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8811A -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8811A
CN110858811A CN201810974558.8A CN201810974558A CN110858811A CN 110858811 A CN110858811 A CN 110858811A CN 201810974558 A CN201810974558 A CN 201810974558A CN 110858811 A CN110858811 A CN 110858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value
network device
code block
time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45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8811B (zh
Inventor
汪仁磊
楼喆
查敏
朱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45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88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8205 priority patent/WO2020038191A1/zh
Priority to EP19851563.7A priority patent/EP3809636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858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8811A/zh
Priority to US17/159,785 priority patent/US1170611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8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8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3Management of data rate on the bus
    • H04L12/40136Nodes adapting their rate to the physical link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2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using statistical or mathematical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2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 H04L43/026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using flow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58One way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lgebr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业务流;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该第一时延值为在该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该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网络设备能够通过测量业务流中测量码块的时延值确定该业务流的时延值。

Description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测量时延的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交织子层(virtual interleaving sub-layer,VIS)技术本身是一种在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以下的时分复用技术,将MAC层以下的通道进行时隙化。时隙化之后,就可以利用时隙化的通道来传输低速的工业以太业务。但时隙化会带来普遍的单向时延不确定问题,即业务到达时刻和传输时隙时刻的随机关系,导致业务时延不确定。
当业务映射到VIS中的时隙时,在业务映射和出口缓存均会引入时延不确定。随着设备级联数量增多,不确定性时延会累计,导致通信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时延的计算和补偿的方法以及装置,能够通过测量业务流中一个测量码块的时延值确定业务流的时延值。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时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所述第一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次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测量业务流中测量码块的时延值从而确定该业务流的时延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用于连接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第一客户端设备与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设备进行连接。
例如,对于工业以太网而言,第一客户端设备可以是控制设备,第二客户端设备可以是输入输出设备。此外,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还可以是灵活以太网中的客户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与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属于同一个业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第二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应理解,根据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的方法可以参照根据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的方法,两者具体过程相类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或所述第二业务流的传输方向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测量码块确定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进而根据时延值能够进行时间补偿。
例如,第一时延值可以是上行链路的时延值,第二时延值可以是下行链路的时延值,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上行的客户端设备发送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也可以向下行客户端设备发送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进而由客户端设备进行时间的补偿。
例如,第一时延值可以是上行链路的时延值,第二时延值可以是下行链路的时延值,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上行的边沿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也可以向下行边沿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进而由边沿网络设备进行时间的补偿。
应理解,当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之间通过多个网络设备连接的时候,每个网络设备均可以将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发送至客户端设备,进而由客户端设备或者边沿网络设备进行时间的补偿。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流可以是下行链路的业务流,即第一客户端设备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的业务流,第二业务流可以是上行链路的业务流,即可以是第二客户端设备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客户端设备发送的业务流。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确定第二时延值的方法可以参照确定第一时延值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下行的第一业务流和上行的第二业务流属于同一个业务,第一业务流和第二业务流连接着相同的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流的设备,同时作为第二业务流的接收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流的设备,同时作为第一业务流的接收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下行链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上行链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输出输出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
应理解,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可以是在第一业务流中插入第一测量码块,或者可以是在第一业务流中增加第一测量码块。第一测量码块可以是复用的空闲态码块。具体地,可以是在空闲态码块中设置预设值生成第一测量码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值。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下行链路,第一网络设备是与第一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时,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时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上行链路,第一网络设备是与第二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时,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输出输出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时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应理解,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透传包括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业务流。此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最后一个网络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下行链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上行链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与控制设备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之前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一时刻;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例如,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时,记录所述第一时刻;在到达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发送时隙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读取缓存中的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下行链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时,记录第一时刻;在到达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发送时隙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第一时延值是第一业务流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时延值。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上行链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时,记录第一时刻;在到达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发送时隙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第一时延值是第一业务流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时延值。
应理解,对于工业以太网第一客户端设备可以是控制设备,第二客户端设备可以是输入输出设备。此外,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还可以是灵活以太网中的客户设备。
例如,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一时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出口业务数据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应理解,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第一时延值的第一网络设备为透传包括测量码块的第一业务流的网络设备,此时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已经包括了测量码块,测量码块为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记录所述第二时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删除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是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最后一个网络设备,则第一网络设备在记录第二时刻之后,可以将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删除,将第一业务流发送至客户端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和所述第二测量码块为具有标识信息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二业务流。
应理解,第一测量码块和第二测量码块可以是控制码块,其编码方式和业务的编码方式统一,采用唯一可识别的编码进行标识。编码码块可分两部分,编码code,是一种数据的封装,例如8b/10b等编码方式,编码后的数据,可称之为编码码块了,或者称为码块。
