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1083B -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1083B
CN110811083B CN201810908693.2A CN201810908693A CN110811083B CN 110811083 B CN110811083 B CN 110811083B CN 201810908693 A CN201810908693 A CN 201810908693A CN 110811083 B CN110811083 B CN 110811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cover
base
doubl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86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11083A (zh
Inventor
藤井崇成
王土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9086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10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11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1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11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1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辅助连接具包括沿双拉头拉链的厚度方向设在双拉头拉链两侧的连接基座和连接盖,连接基座和连接盖相连接,连接基座中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容置双拉头拉链中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连接盖用于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保持在连接基座的安装槽中。本申请涉及的辅助连接具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之间的联动移动;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上没有设置与连接基座和连接盖相连接的部件或其他结构,故辅助连接具自身结构简单,其与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之间的安装也方便、易操作,从而使得包含有第一拉头、第二拉头和辅助连接具的双拉头拉链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
本发明还特别涉及一种包含有上述辅助连接具的双拉头拉链。
本发明又特别涉及一种包含有上述双拉头拉链的物品。
背景技术
拉链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为常用的功能件,一般来说,用于开合拉链的拉头在其上下一侧中设置有拉片,方便拉链的开合操作。在一些物品的使用过程中,会碰到需要将物品上的某一部分卷起并维持该部分被卷起的状态,如:帐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篷布向上卷起并固定篷布被卷起的状态;在天热时需要挽起上衣的袖管并维持袖管被挽起的状态;在雨中行走或下地干农活时需要向上挽起裤子的裤腿并维持裤腿被挽起的状态。
基于上述需求,一般在物品上设置带端固定部位调整器,其既可以固定住物品上某一部分被卷起的状态,又可以调整该部分被卷起的程度。比如:申请号为200680022543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物品的带端固定部位改变装置,基于配置在物品的第一位置的操作部的操作,通过绳带类改变物品的第二位置的位置;其中,操作部具有两片条带、第一拉头、第二拉头、以及连接部件,有两片条带、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构成双拉头拉链,第一拉头、第二拉头及连接部件的任何一个具有安装绳带类的带端安装部,第一拉头的头部和第二拉头的头部相对设置、两者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在上述物品的带端固定部位改变装置中,操作者拉动双拉头拉链中的双拉头时,可以调整双拉头在拉链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而改变与带端安装部相连接的绳带类的一端在拉链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绳带类的一端固定在物品的第二位置,从而可以改变物品的第二位置的位置;比如:可以调整裤脚端口、袖子、帐篷的卷起的高度。
进一步地,上述物品的带端固定部位改变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带端安装部设置在第二拉头的下板部上,进而使绳带类的一端套结固定于第二拉头的下板部;但是,第二拉头的下板部又位于物品的内侧,当物品为服装时,带端安装部向内凸出于第二拉头、与着装者的皮肤发生接触,从而给着装者带来不适感。另外,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的下翼板从服装的内侧裸露出,使得该处不平整、不光滑,与着装者的皮肤发生接触时同样会给着装者带来不适感。再者,连接部件包括连接第一及第二拉头的各连接部件安装柱的连接部、以及安装在该连接部上的拉手部,造成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上都包含有与连接部件连接的部分,这使得部件数量较多、制造成本增加、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所述辅助连接具包括沿双拉头拉链的厚度方向设在双拉头拉链两侧的连接基座和连接盖,所述连接基座和连接盖相连接,所述连接基座中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容置双拉头拉链中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所述连接盖用于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保持在连接基座的安装槽中。本申请涉及的辅助连接具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之间的联动移动;特别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都是容置在连接基座的安装槽中、而没有设置与连接基座和连接盖相连接的部件或其他结构,故辅助连接具自身结构简单,其与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之间的安装也方便、易操作,从而使得包含有第一拉头、第二拉头和辅助连接具的双拉头拉链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设在双拉头拉链的下侧,所述连接盖设在双拉头拉链的上侧;当第一拉头的拉片安装部上连接有拉片时,所述连接盖还用于遮盖住第一拉头上的部分拉片安装部、以及第二拉头。该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盖在起到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保持在安装槽中作用的同时,还起到遮盖第二拉头和部分第一拉头的作用,并且使第一拉头上拉片安装部的其余部分露出、供拉片活动,其能提升双拉头拉链的整体美观度,还保证拉片能够自由活动。