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8286A -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8286A
CN110798286A CN201810878140.7A CN201810878140A CN110798286A CN 110798286 A CN110798286 A CN 110798286A CN 201810878140 A CN201810878140 A CN 201810878140A CN 110798286 A CN110798286 A CN 110798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field
configuration
retransmission
mcs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81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8286B (zh
Inventor
艾托尼
白伟
邢艳萍
高雪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8108781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8286B/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04017A priority patent/KR20210028708A/ko
Priority to EP19844994.4A priority patent/EP3833145A4/en
Priority to US17/259,121 priority patent/US11166299B2/en
Priority to JP2021529505A priority patent/JP7152608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9/097454 priority patent/WO20200248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8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8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8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8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业务数据采用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采用动态调度的重传有不同性能的问题,实现无论初传还是重传都能保证PUSCH传输的可靠性、时延等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变化,3GPP等多个组织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都开始研究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即5G NR,5Generation New RAT,5G新空口)。在5G NR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需求是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出现了URLLC(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Communication,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传输方案。
对于URLLC业务,在NR标准中,将会支持动态调度方案。在上行动态调度方案中,由基站(gNB)先使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PUSCH-Config(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Config,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配置PUSCH的传输,然后基站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终端按照PDCCH中的配置参数和PUSCH-Config中的配置参数进行PUSCH传输。
对于URLLC业务,在NR标准中,将会支持上行免调度方案,以减少空口传输时延。在上行免调度方案中,由基站先使用RRC信令的ConfiguredGrantConfig(配置许可)字段配置PUSCH的传输,在上行免调度传输被激活后,终端按照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中的配置参数(和激活信令中的配置参数)进行PUSCH传输。
现有的方案为:
初传采用基于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和激活信令配置的上行免调度,重传采用基于PUSCH-Config和PDCCH配置动态调度。
NR中引入了上行免调度(grant-free)的方法,即上行传输之前,不需要向基站发送调度请求,也不需要等待基站的PDCCH指示,而是由终端自己决定在高层信令配置的资源进行上行发送。
NR中上行免调度方案分为Type 1grant-free(第一类型免调度)和Type 2grant-free(第二类型免调度)。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的RRC配置信令同样适用于Type1grant-free和Type 2grant-free。
对于Type 1grant-free的PUSCH传输,由基站先进行RRC配置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终端按照配置,在有数据传输时直接进行传输,这样可以降低上行数据的时延。
对于Type 2grant-free的PUSCH传输,由基站先进行RRC配置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然后由基站通过激活信令激活上行传输;终端按照配置,在收到激活信令后,在有数据需要传输时进行传输,这样可以降低上行数据的时延,并且部分解决了资源预留带来的使用率较低的问题。实际应用时,可以考虑对一些时延要求特别高、业务数据的到达可控的场景下的终端采用Type 2grant-free的PUSCH传输,实现低时延的上行数据传输。
对于URLLC业务,当初传使用上行免调度方案时,PUSCH传输使用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中的配置参数;当同样的数据使用动态调度进行重传时,现有技术中PUSCH传输使用PUSCH-Config中的配置参数。通常情况下,PUSCH-Config中的配置参数和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中的配置参数会导致PUSCH的可靠性、时延等不同性能,有时甚至会造成冲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PUSCH-Config中的配置参数和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配置参数会导致PUSCH的传输产生冲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除第一参数集之外的其他参数;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与第一参数集对应的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集为: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上行许可rrc-ConfiguredUplinkGrant。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表格mcs-Table和波形设置transformPrecoder;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和transformPrecoder之外的其他参数。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相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不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与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相对应的mcs-Table。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名称为预设名称或者所述终端被配置了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new-RNTI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否则,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其中,所述预设名称为qam64LowSE。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之外的其他参数。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
所述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为下述次数中的其中之一: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大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小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以及,
第二配置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PUSCH重复次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提供一种数据重传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信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重传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机用于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除第一参数集之外的其他参数;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与第一参数集对应的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集为: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上行许可rrc-ConfiguredUplinkGrant。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表格mcs-Table和波形设置transformPrecoder;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和transformPrecoder之外的其他参数。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相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不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与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相对应的mcs-Table。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名称为预设名称或者所述终端被配置了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new-RNTI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否则,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其中,所述预设名称为qam64LowSE。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之外的其他参数。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
