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8213A -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18213A CN110818213A CN201911284706.4A CN201911284706A CN110818213A CN 110818213 A CN110818213 A CN 110818213A CN 201911284706 A CN201911284706 A CN 201911284706A CN 110818213 A CN110818213 A CN 1108182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dge
- heater
- electrolysis
- stepped
- catalytic oxid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Sod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Na+]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Sulfu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367 deionis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641 deionized wat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1149 sulphuric acid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MHAJPDPJQMAIIY-UHFFFAOYSA-N Hydrogen pe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O MHAJPDPJQMAI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939 c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h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80 inorganic soli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34 intra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07 metabo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C02F11/125—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using screw fil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06—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oxidation or electro-osmo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6—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oxid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 C02F11/13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ultrasonic wa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6—Sludge reduction, e.g. by 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污泥储罐、螺旋除渣器、均质器、电解电磁加热器、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和反应釜,以上设备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采用分段梯度式加热结构,使每段加热器中污泥进出口温升恒定,针对不同污泥工艺参数可调节加热线圈功率达到升温需求。在污泥进入加热器前,采用预电解的方式对初步换热后的污泥进行预处理,降低污泥粘度以辅助污泥流程中的输送和反应。采用处理后污泥与原泥换热的形式,强化余热回收,提高系统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的污泥,这些污泥主要成分包括水、微生物、微生物代谢物、无机固型物,这些污泥对环境危害很大,需要对污泥进行处理,是之符合排放标准重复利用。
通过常规的污泥处理系统难以对多种污染物处理彻底,这就对污泥中的结合水和胞内水的脱除带来极大困难,,因为这些污泥中的水含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有机物,这些高分子有机物严重影响污泥的排放标准,同时由于这些高分子有机物的存在,导致污泥与水结合非常紧密,分离十分困难。
由于其反应需要高温(180-300℃),设备大型化后还会存在许多问题,难以工业化应用,目前现有的工艺和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设备大型化后,传统的夹套加热反应釜能耗过大,且加热效果差,单独利用夹套加热污泥升温过慢,而夹套内温度与反应前的污泥温差可达到200-300度,污泥沾壁后焦化现象严重且难以清理。
2、通常反应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为80%-90%,而污泥近似假塑性流体,当高粘污泥含水量较低时其粘度较大,不利于加热和管道输送,当污泥含水量较高时,虽有效降低了污泥的粘度,但是污泥的体积也随之增大,导致了储存量增大以及处理量的下降。
3、处理后污泥仍然携带大量热量,直接排放会造成热污染,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4、针对高分子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泥难以氧化彻底。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采用分段梯度式加热结构,使每段加热器中污泥进出口温升恒定,针对不同污泥工艺参数可调节加热线圈功率达到升温需求。加热过程与反应过程分开,使工艺中加热环节和反应环节可同时进行,提高了系统的产能与效率,在污泥进入加热器前,采用预电解的方式对初步换热后的污泥进行预处理,降低污泥粘度以辅助污泥流程中的输送和反应。采用处理后污泥与原泥换热的形式,强化余热回收,提高系统热效率。通过输入双氧水提高污泥中有机物及微生物的氧化率,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储罐、螺旋除渣器、均质器、电解电磁加热器、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和反应釜,以上设备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污泥螺杆泵;
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延伸至反应釜内并连接有搅拌叶片,反应釜上设置有污泥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电磁加热器的两端分别插接有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且电解电磁加热器上缠绕有第一加热线圈。
进一步的,还包括催化剂储罐,催化剂储罐贯通连接在通往均质器的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包括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通过连接管首尾连接,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的数量大于等于四个,且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的加热效果自左向右依次递增。
