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9866B -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9866B
CN110809866B CN201780091949.9A CN201780091949A CN110809866B CN 110809866 B CN110809866 B CN 110809866B CN 201780091949 A CN201780091949 A CN 201780091949A CN 110809866 B CN110809866 B CN 1108098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data convergence
command
protocol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9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9866A (zh
Inventor
史玉龙
贾美艺
王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09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9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命令接收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所述命令接收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者DRB的重复传输。由此,可以对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进行重复传输模式的激活或去激活。

Description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正在研究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相关议题。为了支持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在下一代系统中将会支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数据在多链路的重复传输(duplication transmission)。利用相同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在多个不同链路上传输的分集增益,可以降低PDCP PDU传输的错误概率,保证业务的可靠性。
PDCP PDU重复传输的资源利用率只有PDCP PDU分裂传输(split transmission,即在不同的链路上传输不同的PDCPPDU)的一半。PDCPPDU重复传输牺牲了大量的无线资源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因此,当无线链路质量较好、分裂传输就可以满足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时,需要去激活(deactivation)重复传输而采用分裂传输。当无线链路质量变差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激活(activation)重复传输。
另一方面,网络设备会根据当前无线链路质量和业务的需求,对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PDCP PDU数据传输的模式进行配置,即激活或者去激活重复传输。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当用户设备同时连接多个网络设备(例如基站)进行多连接传输时,每个网络设备可以单独地对该用户设备的重复传输模式进行激活或去激活。但是,网络设备具体如何对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进行重复传输的激活或去激活,目前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网络设备侧和用户设备侧对重复传输模式的配置存在不匹配的问题,目前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可以对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进行重复传输的激活或去激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命令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以及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或者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的重复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命令接收装置,包括:
命令接收单元,其接收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
传输处理单元,其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或者无线承载的重复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网络设备,其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
用户设备,其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以及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或者无线承载的重复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可以对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无线承载进行重复传输的激活或去激活。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此外,在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部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命令接收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命令接收方法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PDCP实体的一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命令指示和接收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命令接收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命令接收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网络设备的一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用户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通信网络”或“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指符合如下任意通信标准的网络,例如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增强的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高速报文接入(HSPA,High-Speed Packet Access)等等。
并且,通信系统中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任意阶段的通信协议进行,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通信协议:1G(generation)、2G、2.5G、2.75G、3G、4G、4.5G以及未来的5G、新无线(NR,New Radio)等等,和/或其他目前已知或未来将被开发的通信协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网络设备”例如是指通信系统中将终端设备接入通信网络并为该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设备:基站(BS,BaseStation)、接入点(AP、Access Point)、发送接收点(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广播发射机、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网关、服务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Controller)等等。
其中,基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节点B(NodeB或NB)、演进节点B(eNodeB或eNB)以及5G基站(gNB),等等,此外还可包括远端无线头(RRH,Remote Radio Head)、远端无线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中继(relay)或者低功率节点(例如femto、pico等等)。并且术语“基站”可以包括它们的一些或所有功能,每个基站可以对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术语“小区”可以指的是基站和/或其覆盖区域,这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或者“终端设备”(TE,Terminal Equipment)例如是指通过网络设备接入通信网络并接收网络服务的设备。用户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终端、用户台(SS,Subscriber Station)、接入终端(AT,Access Terminal)、站,等等。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设备: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机器型通信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数字相机,等等。
再例如,在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等场景下,用户设备还可以是进行监控或测量的机器或装置,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机器类通信(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终端、车载通信终端、设备到设备(D2D,Device to Device)终端、机器到机器(M2M,Machine to Machine)终端,等等。
以下通过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一示意图,示意性说明了以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为例的情况,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2和用户设备103。为简单起见,图1仅以一个用户设备和两个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或102和用户设备103之间可以进行现有的业务或者未来可实施的业务。例如,这些业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增强的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和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Communication),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的多个PDCP实体进行重复传输时,某个网络设备可能仅对部分PDCP实体进行激活或去激活,而不必要对其他PDCP实体进行配置。此时,需要设计新的激活命令格式,以便支持对用户设备的部分PDCP实体进行激活或去激活,而不改变其他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以用户设备同时连接两个或以上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的方法或者装置还可以适用于用户设备没有同时连接两个或以上网络设备的场景。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命令接收方法,应用于同时连接多个网络设备的一个用户设备与所述多个网络设备中的其中一个网络设备之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接收方法的一示意图,从用户设备侧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命令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201,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
