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7246A - 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7246A
CN110847246A CN201911191822.1A CN201911191822A CN110847246A CN 110847246 A CN110847246 A CN 110847246A CN 201911191822 A CN201911191822 A CN 201911191822A CN 110847246 A CN110847246 A CN 110847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ank
main
rigid landfill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18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开亮
王殿二
王庆
刘元
储翔
蒙国辉
路青
郑伟
李宜成
陈文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a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a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a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a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18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72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7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72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2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6Sealing of existing landfills, e.g. using mining techniqu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450/00Gaskets
    • E02D2450/10Membranes
    • E02D2450/105Membranes impermeable
    • E02D2450/106Membranes impermeable for liq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每个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包括池壁单元和池底单元;在所述池壁单元和所述池底单元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其中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在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所述主防渗层和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上分别铺设次防渗保护层,采用上述制作方法,主防渗层可以预焊接,向两侧搭接铺设,全部连接后所有单位成为一个整体,自身可有效固定。因自身的可靠固定,因此可取消额外的固定措施,减少对防渗池的破坏,使工程质量更高。避免雨水进入防渗膜与池壁的夹层中,降低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物刚性填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具有严重性、长期性、潜在性及不可逆、难治理等特性。废物主要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等途径危害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健康。我国对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简单处置,还与安全处置要求有一定距离。
危险废物具有全空间污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甚至上百倍,如果对此管理不当,处理不好,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会诱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目前,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理以柔性填埋场为主,当填埋的为溶解性较强的危险废物时,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对周边下水和土壤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待技术突破后,填埋危废再综合利用或处理时,双人工衬层的防渗层和渗漏检测层也可能成为危废,使危险的废物处理量增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已解决或者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每个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包括池壁单元和池底单元;在所述池壁单元和所述池底单元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其中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在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所述主防渗层和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上分别铺设次防渗保护层。
示例性地,还包括在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所述次防渗保护层上铺设渗滤液导排层的步骤。
示例性地,所述渗沥液导排层包括三维复合排水管。
示例性地,所述顶部包括第一方向的顶部与第二方向的顶部,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顶部安装长桁车轨道,以采用轨道压膜的方式固定所述主防渗层;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顶部设置镀锌扁铁,以采用锚固的方式固定所述主防渗层。
示例性地,所述锚固的方式包括采用膨胀螺栓进行锚固,所述膨胀螺栓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0mm;所述镀锌扁铁的厚度不大于4mm,宽度不大于100mm;在所述镀锌扁铁的端部设有所述膨胀螺栓。
