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3051A -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3051A
CN110803051A CN201911187151.1A CN201911187151A CN110803051A CN 110803051 A CN110803051 A CN 110803051A CN 201911187151 A CN201911187151 A CN 201911187151A CN 110803051 A CN110803051 A CN 110803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harging
conversion unit
energy storag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71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3051B (zh
Inventor
张建兴
陈世锋
徐红刚
马帅
陈常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Mi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Mi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Mi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Mi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71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3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3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3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3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3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3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4Optimising energy costs, e.g. responding to electricity 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其包括具有多个隔离型双向充放电AC/DC变换模块的AC/DC变换单元,具有充电控制板和多个隔离型单向DC/DC变换模块的DC/DC变换单元,具有储能控制板、BMS和多个储能电池模块的储能电池单元,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交流母线,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器件外接充电终端,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储能电池单元的第一端口;D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器件连接储能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口,输出端外接充电终端;监控系统分别通过CAN总线连接充电控制板、储能控制板和充电终端。本发明通过对AC/DC变换模块、DC/DC变换模块和电池模块的电路拓扑设计,实现充电和储能在设备侧的一体化融合,并可提供多种充电及储能工作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型充电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辆充换电设施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直流快速充电桩可以解决电池快充问题,缩短车辆充电时间,但对电源容量要求较高,会导致电网功率冲击加剧等不利影响;储能设备可实现负荷削峰移谷,减少配电系统增容。因此,如何降低对电源容量需求,充分利用储能设备解决直流快充在电源容量不足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成本,成为电动车辆直流快充产品发展过程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中,充电设备和储能设备通常为独立设备,且由于充电设备和储能设备功能侧重不同,通常充电设备采用功率为单向的AC/DC变换模块并进行控制,储能设备则采用功率双向可控的AC/DC变换模块进行控制,并且,业内搭建的系统多为两者在交流侧并联实现,没有在设备侧进行一体化设计,使得设备效率低、尺寸大、占地面积大。如何实现充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一体化融合,并且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下的电路拓扑变换,以满足不同充电功率需求,也是当前的难点问题。并且在集成的同时,最好能尽可能实现各功能单元之间以及功能单元与储能电池之间电压范围等参数的匹配,从而实现最低成本投入及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型充电桩,通过对AC/DC变换模块、DC/DC变换模块和电池模块的电路拓扑设计,实现充电和储能在设备侧的一体化融合,并可提供多种充电及储能工作模式。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包括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单元、监控系统和多个开关器件,所述AC/DC变换单元包括N1个并联的隔离型双向充放电AC/DC变换模块,所述DC/DC变换单元包括充电控制板和N2个并联的隔离型单向DC/DC变换模块,所述储能电池单元包括储能控制板、BMS和N3个并联的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所述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交流母线,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器件外接充电终端,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储能电池单元的第一端口;所述D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器件连接储能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口,输出端外接充电终端;所述监控系统分别通过CAN总线连接充电控制板、储能控制板和充电终端,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通过充电终端获取电动车辆的充电需求Ps;在判断Ps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Pa时,控制第一开关器件断开,第二和第三开关器件闭合,并向储能控制板和充电控制板发出相应的充电控制指令和输出功率控制指令,以通过电网电源和储能电池单元同时为电动车辆充电;在判断Ps不