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183B -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183B
CN110830183B CN201910337455.5A CN201910337455A CN110830183B CN 110830183 B CN110830183 B CN 110830183B CN 201910337455 A CN201910337455 A CN 201910337455A CN 110830183 B CN110830183 B CN 110830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ymbols
repetition
slot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74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0183A (zh
Inventor
孙霏菲
王轶
付景兴
钱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253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8893A/zh
Priority to US17/267,348 priority patent/US20210282137A1/en
Priority to EP23204408.1A priority patent/EP4287540A3/en
Priority to EP19847408.2A priority patent/EP3827540B1/en
Priority to KR1020217006404A priority patent/KR20210031995A/ko
Priority to PCT/KR2019/009998 priority patent/WO202003263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0830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0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上行传输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根据本公开的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包括: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传输机会以及与所述传输机会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技术HARQ进程序号;根据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天线端口与所述传输机会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天线端口;以及利用所述天线端口发送与所述HARQ进程序号对应的上行数据以及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通过建立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或传输机会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基站在检测到上行传输时确定天线端口,从而可以确定上行传输对应的HARQ进程序号。

Description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传输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5G中提出的高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对延时和可靠性同时提出了需求。3GPPRel-15可以支持小于1ms的端到端延时和10-5的误块率。随着工业物联网(Industry Internet of things)、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业务的增长,也为URLLC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例如,3GPP Rel-16对更高要求的URLLC进行了学习,其中,要求支持0.5ms~1ms的端到端延时以及10-6的误块率,这对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带来了挑战。目前,NR系统的基于RRC配置授权(configuredgrant)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虽然可以允许从冗余版本号(redundancy version,RV)为0的位置开始传输,但是,重复传输的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能跨越(cross)传输周期的边界(boundary),这是因为,在支持多个混合自动重传技术(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序号(process ID)的情况下,基站如果没有成功检测到第一次传输,则基站可能会错误地判断HARQ进程序号。
此外,在NR的配置(即半静态或半永久调度)的上行传输中,尚不支持在一个时隙内传输多次微时隙(mini-slot,或非时隙,non-slot)的重复。当出现需要上行传输的数据时需要等到每个时隙内可以进行传输的时刻才开始传输。因此,在这种架构下,难以满足低延时的要求。
此外,当支持BWP切换时,如何进行对于配置的上行传输的ACK进行监测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一种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包括: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传输机会以及与所述传输机会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技术HARQ进程序号;根据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天线端口与所述传输机会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天线端口;以及利用所述天线端口发送与所述HARQ进程序号对应的上行数据以及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发送方法还包括: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所述HARQ进程序号;所述传输机会;和配置的生成导频信号的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用所述天线端口发送与所述HARQ进程序号对应的上行数据以及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与数据映射有关的天线端口信息,来进行所述上行数据的映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端口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各项之一: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的信息;每个HARQ进程对应的天线端口的信息;每个传输机会对应的天线端口信息;每个配置授权的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端口信息通过RRC消息或激活配置的上行传输的DCI来配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与数据映射有关的天线端口信息,来进行所述上行数据的映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根据基站配置的指示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的信息,在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根据在所述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的所有天线端口,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所有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以及根据从所述传输机会开始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所占用的其他传输机会所对应的HARQ进程序号以及与该HARQ进程序号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所述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以及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传输机会进一步包括:根据基站配置的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或重复次数信息,将每次重复的起始位置的全部集合或每次重复的起始位置的子集中最近的传输机会确定为所述传输机会;或根据基站配置的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的传输周期信息和/或时域偏移信息,将每个传输周期的起始位置中最近的起始位置确定为所述传输机会;或根据基站配置的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的起始资源信息,将最近的子资源确定为所述传输机会,其中,所述子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周期被配置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并且所述传输周期对应的时间长度小于针对上行传输配置的重复次数所需的时间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包括: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时频资源信息采用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的信息,和/或,用于指示允许重复跨越时隙的边界或不允许重复跨越时隙的边界的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传输。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包括传输,且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传输还包括根据以下方法之一确定导频符号的位置:根据重复实际占用的符号个数确定导频符号的位置;和根据调度的每次重复所占用的符号个数确定导频符号的位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包括上行传输,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按照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映射:在上行符号和灵活符号上映射,如果遇到下行符号则将上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上行符号或灵活符号;仅当有连续的上行符号个数大于或等于上行传输的一次重复的符号数时,将所述重复映射到连续的上行符号;和仅在上行符号上映射,如果遇到下行符号或灵活符号,则将上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上行符号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包括下行传输,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按照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下行传输的映射:在下行符号和灵活符号上映射,如果遇到上行符号则将下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下行符号或灵活符号;仅当有连续的下行符号个数大于或等于下行传输的一次重复的符号数时,将所述重复映射到连续的下行符号;和仅在下行符号上映射,如果遇到上行符号或灵活符号,则将下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下行符号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上行符号、灵活符号以及下行符号的时隙格式(slotformat)通过如下方式中至少一种获得:通过RRC配置的半静态的时隙格式获得;和通过用于指示时隙格式的DCI获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的时隙格式采用不同的传输的映射。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传输还包括:根据配置信息中的如下信息中至少一项确定时域资源位置:时隙位置信息,该时隙内的起始符号的位置信息,占用的符号个数信息,重复的次数信息,其中占用的符号个数信息大于一个时隙中的符号个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重复的次数可以通过基站配置为大于等于1,或者协议中预先约定为1。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传输还包括:在当前重复结束后,在下一个可用于传输的符号起进行下一次重复;或者,在当前重复结束后,在下一个符号或者下一个可用的符号起进行下一次重复;或者,在当前重复结束后,根据配置信息中时隙内的起始符号位置信息确定下一个可用时隙内起始符号位置开始进行下一次重复。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传输还包括:通过以下方法至少之一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根据配置的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符号个数L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根据预先定义或者基站配置的符号的个数,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根据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符号个数L和一个调整系数,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根据全部传输块中符号最少的传输块对应的符号数Lmin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根据全部传输块中符号最多的传输块对应的符号数Lmax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根据全部传输块中第一个传输块中的符号数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据全部传输块中第一个和第二个传输块中的符号数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传输还包括:通过以下方法至少之一确定传输块比特数(Transport block size,TBS):如果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符号个数L小于等于特定值,则根据第一MCS表和可用资源粒子数确定传输块比特数,如果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符号个数L大于特定值,则根据第二MCS表和可用资源粒子数确定传输块比特数;如果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符号个数L小于等于特定值,则根据第一MCS表和可用资源粒子数确定传输块比特数,如果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L大于特定值,则根据第一MCS表中的码率R以及一个调整系数确定传输块比特数,其中,所述调整系数通过基站配置或者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计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传输方法还包括按照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对传输进行跳频:以传输的每个重复为单元进行跳频;
在预定跳数上传输预定个数的重复;和在预定跳数上传输每个重复的预定个数的符号。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预定跳数上传输每个重复的预定个数的符号还包括:当每次重复中实际传输符号个数大于或大于等于预定个数符号时进行每个重复内部的跳频,否则进行每次重复间的跳频。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传输的计时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UE接收到带宽部分BWP切换指示时,如果用于上行传输的计时器在运行中,则暂停所述计时器;以及当UE切换至新的BWP时,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当UE切换至新的BWP时,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在BWP切换所需的最短时间后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从UE根据基站指示的上行或者下行授权开始发送或接收数据时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和在新的BWP中开始监听下行搜索空间时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技术HARQ进程序号的确定方法,包括:从每个传输机会开始,在与所述每个传输机会对应的天线端口上检测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以及根据检测到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进程序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UE,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至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至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UE侧执行的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端口与子载波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端口与子载波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6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配置上行授权时的上行数据发送示意图;
图6c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多个配置上行授权时的上行数据发送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基站侧执行的上行数据的HARQ进程序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频符号的图样的示意图;
图12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频符号的图样的示意图;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TDD系统或者通过SFI指示的FDD系统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TDD系统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1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TDD系统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1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域资源分配方法的示意图;
