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3146A -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3146A
CN110793146A CN201911306863.0A CN201911306863A CN110793146A CN 110793146 A CN110793146 A CN 110793146A CN 201911306863 A CN201911306863 A CN 201911306863A CN 110793146 A CN110793146 A CN 110793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exhaust
controlling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68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3146B (zh
Inventor
张银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dilao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dilao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dilao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Haidilao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68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3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3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3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3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3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electric circuits regulating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9Monitoring filter perform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3Exclusively-fluid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地排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内中的各个餐桌处的地排风子系统,用于对室内进行排风;设置于所述室内的新风子系统,用于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地排风子系统和所述新风子系统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因排风机开启不及时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忘记关闭排风机会导致排风一直开启造成能源浪费;同时,避免了新风机组调整不当所导致的能源浪费,降低了门店经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用餐环境异味问题,改善顾客的用餐体验,一般火锅店都会配置相应的地排风系统和新风系统。
相关技术中,地排风系统一般都需要全天运转,且门店配备专人每天手动开关排风机,开启不及时会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有时忘记关闭会导致排风机一直开启,造成能源浪费。新风系统一般需要门店经营者根据直接观察到的排风开启情况,根据个人经验对新风机组进行开启调整,这种情况存在容易将新风机组调整不当的问题,导致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地排风系统,包括:
设置于室内中的各个餐桌处的地排风子系统,用于对室内进行排风;
设置于所述室内的新风子系统,用于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地排风子系统和所述新风子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地排风子系统,包括:排风机、排风主管、若干个排风立管、电流互感器和末端风阀;
所述排风主管与所述排风机的进风口连接;
每个所述排风立管的一端与餐桌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排风主管连通;
每个所述排风立管内均设有末端风阀,用于控制餐桌排风的启停;
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于每个餐桌的电磁炉处,用于监测电磁炉的启停状态;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控制所述末端风阀的启动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地排风子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排风主管最远端的排风立管的连通处的风压传感器,用于监测排风主管内的风压信息;
设置于所述排风机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一变频器,用于调节所述排风机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设置于排风主管内并靠近排风机进风口的主风阀,用于控制排风主管的启停;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和风压传感器监测的排风主管内的风压信息,控制主风阀的启动或关闭,并且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所述排风机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优选的,所述地排风子系统还包括:与排风主管连通的旁路风管,用于在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低于预设数目时,为调节地排风系统风压提供室外补风;
所述旁路风管内设有旁路风阀,用于控制旁路风管的补风量;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控制旁路风阀的开度大小。
优选的,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第一压差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个多联机单元和至少两个新风单元;
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的两个压力触点分别设置在室内和室外,用于监测室内外压差;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室内,用于监测室内湿度;
所述至少两个新风单元,用于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
所述多联机单元,用于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和/或,对所述室内进行回风除湿;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新风单元和/或多联机单元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所述多联机单元对所述室内进行回风除湿。
优选的,每个所述新风单元,包括:与第一新风机组进风口连接的第一新风管道;由室外至室内方向,所述第一新风管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新风风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新风风阀,用于控制第一新风管道的启停;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新风机组的送风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的第一新风机组的送风温度控制第一新风机组的冷冻水三通阀。
优选的,所述新风单元,还包括:
设置于第一新风机组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二变频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新风机组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设置于冷冻水回水管表面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冷冻水回水温度;
