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8736A -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8736A
CN110848736A CN201911179540.XA CN201911179540A CN110848736A CN 110848736 A CN110848736 A CN 110848736A CN 201911179540 A CN201911179540 A CN 201911179540A CN 110848736 A CN110848736 A CN 110848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uel
air
coating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95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位
郑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ran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ran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ran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ran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95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87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8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8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1/00Regulating fuel supply
    • F23N1/02Regulating fuel supply conjointly with air supply
    • F23N1/025Regulating fuel supply conjointly with air supply using electrical or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KFEEDING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3/00Feeding or distributing of lump or pulverulent fuel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K3/02Pneumatic feeding arrangements, i.e. by air bla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00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18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using detectors sensitive to rate of flow of air or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00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26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00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18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using detectors sensitive to rate of flow of air or fuel
    • F23N2005/181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using detectors sensitive to rate of flow of air or fuel using detectors sensitive to rate of flow of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00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5/18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using detectors sensitive to rate of flow of air or fuel
    • F23N2005/185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using detectors sensitive to rate of flow of air or fuel using detectors sensitive to rate of flow of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包括鼓风机、燃料输送风机、模数转换器、中央处理器、第二管道、PLC控制器、显示器、第一管道、风量传感器、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鼓风机和燃料输送风机的输出端分别连通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风量传感器,所述燃料输送风机所输送的燃料为煤粉,所述压力传感器和风量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模数转换器,且模数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本发明在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风量传感器,可方便人们对锅炉的燃料和风量进行控制,并降低了锅炉对能源的消耗量。

Description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在锅炉使用中,需要配合燃料和风量使用,但现有的燃料和风量均不易控制,从而增加了锅炉对能源的消耗量,为此,我们提出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包括鼓风机、燃料输送风机、模数转换器、中央处理器、第二管道、PLC控制器、显示器、第一管道、风量传感器、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鼓风机和燃料输送风机的输出端分别连通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风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燃料输送风机所输送的燃料为煤粉。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风量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模数转换器,且模数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有中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导线连接有PLC控制器和显示器,且PLC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鼓风机和燃料输送风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涂设有聚氯乙烯涂层,且聚氯乙烯涂层远离第二管道的一侧涂设有二硫化钼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涂设有碳化钨涂层,且第一管道的内侧涂设有纳米氧化铬涂层。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涂层、二硫化钼涂层、碳化钨涂层和纳米氧化铬涂层的厚度均相同,且纳米氧化铬涂层的厚度为两百到三百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第一管道的内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风量传感器,风量传感器可检测第一管道内的风量大小,并将检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后送入中央处理器内进行处理分析,并在第一管道内的风量超过风量传感器所检测的最高预设值时,通过PLC控制器调节电磁阀的开合度以及降低燃料输送风机的转速,降低从第一管道内输出的风量和降低从第二管道内输出的燃料量,压力传感器可对第一管道内的压力大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后送入中央处理器内进行处理分析,并在第一管道内的压力超过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最高预设值时,通过PLC控制器降低鼓风机的转速,避免鼓风机一直原速转动对第一管道造成负担,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方便人们对锅炉的燃料和风量进行控制,并降低了锅炉对能源的消耗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聚氯乙烯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纳米氧化铬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鼓风机、2燃料输送风机、3模数转换器、4中央处理器、5第二管道、6 