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9536A - 驱动机构和后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机构和后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9536A
CN110809536A CN201880044073.7A CN201880044073A CN110809536A CN 110809536 A CN110809536 A CN 110809536A CN 201880044073 A CN201880044073 A CN 201880044073A CN 110809536 A CN110809536 A CN 110809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coupling
frame arm
drive shaft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40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9536B (zh
Inventor
G·菲梅里
J·迪克森
S·奥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R Patents SARL
Original Assignee
SMR Patents SA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79017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7901755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MR Patents SARL filed Critical SMR Patents SARL
Publication of CN110809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9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B60R1/07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for retracting the mirror arrangements to a non-use position along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7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yieldable to excessive external force and provided with an indexed us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4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5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外部后视设备的驱动机构(100,200),该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容纳外部后视设备的框架臂(120,220),该框架臂可相对于框架基座(110,210)绕第一轴线(J)旋转;驱动联接器(140,240),所述驱动联接器能够相对于框架基部(110,210)绕第二轴线(I)旋转;以及驱动轴(150,250),所述驱动轴通过第一连接部可操作地连接到驱动联接器(140,240),并且通过第二连接部可操作地连接到框架臂(120,220),使得驱动轴(150,250)能够将旋转运动从驱动联接器(140,240)传递到框架臂(120,220),其中框架臂(120,220)和驱动轴(150,250)可移动使得第一轴线(J)和第二轴线(I)可相对于彼此移动。本发明它还涉及一种用于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机动车辆的外部后视设备。

Description

驱动机构和后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在特定形式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到机动车辆上的外部后视设备的驱动机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驱动机构的外部后视设备。
背景技术
车辆后视系统,尤其是车辆外部后视系统,通常包括用于后视设备的壳体,后视设备为例如经由框架臂枢转地附连到安装支架的镜子组件和/或相机和/或传感器。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身上(例如,车门或前翼子板)。枢轴使得壳体能够相对于支架旋转,以允许壳体在车辆移动或静止时响应冲击而移动(称为“镜子分离”),或者移动到停放位置,以确保壳体移动到尽可能靠近车身的位置。
止动器通常包括在上述车辆后视镜内的枢轴机构中。当壳体绕枢轴旋转时止动器为壳体提供了正位置和保持扭矩,使其至少处于部署或驱动位置。止动器阻止枢轴的初始移动,并需要限定的扭矩(或特定位置的力)来克服止动器保持扭矩。
理想的是,壳体的移动可以通过包括驱动装置的电动或动力操作的驱动机构来实现,以避免驾驶员或乘客手动移动壳体的需要。
驱动装置通常被容纳在壳体内,并被封装在镜子组件后方。随着后视相机和超声波传感器的出现,汽车制造商正在设计不带镜子的后视镜系统,该系统具有流线型壳体,这意味着驱动装置的常规封装是不可能的。
还希望壳体受到冲击而不向驱动装置传输显著破坏性载荷,同时确保壳体在正常行驶条件下稳定且精确地定位。
