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0225A -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0225A
CN110790225A CN201911014579.6A CN201911014579A CN110790225A CN 110790225 A CN110790225 A CN 110790225A CN 201911014579 A CN201911014579 A CN 201911014579A CN 110790225 A CN110790225 A CN 110790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s
group
catalyst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45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程亮
许仁春
徐洁
相红霞
左晶文
代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inopec Ningbo Engineering Co Ltd
Sinopec Ningbo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inopec Ningbo Engineering Co Ltd
Sinopec Ningbo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inopec Ningbo Engineering Co Ltd, Sinopec Ningbo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45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02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0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0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06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ctro-positively bound hydrogen, e.g. water, acids, bases, ammonia, with inorganic reducing agents
    • C01B3/1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ctro-positively bound hydrogen, e.g. water, acids, bases, ammonia, with inorganic reducing agents by reaction of water vapour with carbon monoxide
    • C01B3/16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ctro-positively bound hydrogen, e.g. water, acids, bases, ammonia, with inorganic reducing agents by reaction of water vapour with carbon monoxide using cataly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83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CO-shift step, i.e. a water gas shift step
    • C01B2203/0288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CO-shift step, i.e. a water gas shift step containing two CO-shift ste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8Methods of heating or cooling
    • C01B2203/0872Methods of cooling
    • C01B2203/0883Methods of cooling by indirect heat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催化剂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催化剂框内的多根换热管,所述催化剂框内还设有原料气分配管,所述催化剂框与所述原料气分配管之间的空腔形成反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框与所述炉体之间的间隙形成合成气通道;各所述换热管分为两组,包括连接第一冷媒源的第一组换热管和连接第二冷媒源的第二组换热管,所述第一冷媒源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二冷媒源内的冷媒不同;所述第一组换热管靠近所述原料气分配管布置,所述第二组换热管靠近所述催化剂框布置。

Description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到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煤化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煤炭气化是对煤炭进行化学加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
CO变换工序是现代煤化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CO变换的目的是调整合成气中H2和CO浓度,满足下游用户的需求。当CO变换工艺配套制氨或制氢装置时,对变换气中CO干基含量有较高要求,通常要求CO干基含量小于0.4%。常规做法是中温变换炉下游再串联一台低温变换炉进行低温深度CO变换。这将导致工艺流程长,设备多、投资高、系统压降大的一系列问题。
(1)如申请号为201410439881.7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高浓度CO原料气的绝热串等温工艺》,其实施例2,工艺流程设置为绝热变换+等温变换+绝热变换,为将变换气中CO干基含量将至0.4%以下,该流程在等温变换下游再串联一台绝热变换炉,导致工艺流程长、设备多、系统压降大的问题。
(2)如申请号为201410572326.1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根据其实施例叙述,该变换炉是属于一级变换,即中温变换,其单程反应后一氧化碳含量小于等于3%,如配套制氨或制氢装置时,其下游还需要串联一台低温变换炉进行深度变换,将其CO干基含量降至0.4%以下。导致工艺流程长、设备多、投资高、系统压降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在一个变换炉内能同时进行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满足下游系统对CO干基含量小于等于0.4%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催化剂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催化剂框内的多根换热管,所述催化剂框内还设有原料气分配管,所述催化剂框与所述原料气分配管之间的空腔形成反应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框与所述炉体之间的间隙形成合成气通道;
