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2352U -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2352U
CN212412352U CN202021342049.2U CN202021342049U CN212412352U CN 212412352 U CN212412352 U CN 212412352U CN 202021342049 U CN202021342049 U CN 202021342049U CN 212412352 U CN212412352 U CN 212412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onnection
diode
switch
switch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20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平
毛国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ei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ei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ei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ei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20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2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2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2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其中插座电路包括辅助电源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开关模块、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继电器RL1、光电耦合器IC1、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通过上述器件的连接配合,能够有效提升插座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通常与外部电源的火线零线连接,有的还会与地线连接。插座上通常设置插孔,用于与负载的电源连接线,在没有负载连接的时候,插孔会处于裸露的状态,容易被触碰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负载过载或者地线出现不良时,如果不及时切断外部电源,也容易出现漏电的安全事故。但在现有技术中,开关插座大都是通过机械式接触实现电流的通断,这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安全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座电路,能够有效提升插座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插座电路的插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插座电路,包括:辅助电源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开关模块、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继电器RL1、光电耦合器IC1、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的一端与火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在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的连线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线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还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的连线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集电极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阳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连接线之间还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连接线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在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的连线之间,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的一端与零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火线输入连接至继电器RL1的输入端,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连接至第一电线连接部CN1。零线连接至第二电线连接部,第二电线连接部还连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阴极接地,第五电阻R5跟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并联,提供偏压,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连接第六电阻R6,为限流电阻,第六电阻R6与第三二极管D3阳极串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火线。光电耦合器IC1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接电压,发射极与负载取样第四电阻R4,负载检测输出信号连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负载检测输出信号驱动第四开关管Q4。电压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第二电阻R2为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和输入端的偏置电阻,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电压连接限流电阻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至隔离二极管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端,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插座开关信号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继电器的线圈连接。
当电路连通电正常时,也即是火线、零线接通,辅助电源模块输出辅助电压,如果没有负载插入至插座孔,即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没有与负载连接,负载检测回路辅助电源模块、第三开关管Q3、第三电阻R3、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光电耦合器IC1、第四电阻R4由于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开路,光电耦合器IC1没电流,取样电阻第四电阻R4电压为零,此时无负载检测输出信号,继电器RL1控制第四开关管Q4不开通,继电器RL1不动作,火线开路,插座没电,即使此时触及到火线插孔,也不会触电。
当电路连通电正常时,有负载插入时,插座开关信号给予开通,即第四开关管Q4饱和导通,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下拉至回路地,如果负载无过载或短路,则第二开关管Q2控制端得到开通电压而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三开关管Q3导通,负载检测回路工作,电路进行负载检测,最终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有电流通过,第四电阻R4检测电压去驱动继电器控制第四开关管Q4,继电器RL1导通,火线电压连接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负载供电。此时负载检测电路辅助电源模块Q3、第三电阻R3、第二二极管D2不需要而关断,负载检测信号由零线、光电耦合器IC1输入端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二极管D3、火线的回路产生的电流维持继续导通。
如果负载过载或短路时,辅助电源模块、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负载、光电耦合器IC1的光电二极管的回路进行分压,此时由于负载表现电阻较小,使得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电压不够而关断,进而关断第三开关管Q3,检测电路不通,无法得到负载检测信号,继电器RL1不工作,插座无电而得到过载或短路保护。
如此设置,能够有效提升插座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单元CN2,所述第二连单元CN2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单元CN2和第三连接单元CN3,所述第二连接单元CN2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单元CN3的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单元CN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单元CN2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所述零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三连接单元CN3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所述地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之间还串联有第七电阻R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开关管Q2和所述第四开关管Q4为NMOS管或N型三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开关管Q3为PMOS管或P型三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输出第一电源VCC1、第二电源VCC2和第三电源VCC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插座,包括上述的插座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座,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插座采用上述的插座电路,火线输入连接至继电器RL1的输入端,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连接至第一电线连接部CN1。零线连接至第二电线连接部,第二电线连接部还连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阴极接地,第五电阻R5跟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并联,提供偏压,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连接第六电阻R6,为限流电阻,第六电阻R6与第三二极管D3阳极串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火线。光电耦合器IC1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接电压,发射极与负载取样第四电阻R4,负载检测输出信号连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负载检测输出信号驱动第四开关管Q4。电压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第二电阻R2为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和输入端的偏置电阻,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电压连接限流电阻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至隔离二极管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端,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插座开关信号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继电器的线圈连接。