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Pb时,控制第一和第二开关器件断开,第三开关器件闭合,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以通过电网电源为电动车辆充电;在判断电网断电时,控制第一和第三开关器件断开,第二开关器件闭合,并向充电控制板发出相应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以通过储能电池单元为电动车辆充电;在判断Ps为零时,控制第一和第二开关器件断开,第三开关器件闭合,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充电或放电控制指令,以实现AC/DC变换单元对储能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或放电控制;所述储能控制板通过CAN总线连接BMS和AC/DC变换单元;所述储能控制板被构造为将从BMS获取的电池信息上传至监控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充电或放电功率控制指令以实现对储能电池单元的充放电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对AC/DC变换单元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所述充电控制板被构造为根据接收到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对DC/DC变换单元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所述Pb≤Pm1<Pa,所述Pm1为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高功率值。基于该方案,实现将充电和储能在设备侧的一体化融合,并能提供多种充电及储能工作模式供选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在电网电源和储能电池单元同时为电动车辆充电时,控制AC/DC变换单元按其对应的最高功率值Pm1输出。由此,尽可能的最大利用上一级配电网提供的充电资源,减少电池充放电的频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与监控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并实时控制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侧实时功率P10,使P10≤P11;所述P11为监控系统中预设的交流侧补能限制功率,P11≤Pm1。由此,在实现定输入功率策略的同时,保证上一级配电网不过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与监控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上一级配电网的实时功率P0;计算当前时刻/时段除所述储能型充电桩外的其它负荷的实时功率和Pd以及其与上一级配电网变压器的额定功率PN的差值P12,所述Pd=P0-P10,P12=PN-Pd;实时控制下一时刻/时段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当P12≤Pm1时,将P12作为下一时刻/时段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0≤P12,当P12>Pm1,将Pm1作为下一时刻/时段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0≤Pm1。由此,在实现变输入功率策略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利用上一级配电网提供的充电资源,且能保证上一级配电网不过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与监控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内置定输入功率和变输入功率两种控制策略;在定输入功率控制策略被选择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并实时控制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侧实时功率P10,使P10≤P11≤Pm1,所述P11为监控系统中预设的交流侧补能限制功率;在变输入功率控制策略被选择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上一级配电网的实时功率P0;计算当前时刻/时段除所述储能型充电桩外的其它负荷的实时功率和Pd以及其与上一级配电网变压器的额定功率PN的差值P12,所述Pd=P0-P10,P12=PN-Pd;实时控制下一时刻/时段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当P12≤Pm1时,将P12作为下一时刻/时段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0≤P12,当P12>Pm1,将Pm1作为下一时刻/时段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0≤Pm1。由此,可提供定输入功率和变输入功率两种控制策略供用户选择,使得充电桩的应用场景更广泛,应用灵活性也大大提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高功率值Pm1不小于电网可提供给充电桩的最大功率;所述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高功率值Pm1和D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高功率值Pm2累加后不小于充电桩对电动车辆充电的最大功率输出。优选的,所述储能电池单元对应的最高能量值不低于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功率值的两倍,且不低于给单台电动车辆充电时所需提供的最大能量。由此,使得充电桩内部的各功能单元及其对应的模块数量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保证功能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硬件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控系统在判断Ps为零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充电或放电控制指令以实现AC/DC变换单元对储能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或放电控制;具体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且储能电池单元内的能量值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Pc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放电控制指令,例如,在白天电网峰价段时进行放电;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且储能电池单元内的能量值小于其对应的最高能量值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充电控制指令,例如,在夜晚电网谷价段时对电池进行充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单元、监控系统和多个开关器件布置在同一个充电柜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采用模块化同尺寸设计,均为前插拔后接线;所述开关器件选用直流接触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选用计量表,第二检测装置选用测控表。
