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3722A - 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3722A
CN110853722A CN201911111667.8A CN201911111667A CN110853722A CN 110853722 A CN110853722 A CN 110853722A CN 201911111667 A CN201911111667 A CN 201911111667A CN 110853722 A CN110853722 A CN 110853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reatment
module
dimensional code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16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栋先
戴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9111116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3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3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3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具体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包括移动终端模组、中医办模组和治疗端模组,所述移动终端模组包括终端一体机,所述终端一体机包括触摸屏、第一打印机。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模组的设置,可在等待就诊期间自主步病情单,就诊时医生可直接观察打印单,可简单明了的进行病情了解,减少单个病人的就诊时长,一方面避免方言等影响医患沟通,另一方面节约传统中医诊治过程中的“闻”步骤,缩短就诊时长,患者领取医生开出的二维码打印纸经二维码识别模块识别,生产治疗方案纸质版交给药房或理疗机构,既减少了传统书写药方或病历的时长,又可避免因医生字迹晦涩难懂造成医疗方案的错误理解。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现有的中医诊断方式多采用面对面的问话式直接会诊,因中医诊治需进行多方面的病情确定后才能进行病情及治疗方案的确定,这样单个病人的会诊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从而给后续排队的患者增加等待时长;另一方面,中医药方较长且对重量的要求较为严苛,而医生字迹多为潦草难解,这样容易在治疗方案判定时出现错误或需到医生处再次询问,不仅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而且不利于病情的尽快确诊及治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中医诊治过程中的等待时长和字迹潦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模组、中医办模组和治疗端模组;
所述移动终端模组包括终端一体机,所述终端一体机包括触摸屏、第一打印机、二维码识别模块、信息识别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信息存储单元、信息闪存单元和信息清除模块;
触摸屏,用于选定症状对应选项及就诊手段的预选;
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治疗方案二维码,并解析生成文字版治疗方案;
信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身份证/就诊卡的身份信息;
第一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症状问卷表格的空白模板;
信息闪存单元,用于临时存储患者由触摸屏输入的信息、二维码解析信息和识别的患者的身份信息;
信息清除模块,用于清除信息闪存单元存储的临时信息;
所述中医办模组包括医生计算机和第二打印机,所述医生计算机包括第二信息存储单元、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二维码生成模块;
第二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不同症状对应的治疗方案/药材名称;
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信息存储单元的治疗方案/药材进行统计、整合,生成完整的治疗方案;
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生成的治疗方案生成二维码。
如图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患者在等待就诊期间,可将身份证/就诊卡放置在信息识别模块位置,读取患者就诊信息上传至信息闪存单元,第一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到信号调取第一信息存储单元内的症状问卷表格的空白模板,患者通过触摸屏对自己对应症状情况及可接受的治疗手段进行勾选,经由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整合,生成完整的初步病情单,经第一打印机生成打印单,随后抽离份证/就诊卡,信息识别模块无信息读入将信号传输至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由第一信号处理模块控制信息清除模块工作对信息闪存单元内的临时信息进行清除,避免患者私人信息的泄露,就诊时医生可直接观察打印单,可简单明了的进行病情了解,减少单个病人的就诊时长,一方面避免方言等影响医患沟通,另一方面节约传统中医诊治过程中的“闻”步骤,缩短就诊时长,再经医生的综合诊治后,使用医生计算机经第二信息存储单元开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并经二维码生成模块将治疗方案生成二维码并由第二打印机进行打印,患者领取该二维码打印纸到终端一体机位置,经二维码识别模块识别,将信号传输至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并解读成治疗方案纸质版交给药房或理疗机构,药房或理疗机构通过治疗端计算机记录患者信息及诊治方案,既减少了传统书写药方或病历的时长,又可避免因医生字迹晦涩难懂造成医疗方案的错误理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摸屏、二维码识别模块和信息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设置为信息闪存单元,所述信息清除模块的输出端设置为信息闪存单元,一方面可保证空白模板的保留,另一方面可避免患者私人信息的泄露。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存储单元和信息闪存单元的数据信息由第一信号处理模块整合,第一打印机将其整合数据打印,医生根据打印单直接进行“闻”,可由患者排队期间进行,减少单个病人的就诊时长,一方面避免方言等影响医患沟通,另一方面节约就诊时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端模组设置为治疗端计算机,所述治疗端计算机用于记录患者信息及诊治方案,便于医疗工作人员整理患者讯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就诊手段包括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和汤药治疗,多治疗方案的选用,可给予患者选择的自由权,避免怕针患者或对中药液难以下咽的患者产生怕医的抵触情绪从而放弃就医。
本发明还包括以终端一体机为主体的智能终端,所述终端一体机底端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机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机壳与终端一体机大小相适配,将患者输入病理信息的空间减小,给患者以安全感。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由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机壳外表面设置为磨砂面,可有效的防止由外界直接观察到触摸屏上的信息,保证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被窥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模组的设置,可在等待就诊期间自主步病情单,就诊时医生可直接观察打印单,可简单明了的进行病情了解,减少单个病人的就诊时长,一方面避免方言等影响医患沟通,另一方面节约传统中医诊治过程中的“闻”步骤,缩短就诊时长,患者领取医生开出的二维码打印纸经二维码识别模块识别,生产治疗方案纸质版交给药房或理疗机构,既减少了传统书写药方或病历的时长,又可避免因医生字迹晦涩难懂造成医疗方案的错误理解;
