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026A -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026A
CN110830026A CN201911191244.1A CN201911191244A CN110830026A CN 110830026 A CN110830026 A CN 110830026A CN 201911191244 A CN201911191244 A CN 201911191244A CN 110830026 A CN110830026 A CN 110830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optical coupler
level signal
circuit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12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良伟
梅利军
黄景锋
吴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12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0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0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7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03K19/017545Coupling arrangements;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s
    • H03K19/017572Coupling arrangements;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s u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其中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接;光耦,光耦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相连,光耦的第一输入端配置为适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光耦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被配置为第二电平信号的采集端。通过检测第二电平信号确定开关电路的通断状态,根据开关路的通断状态确定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发出电平信号,进而实现了通过检测到的开关电路的通断状态确定光耦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避免了将光耦设置工作在线性区时识别不到光耦发出的电平信号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存在信号传输延时的问题。光耦隔离通信电路中的光耦被设置为工作在饱和区,则延时问题更加严重,而将光耦隔离通信电路设置为工作在线性区时,虽然可以减小延时问题,但会导致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的电压升高,大部分压降会落在光耦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致光耦的Vce(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升高。对于低电平导通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Vce升高导致通信芯片检测到的低电平信号的电压不是0V,而是Vce的电压,当Vce超过通信芯片所能识别的低电平信号电压时会导致通信芯片识别不到;对于高电平导通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Vce升高导致通信芯片检测到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而是Vcc(集电极电压)的电压值与Vce的电压值的差,当Vce超过通信芯片所能识别的高电平信号电压时会导致通信芯片识别不到。如何保证光耦工作在线性区时通信芯片还能识别到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发出的信号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提供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板。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光耦,光耦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相连,光耦的第一输入端配置为适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光耦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第二电平信号采集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源、光耦和开关电路。光耦的第一输入端与电平信号源相连,光耦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光耦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相连,光耦的第二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使光耦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平信号可以通过控制端控制开关电路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断。通过第二电平信号采集端可以采集到控制开关电路第二端处的电平信号,从而确定开关电路的开关状态。实现光耦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后,并向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发送电平信号,开关电路响应于光耦发送的电平信号通断,再通过检测第二电平信号确定开关电路的通断状态,根据开关路的通断状态确定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发出电平信号,进而实现了通过检测到的开关电路的通断状态确定光耦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避免了将光耦设置工作在线性区时识别不到光耦发出电平信号的问题。
具体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为常闭状态,通过对作为采集端的开关电路的第一端的电平信号进行采集,采集到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光耦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后,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导通发出电平信号至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开关电路响应于与光耦发出的电平信号,形成从开关电路第一端至第二端的通路,此时通过信号芯片采集到采集端的拉低电平的第二电平信号,实现了光耦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后发出电平信号,通过开关电路形成拉低电平的第二电平信号,通信芯片通过接收的第二电平信号确定光耦接收到了第一电平信号。从而使通信芯片在采集端可以通过开关电路识别出光耦发出的电平信号,进而使光耦工作在线性区实现减少通信延时的同时,还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设置为工作在线性区,实现减小光耦隔离电路延时目的。同时还保证通信芯片可以在信号采集端采集到拉低电平信号,从而实现了提高了利用光耦隔离电路的通信电路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与光耦的第二输出端相连,第二电阻连接于三极管与光耦的第二输出端之间,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与第一电源相连,第一电阻连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之间,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三极管。