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6213A -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6213A
CN110856213A CN201911007515.3A CN201911007515A CN110856213A CN 110856213 A CN110856213 A CN 110856213A CN 201911007515 A CN201911007515 A CN 201911007515A CN 110856213 A CN110856213 A CN 110856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mode
network side
control plan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75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6213B (zh
Inventor
陈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75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6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6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6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6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6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04W76/36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for reassigning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d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包括: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响应于检测到的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网络侧根据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无线资源。如此,终端可以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小来实现数据面传输方式和控制面传输方式的切换,并且,在将数据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时,终端还可以及时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实现网络侧及时释放无线资源的目的,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避免网络拥堵。

Description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物联网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Things,窄带物联网),EMTC(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以及5G技术中的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大规模物联网)的架构,通过上述架构可以满足无线物联网的数据传输及多连接的需求。具体地,上述架构对于无线物联网数据在空口上有两种传输方法,分别是控制面数据传输方式与数据面(也可以称为用户面)数据传输方式。其中,控制面数据传输方式不建立数据面会话连接,通过在控制信令中携带数据的方式传输小数据,该方式占用的无线资源很小,适合数据量较小的数据的传输,如每月的自动抄表数据上报;数据面数据传输方式需要建立专门的数据面会话连接,该方式占用无线资源较多,适合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的集中传输,如客户端通过网络进行升级。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数据量变小,则终端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数据传输方式切换至控制面数据传输方式,但是,数据面数据传输方式占用的无线资源仍然存在,只有基站在检测到无数据传输或者无数据量较大的数据传输时,才会通知网络侧,也即是,通知基站及与该基站相连的核心网释放数据面数据传输方式占用的无线资源,如此,由于需要基站检测是否还存在数据量较大的数据传输,使得无线资源的释放存在一段时间的延迟,导致网络的无线资源的浪费,造成网络拥堵。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及时释放无线资源,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避免网络拥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数据传输方式从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
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
可选地,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为携带有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或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可选地,所述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包括:
在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通过所述终端的无线协议栈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
可选地,所述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包括:
在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在所述控制面传输方式中,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终端在网络侧完成注册时,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网络侧发送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无线资源。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装置,应用于终端侧,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切换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数据传输方式从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
可选地,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为携带有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或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新增子模块,用于在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端的无线协议栈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新增子模块,用于在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面传输方式中,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终端在网络侧完成注册时,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网络侧发送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无线资源。
本公开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接着,响应于检测到的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最后,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网络侧根据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如此,终端可以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小来实现数据面传输方式和控制面传输方式的切换,并且,在将数据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时,终端还可以及时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实现网络侧及时释放无线资源的目的,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避免网络拥堵。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终端侧,该终端侧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终端11,该数据传输系统还可以包括:基站12、核心网13和外部服务器14。其中,该终端11可以是手机或电脑,该外部服务器14可以移动服务器、联通服务器、电信服务器、阿里服务器等等。其中,图1中示出的终端11为手机,并且数量为一个。
在该系统中,终端11根据用户的操作,向基站12发送数据,基站12在接收到该数据之后,将该数据发送至核心网13,以使核心网13将该数据发送至外部服务器14中,进而实现终端11与外部服务器14之间的数据传输。示例地,假设用户在终端11中访问搜狐页面,并在该页面中查询“无线物联网”的资料,如此,终端11可以将该查询“无线物联网”资料的请求数据依次通过基站12和核心网13,发送至搜狐服务器,以使搜狐服务器根据该请求数据,将与“无线物联网”有关的结果发送至终端,并在终端中显示。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当使用了终端的数据面传输方式时,如果数据量变小,则终端会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此时,网络侧中该数据面传输方式占用的无线资源并不会被立即释放,而是在基站检测到无数据量较大的数据传输时,才会向核心网发送释放无线资源的请求,而基站在检测到无数据量较大的数据传输时,相对于终端而言,已经延迟了一段时间,所以,核心网在延迟一段时间后才能释放无线资源,进而其他终端才能使用该无线资源,如此,会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终端数量较多时会导致大量的无线资源浪费,造成网络拥堵。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侧,进一步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11。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1中,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须知的是,终端中的控制面传输方式无需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无线承载,例如,DRB(DataResource Bearer,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和基站与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之间的承载,即,网路侧不需要为控制面传输方式分配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无线资源,相应地,在将控制面传输方式切换至数据面传输方式时,就无需释放无线资源,因此,在本公开中,仅针对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的情况下,对数据面传输方式占用的无线资源进行释放。
因此,在步骤21中,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其中,终端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可以是终端中的应用在确定出其需要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之后上报给终端的,也可以是终端主动从终端中的应用中检测得到的,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在终端检测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之后,将该数据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待传输数据需要使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数据面传输方式还是控制面传输方式。其中,该预设阈值可以是每秒传输3个数据包,或者是每秒传输数据量的大小为3000比特,具体的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公开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22中,响应于检测到的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