图1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域资源分配方法的示意图;
图1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跳频方法的示意图;
图1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跳频方法的示意图;
图2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跳频方法的示意图;
图21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跳频方法的示意图;
图21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跳频方法的示意图;
图2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2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发送的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BWP切换时的上行传输的计时方法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BWP切换时的上行传输的计时方法的流程图;
图2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UE 2100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2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2200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UE”、“终端”既可以是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可以是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UE”、“终端”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UE”、“终端”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此外,“UE”、“终端”也可与“用户”、“用户设备”替换。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其中UE对指示信息进行检测。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基础设施单元,形成分布在一个地理区域的网络。基础单元也可以称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AT)、基站BS、节点B(Node-B)和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下一代基站(gNB)或者本领域使用的其它术语。如图1所示,一个或多个基础单元101和102为在服务区域中的若干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或UE或终端设备或用户103和104提供服务,如,服务区域为小区或小区扇区范围内。在一些系统中,一个或多个BS可通信耦接到形成接入网络的控制器上,该控制器可通信地耦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本公开例并不限于任何一种特定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时域和/或频域,基础单元101和102分别向UE 103和104传输下行链路(Downlink,DL)通信信号112和113。UE 103和104分别通过上行链路(Uplink,UL)通信信号111和114与一个或多个基础单元101和102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系统100是一个包含多个基站和多个UE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正交频分复用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OFDMA)系统,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01、基站102,多个UE包括UE 103和UE 104。基站101通过上行链路通信信号111和下行链路通信信号112与UE103通信。当基站有下行链路分组要发送给UE时,每个UE都会获得一个下行链路分配(资源),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窄带下行共享信道NPDSCH中的一组无线资源。当用户设备需要在上行链路中向基站发送分组时,UE从基站获得授权,其中该授权分配包含一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的物理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或窄带上行共享信道NPUSCH。该UE从专门针对自己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MPDCCH(MTC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EPDCCH(Enhanced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NPDCCH(Narrowband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获取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在本文下面描述中统一用PDSCH、PDCCH、PUSCH代替上述信道。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图1还示出了下行链路112和上行链路111示例的不同的物理信道。下行链路112包括PDCCH或EPDCCH或NPDCCH或MPDCCH 121、PDSCH或NPDSCH 122、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on Indicator Channel,PCFICH)123、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124、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或窄带物理广播信道NPBCH125、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PHICH)126和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第二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或者窄带主副同步信号NPSS/NSSS 127。下行控制信道121向用户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DCI 120通过下行控制信道121承载。PDSCH 122向UE发送数据信息。PCFICH 123发送用于解码PDCCH信息,如动态指示PDCCH 121使用的符号数。PMCH 124承载广播多播信息。PBCH或NPBCH125承载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用于UE早期发现和小区全覆盖(cell-wide coverage)。PHICH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该HARQ信息指示出基站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上的传输信号。上行链路111包括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 130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131、承载上行数据信息的PUSCH 132和承载随机接入信息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133。在NB-IoT系统中,没有定义NPUCCH,用NPUSCH格式2来传输上行控制信息130UCI。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使用OFDMA或多载波架构,包括下行链路上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以及用于UL传输的下一代单载波FDMA架构或多载波OFDMA架构。基于FDMA单载波架构包括交织频分多址(InterleavedFDMA,IFDMA)、集中式频分多址(Localized FDMA,LFDMA)、IFDMA或LFDMA的扩展离散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DFT-spread OFDM,DFT-SOFDM)。此外,还包括OFDMA系统的各种增强型非交多址NOMA架构,例如,PDMA(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MA(Sparse codemultiple access),MUSA(Multi-user shared access),LCRS FDS(Low code ratespreading Frequency domain spreading),NCMA(Non-orthogonal coded multipleaccess),RSMA(Resource spreading multiple access),IGMA(Interleave-gridmultiple access),LDS-SVE(Low density spreading with signature vectorextension),LSSA(Low code rate and signature based shared access),NOCA(Non-orthogonal coded access),IDMA(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RDMA(Repetitio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GOCA(Group orthogonal coded access),WSMA(Welch-bound equality based spread MA)等。
在OFDM系统,通过分配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上的一组子载波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无线资源来服务远端单元。示例的OFDMA协议包括3GPP UMTS标准的发展的LTE和IEEE 802.16标准。该架构也可以包括传输技术的使用,如多载波CDMA(multi-carrierCDMA,MC-CDMA)、多载波直接序列码分多址(multi-carrier direct sequence CDMA,MC-DS-CDMA),一维或二维传输的正交频率码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OFCDM)。或者,可以基于更简单的时和/或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或这些不同技术的组合。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其它蜂窝通信系统协议,包括但不限于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Access,时分多址)或直接序列CDMA。
HARQ进程序号的确定
按照LTE的上行SPS(semi-persistence scheduling)或者预分配(pre-allocated)的上行授权(UL grant)进行的上行传输中,如果上行HARQ操作不是自发的(autonomous),则与起始位置的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相关的HARQ进程ID通过如下公式推断得出:
-如果该TTI是一个子帧TTI:
-HARQ Process ID=
[floor(CURRENT_TTI/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modulo
numberOfConfUlSPS-Processes,
其中CURRENT_TTI=[(SFN*10)+subframe number],为一块捆绑(bundle)的第一次传输所在的位置。
-否则(对于短TTI(short TTI,sTTI)):
-HARQ Process ID=
[floor(CURRENT_TTI/semiPersistSchedIntervalUL-sTTI)]
modulo numberOfConfUlSPS-Processes-sTTI,
其中,CURRENT_TTI=[(SFN*10*sTTI_Number_Per_Subframe)+subframe number*sTTI_Number_Per_Subframe+sTTI_number],为一块捆绑的第一次传输所在的sTTI机会(occasion)的位置。其中sTTI_Number_Per_Subframe为每个子帧中sTTI的个数,sTTI_number为sTTI的序号。
此外,在LTE中,还可以通过高层配置一个HARQ进行ID的偏移(offset),用于支持多个HARQ进程时使用。
在NR中,对于配置上行授权(configured UL grant),也称为上行免授权(ULgrant free),与上行传输的第一个符号相关的HARQ进行ID通过如下公式推断:
HARQ进程ID=[floor(CURRENT_symbol/周期)]mod HARQ进程个数
其中,CURRENT_symbol=(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每个帧中的时隙个数(numberOfSlotsPerFrame)×每个时隙中的符号个数(numberOfSymbolsPerSlot)+在一个帧中的时隙数(slot number in the frame)×每个时隙中符号的个数(numberOfSymbolsPerSlot)+该时隙中的符号数(symbol number in the slot)。
即,在NR和LTE中,均采用上行传输的起始位置(TTI或者符号)来推断HARQ进程ID。然而,为了满足低延时高可靠性的要求,需要支持在任意时刻(如每一个或多个符号/TTI/时隙/子帧等)都可以进行自发上行传输,从而节省因为等待传输机会而导致的延时。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信道发送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定基站配置重复次数为K=4(首次传输计做第1次重复),且配置的传输周期包含四个资源,每次传输(重复)占用一个资源,因此传输周期刚好等于K次重复占用的时间长度,HARQ进程数为2个。其中,图2中的资源为时域、或者频域、或者时频域的资源。对于时域资源,图2中的一个资源可以为如下之一: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一个或多个TTI、一个或多个时隙、一个或多个子帧等时间单位。特别地,对于微时隙调度,一个资源为一次传输所占用的若干个符号。图2中的资源可以为连续也可以为非连续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为了减少数据上行传输的等待延时,允许在每一个资源处均可以进行第一次上行传输。此外,为了保证可靠性,每次传输需要完成基站配置的重复次数K次。
如图2所示,可能会出现K次传输占用多个HARQ进程对应的资源的情况。如图2所示,数据0在资源5的位置到达(在本文中指数据已经完成编码并可以在下一个资源位置开始发送),则最早可以进行上行传输的位置为资源6。为了保证传输可靠性,需要进行K次重复,则占用资源6~9。
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如LTE或者NR中HARQ进程序号的推断规则,对于资源0~3为第一个传输周期,资源4~7为第二个传输周期,资源8~11为第三个传输周期,资源12~15为第四个传输周期,以此类推。起始位置所在的传输机会在资源0~3或者8~11的传输为HARQ进程#0,起始位置所在的传输机会在资源4~7或12~15的传输为HARQ进程#1。因此,UE推断该上行传输为HARQ进程#1。然而对于基站,由于基站需要通过对上行发送信号进行检测而确定上行传输,因此存在基站在资源6以及资源7上没有检测到上行传输的可能性。如果基站在资源8上才检测到上行传输,则基站可能会认为UE从资源8上才开始传输,因此判断该上行传输为HARQ进程#0,该分组将无法最终正确解码,并且可能会影响其他后续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将传输上行信号(包括导频信号和数据)的天线端口号与HARQ进程序号进行绑定或者将天线端口号与上行传输的起始位置所在的传输机会进行绑定。在基站在天线端口上检测到导频信号时,可以根据导频信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根据导频信号,确定天线端口,从而判断出上行传输的HARQ进程序号。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UE侧执行的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10中,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传输机会以及与所述传输机会对应的HARQ进程序号。
UE从基站接收用于无动态授权(dynamic grant)的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其中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各项之一:上行传输的重复次数、HARQ进程数、配置授权的传输周期、天线端口信息、配置授权的时频资源信息、时频资源起始位置信息、导频信号信息。其中,天线端口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各项之一: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的信息;每个HARQ进程对应的天线端口的信息;每个传输机会对应的天线端口信息;每个配置授权的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天线端口信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导频信号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用作导频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用于其他用途的导频信号(如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PT-RS,探测导频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用于其他共同调度(co-scheduled)用户的DMRS。天线端口信息通过RRC消息或激活配置的上行传输的DCI来配置。例如,基站可以通过RRC消息、或者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如DCI)、或者RRC和物理层信令联合地发送无动态授权的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UE可根据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确定可用于上行传输的可能的传输机会。当有上行数据到达时,确定这些可能的传输机会中最近的一个传输机会,作为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传输机会。然后,根据预先确定的传输机会(传输周期)与HARQ进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HARQ进程序号。
然后在步骤S320中,根据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天线端口与传输机会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天线端口。
最后,在步骤S330中,利用确定的天线端口发送与所述HARQ进程序号对应的上行数据以及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