示例性地,在所述池壁单元和所述池底单元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后,还包括对所述主防渗层焊接的步骤,以形成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以及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
其中,所述池壁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池壁单元上并呈对称分布,并与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墙角距离至少为50cm;
所述池底单元上主防渗层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位于距离所述池壁单元至少1.5米处。
示例性地,还包括对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池底单元拐角处的修补步骤,所述修补步骤包括单轨挤压焊接与补丁加强。
示例性地,所述主防渗层采用预焊接的方式铺设。
示例性地,所述主防渗层为HDPE膜。
示例性地,所述次防渗保护层包括针刺长丝土工布。
示例性地,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采用抗渗混凝土制作,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体积小于250m3,每个所述池壁单元和和池底单元面积小于50m2,所述抗渗混凝土的强度层级至少为C40和抗渗等级至少为P8,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池壁单元厚度至少为400mm。
示例性地,在形成所述主防渗层前,还包括在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阳角处沿着所述池壁单元延伸方向铺设土工布保护层。
示例性地,在提供所述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之前,还包括提供目视检测区的步骤,所述目视检测区包括所述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混凝土基础,所述目视检测区的净空高至少为800mm。
示例性地,还包括预制混凝土顶板的步骤,并对所述混凝土顶板进行密封胶密封与二次防水。
采用上述制作方法,主防渗层可以预焊接,向两侧搭接铺设,全部连接后所有单位成为一个整体,自身可有效固定。因自身的可靠固定,因此可取消额外的固定措施,减少对防渗池的破坏,使工程质量更高。避免雨水进入防渗膜与池壁的夹层中,降低维护成本。
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包括: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每个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包括池壁单元和池底单元;位于所述池壁单元和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其中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所述主防渗层和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上的次防渗保护层。该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也具备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刚性填埋单元池体主防渗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3为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沿图2中所示的主防渗层S1延伸方向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S1:主防渗层
S2:主防渗层
S3:主防渗层
S4:主防渗层
S5:主防渗层
1:池壁单元
2:Y形焊缝补丁
3:阴角补丁
4:池底单元
5:池壁单元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以说明一种刚性填埋场内部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刚性填埋场防渗漏结构以及刚性填埋场。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于危险废物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具有严重性、长期性、潜在性及不可逆、难治理等特性。废物主要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等途径危害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健康。我国对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简单处置,还与安全处置要求有一定距离。
危险废物具有全空间污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甚至上百倍,如果对此管理不当,处理不好,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会诱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目前,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理以柔性填埋场为主,当填埋的为溶解性较强的危险废物时,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对周边下水和土壤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待技术突破后,填埋危废再综合利用或处理时,双人工衬层的防渗层和渗漏检测层也可能成为危废,使危险的废物处理量增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包括:101提供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每个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包括池壁单元和池底单元;102在所述池壁单元和所述池底单元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其中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103在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所述主防渗层和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上分别铺设次防渗保护层。