在检测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时,表明该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变小,可以使用控制面传输方式,因此,在步骤22中,若检测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23中,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网络侧根据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
在现有技术中,将数据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之后,网络侧中该数据面传输方式占用的无线资源并不会被立即释放,从而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造成网络拥堵,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本公开中,在将数据传输方式切换至控制面传输方式后,终端会立即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请求网络侧释放为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可以是在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的同时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也可以是在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之后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本公开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图2中仅示出了在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之后,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的情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接着,响应于检测到的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最后,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网络侧根据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如此,终端可以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小来实现数据面传输方式和控制面传输方式的切换,并且,在将数据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时,终端还可以及时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实现网络侧及时释放无线资源的目的,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避免网络拥堵。
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公开所提供的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下面以一个完整的实施例对本公开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1中,当终端在网络侧完成注册时,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当终端开机附着在网络侧时,即,终端在网络侧完成注册时,终端可以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其中,终端在网络侧进行注册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此外,终端在网络侧完成注册后,网络侧可以向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以使终端获知其完成注册。
在步骤32中,若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
如上所述,在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需要使用控制面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在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需要使用数据面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因此,在本公开中,在检测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需要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具体地,在检测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终端可以在无线协议栈中,发起控制面服务请求(CONTROL PLANESERVICE REQUEST,CSR请求),并在CSR请求消息中增加用于表征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示例地,终端可以在CSR请求消息中新增标志位,或者,在CSR请求消息中选择已有的表征是否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位,并将该标志位为1设置为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如此,终端可以向网络侧发送该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CSR请求消息,以使该网络侧在接收到该CSR请求消息时,解析出该标志位为1,进而使得网络侧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的重配消息为终端的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无线资源。
在网络侧为终端的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无线资源之后,终端即可以以数据面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步骤33(21)中,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在步骤34(22)中,响应于检测到的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预设阈值,将数据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
其中,上述步骤33和步骤34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1中的步骤21和步骤2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35(23)中,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
其中,该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为携带有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EPS session managementData Transport)消息、跟踪区域更新程序(Tracking area updating procedure,TAU)消息,等等。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TAU消息本身结构相对于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和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比较大,若仅是为了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而发送该TAU消息,会增加终端和系统的开销,因此,在本公开中,优选地,采用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或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来携带该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通过终端的无线协议栈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该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通过终端的无线协议栈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网络侧在接收到携带有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消息,释放为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
此外,在将传输方式从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之后,终端继续以控制面传输方式进行传输数据。
如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实现终端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在控制面传输方式和数据面传输方式之间切换,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网络侧及时释放无线资源请求的目的,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使得网络侧可以容纳更多的终端,避免了网络拥堵。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装置。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装置的框图,该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装置应用于终端侧。如图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41,用于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切换模块42,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数据传输方式从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
第一发送模块43,用于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
可选地,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为携带有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或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43可以包括:
第一新增子模块,用于在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端的无线协议栈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43可以包括:
第二新增子模块,用于在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面传输方式中,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终端在网络侧完成注册时,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网络侧发送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无线资源。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可以终端,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该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503,输入/输出(I/O)接口504,以及通信组件5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5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5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预设阈值、控制面传输方式、数据面传输方式、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如此,处理器501可以利用存储器502中存储的预设阈值,对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进行比较,若该数据量小于该预设阈值,将所述数据传输方式从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以及,处理器501还可以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网络侧根据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该存储器5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5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2或通过通信组件5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504为处理器5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505用于该电子设备5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5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5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侧,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数据传输方式从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