其中,UE可以根据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与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所确定的HARQ进程序号,所确定的传输机会,配置的生成导频信号的参数。用于确定导频信号的上述信息可以通过基站配置或者预先定义的规则获得。例如,UE通过基站为每个HARQ进程序号配置的生成导频信号的参数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或者,根据每个传输机会的位置与导频信号的对应关系生成导频信号。具体地,以每个传输机会的位置作为生成导频信号的参数。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导频信号的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生成原始导频序列的初始种子(seed),将原始导频序列进行循环移位的参数,在导频序列的上加载绕码的参数。特别地,不同的HARQ进程可以采用相同天线端口进行上行发送,而每个HARQ进程所对应的导频信号不同。基站可以通过检测不同的导频信号而确定HARQ进程序号。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采用HARQ进程序号的描述来区分HARQ进程,但是本公开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采用表征HARQ进程的任何信息。
具体地,如图2所示,将资源0~3以及8~11与HARQ进程#0对应,资源4~7以及资源12~15与HARQ进程#1对应。数据0在资源5开始传输,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UE确定在资源5开始的传输属于HARQ进程#1。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建立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天线端口与传输机会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预先定义天线端口0以及天线端口1分别对应HARQ进程#0以及HARQ进程#1。根据预先定义的对应规则,UE推断出在资源5开始的传输属于HARQ进程#1,以及针对HARQ进程#1采用天线端口1,则UE从资源5开始发送与HARQ进程#1相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通过天线端口1发送数据0和与数据0对应的导频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导频信号可以是解码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当然,本公开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提高检测性能,可以预先采用FDM或者TDM来使得天线端口正交,并采用正交的天线端口进行导频信号和数据的传输。对于单层(one layer)的上行传输,UE只会在一个天线端口上进行数据发送。但是,基站可以为不同的UE配置不同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从而达到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效果。
在通信系统中,定义一个符号上的一个子载波所对应的一个资源网格为一个资源粒子(resource element,RE)。资源粒子为用于承载上行信号或参考信号的最小单位。时域资源为用于承载信道或信号的所占用资源粒子集合的时域位置,频域资源为用于承载信道或信号所占用资源粒子集合的频域位置,时频资源为用于承载信道或信号所占用资源粒子集合的时域和频域位置。基站为UE分配一个用户上行传输和/或下行接收的授权,指示对应上行或下行传输所占用的资源粒子集合,下文中简称一次重复所占用的资源。如图4所示,采用FDM来使得天线端口正交,其中分别在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上传输的参考信号占用一个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上的12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0、2、4、6、8、10,天线端口2和3占用其余子载波。基站可以为2个HARQ进程的上行传输分别配置天线端口0以及天线端口2。因为天线端口上传输的导频信号的位置是频分的,因此在天线端口上发送的导频信号正交。同理,不同天线端口上传输的导频信号可以是时分或者码分从而正交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保证导频信号(例如DMRS)检测的性能,可以将UE配置为在导频信号所在的符号上其他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上不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如图4所示,如果UE推断需要采用天线端口0或1进行上行传输,则UE将导频信号所在的符号上天线端口2/3占用的资源粒子空出不进行数据映射。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上行授权指示符号X、X+1以及X+2为分配给UE的时域资源,如果在符号X上通过天线端口0或1发送导频信号,则UE仅将数据部分映射在符号X+1以及X+2上。UE在计算速率匹配(ratematching)时将天线口2/3占用的资源粒子扣除。或者,UE在进行数据映射时将天线口2/3占用的资源粒子进行打孔。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UE可以通过获取基站配置来判断是否需要其他天线端口(如天线端口2/3)进行速率匹配或者打孔。如果为了提高检测性能,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的一些资源粒子上没有数据或导频信号的传输,那么可以对该符号的其他资源粒子进行能量提高(power boosting)。其中能量提高的系数可以通过基站配置,或者预先定义,或者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计算(如假设每个符号上的发送功率相同,则可推断出每个资源粒子上的发送功率)。特别的,可以对导频信号(例如,DMRS)和/或数据进行能量提高。
在NR系统中,对于采用DFT-S-OFDM的波形发送的上行数据,协议规定采用天线端口0进行发送,并且不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的其他资源粒子上映射数据。对于采用DFT-S-OFDM的波形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可以为不同的HARQ进程配置不同的天线端口。具体地,如图4所示,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分别用于发送HARQ进程#0以及HARQ进程#1,那么当UE发送HARQ进程#0对应的上行数据时,在天线端口0上发送HARQ进程#0对应的DMRS,而该DMRS所在符号的其他资源粒子不进行数据或导频信号的映射以及发送。同样的,当UE发送HARQ进程#1对应数据时,在天线端口1上发送HARQ进程#1对应的DMRS。这种映射可以通过基站配置,或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决定。上述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根据传输机会决定发送天线端口的方法。作为另一示例,可以通过1/3的频域导频密度来支持3个FDM的天线端口,从而支持更多的HARQ进程数量。如果想支持更多的天线端口数,可以通过CDM和/或TDM的方式来扩展天线端口。为了不浪费资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站为UE配置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其中,基站配置的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可以通过显式(explicitly)或者隐式(implicitly)来配置。例如,可以直接配置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号。UE根据基站显式/隐式地配置的指示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的信息,在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或者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预先定义HARQ进程序号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则UE不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对应关系中包含的所有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即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所有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具体地,例如图5所示,对于NR中类型(type)2DMRS,在一个符号X内,一个天线端口会占用4个RE,如天线端口0/1占用子载波0、1、6、7;天线端口2/3占用子载波2、3、8、9;天线端口4/5占用子载波5、6、10、11。如果支持两个HARQ进程,则基站可以为HARQ进程#0配置一个天线端口,如天线端口0,为HARQ进程#1配置另外一个正交(例如,通过FDM)的天线端口,如天线端口2。为了保证DMRS的检测性能,按照预先定义的规则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该预先定义的规则可以包括例如,不在相同上行配置信息中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其他HARQ进程对应的天线端口(或进一步FDM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具体地,在进行HARQ进程#0的上行传输时,由于天线端口2被分配给HARQ进程#1,如果在符号X上发送导频信号,则UE推断出不在符号X上天线端口2对应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即,不在符号X上的子载波2、3、8、9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此外,因为针对HARQ进程#0使用天线端口0来发送DMRS,则也不会在符号X上子载波0、1、6、7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假设基站分配给UE的上行授权为符号X、X+1、X+2,则UE在符号X上的子载波4、5、10、11、以及符号X+1和符号X+2的全部资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建立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的对应或者天线端口与传输机会的对应。在确定在传输机会要进行上行传输的HARQ进程序号之后,根据HARQ进程序号或传输机会,UE可以确定应采用的天线端口,以及其他HARQ进程采用的天线端口,并且不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该HARQ进程以及其他HARQ进程采用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
特别的,当配置上行授权中的传输周期大于或等于K次重复所占用的时间长度时,UE进行K次传输(重复)只会占用相邻的两个传输机会所对应的两个HARQ进程的资源。如果在该配置中,HARQ进程数大于或等于2,则只需要区分这两个HARQ进程的ID。具体地,如果基站配置HARQ进程#0~2,总计3个HARQ进程,则基站可以为UE配置每个HARQ进程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UE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时,只需要避开K次重传可能占用的HARQ进程的资源。即,根据从传输机会开始发送上行数据所占用的其他传输机会所对应的HARQ进程序号以及与该HARQ进程序号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与该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用于发送当前HARQ进程序号对应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如图6a所示,在一个示例中,数据1在资源5位置到达,从资源6到资源9进行了4次重复,占用了HARQ进程#1以及HARQ进程#2的资源。根据基站配置,HARQ进程#0、1、2分别对应天线端口0、2、4。假设天线端口0、2、4分别占用不同的时域或者频域资源。对于符号X,UE需要在天线端口2上发送HARQ进程#1的DMRS,并且避开天线端口4(对应于HARQ进程#2)所占用的资源粒子不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无需避开天线端口0的资源粒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可以只配置第一个HARQ进程序号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并配置周期性地轮换其余HARQ进程对应的天线端口。例如,天线端口从配置上行授权的起始位置开始,以周期形式进行轮换。如前文所述,因为在特定的配置下,例如配置上行授权中的传输周期大于或等于K次重复所占用的时间长度,一个传输(重复)的K次重复只会跨越一个传输周期的边界(也即,跨越两个HARQ进程),因此,采用两个天线端口即可以避免UE和基站之间对HARQ进程的错误理解。具体地,如图6a所示,配置上行授权的起始位置为资源0,传输周期为P,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针对HARQ进程#1采用天线端口0,针对HARQ进程#2采用天线端口1,针对HARQ进程#3采用天线端口0,以此类推。其中,配置上行授权的起始位置可以通过以下时间计数器至少之一决定:系统帧,子帧,时隙,符号,毫秒,秒,(例如,基站为UE配置一个绝对的起始时间)或者可以根据激活DCI所指示的上行资源位置决定。UE根据第一次传输所在的位置(如符号/时隙/子帧/帧)(即,上行传输的起始位置所在的传输机会),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推断出使用的天线端口和HARQ序号,进行上行传输。例如,根据预先定义的传输机会与HARQ进程序号的对应关系确定HARQ进程序号,并根据HARQ进程序号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天线端口。基站可以根据所在的时域资源位置,从每个可能的传输机会开始,在与每个传输机会对应的天线端口上检测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例如DMRS),再根据检测出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的对应关系,确定上行数据的HARQ进程序号,为UE提供重传或者新传输的调度。
具体的,对于配置上行授权(configured UL grant),与上行传输的第一个符号相关的天线端口号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天线端口=[floor(CURRENT_symbol/周期(或一组传输机会(transmissionoccasion)))]mod天线端口个数
其中,CURRENT_symbol=(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每个帧中的时隙个数(numberOfSlotsPerFrame)×每个时隙中的符号个数(numberOfSymbolsPerSlot)+在一个帧中的时隙数(slot number in the frame)×每个时隙中符号的个数(numberOfSymbolsPerSlot)+该时隙中的符号数(symbol number in the slot))。优选地,天线端口个数为2或更多。
在上述方法中,第一次上行传输无论在一个HARQ进程的第几个资源,均采用该HARQ进程对应的天线端口。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可以利用更多的天线端口,以进一步指示更详细的起始位置。例如,在一个HARQ进程占用的K个资源中,针对不同的起始位置,可以选用不同的天线端口。如图6a所示,在每个HARQ进程中有4个资源,则通过4个天线端口来指示在一个传输周期内实际发送的上行传输的起始位置所在的传输机会。例如,一个传输周期中第1~4个资源分别对应天线端口0~3。在图6a中的例子中,数据在资源6~9发送,第一个传输(重复)的位置为第二个传输周期中的资源块6,资源块6在第二个传输周期中的相对位置为第3个资源,则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或者基站配置,需要采用天线端口2。即使基站仅在资源8上才检测到上行传输,根据检测到的DMRS,基站可以确定天线端口2,进而根据天线端口与HARQ进行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HARQ进程1,因为K次重复仅跨越一个传输周期。此外,对于非全零RV的情况(如,UE可以从第一资源开始进行不同RV的轮循进行数据发送),基站可以通过检测天线端口上的DMRS,来进一步确定实际上行传输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找到当前TTI正确对应的RV版本号。或者,基站可以存储先前可能在TTI位置上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当检测到DMRS后,可以从存储器中读出先前TTI位置的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并且进行解码,从而保证上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这个实施例中,当基站检测到DMRS时,可以直接确定传输起始位置,如果周期大于或等于K次重复占用的时域资源,则可以避免HARQ进程序号的混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UE可以避开其他天线端口,或者不避开其他天线端口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也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或者根据基站的配置来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可以为天线端口配置不同的正交或准正交序列,来指示不同HARQ进程,或者不同的发送起始位置。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可以通过在物理层搭载(piggyback)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并且通过UCI来指示HARQ进程序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基站可以为UE配置多个配置上行授权,其中每个配置上行授权仅包含一个HARQ进程,并且配置UE可以在传输周期的任意起始位置开始上行传输。按照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HARQ进程序号的混淆。为了降低基站解码复杂度,可以配置全零RV。其中,多个配置上行授权分别对应不同的HARQ进程,如果配置上行授权的计时器(timer)没过期前有其他上行数据需要传输,则可以在不同的HARQ进程对应的资源上进行传输,从而避免HARQ进程序号的混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基站可以配置多个配置上行授权,其中每个配置上行授权可以包含多个HARQ进程。为了降低基站解码复杂度,规定只能在每个传输周期的起始位置进行发送。为了使UE在任何TTI/符号/时隙/子帧随时可以进行上行传输,多个配置上行授权可以指示在不同的TTI/符号/时隙/子帧上进行开始传输。
上述两种方法中多个配置上行授权配置的时频资源可以由基站决定,可以通过FDM或TMD正交,也可以是全部或者部分重叠的时频资源。更具体的,配置的时频资源可以在相同或不同载波(carrier)上,和/或相同或不同的BWP上。