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连接盖能够遮盖第二拉头和部分第一拉头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盖的优选结构为:所述连接盖包括盖顶板部、分别设在盖顶板部两侧的盖侧板部、形成在两个盖侧板部之间且沿连接盖安装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以及连接两个盖侧板部的盖尾部,所述盖尾部位于安装通道反向于连接盖安装方向的一端处,所述安装通道中的一部分用于收容第二拉头从安装槽中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进而遮盖住第二拉头;而所述盖顶板部在同向于连接盖安装方向的一端处具有突出于盖侧板部的顶板延伸部,所述顶板延伸部位于第一拉头中拉片安装部的上方、但未延伸至拉片处,进而遮盖住第一拉头上的部分拉片安装部。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连接盖能够遮盖第二拉头和部分第一拉头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盖具有第一止脱部和第二止脱部,所述第一止脱部用于盖合在第一拉头的外周、将第一拉头保持在安装槽中,所述第二止脱部用于盖合在第二拉头的外周、将第二拉头保持在安装槽中。更具体地,盖顶板部的一部分、盖侧板部和盖尾部构成第一止脱部,而盖顶板部上的顶板延伸部构成第二止脱部,第一止脱部和第二止脱部兼起到遮盖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以及防止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从安装槽中脱离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和连接盖之间的连接结构优选为:所述连接基座在安装槽中设有卡合柱,所述卡合柱用于设置在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之间;所述卡合柱和和连接盖相连接,进而将连接基座和连接盖相连接。另外,将卡合柱设在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之间,可使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先各自装入安装槽中,之后再盖上连接盖即可,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中卡合柱与连接盖之间的连接结构优选为:所述卡合柱上设有沿连接盖安装方向延伸的凹部,所述凹部在反向于连接盖安装方向的一端处设有限位突部,所述连接盖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在凹部中、并与限位突部相抵接,以此可限制连接盖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垂直于连接盖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以及反向于连接盖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连接盖在反向于连接盖安装方向的一端处设有盖尾部,所述盖尾部用于和第一拉头、或第二拉头相抵接,以此可限制连接盖在同向于连接盖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卡合柱与连接盖连接后,连接盖在各个方向上的移动也被限制,使得卡合柱与连接盖之间的连接可靠,也能提高连接盖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保持在安装槽中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卡合柱与连接盖之间的连接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卡接部面向卡合柱的内表面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引导面,所述安装引导面上同向于连接盖安装方向的一端向远离卡合柱的方向倾斜,便于卡接部卡入卡合柱的凹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设在双拉头拉链的下侧,所述连接基座的下表面为平坦表面;或者,所述连接盖设在双拉头拉链的下侧,所述连接盖的下表面为平坦表面,从而使得辅助连接具朝向辅助内侧的表面为平坦表面,当辅助连接具的下表面与人体接触时,人体不会感到不适,提高服装的穿着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或连接盖上设有带端安装孔部,用于连接绳带类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在双拉头拉链上的位置变化可调整绳带类部件另一端的位置,进而调整物品上与绳带类部件另一端相连接部位的位置,从而实现裤脚端口、袖子、帐篷等物品的一端卷起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的优选结构为:所述连接基座设在双拉头拉链的下侧,所述连接基座包括基座底板部、以及分别设在基座顶板部两侧的基座侧板部,所述基座底板部和两个基座侧板部围成的区域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基座在安装槽的上端具有容许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装入安装槽中的顶部开口、在安装槽的两端都具有容许双拉头拉链中牙链带通过的端部开口。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连接基座的优选结构,所述基座侧板部上设有用于压住第一拉头的凸缘件的第一卡合部、以及用于压住第二拉头的凸缘件的第二卡合部,从而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进一步有效卡在安装槽中,提高对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保持的可靠性,特别还有利于提高后续连接盖与连接基座之间组装的操作便利度。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连接基座的优选结构,所述基座侧板部的一端设有一段适配于第一拉头外侧边缘的第一限位段、另一端设有一段适配于第二拉头外侧边缘的第二限位段,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的结构使得安装槽两端的形状适配于第一拉头的尾部和第二拉头的尾部,通过形状的适配来进一步有效限制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从安装槽中脱离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和连接盖都由树脂制成。树脂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小,而且硬度较小,所以辅助连接具的下表面与人体接触时,人体不会感觉太冰凉或者太硬。
本申请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拉头拉链,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拉头拉链,包括内侧边缘具有牙链带的布带、安装于牙链带的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以及如上所述的辅助连接具,所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安装并被保持在连接基座的安装槽中。本申请通过辅助连接具将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在牙链带上的联动移动;特别地,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都是容置在连接基座的安装槽中、而没有设置与连接基座和连接盖相连接的部件或其他结构,故辅助连接具自身结构简单,其与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之间的安装也方便、易操作,从而使双拉头拉链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头上安装有拉片,所述第一拉头的头部还连接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具有向下穿过第一拉头中上翼板的锁定端,所述锁定端用于插入双拉头拉链的两个相邻链牙之间;所述锁定部件与拉片相连;当拉动所述拉片时,所述锁定端从两个相邻链牙之间向上拔出。该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部件能够将第一拉头锁定在双拉头拉链上的某一位置处,而第一拉头、第二拉头和辅助连接具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调整并锁定第一拉头、第二拉头和辅助连接具在双拉头拉链上的位置。
