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8288B - 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8288B
CN110798288B CN201910078485.9A CN201910078485A CN110798288B CN 110798288 B CN110798288 B CN 110798288B CN 201910078485 A CN201910078485 A CN 201910078485A CN 110798288 B CN110798288 B CN 110798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nk
equipment
network
applic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84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8288A (zh
Inventor
耿鹏
赵鹏
聂宇威
王志平
宋惠
刘佳
乔高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Urb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84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8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8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8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8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8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所述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应用层数据的收发冗余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列车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设备冗余技术是为了保障重要系统设备不停止运转而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随着冗余技术的发展,二乘二取二制式冗余结构,由于其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好、造价低等优点,在铁路信号设备、计算机设备等领域被广泛的使用。
其中,在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 Base TrainControl,CBTC)系统中,车地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车地双向通信,且信号设备硬件平台在采用二乘二取二制式时,通过红和蓝两个独立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保证了列车高速移动过程中与轨道旁网络连接的稳定可靠性,使得高可靠性报文尽可能不出现丢包现象,同时系统的任何单点故障都不影响安全报文的传输。
但是,信号设备硬件平台采用二乘二取二制式,只能保证网络通信层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但是未对应用层数据的收发冗余处理进行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对应用层数据的收发冗余进行处理,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
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所述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发送数据;
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
添加模块,用于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所述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在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接收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时,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实现了通过链路标识符对传输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进而实现了应用层与网络通信层的分离,在保证了CBTC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增强了CBTC系统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的架构框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
具体的,在此通过图2对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的架构进行具体说明。
其中,如图2所示,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且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主系设备11和备系设备12两个单系设备,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主系设备21和备系设备22两个单系设备。其中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例如主系设备11或备系设备12)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即第一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11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21相连接,并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备系设备22相连接;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备系设备12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21相连接,并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备系设备22相连接。
具体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为两个不同的局域网,且分别对应一个IP地址。
此外,具体的,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区域控制器(简称ZC),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为计算机连锁(简称CI)、车载控制器(简称VOBC)或者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简称ATS),即在此并不对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进行具体限定,只需要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具有通信关系即可。
另外,具体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均在每个物理网络(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上建立安全连接,进行数据冗余传输,且每一相同传输周期数据传输时使用相同的传输序列号。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在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时,可以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或者备系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可以接收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
具体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之间具有两条通信链路,该两条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和第二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即第一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之间具有第一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和第二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且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备系设备之间具有第一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和第二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备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之间具有第一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和第二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且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备系设备之间具有第一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和第二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
此时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例如主系设备或备系设备)在接收第二通信网络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时,可以接收第二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和第二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并接收第二通信设备中的备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和第二网络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
步骤102: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先预先确定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然后在当接收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时,可以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
这样,本实施例通过将表示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实现了在应用层中对通信链路的标识,进而实现了应用层与通信网络层的分离,进而在保证了CBTC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增强了CBTC系统的可扩展性。
此外,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之前,可以根据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网络与IP通道号以及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其中,链路标识符中包括以太网板板号、通道号和端口号。