步骤202,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所述用户设备中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者无线承载的重复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特映射(bitmap,或者也可以称为位图)字段中的每一个比特可以对应于一个PDCP实体或者RB;或者,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每多个比特(例如两个或一对,a pair;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两个以上)可以对应于一个PDCP实体或者RB。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承载(RB)可以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以下将以DRB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关于PDCP和RB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技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可以对应于DRB标识(drb-Identity或DRB identity)为i的PDCP实体。
例如,一个用户设备可以支持32个(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数量)PDCP实体,对应的DRB标识用0至31表示;则该比特映射字段可以包括32个比特,分别对应于这32个PDCP实体。
再例如,一个用户设备可以支持32个(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数量)PDCP实体,对应的DRB标识用0至31表示;则该比特映射字段可以包括32对比特(即64个比特),分别对应于这32个PDCP实体。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可以对应于重复传输标识(Duplication identity)为i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其中该重复传输标识可以是网络设备侧配置,并且独立于所述DRB标识的。
例如,一个用户设备可以支持32个(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数量)PDCP实体,对应的重复传输标识用0至31表示;则该比特映射字段可以包括32个比特,分别对应于这32个PDCP实体。
再例如,一个用户设备可以支持32个(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数量)PDCP实体,对应的重复传输标识用0至31表示;则该比特映射字段可以包括32对比特(即64个比特),分别对应于这32个PDCP实体。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可以对应于将所述用户设备中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PDCP实体进行排序后的第i个PDCP实体。
例如,一个用户设备可以支持32个(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数量)PDCP实体,其中例如8个PDCP实体可以先后被网络设备配置为使用重复传输模式(即重复传输被激活);可以将这8个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PDCP实体进行排序。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可以根据比特序列的最高位到最低位的顺序进行确定,也可以采用某种其他的排序方式进行确定。例如该第i个比特可以是与某种索引号i所对应的比特;或者i的初始值可以是0或1或其他任意确定的数值,等等。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i的具体数值。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PDCP实体可以按照网络设备配置重复传输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或者,在另一例子中,可以按照这些PDCP实体所对应的DRB标识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序。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示意性说明了如何对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PDCP实体进行排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排序方法。
例如,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PDCP实体在排序后可以用0至7表示,则该比特映射字段可以包括8个比特,分别对应于这8个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PDCP实体。或者,该比特映射字段可以包括8对比特(即16个比特),分别对应于这8个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PDCP实体。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多个比特,用户设备可以确定所对应的PDCP实体是否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或者对端PDCP实体是否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
在确定所对应的PDCP实体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或者对端PDCP实体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读取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或者多个比特。在确定所对应的PDCP实体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不相关联,或者对端PDCP实体不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忽略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或者多个比特。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接收方法的另一示意图,从用户设备侧进行说明;其中为简单起见,以指示粒度为1个比特和确定PDCP实体是否与网络设备相关联为例进行说明,对于指示粒度为多个比特的情况可以类似处理。
如图3所示,所述命令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301,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
步骤302,选择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某一比特;
步骤303,确定该比特所对应的PDCP实体是否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6而忽略该比特。
步骤304,读取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的值;
步骤305,根据该比特的值,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PDCP实体或者无线承载的重复传输。
步骤306,确定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是否还有比特没有处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2重新选择另一比特进行处理,否则结束本次处理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图3仅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示意性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适当地调整各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此外还可以增加其他的一些步骤或者减少其中的某些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进行适当地变型,而不仅限于上述附图3的记载。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PDCP实体的一示例图,以下对步骤303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4所示,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连接,其中在用户设备中具有PDCP 1和PDCP 2,相应地PDCP 1的对端PDCP 1在第一基站或PDCP 1与第一基站关联,PDCP 2的对端PDCP 2在第二基站或PDCP 2与第二基站关联。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各种配置或者定义等,获知各PDCP实体的对端PDCP实体在哪个基站或PDCP实体与哪个基站关联;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技术。
例如,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该命令中包括比特映射字段,例如为11010011。其中第1个比特对应PDCP 1,因为PDCP 1的对端PDCP 1在第一基站或PDCP 1与第一基站关联,则用户设备对于该比特,可以读取该比特的值“1”,根据该值激活PDCP1的重复传输。
再例如,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该命令中包括比特映射字段,例如为11010011。其中第1个比特对应PDCP 1,因为PDCP 1的对端PDCP 1在第一基站或PDCP 1与第一基站关联,则用户设备对于该比特,不会读取该比特的值“1”而忽略掉该比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每一个比特或者每多个比特(例如两个或一对,a pair)中的一个取值可以用于指示改变对应的所述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另一个取值用于指示维持对应的所述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
例如,比特“1”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改变对应的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即,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而比特“0”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维持该PDCP实体当前的传输状态,不需要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状态的改变。
再例如,比特“0”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改变对应的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即,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而比特“1”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维持该PDCP实体当前的传输状态,不需要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状态的改变。
例如,比特“11”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改变对应的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即,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而比特“00”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维持该PDCP实体当前的传输状态,不需要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状态的改变。