本申请要解决的又一问题是提供一种物品,其能够方便地调整物品上某一部分被卷起的状态,且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物品,包括物品主体、绳带类部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双拉头拉链,所述双拉头拉链连接在物品主体中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绳带类部件的一端连接在物品主体中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绳带类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拉头、或第二拉头、或连接基座、或连接盖相连接。该物品中,通过盖板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在双拉头拉链上的位置,即可通过绳带类部件改变物品主体的第二位置的位置,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裤脚端口、袖子、帐篷的卷起的高度等操作;特别地,该物品主体上安装的双拉头拉链中,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都是容置在连接基座的安装槽中、而没有设置与连接基座和连接盖相连接的部件或其他结构,故辅助连接具自身结构简单,其与第一拉头和第二拉头之间的安装也方便、易操作,从而使双拉头拉链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第一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第二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双拉头拉头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仰视图。
图4为图3中第一拉头、第二拉头和辅助连接具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省略辅助连接具中连接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8为本申请中辅助连接具的连接基座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8为俯视图。)
图9至图12为本申请中辅助连接具的连接盖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1为仰视图,图12为侧视图。)
图13至图15为本申请中辅助连接具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4为俯视图,图15为侧视图。)
图16为图14的A-A向剖视图。
图17为图15的B-B向剖视图。
图18为图17的C圈放大图。
图19为本申请中带有锁定部件的第一拉头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中带有锁定部件的第一拉头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3的D-D向剖视图,该图仅示出布带与链牙。
元件标号说明
1 双拉头拉链
2 链牙
21 上腿部
22 下腿部
23 咬合用头部
24 芯部
25 连接部
26 缝制线
3 辅助连接具
31 连接基座
311 安装槽
312 基座底板部
313 基座侧板部
314 顶部开口
315 端部开口
317 带端安装孔部
318 连接板部
319 第一卡合部
320 第二卡合部
321 第一限位段
322 第二限位段
323 卡合柱
324 凹部
325 限位突部
34 连接盖
342 盖顶板部
343 盖侧板部
344 安装通道
345 盖尾部
346 顶板延伸部
347 卡接部
348 安装引导面
349 安装口
4 第一拉头
41 下翼板
42 上翼板
43 引导柱
44 第一侧壁
45 第二侧壁
46 凸缘件
47 连接块
48 弹簧座孔
49 过孔
410 拉片安装部
4a 第一拉头的头部
4b 第一拉头的尾部
5 第二拉头
5a 第二拉头的头部
5b 第二拉头的尾部
6 拉片
7a/7b 锁定部件
71a/71b 锁定端
72 U形部
73 上连接臂
74 下连接臂
75 凹槽
76 杠杆臂
77 连接轴
78 压缩弹簧
8 布带
9 牙链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实施例中,各方向的定义如下:将双拉头拉链1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双拉头拉链1的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双拉头拉链1的厚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本申请涉及一种辅助连接具3,用于双拉头拉链1。所述双拉头拉链1包括两条左右并排设置的布带8、以及前后排布的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每条布带8的内边缘都安装一排有前后延伸的牙链带9,每排牙链带9都由多个前后排布的链牙2构成;所述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都具有头部和尾部。以下以单拉头拉链为例,对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的基本结构展开叙述。
单拉头拉头上仅安装有一个拉头,将第一拉头4应用于单拉头拉链上时,如图1所示,第一拉头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头部4a和尾部4b,第一拉头4的头部4a朝向未被啮合的牙链带9,第一拉头4的尾部4b朝向已被第一拉头4啮合的牙链带9;当第一拉头4朝向其头部4a一侧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拉头4将其头部4a朝向一侧的未啮合的牙链带9啮合;当第一拉头4朝向其尾部4b一侧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拉头4将其尾部4b朝向一侧的已啮合的牙链带9分离。同理,如图2所示,将第二拉头5应用于单拉头拉链上时,如图2所示,第二拉头5也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头部5a和尾部5b,第二拉头5的头部5a朝向未被啮合的牙链带9,第二拉头5的尾部5b朝向已被第二拉头5啮合的牙链带9;当第二拉头5朝向其头部5a一侧的方向移动时,第二拉头5将其头部5a朝向一侧的未啮合的牙链带9啮合;当第二拉头5朝向其尾部5b一侧的方向移动时,第二拉头5将其尾部5b朝向一侧的已啮合的牙链带9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都设有下翼板41、上翼板42、引导柱43和拉片安装部410,引导柱43设于下翼板41头部、通常是设置在下翼板41头部的中间位置,上翼板42连接在引导柱43顶部;下翼板4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44和第二侧壁45,第一侧壁44和第二侧壁45的上端设有相互靠近的凸缘件46;凸缘件46与下翼板41之间形成供链牙2穿过的通道。第一拉头4的头部4a包括其引导柱43的一部分,第一拉头4的尾部4b包括其第一侧壁44、第二侧壁45和凸缘件46的一部分;第二拉头5的头部5a包括其引导柱43的一部分,第二拉头5的尾部5b包括其第一侧壁44、第二侧壁45和凸缘件46的一部分。