方案二:一种充电系统,其包括方案一及其任意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充电终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分结合了现有双向隔离型AC/DC变换模块和隔离型DC/DC变换模块的特点,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使储能型充电桩电路一体化融合设计,在满足同样的控制目标和系统需求情况下,通过灵活配置的电路拓扑,可以根据控制策略实现多种模式输出,包括:在有电动车辆充电需求时根据车辆充电需求功率大小,可选择仅利用电网交流侧AC/DC变换充电、仅利用电池直流侧DC/DC变换充电、交流侧与直流侧同时工作对外充电的三种工作模式,以及利用空闲无车充电时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2)基于本发明的电路拓扑设计,可根据需求分别或同时实现定输入功率控制策略和变输入功率控制策略两种策略,以适应不同电源场景下的充电桩安装限制要求。
(3)本发明利用控制DC/DC变换连接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出,可实现将充电与储能功能在一套设备上一体化集成,成套设备高度集成后可安装在一个充电柜体内,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降低了设备造价,减少了设备占地。
(4)本发明实现了在电源容量不足时通过电网和电池同时向车辆充电的功能,降低了对电网容量的需求,具备在电网容量不足的城市区域内灵活部署的优势;同时还能根据电网的谷峰价格差异,在电网谷电时段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白天电网峰价段时进行放电,以赚取差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储能型充电桩的电路拓扑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充电系统的户外机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公开一种新型储能型充电桩,主要由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单元、监控系统、计量表、测控表和多个开关器件组成。
AC/DC变换单元主要用于将交流整流为直流或者将直流逆变为交流,以实现双向充放电功能。AC/DC变换单元主要由多个并联的隔离型双向充放电AC/DC变换模块(简称AC/DC模块)组成,可将交流电直接转换为电动车辆所需要的匹配电压范围。AC/DC模块具体可选用业内最新研制的15kW AC/DC隔离型双向充放电模块。
DC/DC变换单元主要用于将电池的直流能源输出为电压和电流可调的直流输出,给外部电动车辆充电。DC/DC变换单元主要包括充电控制板和多个并联的隔离型单向DC/DC变换模块(简称DC/DC模块)。其中,充电控制板接收监控系统发出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用于实现对多个DC/DC模块的输出功率控制,可选用目前充电桩产品适用的通用控制板;DC/DC模块具体可选用充电桩行业中常规的15kW DC/DC隔离型单向模块。
储能电池单元主要用于存储电能,并在对外充电功率不足时提供充电能量。储能电池单元主要包括储能控制板、BMS(电池管理系统)和多个并联的储能电池模块(简称电池),其中,BMS主要用于储能电池模块的监控和保护,实现电池实时状态的检测和各个电池之间的均衡等功能;储能控制板通过CAN总线连接BMS,用于将从BMS获取的电池信息上传至监控系统,实现对储能电池模块的监视和保护;储能控制板同时还通过CAN总线连接AC/DC模块,并接收监控系统发出的充放电功率控制指令(充电功率控制指令和放电功率控制指令)和输出功率控制指令,实现对AC/DC模块的充放电控制;电池可选用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磷酸铁锂型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3000次。其中,充电控制指令主要包括用于指示储能电池单元充电、放电或待机的状态信息;输出功率控制指令主要包括AC/DC变换单元和储能电池单元或者AC/DC变换单元输出的与待充电电动车辆电压电流需求值相匹配的电压电流值。
K1为AC/DC变换单元连接储能电池单元的直流接触器;K2为储能电池单元连接DC/DC变换单元的直流接触器;K3为AC/DC变换单元连接输出充电终端的直流接触器。这些器件可按通流容量选用容量匹配的业内常规直流接触器,并通过线缆与监控系统电连接。
监控系统主要由主控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组成,并配置有CAN接口、RS485接口、开关量输出DO接口等对外连接接口。监控系统通过CAN总线分别连接充电控制板和储能控制模块,用于实现对于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BMS的监视和控制;通过CAN总线连接充电终端,以获取车辆充电功率需求;同时,还通过开关量输出DO接点控制K1、K2、K3的开合;此外,还可通过RS485总线连接布置在AC/DC变换单元输入测的M1计量表和布置在上一级配电网侧的M2测控表。
M1计量表主要用于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的实时功率,可选用业内常用的双向智能三相数字电表(具备计量功能,电网公司检定的表);M2测控表主要用于检测上一级配电网实时功率,可选用业内常用的智能三相测控仪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需要对储能型充电桩的电量进行计费,故与充电桩连接的M1优选带有计量功能的计量表;由于仅需要监测配电网实施功率,故M2选用常规的不带计量功能的测控表即可。
在实际应用时,AC/DC变换单元中包含的AC/DC模块的数量为N1,N1根据单个模块的单位功率值和总功率需求计算数量;DC/DC变换单元中包含的DC/DC模块的数量为N2,N2根据单个模块的单位功率值和总功率需求计算数量;储能电池单元中包含的电池的数量为N3,N3根据单个模块的电池能量值和总充电能量需求计算数量。其中:N1个AC/DC模块对应的最大功率值Pm1可按电网可提供给充电桩的最大功率来设计;N1个AC/DC模块对应的最大功率Pm1和N2个DC/DC模块对应的最大功率Pm2累加后可按充电桩对车辆充电的最大功率需求设计;N3个电池对应的能量值不低于N1个AC/DC模块对应的功率值的两倍,且应不低于给单台电动车辆充电时所需提供的最大能量(通常电动车辆上的电池包能量是固定值,充电能量需求在0~固定值之间,固定值即所需最大能量)。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值一般根据行业标准规定的序列选取,主要包括60kW、90kW、120kW等,因此,N1个AC/DC模块和N2个DC/DC模块累加后对应的最大功率通常也不会超出标准所列序列范围。另外,一般电池的充电倍率为0.5C,故实施例中优选电池能量数值为充电功率数值的两倍。