例如,测量码块还可以是在空闲态的码块中设置预设值生成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其中,所述上下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分别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码块。
应理解,第一编码组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编码码块,若第一编码组是一个编码码块时,其中该编码码块上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若第一编码组是多个编码码块时,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可以分别承载于第一编码组中不同的编码码块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第一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一时延值的编码码块、第二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二时延值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标识码块和第二标识码块可以是控制码块,用于指示后面的码块承载的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还是下行时延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确定的时延两个值,分别编码成编码组,作为填充码块同时插入到上行业务流中和下行业务流中,传输到边沿网络设备或者客户端设备。
例如,上行时延标识码块和下行时延标识码块可以是控制码块。编码组可以采用两个8B9B码块一组,第一个码块为控制码块,表示后面的控制块传递的是时延测量值。其中,可以用0x0XX表示数据码块,可以用0x155表示上行时延标识码块,可以用0x1AA表示下行时延标识码块,可以用0x1XX表示时延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时延值,通过编码组传递时延值,可以将时延值传递至客户端设备或者边沿网络设备,由客户端设备或者边沿网络设备进行时间补偿。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编码组,编码组中可以包括第一业务流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时延进行补偿,进而减少时间同步误差。
例如,以第一客户端设备(例如,控制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之间通过两个网络设备连接,且由控制设备进行时间补偿为例说明。
设备1把本地计算的DL1和UL2以及从上行数据流中解析的设备2的UL1和DL2,传递给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得到DL1、DL2、UL1以及UL2四个时延值。控制设备计算:下行时延=DL1+DL2;上行时延=UL1+UL2;控制设备(PLC)在对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发送时间偏差调整命令时,把上下行时延偏差考虑在内即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与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假设第一客户端设备通过设备1、设备2、设备3与第二客户端设备进行连接。对于下行链路,设备1将DL1(表示设备1的下行时延值)传递至设备3以及设备2将DL2传递至设备3,设备3接收到DL1、DL2以及根据自身确定的DL3可以确定下行时延DL1+DL2+DL3。此外,设备1也可以获取DL2和DL3。对于上行链路,设备3将UL3(表示设备3的上行时延值)传递至设备1以及设备2将UL2传递至设备1,设备1接收到UL3、UL2以及根据自身确定的UL1可以确定上行时延UL1+UL2+UL3。此外,设备3也可以获取UL2和UL1。
以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通过3个网络设备连接,且由边沿网络设备进行时间补偿为例说明。设备1和设备3运算补偿:
若DL1+DL2+DL3>UL1+UL2+UL3,则需要加大上行链路时延,即控制设备1的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的读写地址,使上行链路时延增加DL1+DL2+DL3-UL1-UL2-UL3。设备3不需要补偿时延。
若DL1+DL2+DL3<UL1+UL2+UL3,则需要加大下行链路时延,即控制设备3的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的读写地址,使上行链路时延增加UL1+UL2+UL3-DL1-DL2-DL3。设备1不需要补偿时延。
若DL1+DL2+DL3=UL1+UL2+UL3,则上下行时延相等对称,设备1和设备2均不需要补偿。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测量码块的时延值确定整体业务的时延值。解决时隙化技术由于上下行时延不对称给时间同步引入误差,通过确定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使用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进行时间补偿,减小上下行时延不对称问题,从而减小时间同步误差。
应理解,设备1、设备2、设备3可以是任何将传输业务流的通道时隙化的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虚拟交织子层(VIS)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所述第一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属于同一个业务;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或所述第二业务流的传输方向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时,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之前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一时刻;
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删除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和所述第二测量码块为具有标识信息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二业务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其中,所述上下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分别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码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第一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一时延值的编码码块、第二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二时延值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向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或者
向所述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与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虚拟交织子层技术内部实现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基于虚拟交织子层技术的编码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基于虚拟交织子层技术中帧与交织原理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中测量时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统计时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统计时延中结束时刻对统计结果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虚拟交织子层技术中业务映射引入的时延不确定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虚拟交织子层技术中业务出口缓存引入的时延不确定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测量时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测量时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测量时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传递时延值编码组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测量时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测量时延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量时延的方法,下面先对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简单说明。
协调子层(reconciliation sub-layer,RS),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种媒体无关接口(media-independent interface,MII)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之间的信号映射机制。
MAC层,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把物理层的“0”、“1”比特流组建成帧,并通过帧尾部的错误校验信息进行错误校验。
MAC子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目标计算机的物理地址添加到数据帧上,当此数据帧传递到对端的MAC层后,它检查该地址是否与自己的地址相匹配,如果帧中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不匹配,就将这一帧抛弃;如果相匹配,就将它发送到上一层中。
xMII接口,xMII接口定义为各种以太网端口速率或各种版本的MII接口类型的统称。
例如,100M以太网称为:MII;MII的简化版:RMII(reduced MII);串行MII:SMII(serial MII);串行同步MII:SSMII(serial sync MII);1000M以太网MII称为:GMII(gigabit MII);GMII的简化版:RGMII(reduced GMII);10G以太网MII接口:XGMII和XAUI;40G以太网MII接口:XLGMII和XLAUI;100G以太网MII接口:CGMII和CAUI。
交织处理: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
GE接口,指的是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接口,带有GE标记的接口,说明是1000M以太网网络接口。
FE接口,指的是百兆以太网接口,即目前主流100M网络也称为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
虚拟交织子层(virtual interleaving sub-layer,VIS)技术,VIS层位于MAC层与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PCS)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将多个MAC层的数据进行编码后进行交织处理,然后再通过端口发送出去。如图1所示,VIS层位于MAC层与协调层之间,图1示出了VIS技术内部实现框架。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指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也能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时分多路复用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故必须使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互不重叠。时分复用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
1、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
2、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一台小型PLC内有成百上千个可供用户使用的编程元件,有很强的功能,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它与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PLC可以通过通信联网,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3、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PLC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PLC的安装接线也很方便,一般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PLC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以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小型交流接触器。硬件配置确定后,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程序,方便快速地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
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PLC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数万小时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强烈干扰的工业生产现场,PLC已被广大用户公认为最可靠的工业控制设备之一。
5、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PLC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使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大减少。
6、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PLC的故障率很低,且有完善的自诊断和显示功能。PLC或外部的输入装置和执行机构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PLC上的发光二极管或编程器提供的信息迅速地查明故障的原因,用更换模块的方法可以迅速地排除故。
例如,以下行数据传输为例进行说明,VIS层将接收到的MAC层的数据进行编码。