在双拉头拉链1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拉头4的头部4a和第二拉头5的头部5a相对设置、且第一拉头4与第二拉头5为前后排布,因此,第一拉头4的头部4a朝后、尾部4b朝前,第二拉头5的头部5a朝前、尾部5b朝后,牙链带9中位于第一拉头4的头部4a和第二拉头5的头部5a之间的一段处于分离状态,牙链带9的其余部分(即为第一拉头4的尾部4b朝向的部分和第二拉头5的尾部5b朝向的部分)处于啮合状态;前后一起拉动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可以改变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在双拉头拉链1上的前后位置,但牙链带9中位于第一拉头4的头部4a和第二拉头5的头部5a之间的一段始终处于分离状态,牙链带9的其余部分始终处于啮合状态。为了便于前后拉动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所述第一拉头4的拉片安装部410中连接有拉片6。
为了能够方便地使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一起沿双拉头拉链1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双拉头拉链1还包括辅助连接具3,用于将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连接在一起。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辅助连接具3包括沿双拉头拉链1的厚度方向设在双拉头拉链1两侧的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所述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相连接,所述连接基座31中设有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用于容置双拉头拉链1中头部相对设置的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所述连接盖34安装于连接基座31后,连接盖34用于将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保持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避免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从安装槽311中脱离出。由于各自头部相对设置的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被安装并保持在辅助连接具3中,故辅助连接具3前后两端的牙链带9都是处于啮合状态。通过辅助连接具3将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之间的联动移动,在牙链带9上一起前移或后移。特别地,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都是容置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并由连接盖34保持,故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上都没有设置与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相连接的部件或其他结构,使得辅助连接具3自身结构简单,其与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之间的安装也方便、易操作,从而使得包含有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的双拉头拉链1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上述辅助连接具3中,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可以分别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下侧和上侧,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双拉头拉链1的上侧和下侧,以下以连接基座31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下侧、连接盖34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上侧为例,对连接基座31自身结构的优选实施例、连接盖34自身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展开叙述。
连接基座31的优选实施例: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连接基座31包括基座底板部312、以及分别设在基座顶板部左右两侧的基座侧板部313,所述基座底板部312和两个基座侧板部313围成的区域形成所述安装槽311,所述连接基座31在安装槽311的上端具有容许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装入安装槽311中的顶部开口314、在安装槽311的前后两端都具有容许双拉头拉链1中牙链带9通过的端部开口315。当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安装在安装槽311中时,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各自的下翼板41的下表面都与基座底板部312的上表面贴合,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各自的上翼板42都从顶部开口314中露出;第一拉头4的尾部4b朝向一个端部开口315,第二拉头5的尾部5b朝向另一个端部开口315。双拉头拉链1的牙链带9从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各自的凸缘件46与下翼板41之间的通道穿过、并从安装槽311前后两端的端部开口315穿出,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各自的下翼板41的下表面被连接基座31包覆,第一拉头4的尾部4b和第二拉头5的尾部5b位于两个端部开口315之间、在前后方向上都未从安装槽311中露出。因此,将包含有辅助连接具3的双拉头拉链1安装在服装类的物品上时,连接基座31位于双拉头拉链1的内侧,也即位于双拉头拉链1靠近人体的一侧,为了提高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将连接基座31朝向服装内侧的下表面设置为平坦表面,也即为将基座底板部312的下表面设置为平坦表面,使得连接基座31朝向人体的下表面平坦、没有摩擦人体的突起部件,人体也就不会感到不适,由此提高安装有本申请双拉链拉头的服装的穿着舒适度。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未从连接基座31中露出,故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都不会与人体接触,也就不会使人体感觉不适。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连接基座31的前端或后端设有带端安装孔部317,图6至图8所示的视图中带端安装孔部317设在连接基座31的前端,带端安装孔部317用于连接绳带类部件的一端,而绳带类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物品的其他位置处;通过辅助连接具3同时使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前后移动,使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辅助连接具3和绳带类部件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调整物品上与绳带类部件另一端相连接部25位的位置,从而实现裤脚端口、袖子、帐篷等物品的一端卷起位置的调整。