基于上述则,结合充电桩的设计规格容量,对N1、N2、N3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以较少的模块数量实现低成本设计并结合监控系统的控制策略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车辆充电需求。目前业内单个模块功率值通常为15k或20k的定值,例如,充电桩对车辆充电的最大功率为60kW,充电桩给单台电动车辆充电时所需提供的最大能量为60kWh,可设计:AC/DC变换单元中具有2个15kW的AC/DC模块,每个AC/DC模块的功率值为15kW;DC/DC变换单元中具有2个15kW的DC/DC模块,每个DC/DC模块的功率值为15kW;储能电池单元中具有4块电池15kWh模组共60kWh,每个电池模组的能量值为15kWh。
基于上述新型储能型充电桩,可提供以下四种工作模式:
1)较大充电功率需求时,即电动车辆的充电需求Ps≥Pa时,所述Pa为预设的第一阈值,通常大于AC/DC交换单元对应的最大功率值Pm1;K1断开,K3和K2闭合,AC/DC变换单元和DC/DC变换单元同时向充电终端输出,即同时利用电网电源和电池能源向电动车辆充电;
2)较小充电功率需求时,Ps≤Pb时,所述Pb为预设的第二阈值,通常不大于AC/DC交换单元对应的最大功率值Pm1;K1断开,K3闭合,K2断开,仅AC/DC变换单元向充电终端输出,利用电网电源向电动车辆充电;
3)电网断电,K1和K3断开,K2闭合,仅DC/DC变换单元向充电终端输出,即利用电池能源向电动车辆充电。
4)无充电需求时,K1闭合,K2和K3断开,监控系统根据当地峰谷电价控制AC/DC变换单元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也称充放电模式。例如,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段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电价高峰时段对电池进行放电,实现储能系统的峰谷套利使用。
上述四种工作模式中,较大、较小充电功率需求的判断以及具体工作模式的选择均由监控系统完成。监控系统根据获取到的车辆充电功率需求以及各功能单元功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控制相应开关器件的断开或闭合,以作出智能选择。实际应用时,本发明考虑优先满足对电动车辆充电的三种工作模式,即在有电动车辆充电需求时,监控系统可根据车辆充电需求功率大小,智能选择仅利用电网交流侧AC/DC变换单元充电,仅利用电池直流侧DC/DC变换单元充电,或者交流侧与直流侧同时工作对外充电这三种不同电路工作模式;在车辆充电频次不高的情况下(例如,夜间),可利用电网谷电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白天电网峰价段时进行放电,以赚取差价,也可利用白天空闲无车充电时对电池进行充电。
基于上述新型储能型充电桩,本发明还可以单独实现定输入功率和变输入功率两种控制策略的任意一种或同时实现两种控制策略,具体如下:
(1)定输入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下,交流侧输入功率最大值为预先设定的值(即补能限制功率P11),也就是说,交流侧输入功率具有上限值,当然该上限值不超过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大功率Pm1。
部分场景中,用户能够提供的电源容量为固定功率值,预先给定的交流侧电源容量。这种场景下,可在监控系统中预先设定固定的交流侧补能限制功率P11,通过M1计量表检测充电桩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即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后,并由监控系统自动调节控制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使其不超过补能限制功率P11,即P10≤P11。在这种场景中,通常根据预先给定的补能限制功率P11去设计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大功率Pm1,通常Pm1等于或略大于P11。
2)变输入功率控制策略:在该策略下,交流侧输入功率最大值不固定,可尽量最大限度利用上一级配电网设备最大容量,同时也要保证上一级配电系统不过载(即不超过上一级配电网变压器的额定功率PN)。
部分场景中,用户对上一级配电网能够提供给该充电桩的实际电源容量无法确定,且提供电源容量的同时需要保证充电桩接入运行后上一级配电网不过载,故需要实时检测上一级配电网变压器容量下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源容量。最大电源容量即为充电桩接入后输入功率为零时,变压器额定功率PN减去其它负荷功率的总和。在充电桩接入前,可设定一个充电桩输入侧实时功率P10的初始值,例如,可计算之前一段时间内其它负荷运行功率的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计算初始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2(额定功率PN与该平均值之差),当然,也可根据其它计算方式或根据经验直接设定初始的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2;在充电桩接入运行后,监控系统通过M2测控表实时检测设上一级配电网的实时功率P0,通过M1计量表检测充电桩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当前时刻其它负荷实时功率和Pd=P0-P10;根据PN和Pd的差值来计算储能型充电桩可用的最大功率限值,将其作为下一时刻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2,即P12=PN-Pd,并调节控制充电桩下一时刻输入侧实时功率P10≤P12。这种场景下,可根据实际需求及其它负荷运行功率的历史数据设计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大功率Pm1,例如,设计Pm1大于其它负荷运行功率的平均值,且满足充电桩对电动车辆充电的最大功率输出。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求设计具体的计算频率,采用时刻(例如,每3秒)或采用时段(例如,每3分钟)作为计算单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两种控制策略,无论是预设的交流侧补能限制功率P11还是实时计算的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2,均不超过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大功率Pm1,特别是变功率策略,当计算P12大于Pm1时,可直接设定P12=Pm1,以避免上一级配电系统过载。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定功率输入策略确定后,相关的线缆及功率设备也随之确定,一般也不再调节为变输入功率控制策略。而在变输入功率控制策略场景下,相关的线缆及功率设备通常按可用的最大功率值设计,通过监控系统软件策略的调整,通常能具备调节为定功率输入策略的条件。
监控系统通过CAN总线连接充电终端,根据充电终端读取的车辆充电功率需求Ps,自动识别充电需求,实时检测储能系统可充/可放电量,判断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充电工作模式,自动控制功率对车辆充电,实现慢速补能、快速充电。其中,慢速补能是指:在无电动车辆充电时,可仅用AC/DC变换单元对储能电池满足充电,将电池能量补充至满电量;快速充电是指:当有车辆充电时,AC/DC变换单元和DC/DC变换单元可同时工作,将电网能量和电池能量大功率输出至电动车辆,实现对电动车辆快速充电,从而减少充电桩对于电网容量的需求。