正是在这种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和困难下,开发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到机动车辆上的外部后视设备的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可安装在车辆上的框架基座;用于容纳外部后视设备的框架臂,框架臂能够相对于框架基座绕第一轴线旋转;能够相对于框架基座绕第二轴线旋转的驱动联接器;以及驱动轴,该驱动轴通过第一连接部可操作地连接到驱动联接器,并通过第二连接部可操作地连接到框架臂,使得驱动轴能够将旋转运动从驱动联接器传递到框架臂。框架臂和驱动轴是可移动的,使得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可相对于彼此移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允许驱动轴能够相对于驱动联接器移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一对驱动卡爪,该对驱动卡爪被配置成位于一对狭槽内,该对狭槽被成形为接纳驱动卡爪,其中旋转驱动可在驱动卡爪与狭槽之间传递。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对驱动卡爪设置在驱动联接器上,该对狭槽设置在驱动轴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对驱动卡爪设置在驱动轴上,该对狭槽设置在驱动联接器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允许驱动轴相对于框架臂未对准。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包括离合器联接器,所述离合器联接器在驱动轴与框架臂之间传递旋转驱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一对驱动卡爪,该对驱动卡爪被配置成位于一对狭槽内,该对狭槽被成形为接纳驱动卡爪,其中旋转驱动能够在驱动卡爪与狭槽之间传递。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对驱动卡爪设置在驱动轴上,该对狭槽设置在离合器联接器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对驱动卡爪设置在离合器联接器上,该对狭槽设置在驱动轴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电动折叠致动器,用于在驱动联接器与框架基座之间产生相对旋转。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本发明驱动机构的外部后视设备。
还提出框架臂容纳用于至少一个反射元件的壳体,反射元件特别是呈镜子、相机和/或传感器的形式。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讨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停放位置的驱动机构的等距侧视图;
图2是处于前向位置的图1的驱动机构的等距侧视图;
图3是处于部署位置的图1的驱动机构的等距侧视图;
图4是驱动机构的顶部等距分解组装图;
图5是图4的驱动机构的底部等距分解组装图;
图6是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其中框架基座被移除以显示电动折叠致动器;
图7A是顶部等距分解组装图,详细说明了主齿轮、驱动联接器、驱动轴、弹簧和弹簧保持器之间的关系;
图7B是底部等距分解组装图,详细说明了主齿轮、驱动联接器、驱动轴、弹簧和弹簧保持器之间的关系;
图8是底部等距分解组装图,详细说明了驱动轴与离合器联接器之间的关系;
图9A是图1的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9B是沿着图9A的线X-X截取的驱动机构的截面图;
图9C是图9B的详图;
图9D是穿过图9A的线Y-Y截取的驱动机构的截面图;
图9E是图9D的详图;
图10是基座框架、轴承和棘爪的部分组件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部分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的部分组件的仰视图;
图13A是图1的驱动机构的部分组件的侧视图,详细说明棘爪与离合器联接器之间的关系;
图13B是图13A的详图;
图1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标称位置的简化驱动机构的示意性表示的顶部等距视图;
图15是图14的简化驱动机构的部分组件的底部等距视图;
图16A是图14的驱动机构的顶部等距分解局部组装图;
图16B是图14的驱动机构的底部等距分解局部组装图;
图17是图14的简化驱动机构的截面图;
图18A是简化驱动机构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断开位置的框架臂;
图18B是图18A的截面图,示出了处于分离位置的框架臂;
图19是穿过图17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详细说明了驱动联接器与驱动轴之间的间隙关系;
图20是穿过图17中线B-B截取的截面图,详细说明了驱动轴与离合器联接器之间的间隙关系;
图21是图14的简化驱动机构的截面图,示出了处于移位位置的框架臂、离合器联接器和驱动轴;
图22是沿图21中线C-C截取的截面图,详细说明了驱动联接器与驱动轴之间的间隙关系;和