另外,将带端安装孔部317设置在连接基座31的前端或后端,其在实现连接绳带类部件的同时,能够避免在基座底板部312的下表面设置用于连接绳带类部件的突起结构,也即保证基座底板部312的下表面为平坦表面。为了便于在连接基座31的前端设置带端安装孔部317,所述基座底板部312的前端一体地设有一段向前延伸、并向前突出于基座侧板部313的连接板部318,所述带端安装孔部317开设在连接板部318上。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基座侧板部313上设有用于压住第一拉头4的凸缘件46的第一卡合部319、以及用于压住第二拉头5的凸缘件46的第二卡合部320,从而将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进一步有效且方便地卡接安装槽311中,提高对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保持的可靠性,特别还有利于提高后续连接盖34与连接基座31之间组装的操作便利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319为设在各基座侧板部313前端、且设在基座侧板顶部的第一卡爪,此时,第一卡爪位于连接基座31前端的端部开口315的左右两侧、并压住第一拉头4的凸缘件46的前端,也即压住第一拉头4的尾部4b;当然,第一卡爪可以设在对应于第一拉头4的凸缘件46的中部或后端位置、用于压住第一拉头4的凸缘件46的中部或后端,将第一拉头4有效且可靠地保持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所述第二卡合部320为设在各基座侧板部313后端、且设在基座侧板顶部的第二卡爪,此时,第二卡爪位于连接基座31后端的端部开口315的左右两侧、并压住第二拉头5的凸缘件46的后端,也即压住第二拉头5的尾部5b;当然,第二卡爪可以设在对应于第二拉头5的凸缘件46的中部或后端位置、用于压住第二拉头5的凸缘件46的中部或后端,将第二拉头5有效且可靠地保持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基座侧板部313的前端设有一段适配于第一拉头4外侧边缘的第一限位段321,因此,连接基座31左侧的基座侧板部313的前端的第一限位段321与第一拉头4左侧的第一侧壁44的延伸方向一致,连接基座31右侧的基座侧板部313的前端的第一限位段321与第一拉头4右侧的第二侧壁45的延伸方向一致,故安装槽311在第一限位段321处的形状适配于第一拉头4的尾部4b的形状,通过形状的适配可有效限制第一拉头4从安装槽311中脱离出、特别是限制第一拉头4从安装槽311前端的端部开口315处脱离出。同理,所述基座侧板部313的后端设有一段适配于第二拉头5外侧边缘的第二限位段322,因此,连接基座31左侧的基座侧板部313的后端的第二限位段322与第二拉头5左侧的第一侧壁44的延伸方向一致,连接基座31右侧的基座侧板部313的后端的第二限位段322与第二拉头5右侧的第二侧壁45的延伸方向一致,故安装槽311在第二限位段322处的形状适配于第二拉头5的尾部5b的形状,通过形状的适配可有效限制第二拉头5从安装槽311中脱离出、特别是限制第二拉头5从安装槽311后端的端部开口315处脱离出。
连接盖34的优选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盖34设置在双拉头拉头的上侧,此时,连接盖34还用于遮盖住第一拉头4上的部分拉片安装部410、以及第二拉头5,故连接盖34在起到将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保持在安装槽311中作用的同时,还起到遮盖第二拉头5和部分第一拉头4的作用,并且使第一拉头4上拉片安装部410的其余部分露出,为第一拉头4上的拉片6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因此,本申请通过连接盖34的遮盖作用能提升双拉头拉链1的整体美观度,还保证拉片6能够自由活动。基于此,如图4、以及图9至图12所示,所述连接盖34包括盖顶板部342、分别设在盖顶板部342左右两侧的盖侧板部343、形成在两个盖侧板部343之间且沿连接盖34安装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344、以及连接两个盖侧板部343的盖尾部345,所述盖尾部345位于安装通道344反向于连接盖34安装方向的一端处。优选地,所述连接盖34安装于连接基座31时,所述连接盖34向靠近下述连接基座31中的卡合柱323的方向向前移动、直至与卡合柱323卡接,故连接盖34安装方向为前方向,同向于连接盖34安装方向的方向也为前方向,而反向于连接盖34安装方向的方向为后方向;因此,所述安装通道344前后延伸、并向前贯通连接盖34,所述盖尾部345位于安装通道344的后端处。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道344中的一部分用于收容第二拉头5从安装槽311中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这部分至少包括第二拉头5上的拉片安装部410,进而遮盖住第二拉头5;所述盖顶板部342的前端处一体地设有向前延伸、且向前突出于盖侧板部343的顶板延伸部346,顶板延伸部346位于第一拉头4中拉片安装部410的上方、但未延伸至拉片6处,进而遮盖住第一拉头4上的后段部分拉片安装部410。因此,在俯视视角下看不到第二拉头5,也看不到位于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之间处于分离状态的牙链带9;或者说,在俯视视角下能够看到连接盖34、第一拉头4中的前段部分拉片安装部410、以及第一拉头4中的拉片6,从而大大提升双拉头拉头的整体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盖顶板部342的一部分、盖侧板部343和盖尾部345构成第一止脱部,第一止脱部用于盖合在第一拉头4的外周、将第一拉头4保持在安装槽311中;所述盖顶板部342前端的顶板延伸部346构成第二止脱部,第二止脱部用于盖合在第二拉头5的外周(即第二拉头5的上端)、将第二拉头5保持在安装槽311中,故所述第一止脱部和第二止脱部兼起到遮盖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以及防止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从安装槽311中脱离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之间的连接结构优选为: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连接基座31在安装槽311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卡合柱323,所述卡合柱323从基座底板部312的上表面上向上延伸出,卡合柱323位于第一拉头4的头部4a和第二拉头5的头部5a之间;所述卡合柱323和和连接盖34相连接,进而将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相连接。所述卡合柱323与连接盖34之间的连接结构优选为: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卡合柱32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都设有前后延伸的凹部324,每个凹部324的后端处都设有在左右方向上突出的限位突部325;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连接盖34的每个盖侧板部343的前端处都设有卡接部347,卡接部347设在盖侧板部343的下端。安装时,先将连接盖34套在第二拉头5的拉片安装部410上,则第二拉头5的拉片安装部410被容置在连接盖34的安装通道344中,连接盖34的盖尾部345位于第二拉头5的拉片安装部410的后方侧;之后,对连接盖34施加向前的作用力向前推移连接盖34、直至连接盖34上的卡接部347卡接在凹部324中,如图13所示,至此完成连接盖34安装于连接基座31的操作。