由此可见,相比现有的储能型充电桩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现有储能型充电桩方案由单独的充电设备、储能设备在交流侧并联组成,设备一体化程度低、成本高、效率低;本方案将充电设备和储能设备两种设备集成一体化融合设计,在一种设备上完成,从而降低设备成本。
2)现有储能型充电桩方案,难以实现灵活的电路变换;本方案在设备一体化集成后,可以根据控制策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输出,在满足同样的控制目标和系统需求情况下,设备占地面积小、效率高,具备在电网容量不足的城市区域内灵活部署的优势。
结合图2所示,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充电系统,主要包括储能型充电桩和充电终端。储能型充电桩采用上述方案,将充电设备与储能设备模块化一体化设计在同一个充电柜内,其中,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均可采用模块化同尺寸设计,均为前插拔后接线,便于实现紧凑化的功率模块结构设计布局;电池单元同样采用业内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模块设计。储能型充电桩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减少了外围元件空间,便于实现在较小空间内的紧凑布局,成套设备高度集成后安装于户外柜体内,充电终端单独布置,设备整体尺寸小,集成密度高,系统成本低,便于城市区域内灵活部署。充电终端单独设计在另一个充电柜内,充电终端可根据需求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充电枪,以为至少一台电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综上可见,本发明是对充电、储能的模块化一体化融合电路设计与集成应用,通过利用控制DC/DC变换连接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出,及电网侧AC/DC变换模块的输出,可实现多种模式输出的电路设计;电路可实现利用电网交流侧AC/DC变换充电、利用电池直流侧DC/DC变换充电、交流侧与直流侧同时工作对外充电等多种运行模式。本发明可充分发挥各种技术优点,可满足电源容量不足场景下的电动车辆大功率直流快充需求,实现电池慢速补能、直流输出快速充电等功能,最大化的降低直流充电桩对于电源容量的需求,提高设备系统效率,实现集成创新,可充分发挥设备一体融合化后功能强、效率高、占地小、智能化的特点,是城市电动车辆直流快充设备发展的重要选择方案之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单元、监控系统和多个开关器件,所述AC/DC变换单元包括N1个并联的隔离型双向充放电AC/DC变换模块,所述DC/DC变换单元包括充电控制板和N2个并联的隔离型单向DC/DC变换模块,所述储能电池单元包括储能控制板、BMS和N3个并联的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所述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交流母线,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器件外接充电终端,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储能电池单元的第一端口;所述D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器件连接储能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口,输出端外接充电终端;所述监控系统分别通过CAN总线连接充电控制板、储能控制板和充电终端,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通过充电终端获取电动车辆的充电需求Ps;
在判断Ps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Pa时,控制第一开关器件断开,第二和第三开关器件闭合,并向储能控制板和充电控制板发出相应的充电控制指令和输出功率控制指令,以通过电网电源和储能电池单元同时为电动车辆充电;
在判断Ps不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Pb时,控制第一和第二开关器件断开,第三开关器件闭合,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以通过电网电源为电动车辆充电;
在判断电网断电时,控制第一和第三开关器件断开,第二开关器件闭合,并向充电控制板发出相应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以通过储能电池单元为电动车辆充电;
在判断Ps为零时,控制第一和第二开关器件断开,第三开关器件闭合,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充电或放电控制指令,以实现对储能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或放电控制;
所述储能控制板通过CAN总线连接BMS和AC/DC变换单元,所述储能控制板还被构造为:将从BMS获取的电池信息上传至监控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充电或放电功率控制指令对储能电池单元的充放进行电控制,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对AC/DC变换单元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
所述充电控制板被构造为根据接收到的输出功率控制指令对DC/DC变换单元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
所述Pb≤Pm1<Pa,所述Pm1为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高功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在电网电源和储能电池单元同时为电动车辆充电时,控制AC/DC变换单元按其对应的最高功率值Pm1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监控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
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并实时控制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侧实时功率P10,使P10≤P11;所述P11为监控系统中预设的交流侧补能限制功率,P11≤Pm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监控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