具体的,由于不同的通信设备会使用不同的以太网板,因此本实施例可以设置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并通过以太网板板号标识通信设备;此外,由于不同的网络分配有不同的IP地址,且每个IP地址均对应有一个IP通道,因此本实施例可以设置网络与IP通道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并通过IP通道号标识网络;另外,对于单个网络,由于使用不同的设备端口可以建立不同的通信链路,因此可以使用不同的端口号标识不同设备端口,即本实施例可以设置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并通过端口号标识单个网络中的不同通信链路。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端口号可以为用户自定义的与设备端口相对应的序列号,而不一定指端口实际的端口标识号,从而使得用户能够从应用层面上自定义端口号,并通过自定义的端口号识别设备端口。这样,通过建立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网络与IP通道号以及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则可以将以太网板板号、IP通道号和端口号组成链路标识符,以对应标识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个通信链路。
下面可以举例对上述链路标识符标识通信链路的过程进行说明。
例如,假设第二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A之间具有预设映射关系,第一网络与IP通道号B1、第二网络与IP通道号B2之间具有预设映射关系,第一网络中主系设备端口与端口号C1之间以及备系设备端口与端口号C2之间具有预设映射关系,且第二网络中主系设备端口与端口号C3以及备系设备端口与端口号C4之间具有预设映射关系。此时,假设链路标识符中包括以太网板板号A、IP通道号B2和端口号C3,则可以表示如下通信链路:第一通信设备的单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主系设备之间通过第二网络进行通信的通信链路。此外,通过上述方式依次类推,可以采用不同的链路标识符表示第一通信设备的单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
另外,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之后,还可以将所述应用数据发送至安全协议栈,以使所述安全协议栈根据每个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消息序列号和发送该应用数据的单系设备的主备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数据中的冗余数据进行过滤,得到目标应用数据。
此外,所述安全协议栈根据每个应用数据中携带的消息序列号和发送该应用数据的单系设备的主备标识信息,得到目标应用数据时,可以将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主系设备传输的、最新消息序列号所对应的应用数据确定为目标应用数据。
具体的,每个应用数据中均携带有消息序列号和发送该应用数据的设备的主备标识信息,且相同周期所对应的消息序列号相同。在安全协议栈对所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的冗余数据进行过滤时,可以先根据所有应用数据中每个应用数据携带的发送该应用数据的设备的主备标识信息,将由第二通信设备中备系设备所发送的应用数据过滤掉,然后再对剩余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消息序列号进行比较,并将剩余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消息序列号与历史相邻周期中的消息序列号进行比较,将最新消息序列号所对应的应用数据进行保留作为目标应用数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剩余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消息序列号相同且均为最新时,则可以任选一个作为目标应用数据。
这样,通过将应用数据发送至安全协议栈,且使安全协议栈根据消息序列号和主备标识信息,对应用数据中的冗余数据进行取舍,保证了所得到的目标应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在接收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时,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实现了通过链路标识符对传输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进而实现了应用层与网络通信层的分离,在保证了CBTC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增强了CBTC系统的可扩展性。
此外,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且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
具体的,关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的说明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与图2相关说明部分,在此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此外,具体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待发送数据。
步骤302: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先预先确定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然后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获取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中。
这样,基于每个链路标识符与每一条通信链路相对应,则在发送待发送数据时,可以先查询获取到表示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然后通过该链路标识符所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待发送数据,实现了对发送待发送数据的通信链路的监控,并且实现了应用层与通信网络层的分离,进而在保证了CBTC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增强了CBTC系统的可扩展性。
此外,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根据预先获取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之前,可以根据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网络与IP通道号以及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其中,链路标识符中包括以太网板板号、IP通道号和端口号。
具体的,由于不同的通信设备会使用不同的以太网板,因此本实施例可以设置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并通过以太网板板号标识通信设备;此外,由于不同的网络分配有不同的IP地址,因此本实施例可以设置网络与IP通道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并通过IP通道号标识网络;另外,对于单个网络,由于使用不同的设备端口可以建立不同的通信链路,因此可以使用不同的端口号标识不同设备端口,即本实施例可以设置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并通过端口号标识单个网络中的不同通信链路。当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端口号可以为用户自定义的与设备端口相对应的序列号,而不一定指端口实际的端口标识号,从而使得用户能够从应用层面上自定义端口号,并通过自定义的端口号识别设备端口。这样,通过建立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网络与IP通道号以及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则可以将以太网板板号、IP通道号和端口号组成链路标识符,以对应标识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个通信链路。
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通过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获取到的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实现了对发送待发送数据的通信链路的监控,并且实现了应用层与通信网络层的分离,进而在保证了CBTC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增强了CBTC系统的可扩展性。
此外,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模块框图,该装置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
添加模块402,用于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所述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网络与IP通道号以及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其中,所述链路标识符中包括以太网板板号、IP通道号和端口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应用数据发送至安全协议栈,以使所述安全协议栈根据每个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消息序列号和发送该应用数据的单系设备的主备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数据中的冗余数据进行过滤,得到目标应用数据;其中,
所述安全协议栈根据每个应用数据中携带的消息序列号和发送该应用数据的单系设备的主备标识信息,将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主系设备传输的、最新消息序列号所对应的应用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在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接收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时,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实现了通过链路标识符对传输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进而实现了应用层与网络通信层的分离,在保证了CBTC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增强了CBTC系统的可扩展性。
此外,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的模块框图,该装置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待发送数据;
发送模块502,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网络与IP通道号以及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其中,所述链路标识符中包括以太网板板号、IP通道号和端口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实现了对发送待发送数据的通信链路的监控,并且实现了应用层与通信网络层的分离,进而在保证了CBTC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增强了CBTC系统的可扩展性。