2、本发明通过机壳,可在患者在终端一体机操作时形成一个相对隔离的空间区域,降低患者在输入病理信息时的不适感,提高安全感,且机壳外表面的磨砂设置,可有效的防止由外界直接观察到触摸屏上的信息,保证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被窥探,保证初步病情单步骤及生成治疗方案步骤时的隐蔽性,保证了患者的隐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模组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中医办模组模块图。
附图标记为:1移动终端模组、11底座、12终端一体机、13触摸屏、14 第一打印机、15二维码识别模块、16信息识别模块、17机壳、18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9第一信息存储单元、110信息闪存单元、111信息清除模块、2 中医办模组、21医生计算机、22第二打印机、23第二信息存储单元、24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5二维码生成模块、3治疗端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模组1、中医办模组2和治疗端模组3;
所述移动终端模组1包括终端一体机12,所述终端一体机12包括触摸屏 13、第一打印机14、二维码识别模块15、信息识别模块16、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第一信息存储单元19、信息闪存单元110和信息清除模块111;
触摸屏13,用于选定症状对应选项及就诊手段的预选;
二维码识别模块15,用于识别治疗方案二维码,并解析生成文字版治疗方案;
信息识别模块16,用于识别身份证/就诊卡的身份信息;
第一信息存储单元19,用于存储症状问卷表格的空白模板;
信息闪存单元110,用于临时存储患者由触摸屏13输入的信息、二维码解析信息和识别的患者的身份信息;
信息清除模块111,用于清除信息闪存单元110存储的临时信息;
所述中医办模组2包括医生计算机21和第二打印机22,所述医生计算机 21包括第二信息存储单元23、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4和二维码生成模块25;
第二信息存储单元23,用于存储不同症状对应的治疗方案/药材名称;
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4,用于对第二信息存储单元23的治疗方案/药材进行统计、整合,生成完整的治疗方案;
二维码生成模块25,用于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4生成的治疗方案生成二维码。
所述触摸屏13、二维码识别模块15和信息识别模块16的输出端均设置为信息闪存单元110,所述信息清除模块111的输出端设置为信息闪存单元 110,一方面可保证空白模板的保留,另一方面可避免患者私人信息的泄露,所述第一信息存储单元19和信息闪存单元110的数据信息由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整合,第一打印机14将其整合数据打印,医生根据打印单直接进行“闻”,可由患者排队期间进行,减少单个病人的就诊时长,一方面避免方言等影响医患沟通,另一方面节约就诊时长,所述治疗端模组3设置为治疗端计算机,所述治疗端计算机用于记录患者信息及诊治方案,便于医疗工作人员整理患者讯息,所述就诊手段包括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和汤药治疗,多治疗方案的选用,可给予患者选择的自由权,避免怕针患者或对中药液难以下咽的患者产生怕医的抵触情绪从而放弃就医。
本发明还包括以终端一体机12为主体的智能终端,所述终端一体机12 底端固定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顶部设有机壳17,所述机壳17底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7与终端一体机12大小相适配,将患者输入病理信息的空间减小,给患者以安全感,所述机壳17由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机壳17外表面设置为磨砂面,可有效的防止由外界直接观察到触摸屏13上的信息,保证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被窥探
如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患者在等待就诊期间,可将身份证/ 就诊卡放置在信息识别模块16位置,读取患者就诊信息上传至信息闪存单元 110,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接收到信号调取第一信息存储单元19内的症状问卷表格的空白模板,患者通过触摸屏13对自己对应症状情况及可接受的治疗手段进行勾选,经由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的整合,生成完整的初步病情单,经第一打印机14生成打印单,随后抽离份证/就诊卡,信息识别模块16无信息读入将信号传输至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由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控制信息清除模块111工作对信息闪存单元110内的临时信息进行清除,避免患者私人信息的泄露,就诊时医生可直接观察打印单,可简单明了的进行病情了解,减少单个病人的就诊时长,一方面避免方言等影响医患沟通,另一方面节约传统中医诊治过程中的“闻”步骤,缩短就诊时长,再经医生的综合诊治后,使用医生计算机21经第二信息存储单元23开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并经二维码生成模块25将治疗方案生成二维码并由第二打印机22进行打印,患者领取该二维码打印纸到终端一体机12位置,经二维码识别模块15识别,将信号传输至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并解读成治疗方案纸质版交给药房或理疗机构,药房或理疗机构通过治疗端计算机记录患者信息及诊治方案,既减少了传统书写药方或病历的时长,又可避免因医生字迹晦涩难懂造成医疗方案的错误理解;
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机壳17可在患者在终端一体机12操作时形成一个相对隔离的空间区域,降低患者在输入病理信息时的不适感,提高安全感,且机壳17外表面的磨砂设置,可有效的防止由外界直接观察到触摸屏13上的信息,保证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被窥探,保证初步病情单步骤及生成治疗方案步骤时的隐蔽性,保证了患者的隐私。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模组(1)、中医办模组(2)和治疗端模组(3);
所述移动终端模组(1)包括终端一体机(12),所述终端一体机(12)包括触摸屏(13)、第一打印机(14)、二维码识别模块(15)、信息识别模块(16)、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第一信息存储单元(19)、信息闪存单元(110)和信息清除模块(111);
触摸屏(13),用于选定症状对应选项及就诊手段的预选;
二维码识别模块(15),用于识别治疗方案二维码,并解析生成文字版治疗方案;
信息识别模块(16),用于识别身份证/就诊卡的身份信息;
第一信息存储单元(19),用于存储症状问卷表格的空白模板;
信息闪存单元(110),用于临时存储患者由触摸屏(13)输入的信息、二维码解析信息和识别的患者的身份信息;
信息清除模块(111),用于清除信息闪存单元(110)存储的临时信息;
所述中医办模组(2)包括医生计算机(21)和第二打印机(22),所述医生计算机(21)包括第二信息存储单元(23)、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4)和二维码生成模块(25);
第二信息存储单元(23),用于存储不同症状对应的治疗方案/药材名称;
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4),用于对第二信息存储单元(23)的治疗方案/药材进行统计、整合,生成完整的治疗方案;