例如,比特“00”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改变对应的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即,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而比特“11”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维持该PDCP实体当前的传输状态,不需要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状态的改变。
再例如,“11”用于指示激活该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该PDCP实体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重复传输;“00”用于指示去激活该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该PDCP实体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分裂传输;“10”用于指示去激活该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该PDCP实体在第一RLC实体上进行单链路传输;“01”用于指示去激活该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该PDCP实体在第二RLC实体上进行单链路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示意性说明了如何根据一个或多个比特的取值来改变或维持所对应的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关于一个或多个比特具体取值的指示含义,可以根据需要而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对于比特的读取和比特指示的含义还可以结合起来。
例如,对于图4所示的例子,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该命令中包括比特映射字段,例如为11010011。其中第1个比特对应PDCP 1,因为PDCP 1的对端PDCP 1在第一基站或PDCP 1与第一基站关联,则用户设备对于该比特,可以读取该比特的值“1”。
该比特“1”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改变对应的PDCP1实体的传输状态。即,如果该PDCP 1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 1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如果该PDCP 1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则指示用户设备应该将该PDCP 1实体的传输状态改变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
再例如,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该命令中包括比特映射字段,例如为01010011。其中第1个比特对应PDCP 1,因为PDCP 1的对端PDCP1在第一基站或PDCP 1与第一基站关联,则用户设备对于该比特,可以读取该比特的值“0”。该比特“0”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维持对应的PDCP1实体的传输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每一个比特或者每多个比特可以用于指示对应的PDCP实体进行如下之一的操作:所述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被激活,并且所述PDCP实体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重复传输。所述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并且所述PDCP实体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分裂传输。所述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并且所述PDCP在指定的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实体上进行单链路传输;例如可以在第一RLC实体上进行单链路传输,或者也可以在第二RLC实体上进行单链路传输。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接收方法的另一示意图,从网络设备侧和用户设备侧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所述命令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501,网络设备确定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者RB是否激活重复传输模式;
步骤502,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
步骤503,用户设备接收到该命令后,根据该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者RB的重复传输。
例如,如果某个PDCP实体或RB在该命令中所对应的比特为“1”,则该PDCP实体应该改变其传输状态。即,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则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应该改变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如果该PDCP实体的原有传输状态为重复传输的去激活状态,则该PDCP实体的传输状态应该改变为重复传输的激活状态。如果某个PDCP实体或RB在该命令中所对应的比特为“0”,则该PDCP实体应该维持其传输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接收到该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后,可以按照所述比特映射字段的指示,选择如下情况之一执行:激活该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该PDCP实体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重复传输。去激活该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该PDCP实体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分裂传输,即不同链路传输不同的PDCP PDU的传输模式。去激活该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该PDCP实体在第一RLC实体进行单链路传输。去激活该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该PDCP实体在第二RLC实体进行单链路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图5仅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示意性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适当地调整各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此外还可以增加其他的一些步骤或者减少其中的某些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进行适当地变型,而不仅限于上述附图5的记载。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可以对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RB进行重复传输模式的激活或去激活。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命令接收装置。该命令接收装置例如可以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配置于用户设备的某个或某些部件或者组件。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接收装置的一示意图,如图6所示,命令接收装置600包括:
命令接收单元601,其接收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
传输处理单元602,其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者RB的重复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每一个比特或者每多个比特可以对应于一个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或者无线承载。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命令接收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如图7所示,命令接收装置700包括:命令接收单元601和传输处理单元602,如上所述。
如图7所示,命令接收装置700还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701,其对于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多个比特,确定所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是否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或者是否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
读取单元702,其在确定所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或者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读取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或者多个比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读取单元702还可以用于:在确定所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不相关联,或者不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忽略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或者多个比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可以对应于数据无线承载标识为i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或者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可以对应于重复传输标识为i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可以对应于将所述用户设备中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进行排序后的第i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