进一步的,所述分段阶梯式加热器上缠绕有第二加热线圈,且分段阶梯式加热器上设置有PID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设置有两个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贯通连接,第二进液口通过管道与螺旋除渣器贯通连接,余热回收换热器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液口相对应的第一出液口,余热回收换热器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液口相对应的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均质器贯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制氧罐,所述制氧罐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贯通连接,制氧罐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流失,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和反应釜之间设置有两个并联连接的计量罐。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烘干法测量初始污泥含水率,通过向污泥加入去离子水,使原污泥含水率为85%,同时测定污泥PH后,根据原污泥酸碱度不同,通过NaOH溶液(或H2SO4)调节污泥PH值为9。
步骤2.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抽入螺旋过滤除渣器中,将污泥中的渣类杂质及头发等过滤除去,设置螺旋过滤除渣器转速为200r/min。
步骤3.污泥随后进入均质器,同时将催化剂即调配好的Cu(NO3)2溶液加入均质器中,均匀搅拌5min,其中催化剂用量为3g/L。
步骤4.污泥均质均匀后导入污泥电解电磁加热器,电解电磁加热器对污泥进行电解和加热,当污泥升温至90℃进入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此时污泥流量为1.5m3/h左右。电解目的是为了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初步破壁,降低污泥整体粘度,同时后续催化氧化反应时间,防止系统中某一环节污泥挂壁结焦,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步骤5.污泥进入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污泥出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后温度为115℃,同样地通过调节PID温度控制器调节后面几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内电加热功率,使污泥每段达到25℃温度梯度上升。污泥分段多级加热可以有效提高污泥加热效率,使污泥快速升温,解决了反应釜中夹套加热低效的问题,提高热效率且更为节能,同时有效地防止了污泥的结焦。
步骤6.污泥升温至190℃后导入其中一个计量罐中,污泥升温进入该计量罐至需要体积的过程需1h,此时前一批污泥在反应釜内反应,当前一批污泥完成反应放料后,该计量罐内污泥达到规定体积开始导入反应釜内,此时通过制氧罐将氧气注入污泥中,通过查看压力表当氧分压达到1.6MPa时停止添加,并搅拌反应30min,此时反应过程中,下一批物料通过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加热后导入另一个计量罐,通过氧气高温催化氧化能使高分子有机物断链,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破壁,继而能够提高污泥的处理效果,最终污泥高分子有机物去除率达可到80%以上,符合排放标准,同时可实现反应釜不间断持续反应,提高系统产能。
步骤7.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泥通过余热回收换热器离开的同时再与除渣除杂后的原污泥进行换热,吸收热量的原污泥导入均质器进行下一步操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分阶段式对污泥进行加热,提高加热的效率。通过PID温度控制器调节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使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自左向右温差均为25℃递增,使污泥在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可以有效提高污泥加热效率,使污泥快速升温,解决了反应釜中夹套加热低效的问题,提高热效率且更为节能。
2、能够降低污泥的粘度,方便污泥进行输送,通过电解电磁加热器中的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对污泥进行电解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初步破壁,降低污泥整体粘度,防止挂壁,同时通过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分阶段对污泥进行逐渐加热,能够减少污泥与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内壁之间的温差,防止污泥挂壁。
3、能够对大量的污泥进行同时加热,提高加热的效率。同时通过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能够对大量的污泥进行加热,提高加热的效率。
4、能够降低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泥的温度,同时对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泥通过余热回收换热器离开的同时再与除渣除杂后的原污泥进行换热,对符合排放要求的污泥进行降温,防止热污染,同时能够对除渣除杂后的原污泥进行升温,减少后续加热的能耗,更加节能环保。
5、能够高效的氧化污泥中的高分子有机物。通过注入氧气能够提高对污泥的氧化程度,高温氧化能使高分子有机物断链,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破壁,继而能够提高污泥的处理效果,最终污泥高分子有机物去除率达可到90%以上,符合排放标准。
6、通过设置两个计量罐,可实现反应釜不间断持续反应,提高系统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污泥储罐1,螺旋除渣器2,催化剂储罐3,均质器4,电解电磁加热器5,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制氧罐7,反应釜8,余热回收换热器9、计量罐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储罐1、螺旋除渣器2、均质器4、电解电磁加热器5、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组件和反应釜8,以上设备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污泥螺杆泵;螺旋除渣器2的型号为JLZ1000L,螺旋除渣器2除去污泥中头发、石子等大颗粒杂质,对污泥进行初步净化;均质器4能够将污泥搅拌均匀,方便后续净化。
反应釜8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延伸至反应釜8内并连接有搅拌叶片,反应釜8上设置有污泥出口。
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电解电磁加热器5的两端分别插接有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且电解电磁加热器5上缠绕有第一加热线圈,电解电磁加热器5通过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对污泥进行电解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初步破壁,降低污泥整体粘度,防止挂壁,方便后续处理污泥,同时对污泥进行初步加温,减少污泥与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之间的温差,防止挂壁。
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催化剂储罐3,催化剂储罐3贯通连接在通往均质器4的管道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组件包括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通过连接管首尾连接,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的数量大于等于四个,且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的加热效果自左向右依次递增,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上缠绕有第二加热线圈,且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上设置有PID温度控制器,PID温度控制器的型号为FPX-04,通过PID温度控制器调节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使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自左向右温差均为25℃递增,使污泥在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组件可以有效提高污泥加热效率,使污泥快速升温,解决了反应釜中夹套加热低效的问题,提高热效率且更为节能,同时有效地防止了污泥的结焦。