在此状态下,如图15、图17至图18所示,在前后方向上,连接盖34中卡接部347的后端面与限位突部325的前端面相抵接,连接盖34中盖尾部345的前端面与第二拉头5的尾部5b的一部分相抵接,从而限制连接盖34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如图14和图16所示,卡接部347面向卡合柱323的内端面与凹部324面向卡接部347的外槽壁相抵接,从而限制连接盖34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移;卡接部347的上端面与凹部324上端的上槽壁相抵接,卡接部347的下端面与凹部324下端的下槽壁相抵接,从而限制连接盖34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因此,通过卡接部347与凹部324的卡接、限位突部325、以及连接盖34的盖尾部345,可限制连接盖34在各个方向上的移动,使得卡合柱323与连接盖34之间的连接可靠,也能提高连接盖34将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保持在安装槽311中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卡接部347面向卡合柱323的内表面的前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引导面348,安装引导面348的前端向远离卡合柱323的方向倾斜、后端向靠近卡合柱323的方向倾斜,因此,形成在连接盖34的两个安装引导面348之间的安装口349呈喇叭状,安装口349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从前至后逐渐减小,但安装口349后端处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L1应小于卡合柱323在限位突部325处所具有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L2,使得卡接部347不能从凹部324中向后脱离出。连接盖34在安装到连接基座31上时,在向前推移连接盖34的过程中,在安装引导面348的作用下,使卡接部347容易越过限位突部325、再卡接在凹部324中,进而便于连接盖34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都由树脂制成;树脂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小,而且硬度较小,所以辅助连接具3的下表面与人体接触时,人体不会感觉太冰凉或者太硬。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比如:连接基座31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上侧,连接盖34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下侧,此时,连接盖34的下表面朝向服装内侧,为了便于提高服装的穿着舒适度,可使连接盖34的下表面设置为平坦表面、无突起部件;所述带端安装孔部317可设置在连接盖34的前端或后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拉头拉链1,如图3至图5所示,双拉头拉链1包括内侧边缘具有牙链带9的布带8、安装于牙链带9的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以及如上所述的辅助连接具3,所述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安装并被保持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本申请通过辅助连接具3将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连接在一起、实现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在牙链带9上的联动移动;特别地,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都是容置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而没有设置与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相连接的部件或其他结构,故辅助连接具3自身结构简单,其与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之间的安装也方便、易操作,从而使双拉头拉链1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为便于前后拉动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所述第一拉头4上安装有拉片6。在将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拉移至预定位置时,为了便于将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固定在该预定位置,本申请中的第一拉头4的头部4a还连接有锁定部件7a/7b,锁定部件7a/7b能够将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锁定在牙链带9上的某一位置处、使得双拉头拉链1的双拉头不能再移动。优选地,如图19或图20所示,锁定部件7a/7b具有向下穿过上翼板42的锁定端71a/71b,所述锁定端71a/71b用于插入双拉头拉链1的两个相邻链牙2之间;所述锁定部件7a/7b与拉片6相连;当拉动所述拉片6时,锁定端71a/71b向上移动而从链牙2之间拔出。这样,第一拉头4的锁定部件7a/7b能够使得第一拉头4在双拉头拉链1的长度方向固定,而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调整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在双拉头拉链1上的位置。当第一拉头4上安装有锁定部件7a/7b时,为了便于安装锁定部件7a/7b,如图2所示,第一拉头4的上翼板42的头部设有一连接块47,锁定部件7a/7b连接在连接块47上,第一拉头4的头部4a还至少包括连接块47的一部分;连接盖34中的顶板延伸部346遮盖在连接块47后段部分的顶部;连接块47可以为锁定部件7a/7b提供安装的基础,使得锁定部件7a/7b能够方便地连接在第一拉头4的头部4a。
具有锁定功能的第一拉头4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所述锁定部件7a由弹性钢丝弯折而成,包括连接于第一拉头4的头部4a的U形部72,U形部72的上端向靠近拉片6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上连接臂73,上连接臂73的末端卡在上翼板42的尾部;U形部72的下端向靠近拉片6的延伸、并形成下连接臂74,所述锁定端71a连接于下连接臂74的末端,上翼板42上设有供锁定端71a穿过的过孔49;所述拉片6具有套在上连接臂73和下连接臂74中部的拉环,上翼板42的中部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凹槽75,所述上连接臂73和下连接臂74越过凹槽75顶部的开口而向后延伸,所述上连接臂73和下连接臂74将拉环部分地限制在凹槽75中。当拉动所述拉片6时,拉片6带动下连接臂74的一端向上移动,连接于下连接臂74另一端的锁定端71a也就向上移动而从链牙2之间拔出,此时就可以将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沿双拉头拉链1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松开拉片6时,下连接臂74又弹性恢复至原始状态,下连接臂74末端的锁定端71a又会向下移动而插入到链牙2之间,将第一拉头4锁定,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就不能再沿双拉头拉链1的长度方向移动。