图23是沿图21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详细说明了驱动轴与离合器联接器之间的间隙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2和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驱动机构1的侧视图,其分别处于前向位置、停放位置和部署位置。
驱动机构100包括框架基座110和框架臂120,框架基座110可经由安装点113安装到车辆上,框架臂120容纳用于外部后视设备的壳体,外部后视设备为例如镜子和/或朝向后的相机和/或传感器,框架臂120可相对于框架基座110旋转。
框架基座110具有止挡件114,止挡件114与框架臂120上相应的前向止挡表面122和停放止挡表面123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当框架臂120相对于框架基座110向前旋转时,止挡件114和前向止挡表面122相互作用以防止框架臂120旋转超过前向点。如图2所示,当框架臂120相对于框架基座110向后旋转时,止挡件114和停放止挡表面123相互作用以防止框架臂120旋转超过后向点。
如图3所示,部署位置是当框架臂120旋转到相对于框架基座110位于前向位置与停放位置中间的位置时。这是允许后视设备在正常驾驶条件下使用的位置。
图4和图5示出了驱动机构100的分解组装图,现在将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框架臂120能够由与电动折叠致动器130连接的多个部件可旋转地驱动。电动折叠致动器130(在图6中最佳示出)包括驱动一系列蜗杆轴和齿轮(未示出)的电动马达132,蜗杆轴和齿轮驱动主齿轮133(在图7A和7B中最佳示出),主齿轮133驱动一驱动联接器140,驱动联接器140继而驱动一驱动轴150,驱动轴150继而驱动离合器联接器160。离合器联接器160在图8中更详细地示出,并且在第一端具有止动构件165,止动构件165与框架臂120上的止动构件121互补。框架臂120经由碟形弹簧170(在替代实施例中,它可以是包括螺旋弹簧等任何类型的弹簧)形式的可压缩弹簧施加的张力布置朝向离合器联接器160偏压,使得止动构件165、121朝向彼此偏压,以形成互补的止动布置,其中离合器联接器160的旋转将导致框架臂120旋转。下文提供了各种部件的更详细解释。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驱动机构100如何防止离合器联接器160在前向方向上旋转超过限定的旋转角度。这是通过三个棘爪118(在图10和11中最佳地示出)来实现的,棘爪118围绕框架基座110的孔111等间距地设置,并且容纳在框架基座110中的凹部内,并且安装在弹簧(未示出)上,弹簧将棘爪118朝向离合器联接器160的底表面166偏压。离合器联接器160的底表面166由轴承116提供的低摩擦表面支撑,该低摩擦表面位于框架基座110的孔111的开口处。底表面166具有三个互补的棘轮构件167(如在图8中最佳地示出),它们围绕离合器联接器160的孔162等间距分布。在使用中,棘爪118和棘轮构件166的形状被配置成允许离合器联接器160沿向后方向自由旋转,但是由于棘爪118和棘轮构件167围绕旋转轴线的间距,防止其沿前向方向旋转超过部署位置。
在正常使用时,框架臂120可以由电动折叠致动器130在停放位置与部署位置之间旋转,在停放位置,止挡件114防止框架臂120旋转超过后向点,在部署位置,棘爪118和棘轮构件167防止离合器联接器160旋转超过部署位置。在这两种情况下,将检测到从到达框架臂停放位置的框架臂120或者被防止进一步向前旋转的离合器联接器160所关联的电动马达132汲取的电流增加,并且电动马达132将停止。
驱动机构100还被配置成当外部旋转力施加到框架臂120时,允许框架臂120手动地从部署位置“分离”。在外部旋转力施加到框架臂120的情况下,电动折叠致动器130将阻止旋转,并且止动构件121、165的斜面允许框架臂120克服弹簧170的偏压轴向远离离合器联接器160移动,并且分别向前或向后朝向前向位置或停放位置旋转。尽管框架臂120是分离的,框架臂120朝向离合器联接器160的偏压在止动构件121、165之间产生摩擦力,使得如果电动折叠致动器130要旋转离合器联接器160,框架臂120仍将由离合器联接器160驱动。
在框架臂120已经从其部署位置分离的情况下,它能够手动或通过使用电动折叠致动器130返回到其部署位置。当手动返回时,大于止动部件121、165之间摩擦力的外部旋转力施加到框架臂120上。由于离合器联接器160已经处于部署位置,所以框架臂120可以朝向部署位置简单地往回旋转,在该位置止动布置正确地将其定位在部署位置。
当使用电动折叠致动器130使框架臂120返回时,离合器联接器160向后旋转,这也将旋转框架臂120,直到止挡件114和停放止挡表面123接触并防止框架臂120进一步旋转。如果框架臂止动器121与离合器联接器止动器165脱离,离合器联接器160将继续克服止动器121、165之间的摩擦力旋转,直到它们重新接合,那么将检测到增加的电流消耗,并且电动马达132将停止。电动折叠致动器130的旋转方向随后将反转,使得离合器联接器160向前旋转,直到棘爪118和棘轮构件167阻止离合器联接器160旋转超过其部署位置。将检测到增加的电流汲取,并且电动马达132将停止。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已经公开了棘爪和棘轮构件,但是应当理解,可以采用在离合器联接器与框架基座之间提供扭转/旋转棘轮效应的任何变型。
再次参考图7A和图7B,其中示出了详细说明主齿轮133、驱动联接器140、驱动轴150、弹簧170与弹簧保持器171之间关系的分解图。如上文简要讨论,电动折叠致动器130驱动主齿轮133,主齿轮133具有由蜗杆轴(未示出)驱动的一系列齿134。主齿轮133具有允许驱动轴150穿过的孔135,并且还允许驱动联接器140的顶环144位于其中。主齿轮133还具有两个相对的狭槽136,狭槽136成形为接纳来自驱动联接器140的相应的外部相对驱动卡爪142。狭槽136和外部驱动卡爪142将旋转驱动从主齿轮133传递到驱动联接器140。
