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6527A -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6527A
CN104776527A CN201510142761.5A CN201510142761A CN104776527A CN 104776527 A CN104776527 A CN 104776527A CN 201510142761 A CN201510142761 A CN 201510142761A CN 104776527 A CN104776527 A CN 104776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trol valve
indoor
air outle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27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
杨灵艳
吕燕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ABR
Priority to CN2015101427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6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6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6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其中,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包括:进风通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一风机和直流通道,直流通道设有第一控制阀;排风通道,包括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二风机和直排通道,直排通道设有第二控制阀;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设置在排风通道中;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一通道中;第四控制阀,设置在第二通道中。本发明能够提高调节性及灵活性,且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背景技术
被动式建筑由于其节能性,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广。被动式建筑由于其较好的保温性能及密闭性,具有负荷需求小、围护结构空气渗透率低的特点。现有的被动式建筑物中设有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可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由此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新室内的空气,以满足室内对新鲜空气的需求量。
现有的通风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在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中分别设有风机,其中进风管道的进风口用于与室外连通,进风管道的出风口用于与室内连通,排风管道的进风口用于与室内连通,排风管道的出风口用于与室外连通,当需要更新室内空气时开启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中的风机,从而使室内空气由排风管道的进风口流入排风管道,并由排风管道的出风口流出室外,同时室外空气由进风管道的进风口流入进风管道,并由进风管道的出风口流入室外,由此实现室内的空气的更新。
现有的通风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调节性及灵活性的不足,为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调节室内温度只能借助传统空调、暖气等设备,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以提高调节性及灵活性,且节约能源。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包括:
进风通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和室内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中设有直流通道,所述直流通道沿所述进风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流通道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直流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中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使空气能够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入并经所述直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
排风通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和室外连通,所述排风通道中设有直排通道,所述直排通道沿所述排风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排通道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直排通道,所述排风通道中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用于使空气能够由所述第二进风口流入并经所述直排通道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热回收装置,包括:
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中,所述第三进风口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三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
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中,所述第四进风口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所述第四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
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第一通道;
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所述第四控制阀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开启的状态下,流经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空气能够进行热量传递。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热泵空调系统,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组和室内机系统,所述室内机系统包括和室内环境控制机组数量相同的内部换热器,每个所述进风通道均设有一个所述内部换热器,所述内部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直流通道和所述第三出风口更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多个所述内部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均通过第一制冷剂分配器与所述室外机组的第一端口连接,多个所述内部换热器的第二端口均通过第二制冷剂分配器与所述室外机组的第二端口连接。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系统,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或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与室内连通。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物,包括被动式建筑物主体,所述被动式建筑物主体中设有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或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与室内连通。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在使用过程中,可将第一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与室外连通,将第一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与室内连通。当室内的空气需要进行更新且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以通过室外新风来满足时,可关闭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并打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同时开启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此时,室外新风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进风通道,经过直流通道后由第一出风口流入室内,同时,室内空气则由第二进风口流入排风通道,经所述直排通道后由第二出风口排出室外,由此使室内空气得到更新。当直流通道中供给的冷热负荷超过室内需求时,可开启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此时一部分室外新风通过直流通道流向第一出风口,一部分室外新风由第三进风口进入热回收装置中的第一通道,同时一部分室内空气通过直排通道流向第二出风口,一部分室内空气由第四进风口进入热回收装置中的第二通道,由于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空气会进行热量传递,从而使第一通道中的室外新风和第二通道中的室内空气之间的实现热量传递,进而调整了经过第一通道流向第一出风口的室外新风的温度,经过直流通道的室外新风和经过第一通道的室外新风混合后由第一出风口流入室内,经过直排通道的室内空气和经过第二通道的室内空气由第二出风口排出室外,由于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得到调整,因此在更新室内空气的同时利于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通过调整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度来调整经过直流通道、直排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风量比例,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当调整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度仍不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将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开启,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调整,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能够在更新室内空气、保证空气品质的同时起到调整室内温度的作用,减少了空调、暖气等传统制冷或采暖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调节性及灵活性,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环境控制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环境控制机组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室内环境控制机组;                    101:进风通道;