图2示出了VIS层的编码方式,VIS code[8]表示最高比特位,VIS code[7:0]表示剩余的8比特位。如图2所示,在不同的通信状态下,VIS code[8]和VIS code[7:0]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空闲态(Idle),VIS code[8]为1,VIS code[7:0]为00。
图3示出了VIS帧与交织原理的示意图。从VIS的交织原理上看,VIS技术本身是一种在MAC层以下的时分复用技术,将MAC层以下的通道进行时隙化。
时隙化之后,就可以利用时隙化的通道来传输低速的工业以太业务。但是,时隙化带来的普遍问题是单向时延不确定性。即业务到达时刻和传输时隙时刻的随机关系,导致业务时延不确定。单向时延的不确定性,导致上下行时延不对称。而上下行时延不对称,会对时间同步造成误差。
工业界目前广泛采用的工业以太通信协议,如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ethernet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EtherCAT)、Profinet等,有明确的时间同步的需求,同步精度要求在100ns以内。时间同步的应用场景如下:同时收集设备状态信息;周期性动作、协同;对外部事件的反应;在未来某一时间统一执行指令。由于工业以太对时间同步有明确需求,而时隙化VIS技术中存在上下行时延不对称给时间同步引入误差,所以需要使用上下行时延非对称测量和补偿技术,来解决上下行时延不对称问题,减小时间同步误差。
现有技术中,针对时隙化带来的普遍问题是单向时延不确定性,即时隙化带来的上下行时延不对称,会对时间同步造成误差。提出了一种灵活以太网技术(Flex Ethernet,FlexE)上下行时延非对称计算的方法。确定出链路中时延确定的部分和不确定的部分,以确定性时延链路的边界为参考点,测量业务在链路中的上下行时延,根据上下行时延值计算非对称时延。
图4示出了时延测量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起点可以等效于FlexE业务发送设备,终点可以等效于FlexE业务接收设备。起点的人和车可以分别对应业务发送帧头和参考发送帧头,Y可以等效于业务发送帧头相对于发送参考帧头的时延。终点的人和车可以分别对应业务接收帧头和参考接收帧头,Z可以等效于业务接收帧头相对于接收参考帧头的时延。X可以是发送参考帧头到接收参考帧头的传输时延。可以根据起点人与车的距离Y、车辆行驶距离X以及终点人与车的距离Z计算人前进的距离为Y+X-Z,从而得到业务帧头从发送到接收的单向时延为Y+X-Z。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分别计算上行时延和下行时延,然后计算上下行的时延偏差。但是,上述的计算方法在应用场景中使用的接口速率较低,即物理层不存在可使用的参考帧头时,则上述时延的计算方法则不适应。
例如,若当前使用的GE接口,不存在参考AM(100G以太网用于虚通道对齐的alignment marker)帧头,导致该方案在物理接口为GE时的场景下,应用受到限制。
在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另一种计算时延的方法,如图5所示的链路时延的统计方法。
如图5所示,一段链路段可以包含3个模块,分别为模块A、模块B以及模块C,需要统计该段链路的时延。那么可以同时统计该段链路的输入数据流数量(记为m)以及输出数据流数量(记为n)。链路中的时延可以理解为均由数据缓存处理造成的。也就是说,该段链路内部缓存的数据数量可是为:输入数据数量–输出数据数量=m-n。根据数据的速率得到单个数据的内部缓存的时间,即内部缓存的数据数量m-n的值可以换算成内部缓存的时间值,也就是该段链路的时延。
对于上述根据输入输出数据流量的统计值来计算时延的方法,计算精度上很大程度受到统计值的影响,所以对统计值的精度存在较高的要求。
例如,第一要求统计对象要明确,一定要统计有效传输的码块数量;第二要求进行统计的时间段要严格相等,即输入和输出的统计时间段必须严格相等。
上述的统计值的精度要求,对于一个频率同步的系统,即输入输出速率一直不变的系统,这种方法很容易实现。但是,对于一个异种速率的系统,例如,输入为低速接口,输出为时隙化的高速接口的系统。统计的结束时刻,统计结果有很大影响。
图6示出了统计结束时刻对统计结果的影响的示意图。由于业务占用的时隙之间有间隔,如果统计的结束时刻,在间隔内移动,那么输入统计值会发生变化,但输出统计值不变,这样对总的结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导致统计值有很大误差。例如,图6所示对于三个不同的统计结束时刻,输入统计值在发生变化,但输出统计值一直不变。
例如,输入统计值为4时,输出统计值为2;输入统计值为5时,输出统计值为2;输入统计值为6时,输出统计值为2。因此,在间隔内移动移动,输入统计值在一直发生着变化,但是输出统计值却始终保持不变,从而导致统计值的误差较大。
上述为现有技术中,计算设备内部对数据流进行处理时产生时延的方法。
在工业网络中VIS技术提高了不同类型PLC和驱动之间的互通性,但是当数据流业务应用于VIS技术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当业务映射到VIS中的时隙时,由于业务达到时刻和承载该业务的时隙时刻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导致业务的发送时延不确定。
例如,图7中示出了根据业务映射引入的时延不确定性的示意图。图7中的case1和case2两种情况,时延差别为最大的时隙间隔。
如图7所示,业务需要在分配的100Base-T时隙上进行传输,当业务到达时刻为第一时刻时,由于已经错过了给100Base-T业务分配的时隙,因此该业务需要等到下一个100Base-T业务分配的时隙才能进行传输,即业务到达第二时刻。因此,会产生业务到达第一时刻和实际传输业务的时刻,即业务到达第二时刻之间的时延值。而该时延值是由于业务达到时刻和承载该业务的时隙时刻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因而无法确定导致业务发送的时延。
第二、根据VIS帧解析出来的数据,去掉填充码块后写入出口缓存,当出口缓存中的数据达到一定水线,开始从出口缓存中读取固定比特率(constant bit rate,CBR)的业务数据输出。由于填充码块和VIS帧头的存在,业务数据并非均匀达到出口缓存的。
例如,图8中示出了根据业务出口缓存引入的时延不确定性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码块1进入出口缓存到CBR业务输出的时延为时延1,码块2进入出口缓存到CBR业务输出的时延为时延2,时延1与时延2之间的差值并不是码块1与码块2的距离。由于码块1和码块2之间由于存在一个填充码块S,导致码块1和码块2的时延不一致,其差值即为码块1和码块2中间的一个填充码块S的距离。从而导致由于填充码块和VIS帧头的存在,业务数据并非均匀达到出口缓存的。
表1
Figure BDA0001777088500000111
表1承载引入的时间同步误差计算中以GE端口时隙化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个7byte为给业务分配的时隙之间的固有间隔,业务占用8个时隙中的一个。VIS帧间隔(inter-packet gap,IPG)为12byte,VIS前道(preamble)为8byte,总共27byte,根据对应速率将比特换算成时间为216ns。
应理解,此计算方式为保守计算,实际应用由于通道带宽大于业务带宽,会随机在业务时隙中加入填充码块,进一步导致承载了数据的时隙间隔加大。上下行时延不对称引入的时间同步误差为上下行时延偏差的一半。
综上所述,业务在VIS时隙中存在业务映射和出口缓存均会引入时延不确定的问题。此外,随着VIS设备级联数量增多,不确定性时延会累计。从而导致无法保证上行和下行的时延保持一致,造成上下行时延不对称。而上下行时延不对称,给客户信号的时间同步带来很大误差,使客户信号的时间同步性能不达标。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计算时延的方法,从而根据计算业务流在VIS时隙上承载时的上下行时延偏差并对其进行补偿,从而提升信号的时间同步性能,能够不影响客户信号的时间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内部对数据的处理流程,有的处理流程是时延确定的,有的则是时延非确定的。这样业务流在设备内部的驻留时间整体上是不确定的,例如,每次上电之后或者初始化之后,时延值和之前的值不一致(上电初始化完成后,时延值稳定)。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针对例如上述图7和图8所示当业务流通过设备内部非确定性时延链路段所产生的时延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CBR业务而言,单个码块的时延即可以代表整个业务流的时延。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在业务流中插入测量码块,例如测量码块可以是时延测量码块,统计该测量码块在链路中经过非确定时延链路段的实际上下时延,例如,通过在时延非确定的链路段的入口业务数据流插入测量码块,在该段链路的出口业务数据流中检测该测量码块,计算测量码块插入时刻到检测到测量码块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得到测量码块通过该段链路的时延,即该段链路的非确定时延值。并把时延值通过VIS的特殊编码在网络中传递,在业务出节点或者主控设备上,计算上下行时延偏差,并进行非对称补偿。
应理解,测量码块在接入节点插入业务流,在业务出节点终结,中间节点透传。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例子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应注意,这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式、情况、类别以及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方式、类别、情况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指代不同的对象,并不表示对指代的对象有其它限定。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本方案可应用于工业以太场景,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10,虚拟交织子层网络,其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交织子层设备,例如虚拟交织子层设备121、虚拟交织子层设备122,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输入输出设备,例如,输入输出设备131、输入输出设备132、输入输出设备133。
如图9所示,VIS设备还可以用于工业以太设备PLC和IO的互联,提供确定性低时延的性能保障。
例如,在该应用场景中,PLC可以看作是主控单元,也可以看作是确保上下行时间同步的主设备(master),IO设备可以看作是从属单元,也可以看作是确保上下行时间同步辅设备(slave)。VIS设备为PLC和IO提供互联,从而根据本申请解决VIS网络引入的上下行时延不对称问题,能够使得IO设备和PLC准确地进行时间同步。
应理解,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场景的举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的实施例除了可以应用于上述工业以太网中,还可以应用于灵活以太网,或者其它网络中。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时延的计算的示意图。
本申请测量业务通过设备内部非确定性时延链路段所产生的时延值,并把时延值通过VIS的特殊编码在网络中传递,在业务出节点或者主控设备上,计算上下行时延偏差,并进行非对称补偿。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内部对数据的处理流程,部分处理流程是时延确定的,部分处理流程则是时延非确定的。因此,业务流在设备内部的驻留时间整体上是不确定的。例如,每次上电之后或者初始化之后,本次的时延值可能会与之前的时延值不一致(上电初始化完成后,出现的时延值可能会稳定)。
对于CBR业务来说,单个码块的时延,即可以表示代码整体业务的时延。因此,可以在业务中插入时延测量码块,统计该码块在链路中经过非确定时延链路段的实际上下行时延,得到业务的非确定上下行时延,从而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非对称补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分为非确定时延值的计算、非确定时延值的传递、上下行时延偏差计算和补偿三步实现本申请的时延的计算和补偿的方法。
第一步、非确定时延值的计算。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针对每个业务,每经过一跳设备,计算该业务在该设备上的非确定时延值。可以包括上行非确定时延值和下行非确定时延值。
例如,选定时延非确定的链路段,对于链路段中存在不确定的时延的可以看作是非确定的链路段。
在第一段链路的入口业务数据流中可以插入测量码块,在该段链路的出口业务数据流中检测该测量码块,计算测量码块插入时刻到检测到测量码块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得到测量码块通过第一段链路的时延,即该段链路的非确定时延值。
应理解,测量码块在业务接入节点插入,在业务出节点终结,在中间节点进行透传。
测量码块可以为0x1FF,VIS编码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VIS code[8] VIS code[7:0] 备注
1 FF 测量码块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业务通道建立后,由控制设备发起针对业务的非对称时延测量补偿命令;收到命令的VIS设备,执行时延测量码块插入动作,在插入时延测量码块后,给出指示信号到时延计算单元。时延测量码块插入后,VIS设备中的时延测量识别模块会在链路下游的数据流中检测到时延测量码块,检测到后给出指示信号到VIS设备中的时延计算单元;时延计算单元,根据插入指示信号和检测指示信号,计算时延测量码块经过非确定时延链路段的实际时延。上下行独立计算,得到上行和下行两个值。
第二步、非确定时延值的传递。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计算非确定的链路段的时延值时,上行和下行的链路段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VIS编码进行区分,插入到业务数据流中和业务数据共享时隙通道,随业务信号一起传递。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将上下行非确定时延两个值,分别编码成编码组,作为填充码块同时插入到上行业务流中和下行业务流中,传输到边沿节点或者控制设备。编码组可以采用两个8B9B码块为一组,第一个码块可以为控制码块,表示后面的控制块传递的是时延测量值。如表3所示。
表3
VIS code[8] VIS code[7:0] 备注
1 55 上行时延码块标记
1 AA 下行时延码块标记
1 XX 时延值
第三步、上行和下行的链路段的时延偏差的计算和补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行和下行的链路段的时延偏差的计算和补偿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由VIS边沿设备计算补偿。即上下行所有节点计算的时延值,传递到边沿设备,边沿设备计算出时延偏差,以决定是否需要在本节点进行时延补偿。
方式二,由客户端设备进行补偿。即若客户端设备中集成了VIS网卡或者和VIS设备有通信接口,则可以将全部节点的时延值传递给客户端设备,利用客户端设备中自带的补偿功能进行补偿,无需VIS设备补偿。
应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除了可以应用于上述工业以太网中,还可以应用于灵活以太网,或者其它网络中。例如,当在FlexE接口上使用本申请解决上下行时延非对称问题。在灵活以太网(flex ethernet,FlexE)中测量码块可以采用了64B/66B的编码方式。该编码采用O码(ordered sets)来传输控制信息。O码为特殊编码的码块,在64B/66B编码中能够被唯一识别。