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为携带有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或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包括:
在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通过所述终端的无线协议栈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包括:
在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在所述控制面传输方式中,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终端在网络侧完成注册时,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向所述网络侧发送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携带有建立数据面传输方式的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无线资源。
6.一种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侧,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面传输方式时,检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切换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将所述数据传输方式从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切换为控制面传输方式;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释放无线资源请求,以使所述网络侧根据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释放为所述数据面传输方式分配的无线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新增子模块,用于在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端的无线协议栈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控制面服务请求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新增子模块,用于在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中新增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面传输方式中,向网络侧发送携带有所述释放无线资源请求标志的EPS会话管理数据传输消息。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007515.3A 2019-10-22 2019-10-22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856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7515.3A CN110856213B (zh) 2019-10-22 2019-10-22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7515.3A CN110856213B (zh) 2019-10-22 2019-10-22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6213A true CN110856213A (zh) 2020-02-28
CN110856213B CN110856213B (zh) 2023-03-24

Family

ID=6959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7515.3A Active CN110856213B (zh) 2019-10-22 2019-10-22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62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2554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3055989A (zh) * 2021-03-31 202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4157A (zh) * 2011-08-24 2011-1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过程中的资源释放方法及装置
CN102480799A (zh) * 2010-11-24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及其通知机器类通信设备离线的方法
CN102892203A (zh) * 2011-07-18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域网络中无线链路的调度方法及终端
CN104540241A (zh) * 2011-01-10 2015-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上下文相关资源的释放方法和设备
CN106100800A (zh) * 2016-08-22 2016-11-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lte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式的切换方法
CN107040398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73584A1 (zh) * 2016-04-05 2017-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案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696911A (zh) * 2017-04-11 2018-10-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9547507A (zh) * 2017-09-21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窄带物联网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网元实体
CN110169140A (zh) * 2017-01-09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会话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0799A (zh) * 2010-11-24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及其通知机器类通信设备离线的方法
CN104540241A (zh) * 2011-01-10 2015-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上下文相关资源的释放方法和设备
CN102892203A (zh) * 2011-07-18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域网络中无线链路的调度方法及终端
CN102264157A (zh) * 2011-08-24 2011-1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过程中的资源释放方法及装置
CN107040398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73584A1 (zh) * 2016-04-05 2017-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案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100800A (zh) * 2016-08-22 2016-11-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lte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式的切换方法
CN110169140A (zh) * 2017-01-09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会话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8696911A (zh) * 2017-04-11 2018-10-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9547507A (zh) * 2017-09-21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窄带物联网的接入方法、装置及网元实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2554A (zh) * 2020-11-24 2021-03-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3055989A (zh) * 2021-03-31 202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6213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36804B1 (ko) 세션 관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1917498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82538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session management in 5G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937421B (zh) 一种订阅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EP357795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on of an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in an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5873241B (zh) 建立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EP39878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ssion control of sessions based on priority
CN108541031B (zh) 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96306A1 (zh) 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以及相应实体
JP7467669B2 (ja) 接続確立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757357B (zh) 重定向方法、网络及终端设备、通信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6213B (zh) 切换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06509474A (ja) 多重パケット・データ・サービス接続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2293792B1 (ko) 제어 평면 접속 관리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WO2019223478A1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6018851A (zh) 通信系统中在向网络切片注册和注销以及建立和释放pdu会话时的用户设备行为的运营商控制
KR102316348B1 (ko)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기기 및 단말 기기
CN108464034B (zh) 语音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097751A (zh) 利用smf重新选择来重新锚定
KR101990584B1 (ko) Ptt 시스템에서의 사용자 정보 관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정보 실시간 업데이트 방법
US20230319677A1 (en) Shared cu up address management
CN112218305B (zh) 一种配置更新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4071379A (zh) 宽带集群的群组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706935A (zh) 一种通信隧道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