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9534B -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9534B
CN110829534B CN201911118461.8A CN201911118461A CN110829534B CN 110829534 B CN110829534 B CN 110829534B CN 201911118461 A CN201911118461 A CN 201911118461A CN 110829534 B CN110829534 B CN 110829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d
fixedly connected
charg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84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9534A (zh
Inventor
毛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1184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9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9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9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变式充电桩、后置组架、结动摆杆、对接杆、托护架、扣盖、灭火装置和紧急臂通过待充电设备的自动到位可实现自动充电,并唤醒保护功能防止发生火灾;若发生意外产生火灾且电子设备失效不可激活灭火设备时可通过纯机械结构进行灭火操作,进行灭火操作时通过阻燃板将操作者与火源分开;当气溶胶灭火器需要更换时,可推动对接杆将其推出,便于进行更换新的气溶胶灭火器。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能被广泛的开发与利用,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电气火灾都在猛增,占火灾总数的20%以上,已上升为世界第一位。对于智能充电设备的普及,特别是室外充电设备,由于灭火设备无法跟随设置,发生火灾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灭火,而普遍使用的干粉灭火器易复燃,定位灭火不易控制火灾,且灭火后产生的遗留物会损坏电子设备造成财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可以快速对接充电,充电时可避免火灾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变式充电桩、后置组架、结动摆杆、对接杆、托护架、扣盖、灭火装置和紧急臂,所述变式充电桩的后端固接后置组架,结动摆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结动摆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后置组架中部的左右两端,对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对接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后置组架下部的左右两端,两个对接杆分别与两个结动摆杆的下侧连接,托护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后置组架中部的左右两端的内侧,扣盖设置在托护架后端的中部,灭火装置设置在变式充电桩内,灭火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结动摆杆的上侧连接,紧急臂连接在变式充电桩上端的中部。
所述变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顶止部、充电接头、隐置槽、轮槽、杆用槽、便捷架、方框和阻燃板,所述充电桩本体下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顶止部,充电接头设置在充电桩本体后端的中部,隐置槽设置在充电桩本体后端上侧的中部,杆用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杆用槽分别与隐置槽的左右两侧连通,便捷架设置有两个,两个便捷架均与充电桩本体的后端固接,两个便捷架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杆用槽连通,方框固接在充电桩本体上端的中部,阻燃板固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前端。
所述后置组架包括组架本体、轴孔、杆口和轨槽,所述组架本体中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轴孔,组架本体下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杆口,组架本体中部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轨槽;组架本体的下端固接在充电桩本体的后端。
所述结动摆杆包括下摆杆、上摆杆、轴和齿轮,所述下摆杆的上端固接上摆杆,轴固接在下摆杆上侧的内端,齿轮固接在轴的内侧;两个轴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轴孔内。
所述对接杆包括对接杆本体、插轴Ⅰ和接头,所述对接杆本体的左侧固接插轴Ⅰ,接头固接在对接杆本体的后端;两个对接杆本体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杆口内,两个插轴Ⅰ分别插在两个下摆杆内。
所述托护架包括中架、侧架和导条,所述中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侧架,两个侧架的外端分别固接一个导条;两个导条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轨槽内,充电接头滑动连接在中架内,两个侧架与两个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扣盖包括扣盖本体、销轴和固定部,所述扣盖本体下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销轴,两个销轴的外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固定部的一端;两个固定部的另一端分别与中架下端的左右两端固接,两个销轴分别通过一个转簧使扣盖本体扣挡在中架的后端面上。