102:第一进风口;                  103:第一出风口;
104:直流通道;                    105:第一控制阀;
106:第一风机;                    107:排风通道;
108:第二进风口;                  109:第二出风口;
110:直排通道;                    111:第二控制阀;
112:第二风机;                    113:热回收装置;
114:第三控制阀;                  115:第四控制阀;
116:第三进风口;                  117:第三出风口;
118:第四进风口;                  119:第四出风口;
120:室外机组;                    121:内部换热器;
122:回风控制阀;                  123:控制器;
124:温度传感器;                  125:空气质量传感器;
126:粗效过滤器;                 127:中效过滤器;
128:高效过滤器;                 129:第一制冷剂分配器;
130:第二制冷剂分配器;           131:热泵空调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包括:进风通道101,包括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一出风口103,所述第一进风口102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103用于和室内连通,所述进风通道101中设有直流通道104,所述直流通道104沿所述进风通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流通道104设有第一控制阀105,所述第一控制阀105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直流通道104,所述进风通道101中设有第一风机106,所述第一风机106用于使空气能够由所述第一进风口102流入并经所述直流通道104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03;排风通道107,包括第二进风口108和第二出风口109,所述第二进风口108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09用于和室外连通,所述排风通道107中设有直排通道110,所述直排通道110沿所述排风通道107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排通道110设有第二控制阀111,所述第二控制阀111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直排通道110,所述排风通道107中设有第二风机112,所述第二风机112用于使空气能够由所述第二进风口108流入并经所述直排通道110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109;热回收装置113,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三进风口116和第三出风口117,所述第三进风口116和第三出风口117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101中,所述第三进风口116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102设置,所述第三出风口117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03设置;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四进风口118和第四出风口119,所述第四进风口118和第四出风口119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107中,所述第四进风口118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108设置,所述第四出风口119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109设置;所述第三控制阀114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三控制阀114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四控制阀115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所述第四控制阀115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三控制阀114和所述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的状态下,流经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空气能够进行热量传递。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可将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9与室外连通,将第一出风口103和第二进风口108与室内连通。当室内的空气需要进行更新且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以通过室外新风来满足时,可关闭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并打开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同时开启第一风机106和第二风机112,此时,室外新风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2进入进风通道101,经过直流通道104后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入室内,同时,室内空气则由第二进风口108流入排风通道107,经所述直排通道110后由第二出风口109排出室外,由此使室内空气得到更新。当直流通道104中供给的冷热负荷超过室内需求时,可开启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此时一部分室外新风通过直流通道104流向第一出风口103,一部分室外新风由第三进风口116进入热回收装置113中的第一通道,同时一部分室内空气通过直排通道110流向第二出风口109,一部分室内空气由第四进风口118进入热回收装置113中的第二通道,由于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空气会进行热量传递,从而使第一通道中的室外新风和第二通道中的室内空气之间实现热量传递,进而调整了经过第一通道流向第一出风口103的室外新风的温度,经过直流通道104的室外新风和经过第一通道的室外新风混合后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入室内,经过直排通道110的室内空气和经过第二通道的室内空气由第二出风口109排出室外,由于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得到调整,因此在更新室内空气的同时利于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通过调整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来调整经过直流通道104、直排通道110、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风量比例,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当调整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仍不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能够在更新室内空气、保证空气品质的同时起到调整室内温度的作用,减少了空调、暖气等传统制冷或采暖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调节性及灵活性,节约了能源。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还包括热泵空调装置131,所述热泵空调装置131包括室外机组120和内部换热器121,所述室外机组120和内部换热器121通过制冷剂管道相连,所述内部换热器121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101中,且相对于所述直流通道104和所述第三出风口117更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03设置。当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后仍不能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在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且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的状态下,同时开启热泵空调装置131,通过内部换热器121来调整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由此,进一步提高了调节性、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并能够保证室内的超温频率低于10%。其中室外机组120包括外部换热器,外部换热器可以采用空气换热器或可再生能源换热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还包括回风控制阀122,所述回风控制阀122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101和排风通道107之间;所述回风控制阀122用于在开启状态下接通所述进风通道101和排风通道107,并在所述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均关闭的状态下,能够使空气在第一风机106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二进风口108流入并经过所述内部换热器121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03;所述回风控制阀122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隔断所述进风通道101和排风通道107。