驱动联接器140具有允许驱动轴150穿过的孔141,并且还具有内部相对的驱动卡爪143,驱动卡爪143被配置成位于驱动轴150第一端处的相对狭槽153内。内部驱动卡爪143和狭槽153将旋转驱动从驱动联接器140传递到驱动轴150。驱动联接器140还具有底表面145和底凸缘146,用于支撑和保持弹簧170。
位于弹簧170下方的是弹簧保持器171,其具有允许驱动轴150穿过的孔172,并且还具有位于驱动轴150的相对狭槽153内的内部相对驱动卡爪175。内部驱动卡爪175和狭槽153将旋转驱动从驱动轴150传递到弹簧保持器171。弹簧保持器171还具有用于支撑弹簧170的顶表面173。
驱动轴150在其第一端具有凹槽155,用于容纳卡圈174(在图4和5中最佳地示出)。图9B和9D示出了驱动机构100的截面图,并详细示出了卡圈174如何在驱动轴150的第一端将弹簧保持器171、弹簧170和驱动联接器140保持在一起。
图9B示出了穿过图9A所示的线X-X截取的驱动机构100的截面图。图9C示出了图9B的详细视图,示出了主齿轮133、驱动联接器140、驱动轴150、弹簧170和弹簧保持器171之间的联接关系。
现在参考图8,示出了详细说明驱动轴150与离合器联接器160之间关系的分解图。驱动轴150具有两个相对的外部驱动卡爪154,外部驱动卡爪154位于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中间的位置,并正交于位于驱动轴150第一端的相对狭槽153定向。外部驱动卡爪154被配置成容纳在位于离合器联接器160的轴部段161的端部内的两个相对的凹部163内。外部驱动卡爪154和凹部163将旋转驱动从驱动轴150传递到离合器联接器160。
现在参考图9D和图9E,其中图9D示出了穿过图9A所示的线Y-Y截取的驱动机构100的截面图,图9E示出了图9D的详细视图,示出了驱动轴150和离合器联接器160之间的联接关系。
可以看出离合器联接器160的轴部段161如何位于驱动轴150和外部驱动卡爪154上方。框架臂120的轴部段127然后位于驱动轴150上方和离合器联接器160的孔162内部。框架臂120具有球形对准表面124,球形对准表面124支撑位于驱动轴150上方的框架臂保持器180,并且具有承靠在框架臂120的球形对准表面124上的互补球形对准表面182。驱动轴150在其第二端具有凹槽156,用于容纳卡圈183。从图9D中可以看出卡圈183如何在驱动轴150的第二端将框架臂保持器180和框架臂120保持在一起。
应当理解,驱动轴150用作拉伸构件来传输来自压缩弹簧170的力,这具有将框架臂120拉向离合器联接器160的效果,确保框架臂120在部署位置时稳定且精确地定位。当框架臂120与离合器联接器160分离时,框架臂120的球形表面124推压框架臂保持器180的球形表面182和卡圈183,这拉动驱动轴150、底部卡圈174和弹簧保持器171,并导致弹簧170进一步压靠驱动联接器140的底表面145。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卡圈已经用于将框架臂保持器、弹簧保持器和驱动轴保持在一起,但是应当理解,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有助于部件保持的任何变型。
驱动机构100因此被配置成适应各种元件的未对准或移位。框架臂保持器180与框架臂120之间形成的球形接头,结合框架臂120的锥形孔125,允许驱动轴150围绕球形接头铰接。驱动轴150相对于框架臂120的铰接程度受到轴体151与框架臂120的锥形孔125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限制。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已经公开了驱动轴与框架臂之间的球形接头,但是应当理解,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允许驱动轴与框架臂之间铰接的任何变型。
再次参考图7A,可以看到驱动联接器140中的内部驱动卡爪143和驱动轴150中的第一端部狭槽153彼此接合形成第一连接部,使得存在最小的旋转间隙(相对于驱动轴150的旋转轴线),但是具有相当大的轴向间隙(相对于驱动轴的旋转轴线)使得驱动轴150的狭槽153可以相对于驱动联接器140的内部驱动卡爪143轴向移动;以及相当大的径向间隙(相对于驱动轴150的旋转轴线)使得狭槽153和驱动轴150可以沿着驱动联接器140的内部驱动卡爪143径向移动。狭槽153和内部驱动卡爪143的配置也允许驱动轴150相对于驱动联接器140呈圆锥形枢转。
类似地,驱动轴150的外部驱动卡爪154和离合器联接器160的内部凹部163彼此接合,以形成第二连接装置,使得存在最小的旋转间隙(相对于驱动轴150的旋转轴线),但是具有相当大的轴向间隙(相对于驱动轴150的旋转轴线)使得驱动轴150的外部驱动卡爪154可以相对于离合器联接器160的内部凹部163轴向移动,和相当大的径向间隙(相对于驱动轴150的旋转轴线)使得驱动轴150的外部驱动卡爪154可以沿着离合器联接器160的内部凹部163径向移动。外部驱动卡爪154和内部凹部163的配置也允许驱动轴150相对于离合器联接器160的旋转轴线成圆锥形地枢转。
球形接头、驱动卡爪与狭槽/凹槽之间的间隙以及驱动卡爪与狭槽/凹槽之间的正交关系的组合效应允许在驱动联接器140、离合器联接器160和框架臂120不共享共同旋转轴线的情况下将旋转运动从驱动卡爪140传递到框架臂120。这个概念在图14至23中更容易表示,其中示出了根据替代实施例的简化驱动机构200的示意性图示。
现在参考图14,其中示出了简化的驱动机构200,其包括框架基座210、框架臂220和离合器联接器260,其中框架臂220和离合器联接器260共享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的互补止动构件。在该图和下面的图中,驱动轴250被显示为单体件,然而,在实践中,应当理解,希望将其制造成两件或更多件。此外,该图示出了具有集成为单体件的齿轮齿的驱动联接器240,然而,应当理解,它也可以制造成如第一实施例100中所示的两件或更多件。