所述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为下述次数中的其中之一: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大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小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以及,
第二配置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
其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PUSCH重复次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中,在初传使用上行免调度、重传使用动态调度的PUSCH的传输方案中,重传PUSCH时所使用的参数集合是根据ConfiguredGrantConfig和PUSCH-config中的相应参数确定的,解决了业务数据采用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采用动态调度的重传有不同性能的问题,实现无论初传还是重传都能保证PUSCH传输的可靠性、时延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11,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本步骤中,基站可通过不同的RRC信令分别配置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也可以通过相同的RRC信令来配置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个实施例,基站配置终端所需的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用于上行免调度传输,包括Type 1grant-free和Type 2grant-free。基站配置终端所需的PUSCH-config字段,可用于上行动态调度。对应于Type 2grant-free,基站还需给终端发送激活信令。
步骤12,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在步骤12之前,针对Type 1grant-free,终端直接根据携带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的RRC信令,进行PUSCH的初传;针对Type 2grant-free,终端需根据携带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的RRC信令和激活信令,进行PUSCH的初传。
作为一个实施例,步骤12中,基站使用动态调度PDCCH来调度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终端接收到基站的动态调度之后,根据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步骤13,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PUSCH上携带业务数据,基站通过动态调度的方式来调度业务数据的重传,则终端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在PUSCH上进行业务数据的重传。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12中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能够避免业务数据采用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采用动态调度的重传有不同性能的问题,实现无论初传还是重传都能保证PUSCH传输的可靠性、时延等性能。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配置字段中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描述
Figure BDA0001753810750000081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配置字段中的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PUSCH-Config字段描述
Figure BDA0001753810750000091
较佳的,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除第一参数集之外的其他参数;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与第一参数集对应的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集为: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上行许可rrc-ConfiguredUplinkGrant。
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动态调度的重传,终端的重传将采用第一配置字段中对Type 1grant-free和Type 2grant-free所共有的参数,即终端的重传将采用第一配置字段中除了rrc-ConfiguredUplinkGrant之外的其他参数,而对应于rrc-ConfiguredUplinkGrant包含的参数,终端的重传将采用第二配置资源中的参数。
较佳的,rrc-ConfiguredUplinkGrant包含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时域资源偏移timeDomainOffset;
时域资源分配timeDomainAllocation;
频域资源分配frequencyDomainAllocation;
天线端口号antennaPort;
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号初始化dmrs-SeqInitialization;
预编码和层数precodingAndNumberOfLayers;
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srs-Resource Indicator;
调制与编码策略和传输块大小mcsAndTBS;
跳频偏移frequencyHoppingOffset;以及,
路径损耗参考索引pathlossReferenceIndex。
针对终端重传时的波形指示相关的参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至少三种波形指示方案:
方案一: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表格mcs-Table和波形设置transformPrecoder;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和transformPrecoder之外的其他参数。
简言之,方案一中,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终端的重传将采用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mcs-Table和参数transformPrecoder,其他参数将采用RRC信令PUSCH-Config中的参数。
方案二: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相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不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与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相对应的mcs-Table。优选的,与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相对应的mcs-Table具体为:与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具有同样最低频谱效率SE的mcs-Table。
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之外的其他参数。
简言之,方案二中,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如果初传和重传的波形相同,终端的重传将采用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mcs-Table,其他参数将采用PUSCH-Config中的参数;如果初传和重传的波形不同,则终端的重传将采用重传波形所绑定、与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最低频谱效率SE相同的mcs-Table。
例如,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最低频谱效率SE为0.0586,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即重传波形)所绑定的mcs-Table包括:第一mcs-Table和第二mcs-Table;其中,第一mcs-Table的最低频谱效率SE为0.0586,第二mcs-Table的最低频谱效率SE为0.2344。若初传和重传的波形不同,则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的mcs-Table为第一mcs-Table。
方案三: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名称为预设名称或者所述终端被配置了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new-RNTI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否则,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其中,所述预设名称为qam64LowSE。
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之外的其他参数。
其中,qam64LowSE为3GPP TS 38.214v15.2.0中的表格5.1.3.1-3和表格6.1.4.1-2;表格5.1.3.1-3与波形CP-OFDM绑定,表格6.1.4.1-2与波形DFT-S-OFDM绑定。
简言之,在方案三中,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如果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为“qam64LowSE”或者终端被配置了new-RNTI,则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的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如果第一配置字段中mcs-Table不是“qam64LowSE”且终端未被配置new-RNTI,则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的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即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第二配置字段的全部配置参数)。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数据重传方法中的波形指示方法,下面结合示例一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一
在NR中,因为应用目标的不同,对应上行免调度和动态调度,将会有不同的RRC配置。对于上行免调度的波形,可以通过RRC信令的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transformPrecoder灵活的配置一个不同于msg3的波形;对于配置了ConfiguredGrantConfig的UE,仍然可以采用动态调度,并且在动态调度中采用的波形由RRC信令PUSCH-Config中的参数transformPrecoder来决定。
具体的,Msg3的波形由RRC信令RACH-ConfigCommon中的参数msg3-transformPrecoding来给出;动态调度的PUSCH的波形由RRC信令PUSCH-Config中的参数transformPrecoder来给出,如果这个参数没有出现,则使用msg3的波形;如果这个参数出现且为“启用enabled”,则使用传输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如果这个参数出现且为“禁用disabled”,则不使用transformprecoding。
一方面,配置的PUSCH的波形由RRC信令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transformPrecoder给出,如果这个参数没有出现,则不使用transform precoding。