例如,所述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可以按照网络设备配置重复传输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或者按照所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每一个比特或者每多个比特中的一个取值用于指示改变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另一个取值用于指示维持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每一个比特或者每多个比特可以用于指示对应的PDCP实体进行如下的操作之一:所述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被激活,并且所述PDCP实体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重复传输;所述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并且所述PDCP实体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分裂传输;所述PDCP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并且所述PDCP实体在指定的RLC实体(例如第一RLC实体或者第二RLC实体)上进行单链路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对与本发明相关的各部件或模块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命令接收装置600或7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或者模块,关于这些部件或者模块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技术。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可以对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RB进行重复传输模式的激活或去激活。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可以参考图1,与实施例1或2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101或102,其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
用户设备103,其配置有如实施例2所述的命令接收装置600或70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的网络设备。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10(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820;存储器820耦合到处理器810。其中该存储器820可存储各种数据;此外还存储信息处理的程序830,并且在处理器810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830。
例如,处理器8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程序830而进行如下的控制: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以激活或去激活所述用户设备中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者RB的重复传输。
此外,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收发机840和天线850等;其中,上述部件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设备8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8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网络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图8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的设备。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用户设备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和存储器920;存储器920存储有数据和程序,并耦合到处理器910。值得注意的是,该图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代替该结构,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
例如,处理器910可以被配置为进行如下的控制:接收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的用于激活或去激活重复传输的命令;并且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PDCP实体或者RB的重复传输。
如图9所示,该用户设备9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930、输入单元940、显示器950、电源960。其中,上述部件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用户设备900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9中所示的所有部件,上述部件并不是必需的;此外,用户设备900还可以包括图9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网络设备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命令指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命令指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命令接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用户设备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命令接收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方法/装置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例如,图6中所示的功能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框图的一个或多个组合(例如,命令接收单元和传输处理单元等),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可以分别对应于图2所示的各个步骤。这些硬件模块例如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这些软件模块固化而实现。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在可插入移动终端的存储卡中。例如,若设备(如移动终端)采用的是较大容量的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则该软件模块可存储在该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中。
针对附图中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发明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针对附图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命令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的命令,所述命令由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对应于多个无线承载中的一个无线承载;以及
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对应于无线承载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对应于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无线承载的第i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并且其中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被排序,
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指示如下之一的操作: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激活的情况下,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的情况下,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分裂传输;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的情况下,在指定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单链路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命令接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确定所对应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是否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或者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是否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
在确定所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或者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读取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命令接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不相关联,或者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不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忽略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命令接收方法,其中,所述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按照所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的顺序进行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命令接收方法,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中的一个取值用于指示改变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另一个取值用于指示维持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
6.一种命令接收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存储多条指令;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所述存储器并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来实现如下操作:
接收用于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的命令,所述命令由网络设备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对应于多个无线承载中的一个无线承载;以及
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对应于无线承载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对应于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无线承载的第i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并且其中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被排序,