图15示出了驱动机构200的部分组件,框架基座210被移除以显示电动折叠致动器230、驱动联接器240和弹簧270,弹簧270位于驱动联接器240与弹簧保持器271之间,弹簧保持器271形成驱动轴250的一部分。在该图示中,电动马达232经由蜗杆轴237驱动该驱动联接器240,蜗杆轴237与驱动联接器240的齿234接合。
现在参考图16A和16B以及图17,其中图16A和16B示出了驱动机构200的分解部分组件,图17示出了驱动机构200的截面图。应当理解,应用于驱动机构100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驱动传递概念应用于该实施例。
在驱动机构200的该图示中,旋转驱动从驱动联接器240传递到驱动轴250是通过驱动联接器240上的内部相对狭槽242和驱动轴250上的第一对外部驱动卡爪253来实现的。这不同于第一实施例100的外部相对的驱动卡爪142和相对的狭槽153,但是应当理解,它具有相同的效果。
框架臂220具有球形对准表面224,球形对准表面224支撑框架臂保持器280的互补球形表面282,框架臂保持器280形成驱动轴250的一部分,互补球形表面282承靠在对准表面224上。将再次理解,驱动轴250用作拉伸构件来传输来自弹簧270的力,以将框架臂220拉向离合器联接器260,确保框架臂220在部署位置时稳定且精确地定位。当框架臂220与离合器联接器260分离时,框架臂220的球形表面224承靠在框架臂保持器280的球形表面282,这拉动驱动轴250和弹簧保持器271的弹簧保持表面273,导致弹簧270进一步压靠驱动联接器240的底表面245。
形成在两个互补球形表面224、282之间的球形接头,加上框架臂220的锥形孔225,允许驱动轴250绕球形接头铰接。
图18A示出了驱动机构200的侧视图,图18B示出了驱动机构200的截面图,其中框架臂220和驱动轴250在分离位置被提起,使得框架臂220的止动构件221承靠在离合器联接器260的止动构件265的顶部。应当理解,弹簧270已经在弹簧保持器271的弹簧保持表面273与驱动联接器240的底表面245之间被进一步压缩。还可以看出离合器联接器260中的凹部263如何允许第二对外部相对的驱动卡爪254轴向移动而没有干涉。应当理解,驱动联接器240中的狭槽242也允许第一对外部驱动卡爪253轴向移动而没有干涉。
如图19所示,当框架臂220处于部署位置并且框架臂220、离合器联接器260、驱动轴250和驱动联接器240都共享同一旋转轴线时,驱动联接器240中的第一对外部驱动卡爪253和内部狭槽242在第一连接部中彼此接合,使得存在最小的旋转间隙(相对于驱动轴250的旋转轴线),但是具有相当大的轴向间隙(相对于驱动轴250的旋转轴线)使得驱动轴的第一对外部驱动卡爪253可以相对于驱动联接器240的内部狭槽242轴向移动,和相当大的径向间隙(相对于驱动轴250的旋转轴线)使得驱动轴250的第一对外部驱动卡爪253可以沿着驱动联接器240的内部狭槽242横向移动。第一对外部驱动卡爪253和内部狭槽242的配置也允许驱动轴250相对于驱动联接器240呈圆锥形枢转。
驱动轴250相对于驱动联接器240的轴向移动程度受到弹簧270的可压缩性的限制。驱动轴250相对于驱动联接器240的径向移动程度受到轴体251与驱动联接器240的孔24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限制。从图20中可以看出,第二对外部驱动卡爪254和离合器联接器260中的内部凹部263在第二连接部中彼此接合,使得存在最小的旋转间隙(相对于驱动轴250的旋转轴线),但是具有相当大的轴向间隙(相对于驱动轴250的旋转轴线)使得第二对外部驱动卡爪254和驱动轴250可以相对于离合器联接器260的内部凹部263轴向移动,和相当大的径向间隙(相对于驱动轴250的旋转轴线)使得驱动轴250的第二对外部驱动卡爪254可以沿着离合器联接器260的内部凹部263横向移动。第二对外部驱动卡爪254和内部凹部263的配置也允许驱动轴250相对于离合器联接器260的旋转轴呈圆锥形枢转。
铰接球形接头和驱动卡爪与狭槽系统之间的间隙以及驱动卡爪与狭槽系统之间的正交关系的组合效果允许在驱动联接器240、离合器联接器260和框架臂220不共享共同旋转轴线的情况下使旋转运动从驱动卡爪240传递到框架臂220。
在任何旋转运动角度,第一对外部相对驱动卡爪253的位置由驱动轴球形对准表面的中心和第二连接部的内部相对凹部263的位置确定。
在任何旋转运动角度,第二对外部相对驱动卡爪254的位置由驱动轴球形对准表面的中心和第一连接部件的内部相对狭槽242的位置确定。
应当理解,第一驱动连接组与第二驱动连接组优选但不排他性地正交。
还应当理解,提供部件之间的间隙是为了确保驱动轴没有显著的横向载荷,这保护轴和电动折叠致动器免受损坏载荷。
现在参考图21,其中示出了简化的驱动机构200,其示出了相对于驱动联接器250处于移位位置的框架臂220、离合器联接器260和驱动轴250,使得框架臂220的旋转轴线(J)不与驱动联接器240的旋转轴线(I)对准。
可以看出框架基座210的孔211如何容纳离合器联接器260的轴部段261、框架臂220的轴部段227和驱动轴250。离合器联接器260与孔211之间有一定量的间隙,这允许离合器联接器260与框架基座210之间有一定量的相对移动。
可以看出离合器联接器260如何具有容纳框架臂220的轴部段227和驱动轴250的孔262。框架臂220与孔262之间有一定量的间隙,这允许框架臂210与离合器联接器260之间的一些相对移动。
可以看出框架臂220如何具有容纳驱动轴250的锥形孔225。锥形孔225允许驱动轴250相对于框架臂220铰接。
从图21中可以看出,外力已经施加到框架臂220的端部,这已经导致框架臂220“倾斜”,并且与离合器联接器260的孔262的内部接触并将外力传递到孔的内部,离合器联接器260也已经倾斜并且与框架基部的孔21的内部接触,驱动轴250也已经相对于框架臂220、离合器联接器260和驱动联接器240铰接。