当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后,仍不能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且室内空气质量能够满足要求时,可将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以及第二风机112均关闭,同时开启第一风机106、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使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106的作用下由第二进风口108流入并经过内部换热器121流向第一出风口103,并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回室内,由此可最大程度的利用室内的温度,进一步节约了能源。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还包括控制器123,所述控制器123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12、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连接,所述控制器12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12、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的开启和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由此,通过控制器123即可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12、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的开启和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以实现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对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的调整,操作方便,控制可靠。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4,所述温度传感器124与所述控制器123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24用于感测室内的温度参数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123,所述控制器123用于根据温度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12、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的开启和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通过温度传感器124可以感测室内的温度参数,并将室内的温度参数提供给控制器123,当温度参数没有达到预设值时,即表示没能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控制器123可控制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12、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以调节流入室内的空气的温度,具体控制过程可参考上述各情况下的操作过程。由此,可实现对于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进行实时准确的自动控制,以提高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提高了调节性、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125,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125与所述控制器123连接,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125用于感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参数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123,所述控制器123用于根据空气质量参数和温度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12、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的开启和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125可以感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参数,并将室内的空气质量参数提供给控制器123,当空气质量参数没有达到预设值时,即表示没能达到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求,控制器123可控制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12、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开启以使室内空气得到更新。当由于室外新风进入室内导致室内的温度参数没有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123可控制第一风机106、第二风机112、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和热泵空调装置131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以调节流入室内的空气的温度。当控制器123控制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控制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后,室内的温度参数仍达不到预设值时,且室内空气质量参数能够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123可控制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以及第二风机112关闭,同时控制第一风机106、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开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室内的温度。由此,在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达不到要求时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可自动对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提高了调节性、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其中,空气质量传感器125可为二氧化碳传感器等。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还包括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102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3之间,用于过滤由所述第一进风口102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03的空气。由此,过滤系统可对由所述第一进风口102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103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了流入室内的空气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过滤系统包括粗效过滤器126、中效过滤器127和高效过滤器128,所述粗效过滤器126、中效过滤器127和高效过滤器128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102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03之间,所述粗效过滤器126和中效过滤器127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102处,所述高效过滤器128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03处。由此,过滤系统可对由第一进风口102流向第一出风口103的空气进行三级过滤,进一步提高了流入室内的空气的质量。由于粗效过滤器126和中效过滤器127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02处,因此,能够在室外空气进入进风通道101前进行过滤,保证了进风通道101的清洁度。另外,在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第四控制阀115以及第二风机112关闭,同时第一风机106、回风控制阀122和热泵空调装置131开启的状态下,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106的作用下由第二进风口108流入并经过高效过滤器128流向第一出风口103,由于由第二进风口108流入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清洁度,因此由第二进风口108流入的空气只需经过设置第一出风口103处的高效过滤器128即可达到过滤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系统的结构较为合理,净化空气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可用于被动式建筑中,被动式建筑是指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环境,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建筑物对采暖和制冷需求降到最低,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被动式建筑手段,如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来实现室内舒适的热湿环境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主动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的建筑物。由于被动式建筑物的采暖、空调需求已经被降到很低的程度,因此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便能够满足被动式建筑室内对于温度和空气质量的要求。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也可用于汽车、机车以及普通建筑中。