另一方面,出于保证可靠性的考虑,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无论上行免调度的初传还是动态调度的重传,MCS表格都是由RRC信令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mcs-Table给出;因为mcs-Table和波形绑定,所以对于配置的PUSCH的重传,或者配置的PUSCH的初传,波形应该由RRC信令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transformPrecoder给出,如果这个参数出现且为“启用enabled”,则使用transform precoding,否则不使用transformprecoding。
基于上述描述可知,上述两个波形确定方法相互矛盾,前者能够在重传时提供灵活性,后者可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波形选择的方式。
例如,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UE的重传将采用RRC信令ConfiguredGrantConfig中对Type 1和Type 2所共有的参数,即ConfiguredGrantConfig中除了rrc-ConfiguredUplinkGrant之外的参数;其他参数,终端的重传将采用RRC信令PUSCH-Config中的参数。
再例如,终端的重传将全部采用RRC信令PUSCH-Config中的参数,除了一个例外,即:如果RRC信令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mcs-Table为'qam64LowSE'或者UE被配置了new-RNTI,那么终端从两个低SE的MCS表格中选择一个mcs-Table;所选择的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不同时,为了避免初传和重传具有不同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重复次数的指示方法:
即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
所述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为下述次数中的其中之一: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大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小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以及,
第二配置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
相应的,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PUSCH重复次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具体的,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终端的重传将采用PUSCH-Config中的参数pusch-AggregationFactor(PUCCH重复次数)和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repK(重复次数K)二者之中较大的那个,作为终端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即多时隙个数),其他参数将采用PUSCH-Config中的参数。
或者,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UE的重传将采用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repK,作为终端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即多时隙个数),其他参数将采用PUSCH-Config中的参数。
或者,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UE的重传将采用PUSCH-Config中的pusch-AggregationFactor(PUCCH重复次数),作为终端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即多时隙个数),其他参数将采用PUSCH-Config中的参数。
或者,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UE的重传将采用PUSCH-Config中的参数pusch-AggregationFactor和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repK二者之中较小的那个,作为终端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即多时隙个数),其他参数将采用PUSCH-Config中的参数。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数据重传方法中的重复次数指示方法,下面结合示例二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二
在NR中,因为应用目标的不同,对应上行免调度和动态调度,将会有不同的RRC配置。为了改善覆盖或提高可靠性,对于上行动态调度,将根据RRC信令PUSCH-Config中的参数pusch-AggregationFactor确定一次传输所占用的多个时隙的个数,在多个时隙上进行一次传输的多次重复,初传和重传都使用相同的多时隙个数。对于上行免调度,类似于参数pusch-AggregationFactor的是RRC信令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repK。
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初传使用RRC信令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repK确定多时隙个数,重传使用RRC信令PUSCH-Config中的参数pusch-AggregationFactor确定多时隙个数,那么当repK≠pusch-AggregationFactor时,上述两个多时隙确定方法相互矛盾,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多时隙个数选择的设计。
对于配置的PUSCH传输,基于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基于调度的重传,UE的重传将采用RRC信令PUSCH-Config中的参数pusch-AggregationFactor和RRC信令ConfiguredGrantConfig中的参数repK二者之中较大的那个。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初传使用上行免调度、重传使用动态调度的PUSCH的传输方案中,重传PUSCH时所使用的参数集合是根据ConfiguredGrantConfig和PUSCH-config中的相应参数确定的,解决了业务数据采用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采用动态调度的重传有不同性能的问题,实现无论初传还是重传都能保证PUSCH传输的可靠性、时延等性能。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重传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信令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参数确定模块22,用于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重传模块23,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除第一参数集之外的其他参数;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与第一参数集对应的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集为: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上行许可rrc-ConfiguredUplinkGrant。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表格mcs-Table和波形设置transformPrecoder;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和transformPrecoder之外的其他参数。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相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不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与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相对应的mcs-Table。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名称为预设名称或者所述终端被配置了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new-RNTI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否则,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其中,所述预设名称为qam64LowSE。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之外的其他参数。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
所述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为下述次数中的其中之一: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大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小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以及,
第二配置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PUSCH重复次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初传使用上行免调度、重传使用动态调度的PUSCH的传输方案中,重传PUSCH时所使用的参数集合是根据ConfiguredGrantConfig和PUSCH-config中的相应参数确定的,解决了业务数据采用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采用动态调度的重传有不同性能的问题,实现无论初传还是重传都能保证PUSCH传输的可靠性、时延等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数据重传方法的装置,则上述数据重传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320、存储器310、处理器30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机320用于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所述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除第一参数集之外的其他参数;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与第一参数集对应的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集为: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上行许可rrc-ConfiguredUplinkGrant。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表格mcs-Table和波形设置transformPrecoder;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和transformPrecoder之外的其他参数。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相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不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与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相对应的mcs-Table。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名称为预设名称或者所述终端被配置了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new-RNTI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否则,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其中,所述预设名称为qam64LowSE。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之外的其他参数。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