其中,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源和三极管,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电源相连,第一电阻的与三极管集电极的公共端被配置为第二电平信号的采集端,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相连,三极管的基极与光耦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光耦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后,光耦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导通,三极管的基极处存在一个电压,三极管的基极位置的电压到开启电压,则三极管的集电极到发射极导通,此时第一电源经过第一电阻和三极管至接地端形成通路,在信号采集端采集到拉低电平的第二电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阻对起到限流作用,通过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调节,可以使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从而使三极管的基极处电压达到触发电压后,三极管的集电极至发射极导通,保证通信芯片可以在信号采集端采集到拉低电平信号,当通信芯片采集到拉低电平信号可以确定光耦在第二输出端发出了电平信号,即光耦在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了第一电平信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光耦的第二输出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光耦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下拉接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光耦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源;第一保护电阻,第一保护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相连,第一保护电阻的第二端与光耦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光耦的第二输入端通过保护电阻与第二电源相连,第一保护电阻起到对第二电源至光耦的第二输入端之间限流的作用,保护光耦不会过压或者过流受损。其中,光耦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电平数据时,光耦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连通,光耦的中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此时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受光导通,在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形成一个电压,此电压一方面通过第三电阻形成电流接地,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电阻形成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使三极管导通,在信号采集端接收到一个拉低电平信号。保证通信芯片可以根据光耦是否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从而接收到信号采集端的拉低电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受光导通时,在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形成的电压值为第一电源的电压值减去光耦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值。
具体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一个低电平信号,则光耦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导通,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受光导通,则光耦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处于导通状态,即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存在一个电压;光耦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一个高电平信号,则光耦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截止,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不通电,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则光耦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处于截止状态,即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不存在电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保护电阻,第二保护电阻与光耦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光耦的第二输入端接地。
在该技术方案中,光耦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保护电阻相连,第二保护电阻起到对光耦的第一输入端之间限流的作用,保护光耦不会过压或者过流受损。其中,光耦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电平数据时,光耦的第一输入端至第二输入端连通,光耦的中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此时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受光导通,在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形成一个电压,此电压一方面通过第三电阻形成电流接地,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电阻形成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使三极管导通,在信号采集端接收到一个拉低电平信号。保证通信芯片可以根据光耦是否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从而接收到信号采集端的拉低电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受光导通时,在光耦的第二输出端形成的电压值为第一电源的电压值减去光耦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值。
具体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一个低电平信号,则光耦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截止,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不通电,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则光耦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处于截止状态,即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不存在电压;光耦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一个高电平信号,则光耦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导通,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光耦中的光敏三极管受光处于导通状态,则光耦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处于导通状态,即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存在一个电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电阻的阻值与第二电阻的阻值的比值大于等于三极管的分配系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减少光耦的延时,则将光耦设置工作在线性区。将第一电阻的阻值设置为大于等于三极管的分配系数倍的第二电阻的阻值,从而保证三极管集电极出的电流小于分配系数倍的基极电流,实现了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使三极管可以根据基极处的电压正常导通关闭。进而确保了通信芯片在信号采集端可以采集到拉低的第二电平信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三电阻的阻值被配置为使光耦的电流传输比随光耦的输入电流线性变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三电阻的阻值的设置使光耦的工作在线性区,具体为使光耦的电流传输比随光耦的输入电流先行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光耦的最大电流传输比和最小电流传输比以及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压对第三电阻阻值进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包括基板和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光耦隔离通信电路设置在基板上。该电路板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负载和如上述技术方案限定的电路板,负载与电路板相连,电路板可以对负载的运行进行控制。该空调器具有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路板和光耦隔离通信电路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负载为室外机和/或室内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设置有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的电路板设置在室外机和/或室内机上,从而实现电路板对室外机和/或室内机的控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的电路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第一电源,200光耦,300开关电路,310第一电阻,320第二电阻,330三极管,340第三电阻,400第二电源,500第一保护电阻,600第二保护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源100(V1);光耦200,光耦20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100相连,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配置为适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开关电路300,开关电路300的控制端与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开关电路300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100相连,开关电路300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电路300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第二电平信号采集端。