请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及热泵空调系统,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组120和室内机系统,所述室内机系统包括和所述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数量相同的内部换热器121,每个所述进风通道101均设有一个所述内部换热器121,所述内部换热器121相对于所述直流通道104和所述第三出风口117更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03设置,多个所述内部换热器121的第一端口均通过第一制冷剂分配器129与所述室外机组120的第一端口连接,多个所述内部换热器121的第二端口均通过第二制冷剂分配器130与所述室外机组120的第二端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可将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9与室外连通,将第一出风口103和第二进风口108与室内连通。当室内的空气需要进行更新且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以通过室外新风来满足时,可关闭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并打开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同时开启第一风机106和第二风机112,此时,室外新风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2进入进风通道101,经过直流通道104后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入室内,同时,室内空气则由第二进风口108流入排风通道107,经所述直排通道110后由第二出风口109排出室外,由此使室内空气得到更新。当直流通道104中供给的冷热负荷超过室内需求时,可开启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此时一部分室外新风通过直流通道104流向第一出风口103,一部分室外新风由第三进风口116进入热回收装置113中的第一通道,同时一部分室内空气通过直排通道110流向第二出风口109,一部分室内空气由第四进风口118进入热回收装置113中的第二通道,由于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空气会进行热量传递,从而使第一通道中的室外新风和第二通道中的室内空气之间的实现热量传递,进而调整了经过第一通道流向第一出风口103的室外新风的温度,经过直流通道104的室外新风和经过第一通道的室外新风混合后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入室内,经过直排通道110的室内空气和经过第二通道的室内空气由第二出风口109排出室外,由于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得到调整,因此在更新室内空气的同时利于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通过调整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来调整经过直流通道104、直排通道110、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风量比例,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当调整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仍不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当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后仍不能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在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且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的状态下,同时开启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各内部换热器121来调整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能够在更新室内空气、保证空气品质的同时起到调整室内温度的作用,提高了调节性、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并能够保证室内的超温频率低于10%。
其中,由于多个内部换热器121的第一端口均通过第一制冷剂分配器129与室外机组120的第一端口连接,多个内部换热器121的第二端口均通过第二制冷剂分配器130与室外机组120的第二端口连接,因此,由室外机组120的第一端口流出的制冷剂可经过第一制冷剂分配器129分配后分别流入各内部换热器121的第一端口,并经各内部换热器121的第二端口流出后经第二制冷剂分配器130的汇集后流入外机组的第二端口,或者,由室外机组120的第二端口流出的制冷剂可经过第二制冷剂分配器130分配后分别流入各内部换热器121的第二端口,并经各内部换热器121的第一端口流出后经第一制冷剂分配器129的汇集后流入外机组的第一端口,以实现制冷或制热过程。另外,室外机组120包括外部换热器,外部换热器可以采用空气换热器或可再生能源换热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系统,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或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9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103和第二进风口108与室内连通。
本实施例中,当室内的空气需要进行更新且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以通过室外新风来满足时,可关闭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并打开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同时开启第一风机106和第二风机112,此时,室外新风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2进入进风通道101,经过直流通道104后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入室内,同时,室内空气则由第二进风口108流入排风通道107,经所述直排通道110后由第二出风口109排出室外,由此使室内空气得到更新。当直流通道104中供给的冷热负荷超过室内需求时,可开启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此时一部分室外新风通过直流通道104流向第一出风口103,一部分室外新风由第三进风口116进入热回收装置113中的第一通道,同时一部分室内空气通过直排通道110流向第二出风口109,一部分室内空气由第四进风口118进入热回收装置113中的第二通道,由于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空气会进行热量传递,从而使第一通道中的室外新风和第二通道中的室内空气之间的实现热量传递,进而调整了经过第一通道流向第一出风口103的室外新风的温度,经过直流通道104的室外新风和经过第一通道的室外新风混合后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入室内,经过直排通道110的室内空气和经过第二通道的室内空气由第二出风口109排出室外,由于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得到调整,因此在更新室内空气的同时利于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通过调整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来调整经过直流通道104、直排通道110、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风量比例,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当调整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仍不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当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后仍不能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在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且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的状态下,同时开启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各内部换热器121来调整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系统能够在更新室内空气、保证空气品质的同时起到调整室内温度的作用,提高了调节性、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并能够保证室内的超温频率低于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包括被动式建筑物主体,所述被动式建筑物主体中设有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100或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9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103和第二进风口108与室内连通。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当室内的空气需要进行更新且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以通过室外新风来满足时,可关闭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并打开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同时开启第一风机106和第二风机112,此时,室外新风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2进入进风通道101,经过直流通道104后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入室内,同时,室内空气则由第二进风口108流入排风通道107,经所述直排通道110后由第二出风口109排出室外,由此使室内空气得到更新。