图6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配置上行授权时的上行数据发送示意图。基站向UE配置和/或激活多个配置上行授权,其中每个配置上行授权中的HARQ进程相同,但是,每个配置上行授权的天线端口和/或DMRS序列不同。具体的,如图6b所示,基站向UE配置和/或激活2个配置上行授权#1以及配置上行授权#2。其中,每个配置上行授权中的HARQ进程ID均为#0和#1,但是配置上行授权#1中配置的天线端口为port 0,配置上行授权#2中配置的天线端口为port 1。那么,当数据0在配置上行授权#1的数据资源5到达(此时对应配置上行授权#2的数据资源3),选取最近的一个传输机会进行上行传输,即,在配置授权#2中的第#4~#7个符号上进行传输。那么,此次传输所采用的的天线端口为port1。此时,如果配置上行授权#1和配置上行授权#2的数据资源有部分或者全部重叠,那么基站可以通过检测天线端口和/或DMRS导频序列来判断UE发送的起始位置。例如,如果基站在图6b中的配置上行授权#1的数据资源6,即配置上行授权#2的数据资源4的位置上检测到天线端口为port1,那么基站可以根据预先向UE配置与每个配置上行授权对应的天线端口/和或DMRS序列,确定UE所占用的实际发送资源的起始位置,从而进行正确检测。
可选的,多个配置上行授权可以用相同一些配置,例如以下其中一个或多个:时域资源分配值(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TDRA),每个数据资源的符号个数,重复次数k,频域资源配置(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FDRA),周期。而多个配置上行授权可以通过引入一个偏移量来确定。具体的,基站可以配置一套TDRA以及FDRA,然而,第二套配置上行授权的起始位置和/或每个数据资源位置以第一套配置上行授权的起始位置和/或每个数据资源的位置根据基站配置的偏移量确定。如图6b所示,基站为两套配置上行授权配置相同的时域和/或频域资源分配,以及周期信息。此外,基站向UE配置偏移量。UE根据基站配置的时域和/或频域资源分配,以及周期信息确定第一套配置上行授权的每个周期的起始位置,和/或时频资源位置(每个数据资源位置),进一步,根据第一套配置上行授权的每个周期的起始位置和/或时频资源位置(每个数据资源位置)以及偏移量,确定第二套配置上行授权的每个周期的起始位置和/或时频资源位置(每个数据资源位置)。
图6c基站向UE配置和/或激活多个配置上行授权,其中每个配置上行授权中的HARQ进程不同,而每个配置上行授权的天线端口和/或DMRS序列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具体的,如图6c所示,基站向UE配置和/或激活2个配置上行授权#1以及配置上行授权#2。其中,配置上行授权#1中的HARQ进程ID为#0和#1,配置上行授权#2中的HARQ进程ID为#2和#3但是配置上行授权#1。此外,配置上行授权#1中配置的天线端口为port 0,配置上行授权#2中配置的天线端口为port 1。那么,当数据0在配置上行授权#1的数据资源5到达(此时对应配置上行授权#2的数据资源3),选取最近的一个传输机会进行上行传输,即,在配置授权#2中的第#4~#7个符号上进行传输。那么,此次传输所采用的的天线端口为port 1。此时,如果配置上行授权#1和配置上行授权#2的数据资源有部分或者全部重叠,那么基站可以通过检测天线端口和/或DMRS导频序列来判断UE发送的起始位置。例如,如果基站在图6c中的配置上行授权#1的数据资源6,即配置上行授权#2的数据资源4的位置上检测到天线端口为portl,那么基站可以根据预先向UE配置与每个配置上行授权对应的天线端口/和或DMRS序列,确定上行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号,以及其所占用的实际发送资源的起始位置,从而进行正确检测。当每个配置上行授权的时域和/或频域资源不同时,可以为其配置相同的天线端口和/或DMRS。此时,可根据不同的时域和/或频域资源资源区分不同的上行授权和/或HARQ进程号。
可选的,每个配置上行授权可以仅包括一个HARQ进程号,且每个配置上行授权可以配置相同或者不同的天线端口和/或DMRS。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基站侧执行的上行数据的HARQ进程序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在步骤S710中,从每个传输机会开始,在与每个传输机会对应的天线端口上检测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
在检测到导频信号时,在步骤S720中,根据检测到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进程序号。
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资源映射方法
在NR系统中,基站可以为UE配置在一个时隙内的任意个数的符号作为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的时域资源分配。通常,如果分配的资源小于一个时隙内的符号数时,被称为微时隙(mini-slot)。狭义的讲,可以将符号数小于时隙内一半的符号数的资源称为微时隙。在本文中,用微时隙代替一个上行或下行传输时域资源分配的OFDM符号集合,其中符号个数小于系统中定义的一个时隙的符号个数。在NR系统中,当重复传输PUSCH或PUCCH或PDSCH时,在每个时隙中仅支持一次传输,在不同时隙的相同时域位置,进行PUSCH或PUCCH或PDSCH的重复传输。虽然可以通过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分配更多的符号来进行一次传输而避开重复,但是仍旧无法避免当出现需要上行传输的数据时需要等到每个时隙内可以进行传输的时刻才开始传输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架构下,难以满足低延时的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配置上行或下行授权可以以微时隙为单元配置上行或下行的传输的资源,且支持在一个时隙内进行多次传输(重复)。下文中,均采用上行授权做为示例讨论。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上行传输方法800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10中,UE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时频资源信息采用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的信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指示支持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指示允许重复跨越时隙的边界或不允许重复跨越时隙的边界的信息,以进一步指示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的资源映射方法。
然后在步骤S820中,UE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传输。所述传输可以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信息,来指定可以支持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这种配置信息可以在RRC信令或MAC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如DCI)上传输。针对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物理层信令可以是用于激配置上行传输的DCI。UE在接收到这种配置信息时,可以按照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的方式进行上行传输,或者按照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的方式接收基站的下行传输。
下面给出几种对于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时域资源映射的方法。下面的方法可以用于上行数据和/控制信息,例如PUCCH和/或PUSCH。下述的方法适用于配置上行授权(configured UL grant)(包括需要以及不需要DCI激活的两种方法)、通过DCI指示的单次的PUSCH调度,以及各种格式的PUCCH的传输。
方法一:在一个时隙内,连续进行微时隙的映射,一次传输(重复)(或者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不跨越(cross)时隙的边界。
●如果重复(传输)需要映射到下一个时隙内,则在下一个时隙内可以:
方法A:从下一个时隙的第一个上行符号开始映射(如图9所示)
方法B:根据当前时隙中资源分配的时域符号开始映射
●如果当前时隙无法完整映射一次重复(传输),则针对当前时隙:
○方法X:在剩余符号上进行映射(如图9所示)。其中,数据映射方法可以包括:
■方法1:UE根据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的个数进行数率匹配;
■方法2: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选取部分符号进行映射。
例如:
●依照先前的码率依次映射,打孔掉不足以进行一次传输的剩余部分
●仅映射数据部分,不进行导频的映射
○方法Y:不在剩余符号进行映射。具体可以包括:1)将传输延迟到下一个时隙,其中下一个时隙上的映射方法可以为上述方法A或者方法B。2)或者将原本应该在剩余符号上发送的重复丢掉(drop),即,计算重复次数,但是不进行实际传输。
如果当前时隙无法完成一次重复的映射,且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进行映射时,下一个时隙上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符号数由至少以下方法之一确定:
方法M:下一个时隙的传输一次完整重复(传输)的符号数,即在下一个时隙上进行一次完整重复传输。
方法N:一次完整重复(传输)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映射后,该次完整重复(传输)的剩余的符号数。其中,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的数据映射方法可以包括:
■方法1:UE根据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的个数进行数率匹配;
■方法2: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选取部分符号进行映射。
例如:
●依照先前的数据速率依次映射,打孔掉不足以进行一次传输的剩余部分
●仅映射数据部分,不进行导频的映射
其中,方法A中所述的下一个时隙的第一个上行符号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个符号;第一个可以完整连续传输下一个时隙上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符号数的连续的上行符号中的第一个,其中的下一个时隙上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符号数可由上述方法M或N确定。对于TDD系统,或者配置了可用上行传输单元的FDD系统,可以参考下文中“TDD系统的资源映射方法”中所述的规则,进行上行传输的资源映射,其中下一个时隙中可以进行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第一个符号为方法A中所述的下一个时隙的第一个上行符号。也即,在下面的“即,在系统的资源映射方法”中以一个时隙内的多个重复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其中的上行传输的资源映射的方法也可以扩展到不同时隙上。
此外,根据基站指示或者预先定义的规则来选择方法M或者方法N。此外,对于方法X和方法M的组合,在时隙边界的两次传输(或者记为一次传输)的总数可能较大。那么为了使得基站在进行资源分配时无需考虑多种组合,则可以根据一定规则对方法M进行改进(记为方法M’):如果当前时隙n无法完整映射一次传输时,在时隙n的剩余符号上映射的重复的符号个数a和在时隙n+1上映射的重复的符号个数b之和不大于一个预先定义的值y(如14个符号),如果大于该值,则在时隙n+1上仅映射b=y-a个符号。或者,如果当在时隙n的剩余符号上映射的重复的符号个数a和在时隙n+1上映射的重复的符号个数b之和大于一个值y时,则在时隙n的剩余符号上映射的重复(传输)和在时隙n+1上映射的重复(传输)分别计做一次重复,即,在时隙n和n+1边界两侧的重复为两次重复,否则将其计做一次重复的两部分,即在时隙n的剩余符号上映射的重复为该次重复的第一部分,在时隙n+1上映射的重复为该次重复的第二部分。其中y可以为预先定义的,或者根据规则计算的(例如,y=1.5倍(一次重复占用的符号数)),或者是基站配置的。
具体的,如图9所示,基站通过DCI或者通过RRC为UE配置上行授权,其中重复次数k=4,时域资源为时隙n中的OFDM符号1~5,共计5个符号。其中一个时隙中有14个符号。基站向UE配置支持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则UE在符号1~5进行第1次重复,符号6~10进行第2次重复,因为不能跨越时隙边界,则UE在符号11~13进行第三次重复。对于A方法和方法M,第四次重复在时隙n+1上占用符号0~4。对于方法A和方法N,第四次或者第三次重复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三次重复的第一部分为占用时隙n的符号11-13的部分)占用时隙n+1的符号0~1(即,如图10中的第三次重复在时隙n+1中的部分)。其中,可以根据上述规则,将图10中的第三次重复在时隙n中的部分称为第三次重复的第一部分,将图10中的第三次重复在时隙n+1中的部分称为第三次重复的第二部分,或者将图10中的第三次重复在时隙n中的部分称为第三次重复,将图10中的第三次重复在时隙n+1中的部分称为第四次重复。对于B方法,根据基站的资源分配,第四次重复映射在时隙n+1的符号1~5上。
此外,因为第三次重复或者第三次重复的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由于可能存在所占符号数太少(例如,少于3个符号或者预定的m个符号,其中m可以为预先在协议中规定或者由基站配置的值)而无法满足性能的缺陷。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将该次传输不计做k次重复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在图9的例子中,UE可以在时隙n+1的符号0~4上进行第三次传输,在时隙n+1的符号5~9号进行第四次传输。
方法二:在一个时隙内,连续进行微时隙的映射,允许重复跨越时隙边界。
如图10所示,基站通过DCI或者通过RRC为UE配置上行授权,其中重复次数k=4,时域资源为时隙n中的OFDM符号1~5,共计5个符号。其中一个时隙中有14个符号。基站向UE配置支持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则UE在符号1~5进行第1次重复,符号6~10进行第2次重复。因为允许重复跨越时隙边界,则UE在时隙n的符号11~13以及时隙n+1的符号0~1上进行第三次重复。在时隙n+1的符号2~6上进行第四次重复。
此外,上述所给出的资源映射方法,可以通过基站配置的方式,半静态(例如通过RRC配置)或者动态(例如通过DCI指示)地向UE进行配置其中一种。也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条件,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映射,例如,对于方法一中给出的方法X和方法Y,可以预先定义或者配置剩余符号的个数或者进行数率匹配后的编码率(code rate)的阈值,选择方法X或方法Y。具体的,如果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的个数小于(或小于或者等于)一个阈值,则不进行映射(方法Y),否则进行映射(方法X)。或者,当采用方法X并且根据剩余符号的个数进行速率匹配后的编码率大于一个阈值时(例如0.93)不进行映射(方法Y),否则进行映射(方法X)。此时,因为即使进行映射,该码率也无法支持独立解码。类似的,也可以通过阈值的方法判断此次传输是否记为一次重复。具体地,如果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的个数小于(或小于或者等于)一个阈值,则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的映射不计为一次重复,否则记为一次重复。或者当进行数率匹配后的编码率(code rate)大于(或大于或者等于)一个阈值时,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的映射不计为一次重复,否则记为一次重复。类似的,对于方法一中给出的方法M和方法N,可以预先定义或者配置剩余符号的个数或者进行数率匹配后的编码率的阈值,选择方法M或方法N。具体的,如果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的个数小于(或小于或者等于)一个阈值,则在下一个时隙上按照一次重复占用的符号数进行映射(方法M),否则在下一个时隙上根据一次完整重复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映射后该次完整重复的剩余符号数进行映射(方法N)。或者如果选择方法N进行映射,其进行数率匹配后的编码率大于(或大于或者等于)一个阈值时,则按照方法M进行映射,否则按照方法N进行映射。
例如,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其中当前时隙中剩余(remaining)的符号个数太少或者通过方法N决定下一个时隙上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符号个数太少,例如为1个符号或者2个符号,且在这些符号中需要同时传输用于解调的导频(DMRS)。那么,在这种情况中,可以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粒子(RE)数目会很少,甚至没有(例如仅剩余1个符号,且采用DFT-S-OFDM的波形(waveform)传输时),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些很少数目的剩余符号上传输对性能提升的帮助有限,但是增加的UE的功耗。那么,可以不在这些符号上进行传输,即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前文中的方法Y。
在另一个例子中,在这种情况仍旧传输导频和/或数据。此时,如果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中传输了导频,可以与相同时隙中的相邻重复中的导频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以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如果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中仅传输了数据部分,那么这部分数据的解调可以采用相同时隙中的相邻重复中的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可记做导频共享);如果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中即传输了导频又传输了数据,也可以支持导频共享,即,与相同时隙中的相邻重复中的导频进行联合信道估计。UE可以根据基站配置或者预先定义的规则决定是否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和/或下一个时隙上的第一次重复中传输导频或信号或导频以及信号。此功能可以根据基站的配置来开启(enable)或者关闭(disable),也可以预先定义相同时隙中的重复可以从相同的天线端口发射(即经历相同的信道,可以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或者合并)或者预先定义相同时隙中的重复不从相同的天线端口发射(即,不可以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或者,能否进行联合信道估计或合并可以根据每次重复是否采用相同的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推断得出。例如,如果每次重复均采用相同的天线端口,则可以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否则不可以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上述导频共享也可以用于相同时隙中的所有重复。可以通过基站配置或者预先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将上述导频共享用于全部重复或者仅仅用于不完整重复部分。此外,上述方法可以扩展到不同时隙上的重复。也即,可以通过基站配置或者预先定义的规则确定是否将上述导频共享用于不同时隙上的重复。