设置于第一新风机组的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上的电伴热,用于为第一新风机组的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加热;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所述第一新风机组的电机的工作频率,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冷冻水回水温度控制电伴热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多联机单元,包括:与第二新风机组进风口连接的第二新风管道;
所述第二新风管道的取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新风风阀,用于控制第二新风管道的启停;
设置于所述第二新风机组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三变频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新风机组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和/或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第三变频器调节所述第二新风机组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优选的,所述多联机单元,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新风风阀和第二新风机组进风口之间的新风管道连通的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内设有回风风阀;
所述回风风阀用于控制回风管道的启停;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回风风阀的启停和控制第二新风机组的启停。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地排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室内的用餐情况,并根据所述用餐情况控制地排风子系统的排风量;
获取室内外压差,根据所述室内外压差控制所述新风子系统的新风补入量,以降低或者消除所述地排风子系统进行排风导致的室内外压差;
获取室内湿度,根据所述室内湿度控制所述新风子系统进行回风除湿。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室内中的各个餐桌处的地排风子系统对室内进行排风,设置于所述室内的新风子系统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地排风子系统和所述新风子系统连接,避免了因排风机开启不及时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忘记关闭排风机会导致排风一直开启造成能源浪费;同时,避免了根据个人经验对新风机组进行开启调整的弊端,可实现对新风更有效的调节,避免了新风机组调整不当所导致的能源浪费,降低了门店经营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排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排风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联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排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排风子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中,100-地排风子系统,101-排风机,102-排风主管,103-排风立管,104-电流互感器,105-末端风阀,200-新风单元,300-多联机单元;
图2中,101-排风机,102-排风主管,103-排风立管,104-电流互感器,105-末端风阀,106-风压传感器,107-旁路风阀,108-旁路风管,109-主风阀;
图3中,201-第一新风机组,202-第一过滤网,203-第一新风风阀,204-第一新风管道,205-第一温度传感器;
图4中,301-第二新风管道,302-第二新风风阀,303-回风风阀,304-第二过滤网,305-第二新风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排风系统,参照图1,地排风系统包括:
设置于室内中的各个餐桌处的地排风子系统100,用于对室内进行排风;
设置于室内的新风子系统,用于对室内补充新风;
控制器,分别与地排风子系统100和新风子系统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的类型可以但不限于为DDC控制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排风系统,避免了因排风机101开启不及时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忘记关闭排风机101会导致排风一直开启造成能源浪费;同时,避免了根据个人经验对新风机组进行开启调整的弊端,可实现对新风更有效的调节,避免了新风机组调整不当所导致的能源浪费,降低了门店经营成本。
进一步可选的,参照图2,地排风子系统100,包括:排风机101、排风主管102、若干个排风立管103、电流互感器104和末端风阀105;
排风主管102与排风机101的进风口连接;
每个排风立管103的一端与餐桌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排风主管102连通;
每个排风立管103内均设有末端风阀105,用于控制餐桌排风的启停;
电流互感器104设置于每个餐桌的电磁炉处,用于监测电磁炉的启停状态;
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控制末端风阀105的启动或关闭。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分别与电流互感器104和末端风阀10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控制器分别与电流互感器104和末端风阀105”的连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选择。
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中间继电器、红外感应器或压力开关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排风机101安装在室内或室外。
进一步可选的,地排风子系统100还包括:
设置于排风主管102最远端的排风立管103的连通处的风压传感器106,用于监测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
设置于排风机101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一变频器,用于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设置于排风主管102内并靠近排风机101进风口的主风阀109,用于控制排风主管102的启停;
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和风压传感器106监测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控制主风阀109的启动或关闭,并且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分别与风压传感器106、第一变频器和主风阀109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控制器分别与风压传感器106、第一变频器和主风阀109”的连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排风主管102的管道尺寸是不会改变的,当排风机101的电机变频时,风量及风速必然会减小,因此末端的压力自然也会减小,为了维持末端的压力不变,因此需要减小排风主管102的管道通风尺寸(也就是主风阀109开度变小)。
还需要说明的是,主风阀109的类型可以但不限于为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风阀。
例如,A餐厅设置有地排风子系统100,当有客人就餐时会开启电磁炉,开启的电磁炉处的电流互感器104会将电磁炉开启的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电磁炉开启的信号控制与开启的电磁炉对应的末端风阀105启动并且开启主风阀109和排风机101;控制器根据电磁炉开启的数量是否满足电磁炉开启的数量预设值和/或风压传感器106监测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在这里风压信息指的是风压值)是否满足风压预设值,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经验或工程需求设定电磁炉开启的数量预设值和风压预设值)。
进一步可选的,地排风子系统100还包括:与排风主管102连通的旁路风管108,用于在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低于预设数目时,为调节地排风系统风压提供室外补风;
旁路风管108内设有旁路风阀107,用于控制旁路风管108的补风量;
