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6551A -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6551A
CN110836551A CN201911108239.XA CN201911108239A CN110836551A CN 110836551 A CN110836551 A CN 110836551A CN 201911108239 A CN201911108239 A CN 201911108239A CN 110836551 A CN110836551 A CN 110836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pump system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82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82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6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6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65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8069 priority patent/WO202109322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8Refrigerant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31Low ambi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媒加热器、控制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冷媒加热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冷媒加热器连接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设定室外环境温度为T0,加热模式下,预设所述冷媒加热器处的温度为T,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T0,启动压缩机,启动冷媒加热器;若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冷媒加热器继续加热。根据本发明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当热泵系统处于低温制热启动状态,冷媒加热器开启,压缩机无需预热,直接高频启动;在化霜期间,冷媒加热器开启,可以提高排气温度,缩短化霜时间。

Description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通过室外换热器从室外空气吸收热量,然后经过压缩机提高压力和温度,将室外侧的热量搬运到室内达到制热的效果。但在冬天的制热模式下,室外温度越低,从室外能搬运到室内的热量就越少,室内空调的制热效果就会越差;并且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因为需要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温度需要降低到室外空气的温度,这就会导致室外换热器会在制热模式下结霜,结霜后需要除霜来保证系统能够连续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室外机能够持续供热运行,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除霜,此时会从室内侧吸热来用于室外机换热器的除霜,除霜过程中系统会以制冷模式运行,会导致室内出风每间隔一段时间会有大概10min左右不吹热风,会导致室内温度降低,并且在室外机重新恢复制热模式的时候也需要一段时间切换和启动压缩机逐渐加热冷媒系统,提供制热运行。
并且机组在低温下制热启动的时候,由于低温下油在冷媒中的溶解度较大,也需要压缩机进行长时间的预热来提高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温度,保证冷媒和油在油分中进行高效分离,油通过油分回到压缩机,冷媒去到室内侧进行冷凝放热,从而保证压缩机可靠性的同时兼顾室内有一定的制热效果。
在热泵系统上增加冷媒加热器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目前冷媒加热器的加热源可采用厚膜加热、PTC电加热和电磁加热等多种加热方式,但由于这几种加热源加热速度都比较快,如果温度没有控制好,可能对系统中的油以及其他部件产生失效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具有油分进口;冷媒加热器,所述冷媒加热器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油分进口连通,用于检测所述冷媒加热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设定室外环境温度为T0,加热模式下,预设所述冷媒加热器处的温度为T,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
判定室外温度与T0的关系: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T0,启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媒加热器不启动;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T0,启动所述压缩机,启动所述冷媒加热器;
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的关系: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所述冷媒加热器继续加热;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所述冷媒加热器停止加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冷媒加热器连接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并且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和冷媒加热器启动。当热泵系统处于低温制热启动状态,冷媒加热器开启,压缩机无需预热,直接高频启动,由此可加快热泵系统启动速度,加快室内温升速度,提升制热效果;另外,在化霜期间,冷媒加热器开启,可以提高排气温度,快速融霜,缩短化霜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为Ti,预设T与Ti的标准差值为ΔT;
在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与T的关系时,当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且T与Ti的差值大于Δ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P1;
当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且T与Ti的差值小于等于Δ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P2,其中P1大于P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用于计算所述冷媒加热器加热时长的计时单元,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时长为t,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
实时循环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的关系,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到达T的时间大于t时,冷媒加热器的加热时长为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化霜模式下,预设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为T1,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化霜模式时,启动所述冷媒加热器,
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1,所述冷媒加热器停止加热;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所述冷媒加热器继续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为Ti,预设T1与Ti的标准差值为ΔT1;
在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时,当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且T1与Ti的差值大于ΔT1时,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P3;
当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且T与Ti的差值小于等于ΔT1时,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P4,其中P3大于P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用于计算所述冷媒加热器加热时长的计时单元,预设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时长为t,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化霜模式时,
实时循环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到达T1的时间大于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启动模式分为高频启动和低频启动,
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T0时,低频启动所述压缩机;