所述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为下述次数中的其中之一: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大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小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以及,
第二配置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PUSCH重复次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初传使用上行免调度、重传使用动态调度的PUSCH的传输方案中,重传PUSCH时所使用的参数集合是根据ConfiguredGrantConfig和PUSCH-config中的相应参数确定的,解决了业务数据采用上行免调度的初传和采用动态调度的重传有不同性能的问题,实现无论初传还是重传都能保证PUSCH传输的可靠性、时延等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是能够执行上述数据重传方法的终端,则上述数据重传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终端,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除第一参数集之外的其他参数;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与第一参数集对应的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集为: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上行许可rrc-ConfiguredUplinkGran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表格mcs-Table和波形设置transformPrecoder;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和transformPrecoder之外的其他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相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不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与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相对应的mcs-Tabl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名称为预设名称或者所述终端被配置了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new-RNTI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否则,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其中,所述预设名称为qam64LowSE。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之外的其他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
所述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为下述次数中的其中之一: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大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小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以及,
第二配置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PUSCH重复次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9.一种数据重传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重传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10.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至少包含第一配置字段和第二配置字段;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为配置许可ConfiguredGrantConfig字段,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配置PUSCH-config字段;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在基站动态调度所述终端进行PUSCH的重传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配置字段包含的配置参数,确定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
根据所确定的参数集合进行PUSCH的重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除第一参数集之外的其他参数;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与第一参数集对应的参数;
所述第一参数集为: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上行许可rrc-ConfiguredUplinkGrant。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表格mcs-Table和波形设置transformPrecoder;以及,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和transformPrecoder之外的其他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相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在第一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与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不同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与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相对应的mcs-Table。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mcs-Table;
在所述第一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的名称为预设名称或者所述终端被配置了新无线网络临时标识new-RNTI的情况下,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transformPrecoder对应的波形所绑定的所述预设名称的mcs-Table;否则,所述mcs-Table为所述第二配置字段中的mcs-Table;
其中,所述预设名称为qam64LowSE。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mcs-Table之外的其他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包括: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
所述重传所采用的重复次数为下述次数中的其中之一: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大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和第二配置字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中较小的次数;
第一配置字段中的重复次数K;以及,
第二配置段中的PUSCH重复次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确定的重传使用的参数集合还包括:
第二配置字段中除PUSCH重复次数之外的其他参数。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78140.7A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10798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8140.7A CN110798286B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20217004017A KR20210028708A (ko) 2018-08-03 2019-07-24 데이터 재송신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
EP19844994.4A EP3833145A4 (en) 2018-08-03 2019-07-24 DATA RE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17/259,121 US11166299B2 (en) 2018-08-03 2019-07-24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JP2021529505A JP7152608B2 (ja) 2018-08-03 2019-07-24 データ再送方法、装置及び端末
PCT/CN2019/097454 WO2020024855A1 (zh) 2018-08-03 2019-07-24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8140.7A CN110798286B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8286A true CN110798286A (zh) 2020-02-14
CN110798286B CN110798286B (zh) 2020-08-11

Family

ID=69231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8140.7A Active CN110798286B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6299B2 (zh)
EP (1) EP3833145A4 (zh)
JP (1) JP7152608B2 (zh)
KR (1) KR20210028708A (zh)
CN (1) CN110798286B (zh)
WO (1) WO202002485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262A1 (en) * 2020-06-30 2022-01-06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CN115174011A (zh) * 2022-04-15 2022-10-1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面向高可靠通信的工业无线上行重传方法