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指示如下之一的操作: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激活的情况下,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的情况下,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分裂传输;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的情况下,在指定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单链路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命令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对于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确定所对应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是否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或者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是否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
在确定所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相关联,或者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读取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命令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在确定所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与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不相关联,或者对端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不在发送所述命令的网络设备中的情况下,忽略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所述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命令接收装置,其中,所述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按照所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的顺序进行排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命令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中的一个取值用于指示改变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另一个取值用于指示维持对应的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状态。
11.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网络设备,其通过比特映射字段发送用于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的命令;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对应于多个无线承载中的一个无线承载;
用户设备,其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命令;以及根据所述比特映射字段,激活或去激活对应于无线承载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第i个比特或者第i对比特对应于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无线承载的第i个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并且其中被配置为重复传输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被排序,
其中,所述比特映射字段中的一个比特或者一对比特指示如下之一的操作: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激活的情况下,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的情况下,同时在多个链路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分裂传输;
在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重复传输被去激活的情况下,在指定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进行所述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实体的单链路传输。
CN201780091949.9A 2017-07-28 2017-08-10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10809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7/094869 2017-07-28
PCT/CN2017/094869 WO2019019133A1 (zh) 2017-07-28 2017-07-28 命令指示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096898 WO2019019224A1 (zh) 2017-07-28 2017-08-10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9866A CN110809866A (zh) 2020-02-18
CN110809866B true CN110809866B (zh) 2022-09-16

Family

ID=650392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2345.6A Active CN110771076B (zh) 2017-07-28 2017-07-28 命令指示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201780091949.9A Active CN110809866B (zh) 2017-07-28 2017-08-10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2345.6A Active CN110771076B (zh) 2017-07-28 2017-07-28 命令指示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1272568B2 (zh)
EP (1) EP3661090B1 (zh)
JP (3) JP2020528687A (zh)
CN (2) CN110771076B (zh)
WO (2) WO20190191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948B (zh) * 2017-03-23 2021-06-22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和基站处执行的方法及相应的设备
US11212701B2 (en) * 2017-05-14 2021-12-28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quality-of-service guarantee
CN109150415B (zh) * 2017-06-15 2022-01-21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US11316651B2 (en) * 2017-09-27 2022-04-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method for duplicate data transmission function,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KR102510519B1 (ko) * 2017-10-30 2023-03-16 노키아 테크놀로지스 오와이 방법, 장치,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KR20190143789A (ko) * 2018-06-21 2019-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노드 간 패킷 복제 동작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245339A1 (ko) * 2018-06-21 2019-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노드 간 패킷 복제 동작 동기화 방법 및 장치
US11184275B2 (en) * 2018-11-16 2021-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redundan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1465119B (zh) * 2019-03-28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7715208A (zh) * 2019-03-29 2024-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781A (zh) * 2006-08-21 2009-09-0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动态分配harq进程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01721A (zh) * 2015-05-15 2017-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Lte载波聚合技术中聚合载波激活/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KR20170043009A (ko) * 2015-10-12 2017-04-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에서 다중 경로 기반의 통신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14198A2 (en) * 2007-03-21 2008-09-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porting of retransmissions for downlink packet
US20090016301A1 (en) * 2007-07-11 2009-01-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operations
WO2009038394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acket reordering and packet retransmission
KR101603624B1 (ko) * 2007-09-28 2016-03-1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패킷 데이터 컨버젼스 프로토콜에서 제어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의 동작
CN101646224B (zh) * 2008-08-06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下行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
JP5531023B2 (ja) * 2008-11-21 2014-06-2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ワイヤレス通信でマルチキャリアを利用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669966B1 (ko) * 2009-05-11 2016-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복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687590B2 (en) * 2009-10-02 2014-04-0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relays
CN102088433B (zh) * 2009-12-08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分量载波激活去激活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KR20110108226A (ko) * 2010-03-26 2011-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를 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71255B1 (ko) * 2010-03-30 2017-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지시 필드 설정 방법