参照图22,可以看出,由第一对外部驱动卡爪253与内部相对狭槽242之间的接合限定的第一连接部允许驱动轴250相对于驱动联接器240枢转。参照图23,可以看出,由第二对外部驱动卡爪254与离合器联接器260的内部相对凹部263之间的接合限定的第二连接部允许驱动轴250相对于离合器联接器260径向移动。
应当理解,尽管框架臂220的旋转轴线(1)与驱动联接器240的旋转轴线(J)之间未对准,驱动机构200仍然能够传递旋转运动,并且驱动机构200能够吸收来自外部冲击的力,而不会将其传递回驱动联接器240并损坏电动折叠致动器230。
还应当理解,框架臂的旋转轴线与驱动联接器的旋转轴线之间的未对准不仅仅是通过施加到框架臂上的一些外力发生的,也可以通过使用较低精度的部件,例如接近网形状的部件来发生。
在说明书和随后的权利要求书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诸如“具有”和“含有”之类的变体将被理解为暗示包含所述整数或整数组,但不排除任何其他整数或整数组。
本说明书中对任何现有技术的引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承认任何形式的建议,即这种现有技术构成了普通常识的一部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使用不限于所描述的特定应用。关于这里描述或描绘的特定元件和/或特征,本发明在其优选实施例中也不受限制。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是能够进行多种重新排列、修改和替换,而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阐述和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可以采用具有或不具有结合止动器和棘轮构件的离合器联接器,并且旋转驱动从驱动联接器到框架臂的传递仍然可以实现。
请注意,以下权利要求仅是临时权利要求,并且作为可能的权利要求的示例提供,并且不旨在限制基于本申请的任何未来专利申请中可能要求的范围。整数可以在以后添加到示例权利要求中或从示例权利要求中省略,以便进一步定义或重新定义本发明。
附图标记列表
100 驱动机构
110 框架基座
111 孔
113 安装点
114 止挡件
116 轴承
118 棘爪
120 框架臂
121 止动构件
122 前向止挡表面
123 停放止挡表面
124 对准表面
125 孔
127 轴部段
130 电动折叠致动器
132 电动马达
133 主齿轮
134 齿
135 孔
136 相对狭槽
140 驱动联接器
141 孔
142 驱动卡爪
143 驱动卡爪
144 顶环
145 底表面
146 底凸缘
150 驱动轴
151 轴体
153 狭槽
154 驱动卡爪
155 凹槽
156 凹槽
160 离合器联接器
161 轴部段
162 孔
163 凹部
165 止动构件
166 底表面
167 棘轮构件
170 碟形弹簧
171 弹簧保持器
172 孔
173 顶表面
174 卡圈
175 驱动卡爪
180 框架臂保持器
182 对准表面
183 卡圈
200 驱动机构
210 框架基座
211 孔
220 框架臂
221 止动构件
224 对准表面
225 锥形孔
227 轴部段
230 电动折叠致动器
232 电动马达
234 齿
237 蜗杆轴
240 驱动联接器
241 孔
242 狭槽
245 底表面
250 驱动轴
253 驱动卡爪
254 驱动卡爪
260 离合器联接器
261 轴部段
262 孔
263 凹部
265 止动构件
270 弹簧
271 弹簧保持器
273 保持表面
280 框架臂保持器
282 球形表面
J 第一旋转轴线
I 第二旋转轴线

Claims (11)

1.用于装配到机动车辆的外部后视设备的驱动机构(100,200),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可安装在车辆上的框架基座(110,210);
框架臂(120,220),所述框架臂用于容纳所述外部后视设备,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基座(110,210)围绕第一轴线(J)旋转;
驱动联接器(140,240),所述驱动联接器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基部(110,210)绕第二轴线(I)旋转;和
驱动轴(150,250),所述驱动轴通过第一连接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联接器(140,240),并且通过第二连接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框架臂(120,220),使得所述驱动轴(150,250)能够将旋转运动从所述驱动联接器(140,240)传递到所述框架臂(120,220),
其中,所述框架臂(120,220)和驱动轴(150,250)可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轴线(J)和所述第二轴线(I)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允许所述驱动轴(150,250)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联接器(140,240)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一对驱动卡爪(143,253),所述驱动卡爪配置成位于一对凹部或狭槽(153,242)内,所述凹部或狭槽被成形为接纳所述驱动卡爪(143,253),其中旋转驱动能够在所述驱动卡爪(143,253)与所述凹部或狭槽(153,242)之间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一对驱动卡爪(143)设置在所述驱动联接器(140)上,并且所述一对凹部和狭槽(153)设置在所述驱动轴(150)上,或者所述一对驱动卡爪(253)设置在所述驱动轴(250)上,并且所述一对凹部或狭槽(242)设置在所述驱动联接器(240)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允许所述驱动轴(150,250)相对于所述框架臂(120,220)未对准。