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控制旁路风阀107的开度大小。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与旁路风阀107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控制器与旁路风阀107”的连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旁路风阀107的类型可以但不限于为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风阀。
还需要说明的是,排风机101在工作时,排风机101的电机一般都有一个最低工作功率(这里的最低工作频率指的不是零),当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低于预设数目且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工作时的最低工作频率,此时,从排风立管103抽出来的风量不满足排风机101的电机工作时最低工作频率的抽风量,这时就需要控制器开启旁路风阀107,将室外的风引入到排风主管102内,以保持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平衡。
容易理解的是,旁路风管108需要连通室外;控制器通过控制旁路风阀107的开度来调整从室外引入到排风主管102内的风量,使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保持平衡。
例如,假设预设数目为6,排风机101的电机工作时的最低工作频率为30Hz,也就是说,当电磁炉开启数量为6个时,室内餐桌处提供的风量刚好等于排风机101的电机在最低工作频率30Hz时抽走的风量,这时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相对比较平衡;
假设排风机101的电机电磁炉开启的数量为3,电磁炉开启的数量3低于预设数目6,从排风立管103抽出来的风量不满足排风机101电机的工作频率为最低工作频率30Hz时的抽风量,这时就需要控制器开启旁路风阀107,将室外的风引入到排风主管102内,以保持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平衡;并且可通过控制器控制旁路风阀107的开度大小,避免引入排风主管102内的风量过多造成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升高导致的浪费电力资源。
进一步可选的,新风子系统,包括:第一压差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个多联机单元300和至少两个新风单元200;
第一压差传感器的两个压力触点分别设置在室内和室外,用于监测室内外压差;
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室内,用于监测室内湿度;
至少两个新风单元200,用于对室内补充新风;
多联机单元300,用于对室内补充新风,和/或,对室内进行回风除湿;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至少两个新风单元200和/或多联机单元300对室内补充新风,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多联机单元300对室内进行回风除湿。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差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差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新风单元200的数量。
容易理解的是,地排风子系统100将室内空气排出(尤其用餐高峰时),导致室内外压差出现变化,门口还容易形成负压造成冷风倒灌,这时就需要新风单元200和/或多联机单元300对室内补入新风来平衡室内外压差。而补入的新风的可能存在湿度较大,当湿度大的新风补入到室内时,会导致室内湿度较高,这时就需要多联机单元300进行回风除湿。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为使室内外压差能满足压差阈值,只需要开启新风单元200,除非所有的新风单元200开启都不能消除室内外压差变化时,才启用多联机单元300,也就是说,优先选择新风单元200对室内补入新风;还需要说明的是,多联机单元300不能同时开启新风功能和回风除湿功能,只能从新风功能和回风除湿功能这两个功能中二选一。
进一步可选的,参照图3,每个新风单元200,包括:与第一新风机组201进风口连接的第一新风管道204;由室外至室内方向,第一新风管道204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新风风阀20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05;
第一新风风阀203,用于控制第一新风管道204的启停;
第一温度传感器205,用于监测第一新风机组201的送风温度;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205监测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送风温度控制第一新风机组201的冷冻水三通阀。
进一步可选的,新风单元200,还包括:
设置于第一新风机组201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二变频器,用于调节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设置于冷冻水回水管表面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冷冻水回水温度;
设置于第一新风机组201的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上的电伴热,用于为第一新风机组201的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加热;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冷冻水回水温度控制电伴热的工作状态。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分别与每个第一新风风阀203、每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05、每个第二变频器、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每个电伴热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控制器分别与每个第一新风风阀203、每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05、每个第二变频器、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每个电伴热”的连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门店所需的冷冻水一般由物业提供,新风单元200还包括冷冻水三通阀,冷冻水三通阀的供水口、回水口分别对应连接有物业的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通过电伴热为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上加热,避免因温度过低导致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冻结。
具体可选的,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05监测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上限时,控制器减小冷冻水三通阀的供水口的开度(减少冷冻水供水量)且增大冷冻水三通阀的回水口的开度(增大冷冻水回水量);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05监测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下限时,控制器增大冷冻水三通阀的供水口的开度(增大冷冻水供水量)且减小冷冻水三通阀的回水口的开度(减少冷冻水回水量)。
容易理解的是,当新风机组运行一段时间了,室内温度趋于稳定,不需要过多的冷量来降温,此时就需要减少经过新风机的冷冻水量,也就是减小三通水阀的开度来限制冷冻水的供应量。
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单元200还包括第二压差传感器,第二压差传感器的两个压力触点分别设置在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第一过滤网202两侧的新风管道内,用于实现第一过滤网202寿命监测功能。
控制器,还用于判断第二压差传感器监测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第一过滤网202两侧的压差是否满足过滤网的第一压差阈值,若不满足,则控制器发出第一过滤网202堵塞警报;若满足,则控制器不发出第一过滤网202堵塞警报。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工程需要、专家经验或实验数据设定“第一压差阈值”。
容易理解的是,第一过滤网202设置在第一新风管道204内靠近第一新风机组201的进风口处,用于过滤新风中的灰尘等。