上述方法主要描述当遇到时隙边缘时,如何进行微时隙重复的方法。如果分配的资源大于或者等于一个时隙内的符号数时,如果遇到时隙边缘时,也可以上述方法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进行映射。此外,与时隙边缘无法保证相位连续类似的情况类似,一次传输(重复)(如果配置的符号个数多余连续的可以用于上行或者下行传输的符号数时)会由于系统中配置的DL/UL传输方向而需要将一次传输分割为多个传输块,即遇到上下行转换点(switching point)时,此时,每个传输块占用的连续符号的个数也会小于一个时隙中的符号个数,也可作为一个微时隙。该传输块也可以被称作一个重复或者一次传输。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由于DL/UL传输方向导致连续的符号数小(微时隙)于每次分配资源中符号数的情况。
DMRS的传输方法
如前文所述,如果当前时隙无法完整映射一次传输,可以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进行映射。此时,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个数小于一次完整重复(传输)的符号个数。或者,由于DL/UL传输方向,导致一次传输被分为不连续的两次或者多次传输时。对于Type A,则以时隙或者微时隙(此时,每次传输占用的连续符号的集合称为一个微时隙)进行导频符号的插入。其中,微时隙可以由于配置的符号数少于14或者由于时隙边缘或者DL/UL的方向而分为多次传输所的每次传输的起始位置所对应的微时隙。对于PUSCH的Type B导频图样,其中一次传输的第一个符号为其前置(front-load)上行导频,也即,在一次传输的第一个符号上放置其前置上行导频。那么,对于部分映射到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的一次PUSCH传输,同样将其导频映射在该传输中的第一个符号上。如果有额外的导频,则:
方法a:根据该传输实际占用的符号个数选择额外导频的图样。
方法b:根据一次完整重复(传输)所占用的符号个数选择额外导频的图样。
如图11所示,一次完整重复(传输)占用8个符号,那么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针对包含5-7个符号的传输,在第一个和第五个符号上放置导频,针对包含8-9个符号的传输,在第一个和第七个符号上放置导频),当有一个额外导频时,在第1个和第7个符号上插入导频。那么对于第2次重复,由于在时隙n只有5个符号剩余。那么对于方法a,第2次重复的导频放置在时隙n的符号9和符号13上,即,第2次重复的第1个和第5个符号上。对于方法b,第2次重复的导频仅放置在时隙n的符号9上,额外导频(根据方法b应该放置在第2次重复的第7个符号上)随其他数据一起不进行传输(因为时隙n只有5个剩余符号)。上述两种方法a和b可以根据基站配置进行选择。
如前文所述,如果当前时隙无法完整映射一次传输,且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进行映射时,下一个时隙上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符号个数可以一次完整重复(传输)在当前时隙的剩余符号上映射后该次完整重复(传输)的剩余的符号数决定。此时,类似地,可以根据如下方法得到下一个时隙上的导频位置:
方法a’:根据在下一时隙内传输实际占用的符号个数确定导频的图样。
方法b’:根据两个时隙(当前时隙和下一时隙)上传输的两部分构成的一次虚拟重复(传输)确定导频的图样。
方法a’中,可以保证两部分传输(即在当前时隙上的剩余符号上映射的传输和映射在下一时隙上的传输)均有导频符号,因此这两部分传输可以分别作为一次传输分别进行解码(即,将这两部分传输当做两次传输)。而方法b’不能保证两部分传输均有导频符号,那么此时需要要求两个时隙(当前时隙和下一时隙)的相位有连续性,从而可以进行跨符号的信道估计。
如图12所示,第2次重复的第一部分在时隙n,第二部分在时隙n+1。根据方法a’,根据该次传输在下一时隙上实际占用的符号个数确定导频的图样。第2次重复的第二部分在时隙n+1上占用5个符号,则根据type B的导频图样,在时隙n+1上的符号0上传输导频。对于方法b’,则将第2次重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并作为一次虚拟传输,决定导频符号的时域位置,即在其虚拟传输的第7个符号,即时隙n+1的符号3上传输导频。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前文“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资源映射方法”部分中所述的“方法二:在一个时隙内,连续进行微时隙的映射,允许重复跨越时隙边界。”的情况,即,同样的方法可以从时隙扩展到微时隙,即根据方法a’或方法b’,基于每个微时隙内的相对符号位置来插入导频。
上述方法是针对由于时隙边缘的导致的每次传输的符号数目不同的情况进行描述。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由于DL/UL传输方向而造成一次传输分割为多个传输块的情况。即,依照每个传输块中实际传输所占用的符号决定导频位置,或者依照全部传输块虚拟而成的一次传输占用的符号决定导频位置。
总结上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
方法I:根据每个时隙内的重复(传输)或者由一次传输分割成的多个传输块内中的每一个传输块实际占用的符号个数确定导频符号的时域位置。
方法II:根据调度的每次重复(传输)所占用的符号个数确定导频符号的时域位置,其中,调度的每次重复(传输)可以为实际传输或者虚拟传输。具体地,当一次调度的重复跨过时隙边界或者当一次传输由于DL/UL传输方向而分割成多个传输块进行传输时,则根据虚拟传输确定导频符号的时域位置。
TDD系统或者通过SFI指示的FDD系统的资源映射方法
在NR系统中,为了更灵活的进行系统配置,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一组半静态的时隙格式(slot format)来限定上行时隙、下行时隙以及灵活(flexible)时隙,以及上行符号、下行符号和灵活符号的配置。此外,还可以通过指示时隙格式的DCI动态地改写灵活时隙或符号来指示时隙格式,其中指示时隙格式的DCI中指示的信息为时隙格式指示(slotformat indication,SFI)。
在NR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或者通过SFI指示的FDD系统中,如果连续的上行符号小于分配给UE的一次传输(重复)所占用的符号数,则不进行上行传输的该次重复。然而,这样无法既满足延时最小又保证可靠性。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为了获得最小的延时以及最大的可靠性,可以将上行传输的一次传输(重复)映射在非连续的上行或者下行符号上。对于非上行符号(如下行符号或灵活符号)或者下行符号,则可以将本该映射到该符号上的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进行推迟(postpone)或者丢弃。特别地,如果需要丢弃导频信号(例如DMRS),则可以丢弃整个本次传输,因为基站无法进行信道估计;或者只丢弃DMRS所在的符号,则基站可以用前后传输的DMRS进行本次传输的解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UE来说,需要维持相位的连续性。
下面给出几种在TDD系统或者通过SFI指示的FDD系统中进行上行传输的映射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在上行符号(U)以及灵活符号(F)上映射,如果遇到下行符号(D)则将上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上行符号(U)或者灵活符号(F)上。如图13所示,假定UE被配置为在时隙n的符号3~5上传输第一次重复。本应该在接下来的符号6~8上传输第二次重复。但是,符号7被配置为下行符号,因此,在符号6以及8~9上传输第二次重复。接下来,在符号10~12上传输第三次重复。
方法二A:仅当有连续的上行符号(U)个数大于或等于上行传输的一次重复的符号数时,才将该重复映射到连续的上行符号,否则将该重复映射到下一个连续的上行符号。如图14所示,假定UE被配置为在时隙n的符号3~5上传输第一次重复。下一个连续的3个上行符号出现在符号10~12,因此在符号10~12上传输第二次重复。
方法二B:仅当有连续的上行符号(U)或者灵活符号(F)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上行传输的一次重复的符号数时,才将该重复映射到连续的上行符号或者灵活符号上,否则将该重复映射到下一个连续的上行符号或者灵活符号上。如图14所示,假定UE被配置为在时隙n的符号3~5上传输第一次重复。下一个连续的3个上行符号出现在符号8~10,因此在符号8~10上传输第二次重复。
方法二A和二B可以理解为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延迟(postpone)。类似地,可以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丢弃(drop)。延迟的优点是确保实际传输的次数与调度相同,但是,基站在调度或者分配上行传输时,需要考虑延迟的情况。丢弃的优点是,基站只需要负责分配资源的总数,无需考虑延迟到后续资源的情况。丢弃的方法对于基站的调度较为简单,但是无法保证实际传输的条件,即无法保证传输可靠性。
方法三:仅可以在上行符号(U)上映射,如果遇到下行符号(D)或灵活符号(F)则将上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上行符号(U)上。如图15所示,假定UE被配置为在时隙n的符号3~5上传输第一次重复。在接下来的符号中,符号7~9分别被配置为下行符号(D)和灵活符号(U),因此,在上行符号6、12和13上传输第二次重复。
类似的,对于方法一和方法三,可以理解为延迟遇到下行符号(D)的上行符号或者延迟遇到下行符号或者灵活符号(F)的上行符号。类似地,可以以丢弃遇到下行符号(D)的上行符号或者丢弃遇到下行符号或者灵活符号(F)的上行符号。其优缺点与前文所述的以微时隙为单元的丢弃或者延迟类似,这里是以符号为单元进行丢弃或者延迟。此外,在方法一和方法三中,均出现一次重复传输由于DL/UL传输方向,而被分割(segment)成2个传输块的情况。与是否能够跨越时隙边界一样,由于上行传输不连续,则可能无法保证上行传输相位的连续性,那么需要在前后两个传输块中分别插入导频进行信道估计以协助解调。同样的,上述当一次重复遇到时隙边缘时的资源映射方法(例如,如何进行速率匹配,符号映射等方法,即前文所述“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资源映射方法”)均可使用在重复传输由于DL/UL的方向而导致剩余的连续的符号数目少于一次重复所需要的符号数的情况。例如,可以利用前文所述“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的资源映射方法”中的方法一中方法A或者方法B处理第2个传输块的内容,用方法X处理第1个传输块的内容。即,可以仅仅传输第1个传输块的内容,丢弃第2部分传输块的内容。此时,下一次重复则在下行符号(D)或灵活符号(F)后面紧接着第一个上行符号上开始传输。此时,一次重复中的上行符号连续,并且,可以尽量的占用可以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进行上行传输,缩短了传输延时。
上述例子中的上行符号(U)、下行符号(D)、以及灵活符号(F)可以是RRC配置的半静态配置,也可以是通过DCI动态改写后的结果。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对于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的时隙格式采用不同的传输的映射。例如,在通过DCI动态地改写灵活符号/时隙来指示时隙格式的情况下,上行传输的映射方法可以例如包括:
●上行传输可以映射在RRC配置的上行或灵活符号/时隙上,但是当DCI将灵活符号/时隙改写为下行符号/时隙时,推迟整个本次重复(整个微时隙),或者仅推迟被改写的符号的传输。即,修改到包含被改写的符号上的整个本次重复的映射或者仅修改到被改写的符号上的映射;或者
●上行传输仅可以映射在RRC配置的上行符号/时隙上,并且支持非连续的传输,基站配置的符号个数为实际的上行传输的符号个数,因此,实际的上行传输的时长可能大于分配的符号个数的时长(因为其间可能存在下行/灵活符号/时隙)。
同理,下行的传输(如PDSCH,PDCCH,用于节省功耗设计的下行信道或者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同样适用于上述方法,只需要把U和D进行互换即可。
也即,根据一个示意性实施例,按照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下行传输的映射:在下行符号和灵活符号上映射,如果遇到上行符号则将下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下行符号或灵活符号;仅当有连续的下行符号个数大于或等于下行传输的一次重复的符号数时,将所述重复映射到连续的下行符号;和仅在下行符号上映射,如果遇到上行符号或灵活符号,则将下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下行符号上。
时域资源分配方法
为了尽早开始传输,缩短延时且满足高可靠的性能,并且一个上行或者下行授权中的符号数目并不被该时隙剩余符号数目所限制,即S+L>14的情况,其中S为起始符号序号(index),L为一个授权中符号的个数。此时,第一次传输即跨过时隙边界。在LTE和NR中,起始和长度指示(start and length indication,SLIV)的计算通过如下方法计算:
●如果(L-1)<=7
■SLIV=14*(L-1)+S,
●否则
■SLIV=14*(7-L+1)+(7-1-S)
其中,0<L≤14-S。
为了支持S+L>14的场景,SLIV的计算公式可以修改为:
■SLIV=14*(L-1)+S。
上述公式适用于L<14以及L=14的场景。
为了保持现有的SLIV值以及其对应的起始位置S和传输符号长度L相同,降低硬件修改复杂度,为了支持S+L>14的场景,则可以在现有SLIV映射基础上进行扩充。即,保持S+L≤14时的计算公式不变,扩展S+L>14时的SLIV计算公式。例如,SLIV的计算公式可以修改为:
●如果L+S≤14,则
●如果(L-1)≤7
■SLIV=14*(L-1)+S,
●否则
■SLIV=14*(7-L+1)+(7-1-S)
●如果L+S>14,则
●如果(L-1)≤7
■SLIV=14*(14-L+1)+(14-1-S)
●否则
■SLIV=14*(L-1)+S
表1为上述公式计算出的S,L对应的SLIV值,为S和L取不同值时SLIV的取值。这种方法是对现在有SLIV计算的扩展,不会影响现有基站和UE实现时计算的L+S≤14时的计算值,而只是补充了L+S>14时的计算值。在实际实现中,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替换即可实现。
此外,如果支持L>14的情况,可以联合上述方法。具体的:
○如果L≤14,则
●如果L+S≤14,则
●如果(L-1)≤7
■SLIV=14*(L-1)+S,
●否则
■SLIV=14*(7-L+1)+(7-1-S)
●如果L+S>14,则
●如果(L-1)≤7
■SLIV=14*(14-L+1)+(14-1-S)
●否则
■SLIV=14*(L-1)+S
○如果L>14,则
●SLIV=14*(L-1)+S
表1
为了达到要求的可靠性,或者为了补偿覆盖,需要的实际传输时间可能会跨过多个时隙。此时,时域资源分配可以有多种方法。
方法1:分别指示:时隙的位置,该时隙内的起始符号位置S以及一次重复(传输)的长度L(0≤L<14),以及重复的次数k≥1。
方法2:分别指示:时隙的位置,该时隙内的起始符号位置S以及一次重复(传输)的长度L(0≤L<Z),其中Z>14,以及重复的次数k≥1。
方法3:分别指示:时隙的位置,该时隙内的起始符号位置S以及全部重复(传输)的长度L(0≤L<Z),其中Z>14。此时Z包括全部传输的总符号数,所以无需配置重复次数k,即k=0。
上述方法2和方法3中,一次重复(传输)的长度L实际可能会跨越时隙边界和/或不可用于传输的符号,此时,可以将其分割(segment)成多次重(传输)。此时,所述长度L实际指示时域资源分配的长度,并非实际一次传输的符号个数。
上述三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参数配置,完成相同或者相似的目的。在NR中,通过RRC消息,配置一个16状态的列表,每一行中包括时隙的位置指示K2,以及起始符号和传输的长度(SLIV)。再进一步通过DCI在指示RRC中配置的列表中的一个。类似的,上述方法可以通过RRC配置一个列表,并且进一步通过DCI指示。其中,重复次数k可以通过DCI采用不同的域指示,或者通过RRC中相同或者不同的域进行指示。具体地,重复次数k可以如K2一样在TDRA表中与SLIV通过一个TDRA的状态或条目(state或entry)指示。下面具体的说明各种方法的配置以及对应的时域映射方式。
图16为一种时域资源分配的示意图。对于方法1,通过K2指示其起始时隙为时隙n,S=3,L=12,k=2。那么依照前文所述的资源映射方法,可以得到,第一次重复占用slot n中的符号3至slot n+1中的符号0。为了缩短传输延时,第二次重复紧接着第一次重复开始,即,第二次重复占用slot n+1中的符号1~12。由于DL/UL传输方向的影响,DL符号不进行传输并且丢弃(drop),并且,由于DL/UL传输方向,每次重复被分割为2个传输块。
上述方法采用了遇到DL符号丢弃的方法,同样也可以采用推后(postpone)的方式。那么第一次重复将被分为3个传输块,第2个传输块占用符号8~13,第3个传输块占用slot n+1中的符号1~2,总计12个符号。第二次重复依次类推。
此外,为了达到类似的目的,可以用方法1配置成S=3,L=6,k=4。此时,第一次重复占用slot n的符号3~8(符号7被丢弃),第2次重复占用slot n的符号9至slot n+1的符号0(符号0被丢弃),第3-4次重复依次类推。此时,相比于前面的方法,第一次重复由于DL/UL的传输方向被分割为两个传输块,第二个传输块只有一个符号。如果定义一个符号时,不能传输,则会将第2个传输块的传输提前,最终的实际传输会比L=12,k=2的配置少一个符号。可选的,可以通过DMRS与第二次重复共享DMRS。
图16所示的传输样式还可以通过方法2或者方法3的方式进行配置,即S=3,L=24。对于方法2,k=1,对于方法3无需配置k的值。此时,由于DL/UL的传输方向或时隙边界,将24个符号分割为4个传输块。类似地,也可以采用推后(postpone)的方式,此时L=21。
图17为时域资源分配方法对应的另外一种资源映射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此时的重复以时隙为单位进行。即,每次重复从slot相对位置相同的符号开始。图17中,S=8,L=9,k=2。第一次重复占用slot n的符号8至slot n+1的符号2。被分割为2个传输块,slotn+1的符号0被丢弃。第二次重复同样占用slot n+1的符号8至slot n+2的符号2。此时,两次重复并不连续,相比微时隙为单位进行的重复,其传输延时更长。如果不支持以微时隙为单位进行的重复,而仅仅支持整时隙的重复,即L=14,则如图17给出的例子,如果S=8,L=14,k=2,则会占用从slot n的符号8至slot n+2的符号2全部符号(去除DL符号)。可以通过协议的中规定或者基站配置,是否只支持L=14时的重复。
对于前文所述的时域资源分配方法2,可以限制Z=28,即2个时隙,那么可以支持以2个时隙为单位的重复,第二次重复的起始位置在第n+2个时隙的相同符号开始。如果限制S+L<Z,则SLIV计算改为:
●如果(L-1)≤Z/2
■SLIV=Z*(L-1)+S,
●否则
■SLIV=Z*(Z-L+1)+(Z-1-S)
传输块比特大小(TBS)决定方法
对于“时域资源分配方法”中所述的方法1,可以首先决定每次重复的可用资源粒子RE(resource element)数目,此时,一次重复可以跨越一个时隙。可用资源粒子可以根据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符号的个数L来决定。具体地:
●UE决定分配给PUSCH或者PDSCH在一个PRB中的RE数目其中/>一个PRB的频域子载波数目,/>为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指示的一次传输(重复)占用的符号数(即为L),/>为每个PRB中DMRS占用的数量,以及/>为高层配置的开销。对于MSG3传输,该开销为0。
●UE决定所分配的RE总数NRE=min(156,N′RE)·nPRB,其中,nPRB为分配给该UE的PRB总数。
由于现有通信系统中(如LTE或NR)的调制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的设计针对一个传输块最多占用一个时隙/子帧最多14个符号,如果需要进一步降低码率,则通过配置重复来实现。对于“时域资源分配方法”中所述的方法2或者方法3,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指示符号数L>14,则按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计算可用资源粒子数,从而推断出TBS:
方法m:根据一个固定值来计算可用RE数。例如,该固定值为一个时隙中符号的个数,即来计算可用RE数。该固定值可以通过RRC和/或DCI配置,或者预先在协议中约定。例如,在DCI中新引进一个域指示参考符号数,或者在RRC配置的一些参数中添加一项。