采用上述制作方法,主防渗层可以预焊接,向两侧搭接铺设,全部连接后所有单位成为一个整体,自身可有效固定。因自身的可靠固定,因此可取消额外的固定措施,减少对防渗池的破坏,使工程质量更高。避免雨水进入防渗膜与池壁的夹层中,降低维护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与阐述:
图1为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刚性填埋单元池体主防渗层的平面布置图;图3为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沿图2中所示的主防渗层S1延伸方向的截面图;
101提供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每个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包括池壁单元1和池底单元4。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包括池壁单元1和池底单元4。示例性地,在填埋场中包括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刚性填埋单元池体采用抗渗混凝土制作,其体积小于250m3,每个池壁单元和和池底单元面积小于50m2,抗渗混凝土的强度层级不小于C40和抗渗等级不小于为P8,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池壁单元厚度至少为400mm。
示例性地,在提供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前,还包括提供目视检测区,具体地,目视检测区的净空高至少为800mm,在目视检测区的上部为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池底单元4,下部为混凝土基础,目视检测区可以包括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混凝土基础。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具体要具备以下交接要求,混凝土池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外观不应有露筋、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单纯露筋仅需砂浆补平即可,若钢筋凸出混凝土池壁,则需将凸出的部分去除后在进行找平。混凝土池内所有杂物需清理干净,模板、脚手架、对拉螺杆等全部拆除并清理出池内。混凝土池壁和池底必须全部整平,凸出池壁的混凝土、钢筋头、钉子、对穿管等一切物品,必须进行清理。库底应坚实、平整,垂直深度25mm内不得瓦砾、石子、混凝土颗粒、钢筋头、玻璃屑等有可能损伤HDPE膜的杂物,平整度要求每平米的误差不超过20mm,不应出现突然的下陷或凸起。
102在池壁单元1和池底单元4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其中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
在池壁单元1与池底单元4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参见图2,主防渗层分别包括位于池壁单元上的主防渗层S1、S2、S3、S4,还有位于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S5。刚性填埋单元池体顶部包括第一方向(例如纵向)的顶部与第二方向(例如横向)的顶部,主防渗层S1、S2、S3、S4的部分固定在池壁单元1的顶部。具体地,在第一方向的顶部安装长桁车轨道(未示出),以采用轨道压膜的方式固定所述主防渗层;在第二方向的顶部设置镀锌扁铁(未示出),以采用锚固的方式固定所述主防渗层。锚固的方式包括采用M10的膨胀螺栓进行锚固,膨胀螺栓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0mm;镀锌扁铁的厚度不大于4mm,宽度不大于100mm;在所述镀锌扁铁的端部设有所述膨胀螺栓。
此外,主防渗层可以预焊接,向两侧搭接铺设,全部连接后所有单位成为一个整体,这样自身可有效固定,进而可取消额外的固定措施,减少对防渗池的破坏,使工程质量更高。而且在本申请中,因为采用轨道压膜的方式固定主防渗层,不需要往外的镀锌扁铁来锚定,可以使工作效率更高,并节约材料的使用。
在池壁单元1和池底单元4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后,还包括将位于主防渗层S1、S2、S3、S4以及S5相互焊接的步骤,并形成位于池壁单元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5与池底单元上的双轨热熔焊缝。参见图2,池壁单元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5位于相对两侧的池壁单元上并呈对称分布,并与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墙角距离50cm;池底单元上的双轨热熔焊缝距离池壁单元不小于1.5米处。采用这种设置,即使得垂直壁上不存在水平方向上的焊缝,同时水平焊缝设置在距离池壁单元1.5米处,可以更好地提高防渗层与基础的结合度,降低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池底拐角处的修补步骤,修补步骤包括采用单轨挤压焊接与补丁加强。参见图2和图3,修补后形成Y形焊缝补丁2和阴角补丁3。
示例性地,主防渗层可以为HDPE膜,具体地在安装和铺设HDPE膜具有以下要求,通过计算、测量以及试验,以确定拐角处的裁剪量,在地面上裁剪完毕,在池内只需调整即可。HDPE膜铺设需坚持“焊缝处受力小、垂直壁无水平焊缝、池角无焊缝、阴角贴合”的原则。示例性地,共有刚性填埋单元池体128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尺寸为7m*7m*5.3m,根据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形状及尺寸确定裁剪方案,每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使用土工膜5张:池壁单元使用4张、池底单元使用1张,池壁单元使用的4张膜裁剪尺寸分别为6m*7m、6m*7m、8m*7m、8m*7m,池底单元使用的1张膜裁剪尺寸分别为4m*4m。池壁单元竖直焊缝位于相对两面池壁单元上,呈对称分部,与墙角相距50cm;池底单元焊缝位于距池边1.5m位置。裁剪好的膜片在地下两头卷起,使用打包机打包牢固,然后使用塔吊和起重设备吊至目标地点,土工膜两头放下,搭落在池壁两侧。张铺后,除T字接口、阴角处、补强处均需使用双轨热熔焊缝搭焊,土工膜重叠10cm。挤出式焊接仅用在修复或双轨热熔焊机设备无法达到的地方,重叠7cm。相邻池壁可采取一张膜片,翻过池壁,一张膜搭在池壁两侧。最外围池壁单元单独铺设。池底单元单独一片膜片,与四周膜片焊接,最后进行拐角处的修补,池底单元拐角处使用单轨挤压焊接,补丁加强。