在该实施例中,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源100、光耦200和开关电路300。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与电平信号源相连,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光耦20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100相连,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与开关电路300的控制端相连,开关电路300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100相连。使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平信号可以通过控制端控制开关电路300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断。通过第二电平信号采集端可以采集到控制开关电路300第二端处的电平信号,从而确定开关电路300的开关状态。实现光耦200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后,并向开关电路300的控制端发送电平信号,开关电路300响应于光耦200发送的电平信号通断,再通过检测第二电平信号确定开关电路300的通断状态,根据开关路的通断状态确定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发出电平信号,进而实现了通过检测到的开关电路300的通断状态确定光耦200接收到的第一电平信号,避免了将光耦200设置工作在线性区时识别不到光耦200发出电平信号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将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设置为工作在线性区,从而减小光耦隔离电路延时的目的。开关电路30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为常闭状态,通过对作为采集端的开关电路300的第一端的电平信号进行采集,采集到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光耦200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后,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导通发出电平信号至开关电路300的控制端,开关电路300响应于与光耦200发出的电平信号,形成从开关电路300第一端至第二端的通路,此时通过信号芯片采集到采集端的拉低电平的第二电平信号,实现了光耦200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后发出电平信号,通过开关电路300形成拉低电平的第二电平信号,通信芯片通过接收的第二电平信号确定光耦200接收到了第一电平信号。从而使通信芯片在采集端可以通过开关电路300识别出光耦200发出的电平信号,进而使光耦200工作在线性区实现减少通信延时的同时,还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第一电源100、光耦200和开关电路30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开关电路300包括:第一电阻310;第二电阻320;三极管330,三极管330的基极与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相连,第二电阻320连接于三极管330与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之间,三极管330的集电极通过与第一电源100相连,第一电阻310连接于三极管330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100之间,三极管330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开关电路300包括第一电阻310、第二电阻320和三极管330。其中,第一电阻31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源100和三极管330,三极管330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310与第一电源100相连,第一电阻310的与三极管330集电极的公共端被配置为第二电平信号的采集端,三极管330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相连,三极管330的基极与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光耦200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后,光耦200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导通,三极管330的基极处存在一个电压,三极管330的基极位置的电压到开启电压,则三极管330的集电极到发射极导通,此时第一电源100经过第一电阻310和三极管330至接地端形成通路,在信号采集端采集到拉低电平的第二电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阻320对起到限流作用,通过对第一电阻310和第二电阻320的阻值调节,可以使三极管330工作在饱和区,从而使三极管330的基极处电压达到触发电压后,三极管330的集电极至发射极导通,保证通信芯片可以在信号采集端采集到拉低电平信号,当通信芯片采集到拉低电平信号可以确定光耦200在第二输出端发出了电平信号,即光耦200在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了第一电平信号。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第一电源100、第一电阻310、光耦200和开关电路300。
在实施例二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光耦隔离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源400;第一保护电阻500,第一保护电阻500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400相连,第一保护电阻500的第二端与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通过保护电阻与第二电源400相连,第一保护电阻500起到对第二电源400至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之间限流的作用,保护光耦200不会过压或者过流受损。其中,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电平数据时,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连通,光耦200的中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此时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受光导通,在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形成一个电压,此电压一方面通过第三电阻340形成电流接地,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电阻320形成三极管330的基极电流使三极管330导通,在信号采集端接收到一个拉低电平信号。保证通信芯片可以根据光耦200是否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从而接收到信号采集端的拉低电平信号。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受光导通时,在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形成的电压值为第一电源100的电压值减去光耦200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值。
可以理解的是,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一个低电平信号,则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导通,光耦200中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即光耦200的输入端的发光二极管为低电平导通;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受光导通,则光耦200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处于导通状态,即开关电路300的控制端存在一个电压;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一个高电平信号,则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截止,光耦200中的发光二极管不通电,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处于截止状态,则光耦200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处于截止状态,即开关电路300的控制端不存在电压。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第一电源100、第一电阻310、光耦200和开关电路300。