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上一级配电网的实时功率P0;计算当前时刻/时段除所述储能型充电桩外的其它负荷的实时功率和Pd以及其与上一级配电网变压器的额定功率PN的差值P12,所述Pd=P0-P10,P12=PN-Pd;实时控制下一时刻/时段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当P12≤Pm1时,将P12作为下一时刻/时段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0≤P12,当P12>Pm1,将Pm1作为下一时刻/时段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0≤Pm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监控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监控系统还被构造为:内置定输入功率和变输入功率两种控制策略;
在定输入功率控制策略被选择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并实时控制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侧实时功率P10,使P10≤P11≤Pm1,所述P11为监控系统中预设的交流侧补能限制功率;
在变输入功率控制策略被选择时,
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AC/DC变换单元输入侧实时功率P10,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上一级配电网的实时功率P0;计算当前时刻/时段除所述储能型充电桩外的其它负荷的实时功率和Pd以及其与上一级配电网变压器的额定功率PN的差值P12,所述Pd=P0-P10,P12=PN-Pd;实时控制下一时刻/时段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侧实时功率P10,当P12≤Pm1时,将P12作为下一时刻/时段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0≤P12,当P12>Pm1,将Pm1作为下一时刻/时段交流侧最高补能功率,P10≤Pm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高功率值Pm1不小于电网可提供给充电桩的最大功率;所述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高功率值Pm1和DC/DC变换单元对应的最高功率值Pm2累加后不小于充电桩对电动车辆充电的最大功率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单元对应的最高能量值不低于AC/DC变换单元对应的功率值的两倍,且不低于给单台电动车辆充电时所需提供的最大能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在判断Ps为零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充电或放电控制指令以实现AC/DC变换单元对储能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或放电控制;具体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且储能电池单元内的能量值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Pc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放电控制指令;
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且储能电池单元内的能量值小于其对应的最高能量值时,向储能控制板发出相应的充电控制指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储能电池单元、监控系统和多个开关器件布置在同一个充电柜内;所述AC/DC变换单元、DC/DC变换单元采用模块化同尺寸设计,均为前插拔后接线;所述开关器件选用直流接触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选用计量表,第二检测装置选用测控表。
10.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型充电桩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充电终端。
CN201911187151.1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Active CN110803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151.1A CN110803051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151.1A CN110803051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3051A true CN110803051A (zh) 2020-02-18
CN110803051B CN110803051B (zh) 2021-07-27

Family

ID=6949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7151.1A Active CN110803051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3051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1726A (zh) * 2020-03-20 2020-06-05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充电桩的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11262298A (zh) * 2020-03-09 2020-06-09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和电路
CN111284356A (zh) * 2020-03-25 2020-06-16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储能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19392A (zh) * 2020-05-14 2020-09-04 东莞市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的充电方法以及充电桩
CN112186829A (zh) * 2020-08-25 2021-01-05 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移动储能方舱电源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12519620A (zh) * 2020-11-25 2021-03-19 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柔性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572218A (zh) * 2020-12-23 2021-03-30 尚廉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储能充电桩