铺设HDPE前,为避免混凝土池顶阳角划伤膜片,应先在阳角处沿池壁单元长度方向铺设200g/㎡土工布保护层,土工布宽度为60cm,通长铺设。土工布保护层先临时固定,待土工膜和面层土工膜安装完毕后一并锚固。缝合应该延伸至需要设置锚固槽的外边缘,所有的横接缝在交叉处都应该采用热压焊,在需要热压焊的区域其顶部扁平膜应该切除而且在焊前焊区应和接缝基本平行。阴角等覆膜地形复杂地段,需预埋铜丝,以便进行电火花测试。库顶中间锚固采用镀锌扁铁的方式固定HDPE膜。具体要求上文已经介绍,再次不在赘述。
103在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所述主防渗层和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上分别铺设次防渗保护层。示例性地次防渗保护层包括600g/m2的针刺长丝土工布。
具体地,铺设针刺长丝土工布具有以下要求:
库底检查:检查基层是否平整、坚实,如有异物,应事先处理妥善。试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土工布尺寸,裁剪后予以试铺,裁剪尺寸应准接宽度是否合适,搭接处应平整,松紧适度。定位:用热风枪将两幅土工布的搭接部位粘接。粘接点间距适宜,对搭接部分进行缝合时缝合线应平直均匀。安装土工布前,向工程师递交详细的土工布铺设图和进度计划表;人工滚铺;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本工程土工布的安装可以采用自然搭接、焊接和缝合三种方法,以焊接为主。焊接和缝合的宽度为不小于100mm,自然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接缝须与坡面线相交;与坡脚平衡或可能存在应力的地方,水平接缝的距离须大于1.5米。在坡面上,对土工布的一端进行锚固,然后将土工布顺坡面放下以保证土工布保持拉紧的状态;所有的土工布都须用砂袋压住,砂袋将在铺设期间使用并保留到铺设上面一层材料。
试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土工布尺寸,裁剪后予以试铺,裁剪尺寸应准确。检查搭接宽度是否合适,搭接处应平整,松紧适度。定位:用热风枪将两幅土工布的搭接部位粘接。粘接点的间距应适宜。对搭接部位进行缝合时缝合线应平直,针脚应均匀。缝合后应检查土工布是否铺设平整,是否存在缺陷。如存在不合要求的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每天铺设结束前,对当天所有铺设的土工布表面进行目测以确定所有损坏的地方都已作上标记并立即进行修补,确定铺设表面没有可能造成损坏的外来物质,如细针、小铁钉等。除修补的地方外,正常情况下,坡面上不能有水平连接。缝合连接时,采用足够强度的缝合线。每天工作结束前,须对当天所连接的工作进行自检,发现不合格的地方立即修补,杜绝不合格工作遗留至下一工序。损坏和修补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用来补洞或补裂缝的补丁材料应和土工布材质一致;补丁应延伸到受损土工布范围外至少300mm;在底部,若土工布裂口超过卷材宽度的10%,须将损坏的部分切除,然后将两土工布连接;若在坡面上,裂口超过卷材宽度的10%,须将该卷土工布移出,并用新的一卷替换。
示例性地,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位于池底单元上的防渗保护层上铺设渗滤液导排层的步骤。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所述渗沥液导排层包括三维复合排水管。
具体地,铺设三维复合排水管具有以下要求,相临两片须进行重叠须确保土工复合物的重叠宽度不小于75±15mm,横向搭接的搭接宽度、纵向搭接宽度均要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在侧向坡上每隔1500mm对土工网进行捆扎;土工复合物中土工网应用白色塑料扣捆扎─方便检查;不可使用金属物件。三维复合排水网捆扎完毕后,对土工复合物中的土工布进行缝合。土工布底层必须搭接,上层必须缝合在一起,也可热粘或焊接。在缝合或热粘前,土工布至少要搭接100mm。缝接方法为一般缝法、钉缝法或蝶形缝法,必须是双线锁缝或者两列单线链形缝法,不允许进行跳线缝合;缝合线为防化学防紫外线的聚乙烯线或采用与土工布相同材质的或超过的缝合线;接缝使用机械缝合。如果用热粘法,注意避免烧穿土工布。要防止小颗粒随液流渠道进入土工网芯。在三维复合排水网的铺设过程中,注意应避免石子和污物进入土工复合物,这有可能损坏土工复合物、阻塞过滤孔以及影响下一步的接合工作,如果发现污物或大量灰尘进入单面土工复合物的土工网中,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之前须进行清除。三维复合排水网卷必须沿池壁向下铺设,纵向搭接土工复合物的重叠宽度满足设计要求,相临两片须进行重叠须确保土工复合物的重叠宽度不小于10mm以及搭接宽度满足设计要求(横向搭接)。如果有风,所有的三维复合排水网都要压上沙袋或类似的重物。这些沙袋在铺设过程中堆放,直到堆放填料才移开。土工网捆扎完毕后,对土工复合物中的土工布进行缝合。对于所有的土工复合物层来说,所有的土工布都须连续缝合,不允许进行跳线缝合。安装须对接缝处特别注意,以确保没有由于疏忽而使上层覆盖土进入土工布下面。缝合须采用扎带绑扎,扎带为防化学防紫外线的聚乙烯线或采用与土工网相同材质的或超过的扎带。材料卷的宽度方向连接(末端对末端),土工材料卷必须顺着斜坡的放下,相邻的土工网至少沿着宽度方向搭接60cm,沿材料卷的长度方向,每隔0.5米需要一个绑扎。三维复合排水网的每一部分(土工布和土工网)都要求和同类材料搭接或者拼接。
三维复合排水网长度方向的土工网相邻边的搭接部分要求大于75mm,如果基于现成实际条件并经批准,相邻边可拼接。沿材料卷的长度方向,最小搭接间距不小于0.3m。宽度方向,相邻的土工网至少搭接150mm,绑扎带最小搭接间距不小于300mm。
土工布底层必须搭接,上层必须缝合在一起,也可热粘或焊接。在缝合或热粘前,土工布至少要搭接75mm。缝接方法为一般缝法、钉缝法或蝶形缝法。必须是双线锁缝或者两列单线链形缝法。如果用热粘法,注意避免烧穿土工布。要防止小颗粒进入土工网芯液流渠道。三维复合排水网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纵向长度的要求沿横向进行必要的剪切;剪切时须将排水网的网芯和土工布同时一次剪切。覆盖连接排水网芯的土工布必须密封,防止回填料或其它可能造成堵塞得物质进入排水网芯。三维复合排水网中的任何裂缝和孔洞都要要求使用相同材料修补,修补补丁大于损坏范围200mm。材料的孔洞和裂缝超过材料卷宽度的50%,裁掉损坏部分,使用新的材料卷搭接。在填料过程中时,不允许施工设备直接从三维复合排水网上驶过。填料的压实不能破坏HDPE排水网。三维复合排水网施工过程中,不允许将排水网以任何方式焊接到土工膜上。也不允许在毛面土工膜上拖动排水网,避免土工织物被破坏。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方法制作的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也具备上述优点。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5)

1.一种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每个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包括池壁单元和池底单元;