进一步可选的,参照图4,多联机单元300,包括:与第二新风机组305进风口连接的第二新风管道301;
第二新风管道301的取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新风风阀302,用于控制第二新风管道301的启停;
设置于第二新风机组305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三变频器,用于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和/或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第三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分别与第二压差传感器、第二新风风阀302和第三变频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控制器分别与第二压差传感器、第二新风风阀302和第三变频器”的连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选择。
进一步可选的,多联机单元300,还包括:
与第二新风风阀302和第二新风机组305进风口之间的新风管道连通的回风管道,回风管道内设有回风风阀303;
回风风阀303用于控制回风管道的启停;
控制器,用于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回风风阀303的启停和控制第二新风机组305的启停。
需要说明的是,当不需要回风除湿时,此时应先关闭第二新风机组305,延迟一段时间后(例如30s)再关闭回风风阀303。若不关闭第二新风机组305,则由于回风风阀303关闭,此时第二新风风阀302亦是关闭,由于风道阻塞,导致第二新风机组305损坏。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与回风风阀30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控制器与回风风阀303”的连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选择。
一些实施例中,多联机单元300还包括第三压差传感器,第三压差传感器的两个压力触点分别设置在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第二过滤网304两侧的新风管道内,用于实现第二过滤网304寿命监测功能。
控制器,还用于判断第三压差传感器监测的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第二过滤网304两侧的压差是否满足第二过滤网304的第二压差阈值,若不满足,则控制器发出第二过滤网304堵塞警报;若满足,则控制器不发出第二过滤网304堵塞警报。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工程需要、专家经验或实验数据设定“第二压差阈值”。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器与第三压差传感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控制器与第三压差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选择。
容易理解的是,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第二过滤网304设置在第二新风管道301内靠近第二新风机组305的进风口处,用于过滤新风中的灰尘等。
具体可选的,多联机单元300为VRV(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空调系统,是一种变制冷剂流量式空调。多联机单元300中的第二新风机组305采用冷媒(如氟利昂)。当实际中会存在物业不能全天提供冷源(冷冻水)的情况,可以采用多联机单元300进行除湿或补入新风。由于实际中VRV空调系统造价高,出于成本考虑,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子系统只采用一组多联机单元300。
容易理解的是,多联机单元300(VRV)还可以为室内进行降温和升温。
例如,B餐厅设置有地排风系统,当有顾客就餐时,会开启地排风子系统100,但地排风子系统100中的排风机101将餐厅内的空气排出会造成餐厅室内外压差变化,此时,若控制器判断出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外压差不满足压差阈值需要补入新风,则控制器根据室内外压差打开若干个新风单元200的第一新风风阀203,同时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该若干个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直至室内外压差满足压差阈值;若控制器判断出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外压差满足压差阈值,则不需要新风单元200补入新风;
其中,当餐厅内补入新风时,会把新风中的湿气带入餐厅内,若控制器判断出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湿度不满足湿度阈值,则控制器控制回风风阀303开启,进行回风除湿。
一些实施例中,回风管道的回风口处还设置有回风湿度传感器,用于为实现回风除湿调节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利用回风口处的回风湿度传感器和室内的湿度传感器相结合应用,具体可选的,当回风口处的回风湿度传感器和室内的湿度传感器监测的湿度值相等且均满足湿度阈值时,将不在进行回风除湿。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排风系统,通过采用控制器根据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的开启情况来开启排风机101,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人员开启排风机101不及时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忘记关闭排风机101会导致排风一直开启造成能源浪费;通过采用控制器根据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和风压传感器106监测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控制主风阀109的启动或关闭,并且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实现了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排风机101电机的工作频率,节省了电费,进而降低了门店的运营成本;本实施例提供的地排风子系统100不需要全天运转,只需要在有顾客的时候运转,降低了排风机101全天运转造成的损耗,延长了排风机101的使用寿命,避免了能源浪费,节省了电费,降低了门店的运营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排风系统,通过采用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至少两个新风单元200和/或多联机单元300对室内补充新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门店经营者根据直接观察到的排风开启情况和个人经验对新风机组进行开启调整的弊端,实现了对新风更有效的调节,避免了新风机组调整不当所导致的能源浪费,降低了门店运营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排风系统,通过采用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多联机单元300对室内进行回风除湿,避免门店冷凝水出现,提高了顾客用餐体验。
为配合实现上述地排风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排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但不限于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101.确定室内的用餐情况,并根据用餐情况控制地排风子系统100的排风量;
102.获取室内外压差,根据室内外压差控制新风子系统的新风补入量,以降低或者消除地排风子系统100进行排风导致的室内外压差;
103.获取室内湿度,根据室内湿度控制新风子系统进行回风除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排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用餐情况控制地排风子系统100的排风量,避免了因排风机开启不及时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忘记关闭排风机会导致排风一直开启造成能源浪费;通过获取室内外压差,根据室内外压差控制新风子系统的新风补入量,以降低或者消除地排风子系统100进行排风导致的室内外压差,避免了根据个人经验对新风机组进行开启调整的弊端,可实现对新风更有效的调节,避免了新风机组调整不当所导致的能源浪费,降低了门店经营成本;通过获取室内湿度,根据室内湿度控制新风子系统进行回风除湿,避免门店冷凝水出现,提高了顾客用餐体验。
进一步可选的,步骤101包括:
参照图6,步骤1011:当电流互感器104监测到没有电磁炉开启时,控制器延时第一时间段后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0Hz,控制器延时第二时间段后控制主风阀109的开度为零;
容易理解的是,在关掉电磁炉的时候火锅仍需要短时间排烟;且由于电磁炉存在低档位,此工作状态为电磁炉间歇性加热,因此就是间歇性与电流,由于风阀关闭需要时间,这种状态会导致最终风阀完全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历史经验值或实验数据设置“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
例如,某餐厅安装了地排风系统,假设餐厅就餐人数为零,则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开启数量为零,控制器接收到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开启数量为零后延时300秒再调节第一变频器控制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0Hz,控制器延时30秒后控制主风阀109的开度为零;
容易理解的是,主风阀109的开度为零即为主风阀109关闭。
参照图6,步骤1012:当电流互感器104监测到电磁炉的开启数量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值即为排风机101的电机工作时的最低工作频率对应的电磁炉的开启数量的预设数目)时,控制器控制与开启的电磁炉对应的末端风阀105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第二预设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值即为排风机101的电机工作时的最低工作频率,这里的最低工作频率不为零),控制器控制主风阀109和旁路风管108内的旁路风阀107打开,控制器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主风阀109和旁路风阀107的开度;
需要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器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旁路风阀107的开度”的方式不做限定,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旁路风阀107的开度”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实验数据或历史数据,通过算法获取“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和“旁路风阀107的开度”的关系。
例如,假设第一预设值为6个,第二预设值为30HZ;假设电流互感器104监测到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为4个,4小于6,这时控制器控制与开启的电磁炉对应的末端风阀105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30HZ,控制器控制主风阀109打开;由于开启4个电磁炉提供的风量不满足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30HZ时的抽风量,还需要控制器控制旁路风管108内的旁路风阀107打开,控制器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主风阀109和旁路风阀107的开度。
参照图6,步骤1013:当电流互感器104监测到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为第一预设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值即为排风机101的电机工作时的最低工作频率对应的电磁炉的开启数量的预设数目)时,控制器控制与开启的电磁炉对应的末端风阀105打开,控制器控制主风阀109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第二预设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值即为排风机101的电机工作时的最低工作频率,这里的最低工作频率不为零),控制器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主风阀109的开度;
例如,假设第一预设值为6个,第二预设值为30HZ;假设电流互感器104监测到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为6个,这时控制器控制与开启的电磁炉对应的末端风阀105打开,控制器控制主风阀109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30HZ;
参照图6,步骤1014:当电流互感器104监测到电磁炉的开启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值即为排风机101的电机工作时的最低工作频率对应的电磁炉的开启数量的预设数目)时,控制器控制与开启的电磁炉对应的末端风阀105打开,控制器控制主风阀109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第二预设值到第三预设值之间,控制器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主风阀109的开度。
需要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器”怎样“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第一预设值到第二预设值之间”不做限定,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历史数据,通过算法获取“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与“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的关系,从而控制器可以根据“电磁炉的开启数量”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第一预设值到第二预设值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排风主管102的管道尺寸是不会改变的,当排风机101的电机变频时,风量及风速必然会减小,因此末端的压力自然也会减小,为了维持末端的压力不变,因此需要减小排风主管102的管道通风尺寸(也就是主风阀109开度变小);
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器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主风阀109的开度”的方式不做限定,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主风阀109的开度”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实验数据或历史数据,通过算法获取“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和“主风阀109的开度”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历史经验值或实验数据设置“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和“第三预设值”。
例如,某餐厅安装了地排风系统,假设第一预设值为6,第二预设值为30Hz,第三预设值为50Hz;假设电流互感器104监测到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为8个,则控制器控制与开启的电磁炉对应的末端风阀105打开,控制器控制主风阀109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30Hz~50Hz之间,并根据风压传感器106监测到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调节主风阀109的开度。
进一步可选的,步骤102,包括:
步骤1021:当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到室内外压差大于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时,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第一新风风阀203开启,控制器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与开启的第一新风风阀203对应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直至室内外压差小于等于第四预设值;
容易理解的是,第一新风风阀203的开启数量大于等于1;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多少个“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第一新风风阀203开启”在这里不做限定,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历史数据,通过算法获取“室内外压差”与“开启多少数量的第一新风风阀203”的关系,从而控制器可以根据“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第一新风风阀203开启”;