方法n: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根据时域资源分配中指示的符号个数L和一个调整系数α,确定可用RE数,其中调整系数α可以通过基站配置(例如通过DCI、RRC、或者MAC层)或者预先在协议中约定。例如,在DCI中新引进一个域指示参考符号数,或者在RRC配置的一些参数中添加一项。具体的,根据(或者可以定义为上取整)来计算可用RE数。可选的,调整系数α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计算出来,例如/>(也可以为上取整)。可选的,α为实际传输中传输块(重复/传输)的个数。由于会遇到时隙边缘,所以可以保证每次计算RE数所用的/>
方法p:根据分割成的若干传输块(重复/传输)中,具有最少符号数的传输块的符号数Lmin来确定。即,Lmin=min(L0,…Lk-1),其中L0,…Lk-1为第0至第k-1个传输块(重复/传输)的符号数。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具有最少符号数的传输块也可以不会造成实际传输码率过高的情况。可以给基站更多的机会提前解码。
方法q:根据全部传输块中第一个传输块中的符号数确定可用RE数。这种方法基站调度最简单,因为只需要计算第一个资源块中符号的个数即可,并且根据该符号个数很容易推断所需全部符号的数目。
方法s:根据时域资源指示中符号长度L来确定。由于在确定RE数目时,UE决定所分配的RE总数NRE=min(156,N′RE)·nPRB,其中,nPRB为分配给该UE的PRB总数。此时,即使用于决定RE个数的L大于14,实际NRE数目也不会超过156·nPRB
方法j:根据分割成的若干传输块(重复/传输)中,具有最多符号数的传输块的符号数Lmax来确定。即,Lmax=max(L0,…Lk-1),其中L0,…Lk-1为第0至第k-1个传输块(重复/传输)的符号数。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编码增益。
方法k:根据分割成的若干传输块(重复/传输)中的第一个传输块和第二个传输块。具体的,可以根据这两个传输块的如下之一操作后的结果:取均值,取和,取最大值,取最小值。这种方法可以仅用于当一次传输跨越时隙边界时使用。
上述方法可以同样适用于当符号数L≤14的情况或者仅仅当L>14时才采用,而L≤14时则根据符号数L确定可用资源粒子数。可选的,基站配置其中之一。
此外,为了获得类似的效果,可以改变现有MCS表中的码率R,保持具体地,如果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的符号数L>14,则将MCS表中的码率R进行调整为R′=R/α,其中α为调整系数,可以通过基站配置(例如通过DCI、RRC、或者MAC层)。或者,根据其他参数计算出来,例如/>(也可以为上取证)或者α为实际传输中分割的传输块的个数。/>
可选的,如果占用的全部符号个数和/或时域资源分配中符号数L>14,可以用一张新的MCS表来计算得到不同的码率R,如,相比L≤14对应的码率R更小的码率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或者更好的覆盖。可选的,如果支持L>14,则做一个新的更低code rate的MCStable。上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资源分配方法,包括:配置一次重复(传输)的时域资源以及重复次数;配置全部传输的时域资源;分别配置每次传输的时域资源(SLIV)等方法。
跳频方法
在NR中,定义了两种频域跳频的方法:
●时隙间跳频(inter-slot frequency hopping)
●时隙内跳频(intra-slot frequency hopping)
在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时,在NR中在一个时隙内只支持一次传输。对于一个时隙内只支持一次传输的时隙内跳频,当配置重复时,在每个时隙内,前Y-1跳的符号个数为最后一条跳的符号个数为/>其中/>在一个时隙内的PUSCH传输的OFDM符号长度;Y为跳频的次数。优选地,跳频的次数为2。在一个示例中,基站为UE分配的上行传输的资源为时隙n中的符号1~9,即微时隙包含9个符号,重复次数为2,并且跳频方式为时隙内跳频,用于跳频的频域位置为频域资源1和频域资源2。则如图18所示,UE在时隙n的符号/>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一次重复的第一跳,在时隙n的符号/>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一次重复的第二跳,在时隙n+1的符号1~4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二次重复的第一跳,在时隙n+1的符号5~9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二次重复的第二跳。
在以微时隙为单元配置上行传输的资源、同时支持在一个时隙内进行多次传输(重复)的情况(即,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下,如何支持跳频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给出以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的情况下的传输进行频率跳频的方法。这可以被称之为inter-slot(时隙间)或者intra-slot(时隙内)或者基于微时隙的跳频。下面以上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
方法一:以上行传输的每个重复为单元进行跳频。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为UE分配的上行传输的资源为时隙n中的符号2~4,即每个重复包含3个符号,重复次数为4,用于跳频的频域位置为频域资源1和频域资源2。则如图19所示,UE在时隙n的符号2~4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一次重复,在时隙n的符号5~7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二次重复,在时隙n的符号8~10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三次重复,在时隙n的符号11~13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四次重复。
方法二:在预定跳数上传输预定个数的重复,例如,第一跳传输重复次数/2个微时隙或者全部重复总符号数/2,第二跳传输剩余的重复。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为UE分配的上行传输的资源为时隙n中的符号2~4,即每个重复包含3个符号,重复次数为4,用于跳频的频域位置为频域资源1和频域资源2。则如图20所示,UE在时隙n的符号2~4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一次重复,在时隙n的符号5~7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二次重复,在时隙n的符号8~10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三次重复,在时隙n的符号11~13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四次重复。
方法三:在预定跳数上传输每个重复的预定个数的符号,例如,奇数跳传输每次重复的Floor(符号个数/2),偶数跳传输每次重复的剩余符号。
此外,以微时隙为单位进行的重复中,每次重复中实际传输的符号数可能不同。那么此时,为了进一步平衡每一跳中的符号个数,可以进一步扩展根据预定条数上传输每个重负的预定个数,进一步根据一个每次重复中实际传输的符号的个数的门限值来决定是否将该微时隙内跳频(intra-mini-slot frequency hopping)。该门限可以在协议中预先规定,或者通过基站配置。具体地,如图21b所示,一次传输中共配置了4次重复,从slot n的符号2开始。其中,4次重复中每次的符号个数分别为6个符号,4个符号,9个符号以及4个符号。其中,符号长度门限为5,即,如果符号数大于5则进行微时隙内跳频,否则进行微时隙间(intra-mini-slot frequency hopping)跳频。那么第1次以及第3次重复进行微时隙内跳频,第2次以及第4次重复为微时隙间跳频。
这种方法中,每一条的起始PRB位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定义:
其中i=0和i=1分别代表第一跳和第二跳,RBstart为UL BWP中起始RB位置,RBoffset为两跳之间的频域偏移,为BWP中RB的个数。
对于混合型的跳频方法,当每重复中的符号个Lj数大于或者大于等于门限LFH时,即Lj>LFH,其中j=0,...,K-1,K为重复次数时,第一跳中符号个数定义为第二跳中的符号个数定义为/>如果当每重复中的符号个Lj数小于或者小于等于门限LFH时,即Lj<LFH时,则该跳中的符号个数为Lj,且该跳定义为第一跳。如图21b所示,第1次和第3次重复分为两跳,分别占用频域资源1和频域资源2,而第2次和第4次重复为一条,定义为第一跳,占用频域资源1。这种情况会导致频域资源1中占用的资源多余频域资源2中占用的资源。
为了改进资源占用不均匀的情况,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分别为分为两跳和部分为两跳的重复分别决定其频域资源位置。具体地,如果一次重复分为两跳,分别定义为第一跳和第二跳。而如果一次重复仅仅为1跳时,则根据这是第几次小于预定符号个数的重复来进行分别的排序。例如,在图21b中的例子中,第2次重复定义为第一跳,第4次重复定义为第2跳,即在频域资源2上传输。
在另一是实施例中,可以统一定义每一跳的序号,并且根据序号决定时域起始RB的位置:
其中,i为统一定义的每一跳的序号。具体的,当每重复中的符号个Lj数大于或者大于等于门限LFH时,定义该次重复为两跳,否则定义该次重复为一跳,并且从第一次重复开始统一进行编号。那么此时,对于图21b中的配置,第3次重复的第一部分应传输在频域资源2,而第3次重复的第二部分传输在频域资源1。顺序的,第4次重复传输在频域资源2。此外,这种方法可以跟容易的扩展到N跳的情况,可以根据统一编号mod跳数N来决定该跳频域资源的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为UE分配的上行传输的资源为时隙n中的符号2~4,即每个重复包含3个符号,重复次数为4,用于跳频的频域位置为频域资源1和频域资源2。则如图21a所示,UE在时隙n的符号2~4上发送第一次重复,具体地,在符号2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一次重复的第一个符号,在符号3~4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一次重复的第二和第三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符号5~7上发送第二次重复,具体地,在符号5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二次重复的第一个符号,在符号6~7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二次重复的第二和第三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符号8~10上发送第三次重复,具体地,在符号8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三次重复的第一个符号,在符号9~10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三次重复的第二和第三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符号11~13上发送第四次重复,具体地,在符号11的频域资源1上发送第四次重复的第一个符号,在符号12~13的频域资源2上发送第四次重复的第二和第三个符号。
上述方法可以发生在一个时隙内,可以被称之为intra-slot(时隙内)跳频。如果重复跨越多个时隙,同样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跳频,这可以被称之为inter-slot(时隙间)跳频。UE可以根据基站配置(例如通过RRC)进行上述跳频方法中的一种。
上述跳频方法同样适用于下行传输的跳频。
任意符号起始传输
在NR中,如果基站向UE配置了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UE可以在RV为0的任意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ccasion)开始上行传输,从而减小了等待延时。也即,UE根据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或重复次数信息来确定可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传输机会为每次重复的起始位置的全部集合或每次重复的起始位置的子集(例如,RV=0的起始位置的子集)。在有上行数据到达时,UE可将每次重复的起始位置的全部集合或每次重复的起始位置的子集中最近的传输机会确定为上行数据的传输机会。
然而,为了满足高的低延时要求,例如0.5ms~1ms量级的端到端传输,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将传输周期配置为包含一个或多个符号,小于K次重复所需要的符号数,从而减小UE在等待传输机会时的时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基站可以将传输周期配置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基站也可将传输周期配置为一个绝对时间长度。传输周期对应的时间长度小于针对上行传输配置的重复次数所需的时间长度。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UE根据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的传输周期时间和/或时域偏移信息来确定可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传输机会为每个传输周期的起始位置。在有上行数据到达时,UE可将每个传输周期的起始位置中最近的起始位置确定为上行数据的传输机会。
为了减小等待延时,基站可以为UE配置小于一次重复所需的传输时长的传输周期。例如,用于一次重复所需的时间长度可以包括多个子资源。具体地,例如,一个微时隙或时隙中可以包括若干个符号。如图22所示,传输周期为P为1个子资源,重复K=2次占用4个子资源,每次重复占用2个子资源。在这种配置下,无论是否配置全零RV均可以在任意子资源开始传输。
具体的,如图22所示,该基站配置的配置上行授权限定的时频资源包括两个OFDM符号,重复次数K=2,传输周期P为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UE的数据在符号1到达(即在下一个可以传输的传输机会即可以进行上行传输),因为传输周期P为一个OFDM符号,那么下一个可以传输的机会为符号2。由于一次传输(重复)占用一个上行授权,即2个OFDM符号,重复次数K=2,那么UE在符号2和符号3进行第1次重复,在符号4和符号5进行第2次重复。由于UE可以从任意子资源开始上行传输,则基站需要对所有的可能进行盲检。如图20所示,基站会假设UE在符号0~3进行K=2次重复,或者1~4进行K=2次重复,或者2~5进行K=2次重复,以此类推。这样基站需要对所有这些可能进行盲检。图22中以实线括号示出UE实际发送的重复,而虚线括号示出了基站认为可能出现的重复。
在开始每次传输时,UE会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来选择天线端口并发送相应的DMRS以用于基站的数据解调以及检测。可以通过预先定义或者通过基站配置,由UE确定DMRS的时域符号位置。DMRS时域符号位置为从参考点l开始的第l0个符号,其中,参考点l可以定义为:时隙的起始符号,或者基站调度/分配的PUSCH资源位置的起始符号,或者当支持跳频时为每个跳频的首个符号;l0可以通过基站配置(如通过RRC配置)或者l0=0,或者预先定义在协议中。如图20所示,UE确定每次重复的第一个符号为导频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那么在第1次重复中符号2为导频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在第2次重复时,符号4为导频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或者,可以预先定义从第一个符号开始,每间隔几个符号插入一个DMRS。那么,DMRS的时域符号位置不随上行传输的起始位置变化而改变,这样,需要要求在至少K次重复占用的全部M个符号中,导频的密度小于或等于全部符号的个数M,这样才能保证无论UE从何时开始传输上行数据,均至少有一个用于数据解调的DMRS。或者,可以将K’次重复所占用的全部符号绑定为一次调度,按照现有NR的DMRS的配置以及预先定义的规则推断DMRS的密度以及时域、频域位置。优选地,K’小于等于K,由基站配置或UE计算获得。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可以配置可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的起始位置所在的传输机会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的任意子资源,从而允许UE可从任意一个子资源处开始传输,即在上行数据到达时将最近的子资源确定为上行数据的传输机会,从而进一步减小上行传输的等待时间。其中,子资源为最小的可划分时间单元,例如为一个或一组OFDM符号,该子资源可以通过基站配置或者预先在标准中定义。例如,可以通过RRC信令来配置这种传输机会。该RRC信令可以包括在基站向UE发送的用于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在本公开中,将该信令称为起始资源信息。
特别地,在上述示例中,K=1,即仅支持一次重复,即基站调度一个TB,然而可以允许在任意子资源(如一个或多个符号,可以预先定义或由基站配置)开始进行上行传输。此时相当于配置了传输周期P等于一个子资源,当然也可以无需配置传输周期P。具体地,UE根据基站配置(例如起始资源信息)确定可以在任意子资源开始上行传输,UE根据DCI或者RRC获得上行调度,并当上行数据到达时,在最近的子资源开始上行传输,并重复K次。其中,子资源在上行调度中配置和/或配置在起始资源信息中。
如图23所示,基站配置K=1次重复,传输周期为P=8个子资源,上行授权配置的时频资源为子资源0开始的4个子资源,用实线表示,用虚线表示一个传输周期内未被上行授权的子资源。此时,如果可能的传输机会为上行授权配置的子资源的起始位置,则UE可以开始进行上行传输的传输机会为子资源0或者下一个传输周期的子资源8,并以此类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允许在任意子资源开始进行上行传输。优选地,一个子资源为一个OFDM符号。如图23所示,数据在子资源2到达,第一个可用的子资源为子资源3,则UE从子资源3开始进行K=1次传输,根据上行授权,占用4个子资源,即子资源3~6。其中,在子资源3上传输DMRS。上述子资源可以为连续也可以为非连续,UE可以根据前文“TDD系统的资源映射方法”中的方法推断出可以用的子资源。特别的,传输周期P可以等于上行授权中子资源的个数,则UE可以在任意子资源开始连续传输。并且K次传输(重复)可能会跨越传输周期的边界,占用下一个传输周期的子资源。如果支持多个HARQ进程,可以根据前文“HARQ进程序号的确定”中的一种方法来确定HARQ进程序号。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传输周期P对应的时间长度大于K次重复所需的时间长度,可以规定UE仅在从每个传输周期开始的K次重复占用的任意资源或任意子资源上开始上行传输;或者规定UE可以从传输周期P中的任意资源或任意子资源开始进行上行传输;或者规定UE可以从传输周期P中的可以保证在传输周期P内完成K次重复的任意资源或任意子资源开始进行上行传输(即,不跨越传输周期的边界)。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向UE配置上述方法中的一种。
BWP(bandwidth part)切换时上行传输的计时方法
在NR系统中,为配置上行传输引入了一个计时器,当计时器过期时,如果没有收到任何上行授权,则认为先前传输为ACK。然而,在NR系统中,支持DCI指示的BWP的切换,由于切换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时间内,UE不进行任何收发。那么,当UE进行了上行传输,然而由于基站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基站并检测到UE发送的上行传输,并且由于业务需求,基站为UE进行了BWP切换的指示。按照现有方法,UE在开始上行传输时则开启计时器,然而,由于在BWP切换过程中UE不会监听下行PDCCH,因此,即使基站没有成功接收该上行数据,期望在计时器过期前向UE发送一个上行授权来触发UE的重传,然而由于UE不要求在BWP切换过程中监听PDCCH,因此无法保证UE接收到该用于触发重传的上行授权,UE会认为其传输已经被基站成功接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规定UE在接收到指示BWP切换的DCI后,将计时器暂停,并且在切换到新的BWP后,重新开始/继续计时。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BWP切换时的上行传输的计时方法的示意图,图2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BWP切换时的上行传输的计时方法2100的流程图。