例如,可以使用64B/66B的编码方式时,可使用0x4B+0xB来表示时延测量码块,测量码块中的D1、D2、D3以及C4、C5、C6、C7用来区分不同的功能。例如,当这些域的值都为0,表示该码块为一个单纯的时延测量标志码块。通过C4的值来区分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通过D1/D2/D3字段总24bit来传输时延值。
在使用64B/66B的编码方式时,由于编码码块的内容比较丰富,开销多,就不需要使用编码组的方式来传递时延值了。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时延的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图11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图9的网络架构。图11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包括网络设备、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的系统中。例如,可以应用于工业以太网中。图11的方法包括:
S110、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业务流。
S120、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所述第一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单个测量码块的时延值确定整体业务的时延值。进而由客户端设备或者边沿网络设备根据时延值解决时隙化技术由于上下行时延不对称给时间同步引入误差,通过确定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使用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进行时间补偿,减小上下行时延不对称问题,从而减小时间同步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业务流需要测量不同的时延值,在网络设备上电之后或者初始化之后,时延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在上电初始化完成后,时延值可以看作是保持稳定的。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时延值为两次检测到测量码块的时间差值,第一时延值为第一业务流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时延值。客户端设备可以通过多个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则对于每一个网络设备均可以测量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属于同一个业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客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流,也可以接收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业务流,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测量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或所述第二业务流的传输方向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客户端设备或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
例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连接第一客户端设备或连接第二客户端设备的网络设备。
应理解,根据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的方法可以参照根据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的方法,两者具体过程相类似。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
也就是说,在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用于连接客户端设备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业务流后,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
应理解,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可以是在第一业务流中插入或者增加第一测量码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测量码块、第二测量码块可以是复用空闲态的码块。例如,在空闲态的测量码块中设置预设值生成测量码块。如表2所示的编码方式。或者,在应用于FlexE时,测量码块可以采用64B/66B的编码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测量码块、第二测量码块为具有标识信息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第二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二业务流中。测量码块可以是控制码块。其编码方式和业务的编码方式统一,采用唯一可识别的编码进行标识。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值。
例如,将第一业务流从第一客户端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传输至第二客户端设备时称为下行链路,将第一业务流从第二客户端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传输至第一客户端设备时称为上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第一客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时,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在上行链路时,第一接入设备可以是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时,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第一测量码块。
例如,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即在下行链路中为与第一客户端设备相连接的网络设备,在上行链路中为与第二客户端设备相连接的接入网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将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时,记录第一时刻;在到达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发送时隙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例如,图12中对于下行链路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虚拟交织子层设备1(VIS设备1),或者对于上行链路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虚拟交织子层设备2(VIS设备2)。对于下行链路中,在业务通道建立后,第一客户端设备(例如,控制设备)向VIS设备1发送针对第一业务流的非对称时延测量补偿命令。VIS设备1收到测量补偿命令,执行时延测量码块插入动作,在FE的业务流中插入0x1FF,同时将插入测量码块0x1FF写入缓存中,记录第一时刻;当到达发送第一业务流的时隙时,从缓存中读取第一业务流,检测到测量码块0x1FF后记录第二时刻;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可以确定第一业务流在VIS设备1中的下行时延值,计算第一业务流在VIS设备1的下行非确定时延DL1。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之前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一时刻;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应理解,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可以包括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第一业务流的过程中,检测到了第一测量码块,直接记录第二时刻。还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第一业务流的过程中检测到第一测量码块,在读取第一业务流之后发送第一业务流前,记录第二时刻,此时的第二时刻中还包括部分确定性的时延,即读取第一业务流至发送第一业务流之间的时延,本申请的测量时延值的方法可以用于测量不确定性的时延值,例如将业务流写入缓存至到达业务流发送时隙时从缓存中读取业务流之间的时延值。
例如,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即对于下行链路,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不是与第一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对于上行链路,当第一网络设备不是与第二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可以将此时的网络设备称为中间网络设备,该中间网络设备接收包括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业务流;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下行链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与第二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上行链路,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与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与第一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例如,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一时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出口业务数据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例如,图12中对于下行链路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虚拟交织子层设备1(VIS设备1),或者对于上行链路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虚拟交织子层设备2(VIS设备2)。对于下行链路中,虚拟交织子层设备1在第一业务流中插入测量码块,虚拟交织子层设备2接收到插入测量码块的第一业务流,VIS设备2在接收数据流中检测到测量码块0x1FF,记录第一时刻,VIS设备2在把业务解析后,存入业务出口缓存,从缓存中读取到测量码块0x1FF,记录第二时刻,VIS设备2根据第三时刻和第四时刻,计算第一业务流在VIS设备2下行非确定时延DL2。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记录第二时刻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删除所述测量码块。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下行链路,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在记录第二时刻后可以删除所述测量码块。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上行链路,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在记录第二时刻后可以删除所述测量码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和所述第二测量码块为具有标识信息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二业务流。
应理解,第一测量码块和第二测量码块可以是控制码块,其编码方式和业务的编码方式统一,采用唯一可识别的编码进行标识。编码码块可分两部分,编码code,是一种数据的封装,例如8b10b等编码方式,编码后的数据,可称之为编码码块了,或者称为码块。
应理解,在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量码块可以在空闲态的码块中设置预设值生成的码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其中,所述上下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分别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码块。
应理解,第一编码组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编码码块,若第一编码组是一个编码码块时,其中该编码码块上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若第一编码组是多个编码码块时,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可以分别承载于第一编码组中不同的编码码块上。
例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第一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一时延值的编码码块、第二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二时延值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标识码块和第二标识码块可以是控制码块,用于指示后面的码块承载的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还是下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时延值,通过编码组传递时延值,可以将时延值传递至客户端设备或者边沿网络设备,由客户端设备或者边沿网络设备进行时间补偿。
例如,在工业以太网中,客户端设备可以是控制设备或者输入输出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客户端设备或者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第一编码组中可以包括第一业务流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客户端设备接收到连接所有网络上设备发送的时延编码组,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时延进行补偿,进而减少时间同步误差。
例如,以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通过两个网络设备连接,且由第一客户端设备(例如,控制设备)进行时间补偿为例说明。