各所述换热管分为两组,包括连接第一冷媒源的第一组换热管和连接第二冷媒源的第二组换热管,所述第一冷媒源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二冷媒源内的冷媒不同;
所述第一组换热管靠近所述原料气分配管布置,所述第二组换热管靠近所述催化剂框布置。
优选所述第一冷媒源为第一汽包,所述第二冷媒源为第二汽包;
所述第一组换热管中的各第一换热管的入口连接第一汽包的冷却水出口,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汽包的蒸汽入口;
所述第二组换热管中的各第二换热管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汽包的冷却水出口,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汽包的蒸汽入口。
作为上述各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催化剂框可以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外筒内并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筒与所述炉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合成气通道;所述原料气分配管设置在所述内筒内;
所述反应腔被所述内筒分隔为位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的第二反应腔和位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原料气分配管之间的第一反应腔;
所述第一组换热管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组换热管布置在所述第二反应腔内。
所述第二组换热管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反应腔内,第二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组换热管的外侧且靠近所述内筒。第一反应腔为中温反应腔,第二反应腔为低温反应腔,该方案能使第一反应腔内的一次合成气在流动过程中降低至低温反应进料要求后进入第二反应腔。
所述第一反应腔内装填有第一催化剂,所述第二反应腔内装填有第二催化剂。
上述各方案中的反应腔内可以装填相同的宽温催化剂,优选所述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为不同的催化剂。
优选所述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占总换热面积的0.4~0.6;
所述换热面积为埋设在催化剂床层内换热管的外表面积。所述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为各第一换热管外表面积之和;所述第二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为各所述第二换热管外表面积之和。
所述总换热面积为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与第二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之和。
所述第二组换热管的第二部分在第一反应腔内的换热面积占所述总换热面积的0.06~0.2,以保证进入第二反应腔内的反应气的温度在230℃左右。
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横截面与所对应炉体部分的横截面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将低温CO变换和中温CO变换反应集成在一个反应炉内,原料气先经过催化剂内框进行中温变换反应,变换反应热通过中压锅炉水移热副产4.0Mpa(G)的中压饱和蒸汽,中温变换后的反应气经低压锅炉水降温后进入催化剂外框进行低温变换反应,将其CO干基含量降至0.4%以下,低温变换反应热通过低压锅炉水移热副产0.45MPa(G)的低压饱和蒸汽。该系统流程短、设备少、投资低、系统压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应器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包括:
炉体1,为常规结构,包括上封头11、下封头12和连接在上封头11和下封头12之间的筒体13。上封头11上设有人孔14,人孔14上扣盖有人孔盖,原料气入口35设在人孔盖上。
催化剂框,用于装填催化剂,设置在筒体13内,所述催化剂框与所述原料气分配管3之间的空腔形成反应腔。本实施例中的催化剂框包括内筒21和外筒22。
催化剂框的安装结构可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中催化剂框的上、下端不封闭,催化剂框内催化剂床层的上、下两端均装填耐火球,外筒通过筒体固定,内筒通过两侧的换热管及下侧第一管箱61和第二管箱51支撑。
内筒21套设于外筒22内并与所述外筒2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筒与所述炉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合成气通道2a;所述原料气分配管3套设在所述内筒21内。
所述反应腔被所述内筒分隔为位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的第二反应腔2b和位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合成气收集管道之间的第一反应腔2c。
内筒21和外筒22的侧壁上均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通孔不仅作为第一反应气和第二反应气的流经通道,而且起到气体分布器的作用,使第一反应气均匀进入第二反应腔内。
本实施例中,筒体、内筒和所述外筒以及原料气分配管的横截面结构相同,为同心布置的同心圆型结构。
本实施例在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内填充了不同的窄温型催化剂。在第一反应腔内填充了中温变换催化剂,在第二反应腔内填充了低温变换催化剂。针对各自的反应特点填充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有利于充分利用在特定温度区间内的变换催化剂反应活性,反应速率高,CO转化率高。该方式为优选方式。
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内也可以填充相同的宽温型催化剂,宽温型催化剂因需要同时兼顾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活性,因此其变换反应速率及CO转化率相对上述窄温型催化剂低。同时宽温型催化剂为兼顾中温和低温催化活性,以牺牲催化剂使用寿命为代价。使用宽温型催化剂可以不设置内筒。