此外,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30上并可在处理器6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所述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
还例如包括:获取待发送数据;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所述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
还例如包括:获取待发送数据;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
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所述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网络与IP通道号以及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其中,所述链路标识符中包括以太网板板号、IP通道号和端口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应用数据发送至安全协议栈,以使所述安全协议栈根据每个应用数据中所携带的消息序列号和发送该应用数据的单系设备的主备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数据中的冗余数据进行过滤,得到目标应用数据;其中,
所述安全协议栈根据每个应用数据中携带的消息序列号和发送该应用数据的单系设备的主备标识信息,将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主系设备传输的、最新消息序列号所对应的应用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应用数据。
4.一种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发送数据;
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通信设备与以太网板板号、网络与IP通道号以及单个网络中设备端口与端口号之间的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其中,所述链路标识符中包括以太网板板号、IP通道号和端口号。
6.一种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分别通过每一条通信链路发送的应用数据;
添加模块,用于将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对应添加至通过与每个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接收到的应用数据中,以对所述应用数据的通信链路进行标识。
7.一种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装置,应用于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通信设备中的单系设备,其中在所述二乘二取二通信系统中,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与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一单系设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发送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用于表示第一通信设备中单系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单系设备之间的每一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符,将所述待发送数据通过与每一链路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中的每个单系设备中。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如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冗余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78485.9A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798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8485.9A CN110798288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8485.9A CN110798288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8288A CN110798288A (zh) 2020-02-14
CN110798288B true CN110798288B (zh) 2021-01-15

Family

ID=69426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8485.9A Active CN110798288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82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524B (zh) * 2020-03-25 2022-07-12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12134773B (zh) * 2020-09-17 2022-04-19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Mvb总线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685727B (zh) * 2021-07-30 2024-05-14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面向机器人数字化车间应用的冗余通讯网络实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553A (zh) * 2012-07-20 2012-10-1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数据包的识别和处理装置
CN104767697A (zh) * 2015-01-23 2015-07-08 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81230A (zh) * 2014-11-21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链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7995079A (zh) * 2017-11-27 2018-05-0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基于mvb总线的热备车载atp设备
CN109120524A (zh) * 2018-08-23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5510B2 (en) * 2002-12-17 2007-11-13 At&T Corporation Method of estimating restoration capacity in 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553A (zh) * 2012-07-20 2012-10-1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数据包的识别和处理装置
CN105681230A (zh) * 2014-11-21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链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767697A (zh) * 2015-01-23 2015-07-08 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95079A (zh) * 2017-11-27 2018-05-0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基于mvb总线的热备车载atp设备
CN109120524A (zh) * 2018-08-23 2019-0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8288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8288B (zh) 一种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672708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3242273A (zh) 列车网络、通信方法、列车、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52870A (zh) 一种CANopen网络主设备冗余控制方法
CN103716420A (zh) Modbus ASCII从站自动获取站地址方法及从站
CN108696601A (zh) 检测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地址冲突
CN103731252B (zh) 一种ieee1588单播协商机制改进方法及系统
CN106452894B (zh) 故障连接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10224872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638589A (zh) 一种通道的对应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连接端和系统
CN11440132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2866013B (zh)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05060B (zh) 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601941B (zh) 一种基于EtherCAT总线的车载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2134851A (zh) 列车信号系统的接口协议生成方法
CN102711163A (zh) 一种ip-ran设备快速检测告警链路故障的方法
CN105656877A (zh) 一种盗链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691645B (zh) 一种基于m-lag环境实现nat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2788549B (zh) 一种cbtc组播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0086862A (zh) 一种标识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6710B (zh) 应答器传输系统、应答器定位补偿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4796276B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12134773B (zh) Mvb总线冗余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20190890U (zh) 一种云平台网络授时的时钟架构系统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12714006B (zh) 链路故障状态通告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