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T0时,高频启动所述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加热器包括:微通道换热器;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设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一侧;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设于所述导热板的远离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一侧;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远离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加热器还包括: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设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另一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具有油分进口和油分出口;冷媒加热器,所述冷媒加热器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油分进口连通,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油分出口连通,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用于检测所述冷媒加热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通过在冷媒加热器连接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可以对排气侧的冷媒进行加热,当热泵系统处于低温制热启动状态,冷媒加热器开启,压缩机无需预热,直接高频启动,由此可加快热泵系统启动速度,加快室内温升速度,提升制热效果;同时在化霜期间,冷媒加热器开启,可以提高排气温度,快速融霜,缩短化霜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增焓支路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均连通,所述增焓支路的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增焓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为增焓支路;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冷媒加热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冷媒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热泵系统100,
压缩机110,排气口111,回气口112,
油分离器120,油分进口121,油分出口122,
冷媒加热器130,冷媒进口131,冷媒出口132,微通道换热器133,导热板134,第一隔热板135,电磁加热线圈136,第二隔热板137,温控器138,
四通阀140,第一阀口141,第二阀口142,第三阀口143,第四阀口144,
室外换热器151,温度传感器153,
电源158,低压罐159,
增焓支路156,板式换热器15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及热泵系统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10、油分离器120、冷媒加热器130、四通阀140、室外换热器151、室内换热器、控制器和用于检测冷媒加热器130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53。
具体而言,压缩机110具有排气口111和回气口112,油分离器120具有油分进口121和油分出口122,冷媒加热器130具有冷媒进口131和冷媒出口132。冷媒进口131与排气口111连通,冷媒出口132与油分进口121连通。如图1所示,冷媒加热器130连接在压缩机110和油分离器120之间,可以对排气侧的冷媒进行加热。
相关技术中,寒冷地区使用热泵系统时,在低温制热的情况下,压缩机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此时启动压缩机时,压缩机处于冻机启动状态,冻机启动能力提升缓慢,排气温度不足携带冷冻油排出油分离器;另外,在低温制热的情况下,化霜速度缓慢。
在冬天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进行制热启动时,也即热泵系统100处于低温制热启动状态,通过在压缩机110的排气侧增加冷媒加热器130,启动冷媒加热器130开启后,压缩机110无需预热,压缩机110可以迅速达到制热启动条件,或者直接高频启动(例如,压缩机110的启动频率可以从10Hz直接调整至100Hz,该种启动方式称为高频启动),由此可加快热泵系统100启动速度,加快室内温升速度,提升制热效果;另外,在化霜期间,冷媒加热器130开启,热泵系统100可以迅速制热,以提高排气温度,快速融霜,缩短化霜时间,同时化霜过程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如图1所示,四通阀140具有第一阀口141、第二阀口142、第三阀口143和第四阀口144,第一阀口141与回气口112连通,第二阀口142与油分出口122连通。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阀口141与第四阀口144连通,第二阀口142与第三阀口143连通;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一阀口141与第三阀口143连通,第二阀口142与第四阀口144连通。
如图1所示,室外换热器151的一端与第三阀口143连通,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151的另一端连通,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四阀口144连通。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153通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153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对热泵系统100进行控制。
热泵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时,压缩机110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冷媒加热器130加热后,温度进一步提高,通过四通阀140进入室内换热器,在室内侧经过风机强制对流冷凝后吹出热风,冷凝后的液态冷媒再经过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经过室外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压力温度降低再通过室外换热器151强制对流吸收室外环境中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再经过四通阀140、低压罐159再回到压缩机110,完成整个循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100,通过在冷媒加热器130连接在压缩机110和油分离器120之间,可以对排气侧的冷媒进行加热,当热泵系统100处于低温制热启动状态,冷媒加热器130开启,压缩机110无需预热,直接高频启动,由此可加快热泵系统100启动速度,加快室内温升速度,提升制热效果;同时在化霜期间,冷媒加热器130开启,可以提高排气温度,快速融霜,缩短化霜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增焓支路156(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和板式换热器157。其中,板式换热器157连接在室外换热器151和室内换热器之间,板式换热器157与室外换热器151和室内换热器均连通,增焓支路156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157连通,增焓支路156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10连通。
由此,可以对具有增焓支路156的热泵系统100进行优化。具体地,当热泵系统100处于低温制热启动状态,冷媒加热器130开启,压缩机110无需预热,直接高频启动(例如,压缩机110的启动频率可以从10Hz直接调整至100Hz,该种启动方式称为高频启动),由此可加快热泵系统100启动速度,加快室内温升速度,提升制热效果;另外,在化霜期间,冷媒加热器130开启,可以提高排气温度,快速融霜,缩短化霜时间。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加热器130可以包括微通道换热器133、导热板134、第一隔热板135和电磁加热线圈136。其中,导热板134可以为传热钢板,导热板134设于微通道换热器133的一侧,第一隔热板135设于导热板134的远离微通道换热器133的一侧,电磁加热线圈136位于第一隔热板135的远离微通道换热器133的一侧。
如图1所示,冷媒加热器130可以置于热泵系统100的压缩机110和油分离器120之间,冷媒通过微通道换热器133流过冷媒加热器130。电磁加热线圈136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使传热钢板迅速被加热,传热钢板和微通道换热器133之间可以通过导热硅脂粘结并用螺钉固定好,被加热的钢板热量被冷媒给带走,从而给冷媒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冷媒加热器130还可以包括第二隔热板137,第二隔热板137设于微通道换热器133的另一侧。由此可以提升对冷媒的加热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板135和第二隔热板137可以由隔热材料制成的具有隔热特性的板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冷媒加热器130为电磁加热,电磁加热组件分别由电磁加热线圈、不锈钢板、微通道换热器、隔热棉等等部件组成,可通过控制电磁加热的功率来对冷媒进行加热。
如图3所示,冷媒加热器130还可以包括电源158和温控器138。电源158可以为电磁加热线圈136、温控器138供电。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153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电源158的通断,同时控制器也可以根据温度信息控制温控器138,进而控制电磁加热线圈136的加热功率。需要说明的是,温控器138可以用熔断器替代,或者用串连的温控器138和熔断器替代。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100可以为如上所述的热泵系统100。设定室外环境温度为T0(例如T0可以为7℃-8℃),加热模式下,预设冷媒加热器130处的温度为T。
其中,热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
判定室外温度与T0的关系: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T0,启动压缩机110,冷媒加热器130不启动;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T0,启动压缩机110,启动冷媒加热器130;
判定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的关系:若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冷媒加热器130继续加热;若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冷媒加热器130停止加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泵系统100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冷媒加热器130连接在压缩机110和油分离器120之间,并且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110和冷媒加热器130启动。当热泵系统100处于低温制热启动状态,冷媒加热器130开启,压缩机110无需预热,直接高频启动,由此可加快热泵系统100启动速度,加快室内温升速度,提升制热效果;另外,在化霜期间,冷媒加热器130开启,可以提高排气温度,快速融霜,缩短化霜时间。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温度传感器153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为Ti,预设T与Ti的标准差值为ΔT:在判定冷媒换热器处的与T的关系时,当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且T与Ti的差值大于ΔT时,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功率为P1;当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且T与Ti的差值小于等于Δ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功率为P2,其中P1大于P2。