原料气分配管3,用于分配原料气,设置在催化剂框内腔的中部位置,由多段筒体31依次可拆卸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中相邻筒体31通过法兰34相连接;各筒体3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供原料气从原料气分配管3进入到催化剂床层内的进气孔(图中未示出);筒体31的内侧壁上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脚梯32。端盖可拆卸,端盖拆开后与下封头内腔相连通,原料气分配管3的上端口连接原料气入口35,原料气由此进入。
换热管,有多根,平行于炉体1的轴线竖向穿设在催化剂床层内,包括由多根第一换热管41组成的第一组换热管以及由多根第二换热管42组成的第二组换热管。各第一换热管41和各第二换热管42在反应腔内的同心圆周线上间隔均匀的排布。
为便于区别,在图3中各第一换热管41以实心圆表示,各第二换热管42以空心圆表示。
其中,各第一换热管41布置在第一反应腔内且靠近原料气分配管3。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入口通过第一管箱61连接第一冷却水管道62,第一冷却水管道62连接第一汽包6的冷却水出口;各所述第一换热管41的出口通过第一蒸汽收集装置63连接第一蒸汽管道64,第一蒸汽管道64连接第一汽包6的蒸汽入口。第一反应腔通过中压锅炉水移热副产4.0Mpa(G)的中压饱和蒸汽,饱和温度约为252℃。
各第二换热管42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布置在第二反应腔内,第二部分布置在第一反应腔内并靠近内筒21设置。本实施例在第一反应腔内布置有3层第二换热管42,优选1~5层。各第二换热管42的入口通过第二管箱51连接第二冷却水管道52,第二冷却水管道52连接第二汽包5的冷却水出口;各第二换热管42的出口通过第二蒸汽收集装置53连接第二蒸汽管道54,第二蒸汽管道54连接第二汽包的蒸汽入口。第二反应腔通过低压锅炉水移热副产0.45Mpa(G)的低压饱和蒸汽,饱和蒸汽温度约为155℃。
本实施例中,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占总换热面积的0.41;第二组换热管的第二部分的换热面积占总换热面积的0.11,第二组换热管设置在第二反应腔内的第一部分的换热面积占总换热面积的0.48。
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为各第一换热管在催化剂床层内的外表面积之和;第二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为各第二换热管在催化剂床层内的外表面积之和;总换热面积为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与第二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之和。
第一反应腔内的进行中温变换反应,通过约252℃的中压锅炉水移热副产4.0Mpa(G)的中压饱和蒸汽,同时维持反应的操作温度在240~280℃之间。第二反应腔内的进行低温变换反应,通过约155℃的低压锅炉水移热副产0.45Mpa(G)的低压饱和蒸汽,同时维持反应的操作温度在200~240℃之间。为了较好的衔接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变换气温度,因此在第一反应腔内设置了第二组换热管的第二部分,通过较低温度的锅炉水(约155℃的低压锅炉水)与高温变换气进行强换热,将变换气降低10~40℃,使其在进入第二反应腔内的温度在230℃左右。
第一管箱61和第二管箱51可以为环管结构,如本实施例图1中所示出;两个管箱还可以是上、下叠合布置的箱体结构,两个管箱还可以是管板形式。
第一蒸汽收集装置63和第二蒸汽收集装置53可以是环管,也可以是管箱。
第一蒸汽管道64和第二蒸汽管道54上均分别设有第一膨胀节65和第二膨胀节55,用于吸收热应力。
该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原料气通过原料气入口35进入反应器上封头,沿原料气分配管通道下行,经由原料气分配管上的各通孔均匀进入第一反应腔的催化剂床层,进行中温CO变换反应,形成第一反应气,反应温度为240~280℃。第一汽包内的中压冷却水通过自然循环方式从第一冷却水管道进入各第一换热管41,取走第一反应腔内的催化剂床层的反应热,生成的汽水混合物通过第一蒸汽收集装置、第一蒸汽管道返回第一汽包进行汽液分离,副产4.0Mpa(G)中压饱和蒸汽。中压饱和蒸汽通过中压饱和蒸汽管道56送至下游;通过中压锅炉给水管道67向第一汽包内补入中压锅炉水。
第一反应气径向流动,经由内筒上各通孔从第一反应腔进入第二反应腔。在进入第二反应腔之前,第一反应气流经第一反应腔内的第二换热管时,先与这部分第二换热管内的低压冷却水换热,第一反应气的温度逐步降至适合低温CO变换进料温度要求后,经由内筒上的各通孔进入第二反应腔内的催化剂床层,进行低温CO变换反应,形成第二反应气。
第二汽包内的低压冷却水通过自然循环方式从第二冷却水管道、第二管箱进入各第二换热管,取走第二反应腔内催化剂床层的反应热,生成的汽水混合物通过第二蒸汽收集装置、第二蒸汽管道返回第二汽包进行汽液分离,副产0.45Mpa(G)低压饱和蒸汽,低压饱和蒸汽通过低压饱和蒸汽管道56送至下游,通过低压锅炉给水管道57向第二汽包补入低压锅炉水。
原料气在同一个变换炉中先后经过中温变换反应和低温变换反应,CO含量降至0.4%(V%,干基)以下。
第二反应气通过合成气通道2a经由下封头空腔及合成气输送管道33输送至下游系统。

Claims (9)

1.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催化剂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催化剂框内的多根换热管,所述催化剂框内还设有原料气分配管,所述催化剂框与所述原料气分配管之间的空腔形成反应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框与所述炉体之间的间隙形成合成气通道;
各所述换热管分为两组,包括连接第一冷媒源的第一组换热管和连接第二冷媒源的第二组换热管,所述第一冷媒源内的冷媒与所述第二冷媒源内的冷媒不同;
所述第一组换热管靠近所述原料气分配管布置,所述第二组换热管靠近所述催化剂框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源为第一汽包,所述第二冷媒源为第二汽包;
所述第一组换热管中的各第一换热管的入口连接第一汽包的冷却水出口,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汽包的蒸汽入口;
所述第二组换热管中的各第二换热管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汽包的冷却水出口,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汽包的蒸汽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框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外筒内并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筒与所述炉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合成气通道;所述原料气分配管设置在所述内筒内;
所述反应腔被所述内筒分隔为位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的第二反应腔和位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原料气分配管之间的第一反应腔;