例如,某餐厅的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到室内外压差大于第四预设值小于第五预设值,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到的具体的室内外压差开启第一新风风阀203并控制第一新风风阀203开启的数量(容易理解的是,开启多少个第一新风风阀203就是开启多少个第一新风机组201,同样也代表有多少个新风单元200运行),控制器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与开启的第一新风风阀203对应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直至室内外压差小于等于第四预设值。
步骤1022:当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到室内外压差大于等于第五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控制所有的第一新风风阀203打开、第二新风机风阀打开、回风风阀303关闭,控制器控制所有第二变频器调节与每个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并且控制第三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直至室内外压差小于等于第四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控制所有第二变频器调节与每个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并且控制第三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在这里不做限定,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历史数据,通过算法获取“室内外压差”与“所有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和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的关系,从而“控制器控制所有第二变频器调节与每个第二变频器对应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并且控制第三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步骤1023:当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到室内外压差小于等于第四预设值时,多联机单元300和所有新风单元200不运行。
具体的可选的,步骤102,还包括:
步骤1024: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05监测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上限时,控制器减小冷冻水三通阀的供水口的开度(减少冷冻水供水量)且增大冷冻水三通阀的回水口的开度(增大冷冻水回水量);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05监测的第一新风机组201的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下限时,控制器增大冷冻水三通阀的供水口的开度(增大冷冻水供水量)且减小冷冻水三通阀的回水口的开度(减少冷冻水回水量)。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控制冷冻水三通阀的供水口和冷冻水三通阀的回水口的开度”的方式在这里不做限定,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历史数据,通过算法获取“送风温度”与“冷冻水三通阀的供水口和冷冻水三通阀的回水口的开度”的关系。
步骤1025:当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冷冻水回水温度小于第六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该第一新风机组201上的电伴热工作第一新风机组201,同时,控制器发出低温报警并控制第二变频器使第一新风机组201停止运行,直至冷冻水回水温度大于等于第六预设值时电伴热停止工作;当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冷冻水回水温度大于等于第六预设值时,电伴热不工作。
容易理解的是,“控制第二变频器使第一新风机组201停止运行”即为控制器控制第二变频器使第一新风机组2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零。
例如,假设第六预设值为8度,某个第一新风机组201的送风温度为5度时,控制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监测的送风温度为5度,控制器控制该第一新风机组201上的电伴热打开直至第一新风机组201的送风温度大于等于8度。
进一步可选的,步骤103,包括:
当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湿度大于第七预设值时,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回风风阀303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二新风风阀302关闭,控制器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进行回风除湿;
当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湿度小于等于第七预设值时,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回风风阀303关闭,控制器控制第二新风风阀302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零。
容易理解的是,当室内湿度大于第七预设值时,多联机单元300需要回风除湿,新风补入功能关闭;当室内湿度小于等于第七预设值时,多联机单元300不需要回风除湿,新风补入功能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的方式不做限定,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根据实验数据或历史数据,通过算法获取“室内湿度”和“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的关系。
例如,假设第七预设值为55%,控制器接收到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为50%,此时控制器控制回风风阀303关闭,控制器控制第二新风风阀302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零(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为零即第二新风机组305不工作);
假设第七预设值为55%,控制器接收到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为70%,此时控制器控制回风风阀303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二新风风阀302关闭,控制器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第二新风机组305的电机的工作频率,进行回风除湿。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排风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器根据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的开启情况来开启排风机101,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人员开启排风机101不及时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忘记关闭排风机101会导致排风一直开启造成能源浪费;通过控制器根据电流互感器104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和风压传感器106监测的排风主管102内的风压信息,控制主风阀109的启动或关闭,并且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排风机101的电机的工作频率,实现了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排风机101电机的工作频率,节省了电费,进而降低了门店的运营成本;本实施例提供的地排风子系统100不需要全天运转,只需要在有顾客的时候运转,降低了排风机101全天运转造成的损耗,延长了排风机101的使用寿命,避免了能源浪费,节省了电费,降低了门店的运营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排风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采用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第一新风机组201和/或第二新风机组305对室内补充新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门店经营者根据直接观察到的排风开启情况和个人经验对新风机组进行开启调整的弊端,实现了对新风更有效的调节,避免了新风机组调整不当所导致的能源浪费,降低了门店运营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排风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回风风阀303的启闭对室内进行回风除湿,避免门店冷凝水出现,提高了顾客用餐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排风系统包括:
设置于室内中的各个餐桌处的地排风子系统,用于对室内进行排风;
设置于所述室内的新风子系统,用于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地排风子系统和所述新风子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排风子系统,包括:排风机、排风主管、若干个排风立管、电流互感器和末端风阀;
所述排风主管与所述排风机的进风口连接;
每个所述排风立管的一端与餐桌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排风主管连通;
每个所述排风立管内均设有末端风阀,用于控制餐桌排风的启停;
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于每个餐桌的电磁炉处,用于监测电磁炉的启停状态;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控制所述末端风阀的启动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排风子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排风主管最远端的排风立管的连通处的风压传感器,用于监测排风主管内的风压信息;
设置于所述排风机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一变频器,用于调节所述排风机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设置于排风主管内并靠近排风机进风口的主风阀,用于控制排风主管的启停;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和风压传感器监测的排风主管内的风压信息,控制主风阀的启动或关闭,并且控制第一变频器调节所述排风机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排风子系统还包括:与排风主管连通的旁路风管,用于在电磁炉的开启数量低于预设数目时,为调节地排风系统风压提供室外补风;
所述旁路风管内设有旁路风阀,用于控制旁路风管的补风量;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监测的电磁炉的启停状态控制旁路风阀的开度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第一压差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一个多联机单元和至少两个新风单元;
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的两个压力触点分别设置在室内和室外,用于监测室内外压差;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室内,用于监测室内湿度;
所述至少两个新风单元,用于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
所述多联机单元,用于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和/或,对所述室内进行回风除湿;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新风单元和/或多联机单元对所述室内补充新风,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所述多联机单元对所述室内进行回风除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新风单元,包括:与第一新风机组进风口连接的第一新风管道;由室外至室内方向,所述第一新风管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新风风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新风风阀,用于控制第一新风管道的启停;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新风机组的送风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的第一新风机组的送风温度控制第一新风机组的冷冻水三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单元,还包括:
设置于第一新风机组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二变频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新风机组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设置于第一新风机组的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上的电伴热,用于为第一新风机组的冷冻水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加热;
设置于冷冻水回水管表面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冷冻水回水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控制第二变频器调节所述第一新风机组的电机的工作频率,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冷冻水回水温度控制电伴热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单元,包括:与第二新风机组进风口连接的第二新风管道;
所述第二新风管道的取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新风风阀,用于控制第二新风管道的启停;
设置于所述第二新风机组的供电电箱内的第三变频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新风机组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监测的室内外压差和/或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第三变频器调节所述第二新风机组的电机的工作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单元,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新风风阀和第二新风机组进风口之间的新风管道连通的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内设有回风风阀;
所述回风风阀用于控制回风管道的启停;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的室内湿度,控制回风风阀的启停和控制第二新风机组的启停。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排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室内的用餐情况,并根据所述用餐情况控制地排风子系统的排风量;
获取室内外压差,根据所述室内外压差控制所述新风子系统的新风补入量,以降低或者消除所述地排风子系统进行排风导致的室内外压差;
获取室内湿度,根据所述室内湿度控制所述新风子系统进行回风除湿。
CN201911306863.0A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793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6863.0A CN110793146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6863.0A CN110793146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3146A true CN110793146A (zh) 2020-02-14
CN110793146B CN110793146B (zh) 2021-12-07

Family