当直流通道104中供给的冷热负荷超过室内需求时,可开启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此时一部分室外新风通过直流通道104流向第一出风口103,一部分室外新风由第三进风口116进入热回收装置113中的第一通道,同时一部分室内空气通过直排通道110流向第二出风口109,一部分室内空气由第四进风口118进入热回收装置113中的第二通道,由于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空气会进行热量传递,从而使第一通道中的室外新风和第二通道中的室内空气之间的实现热量传递,进而调整了经过第一通道流向第一出风口103的室外新风的温度,经过直流通道104的室外新风和经过第一通道的室外新风混合后由第一出风口103流入室内,经过直排通道110的室内空气和经过第二通道的室内空气由第二出风口109排出室外,由于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得到调整,因此在更新室内空气的同时利于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可通过调整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来调整经过直流通道104、直排通道110、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风量比例,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当调整第一控制阀105、第二控制阀111、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的开度仍不能够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由此使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够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当将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并将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后仍不能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时,可在第一控制阀105和第二控制阀111关闭且第三控制阀114和第四控制阀115开启的状态下,同时开启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各内部换热器121来调整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以满足室内需要的冷热负荷。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系统能够在更新室内空气的同时调整室内温度,提高了调节性、灵活性以及使用者的舒适性,并能够保证室内的超温频率低于10%。
其中,被动式建筑是指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环境,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建筑物对采暖和制冷需求降到最低,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被动式建筑手段,如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来实现室内舒适的热湿环境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主动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的建筑物。由于被动式建筑物的采暖、空调需求已经被降到很低的程度,因此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即可以达到室内的设计温度。本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或室内环境控制系统设置于被动式建筑中,既可满足被动式建筑的设计温度,又能够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需求,保证新风品质,并能够降低新风处理能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通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和室内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中设有直流通道,所述直流通道沿所述进风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流通道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直流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中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使空气能够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入并经所述直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
排风通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和室外连通,所述排风通道中设有直排通道,所述直排通道沿所述排风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排通道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直排通道,所述排风通道中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用于使空气能够由所述第二进风口流入并经所述直排通道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热回收装置,包括:
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中,所述第三进风口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三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
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四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中,所述第四进风口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所述第四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
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第一通道;
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中,所述第四控制阀用于接通或封闭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四控制阀开启的状态下,流经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空气能够进行热量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泵空调装置,所述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室外机组和内部换热器,所述室外机组和内部换热器通过制冷剂管道相连,所述内部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中,且相对于所述直流通道和所述第三出风口更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风控制阀,所述回风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
所述回风控制阀用于在开启状态下接通所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并在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均关闭的状态下,能够使空气在所述第一风机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二进风口流入并经过所述内部换热器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回风控制阀用于在关闭状态下隔断所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回风控制阀和热泵空调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回风控制阀和热泵空调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室内的温度参数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回风控制阀和热泵空调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感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参数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空气质量参数和温度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回风控制阀和热泵空调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用于过滤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所述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粗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高效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9.一种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热泵空调系统,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组和室内机系统,所述室内机系统包括和所述室内环境控制机组数量相同的内部换热器,每个所述进风通道均设有一个所述内部换热器,所述内部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直流通道和所述第三出风口更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多个所述内部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均通过第一制冷剂分配器与所述室外机组的第一端口连接,多个所述内部换热器的第二端口均通过第二制冷剂分配器与所述室外机组的第二端口连接。
10.一种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与室内连通。
11.一种被动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式建筑物主体,所述被动式建筑物主体中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机组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与室内连通。
