021-09-29
EP3614580A1 (fr) 2020-02-26
US10812881B2 (en) 2020-10-20
FR3085242B1 (fr) 2021-06-18
US20200068279A1 (en) 2020-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8931B (zh) 一种用于将本地网络连接到光纤的电路
CN102106103B (zh) 光网络
US9660754B2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utomatic tuning in WDM-PON
CN111327975B (zh) 一种端口检测的方法、光网络设备以及无源光网络系统
US8369706B2 (en) Open access service model using WDM-PON
US7386234B2 (en) Apparatus for remotely determining fault of subscriber terminals and method thereof
US10666379B2 (en) Optical network unit wavelength tuning
CN107026690B (zh) 无源光网络中的光功率测量
CN103477582B (zh) 无源光网络光网络终端设备及配置方法
US6868233B2 (en) Wavelength agile optical transponder for bi-directional, single fiber WDM system testing
KR101367486B1 (ko) 파장 분할 다중 액세스 네트워크를 운용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Desai et al. An optical implementation of a packet-based (Ethernet) MAC in a WD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lay
US201503507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emote Nod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884393B1 (ko) 파장분할다중방식 네트워크에서 채널설정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3644971B (zh) 端口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278508B (zh) 光网络中用于提供故障保护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78732A (zh) 用于控制无源光网络的光线路控制器系统
KR20150146102A (ko) 파장 가변 필터를 이용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송수신 방법
US20210409187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in an optical access network
US20230144926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in an optical access network
Iannone 8 Next-Generation Wired Access
Kani et al. Adaptive optical network unit for point-to-point and PON systems based on gigabit ethernet
Kani et al. Adaptive optical network unit for point-to-point and point-to-multipoint Gigabit Ethernet-based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Daum et al. POF-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