WO2023130473A1 (zh) * 2022-01-10 2023-07-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0002A1 (ja) * 2018-06-01 2019-12-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WO2020033785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Intel Corporation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enhancements for new radio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US20210084689A1 (en) * 2019-09-17 2021-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pusch enhancements
JP2023520585A (ja) * 2020-04-08 2023-05-17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リリース16のmimo拡張のための上位レイヤ設計
US11658766B2 (en) * 2020-10-15 2023-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ndicating a waveform configuration
US11924014B2 (en) 2020-10-15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table switching to indicate transmit waveform switching
US20230318736A1 (en) * 2022-04-04 2023-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a mixed-waveform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tab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479A (zh) * 2010-01-08 2011-07-13 索尼公司 支持载波汇聚的通信系统及其系统信息更新方法和设备
CN104780608A (zh) * 2014-01-13 2015-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下发、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078501A1 (ko) * 2015-11-05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342850A (zh) * 2016-04-28 2017-11-10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940A (zh) * 2015-03-12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的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89841A (zh) * 2016-08-03 201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69710B1 (ko) 2012-07-05 2016-10-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송 제어 방법과 그 장치
CN104080161A (zh) 2013-03-29 2014-10-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GB2549951B (en) 2016-05-03 2019-11-20 Metodiev Lavchiev Ventsislav Light emitting structures and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group-IV material(s) for the ultra 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al range
CN108322936B (zh) 2017-01-16 2023-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US10645730B2 (en) * 2017-04-06 2020-05-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 grant-free resource configuration signaling
JP7064931B2 (ja) * 2018-04-05 2022-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WO2019230002A1 (ja) * 2018-06-01 2019-12-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479A (zh) * 2010-01-08 2011-07-13 索尼公司 支持载波汇聚的通信系统及其系统信息更新方法和设备
CN104780608A (zh) * 2014-01-13 2015-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的下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31940A (zh) * 2015-03-12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的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78501A1 (ko) * 2015-11-05 2017-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342850A (zh) * 2016-04-28 2017-11-10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89841A (zh) * 2016-08-03 201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USAN, KOREA: "R2-1808961", 《3GPP TSG-RAN WG2 #102》 *
CATT: "R1-1806292 On support of URLLC scheduli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3》 *
ERICSSON: "R1-1802881 URLLC techniques for PUSCH",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9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262A1 (en) * 2020-06-30 2022-01-06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WO2023130473A1 (zh) * 2022-01-10 2023-07-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174011A (zh) * 2022-04-15 2022-10-1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面向高可靠通信的工业无线上行重传方法
CN115174011B (zh) * 2022-04-15 2023-08-08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面向高可靠通信的工业无线上行重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52608B2 (ja) 2022-10-12
CN110798286B (zh) 2020-08-11
KR20210028708A (ko) 2021-03-12
WO2020024855A1 (zh) 2020-02-06
EP3833145A1 (en) 2021-06-09
US20210250970A1 (en) 2021-08-12
JP2021532705A (ja) 2021-11-25
US11166299B2 (en) 2021-11-02
EP3833145A4 (en) 2021-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8286B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2431721B1 (ko) 업링크 전송들이 적어도 하나의 심벌 지속기간 동안 시간상 오버랩할 때 업링크 전력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90657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10905B (zh) 传输上行信道的方法和装置及传输下行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81694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316737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2025657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75618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170237592A1 (en)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in elaa
CN109428680B (zh) 发送或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626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hannel occupancy time on unlicensed spectrum
EP3349384A1 (en) Resource element (re)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on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CN103563434B (zh) 用于报告下行链路信道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89885A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50670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ブバンド基盤のチャンネル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装置
KR2018012945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액세스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3383597B (zh) 实现基于微时隙的重复的用户设备、基站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06550445B (zh) 无线通信中的一种低延迟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6123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e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91315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69277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信道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08086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접속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956267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71998B (zh) 用于分配上行链路子帧的资源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1466779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一个载波中的保护频带发送和接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6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