作为另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第一拉头4的实施方式,如图20所示,所述锁定部件7b包括一杠杆臂76,杠杆臂76的中部通过一根连接轴77铰接在第一拉头4的头部4a,第一拉头4的头部4a设有一弹簧座孔48,弹簧座孔48中设有一压缩弹簧78,压缩弹簧78的上端顶在杠杆臂76一端的底部;所述锁定端71b设于杠杆臂76另一端的尾部,上翼板42上设有供锁定端71b穿过的过孔49。拉片6连接在杠杆臂76的尾端与连接轴77之间的位置,当拉动拉片6时,杠杆臂76将压缩弹簧78向下压缩,杠杆臂76尾端的锁定端71b从链牙2之间拔出,第一拉头4可以沿双拉头拉链1的长度方向移动,此时可以沿双拉头拉链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当松开拉片6时,在压缩弹簧78的作用下,杠杆臂76向上抬起,杠杆臂76的尾端的锁定端71b向下移动并插入到链牙2之间而将第一拉头4锁定在双拉头拉链1上,此时,第一拉头4、第二拉头5和辅助连接具3均不能移动。
如图21所示,所述链牙2通过缝制线26缝制在布带8的内侧边缘、形成前后延伸的牙链带9。所述链牙2包括上腿部21、下腿部22、连接上腿部21和下腿部22的连接部25、以及咬合用头部23,上腿部21和下腿部22之间具有芯部24,上腿部21与布带8连接在一起;当左右设置的链牙2啮合时,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布带8上的牙链带9中的各链牙2的咬合用头部23相互咬合在一起。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物品,包括物品主体、绳带类部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双拉头拉链1,所述双拉头拉链1连接在物品主体中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绳带类部件的一端连接在物品主体中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绳带类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拉头4、或第二拉头5、或连接基座31、或连接盖34相连接,绳带类部件的另一端优选与连接基座31相连接。该物品中,通过盖板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在双拉头拉链1上的位置,即可通过绳带类部件改变物品主体的第二位置的位置,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裤脚端口、袖子、帐篷的卷起的高度等操作;特别地,该物品主体上安装的双拉头拉链1中,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都是容置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而没有设置与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相连接的部件或其他结构,故辅助连接具3自身结构简单,其与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之间的安装也方便、易操作,从而使双拉头拉链1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为了提高物品的整体美观性,双拉头拉链1可选用隐形拉链,隐形拉链中位于物品外侧的牙链带9不可见。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具(3)包括沿双拉头拉链(1)的厚度方向设在双拉头拉链(1)两侧的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所述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相连接,所述连接基座(31)中设有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用于容置双拉头拉链(1)中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所述连接盖(34)安装在连接基座(31)上后将容置于所述安装槽(311)中的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保持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
所述连接基座(31)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下侧,所述连接盖(34)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上侧;当第一拉头(4)的拉片安装部(410)上连有拉片(6)时,所述连接盖(34)以为所述第一拉头(4)上的拉片(6)提供活动空间来允许拉片(6)自由活动的方式遮盖住第一拉头(4)上的拉片安装部(410)和第二拉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34)包括盖顶板部(342)、分别设在盖顶板部(342)两侧的盖侧板部(343)、形成在两个盖侧板部(343)之间且沿连接盖(34)安装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344)、以及连接两个盖侧板部(343)的盖尾部(345),所述盖尾部(345)位于安装通道(344)反向于连接盖(34)安装方向的一端处,所述安装通道(344)中的一部分用于收容第二拉头(5)从安装槽(311)中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34)具有第一止脱部和第二止脱部,所述第一止脱部用于盖合在第一拉头(4)的外周、将第一拉头(4)保持在安装槽(311)中,所述第二止脱部用于盖合在第二拉头(5)的外周、将第二拉头(5)保持在安装槽(3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31)在安装槽(311)中设有卡合柱(323),所述卡合柱(323)用于设置在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之间;所述卡合柱(323)和和连接盖(3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柱(323)上设有沿连接盖(34)安装方向延伸的凹部(324),所述凹部(324)在反向于连接盖(34)安装方向的一端处设有限位突部(325),所述连接盖(34)上设有卡接部(347),所述卡接部(347)卡接在凹部(324)中、并与限位突部(325)相抵接;所述连接盖(34)在反向于连接盖(34)安装方向的一端处设有盖尾部(345),所述盖尾部(345)用于和第一拉头(4)、或第二拉头(5)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47)面向卡合柱(323)的内表面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引导面(348),所述安装引导面(348)上同向于连接盖(34)安装方向的一端向远离卡合柱(323)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31)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下侧,所述连接基座(31)的下表面为平坦表面;或者,所述连接盖(34)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下侧,所述连接盖(34)的下表面为平坦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31)或连接盖(34)上设有带端安装孔部(3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31)设在双拉头拉链(1)的下侧,所述连接基座(31)包括基座底板部(312)、以及分别设在基座顶板部两侧的基座侧板部(313),所述基座底板部(312)和两个基座侧板部(313)围成的区域形成所述安装槽(311),所述连接基座(31)在安装槽(311)的上端具有容许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装入安装槽(311)中的顶部开口(314)、在安装槽(311)的两端都具有容许双拉头拉链(1)中牙链带(9)通过的端部开口(3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侧板部(313)上设有用于压住第一拉头(4)的凸缘件(46)的第一卡合部(319)、以及用于压住第二拉头(5)的凸缘件(46)的第二卡合部(32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侧板部(313)的一端设有一段适配于第一拉头(4)外侧边缘的第一限位段(321)、另一端设有一段适配于第二拉头(5)外侧边缘的第二限位段(32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连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31)和连接盖(34)都由树脂制成。