如图24和图25所示,在步骤S2110,UE在BWP1的配置上行授权的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并开启计时器。随后,在步骤S2120,UE接收到BWP切换指示,例如在BWP1上成功解码DCI并指示BWP切换到BWP2,则UE暂停计时器。当UE切换至新的BWP时,在步骤S2130,UE继续针对上行传输的计时器的运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当切换至新的BWP切换时继续计时器的运行可以包括:在BWP切换所需的最短时间(可以根据UE上报能力,或者预定定义在标准中)后继续计时器的运行;或者从UE根据基站指示的上行或者下行授权开始发送或接收数据时继续计时器的运行;或者在新的的BWP中开始监听下行搜索空间时继续计时器的运行。
在计时器继续运行后,基站可以在BWP2上通过DCI为UE调度重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如果UE在BWP1的配置上行授权的资源上发送上行信道后并且计时器过期前收到BWP切换的指示,那么UE可以不暂停计时器,而是增加该计时器的时长。其中,增加的时长可以通过基站配置、或者基于BWP切换所需的最短时间、或者基于UEPUSCH准备过程时间、或者基于PUSCH或PDSCH调度(如时隙偏差(slot offset),或者时隙偏差加起始符号位置偏差)、或者基于到下一个PDCCH搜索空间的时间差。其中上述PDCCH搜索空间可以为全部配置搜索空间中最先开始的,或者UE特定搜索空间,或者公有(common)搜索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如果UE在配置上行授权的资源上发送的PUSCH,接收到用于BWP切换的PDCCH,则UE可以
●忽略BWP切换的PDCCH;或者
●由UE来决定切换BWP或者忽略BWP切换的PDCCH;或者
●UE将该在配置上行授权的资源上发送的PUSCH的HARQ进程认为是NACK(即,认为该HARQ进程的NDI没有被结绳(toggled)。
○该PUSCH的传输可以计做或者不被计做一次HARQ传输等待下一个可用上行授权重新传输,或者将该HARQ存储(buffer)清空(flush),或者将全部配置上行授权的存储清空。
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UE将没有成功接收的TB错误判断为成功接收,从而提高可靠性。
在NR中,基站可以为UE配置BWP的不活跃计时器(inactivity timer),根据是否检测到用于指示PDSCH接收或者PUSCH传输的DCI来判断是否增加该BWP不活跃计时器。当该BWP不活跃计时器过期时,UE切换到初始BWP或者默认BWP。然而,如果UE在授权上行传输上进行了上行传输,则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UE也应该重新启动该BWP的不活跃计时器;或者将该BWP的不活跃计时器暂停直到配置上行传输的计时器过期;或者将该BWP的不活跃计时器增加时长。其中,增加的时长可以通过基站配置或者为配置上行传输的计时器的最大时长。
优选的,上述方法中的BWP可以为上行BWP或者下行BWP,或者上述方法同时适用于上行BWP以及下行BWP。此外,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服务小区(secondary serving cell)的切换和/或激活和/或去激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前文所述的方法,UE和/或基站可以同时支持全部或者部分,具体可以根据基站配置决定或者根据协议规定。也可以为不同能力的UE(支持全部或部分上述方法)分别使用(enable)其中至少一个方法。上述方法适用于PUSCH以及PUCCH的基于DCI和/或RRC和/或Mac指示上行授权的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26,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户设备UE的结构进行描述。图2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UE 2100的结构框图。UE 2200可以用于执行参考图3描述的方法300、参考图8描述的方法800或参考图25描述的方法2100。为了简明,在此仅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UE的示意性结构进行描述,而省略了如前参考图3、8、25描述的方法300、800和2100中已经详述过的细节。
如图26所示,UE 2200包括处理单元或处理器2201,所述处理器2201可以是单个单元或者多个单元的组合,用于执行方法的不同步骤;存储器2202,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使处理器2201执行以下操作:确定用于上行传输的传输机会以及与所述传输机会对应的HARQ进程序号;根据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天线端口与所述传输机会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天线端口;以及利用所述天线端口发送与所述HARQ进程序号对应的上行数据以及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确定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所述HARQ进程序号;所述传输机会;和配置的生成导频信号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根据与数据映射有关的天线端口信息,来进行所述上行数据的映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执行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根据基站配置的指示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的信息,在不进行数据映射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根据在所述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的所有天线端口,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所有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以及根据从所述传输机会开始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所占用的其他传输机会所对应的HARQ进程序号以及与该HARQ进程序号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在导频信号所在符号上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所述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以及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对应的资源粒子之外的资源粒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映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根据基站配置的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的时频资源信息和/或重复次数信息,将每次重复的起始位置的全部集合或每次重复的起始位置的子集中最近的传输机会确定为所述传输机会;或根据基站配置的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的传输周期信息和/或时域偏移信息,将每个传输周期的起始位置中最近的起始位置确定为所述传输机会;或根据基站配置的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中的起始资源信息,将最近的子资源确定为所述传输机会,其中,所述子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输周期被配置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并且所述传输周期对应的时间长度小于针对上行传输配置的重复次数所需的时间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接收上行传输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时频资源信息采用微时隙为单元进行重复的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上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允许重复跨越时隙的边界或不允许重复跨越时隙的边界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按照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映射:在上行符号和灵活符号上映射,如果遇到下行符号则将上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上行符号或灵活符号;仅当有连续的上行符号个数大于或等于上行传输的一次重复的符号数时,将所述重复映射到连续的上行符号;和仅在上行符号上映射,如果遇到下行符号或灵活符号,则将上行传输映射到下一个上行符号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按照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对上行传输进行跳频:以上行传输的每个重复为单元进行跳频;在预定跳数上传输预定个数的重复;和在预定跳数上传输每个重复的预定个数的符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当接收到BWP切换指示时,如果用于上行传输的计时器在运行中,则暂停所述计时器;以及当切换至新的BWP时,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201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2201:在BWP切换所需的最短时间后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从UE根据基站指示的上行或者下行授权开始发送或接收数据时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或者在新的BWP中开始监听下行搜索空间时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运行。
以下将参照图27,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进行描述。图2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2300的结构框图。基站2300可以用于执行参考图7描述的方法700。为了简明,在此仅对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结构进行描述,而省略了如前参考图7描述的方法700中已经详述过的细节。
如图27所示,基站2300包括处理单元或处理器2301,所述处理器2301可以是单个单元或者多个单元的组合,用于执行方法的不同步骤;存储器2302,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2301执行时,使处理器2301执行以下操作:从每个传输机会开始,并在与每个传输机会对应的天线端口上检测上行数据对应的导频信号;以及根据检测到导频信号的天线端口与HARQ进程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针对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进程序号。
在上面的流程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了各个步骤。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所述步骤并不一定需要按照所示的顺序执行,而是,它们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或者同时并行地执行,只要不存在矛盾即可。
用于实现本公开各实施例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取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此处的所谓“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嵌入在该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或硬件(如外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学记录介质、磁性记录介质、短时动态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或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记录介质。
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的各种特征或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电路(例如,单片或多片集成电路)来实现或执行。设计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功能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上述器件的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现有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是数字电路,也可以是模拟电路。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现有集成电路的新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情况下,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也可以使用这些新的集成电路技术来实现。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公开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公开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公开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时域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指示PUSCH重复的信息;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确定UE是否被配置有在连续时隙中跨越时隙边界的PUSCH重复;以及
在UE被配置有在连续时隙中跨越时隙边界的PUSCH重复的情况下,传输所述PUSCH传输的一次重复,所述PUSCH传输的一次重复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分配在时隙n中,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被分配在时隙n+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小于或等于构成一个时隙的符号数量的符号数量为单位执行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指示PUSCH传输的重复次数的信息;指示PUSCH传输的起始符号的信息;以及指示从起始符号开始分配给PUSCH传输的连续符号数量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在时隙中的符号中是否存在用于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的要被丢弃的符号,
其中,所述要被丢弃的符号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下行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时隙边界或所述要被丢弃的符号对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进行分割。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收发器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时域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指示PUSCH重复的信息;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确定UE是否被配置有在连续时隙中跨越时隙边界的PUSCH重复;以及
在UE被配置有在连续时隙中跨越时隙边界的PUSCH重复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收发器传输所述PUSCH传输的一次重复,所述PUSCH传输的一次重复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分配在时隙n中,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被分配在时隙n+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以小于或等于构成一个时隙的符号数量的符号数量为单位执行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指示PUSCH传输的重复次数的信息;指示PUSCH传输的起始符号的信息;以及指示从起始符号开始分配给PUSCH传输的连续符号数量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在时隙中的符号中是否存在用于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的要被丢弃的符号,
其中,所述要被丢弃的符号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下行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其中,基于所述时隙边界或所述要被丢弃的符号对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进行分割。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UE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时域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指示PUSCH重复的信息;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确定UE是否被配置有在连续时隙中跨越时隙边界的PUSCH重复;以及
在UE被配置有在连续时隙中跨越时隙边界的PUSCH重复的情况下,接收所述PUSCH传输的一次重复,所述PUSCH传输的一次重复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分配在时隙n中,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被分配在时隙n+1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小于或等于构成一个时隙的符号数量的符号数量为单位配置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指示PUSCH传输的重复次数的信息;指示PUSCH传输的起始符号的信息;以及指示从起始符号开始分配给PUSCH传输的连续符号数量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在时隙中的符号中是否存在用于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的要被丢弃的符号,