二维码生成模块(25),用于将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4)生成的治疗方案生成二维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13)、二维码识别模块(15)和信息识别模块(16)的输出端均设置为信息闪存单元(110),所述信息清除模块(111)的输出端设置为信息闪存单元(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存储单元(19)和信息闪存单元(110)的数据信息由第一信号处理模块(18)整合,第一打印机(14)将其整合数据打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端模组(3)设置为治疗端计算机,所述治疗端计算机用于记录患者信息及诊治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诊手段包括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和汤药治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终端一体机(12)为主体的智能终端,所述终端一体机(12)底端固定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顶部设有机壳(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7)底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7)与终端一体机(12)大小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7)由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机壳(17)外表面设置为磨砂面。
CN201911111667.8A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Pending CN110853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1667.8A CN110853722A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1667.8A CN110853722A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3722A true CN110853722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0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1667.8A Pending CN110853722A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372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0681A (zh) * 2016-05-30 2016-09-07 镇江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患者自我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6023466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吴卫平 医患处方互联与智能药品仓储分发系统
CN207133913U (zh) * 2017-09-04 2018-03-23 河北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务一体机
CN108597573A (zh) * 2018-05-22 2018-09-28 北京守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处方管理系统及处方管理方法
CN108597587A (zh) * 2018-04-26 2018-09-28 南京大经中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名老中医经验智能化传承和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及方法
CN208547872U (zh) * 2018-06-20 2019-02-26 上海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政务服务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3466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吴卫平 医患处方互联与智能药品仓储分发系统
CN105930681A (zh) * 2016-05-30 2016-09-07 镇江市第人民医院 一种患者自我评估系统及方法
CN207133913U (zh) * 2017-09-04 2018-03-23 河北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居民健康卡自助服务一体机
CN108597587A (zh) * 2018-04-26 2018-09-28 南京大经中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名老中医经验智能化传承和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及方法
CN108597573A (zh) * 2018-05-22 2018-09-28 北京守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处方管理系统及处方管理方法
CN208547872U (zh) * 2018-06-20 2019-02-26 上海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政务服务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0111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 Identity Validation in a Telemedicine System
CN107315926A (zh) 一种中医诊疗机器人及其诊疗方法
TWI497334B (zh) 健康資料收集整合利用裝置及系統
WO2005124624A1 (en) Biomeric information reader and system
CN106332554B (zh) 医疗连续性服务系统
WO2019047362A1 (zh) 远程中医辅助诊疗信息系统及其信息交互方法
TWM564220U (zh) 智慧型用藥資訊服務系統
Abu-Dalbouh et al. A mobile reminder system for elderly and Alzheimer's patients
CN110706811A (zh) 一种中医辅助开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7188290A (ja) 医療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08597588A (zh) 全人群全生命历程健康图谱创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TW201638875A (zh) 用藥記錄與避免重複用藥之方法
TWI749621B (zh) 用藥提醒與回報系統及其實施方法
JP6213942B1 (ja) 遠隔診療支援システム、遠隔診療支援サーバ及び遠隔診療支援方法
Wu et al. Adherenc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 where are we, 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JP2002132958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病院システム
CN110853722A (zh) 一种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Price et al. Person-centered healthcar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Experiences from a user driven healthcare network
JP2005224354A (ja) 健康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US2021030486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ing medical device case files with corresponding patient care records
Imaizumi et al. Hippocra: Doctor-to-doctor teledermatology consultation service towards future ai-based diagnosis system in japan
Caldwell Gynecology
US20220392620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decreasing patient processing time in a clinical setting
US20230268039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decreasing patient processing time in a clinical setting
TWM306365U (en) Portable health card microcomputer logic memor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