当电路连通电正常时,也即是火线、零线接通,辅助电源模块输出辅助电压,如果没有负载插入至插座孔,即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没有与负载连接,负载检测回路辅助电源模块、第三开关管Q3、第三电阻R3、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光电耦合器IC1、第四电阻R4由于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开路,光电耦合器IC1没电流,取样电阻第四电阻R4电压为零,此时无负载检测输出信号,继电器RL1控制第四开关管Q4不开通,继电器RL1不动作,火线开路,插座没电,即使此时触及到火线插孔,也不会触电。
当电路连通电正常时,有负载插入时,插座开关信号给予开通,即第四开关管Q4饱和导通,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下拉至回路地,如果负载无过载或短路,则第二开关管Q2控制端得到开通电压而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三开关管Q3导通,负载检测回路工作,电路进行负载检测,最终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有电流通过,第四电阻R4检测电压去驱动继电器控制第四开关管Q4,继电器RL1导通,火线电压连接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负载供电。此时负载检测电路辅助电源模块Q3、第三电阻R3、第二二极管D2不需要而关断,负载检测信号由零线、光电耦合器IC1输入端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二极管D3、火线的回路产生的电流维持继续导通。
如果负载过载或短路时,辅助电源模块、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负载、光电耦合器IC1的光电二极管的回路进行分压,此时由于负载表现电阻较小,使得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电压不够而关断,进而关断第三开关管Q3,检测电路不通,无法得到负载检测信号,继电器RL1不工作,插座无电而得到过载或短路保护。
如此设置,能够有效提升插座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座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插座电路,包括辅助电源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开关模块、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继电器RL1、光电耦合器IC1、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源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继电器RL1的开关的一端与火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线连接部CN1连接,继电器RL1的线圈的输入端与辅助电源模块连接,继电器RL1的线圈的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开关模块的一端连接,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电源控制模块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在继电器RL1的开关与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的连线之间,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线之间,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和控制端,电源控制模块还与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模块与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的连线之间,光电耦合器IC1的集电极与辅助电源模块连接,光电耦合器IC1的光电二极管阳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C1的光电二极管阴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连接线之间还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在光电耦合器IC1的光电二极管阴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连接线之间,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在继电器RL1的开关与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的连线之间,第二电线连接部的一端与零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五电阻R5与光电耦合器IC1光电二极管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火线输入连接至继电器RL1的输入端,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连接至第一电线连接部CN1。零线连接至第二电线连接部,第二电线连接部还连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阴极接地,第五电阻R5跟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并联,提供偏压,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连接第六电阻R6,为限流电阻,第六电阻R6与第三二极管D3阳极串联,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至输入火线。光电耦合器IC1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接电压,发射极与负载取样第四电阻R4,负载检测输出信号连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负载检测输出信号驱动第四开关管Q4。电压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第二电阻R2为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和输入端的偏置电阻,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电压连接限流电阻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至隔离二极管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RL1的常开输出端,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还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插座开关信号连接至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此外,开关模块可以设置有触摸开关,只有有触摸信号输入时,电源控制模块才可以通过开关模块向第四开关管Q4输出插座开关输出信号。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电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单元CN2,第二连单元CN2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零线连接,第三连接端连接在第五电阻R5与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如此,可以适用于双孔插座,即没有连接地线的插座。
此时,当电路连通电正常时,也即是火线,零线接通,辅助电源模块开始工作,如果没有负载插入至插座孔,负载检测回路辅助电源模块、第三开关管Q3、第三电阻R3、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连接单元CN2、光电耦合器IC1、第四电阻R4由于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连接单元CN2开路,光电耦合器IC1没电流,取样电阻第四电阻R4电压为零,此时无负载检测输出信号,电源控制模块无电压输出,开关模块不工作,插座开关输出信号为低电平,继电器RL1控制第四开关管Q4不开通,继电器RL1不动作,火线开路,插座没电,即使此时触及到火线插孔,也不会触电。
当电路连通电正常时,有负载插入时,如果负载无过载或短路,则第二开关管Q2控制端得到开通电压而第二开关管Q2导通,负载检测回路工作,电路进行负载检测,最终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有电流通过,第四电阻R4检测电压去驱动电源控制模块,电压输出给到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工作并输出高电平的插座开关信号去驱动继电器控制第四开关管Q4,继电器RL1导通,火线电压连接到火线插孔(第一电线连接部CN1),负载供电。此时负载检测信号由零线,光电耦合器IC1输入端、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二极管D3、火线产生的电流维持继续导通。
如果负载过载或短路时,辅助电源模块、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负载、光电耦合器IC1的光电二极管的回路进行分压,此时由于负载表现电阻较小,使得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电压不够而关断,进而关断第三开关管Q3,检测电路不通,无法得到负载检测信号,电源控制模块无电压输出,开关模块不工作,插座开关输出信号为低电平,继电器RL1不工作,插座无电而得到过载或短路保护。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电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单元CN2和第三连接单元CN3,第二连接单元CN2与零线连接,第三连接单元CN3的一端与地线连接,第三连接单元CN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五电阻R5与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第二连接单元CN2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零线连接。第三连接单元CN3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地线连接,第三连接端连接在第五电阻R5与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如此,可以适用于三孔插座,即设置有连接地线的插座。