设备1把本地计算的DL1和UL2以及从上行数据流中解析的设备2的UL1和DL2,传递给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得到DL1、DL2、UL1以及UL2四个时延值。控制设备计算:下行时延=DL1+DL2;上行时延=UL1+UL2;控制设备(PLC)在对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发送时间偏差调整命令时,把上下行时延偏差考虑在内即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与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假设第一客户端设备通过设备1、设备2、设备3与第二客户端设备进行连接。对于下行链路,设备1将DL1(表示设备1的下行时延值)传递至设备3以及设备2将DL2传递至设备3,设备3接收到DL1、DL2以及根据自身确定的DL3可以确定下行时延DL1+DL2+DL3。此外,设备1也可以获取DL2和DL3。对于上行链路,设备3将UL3(表示设备3的上行时延值)传递至设备1以及设备2将UL2传递至设备1,设备1接收到UL3、UL2以及根据自身确定的UL1可以确定上行时延UL1+UL2+UL3。此外,设备3也可以获取UL2和UL1。
以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通过3个网络设备连接,且由边沿网络设备进行时间补偿为例说明。设备1和设备3运算补偿:
若DL1+DL2+DL3>UL1+UL2+UL3,则需要加大上行链路时延,即控制设备1的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的读写地址,使上行链路时延增加DL1+DL2+DL3-UL1-UL2-UL3。设备3不需要补偿时延。
若DL1+DL2+DL3<UL1+UL2+UL3,则需要加大下行链路时延,即控制设备3的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的读写地址,使上行链路时延增加UL1+UL2+UL3-DL1-DL2-DL3。设备1不需要补偿时延。
若DL1+DL2+DL3=UL1+UL2+UL3,则上下行时延相等对称,设备1和设备2均不需要补偿。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测量码块的时延值确定整体业务的时延值。解决时隙化技术由于上下行时延不对称给时间同步引入误差,通过确定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使用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进行时间补偿,减小上下行时延不对称问题,从而减小时间同步误差。
例如,图12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把计算的DL1和UL2以及从上行数据流中解析的UL1和DL2,传递给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得到DL1、DL2、UL1以及UL2四个时延值。
第一客户端计算:下行时延=DL1+DL2;上行时延=UL1+UL2;
第一客户端(控制设备)在对第二客户端(IO设备)发送时间偏差调整命令时,把上下行时延偏差考虑在内即可。
在一个实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向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与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例如,通过计算和传递,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能获取到所有网络设备的时延值DL1、DL2、UL1以及UL2。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业务出口都部署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
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运算补偿:
如果DL1+DL2>UL1+UL2,则需要加大上行链路时延,即控制第一网络设备的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的读写地址,使上行链路时延增加DL1+DL2-UL1-UL2。第二网络设备不需要补偿时延。
如果DL1+DL2<UL1+UL2,则需要加大下行链路时延,即控制第二网络设备的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的读写地址,使上行链路时延增加UL1+UL2-DL1-DL2。第一网络设备不需要补偿时延。
如果DL1+DL2=UL1+UL2,则上下行时延相等对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不需要补偿。
应理解,在上述描述中以VIS设备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不限于VIS设备,还可以应用于灵活以太网,或者其它网络中。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应注意,下文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文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2所示,如1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时延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客户端设备与第二客户端之间可以通过两个网络设备相连的示意图,此处以第一客户端设备为控制设备,第二客户端设备为输入输出设备,网络设备为VIS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控制设备也可以与输入输出设备通过多个网络设备连接,此处以两个网络设备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是,如图12所示,控制设备(PLC)以及IO设备和VIS设备之间为FE接口。对于此种组网方式,由VIS设备计算各自设备上的上下行非确定时延,可以将时延值传递给控制设备(PLC),最后由PLC利用自身的时延非对称补偿功能进行补偿。
当PLC内部集成了VIS网卡或者PLC和VIS设备有通信通道时,可用此方法。实施步骤如下,下面的步骤以下行链路方向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可以将第一网络设备看作是VIS设备1。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可以将第一网络设备看作是VIS设备2。
步骤1:业务通道建立后,控制设备网络设备1发送针对某个业务流发送第一指令。
例如,业务通道建立后,控制设备向VIS设备1发送针对第一业务流的非对称时延测量补偿命令。
步骤2: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时,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测量码块。
例如,VIS设备1收到命令,执行时延测量码块插入动作,在FE的业务流中插入测量码块0x1FF。
步骤3:第一网络设备将包括所述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时,记录第一时刻;在到达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发送时隙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交换机设备检测到所述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二时刻。
例如,VIS设备1将时延测量码块0x1FF插入第一业务流后写入缓存中,记录第一时刻;在链路下游的数据流中检测到时延测量码块,记录第二时刻。
步骤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第一业务流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下行时延DL1。
应理解,上述4个步骤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看作是VIS设备1,即第一网络设备是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也就是说,对于下行链路而言,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也就是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步骤5: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例如,VIS设备2。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所述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所述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三时刻。
例如,VIS设备2在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测量码块0x1FF,记录第三时刻。
步骤6: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在出口业务数据流中检测到所述测量码块时,记录第四时刻。
例如,VIS设备2在第一业务流解析后,存入业务出口缓存,从缓存中读取到测量码块0x1FF时,记录第四时刻。
可选地,在步骤6中还包括记录第四时刻时第一网络设备删除测量码块。
步骤7:根据第三时刻和第四时刻确定第一业务流在VIS设备2中的下行非确定时延DL2。
应理解,在步骤5至步骤7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看作是VIS设备2,即第一网络设备是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之外的网络设备时,也就是说,对于下行链路而言,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也就是中间的网络设备。
步骤8:对于上行链路,重复步骤2至步骤7,得到第一业务流的上行非确定时延UL1和UL2。
步骤9:将上下行非确定时延两个值,分别编码成编码组,作为填充码块插入到上行业务流,传输到控制设备。
例如,如图13所示,编码组可以采用两个8B9B码块一组,第一个码块为控制码块,即0x155可以表示控制码块。后面的控制块传递的是时延测量值,即UL1和DL2可以表示时延值。其中,0x0xx可以表示数据码块。
步骤10:控制设备根据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进行补偿。
例如,VIS设备1把本地计算的DL1和UL2以及从上行数据流中解析的UL1和DL2,传递给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根据得到DL1、DL2、UL1以及UL2四个时延值进行时间补偿计算:下行时延=DL1+DL2;上行时延=UL1+UL2;控制设备在对IO设备发送时间偏差调整命令时,把上下行时延偏差考虑在内即可。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在上述描述中以VIS设备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不限于VIS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组网方式还可以如图14所示,在图14中将VIS设备1以网卡形式集成在控制设备上,其中,第一客户端设备需要支持VIS接口,VIS设备1与VIS设备2与图12中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5所示,如1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时延的示意图。其中,其中,第一客户端设备与第二客户端之间可以通过两个网络设备相连的示意图,此处以第一客户端设备为控制设备,第二客户端设备为输入输出设备,网络设备为VIS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控制设备也可以与输入输出设备通过多个网络设备连接,此处以两个网络设备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所示,控制设备(PLC)以及IO设备和VIS设备之间为FE接口。对于此种组网方式,由VIS设备计算各自设备上的上下行非确定时延,将时延值传递给VIS边沿设备,最后由VIS边沿设备在业务出口进行时延非对称补偿。实施步骤如下,下面的步骤以下行链路方向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可以将第一网络设备看作是VIS设备1。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可以将第一网络设备看作是VIS设备2。
步骤1:业务通道建立后,控制设备网络设备1发送针对某个业务流发送第一指令。
例如,业务通道建立后,控制设备向VIS设备1发送针对第一业务流的非对称时延测量补偿命令。
步骤2: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时,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测量码块。
例如,VIS设备1收到命令,执行时延测量码块插入动作,在FE的业务流中插入测量码块0x1FF。
步骤3:第一网络设备将包括所述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时,记录第一时刻;在到达所述第一业务流的发送时隙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交换机设备检测到所述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二时刻。
例如,VIS设备1将时延测量码块0x1FF插入第一业务流后写入缓存中,记录第一时刻;在链路下游的数据流中检测到时延测量码块,记录第二时刻。
步骤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第一业务流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下行时延DL1。
应理解,上述4个步骤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看作是VIS设备1,即第一网络设备是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也就是说,对于下行链路而言,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也就是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步骤5: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例如,VIS设备2。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所述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到所述测量码块时,记录第三时刻。
例如,VIS设备2在接收到的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测量码块0x1FF,记录第三时刻。
步骤6: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在出口业务数据流中检测到所述测量码块时,记录第四时刻。
例如,VIS设备2在第一业务流解析后,存入业务出口缓存,从缓存中读取到测量码块0x1FF时,记录第四时刻。
可选地,在步骤6中还包括记录第四时刻时第一网络设备删除测量码块。
步骤7:根据第三时刻和第四时刻确定第一业务流在VIS设备2中的下行非确定时延DL2。
应理解,在步骤5至步骤7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看作是VIS设备2,即第一网络设备是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之外的网络设备时,也就是说,对于下行链路而言,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也就是中间的网络设备。
步骤8:对于上行链路,重复步骤2至步骤7,得到第一业务流的上行非确定时延UL1和UL2。
步骤9:将上下行非确定时延两个值,分别编码成编码组,作为填充码块插入到上行业务流,传输到控制设备。