在实施例二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光耦隔离通信电路还包括:第二保护电阻600,第二保护电阻600与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接地。
在该实施例中,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接地,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保护电阻600相连,第二保护电阻600起到对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之间限流的作用,保护光耦200不会过压或者过流受损。其中,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电平数据时,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至第二输入端连通,光耦200的中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即光耦200的输入端为高电平导通;此时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受光导通,在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形成一个电压,此电压一方面通过第三电阻340形成电流接地,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电阻320形成三极管330的基极电流使三极管330导通,在信号采集端接收到一个拉低电平信号。保证通信芯片可以根据光耦200是否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从而接收到信号采集端的拉低电平信号。
其中,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受光导通时,在光耦200的第二输出端形成的电压值为第一电源100的电压值减去光耦200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值。
可以理解的是,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一个低电平信号,则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截止,光耦200中的发光二极管不通电,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处于截止状态,则光耦200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处于截止状态,即开关电路300的控制端不存在电压;光耦200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一个高电平信号,则光耦200的第二输入端至第一输入端导通,光耦200中的发光二极管通电发光,光耦200中的光敏三极管330受光处于导通状态,则光耦200的第一输出端至第二输出端处于导通状态,即开关电路300的控制端存在一个电压。
实施例五: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第一电源100、第一电阻310、光耦200和开关电路300。
在上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第一电阻310的阻值与第二电阻320的阻值的比值大于等于三极管330的分配系数。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光耦200的延时,则将光耦200设置工作在线性区。将第一电阻310的阻值设置为大于等于三极管330的分配系数倍的第二电阻320的阻值,从而保证三极管330集电极出的电流小于分配系数倍的基极电流,实现了三极管330工作在饱和区,使三极管330可以根据基极处的电压正常导通关闭。进而确保了通信芯片在信号采集端可以采集到拉低的第二电平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第三电阻340的阻值被配置为使光耦200的电流传输比随光耦200的输入电流线性变化。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三电阻340的阻值的设置使光耦200的工作在线性区,具体为使光耦200的电流传输比随光耦200的输入电流先行变化。通过光耦200的最大电流传输比和最小电流传输比以及三极管330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压对第三电阻340阻值进行设置。
实施例六: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包括基板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限定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光耦隔离通信电路设置在基板上。该电路板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负载和如上述技术方案限定的电路板,负载与电路板相连,电路板可以对负载的运行进行控制。该空调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路板和光耦隔离通信电路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负载为室外机和/或室内机。
在该实施例中,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设置有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的电路板设置在室外机和/或室内机上,从而实现电路板对室外机和/或室内机的控制。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源;
光耦,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配置为适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被配置为第二电平信号采集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
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三极管与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与所述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之间,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通信电路还包括:
第二电源;
第一保护电阻,所述第一保护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相连,所述第一保护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通信电路还包括:
第二保护电阻,所述第二保护电阻与所述光耦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的第二输入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三极管的分配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被配置为使所述光耦的电流传输比随所述光耦的输入电流线性变化。
8.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
基板;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耦隔离通信电路,所述光耦隔离通信电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板,所述负载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负载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为室外机和/或室内机。
CN201911191244.1A 2019-11-28 2019-11-28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Pending CN110830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244.1A CN11083002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244.1A CN11083002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026A true CN110830026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4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1244.1A Pending CN11083002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002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745A (zh) * 2020-03-02 2020-06-1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4796A (zh) * 2020-03-25 2020-07-10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组件和车载空调器