所述灭火装置包括中心框、长口、气溶胶灭火器、前延杆、前延轮和限制部,所述中心框上端的中部设置长口,气溶胶灭火器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中心框内,中心框前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前延杆,中心框前端的下端设置一个前延轮,中心框前端的上端设有限制部;中心框滑动连接在隐置槽内,前延轮滚动在轮槽内,限制部与充电桩本体的隐置槽内上端面滑动接触。
所述紧急臂包括L型杆、钩、按压块、卡块、滑杆和压缩弹簧,所述L型杆下端的后侧固接钩,按压块固接在L型杆后端的下侧,卡块固接在L型杆的上端,卡块的前端固接滑杆,滑杆上套有压缩弹簧;L型杆的滑动连接在方框内和阻燃板上,压缩弹簧的前端与阻燃板的后端面接触,气溶胶灭火器、钩和按压块位置由前至后对应设置。
该人工智能充电装置还包括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固接在阻燃板的前端,第二齿轮固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与L型杆的下端啮合传动。
本发明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待充电设备的自动到位可实现自动充电,并唤醒保护功能防止发生火灾;若发生意外产生火灾且电子设备失效不可激活灭火设备时可通过纯机械结构进行灭火操作,进行灭火操作时通过阻燃板将操作者与火源分开;当气溶胶灭火器需要更换时,可推动对接杆将其推出,便于进行更换新的气溶胶灭火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变式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后置组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结动摆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对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托护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扣盖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紧急臂结构示意图。
图中:变式充电桩1;充电桩本体101;顶止部102;充电接头103;隐置槽104;轮槽105;杆用槽106;便捷架107;方框108;阻燃板109;后置组架2;组架本体201;轴孔202;杆口203;轨槽204;结动摆杆3;下摆杆301;上摆杆302;轴303;齿轮304;对接杆4;对接杆本体401;插轴Ⅰ402;接头403;托护架5;中架501;侧架502;导条503;扣盖6;扣盖本体601;销轴602;固定部603;灭火装置7;中心框701;长口702;气溶胶灭火器703;前延杆704;前延轮705;限制部706;紧急臂8;L型杆801;钩802;按压块803;卡块804;滑杆805;压缩弹簧806;电机9;第二齿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10所示,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变式充电桩1、后置组架2、结动摆杆3、对接杆4、托护架5、扣盖6、灭火装置7和紧急臂8,所述变式充电桩1的后端固接后置组架2,结动摆杆3设置有两个,两个结动摆杆3分别转动连接在后置组架2中部的左右两端,对接杆4设置有两个,两个对接杆4分别滑动连接在后置组架2下部的左右两端,两个对接杆4分别与两个结动摆杆3的下侧连接,托护架5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后置组架2中部的左右两端的内侧,扣盖6设置在托护架5后端的中部,灭火装置7设置在变式充电桩1内,灭火装置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结动摆杆3的上侧连接,紧急臂8连接在变式充电桩1上端的中部。通过待充电设备的自动到位可实现自动充电,并唤醒保护功能防止发生火灾;若发生意外产生火灾且电子设备失效不可激活灭火设备时可通过纯机械结构进行灭火操作,进行灭火操作时通过阻燃板109将操作者与火源分开;当气溶胶灭火器703需要更换时,可推动对接杆4将其推出,便于进行更换新的气溶胶灭火器703。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10所示,所述变式充电桩1包括充电桩本体101、顶止部102、充电接头103、隐置槽104、轮槽105、杆用槽106、便捷架107、方框108和阻燃板109,所述充电桩本体101下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顶止部102,充电接头103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01后端的中部,隐置槽104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01后端上侧的中部,杆用槽106设置有两个,两个杆用槽106分别与隐置槽104的左右两侧连通,便捷架107设置有两个,两个便捷架107均与充电桩本体101的后端固接,两个便捷架107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杆用槽106连通,方框108固接在充电桩本体101上端的中部,阻燃板109固接在充电桩本体101的前端。当对接杆本体401的前端与顶止部102接触时,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头103相连接,所以可以根据本装置在多种设备上设置与其相配合使用的充电接口,也可以根据不同设备设置多种充电接头103,即将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头103进行统一化,便于增加充电的便捷性,当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头103相连接时气溶胶灭火器703的喷射口应位于连接点的正上方。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1-10所示,所述后置组架2包括组架本体201、轴孔202、杆口203和轨槽204,所述组架本体201中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轴孔202,组架本体201下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杆口203,组架本体201中部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轨槽204;组架本体201的下端固接在充电桩本体101的后端。