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9,余热回收换热器9设置有两个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反应釜8贯通连接,第二进液口通过管道与螺旋除渣器2贯通连接,余热回收换热器9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液口相对应的第一出液口,余热回收换热器9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液口相对应的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均质器4贯通连接,余热回收换热器9能够让符合排放要求的污泥与除渣除杂后的原污泥进行换热,对符合排放要求的污泥进行降温,防止热污染,同时能够对除渣除杂后的原污泥进行升温,减少后续加热的能耗,更加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包括制氧罐7,制氧罐7通过管道与反应釜8贯通连接,本方案中,制氧罐7为双氧水罐,双氧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产生氧气,通过将氧气输送到污泥中,提高对污泥的氧化程度,高温氧化能使高分子有机物断链,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破壁,继而能够提高污泥的处理效果,制氧罐7设置有压力表,通过压力表可以看出氧气的输送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8上设置有保温材料,防止热量流失,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6和反应釜8之间设置有两个并联连接的计量罐10。
本方案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烘干法测量初始污泥含水率,通过向污泥加入去离子水,使原污泥含水率为85%,同时测定污泥PH后,根据原污泥酸碱度不同,通过NaOH溶液(或H2SO4)调节污泥PH值为9。
步骤2.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抽入螺旋过滤除渣器2中,将污泥中的渣类杂质及头发等过滤除去,设置螺旋过滤除渣器2转速为200r/min。
步骤3.污泥随后进入均质器4,同时将催化剂即调配好的Cu(NO3)2溶液加入均质器4中,均匀搅拌5min,其中催化剂用量为3g/L。
步骤4.污泥均质均匀后导入污泥电解电磁加热器5,电解电磁加热器5对污泥进行电解和加热,当污泥升温至90℃进入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此时污泥流量为1.5m3/h左右。电解目的是为了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初步破壁,降低污泥整体粘度,同时后续催化氧化反应时间,防止系统中某一环节污泥挂壁结焦,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步骤5.污泥进入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污泥出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后温度为115℃,同样地通过调节PID温度控制器调节后面几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内电加热功率,使污泥每段达到25℃温度梯度上升。污泥分段多级加热可以有效提高污泥加热效率,使污泥快速升温,解决了传统的反应釜中夹套加热低效的问题,提高热效率且更为节能,同时有效地防止了污泥的结焦。
步骤6.污泥升温至190℃后导入其中一个计量罐10中,污泥升温进入该计量罐10至需要体积的过程需1h,此时前一批污泥在反应釜8内反应,当前一批污泥完成反应放料后,该计量罐10内污泥达到规定体积开始导入反应釜8内,此时通过制氧罐7将氧气注入污泥中,通过查看压力表当氧分压达到1.6MPa时停止添加,并搅拌反应30min,此时反应过程中,下一批物料通过分段阶梯式加热器6加热后导入另一个计量罐10,通过氧气高温催化氧化能使高分子有机物断链,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破壁,继而能够提高污泥的处理效果,最终污泥高分子有机物去除率达可到80%以上,符合排放标准,同时可实现反应釜8不间断持续反应,提高系统产能。
步骤7.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泥通过余热回收换热器9离开的同时再与除渣除杂后的原污泥进行换热,对符合排放要求的污泥进行降温,防止热污染,同时能够对除渣除杂后的原污泥进行升温,减少后续加热的能耗,更加节能环保,吸收热量的原污泥导入均质器4进行下一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储罐、螺旋除渣器、均质器、电解电磁加热器、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和反应釜,以上设备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污泥螺杆泵;
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延伸至反应釜内并连接有搅拌叶片,反应釜上设置有污泥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电磁加热器的两端分别插接有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且电解电磁加热器上缠绕有第一加热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催化剂储罐,催化剂储罐贯通连接在通往均质器的管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包括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通过连接管首尾连接,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的数量大于等于四个,且多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的加热效果自左向右依次递增。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阶梯式加热器上缠绕有第二加热线圈,且分段阶梯式加热器上设置有PID温度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设置有两个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贯通连接,第二进液口通过管道与螺旋除渣器贯通连接,余热回收换热器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液口相对应的第一出液口,余热回收换热器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液口相对应的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均质器贯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氧罐,所述制氧罐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贯通连接,制氧罐设置有压力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上设置有保温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阶梯式加热器组件和反应釜之间设置有两个并联连接的计量罐。
1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烘干法测量初始污泥含水率,通过向污泥加入去离子水,使原污泥含水率为85%,同时测定污泥PH后,根据原污泥酸碱度不同,通过NaOH溶液(或H2SO4)调节污泥PH值为9。
步骤2.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抽入螺旋过滤除渣器中,将污泥中的渣类杂质及头发等过滤除去,设置螺旋过滤除渣器转速为200r/min。
步骤3.污泥随后进入均质器,同时将催化剂即调配好的Cu(NO3)2溶液加入均质器中,均匀搅拌5min,其中催化剂用量为3g/L。
步骤4.污泥均质均匀后导入污泥电解电磁加热器,电解电磁加热器对污泥进行电解和加热,当污泥升温至90℃进入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此时污泥流量为1.5m3/h左右。