CN201510142761.5A 2015-03-27 2015-03-27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Pending CN104776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2761.5A CN104776527A (zh) 2015-03-27 2015-03-27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2761.5A CN104776527A (zh) 2015-03-27 2015-03-27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6527A true CN104776527A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1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2761.5A Pending CN104776527A (zh) 2015-03-27 2015-03-27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652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161A (zh) * 2016-01-27 2016-04-20 能节(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双工况分体空调器及运行方法
CN105509403A (zh) * 2016-02-02 2016-04-2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CN105546684A (zh) * 2016-02-02 2016-05-0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以及建筑物
CN106642355A (zh) * 2017-02-06 2017-05-10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壁挂式空调器
CN108917047A (zh) * 2018-07-24 2018-11-30 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空调功能的室内环控机
CN110779109A (zh) * 2019-10-14 2020-02-11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机废热回收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3359Y (zh) * 2004-07-15 2005-07-27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全热回收新风空调机
CN2715029Y (zh) * 2004-07-15 2005-08-03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全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01050847Y (zh) * 2007-06-28 2008-04-23 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户式空调机
CN103090484A (zh) * 2013-01-18 2013-05-08 清华大学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083075U (zh) * 2013-01-17 2013-07-24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新风换气机
CN203215882U (zh) * 2013-03-11 2013-09-25 深圳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全空气节能空调系统
CN203980480U (zh) * 2014-06-27 2014-12-03 北京金峰华玉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净化型新风换气空调一体机
CN204648544U (zh) * 2015-03-27 2015-09-1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3359Y (zh) * 2004-07-15 2005-07-27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全热回收新风空调机
CN2715029Y (zh) * 2004-07-15 2005-08-03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全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01050847Y (zh) * 2007-06-28 2008-04-23 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户式空调机
CN203083075U (zh) * 2013-01-17 2013-07-24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新风换气机
CN103090484A (zh) * 2013-01-18 2013-05-08 清华大学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215882U (zh) * 2013-03-11 2013-09-25 深圳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全空气节能空调系统
CN203980480U (zh) * 2014-06-27 2014-12-03 北京金峰华玉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净化型新风换气空调一体机
CN204648544U (zh) * 2015-03-27 2015-09-1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161A (zh) * 2016-01-27 2016-04-20 能节(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双工况分体空调器及运行方法
CN105509161B (zh) * 2016-01-27 2019-09-06 能节(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双工况分体空调器及运行方法
CN105509403A (zh) * 2016-02-02 2016-04-2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CN105546684A (zh) * 2016-02-02 2016-05-0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以及建筑物
CN105509403B (zh) * 2016-02-02 2017-10-3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CN105546684B (zh) * 2016-02-02 2018-10-2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以及建筑物
CN106642355A (zh) * 2017-02-06 2017-05-10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壁挂式空调器
CN106642355B (zh) * 2017-02-06 2022-06-28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壁挂式空调器
CN108917047A (zh) * 2018-07-24 2018-11-30 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空调功能的室内环控机
CN110779109A (zh) * 2019-10-14 2020-02-11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机废热回收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79109B (zh) * 2019-10-14 2021-03-19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风机废热回收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8544U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CN104776527A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和系统以及建筑系统和被动式建筑物
CN103574858B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室外回风预处理方法
KR102047754B1 (ko) 다기능 스마트 공조시스템
CN102278799B (zh) 具有水蒸发式冷风扇联动功能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46673A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CN207123040U (zh) 一种动物房双风机式空调智能控制系统
CN104697085A (zh) 分户组合式辐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应的控制系统
CN107990428A (zh) 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CN204373067U (zh) 一种一体化多模式组合型空调机组
CN203010779U (zh) 固定比例二次回风洁净手术部空气处理系统
CN102435002A (zh) 高效节能的户式中央空调的改进装置
CN107975890A (zh) 空气调节系统
CN105546684A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以及建筑物
CN104033986B (zh) 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201740130U (zh) 温湿度分控型空调机组
CN105202698A (zh) 一种节能新风空调控制系统
CN204757138U (zh) 一种室内机
CN207279847U (zh) 一种带温湿度传感器的组合空调
CN205481442U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以及建筑物
CN105135552A (zh) 空调系统
WO2017088797A1 (zh) 独立控温双进气通道新风空调系统
CN105444380A (zh) 一种冷水系统
CN209229879U (zh) 一种手术室节能洁净智能空调系统
CN110594874A (zh) 户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13 Beijing, North Third Ring Road, No. 30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China Architec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3 Beijing, North Third Ring Road, No. 30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