组架本体201上端的中部应断开,避免影响紧急臂8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1-10所示,所述结动摆杆3包括下摆杆301、上摆杆302、轴303和齿轮304,所述下摆杆301的上端固接上摆杆302,轴303固接在下摆杆301上侧的内端,齿轮304固接在轴303的内侧;两个轴30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轴孔202内。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1-10所示,所述对接杆4包括对接杆本体401、插轴Ⅰ402和接头403,所述对接杆本体401的左侧固接插轴Ⅰ402,接头403固接在对接杆本体401的后端;两个对接杆本体40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杆口203内,两个插轴Ⅰ402分别插在两个下摆杆301内。将需充电的设备,下述简称设备,靠近并推动接头403,接头403可以配合充电设备上的凹槽等结构便于进行准确对接,当设备向前运动推动接头403也向前运动,进而对接杆4向前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六:
如图1-10所示,所述托护架5包括中架501、侧架502和导条503,所述中架50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侧架502,两个侧架502的外端分别固接一个导条503;两个导条50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轨槽204内,充电接头103滑动连接在中架501内,两个侧架502与两个齿轮304啮合传动。侧架502由齿条构成,插轴Ⅰ402可推动下摆杆301向前摆动,摆杆301使得上摆杆302向后摆动以及使得齿轮304在右视图的视角进行逆时针转动,齿轮304带动侧架502向前运动,进而中架501向前运动使得充电接头103暴露出来。
具体实施方式七:
如图1-10所示,所述扣盖6包括扣盖本体601、销轴602和固定部603,所述扣盖本体601下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销轴602,两个销轴602的外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固定部603的一端;两个固定部603的另一端分别与中架501下端的左右两端固接,两个销轴602分别通过一个转簧使扣盖本体601扣挡在中架501的后端面上。充电接头103可推动扣盖本体601向后下方摆动即打开,充电接头103不推动扣盖本体601时,扣盖本体601通过转簧归为重新扣盖在中架501上。
具体实施方式八:
如图1-10所示,所述灭火装置7包括中心框701、长口702、气溶胶灭火器703、前延杆704、前延轮705和限制部706,所述中心框701上端的中部设置长口702,气溶胶灭火器70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中心框701内,中心框701前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前延杆704,中心框701前端的下端设置一个前延轮705,中心框701前端的上端设有限制部706;中心框701滑动连接在隐置槽104内,前延轮705滚动在轮槽105内,限制部706与充电桩本体101的隐置槽104内上端面滑动接触。气溶胶灭火器703的拉环在上,按钮也在上,相应的喷射口朝下,长口702将所述拉簧限制在其内,防止拉环转动,气溶胶灭火器703的拉环应设置成可立住的拉簧不可倒伏,气溶胶灭火器703可在市场上采购现有的车载气溶胶灭火器,体积小成本低效果好,可对电器设备进行无损灭火,灭火后易清洁,可追踪火源。前延轮705与限制部706向前延伸的长度应大于前延杆704,保证前延轮705与限制部706始终可与充电桩本体101接触,使得整个灭火装置7在前延杆704位于便捷架107上时,整个灭火装置7不发生转动,只进行前后运动。气溶胶灭火器703可以通过形变的柔性材料卡接在中心框701内,也可以通过螺栓的预紧力等进行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九:
如图1-10所示,所述紧急臂8包括L型杆801、钩802、按压块803、卡块804、滑杆805和压缩弹簧806,所述L型杆801下端的后侧固接钩802,按压块803固接在L型杆801后端的下侧,卡块804固接在L型杆801的上端,卡块804的前端固接滑杆805,滑杆805上套有压缩弹簧806;L型杆801的滑动连接在方框108内和阻燃板109上,压缩弹簧806的前端与阻燃板109的后端面接触,气溶胶灭火器703、钩802和按压块803位置由前至后对应设置。L型杆801的下端面为齿条结构,急臂8向前运动,钩802勾住气溶胶灭火器703上的拉环,随着继续先前运动,所述拉环被拔掉,按压块803继续向前运动按动气溶胶灭火器703上的按钮进行喷射对火源进行灭火,同时隔绝设备与本发明,保护财产,L型杆801通过压缩弹簧806可进行复位。
具体实施方式十:
如图1-10所示,该人工智能充电装置还包括电机9和第二齿轮10,所述电机9固接在阻燃板109的前端,第二齿轮10固接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10与L型杆801的下端啮合传动。电机9不可采用带有抱闸功能的电机。
本发明的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工作原理为:
将需充电的设备,下述简称设备,靠近并推动接头403,接头403可以配合充电设备上的凹槽等结构便于进行准确对接,当设备向前运动推动接头403也向前运动,进而对接杆4向前运动,进而插轴Ⅰ402推动下摆杆301向前摆动,摆杆301使得上摆杆302向后摆动以及使得齿轮304在右视图的视角进行逆时针转动,齿轮304带动侧架502向前运动,进而中架501向前运动使得充电接头103暴露出来,充电接头103推动扣盖本体601向后下方摆动即打开,此时设备逐渐靠近充电接头103,另一方面由于上摆杆302向后运动带动与其相连的前延杆704向后运动,进而灭火装置7向后运动。当对接杆本体401的前端与顶止部102接触时,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头103相连接,所以可以根据本装置在多种设备上设置与其相配合使用的充电接口,也可以根据不同设备设置多种充电接头103,即将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头103进行统一化,便于增加充电的便捷性,当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头103相连接时气溶胶灭火器703的喷射口应位于连接点的正上方。如图9所示,气溶胶灭火器703的拉环在上,按钮也在上,相应的喷射口朝下,长口702将所述拉簧限制在其内,防止拉环转动,气溶胶灭火器703的拉环应设置成可立住的拉簧不可倒伏,气溶胶灭火器703可在市场上采购现有的车载气溶胶灭火器,体积小成本低效果好,可对电器设备进行无损灭火,灭火后易清洁,可追踪火源。前延轮705与限制部706向前延伸的长度应大于前延杆704,保证前延轮705与限制部706始终可与充电桩本体101接触,使得整个灭火装置7在前延杆704位于便捷架107上时,整个灭火装置7不发生转动,只进行前后运动。充电时,若发生电器火灾,例如接口处因长期拔插造成磨损或温度较高导致发生火灾,可启动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第二齿轮10带动L型杆801向前运动,进而紧急臂8向前运动,钩802勾住气溶胶灭火器703上的拉环,随着继续先前运动,所述拉环被拔掉,按压块803继续向前运动按动气溶胶灭火器703上的按钮进行喷射对火源进行灭火,同时隔绝设备与本发明,保护财产,电机9可通过联网与软件结合进行远程控制,例如使用手机APP,当火势导致电控失效或因网络不稳定无法使用时,利用纯机械传动进行灭火,使用者站在阻燃板109前与火源分隔,向前拉动L型杆801的前端带动紧急臂8向前运动进而进行拉掉拉环和进行按动按钮完成灭火操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变式充电桩(1)、后置组架(2)、结动摆杆(3)、对接杆(4)、托护架(5)、扣盖(6)、灭火装置(7)和紧急臂(8),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式充电桩(1)的后端固接后置组架(2),结动摆杆(3)设置有两个,两个结动摆杆(3)分别转动连接在后置组架(2)中部的左右两端的外侧,对接杆(4)设置有两个,两个对接杆(4)分别滑动连接在后置组架(2)下部的左右两端,两个对接杆(4)分别与两个结动摆杆(3)的下侧连接,托护架(5)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后置组架(2)中部的左右两端的内侧,扣盖(6)设置在托护架(5)后端的中部,灭火装置(7)设置在变式充电桩(1)内,灭火装置(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结动摆杆(3)的上侧连接,紧急臂(8)连接在变式充电桩(1)上端的中部;
所述变式充电桩(1)包括充电桩本体(101)、顶止部(102)、充电接头(103)、隐置槽(104)、轮槽(105)、杆用槽(106)、便捷架(107)、方框(108)和阻燃板(109),所述充电桩本体(101)下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顶止部(102),充电接头(103)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01)后端的中部,隐置槽(104)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01)后端上侧的中部,杆用槽(106)设置有两个,两个杆用槽(106)分别与隐置槽(104)的左右两侧连通,便捷架(107)设置有两个,两个便捷架(107)均与充电桩本体(101)的后端固接,两个便捷架(107)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杆用槽(106)连通,方框(108)固接在充电桩本体(101)上端的中部,阻燃板(109)固接在充电桩本体(101)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组架(2)包括组架本体(201)、轴孔(202)、杆口(203)和轨槽(204),所述组架本体(201)中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轴孔(202),组架本体(201)下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杆口(203),组架本体(201)中部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轨槽(204);组架本体(201)的下端固接在充电桩本体(101)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动摆杆(3)包括下摆杆(301)、上摆杆(302)、轴(303)和齿轮(304),所述下摆杆(301)的上端固接上摆杆(302),轴(303)固接在下摆杆(301)上侧的内端,齿轮(304)固接在轴(303)的内侧;两个轴(30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轴孔(2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杆(4)包括对接杆本体(401)、插轴Ⅰ(402)和接头(403),所述对接杆本体(401)的左侧固接插轴Ⅰ(402),接头(403)固接在对接杆本体(401)的后端;两个对接杆本体(40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杆口(203)内,两个插轴Ⅰ(402)分别插在两个下摆杆(3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护架(5)包括中架(501)、侧架(502)和导条(503),所述中架(50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侧架(502),两个侧架(502)的外端分别固接一个导条(503);两个导条(503)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轨槽(204)内,充电接头(103)滑动连接在中架(501)内,两个侧架(502)与两个齿轮(304)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6)包括扣盖本体(601)、销轴(602)和固定部(603),所述扣盖本体(601)下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销轴(602),两个销轴(602)的外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固定部(603)的一端;两个固定部(603)的另一端分别与中架(501)下端的左右两端固接,两个销轴(602)分别通过一个转簧使扣盖本体(601)扣挡在中架(501)的后