CN102421138B (zh) * 2010-09-28 2015-0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去激活mdt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1840699B1 (ko) * 2011-12-15 2018-03-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조정 다중 점 통신을 이용한 이동성 관리 방법
CN103856312B (zh) * 2012-12-07 2017-08-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激活和去激活的方法、设备
EP2835925B1 (en) 2013-08-09 2018-08-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fficient Status Reporting for UEs in dual connectivity during mobility
CN105706482B (zh) * 2013-11-04 2020-02-18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报告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3888222B (zh) * 2014-03-21 2017-09-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160157A1 (ko) * 2014-04-13 2015-10-2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근접성 기반 알림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852193B1 (ja) 2014-08-06 2016-02-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
KR102319836B1 (ko) * 2014-12-16 2021-11-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단말 간 통신 방법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750410B2 (en) * 2016-09-30 2020-08-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nnection support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EP3535877A1 (en) * 2016-11-04 2019-09-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efficient handling of redundant packet cop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43600A1 (en) * 2017-02-02 2018-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unit
US10536878B2 (en) 2017-03-24 2020-01-14 Mediatek Inc.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PDCP duplication in 5G RAN
EP4329272A3 (en) * 2017-04-24 2024-06-05 Motorola Mobility LLC Duplicating pdcp pdus for a radio bearer
US10405231B2 (en) * 2017-04-24 2019-09-03 Motorola Mobility Llc Switching between packet duplication operating modes
US10805836B2 (en) * 2017-05-05 2020-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duplication at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entity
CN109150388B (zh) * 2017-06-16 2022-06-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pdcp重复功能的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KR20240010085A (ko) * 2017-05-05 2024-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데이터 수렴 프로토콜 복제 기능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및 부가적 상향링크 반송파 구성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연결 이동성 조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399724B1 (en) * 2017-05-05 2022-10-05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data dupl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29933B1 (en) * 2017-06-15 2020-04-01 Ofinno, LLC Packet duplication control
CN109151903B (zh) * 2017-06-16 2022-07-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处理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367288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ynami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acket duplication
WO2019067970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Kyungmin Park PACKET DUPLICATION ACTIVATION SIGNALING
WO2019139530A1 (en) * 2018-01-09 2019-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p duplication configuration over e1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781A (zh) * 2006-08-21 2009-09-0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动态分配harq进程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01721A (zh) * 2015-05-15 2017-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Lte载波聚合技术中聚合载波激活/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KR20170043009A (ko) * 2015-10-12 2017-04-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에서 다중 경로 기반의 통신 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port from NR User Plane Break-Out Session;InterDigital;《3GPP TSG-RAN WG2 NR Ad Hoc》;20170629;第18-19页第103.1.11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53555A1 (en) 2020-05-14
US11272568B2 (en) 2022-03-08
EP3661090B1 (en) 2023-08-09
US20210345449A1 (en) 2021-11-04
EP3661090A1 (en) 2020-06-03
US20190239279A1 (en) 2019-08-01
US11202337B2 (en) 2021-12-14
CN110771076B (zh) 2022-05-03
JP7168028B2 (ja) 2022-11-09
JP2020528692A (ja) 2020-09-24
JP6962443B2 (ja) 2021-11-05
WO2019019224A1 (zh) 2019-01-31
CN110771076A (zh) 2020-02-07
EP3661090A4 (en) 2021-03-10
JP2020528687A (ja) 2020-09-24
US11997758B2 (en) 2024-05-28
WO2019019133A1 (zh) 2019-01-31
US11723114B2 (en) 2023-08-08
US20230345583A1 (en) 2023-10-26
CN110809866A (zh) 2020-02-18
JP2021121104A (ja) 2021-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9866B (zh)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8882327B (zh) 波束失败处理方法、辅基站失败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345007B (zh) 信令指示和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8224013A1 (zh) 波束失败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385165B (zh) 重复传输的配置和或激活方法、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210274467A1 (en) Paging method and paging apparatus
EP3637866B1 (en) Pag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6017751A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567839A (zh) 评估无线链路质量的方法、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26448A1 (zh) 基于动态时分双工的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KR20210057799A (ko) 사이드링크에서 전송 모드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단말 장치와 네트워크 장치
KR20190131494A (ko) 업링크 전송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JP7449959B2 (ja) システム情報要求の送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3194551B (zh) 数据复制传输配置方法、装置、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CN113543213A (zh) 基于复制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918357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US2023019971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7157927A (zh) Csi处理方式的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产品及芯片
CN114616841A (zh) 一种车辆通信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6615876A (zh) 资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