由此,可以根据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准确地控制冷媒温度,尤其是在制热模式下,热泵系统100启动后,可以加快室内温升速度,提升制热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100包括用于计算所述冷媒加热器130加热时长的计时单元,预设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时长为t,控制方法包括:
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制热模式时,
实时循环判定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的关系,若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到达T的时间大于t时,冷媒加热器130停止加热。由此可以控制冷媒加热器130是否开始加热或是否停止加热。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化霜模式下,预设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为T1,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化霜模式时,启动冷媒加热器130:判定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若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1,冷媒加热器130停止加热;若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冷媒加热器130继续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53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为Ti,预设T1与Ti的标准差值为ΔT1。需要说明的是,标准差值ΔT1是一个预设值,是热泵系统100预设的数值,标准差值ΔT1可以作为预设温度T1与实时温度Ti的差值的参考数据。
在判定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时,当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且T1与Ti的差值大于ΔT1时,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功率为P3;当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且T与Ti的差值小于等于ΔT1时,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功率为P4,其中P3大于P4。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100包括用于计算冷媒加热器130加热时长的计时单元,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时长为t,控制方法包括:当热泵系统100处于化霜模式时,实时循环判定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若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到达T1的时间大于t时,在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时长为t时,冷媒加热器130停止加热。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计时单元控制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时间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冷媒加热器130在加热时,计时单元同时进行计时,如果在预设的时间段内,T与Ti的差值小于等于ΔT1,则调整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功率;当在预设的时间已到达,T与Ti的差值大于ΔT1,则调整冷媒加热器130的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10启动模式分为高频启动和低频启动,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T0时,低频启动压缩机110;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T0时,高频启动压缩机110。由此,可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110的启动方式,从而可以使热泵系统100在制热模式下,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高频启动”和“低频启动”是相对的启动频率,比如压缩机110具有第一启动频率和第二启动频率,第一启动频率大于第二启动频率,则压缩机110以第一启动频率启动时,压缩机110为高频启动;压缩机110以第二启动频率启动时,压缩机110为低频启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具有油分进口;
冷媒加热器,所述冷媒加热器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油分进口连通,
用于检测所述冷媒加热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设定室外环境温度为T0,加热模式下,预设所述冷媒加热器处的温度为T,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
判定室外温度与T0的关系:若室外环境温度大于T0,启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媒加热器不启动;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T0,启动所述压缩机,启动所述冷媒加热器;
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的关系: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所述冷媒加热器继续加热;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所述冷媒加热器停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为Ti,预设T与Ti的标准差值为ΔT;
在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与T的关系时,当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且T与Ti的差值大于Δ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P1;
当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且T与Ti的差值小于等于Δ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P2,其中P1大于P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用于计算所述冷媒加热器加热时长的计时单元,
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时长为t,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
实时循环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的关系,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到达T的时间大于t时,冷媒加热器的加热时长为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停止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化霜模式下,预设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为T1,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化霜模式时,启动所述冷媒加热器,
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小于等于T1,所述冷媒加热器停止加热;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所述冷媒加热器继续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为Ti,预设T1与Ti的标准差值为ΔT1;
在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时,当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且T1与Ti的差值大于ΔT1时,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P3;
当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大于T1、且T与Ti的差值小于等于ΔT1时,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为P4,其中P3大于P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用于计算所述冷媒加热器加热时长的计时单元,
预设所述冷媒加热器的加热时长为t,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化霜模式时,
实时循环判定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与T1的关系,若所述冷媒换热器处的温度到达T1的时间大于t时,所述冷媒加热器停止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启动模式分为高频启动和低频启动,
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T0时,低频启动所述压缩机;
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T0时,高频启动所述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器包括:
微通道换热器;
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设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一侧;