步骤5.污泥进入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污泥出最左端的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后温度为115℃,同样地通过调节PID温度控制器调节后面几个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内电加热功率,使污泥每段达到25℃温度梯度上升。
步骤6.污泥升温至190℃后导入其中一个计量罐中,污泥升温进入该计量罐至需要体积的过程需1h,此时前一批污泥在反应釜内反应,当前一批污泥完成反应放料后,该计量罐内污泥达到规定体积开始导入反应釜内,此时通过制氧罐将氧气注入污泥中,通过查看压力表当氧分压达到1.6MPa时停止添加,并搅拌反应30min,此时反应过程中,下一批物料通过分段阶梯式加热器加热后导入另一个计量罐,通过氧气高温催化氧化能使高分子有机物断链,使污泥中的细菌微生物破壁,继而能够提高污泥的处理效果,最终污泥高分子有机物去除率达可到80%以上,符合排放标准,同时可实现反应釜不间断持续反应,提高系统产能。
步骤7.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泥通过余热回收换热器离开的同时再与除渣除杂后的原污泥进行换热,吸收热量的原污泥导入均质器进行下一步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84706.4A CN110818213A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84706.4A CN110818213A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18213A true CN110818213A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9545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84706.4A Pending CN110818213A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1821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84977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农村污水治理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06796A (ja) * | 1996-02-02 | 1997-08-12 | Ebara Corp | 有機性汚泥の酸化処理方法 |
JP2008000645A (ja) * | 2006-06-20 | 2008-01-10 | Shigeki Matsumoto | 湿式酸化法を用いた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CN105621845A (zh) * | 2014-11-12 | 2016-06-01 | 北京精诚博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能耗的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06830601A (zh) * | 2017-04-05 | 2017-06-13 | 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污泥湿式氧化装置及方法 |
CN211814050U (zh) * | 2019-12-13 | 2020-10-30 | 无锡市张华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 |
-
2019
- 2019-12-13 CN CN201911284706.4A patent/CN1108182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06796A (ja) * | 1996-02-02 | 1997-08-12 | Ebara Corp | 有機性汚泥の酸化処理方法 |
JP2008000645A (ja) * | 2006-06-20 | 2008-01-10 | Shigeki Matsumoto | 湿式酸化法を用いた有機性廃棄物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CN105621845A (zh) * | 2014-11-12 | 2016-06-01 | 北京精诚博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能耗的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06830601A (zh) * | 2017-04-05 | 2017-06-13 | 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污泥湿式氧化装置及方法 |
CN211814050U (zh) * | 2019-12-13 | 2020-10-30 | 无锡市张华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阮礽忠: "《常用电气控制线路手册》", 31 January 2009,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423 - 424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84977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农村污水治理系统 |
CN114684977B (zh) * | 2020-12-31 | 2023-12-19 |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 | 一种农村污水治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94015B (zh) | 一种能够高效充分热水解的连续污泥热水解系统及工艺 | |
CN103880233B (zh) | 一种余热回收式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 |
CN211814050U (zh) |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 | |
CN110759844B (zh) | 一种n-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 | |
CN204034286U (zh) | 板式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器 | |
CN110818213A (zh) | 一种基于预电解的湿式催化氧化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5819607A (zh) | 含酸废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 |
CN108996887B (zh) | 一种浓缩污泥水热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12269569U (zh) |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好氧曝气池节能型冷却装置 | |
CN210103609U (zh) | 一种防堵塞的湿式氧化反应系统 | |
CN113816526B (zh) | 冷轧连退机组水淬水资源化处理工艺 | |
CN211562914U (zh) | 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 | |
CN114684953B (zh) | 一种处理乙烯废碱液的方法及装置 | |
CN214032179U (zh) | 一种能够高效充分热水解的连续污泥热水解系统 | |
CN215403623U (zh) | 膜浓缩液处理系统及能综合利用余热的渗滤液处理系统 | |
CN212262465U (zh) | 一种薄膜式连续脱气系统 | |
CN114288700A (zh) | 一种废硫酸浓缩回收系统 | |
CN203955209U (zh) | 一体化冷却加热系统 | |
CN215918051U (zh) | 一种哑铃浸塑液的自动循环装置 | |
CN113350812A (zh) | 浓缩废酸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429736B (zh) | 造纸黑液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217077344U (zh) | 一体式污泥热水解系统 | |
CN219117176U (zh) | 一种用于热催化反应的加热辅助系统 | |
CN115449845B (zh) |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氢气纯化系统 | |
CN113880224B (zh) | 一种新型超临界氧化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