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7)包括中心框(701)、长口(702)、气溶胶灭火器(703)、前延杆(704)、前延轮(705)和限制部(706),所述中心框(701)上端的中部设置长口(702),气溶胶灭火器(70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中心框(701)内,中心框(701)前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前延杆(704),中心框(701)前端的下端设置一个前延轮(705),中心框(701)前端的上端设有限制部(706);中心框(701)滑动连接在隐置槽(104)内,前延轮(705)滚动在轮槽(105)内,限制部(706)与充电桩本体(101)的隐置槽(104)内上端面滑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臂(8)包括L型杆(801)、钩(802)、按压块(803)、卡块(804)、滑杆(805)和压缩弹簧(806),所述L型杆(801)下端的后侧固接钩(802),按压块(803)固接在L型杆(801)后端的下侧,卡块(804)固接在L型杆(801)的上端,卡块(804)的前端固接滑杆(805),滑杆(805)上套有压缩弹簧(806);L型杆(801)的滑动连接在方框(108)内和阻燃板(109)上,压缩弹簧(806)的前端与阻燃板(109)的后端面接触,气溶胶灭火器(703)、钩(802)和按压块(803)位置由前至后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人工智能充电装置还包括电机(9)和第二齿轮(10),所述电机(9)固接在阻燃板(109)的前端,第二齿轮(10)固接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10)与L型杆(801)的下端啮合传动。
CN201911118461.8A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Active CN110829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8461.8A CN110829534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8461.8A CN110829534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534A CN110829534A (zh) 2020-02-21
CN110829534B true CN110829534B (zh) 2020-06-16

Family

ID=69555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8461.8A Active CN110829534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95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2015002A1 (ja) * 2010-07-30 2013-09-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二次電池収納システムラック
CN104868531B (zh) * 2015-05-06 2017-08-11 安徽新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与灭火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5854205A (zh) * 2016-04-26 2016-08-17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充电桩的配装灭火器、灭火方法及灭火系统
CN207241456U (zh) * 2017-08-17 2018-04-17 李淼 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桩
CN207475262U (zh) * 2017-12-08 2018-06-08 广州车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灭火装置的充电桩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534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9534B (zh)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JP5879556B2 (ja) 電動車両用充電装置
CN111803832A (zh) 一种电缆沟的消防装置
CN112221057A (zh) 一种具备消防功能的保险柜
CN112860614B (zh) 一种高速串行扩展接口
CN206641439U (zh) 具有改进型头盔安装结构的消防头盔
CN207217931U (zh) 一种开关插座盒
CN216366435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施工的防火消防箱
CN111431064B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配电设备
CN202737199U (zh) 一种改进型的安全插座
CN215601501U (zh) 一种uwb安全型定位基站
CN216562125U (zh) 一种3d地形模拟舱
CN112614755A (zh) 一种可随意接线的防用电器损坏断路器装置
CN216214926U (zh) 一种用于园区楼宇安全用电管控系统装置
CN110416813A (zh) 一种机器人充电接口
CN210245867U (zh) 一种手机用tpe数据线
CN107910608B (zh) 一种蓄电池电路连接断路自动保护设备
CN219007563U (zh) 一种教育机器人行走移动机构
CN219697334U (zh) 一种双通道带自保护的车载usb充电口控制器
CN112571456B (zh) 一种机械手演示装置的安全区保护装置
CN216908964U (zh) 一种电池自带灭火结构的防自燃电动车
CN217822565U (zh) 竖直型电磁开关
CN220585676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监控线
CN210942260U (zh) 多功能便携式灭火无人机
CN209861336U (zh) 一种组合式面板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