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离合器联接器(160,260),所述离合器联接器在所述驱动轴(150,250)与所述框架臂(120,220)之间传递旋转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一对驱动卡爪(154,254),所述一对驱动卡爪被配置成位于一对凹部或狭槽(163,263)内,所述凹部或狭槽被成形为接纳所述驱动卡爪(154,254),其中,旋转驱动可在所述驱动卡爪(154,254)与所述凹部或狭槽(163,263)之间传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一对驱动卡爪(154,254)设置在所述驱动轴(150,250)上,并且所述一对凹部或狭槽(163,263)设置在所述离合器联接器(160,260)上,或者
所述一对驱动卡爪设置在所述离合器联接器上,所述一对凹部和狭槽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电动折叠致动器(130,230),用于在所述驱动联接器(140,240)与所述框架基座(110,210)之间产生相对旋转。
10.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后视设备,所述外部后视设备具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驱动机构(100,2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部后视设备,其中,所述框架臂(120,220)容纳用于至少一个反射元件的壳体,反射元件特别是呈镜子、相机和/或传感器的形式。
CN201880044073.7A 2017-05-11 2018-05-04 驱动机构和后视设备 Active CN1108095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7901755 2017-05-11
AU2017901755A AU2017901755A0 (en) 2017-05-11 Drive mechanism
PCT/EP2018/061585 WO2018206458A1 (en) 2017-05-11 2018-05-04 Drive mechanism and rear view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9536A true CN110809536A (zh) 2020-02-18
CN110809536B CN110809536B (zh) 2022-12-20

Family

ID=62222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4073.7A Active CN110809536B (zh) 2017-05-11 2018-05-04 驱动机构和后视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1509B2 (zh)
EP (1) EP3630548B1 (zh)
CN (1) CN110809536B (zh)
WO (1) WO20182064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6458A1 (en) * 2017-05-11 2018-11-15 Smr Patents Sarl Drive mechanism and rear view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8181A (en) * 1985-01-22 1988-03-01 Niles Parts Co., Ltd. Shock absorbing apparatus for a door mirror of automobiles
JPH11240385A (ja) * 1997-12-24 1999-09-07 Ichikoh Ind Ltd 電動格納式ドアーミラーにおける電格ユニット及び手動格納式ドアーミラー
US20040218297A1 (en) * 2003-02-04 2004-11-04 Ichikoh Industries, Ltd. Motorized retracting unit and motorized retractable rearview mirror
US20090040639A1 (en) * 2007-05-31 2009-02-12 Ichikoh Industries, Ltd. Vehicle outside mirror device
CN103963709A (zh) * 2013-01-29 2014-08-06 梅克拉-朗两合公司 电力转动调整元件
US20150097955A1 (en) * 2010-02-10 2015-04-09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CN106255618A (zh) * 2014-04-19 2016-12-21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无侧后视镜的后视装置的机动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9586A (en) * 1998-06-15 2000-08-29 Donnelly Corporation Filled polyolefin mirror support