其中,所述要被丢弃的符号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下行符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时隙边界或所述要被丢弃的符号对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进行分割。
1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收发器向用户设备UE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时域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指示PUSCH重复的信息;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确定UE是否被配置有在连续时隙中跨越时隙边界的PUSCH重复;以及
在UE被配置有在连续时隙中跨越时隙边界的PUSCH重复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收发器接收所述PUSCH传输的一次重复,所述PUSCH传输的一次重复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分配在时隙n中,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被分配在时隙n+1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以小于或等于构成一个时隙的符号数量的符号数量为单位配置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指示PUSCH传输的重复次数的信息;指示PUSCH传输的起始符号的信息;以及指示从起始符号开始分配给PUSCH传输的连续符号数量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在时隙中的符号中是否存在用于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的要被丢弃的符号,
其中,所述要被丢弃的符号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下行符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基于所述时隙边界或所述要被丢弃的符号对所述PUSCH传输的重复进行分割。
CN201910337455.5A 2018-08-09 2019-04-24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0830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5391.5A CN117318893A (zh) 2018-08-09 2019-04-24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7/267,348 US20210282137A1 (en) 2018-08-09 2019-08-08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23204408.1A EP4287540A3 (en) 2018-08-09 2019-08-08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19847408.2A EP3827540B1 (en) 2018-08-09 2019-08-08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1020217006404A KR20210031995A (ko) 2018-08-09 2019-08-08 업링크 송신 방법, 사용자 단말기, 기지국 및 컴퓨터 리드 가능 매체
PCT/KR2019/009998 WO2020032637A1 (en) 2018-08-09 2019-08-08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5322 2018-08-09
CN2018109053229 2018-08-09
CN201910022152 2019-01-09
CN2019100221524 2019-01-09
CN2019101168322 2019-02-14
CN201910116832 2019-02-14
CN201910260725 2019-04-01
CN2019102607257 2019-04-0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5391.5A Division CN117318893A (zh) 2018-08-09 2019-04-24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183A CN110830183A (zh) 2020-02-21
CN110830183B true CN110830183B (zh) 2023-09-19

Family

ID=6954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7455.5A Active CN110830183B (zh) 2018-08-09 2019-04-24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82137A1 (zh)
EP (1) EP3827540B1 (zh)
KR (1) KR20210031995A (zh)
CN (1) CN110830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9521B2 (en) * 2018-09-28 2024-04-02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170481B (zh) * 2018-09-28 2024-03-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CN111181707B (zh) * 2018-11-09 2022-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264625A1 (en) * 2019-07-23 2022-08-18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695532B2 (en) * 2019-08-07 2023-07-04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cheduling for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transmissions
US11659576B2 (en) * 2019-08-14 2023-05-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petition and related device
US11553474B2 (en) * 2019-08-16 202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ng repetitions of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s scheduled by sing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503609B2 (en) * 2019-09-27 2022-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CCH repetition before RRC connection setup
WO2021155587A1 (zh) * 2020-02-07 2021-08-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06378B (zh) * 2020-02-25 2023-07-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473609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97689A (zh) * 2020-04-03 2021-10-12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11765757B2 (en) * 2020-05-08 202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allocation of periodic occasio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938905A (zh) * 2020-06-29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220042929A (ko) * 2020-09-28 2022-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4337950A (zh) * 2020-09-29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EP4224757A4 (en) * 2020-09-30 2023-11-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FREQUENCY DOMAIN POSI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375008A (zh) * 2020-10-15 2022-04-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授权的重复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1106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11659589B2 (en) * 2021-01-26 2023-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repetition based on uplink priority
US20220247528A1 (en) * 2021-02-01 2022-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enhancements and bundling on physical channels
US11968662B2 (en) * 2021-03-23 2024-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figured grant transmission repetit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20312409A1 (en) * 2021-03-29 2022-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tinuity capability reporting
US11696269B2 (en) * 2021-04-06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repetitions with inter-BWP frequency hopping
CN115696585A (zh) * 2021-07-27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915408A (zh) * 2021-08-06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5866761B (zh) * 2021-09-23 2024-04-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19273A (zh) * 2021-12-31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676615A (zh) * 2022-08-10 2024-03-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harq进程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0616A (zh) * 2015-06-22 2018-03-16 Lg 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nb‑iot设备
CN107852318A (zh) * 2015-08-12 2018-03-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5088A (zh) * 2015-10-20 2016-03-16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信息的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70164213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41998B2 (en) * 2017-03-23 2019-07-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US10904909B2 (en) * 2018-01-23 2021-0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domain grant-free PUSCH resource allocation
US11025373B2 (en) * 2018-05-11 2021-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tition-based transmission
CN110474747B (zh) * 2018-05-11 202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及终端
US11791951B2 (en) * 2018-08-09 2023-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ini-slot based repetition and frequency hopping
CN114026937A (zh) * 2019-05-09 2022-02-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317396B2 (en) * 2019-05-14 2022-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DSCH/PUSCH repetition enhancements for URLLC
MX2021015813A (es) * 2019-07-01 2022-02-03 Fg innovation co ltd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alizar transmisiones de repeticion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EP3996315A4 (en) * 2019-08-01 2023-09-06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A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031024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230239122A1 (en) * 2022-04-06 2023-07-27 Intel Corporation Frequency hopping and collision hand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dvanced duplex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0616A (zh) * 2015-06-22 2018-03-16 Lg 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nb‑iot设备
CN107852318A (zh) * 2015-08-12 2018-03-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2416 Intel - UL_proc".《3GPP tsg_ran\WG1_RL1》.2018,正文第3节. *
R1-1803295:Offline summary for AI 7.1.3.3.4 UL data transmission procedure;NTT DOCOMO;《3GPP tsg_ran\WG1_RL1》;20180228;正文4.2节以及图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7540A4 (en) 2021-09-15
US20210282137A1 (en) 2021-09-09
EP3827540A1 (en) 2021-06-02
EP3827540B1 (en) 2024-04-17
KR20210031995A (ko) 2021-03-23
CN110830183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0183B (zh)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558230B2 (en) Flexibl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subframe structure with latency reduction
CN111066361B (zh) 未许可频谱中的免授权上行链路传输
US10708004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CN117318893A (zh) 上行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3495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53446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用于mtc ue的帧结构和频率跳变的方法和装置
TWI544824B (zh) 於無線通訊系統中傳輸控制資訊的方法和裝置
EP389204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30184A (zh) 块传输方法、下行传输方法、nrs接收方法、ue、基站和介质
CN11737709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CN11674332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数据接收和harq-ack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210184A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组播和广播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JP7388438B2 (ja) 通信デバイス、通信デバイスの動作方法、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機器および方法
JP7355104B2 (ja) 通信デバイス、通信デバイスを動作させる方法、インフラ機器、および方法
CN11354499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81154B (zh) 用于短tti的帧结构配置和信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658413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802026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