13.一种双拉头拉链,包括内侧边缘具有牙链带(9)的布带(8)、以及安装于牙链带(9)的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连接具(3),所述第一拉头(4)和第二拉头(5)安装并被保持在连接基座(31)的安装槽(311)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拉头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头(4)上安装有拉片(6),所述第一拉头(4)的头部(4a)还连接有锁定部件(7a/7b),所述锁定部件(7a/7b)具有向下穿过第一拉头(4)中上翼板(42)的锁定端(71a/71b),所述锁定端(71a/71b)用于插入双拉头拉链(1)的两个相邻链牙(2)之间;所述锁定部件(7a/7b)与拉片(6)相连;当拉动所述拉片(6)时,所述锁定端(71a/71b)从两个相邻链牙(2)之间向上拔出。
15.一种物品,包括物品主体、绳带类部件,所述绳带类部件的一端连接在物品主体中的第一位置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拉头拉链(1),所述双拉头拉链(1)连接在物品主体中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绳带类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拉头(4)、或第二拉头(5)、或连接基座(31)、或连接盖(34)相连接。
CN201810908693.2A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Active CN110811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8693.2A CN110811083B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8693.2A CN110811083B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1083A CN110811083A (zh) 2020-02-21
CN110811083B true CN110811083B (zh) 2023-07-18

Family

ID=69541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8693.2A Active CN110811083B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1108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37293A1 (ja) * 2005-06-21 2006-12-28 Ykk Corporation 物品の紐端固着部位変更具
EP2891425B1 (en) * 2012-08-31 2017-05-31 YKK Corporation Slider cover for slide fastener and slide fastener with slider cover
JP3196059U (ja) * 2014-12-04 2015-02-1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ダーカバ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M524101U (zh) * 2015-08-05 2016-06-21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用於提升定位效果的隱形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CN207370223U (zh) * 2017-11-02 2018-05-18 吉田拉链(深圳)有限公司 拉链拉头的辅助用具、拉链、服装以及收纳袋
CN209235120U (zh) * 2018-08-10 2019-08-13 吉田拉链(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1083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41810B1 (en) Device for article, used for changing string-end securing portion
JP3084683U (ja)
EP1386556B1 (en) Zipper pull with cover member
US8025333B2 (en) Vehicle seats and detachable cover therefor
US6341383B1 (en) Adjustable back strap for diving and swimming equipment
EP0345014B1 (en) Adjustable fastener
US20060085952A1 (en) Holder
US5584075A (en) Necktie with a knot-forming core for enabling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the knot
KR20010051245A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의 지퍼 견인 장치
CN110811083B (zh)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WO2011145183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ファスナー被着製品
KR20170012361A (ko) 개인용 보호 장치 스트랩 연결 버클 조립체
US20090144948A1 (en) Zipper with improved fastening stability
CN212912002U (zh)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KR102291244B1 (ko) 3줄 지퍼용 슬라이더를 이용한 이불
CN210130442U (zh) 具有按压结构的皮带扣头
CN209235120U (zh) 一种用于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双拉头拉链、及物品
CN109480400B (zh) 一种服饰、拉链组件及其自锁式拉头
EP0792666B1 (en) Adjustable back strap for diving and swimming equipment
WO2019148899A1 (zh) 双拉头拉链的辅助连接具、拉链及服装
CN113892734A (zh) 一种拉链用的辅助操作件和拉片、拉链、物品
CN215603591U (zh) 一种拉头用拉片、拉头、拉链及衣服
CN215775678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防护服
CN215775674U (zh) 一种保暖便捷的儿童套头衫
EP3501322B1 (en) Easy-slide zipper and articles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YKK Corp.

Address before: 518103 Tangwei Industrial Zone,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KK ZIPPER (SHENZHE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