CN112721666A (zh) * 2021-01-29 2021-04-30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式群控直流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2937343A (zh) * 2021-03-16 2021-06-11 杭州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桩系统
CN113346499A (zh) * 2021-07-12 2021-09-03 度普(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式充电桩的补能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3386607A (zh) * 2021-05-26 2021-09-1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站充放电自动平衡方法、装置及充电站
CN113500941A (zh) * 2021-08-19 2021-10-15 盾石磁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装置及充电桩
CN113696773A (zh) * 2021-08-13 2021-11-26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式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装置
CN114123157A (zh) * 2021-11-11 2022-03-0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分布式柔性互联与储能一体化充电桩
WO2022205149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和充电场站
CN115693878A (zh) * 2022-10-09 2023-02-03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储能变流装置及液流储能变流的控制方法
CN116512967A (zh) * 2023-06-12 2023-08-01 西安图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
CN117590139A (zh) * 2024-01-17 2024-02-2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车网互动充电桩双向计量检定装置及方法
CN117621891A (zh) * 2024-01-25 2024-03-01 杭州闪充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系统及储能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8170A (zh) * 2017-03-07 2017-06-13 广州灿明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防逆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690889U (zh) * 2017-04-10 2017-12-01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便携直流充电设备
CN108321864A (zh) * 2018-01-12 2018-07-24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多端互补输入输出能量协调分配的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312888A (zh) * 2018-04-20 2018-07-24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WO2019193188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Moog Unna Gmbh Charging st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8170A (zh) * 2017-03-07 2017-06-13 广州灿明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防逆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690889U (zh) * 2017-04-10 2017-12-01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便携直流充电设备
CN108321864A (zh) * 2018-01-12 2018-07-24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多端互补输入输出能量协调分配的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9193188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Moog Unna Gmbh Charging st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8312888A (zh) * 2018-04-20 2018-07-24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298B (zh) * 2020-03-09 2021-11-23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和电路
CN111262298A (zh) * 2020-03-09 2020-06-09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控制方法和电路
CN111231726A (zh) * 2020-03-20 2020-06-05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充电桩的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11284356A (zh) * 2020-03-25 2020-06-16 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储能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19392A (zh) * 2020-05-14 2020-09-04 东莞市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桩的充电方法以及充电桩
CN112186829A (zh) * 2020-08-25 2021-01-05 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移动储能方舱电源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12519620A (zh) * 2020-11-25 2021-03-19 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柔性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572218A (zh) * 2020-12-23 2021-03-30 尚廉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储能充电桩