例如,如图13所示,编码组可以采用两个8B9B码块一组,第一个码块为控制码块,即0x155可以表示控制码块。后面的控制块传递的是时延测量值,即UL1和DL2可以表示时延值。其中,0x0xx可以表示数据码块。
步骤10:通过计算和传递,VIS设备1和VIS设备2均能获取到所有网络设备的时延值DL1、DL2、UL1以及UL2。VIS设备1和VIS设备2的业务出口都部署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
例如,VIS设备1和VIS设备2运算补偿:
如果DL1+DL2>UL1+UL2,则需要加大上行链路时延,即控制VIS设备1的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的读写地址,使上行链路时延增加DL1+DL2-UL1-UL2。VIS设备2不需要补偿时延。
如果DL1+DL2<UL1+UL2,则需要加大下行链路时延,即控制VIS设备2的非对称时延补偿缓存的读写地址,使上行链路时延增加UL1+UL2-DL1-DL2。VIS设备1不需要补偿时延。
如果DL1+DL2=UL1+UL2,则上下行时延相等对称,VIS设备1和VIS设备2均不需要补偿。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在上述描述中以VIS设备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不限于VIS设备。
上文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量时延的方法,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业务流中的测量进行第一业务流的时延值的测量,将得到的时延值在上行和下行链路中进行时间补偿,从而减小时间同步误差。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执行前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方法,即以下各种产品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网设备700能够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的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详述。图16所示的网络设备700包括:
网络设备700包括:通信模块710和处理模块720。
通信模块710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流;
处理模块7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所述第一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单个测量码块的时延值确定整体业务的时延值。进而通过边沿网络设备或者客户端设备针对上下行时延不对称给时间同步引入误差进行时间补偿,通过确定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使用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进行时间补偿,减小上下行时延不对称问题,从而减小时间同步误差。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710还用于:接收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属于同一个业务;所述处理模块7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710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或所述第二业务流的传输方向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20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20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时,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20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20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之前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一时刻;
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20还用于:删除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和所述第二测量码块为具有标识信息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二业务流。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其中,所述上下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分别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码块。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第一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一时延值的编码码块、第二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二时延值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710还用于:
向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或者
向所述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与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时延值的方法,具体地通过网络设备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测量码块,通过确定测量码块的时延值从而确定第一业务流在网络设备中的时延值,将确定的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传递至边沿网络设备或控制设备进行时间的补偿,从而减小时间同步误差。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应注意,下文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文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在一个示例中,例如在工业以太网中,如图17所示,如1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时延的网络设备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客户端设备与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三个网络设备相连的示意图。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设备可以是控制设备,第二客户端设备可以是输入输出设备,控制设备与输入输出设备通过多个网络设备连接,此处以三个网络设备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是,本方案在支持VIS接口的网络设备上落地,网络设备产品形态为支持VIS接口的工业交换机设备。需要在业务处理链路上加入以下功能模块,在图17中以阴影标识的功能模块。主要包含插入测量码块模块、识别测量码块模块、时延测量码块移除以及时延计算模块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边沿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业务接收模块,插入测量码块模块,虚拟交织发送模块,时延测量识别模块,时延计算模块,识别测量码块模块、移除模块、出口缓存模块,虚拟交织接收模块等。类似地,中间网络设备包括与边沿网络设备相同或者相应的模块,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量时延的方法。
以控制设备向输入输出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流为例(下行链路)进行说明。
对于与控制设备连接的边沿网络设备,业务通道建立后,边沿网络设备中的业务接收模块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流,在业务接收模块接收到控制设备向发送VIS设备1发送针对某个业务流的非对称时延测量补偿命令时,插入测量码块模块执行测量码块插入动作。可以是在FE的业务流中插入测量码块0x1FF,将插入测量码块的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中,同时给出指示信号到时延计算模块,记录第一时刻。测量码块0x1FF插入后,时延测量码块检测模块会在链路下游的数据流中检测到时延测量码块,检测到0x1FF后给出指示信号到时延计算单元,记录第二时刻。时延计算模块根据指示信号和检测指示信号分别记录的时刻,计算VIS设备1的下行非确定时延DL1。
对于中间网络设备,VIS接收模块接收到边沿网络设备的VIS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业务流,该第一业务流中包括所述测量码块,在中间网络设备的测量码块识别模块中检测到测量模块0x1FF,给出指示信号到时延计算模块,记录第三时刻;在把业务解析后,存入业务出口缓存模块,从业务出口缓存模块中读取到测量码块0x1FF,给出指示信号到时延计算模块,记录第四时刻;中间网络设备根据两个指示信号分别记录的时刻,计算在中间网络设备中的下行非确定时延DL2。
对于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VIS接收模块接收到边沿网络设备的VIS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业务流,该第一业务流中包括所述测量码块,在中间网络设备的测量码块识别模块中检测到测量模块0x1FF,给出指示信号到时延计算模块,记录第五时刻;在把业务解析后,存入业务出口缓存模块,从业务出口缓存模块中读取到测量码块0x1FF,给出指示信号到时延计算模块,记录第六时刻,同时删除测量码块。该网络设备根据两个指示信号分别记录的时刻,计算在该网络设备中的下行非确定时延DL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组网方式还可以如图18所示,在图18中将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以网卡形式集成在控制设备上,其中,控制设备需要支持VIS接口,其它的过程与图17中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应用在灵活以太网中,第一网络设备用于连接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时延值的方法,具体地通过网络设备在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测量码块,通过确定测量码块的时延值从而确定第一业务流在网络设备中的时延值,将确定的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值传递至边沿网络设备或控制设备进行时间的补偿,从而减小时间同步误差。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网络设备900能够执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详述。网络设备900包括:
存储器910,用于存储程序;
通信接口920,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流;
处理器930,用于执行存储器910中的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9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所述第一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用于连接第一客户端设备和第二客户端设备,第一客户端设备与第二客户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网络设备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920还用于接收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属于同一个业务;处理器93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92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设备或第二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92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或所述第二业务流的传输方向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30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30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时,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30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30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之前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一时刻;
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30还用于删除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和所述第二测量码块为具有标识信息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二业务流。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3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其中,所述上下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分别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码块。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3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第一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一时延值的编码码块、第二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二时延值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920还用于向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或者
向所述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与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应理解,图19所示的网络设备可以是芯片或电路,或者其他类型的网络设备。例如可设置在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进一步地,上述通信接口也可以与收发器互换。收发器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再进一步地,该网络设备900还可以包括总线系统。
