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089A -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089A
CN110831089A CN201810916971.9A CN201810916971A CN110831089A CN 110831089 A CN110831089 A CN 110831089A CN 201810916971 A CN201810916971 A CN 201810916971A CN 110831089 A CN110831089 A CN 110831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ontrol channel
control
uplink
cha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69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089B (zh
Inventor
吴国稳
张颖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69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1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基站预先配置多个控制信道,当各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差值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基站通过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将负载较高的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转移到负载较低的控制信道上,当各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基站停止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此达到平衡各个控制信道的负载的目的,进而提升单个基站的总体业务容量和终端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集团调度指挥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应用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该系统具有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集群专网通信中,每个基站的控制信道是预先配置好的固定频点的无线信道,终端通过固定的控制信道与基站进行信令沟通,然后由基站通过控制信道通知终端到某一个业务信道上进行正常的业务通信。
但是,在目前的集群专网通信中,由于控制信道的通信容量制约,导致控制信道的负载提升受限,从而限制了单个基站下的业务容量和终端用户数量,影响了集群专网通信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统计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为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对应的信道;
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使接收到所述信道切换信令的终端将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两个不同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均大于0。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逐个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不同载频的不同时隙对应的信道时,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确定下行信道负载最小的一个控制信道为目标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中任意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不再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一种信道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为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对应的信道;
切换单元,用于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使接收到所述信道切换信令的终端将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两个不同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均大于0。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逐个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或,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或,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控制信道确定单元,用于在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之前,从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确定下行信道负载最小的一个控制信道为目标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中任意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不再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道切换方法。
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信道切换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基站预先配置多个控制信道,当各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差值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基站通过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将负载较高的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转移到负载较低的控制信道上,当各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基站停止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此达到平衡各个控制信道的负载的目的,进而提升单个基站的总体业务容量和终端数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有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切换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道切换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请参阅附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切换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集群专网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100:统计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为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对应的信道。
基站将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均配置为控制信道,以一个基站的PDT/DMR集群系统为例,该基站包括8个载频,每个载频2个时隙,共有16个逻辑信道,将其中的一个载频的2个时隙对应的逻辑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也可以将其中的两个载频的4个时隙对应的逻辑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
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具体为该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数量,终端数量越多,该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越高,终端数量越少,该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越低。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分别统计在最近一段时间(如,5分钟,10分钟等)每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数量作为其负载。
步骤S110: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使接收到所述信道切换信令的终端将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两个不同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均大于0。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将多个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合并使用,从而实现下行信道通信容量的倍增。即,基站可以通过多个控制信道中的任意一个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下发下行信令,终端通过监听多个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获取多个下行信令并从中识别出需要自身处理的下行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所述目标控制信道具体可以为基站预先配置的多个控制信道中的任意一个。
优选的,所述目标控制信道可以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下行信道负载最小的一个控制信道。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中任意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不再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切换方法,基站预先配置多个控制信道,当各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差值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基站通过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将负载较高的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转移到负载较低的控制信道上,当各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基站停止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此达到平衡各个控制信道的负载的目的,进而提升单个基站的总体业务容量和终端数量。
在本申请中,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较大,需要按组调整多个终端时,基站可以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较小,需要逐个调整多个终端时,基站可以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逐个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按组调整多个终端的信令具体可以为C_AHOY信令,该信令为基站对终端的寻呼信令,寻呼目标可以是一个组内的多个终端,接收到该信令的终端需根据该信令的上行信道指示字段将上行信道从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实现逐个调整多个终端的信令具体可以为C_ACKD信令,该信令为基站对终端的应答信令,发送上行信令的终端收到该信令后需根据该信令的上行信道指示字段将上行信道从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上行信道指示字段具体可以为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对应的时隙。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如果第一控制信道与第二控制信道分属于不同的载频,则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所述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可以为C_move信令,收到该信令后,终端可根据该指令的上行信道指示字段将上行信道从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进而实现跨载频转移控制信道。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中上行信道指示字段具体可以为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对应的载频和时隙。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切换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信道切换的示例,具体如下:
以一个基站的PDT/DMR集群系统为例,该基站包括8个载频,每个载频2个时隙,共有16个逻辑信道。基站将其中的一个载频两个时隙对应的逻辑信道配置为控制信道CCH0和CCH1,并将这两个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合并为一个信道使用,为这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设置负载差异阈值最大值为P1,最小值为P2。
该基站下包括200个终端,其初始控制信道均为CCH0,200个终端陆续开机使用后,全部采用CCH0对应的上行信道,并同时监听CCH0和CCH1对应的下行信道。
当基站发现CCH0和CCH1的上行信道负载差异大于P1时,通过CCH0或CCH1的下行信道下发信道切换信令C_ACKD或C_AHOY,终端通过CCH0或CCH1对应的下行信道收到信道其切换信令后,执行信道切换。
基站可通过多次下发信道切换信令逐步将CCH0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转移到CCH1的上行信道上,直到CCH0和CCH1的上行信道负载差异小于P2时终止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请参阅附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道切换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10,用于统计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为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对应的信道;