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设于所述导热板的远离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一侧;
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远离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器还包括:
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二隔热板设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另一侧。
10.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具有油分进口和油分出口;
冷媒加热器,所述冷媒加热器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油分进口连通,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油分出口连通,
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当所述热泵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用于检测所述冷媒加热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焓支路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均连通,所述增焓支路的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增焓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CN201911108239.XA 2019-11-13 2019-11-13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836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8239.XA CN110836551A (zh) 2019-11-13 2019-11-13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PCT/CN2020/078069 WO2021093228A1 (zh) 2019-11-13 2020-03-05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8239.XA CN110836551A (zh) 2019-11-13 2019-11-13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6551A true CN110836551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8239.XA Pending CN110836551A (zh) 2019-11-13 2019-11-13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6551A (zh)
WO (1) WO202109322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228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531820A (zh) * 2021-06-22 2021-10-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压缩机预热的方法、空调器、空调系统
CN114322243A (zh) * 2020-10-10 2022-04-12 广东美的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7393A (en) * 1993-02-09 1994-03-29 Thompson Lee H Liquid level an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pparatus
CN201828095U (zh) * 2010-09-21 2011-05-11 林勇 一种快速加制冷剂装置
CN102434915A (zh) * 2011-09-20 2012-05-0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2885329U (zh) * 2012-07-09 2013-04-17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4110776A (zh) * 2013-09-29 2014-10-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80201A (ja) * 2014-10-10 2016-05-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8627B (zh) * 2013-01-29 2016-11-23 海尔集团公司 蒸发器除霜装置及具有其的蒸发器
CN108759168A (zh) * 2018-06-20 2018-11-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化霜方法及装置
CN108759169A (zh) * 2018-06-20 2018-11-0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31075A (zh) * 2018-06-20 2018-12-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51795B (zh) * 2018-12-20 2020-0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36551A (zh) * 2019-11-13 2020-02-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7393A (en) * 1993-02-09 1994-03-29 Thompson Lee H Liquid level an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pparatus
CN201828095U (zh) * 2010-09-21 2011-05-11 林勇 一种快速加制冷剂装置
CN102434915A (zh) * 2011-09-20 2012-05-0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2885329U (zh) * 2012-07-09 2013-04-17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4110776A (zh) * 2013-09-29 2014-10-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80201A (ja) * 2014-10-10 2016-05-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228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4322243A (zh) * 2020-10-10 2022-04-12 广东美的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22243B (zh) * 2020-10-10 2024-02-20 广东美的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1820A (zh) * 2021-06-22 2021-10-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压缩机预热的方法、空调器、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93228A1 (zh)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15689C (en) An air conditioning heat pump with secondary compressor
CN104613688B (zh) 一种冰箱的热气除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22807B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36551A (zh) 热泵系统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430127A (zh) 在室内制热状态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WO2007055854A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
CN105371359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化霜控制方法
US11175082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with heat storage for use during defrost
JP5641875B2 (ja) 冷凍装置
EP3643990B1 (en) Hybrid heating system
JP2012088005A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3727714A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除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36550B (zh) 热泵系统的防干烧控制方法
JP481528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5865130A (zh) 一种恒温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US6263686B1 (en) Defrost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607809A2 (en) Hydronic heater
CN110836554A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化霜控制方法
KR100929192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109682154A (zh) 一种风冷冰箱蒸发器化霜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70314815A1 (en) Preheater for compressor
CN111536666B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0836553A (zh)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007247997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516332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温水暖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