ID=69448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6863.0A Active CN110793146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31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3145A (zh) * 2019-12-18 2020-02-14 海底捞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727A (zh) * 2001-09-23 2003-04-16 王天祥 智能化住宅节能空调系统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CN101160680A (zh) * 2005-04-14 2008-04-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配置设施、停车场设施、处理设施及换气装置
CN103512142A (zh) * 2012-06-27 2014-01-15 刘华荣 联动空调的多功能高节能新风系统
CN104864536A (zh) * 2015-06-23 2015-08-26 向君 高效节能多级热湿处理空调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4629771U (zh) * 2015-05-25 2015-09-09 李文胜 一种防冻智能型新风机组
CN105202630A (zh) * 2015-08-28 2015-12-30 中山市绿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空调冷却系统
CN105716151A (zh) * 2016-03-31 2016-06-29 荣国华 室内新风和排油烟系统
US20170007069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interworking between a cooking apparatus and a kitchen device
CN107084502A (zh) * 2017-05-22 2017-08-22 北京联合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住宅新风正压保障系统
CN206656444U (zh) * 2017-04-10 2017-11-21 上海云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除湿系统
CN107504620A (zh) * 2017-07-04 2017-12-22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箱室空间内风压调整方法
CN207065682U (zh) * 2017-08-16 2018-03-02 吴健 风口流量控制系统
CN108194955A (zh) * 2018-01-22 2018-06-22 北京绿烽盛烨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补风联动装置
CN109737548A (zh) * 2019-03-06 2019-05-10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恒正压的新风系统
CN109945346A (zh) * 2019-03-22 2019-06-28 东南大学 洁净环境空气压力与压差控制系统
CN110793145A (zh) * 2019-12-18 2020-02-14 海底捞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727A (zh) * 2001-09-23 2003-04-16 王天祥 智能化住宅节能空调系统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CN101160680A (zh) * 2005-04-14 2008-04-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配置设施、停车场设施、处理设施及换气装置
CN103512142A (zh) * 2012-06-27 2014-01-15 刘华荣 联动空调的多功能高节能新风系统
CN204629771U (zh) * 2015-05-25 2015-09-09 李文胜 一种防冻智能型新风机组
CN104864536A (zh) * 2015-06-23 2015-08-26 向君 高效节能多级热湿处理空调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US20170007069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interworking between a cooking apparatus and a kitchen device
CN105202630A (zh) * 2015-08-28 2015-12-30 中山市绿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型空调冷却系统
CN105716151A (zh) * 2016-03-31 2016-06-29 荣国华 室内新风和排油烟系统
CN206656444U (zh) * 2017-04-10 2017-11-21 上海云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除湿系统
CN107084502A (zh) * 2017-05-22 2017-08-22 北京联合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住宅新风正压保障系统
CN107504620A (zh) * 2017-07-04 2017-12-22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箱室空间内风压调整方法
CN207065682U (zh) * 2017-08-16 2018-03-02 吴健 风口流量控制系统
CN108194955A (zh) * 2018-01-22 2018-06-22 北京绿烽盛烨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补风联动装置
CN109737548A (zh) * 2019-03-06 2019-05-10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恒正压的新风系统
CN109945346A (zh) * 2019-03-22 2019-06-28 东南大学 洁净环境空气压力与压差控制系统
CN110793145A (zh) * 2019-12-18 2020-02-14 海底捞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章学来: "《空调蓄冷蓄热技术》", 31 January 200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3145A (zh) * 2019-12-18 2020-02-14 海底捞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3146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8544U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KR102047754B1 (ko) 다기능 스마트 공조시스템
CN104422072B (zh)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空调的控制系统
CN10955618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US20120212166A1 (en) Hvac adjustment module
CN106765610B (zh) 一种变水流量空调末端及其工作方法
US9453656B2 (en) Fan coil unit/CRAC optimizer system
CN110793145B (zh)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42706A (zh) 吸顶嵌入式集成空调
CN108019892A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4313437U (zh) 吸顶嵌入式智能厨房空调
CN110793146B (zh) 一种地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757169U (zh) 吸顶嵌入式集成空调
CN104776527A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CN209763398U (zh) 供气系统
CN211650641U (zh) 一种地排风系统
CN202973431U (zh) 通讯机房空调内、外机之间的自动监控系统
CN211650642U (zh) 一种地排风系统
CN110939991A (zh) 微正压空调结构
CN201575538U (zh) 分体式空调器
CN210485887U (zh) 一种具有快速升降温功能的空调机组及控制系统
CN211650601U (zh) 一种新风系统
WO2013109519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reduced power ventilation mode
CN208873061U (zh) 配电室开关柜温湿度控制系统
CN211650600U (zh) 一种新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