CN112572218B (zh) * 2020-12-23 2022-03-29 尚廉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储能充电桩
CN112721666A (zh) * 2021-01-29 2021-04-30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式群控直流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2937343A (zh) * 2021-03-16 2021-06-11 杭州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桩系统
WO2022205149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和充电场站
CN113386607A (zh) * 2021-05-26 2021-09-1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站充放电自动平衡方法、装置及充电站
CN113346499A (zh) * 2021-07-12 2021-09-03 度普(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式充电桩的补能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3346499B (zh) * 2021-07-12 2024-05-10 度普(苏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式充电桩的补能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3696773A (zh) * 2021-08-13 2021-11-26 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式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装置
CN113500941A (zh) * 2021-08-19 2021-10-15 盾石磁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装置及充电桩
CN114123157A (zh) * 2021-11-11 2022-03-0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分布式柔性互联与储能一体化充电桩
CN115693878B (zh) * 2022-10-09 2024-04-16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储能变流装置及液流储能变流的控制方法
CN115693878A (zh) * 2022-10-09 2023-02-03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储能变流装置及液流储能变流的控制方法
CN116512967A (zh) * 2023-06-12 2023-08-01 西安图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
CN117590139B (zh) * 2024-01-17 2024-04-1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车网互动充电桩双向计量检定装置及方法
CN117590139A (zh) * 2024-01-17 2024-02-2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车网互动充电桩双向计量检定装置及方法
CN117621891A (zh) * 2024-01-25 2024-03-01 杭州闪充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系统及储能装置
CN117621891B (zh) * 2024-01-25 2024-06-11 杭州闪充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系统及储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3051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3051B (zh) 一种储能型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N102104257B (zh) 公寓楼的储能系统、集成电力管理系统及系统控制方法
CN108832646B (zh) 一种适用于可动态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的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4247201A (zh) 蓄电系统、以及盒
CA3138373A1 (en) Ev charger with adaptable charging protocol
CN110661278A (zh) 储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1628516A (zh) 低压台区负荷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15133592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210838986U (zh) 通信电池双向dcdc高压充放电能量控制管理系统
CN209963766U (zh) 一种共直流母线的微电网光储充能量控制装置
CN113746160A (zh) 一种光伏能充换电柜系统和方法
CN211790793U (zh) 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系统
CN116455045A (zh) 一种基于铅酸蓄电池的基站光储备电源保障系统
WO2022237155A1 (zh) 电池组检测控制方法、储能变换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5408A (zh) 一种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
CN107508334B (zh) 一种蓄电池组在线管理系统
CN219937966U (zh) 储能补电系统
CN115313612B (zh) 48v直流储备一体电源系统,其充放电控制方法与应用
CN219576654U (zh) 共用电池的微电网电路系统及储能设备
CN216374267U (zh) 一种电动汽车模块化组合快充系统及充电桩
CN220234253U (zh) 基站多电池组协同放电系统
CN115001082B (zh) 一种混合储能逆变器并机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平衡分配控制方法
CN116632986B (zh) 一种直流储充系统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6760153B (zh) 一种集成电池管理和变流控制的储能系统
CN220421472U (zh) 一种直流储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