切换单元11,用于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使接收到所述信道切换信令的终端将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两个不同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均大于0。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逐个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或,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或,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控制信道确定单元,用于在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之前,从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确定下行信道负载最小的一个控制信道为目标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中任意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不再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所述信道切换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统计单元和切换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信道切换。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信道切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信道切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统计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为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对应的信道;
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使接收到所述信道切换信令的终端将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两个不同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均大于0。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逐个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不同载频的不同时隙对应的信道时,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确定下行信道负载最小的一个控制信道为目标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中任意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不再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统计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为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对应的信道;
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使接收到所述信道切换信令的终端将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两个不同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均大于0。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逐个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不同载频的不同时隙对应的信道时,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
可选的,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确定下行信道负载最小的一个控制信道为目标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中任意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不再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统计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为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对应的信道;
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使接收到所述信道切换信令的终端将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两个不同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均大于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逐个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具体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不同载频的不同时隙对应的信道时,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包括: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确定下行信道负载最小的一个控制信道为目标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中任意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不再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7.一种信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为至少一个载频的多个时隙对应的信道;
切换单元,用于当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减去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后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以使接收到所述信道切换信令的终端将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为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两个不同的控制信道,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均大于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逐个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或,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多个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或,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跨载频信道切换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控制信道确定单元,用于在通过目标控制信道的下行信道向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承载的终端下发信道切换信令之前,从所述多个控制信道中确定下行信道负载最小的一个控制信道为目标控制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多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中任意两个控制信道的上行信道负载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不再下发信道切换信令。
1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道切换方法。
12.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道切换方法。
CN201810916971.9A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831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971.9A CN110831089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971.9A CN110831089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089A true CN110831089A (zh) 2020-02-21
CN110831089B CN110831089B (zh) 2021-12-24

Family

ID=6954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6971.9A Active CN110831089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108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668A (zh) * 2008-05-09 2011-05-25 伊兹安全网络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US20120250551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3166721A1 (zh) * 2012-05-11 2013-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101097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多媒体广播多播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22151A (zh) * 2016-02-22 2016-06-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64470A (zh) * 2015-01-26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668A (zh) * 2008-05-09 2011-05-25 伊兹安全网络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US20120250551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3166721A1 (zh) * 2012-05-11 2013-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101097A (zh) * 2014-05-07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多媒体广播多播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6464470A (zh) * 2015-01-26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22151A (zh) * 2016-02-22 2016-06-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序等: ""警用数字集群_PDT_通信系统多控制信道的实用性"", 《技术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089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1907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service processing resources in a multi-mode base station system
WO2017118188A1 (zh) 一种分配频谱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US916125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ata transmission power using a virtual cell
EP3018962A1 (en) Method for randomly accessing network,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93978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idle mode load balancing
EP3986061A1 (en) Method for suppressing cell co-channel interference, an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CN112040531A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RU2750812C1 (ru) Способ указа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компьютерный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CN111050359B (zh)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104406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CN110831089B (zh)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130668B (zh) 上行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基站
US11683241B1 (en) Flexible model to pro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s directly to network function or network support system
CN107509223B (zh) 一种虚拟小区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12566049B (zh) 业务信道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879011B (zh) 一种小区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86072A (zh) 负载均衡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0650540B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888480B (zh) 一种基站资源调配方法及装置
CN112243222B (zh) 一种mu-mimo多终端ue配对方法及装置
US20230336954A1 (en) Network provisioning to multiple cores
CN105264850A (zh) 触发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10050490A (zh) 一种同步信号的监听方法及设备
WO2023200881A1 (en) Network provisioning to multiple cores
CN108934070B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