在所述池壁单元和所述池底单元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其中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
在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所述主防渗层和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上分别铺设次防渗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所述次防渗保护层上铺设渗滤液导排层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液导排层包括三维复合排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包括第一方向的顶部与第二方向的顶部,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顶部安装长桁车轨道,以采用轨道压膜的方式固定所述主防渗层;
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顶部设置镀锌扁铁,以采用锚固的方式固定所述主防渗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的方式包括采用膨胀螺栓进行锚固,所述膨胀螺栓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0mm;所述镀锌扁铁的厚度不大于4mm,宽度不大于100mm;在所述镀锌扁铁的端部设有所述膨胀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池壁单元和所述池底单元上分别铺设主防渗层后,还包括对所述主防渗层焊接的步骤,以形成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以及位于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
其中,所述池壁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位于相对两侧的所述池壁单元上并呈对称分布,并与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墙角距离至少为50cm;
所述池底单元上主防渗层之间的双轨热熔焊缝位于距离所述池壁单元至少1.5米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池底单元拐角处的修补步骤,所述修补步骤包括单轨挤压焊接与补丁加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渗层采用预焊接的方式铺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渗层为HDPE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防渗保护层包括针刺长丝土工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采用抗渗混凝土制作,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体积小于250m3,每个所述池壁单元和和池底单元面积小于50m2,所述抗渗混凝土的强度层级至少为C40和抗渗等级至少为P8,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池壁单元厚度至少为40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主防渗层前,还包括在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阳角处沿着所述池壁单元延伸方向铺设土工布保护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所述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之前,还包括提供目视检测区的步骤,所述目视检测区包括所述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的混凝土基础,所述目视检测区的净空高至少为80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还包括预制混凝土顶板的步骤,并对所述混凝土顶板进行密封胶密封与二次防水。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刚性填埋单元池体,每个所述刚性填埋单元池体包括池壁单元和池底单元;
位于所述池壁单元和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其中所述主防渗层固定在所述池壁单元的顶部;
位于所述池壁单元上的所述主防渗层和所述池底单元上的主防渗层上的次防渗保护层。
CN201911191822.1A 2019-11-28 2019-11-28 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Pending CN1108472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822.1A CN11084724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822.1A CN11084724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7246A true CN110847246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0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1822.1A Pending CN11084724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724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5801A (zh) * 2020-06-28 2020-09-25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填埋场土工膜铺设施工方法
CN114211756A (zh) * 2021-09-28 2022-03-22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填埋场土工膜覆盖双轨热熔技术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9858A1 (de) * 1984-10-31 1986-04-30 Gkn Keller Gmbh, 6050 Offenba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bdichtung unterirdischer bodenmassen, insbesondere zur nachtraeglichen behandlung von deponien o.dgl.