US7303294B1 (en) * 2004-09-14 2007-12-04 Magna Donnelly Mirrors North America L.L.C. Vehicle mirror system with reduced friction actuation and movement
US7448762B2 (en) * 2006-09-13 2008-11-11 Fu-Chu Su Universal sideview mirror for car
US9969334B2 (en) * 2010-02-10 2018-05-15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JP2017171172A (ja) * 2016-03-24 2017-09-2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視認装置
WO2018206458A1 (en) * 2017-05-11 2018-11-15 Smr Patents Sarl Drive mechanism and rear view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8181A (en) * 1985-01-22 1988-03-01 Niles Parts Co., Ltd. Shock absorbing apparatus for a door mirror of automobiles
JPH11240385A (ja) * 1997-12-24 1999-09-07 Ichikoh Ind Ltd 電動格納式ドアーミラーにおける電格ユニット及び手動格納式ドアーミラー
US20040218297A1 (en) * 2003-02-04 2004-11-04 Ichikoh Industries, Ltd. Motorized retracting unit and motorized retractable rearview mirror
US20090040639A1 (en) * 2007-05-31 2009-02-12 Ichikoh Industries, Ltd. Vehicle outside mirror device
US20150097955A1 (en) * 2010-02-10 2015-04-09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CN103963709A (zh) * 2013-01-29 2014-08-06 梅克拉-朗两合公司 电力转动调整元件
CN106255618A (zh) * 2014-04-19 2016-12-21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无侧后视镜的后视装置的机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81509B2 (en) 2021-04-20
US20200164805A1 (en) 2020-05-28
EP3630548B1 (en) 2021-06-23
CN110809536B (zh) 2022-12-20
EP3630548A1 (en) 2020-04-08
WO2018206458A1 (en)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9709B (zh) 具有空间紧凑的过载离合器的车轮扰流器
US8366284B2 (en) Vehicle mirror power fold mechanism
US7172298B2 (en) Power fold mechanism for vehicle mirrors
CN113677563A (zh) 可收回动力踏板远程驱动器
CN1061303C (zh) 以动力克服反向弹簧偏压进入向后折叠位置的反光镜组件
US8075019B2 (en) Device for restraining a vehicle occupant
JP5946900B2 (ja) 長さ調節可能な外部ミラー装置
JP5974080B2 (ja) 車外ミラー調節手段のための自動切り替えクラッチ
CN100497044C (zh) 铰接致动器和调节铰接致动器的两部分相对位置的方法
CN110809536B (zh) 驱动机构和后视设备
CN109707842B (zh) 换挡驱动器
US20050105199A1 (en) Mirror parking mechanism
CN113544397A (zh) 主动式空气动力学部件的不可反向驱动的离合器装置
CN110588517B (zh) 一种可折叠的后视镜装置
KR20020010566A (ko) 미러회전장치
US6942082B1 (en) Drive coupling
US6893092B1 (en) Inertia increasing vehicle seat adjustment mechanism
EP1798059B1 (en) Pivoting device for a centrifugal traction assembly of a vehicle
US20110033229A1 (en) Device for disconnecting and reconnecting automatically two adjacent lengths of an elong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member, such as a push-pull cable, a rod or a bar, particularly for use in motor vehicles
JP2013519584A (ja)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U2423600A (en) A mirror rotation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