PLC控制器、7显示器、8第一管道、9风量传感器、10电磁阀、11压力传感器、12聚氯乙烯涂层、13二硫化钼涂层、14碳化钨涂层、15纳米氧化铬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鼓风机1、燃料输送风机2、模数转换器3、中央处理器4、第二管道5、PLC控制器6、显示器7、第一管道8、风量传感器9、电磁阀10、压力传感器11、聚氯乙烯涂层12、二硫化钼涂层13、碳化钨涂层14和纳米氧化铬涂层1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包括鼓风机1、燃料输送风机2、模数转换器3、中央处理器4、第二管道5、PLC控制器6、显示器7、第一管道8、风量传感器9、电磁阀10和压力传感器11,鼓风机1和燃料输送风机2的输出端分别连通有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5,第二管道5的内表面涂设有聚氯乙烯涂层12,且聚氯乙烯涂层12远离第二管道5的一侧涂设有二硫化钼涂层13,可提高第二管道5的耐腐蚀性以及润滑性,在提高第二管道5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提高了燃料的输送效率,第一管道8的外侧涂设有碳化钨涂层14,且第一管道8的内侧涂设有纳米氧化铬涂层15,可提高第一管道8的耐磨性和防刮性,避免外界的物体和第一管道8内部的空气中夹杂的颗粒状杂质对第一管道8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聚氯乙烯涂层12、二硫化钼涂层13、碳化钨涂层14和纳米氧化铬涂层15的厚度均相同,且纳米氧化铬涂层15的厚度为两百到三百微米,燃料输送风机2所输送的燃料为煤粉,且第一管道8的内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电磁阀10和风量传感器9,风量传感器9可检测第一管道8内的风量大小,并将检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3转换后送入中央处理器4内进行处理分析,并在第一管道8内的风量超过风量传感器9所检测的最高预设值时,通过PLC控制器6调节电磁阀10的开合度以及降低燃料输送风机2的转速,降低从第一管道8内输出的风量和降低从第二管道5内输出的燃料量,压力传感器11可对第一管道8内的压力大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3转换后送入中央处理器4内进行处理分析,并在第一管道8内的压力超过压力传感器11所检测的最高预设值时,通过PLC控制器6降低鼓风机1的转速,避免鼓风机1一直原速转动对第一管道8造成负担,压力传感器11和风量传感器9通过导线连接有模数转换器3,且模数转换器3通过导线连接有中央处理器4,中央处理器4通过导线连接有PLC控制器6和显示器7,且PLC控制器6通过导线与鼓风机1和燃料输送风机2连接。
使用时,在第一管道8的内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电磁阀10和风量传感器9,风量传感器9可检测第一管道8内的风量大小,并将检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3转换后送入中央处理器4内进行处理分析,并在第一管道8内的风量超过风量传感器9所检测的最高预设值时,通过PLC控制器6调节电磁阀10的开合度以及降低燃料输送风机2的转速,降低从第一管道8内输出的风量和降低从第二管道5内输出的燃料量,压力传感器11可对第一管道8内的压力大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3转换后送入中央处理器4内进行处理分析,并在第一管道8内的压力超过压力传感器11所检测的最高预设值时,通过PLC控制器6降低鼓风机1的转速,避免鼓风机1一直原速转动对第一管道8造成负担,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方便人们对锅炉的燃料和风量进行控制,并降低了锅炉对能源的消耗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包括鼓风机(1)、燃料输送风机(2)、模数转换器(3)、中央处理器(4)、第二管道(5)、PLC控制器(6)、显示器(7)、第一管道(8)、风量传感器(9)、电磁阀(10)和压力传感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1)和燃料输送风机(2)的输出端分别连通有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5),且第一管道(8)的内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电磁阀(10)和风量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输送风机(2)所输送的燃料为煤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1)和风量传感器(9)通过导线连接有模数转换器(3),且模数转换器(3)通过导线连接有中央处理器(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4)通过导线连接有PLC控制器(6)和显示器(7),且PLC控制器(6)通过导线与鼓风机(1)和燃料输送风机(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5)的内表面涂设有聚氯乙烯涂层(12),且聚氯乙烯涂层(12)远离第二管道(5)的一侧涂设有二硫化钼涂层(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8)的外侧涂设有碳化钨涂层(14),且第一管道(8)的内侧涂设有纳米氧化铬涂层(1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涂层(12)、二硫化钼涂层(13)、碳化钨涂层(14)和纳米氧化铬涂层(15)的厚度均相同,且纳米氧化铬涂层(15)的厚度为两百到三百微米。
CN201911179540.XA 2019-11-27 2019-11-27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08487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9540.XA CN110848736A (zh) 2019-11-27 2019-11-27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9540.XA CN110848736A (zh) 2019-11-27 2019-11-27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8736A true CN110848736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05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9540.XA Pending CN110848736A (zh) 2019-11-27 2019-11-27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87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1955A (zh) * 2020-07-03 2020-11-10 无锡莱万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化风量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1955A (zh) * 2020-07-03 2020-11-10 无锡莱万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化风量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3355U (zh) 工业加湿系统
CN110848736A (zh)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WO2012129749A1 (zh) 变速或定速风机风量计算系统
CN211260872U (zh) 锅炉燃料和风量控制装置
CN211174247U (zh) 一种锅炉烟气利用装置
CN108507479A (zh) 一种炉体除留渣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2420129U (zh) 石英热风烘干炉
CN203048036U (zh) 一种新型输送机
CN202119105U (zh) 涂装线烘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08098846U (zh) 一种玻璃清洗装置
CN204705171U (zh) 分段式回转炉
CN211011412U (zh) 一种余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4063540U (zh) 一种高效热水炉
CN203215815U (zh) 一种基于变频电机的油烟机风量风压补偿系统
CN207779094U (zh) 一种超高真空排气台
CN207514924U (zh) 一种环保型焚烧净化炉
CN206113756U (zh) 一种可控制温度的水循环装置
CN205205207U (zh) 回转式阳极炉系统
CN105316491A (zh) 回转式阳极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03578U (zh) 一种真空热处理设备的加热器挡板系统
CN20919691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
CN212566304U (zh) 一种管路加热用环保设备
CN205603443U (zh) 节能环保型玻璃窑供料道自动控温单枪燃烧系统
CN210425093U (zh) 空气预热器冷端扇形板的空气密封装置
CN214666265U (zh) 一种自动调整干燥机出口烟气温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