所述第一组换热管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组换热管布置在所述第二反应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换热管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反应腔内,第二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组换热管的外侧且靠近所述内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腔内装填有第一催化剂,所述第二反应腔内装填有第二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为不同的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占总换热面积的0.4~0.6;
所述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为各所述第一换热管外表面积之和;所述第二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为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表面积之和;
所述总换热面积为第一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与第二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换热管的第二部分在第一反应腔内换热面积占所述总换热面积的0.06~0.2。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横截面与所对应炉体部分的横截面结构相同。
CN201911014579.6A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Pending CN1107902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4579.6A CN110790225A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4579.6A CN110790225A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0225A true CN110790225A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4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4579.6A Pending CN110790225A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022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89299A1 (en) * 2002-06-13 2003-12-24 Darryl Pollica Preferential oxidation reactor temperature regulation
JP2004043292A (ja) * 2002-05-16 2004-02-12 Haldor Topsoe As 一酸化炭素変換法および−反応器
CN203484134U (zh) * 2013-09-10 2014-03-19 张立军 一种多汽包水管型反应装置
CN105457563A (zh) * 2014-09-09 2016-04-06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管束等温变换反应器
CN108421506A (zh) * 2018-05-22 2018-08-21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强放热反应的节能型径向反应器
CN208810012U (zh) * 2018-09-17 2019-05-03 青岛正大凯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管可控移热式径向等温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3292A (ja) * 2002-05-16 2004-02-12 Haldor Topsoe As 一酸化炭素変換法および−反応器
CA2489299A1 (en) * 2002-06-13 2003-12-24 Darryl Pollica Preferential oxidation reactor temperature regulation
CN203484134U (zh) * 2013-09-10 2014-03-19 张立军 一种多汽包水管型反应装置
CN105457563A (zh) * 2014-09-09 2016-04-06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管束等温变换反应器
CN108421506A (zh) * 2018-05-22 2018-08-21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强放热反应的节能型径向反应器
CN208810012U (zh) * 2018-09-17 2019-05-03 青岛正大凯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管可控移热式径向等温反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9733B (zh) 配套甲醇合成的co变换工艺
CN102887480A (zh) 一种等温变换串绝热变换的co变换工艺
CN110790223B (zh) 一种配套水煤浆气化装置的变换制氢方法及等温变换炉
CN110790227B (zh) 一种配套水煤浆气化装置的等温变换制氢方法及等温变换炉
CN109181782B (zh) 一种配套水煤浆气化的气冷并水冷等温变换工艺
CN109279573B (zh) 一种配套水煤浆气化的等温变换工艺
CN109054908B (zh) 一种配套粉煤气化的等温变换工艺
CN110877896B (zh) 一种配套粉煤气化装置的等温变换制氢方法及等温变换炉
CN110790225A (zh)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等温变换炉
CN110975767B (zh) 一种双冷却系统的双等温变换炉
CN110925722B (zh) 一种配套煤化工装置的等温变换工艺及等温变换炉
CN110790226A (zh) 一种双系统变换炉
CN110898768A (zh) 一种双等温系统变换炉
CN110902650A (zh) 一种双汽包双等温变换炉
CN109279574B (zh) 一种配套水煤浆气化的绝热并等温co变换工艺
CN212356522U (zh) 复合式绝热串控温变换炉装置
CN110803677B (zh) 一种双汽包等温变换制氢方法及等温变换炉
CN110803681B (zh) 一种配套水煤浆气化的气冷变换串联等温变换制氢工艺及等温变换炉
CN109280568B (zh) 一种配套粉煤气化的等温变换工艺
CN110898769B (zh) 一种配套粉煤气化工艺的多联产等温变换工艺及等温变换炉
CN110921617B (zh) 一种配套粉煤气化的等温变换并联气冷变换制合成气工艺及等温变换炉
CN110790228B (zh) 一种联产合成气及氢气的等温变换工艺及等温变换炉
CN110921620B (zh) 一种配套粉煤气化的等温变换并联绝热变换制合成气工艺及等温变换炉
CN111115574A (zh) 一种联产合成气及氢气的co变换工艺及等温变换炉
CN111732075A (zh) 复合式绝热串控温变换炉装置及变换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