其中,处理器930、存储器910、接收器和发送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处理器93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91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发送信号,完成本申请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的步骤。其中,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为相同或不同的物理实体。为相同的物理实体时,可以统称为收发器。所述存储器910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930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930分开设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接收器和发送器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930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器930,接收器和发送器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930、接收器和发送器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测量时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所述第一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属于同一个业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第二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或所述第二业务流的传输方向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之前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一时刻;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所述第二时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删除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和所述第二测量码块为具有标识信息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二业务流。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其中,所述上下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分别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11.根据权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码块。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第一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一时延值的编码码块、第二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二时延值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与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14.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流中的第一测量码块确定第一时延值,所述第一时延值为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检测到所述测量码块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业务流,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业务流与所述第一业务流属于同一个业务;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业务流中的第二测量码块确定第二时延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业务流的传输方向或所述第二业务流的传输方向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网络设备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时,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设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测量所述第一业务流的时延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所述第一业务流传输方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的所述第一业务流;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码块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业务流写入缓存之前在所述第一业务流中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一时刻;
从缓存中读取所述第一业务流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量码块,记录所述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删除所述第一测量码块。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码块和所述第二测量码块为具有标识信息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一业务流,所述第二测量码块承载于所述第二业务流。
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下行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的信息,其中,所述上下行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为分别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24.根据权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码块。
25.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值和所述第二时延值生成第一编码组,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第一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一时延值的编码码块、第二标识编码码块、承载所述第二时延值的编码码块,所述第一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所述第二标识编码码块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时延值为上行时延值或下行时延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向客户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或者
向所述边沿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组,所述第一编码组包括上行时延值和下行时延值,所述边沿网络设备为与客户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CN201810974558.8A 2018-08-24 2018-08-24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0858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4558.8A CN110858811B (zh) 2018-08-24 2018-08-24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PCT/CN2019/098205 WO2020038191A1 (zh) 2018-08-24 2019-07-29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EP19851563.7A EP3809636B1 (en) 2018-08-24 2019-07-29 Time delay measur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US17/159,785 US11706113B2 (en) 2018-08-24 2021-01-27 Determining delay based on a measurement code bloc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4558.8A CN110858811B (zh) 2018-08-24 2018-08-24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8811A true CN110858811A (zh) 2020-03-03
CN110858811B CN110858811B (zh) 2022-01-18

Family

ID=6959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4558.8A Active CN110858811B (zh) 2018-08-24 2018-08-24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6113B2 (zh)
EP (1) EP3809636B1 (zh)
CN (1) CN110858811B (zh)
WO (1) WO202003819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2116A (zh) * 2020-12-11 2021-04-23 盛立金融软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耗时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7636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8811B (zh) * 2018-08-24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EP4216516A1 (en) * 2022-01-25 2023-07-26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u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xchanging ethernet frames on a single m-lvds line
CN116866112B (zh) * 2023-08-31 2023-12-01 南京德克威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总线耦合器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380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932905A (zh) * 2011-08-10 2013-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补偿1588链路非对称性时延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857029A (zh) * 2012-11-30 2014-06-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延时差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067653A (zh) * 2012-12-12 2014-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时延测量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装置
CN104812054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差确定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150334666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the base station to measure the internal uplink and downlink delays of the node without pre-calibration
US20160227505A1 (en) * 2011-03-08 2016-08-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opagation delay difference reporting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CN105978759A (zh) * 2016-06-28 2016-09-2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6161121A (zh) * 2015-03-24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时延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54921A (zh) * 2015-08-05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延的最小化路测方法及装置
US20170324778A1 (en) * 2016-05-05 2017-11-09 Ixia Latency-Based Timeouts For Concurrent Security Processing Of Network Packets By Multiple In-Line Network Security Tools
CN107979421A (zh) * 2016-10-24 2018-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rru侧进行时延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9015A (zh) * 2017-01-09 2018-07-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7642C (zh) * 2005-05-31 2009-04-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接入装置及其接入方法
JP4852963B2 (ja) * 2005-10-14 2012-0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伝送装置