CN203924117U (zh) * 2014-06-27 2014-11-0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垂直墙壁水池铺膜防渗结构
CN208039324U (zh) * 2018-01-24 2018-11-02 深圳市晟世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填埋场高密度聚乙烯膜雨污分流排水渠
CN109848167A (zh) * 2019-03-04 2019-06-0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刚性填埋系统及危险废物倒运系统
CN209129040U (zh) * 2018-11-21 2019-07-19 天津建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混凝土墙防渗结构
CN209647185U (zh) * 2018-12-25 2019-11-19 光大绿色环保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刚性填埋场的渗滤液导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9858A1 (de) * 1984-10-31 1986-04-30 Gkn Keller Gmbh, 6050 Offenba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bdichtung unterirdischer bodenmassen, insbesondere zur nachtraeglichen behandlung von deponien o.dgl.
CN203924117U (zh) * 2014-06-27 2014-11-0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垂直墙壁水池铺膜防渗结构
CN208039324U (zh) * 2018-01-24 2018-11-02 深圳市晟世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填埋场高密度聚乙烯膜雨污分流排水渠
CN209129040U (zh) * 2018-11-21 2019-07-19 天津建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混凝土墙防渗结构
CN209647185U (zh) * 2018-12-25 2019-11-19 光大绿色环保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刚性填埋场的渗滤液导排装置
CN109848167A (zh) * 2019-03-04 2019-06-0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刚性填埋系统及危险废物倒运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陆文龙: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建设与作业运营技术》", 31 July 2013 *
陈浙军等: "上海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库防渗技术 ", 《中国建筑防水》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5801A (zh) * 2020-06-28 2020-09-25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填埋场土工膜铺设施工方法
CN114211756A (zh) * 2021-09-28 2022-03-22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填埋场土工膜覆盖双轨热熔技术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2779B1 (en) Embankment dam and waterproofing method
CN109441535A (zh) 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846840B (zh) 一种浅埋软土加固综合管沟装置及施工方法
Cazzuffi et al. Geosynthetic barriers systems for dams
CN110344879A (zh) 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系统
CN111560941A (zh) 一种用于喀斯特地貌溶腔处理方法
CN110847246A (zh) 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以及刚性填埋场防渗系统
CN109356204B (zh) 一种第二类贮存、处置场防渗系统与排水竖井搭接结构
CN112523264B (zh) 一种高陡边坡防渗系统及其铺设方法
CN111139873A (zh) 自愈型水平阻隔结构
CN112681396A (zh) 一种寒地城市人工水系防渗方法
CN105544463A (zh) 一种土工膜面板坝复合面板的施工方法
CN211849628U (zh) 自愈型水平阻隔结构
CN213329125U (zh) 一种污染坑塘填埋场封闭防渗结构
CN209384286U (zh) 一种第二类贮存、处置场防渗系统与排水竖井搭接结构
CN210086317U (zh) 一种渗滤液检漏收集结构
CN112878380A (zh) 一种刚性填埋场的封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42443A (zh) 一种可以保护土工膜的填埋场库区防渗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9568751U (zh) 岩溶地质水库防渗结构
CN218713332U (zh) 一种垃圾原位封场隔离结构
JP6507055B2 (ja) 底盤遮水工の構造および底盤遮水工の構築方法
JP3150562B2 (ja) 遮水構造、その漏水検知方法および漏水部補修方法
CN218621615U (zh) 全风化凝灰岩道路路基
CN219240642U (zh) 一种用于加强库内建筑物附近土工膜防渗的结构
CN117536682A (zh) 一种穿越富水溶洞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