此时,当电路连通电正常时,也即是火线、零线、地线接通,辅助电源模块工作,如果没有负载插入至插座孔,即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连接单元CN2和第三连接单元CN3,负载检测回路辅助电源模块、第三开关管Q3、第三电阻R3、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连接单元CN2、第三连接单元CN3、光电耦合器IC1、第四电阻R4,由于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连接单元CN2、第三连接单元CN3开路,光电耦合器IC1没电流,取样电阻第四电阻R4电压为零,此时无负载检测输出信号,电源控制模块无电压输出,开关模块不工作,插座开关输出信号为低电平,第四开关管Q4不开通,继电器RL1不动作,火线开路,插座没电,即使此时触及到火线插孔,也不会触电。
当电路连通电正常,有负载插入时,如果地线不良,负载检测电路的CN3开路不工作,此时无负载检测输出信号,电源控制模块无电压输出,开关模块不工作,插座开关输出信号为低电平,第四开关管Q4不开通,插座无电输出,实现地线检测和保护,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如果此时火线,零线和地线连接正常,负载无过载或短路,则第二开关管Q2控制端得到开通电压而第二开关管Q2导通,负载检测回路工作,电路进行负载检测,最终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端有电流通过,第四电阻R4检测电压去驱动电源控制模块,电压输出给到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工作并输出高电平的插座开关信号去驱动继电器控制第四开关管Q4,继电器RL1导通,火线电压连接到火线插孔,负载供电。此时负载检测信号由零线、地线、光电耦合器IC1输入端、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二极管D3、火线产生的电流维持继续导通。如果负载供电后,出现地线不良,则负载检测回路开路而检测不到负载信号,继电器RL1关断,无电压输出,实现供电动态地线检测与保护,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如果负载过载或短路时,辅助电源模块、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负载、光电耦合器IC1的光电二极管的回路进行分压,此时由于负载表现电阻较小,使得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电压不够而关断,进而关断第三开关管Q3,检测电路不通,无法得到负载检测信号,继电器RL1不工作,插座无电而得到过载或短路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六电阻R6与第三二极管D3之间还串联有第七电阻R7,可以增加电路的限流和分压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管Q2和第四开关管Q4为NMO S管或N型三极管。第三开关管Q3为PMOS管或P型三极管。辅助电源模块分别输出第一电源VCC1、第二电源VCC2和第三电源VCC3,第一电源VCC1、第二电源VCC2和第三电源VCC3可以是输出相同或者不同的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线连接部的连接端子数量不限上述的数量,也可以增加数量来改善连通特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了上述的插座电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电源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开关模块、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继电器RL1、光电耦合器IC1、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第二电线连接部,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的一端与火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线圈的输入端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在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的连线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线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还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发射极的连线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集电极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阳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连接线之间还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的连接线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在所述继电器RL1的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部CN1的连线之间,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的一端与零线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单元CN2,所述第二连单元CN2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线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单元CN2和第三连接单元CN3,所述第二连接单元CN2与所述零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单元CN3的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单元CN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CN2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所述零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单元CN3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并联设置,并与所述地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光电耦合器IC1阳极的连接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之间还串联有第七电阻R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管Q2和所述第四开关管Q4为NMOS管或N型三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Q3为PMOS管或P型三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输出第一电源VCC1、第二电源VCC2和第三电源VCC3。
10.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电路。
CN202021342049.2U 2020-07-09 2020-07-09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Active CN212412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2049.2U CN212412352U (zh) 2020-07-09 2020-07-09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2049.2U CN212412352U (zh) 2020-07-09 2020-07-09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2352U true CN212412352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2049.2U Active CN212412352U (zh) 2020-07-09 2020-07-09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2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9608A (zh) * 2020-07-09 2020-10-20 东莞市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9608A (zh) * 2020-07-09 2020-10-20 东莞市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30067594A (ko) 스마트 고체 계전기
CN212412352U (zh)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CN212781125U (zh) 一种继电器的粘连故障检测系统及交流充电桩
CN218829087U (zh) Mos管无采样电阻短路过流保护电路
CN111799608A (zh) 插座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CN101877475B (zh) 一种电源短路保护回路
CN212462761U (zh) 一种双重短路保护电路
CN214479555U (zh) 负载电压输入电路
CN113991600A (zh) 一种带有自动锁存功能的过流保护电路
CN211606181U (zh) 电源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3683215A (zh) 一种电子开关之短路保护电路
CN109347315B (zh) 一种电力电子装置上电缓冲电路
CN1688078A (zh) 低浪涌过载电流的电源电子开关
CN201556292U (zh) 一种遥控器
CN102694541A (zh) 环路自锁电路
CN112510648A (zh) 基于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电压比较器的短路保护电路
CN101465535A (zh) 输出电压短路保护电路
CN217216529U (zh) 一种输出控制电路及作业设备
CN113823964B (zh) 插座保护电路及插座
CN219247704U (zh) 具有输入反接保护的dcdc电路系统
CN217643814U (zh) 独立保护电路
CN217689147U (zh) 一种带保护的过流检测电路
CN217655184U (zh) 隔离装置和电表
CN219145359U (zh) 高边驱动过流保护电路
CN113676167B (zh) 信号输入电路、电子芯片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