US8660152B2 (en) * 2006-09-25 2014-02-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frame network clock synchronization
JP5507813B2 (ja) * 2007-02-16 2014-05-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KR101498052B1 (ko) * 2007-09-19 2015-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정보와 제어 정보를 다중화 하는 방법
JP5031687B2 (ja) * 2008-07-03 2012-09-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遅延補正方法
US8780821B2 (en) * 2009-02-20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interleaver for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code block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15229A (zh) * 2009-02-25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适配的方法和业务适配装置
US9118728B2 (en) * 2009-03-04 2015-08-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layer traversal time
EP2879297B1 (en) * 2012-07-27 2019-03-13 Sun Patent Trust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ter, reception method, and receiver
WO2014052972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Vitess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High accuracy 1588 timestamping over high speed multi lane distribution physical code sublayers
WO2014047941A1 (zh) * 2012-09-29 2014-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时延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22243B (zh) * 2012-12-05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8978022B2 (en) * 2013-01-10 2015-03-1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ducing instruction miss penalties in applications
CN103457793B (zh) * 2013-08-21 201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时延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716147A (zh) * 2013-12-16 2014-04-09 武汉中元华电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路径延时测量功能的采样值传输及同步方法
JP6384125B2 (ja) * 2014-05-30 2018-09-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38311B2 (en) * 2015-01-30 2017-1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de, network controll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routing data packets in a network
US9602271B2 (en) * 2015-06-01 2017-03-21 Globalfoundries Inc. Sub-nanosecond distributed clock synchronization using alignment marker in ethernet IEEE 1588 protocol
US9838290B2 (en) * 2015-06-30 2017-12-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97480B2 (en) * 2015-09-29 2018-10-09 Ciena Corporation Time transfer systems and methods over flexible ethernet
CN107925592B (zh) * 2015-08-11 2021-02-19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分组延迟测量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80248797A1 (en) * 2017-02-28 2018-08-30 ACTUSNETWORK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tection in time sensitive networks of a ring topology of ring topology
CN112134655B (zh) * 2017-09-21 2023-05-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Oam消息传输方法、传输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98732B (zh) * 2017-10-23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1101923B2 (en) * 2017-12-27 2021-08-24 Intel Corporation Receiver circuitry for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CN109995604B (zh) * 2017-12-29 2023-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时延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58811B (zh) * 2018-08-24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380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60227505A1 (en) * 2011-03-08 2016-08-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opagation delay difference reporting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CN102932905A (zh) * 2011-08-10 2013-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补偿1588链路非对称性时延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857029A (zh) * 2012-11-30 2014-06-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延时差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067653A (zh) * 2012-12-12 2014-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时延测量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装置
CN104812054A (zh) * 2014-01-27 2015-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差确定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150334666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the base station to measure the internal uplink and downlink delays of the node without pre-calibration
CN106161121A (zh) * 2015-03-24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时延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54921A (zh) * 2015-08-05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延的最小化路测方法及装置
US20170324778A1 (en) * 2016-05-05 2017-11-09 Ixia Latency-Based Timeouts For Concurrent Security Processing Of Network Packets By Multiple In-Line Network Security Tools
CN105978759A (zh) * 2016-06-28 2016-09-28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7979421A (zh) * 2016-10-24 2018-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rru侧进行时延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9015A (zh) * 2017-01-09 2018-07-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NG ZHANG; YUANZHANG SUN: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of Delays in Wide-Area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s"",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 VOLUME: 30, ISSUE: 5, SEPT. 2015)》 *
赵旭: ""同时同频全双工微波通信时频同步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2116A (zh) * 2020-12-11 2021-04-23 盛立金融软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耗时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02116B (zh) * 2020-12-11 2022-05-10 盛立安元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耗时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7636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38191A1 (zh) 2020-02-27
EP3809636A1 (en) 2021-04-21
CN110858811B (zh) 2022-01-18
US20210152451A1 (en) 2021-05-20
EP3809636A4 (en) 2021-08-11
US11706113B2 (en) 2023-07-18
EP3809636B1 (en) 2023-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8811B (zh) 测量时延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US11558136B2 (en) High speed embedde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US10673565B2 (en) Confirming data accuracy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US8898364B2 (en) Method, system, and bus coupler for exchanging data between a higher-level network and a lower-level network
CN110061795B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高速嵌入协议的生成方法
Berwanger et al. FlexRay–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dvanced automotive control systems
US20190280797A1 (en) Flexible ethernet group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6464559B (zh) 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高速嵌入式协议
US9432488B2 (en) High speed embedde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US8737426B1 (en) High speed embedde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CN104850526A (zh) 动态可重构高速串行总线中的时间同步方法
CN102035688B (zh) 一种快速控制网络链路访问设计方法
US97056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hardware time stamping
WO2022052609A1 (zh) 时延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u et al. Improving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 (EPA) based industrial networks
WO2023124197A1 (zh) 一种时间戳同步的误差补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204463106U (zh) Um-bus总线通道故障检测控制器
US20110026654A1 (en) Network device of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ation type, network system, and frame transfer method
CN108768572B (zh) 一种基于令牌的时间戳生成系统及方法
US2014037657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checking pair
CN118175456A (zh) 业务码块流的传输方法、服务质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678123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第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