CN111756361A (zh) * 2020-07-06 2020-10-09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运载火箭的时标产生电路及时标分发系统
CN111895614A (zh) * 2020-07-23 2020-11-06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监控电路及系统
CN112229322A (zh) * 2020-09-25 2021-01-15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采集调效机构中立位置信号的采集装置
CN112611056A (zh) * 2020-12-23 2021-04-0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网结构及空调器
CN113054968A (zh) * 2021-03-05 2021-06-29 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抗共模干扰的光耦驱动电路
CN113224814A (zh) * 2021-05-07 2021-08-06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CN113595029A (zh) * 2021-07-30 2021-11-02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保护电路
WO2024077694A1 (zh) * 2022-10-10 2024-04-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控制板、空调内机和分体式空调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2072Y (zh) * 1997-09-11 1999-06-02 乔守宏 空调新的控温部件
CN2588429Y (zh) * 2002-10-23 2003-11-26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拖三小型中央空调控制装置
CN202424102U (zh) * 2011-11-25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 短路保护电路
CN203934040U (zh) * 2014-04-30 2014-11-05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应急照明的通讯接口装置
CN204425317U (zh) * 2015-04-07 2015-06-2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隔离电路
CN105978313A (zh) * 2016-06-23 2016-09-28 成都昂迪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开关电路的空调控制器单片开关电源
CN108534298A (zh) * 2018-05-03 2018-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从机通信电路、从机、电器设备、主从机通信电路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2072Y (zh) * 1997-09-11 1999-06-02 乔守宏 空调新的控温部件
CN2588429Y (zh) * 2002-10-23 2003-11-26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拖三小型中央空调控制装置
CN202424102U (zh) * 2011-11-25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 短路保护电路
CN203934040U (zh) * 2014-04-30 2014-11-05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应急照明的通讯接口装置
CN204425317U (zh) * 2015-04-07 2015-06-2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隔离电路
CN105978313A (zh) * 2016-06-23 2016-09-28 成都昂迪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开关电路的空调控制器单片开关电源
CN108534298A (zh) * 2018-05-03 2018-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从机通信电路、从机、电器设备、主从机通信电路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良权等: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 vol.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pages: 132 - 133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745A (zh) * 2020-03-02 2020-06-1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06745B (zh) * 2020-03-02 2021-11-1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4796A (zh) * 2020-03-25 2020-07-10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组件和车载空调器
CN111756361A (zh) * 2020-07-06 2020-10-09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运载火箭的时标产生电路及时标分发系统
CN111895614A (zh) * 2020-07-23 2020-11-06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监控电路及系统
CN112229322A (zh) * 2020-09-25 2021-01-15 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采集调效机构中立位置信号的采集装置
CN112611056A (zh) * 2020-12-23 2021-04-0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网结构及空调器
CN113054968A (zh) * 2021-03-05 2021-06-29 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抗共模干扰的光耦驱动电路
CN113224814A (zh) * 2021-05-07 2021-08-06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CN113595029A (zh) * 2021-07-30 2021-11-02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保护电路
CN113595029B (zh) * 2021-07-30 2024-05-17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保护电路
WO2024077694A1 (zh) * 2022-10-10 2024-04-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控制板、空调内机和分体式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0026A (zh) 光耦隔离通信电路、电路板和空调器
CN107069655B (zh) 一种电压保护电路
CN102790373B (zh) 过流保护电路及具有该过流保护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03594289A (zh)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CN102142834A (zh) 数字输出电路
CN100527306C (zh) 继电器控制电路
CN218829087U (zh) Mos管无采样电阻短路过流保护电路
CN212412352U (zh)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CN212692077U (zh) 通讯电路及空调器
CN102063082A (zh) 数字输入电路
CN207460126U (zh) 一种实行通过同一接口信号输入输出的切换电路
CN201044436Y (zh) 一种过流自锁桥式驱动电路
CN201556292U (zh) 一种遥控器
CN112761999B (zh) 双风机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208768046U (zh) 一种mosfet管触发电路
CN217882831U (zh) 一种变频器的过流保护电路
CN216597421U (zh) 继电器控制电路、控制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0855280A (zh) 固态继电器电路和加热装置
CN106656147B (zh) 一种遥控接口输出保护装置
CN211788825U (zh) 一种家用电器的控制电路、家用电器
CN218335759U (zh) 一种音响电源隔离驱动电路
CN210246393U (zh) 一种双电源备份选择电路
CN217655184U (zh) 隔离装置和电表
CN215956098U (zh) 一种具有冗余电源的自动切换电路
CN210724729U (zh) 固态继电器电路和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