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6596B - 组合式智能手环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智能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6596B
CN110786596B CN201911108031.8A CN201911108031A CN110786596B CN 110786596 B CN110786596 B CN 110786596B CN 201911108031 A CN201911108031 A CN 201911108031A CN 110786596 B CN110786596 B CN 110786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elet
soft
main body
accommodating groove
wr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80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6596A (zh
Inventor
李鹏程
许莲
温守伟
王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80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6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6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6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6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6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智能手环,便于收纳存放,不易丢失,不会额外占用收纳空间,减小产品包装成本。所述组合式智能手环包括第一手环和第二手环,第一手环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手环的容纳槽,容纳槽沿第一手环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少在收纳状态时,第二手环过盈装配在容纳槽内。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第一手环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手环的容纳槽,至少在收纳状态时第二手环过盈装配在容纳槽内,与第一手环组合在一起,从而便于共同收纳存放,不易丢失,且整个手环结构紧凑,减小产品包装成本。

Description

组合式智能手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手环,尤其是子母机形式的组合式智能手环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发展,智能手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常见的智能手环,通常为单人使用,其结构通常包括显示屏主体、表带和连接在表带一端上的金属表扣,金属表扣用于佩戴时将表带的两端连接,使智能手环形成一完整的环形,佩戴在用户手腕上,其功能主要有来电显示、计步、测心率、计时等。
随着智能可穿戴技术的日益发展,目前出现了子母机形式的组合式智能手环,双人佩戴,一人佩戴一款,适合于大人与孩子之间,老人与老人之间,老人与孩子之间,子女与老人之间,以达到随时沟通、定位监护和导航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子母机形式的组合式智能手环,通常两个手环都是现有智能手环的常见结构形式,即上述的显示屏主体、表带和金属表扣的结构形式,从外观看,第一手环和第二手环均为独立个体,仅是尺寸上稍有差别,相互之间没有依附关系。且两个手环通常分别包装,即各自配置一包装盒,或者两个手环一体包装,即左右并排放置在同一包装盒内,使得包装成本高,且收纳存放时两个手环是分体结构,其中单个手环丢失的风险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智能手环,至少在收纳状态时两个手环组合为一体,便于共同收纳存放,不易丢失,不会额外占用收纳空间,减小产品包装成本。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式智能手环,包括第一手环和第二手环,所述第一手环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手环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第一手环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少在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手环过盈装配在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第一手环和所述第二手环均包括手环主体和腕带,所述容纳槽至少形成在所述第一手环的腕带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手环的腕带用于与用户腕部贴合接触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手环呈弧形,其腕带包括弧形的第一软质主体和用于使所述第一软质主体保持为弧形的第一硬质加强件,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内嵌于所述第一软质主体内。
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数量至少为两个,当其数量为两个时,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沿所述第一软质主体长度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当其数量大于两个时,其在所述第一软质主体内均布。
所述第一手环呈C型,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第一手环的腕带长度方向两端,至少在所述第二手环容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第二手环与所述容纳槽相适配。
所述第二手环的腕带包括弧形的第二软质主体和用于使所述第二软质主体保持为弧形的第二硬质加强件,所述第二硬质加强件内嵌于所述第二软质主体内且其强度小于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的强度。
所述第二手环的腕带为软质材质,且所述第二手环的长度方向两端设有相配合的连接结构,用于在佩戴状态时将所述第二手环连接成一封闭环形。
所述腕带均具有腕带第一端和与腕带第一端相对的腕带第二端,所述第一手环的手环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在其腕带第一端上;所述第二手环的手环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在其腕带第一端上。
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一端露出于所述第一软质主体形成露出部,所述露出部上形成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手环的手环主体上形成有插装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露出部与所述插装部沿所述第一手环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且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二手环的手环主体与所述第二手环的腕带第二端插接配合。
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二手环上对应设有第二磁吸元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相磁吸,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对称分布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除具有现有组合式智能手环的常规功能之外,第一手环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手环的容纳槽,至少在收纳状态时第二手环过盈装配在容纳槽内,与第一手环组合在一起,从而便于共同收纳存放,不易丢失,且整个手环结构紧凑,减小产品包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中第一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中第二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中第二手环容置于第一手环内后组合式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中第一手环内嵌硬质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中第二手环和第一手环分离过程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中第二手环和第一手环分离过程二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第一手环的手环主体和腕带二者拆卸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第一手环的手环主体和腕带二者插装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组合式智能手环实施例第二手环的手环主体和腕带二者拆卸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组合式智能手环;100、第一手环;110、手环主体;111、插装部;112、第二卡扣部;113、扣件;114、扣位;115、卡钩;116、卡槽;120、腕带;121、腕带第二端;122、腕带第一端;123、第一软质主体;124、第一硬质加强件;125、露出部;126、第一卡扣部;130、第一磁吸元件;140、容纳槽;141、豁口;200、第二手环;210、手环主体;211、凹槽;220、腕带;221、腕带第二端;222、腕带第一端;223、柱状凸起;230、第二磁吸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一种组合式智能手环1,用于双人佩戴,包括第一手环100和第二手环200,一人佩戴一款,比如大人与孩子之间,老人与老人之间,老人与孩子之间,以达到佩戴者之间随时沟通、定位监护和导航等相关功能,根据上述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只是为了区分两个手环及其相关结构,在功能上,第一手环100可作为母手环,第二手环200相应作为子手环,当然,第一手环100也可作为子手环,第二手环200相应作为母手环。其中,第一手环100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手环200的容纳槽140,容纳槽140沿第一手环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至少在收纳状态时,第二手环200过盈装配在容纳槽140内。从而,至少在收纳状态时第二手环200与第一手环100可以组合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便于共同收纳存放,不易丢失,且在出售和后期存放时,可共用同一包装盒,减小产品包装体积和成本;且使得第二手环200依附在第一手环100内,整体轮廓形状大致为第一手环100的轮廓形状,从外部几乎看不出来第二手环,结构紧凑、简洁,使第一手环100和第二手环200组合后的体积尽可能地达到最小,以进一步方便收纳和包装。
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一种具体的手环形式,第一手环100包括手环主体110和腕带120,第二手环200包括手环主体210和腕带220,容纳槽140至少形成在第一手环100的腕带120上,且位于腕带120用于与用户腕部贴合接触的表面上,以在佩戴状态时从外部观察不到容纳槽140,以不影响产品外观。
进一步具体地,第一手环100呈弧形,其腕带120包括弧形的第一软质主体123和用于使第一软质主体123保持为弧形的第一硬质加强件124,第一硬质加强件124内嵌于第一软质主体123内。第一硬质加强件124对第一软质主体123进行加固,作为第一软质主体123的骨架,其可以为片状长条金属件或塑胶件或其他形式,手环主体110的壳体通常为塑胶件,手环主体110可以位于腕带120的一端上,也可以位于腕带120中部处,使得第一手环100整体形成一弧形,即一端开口的近似手镯形态,并通过腕带120的周向弹性变形以进行佩戴和取下。
对于第一硬质加强件124,其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其数量为两个时,两个第一硬质加强件124同样沿第一软质主体123长度方向延伸,其优选位于容纳槽140的两侧,以使容纳槽140的两侧壁处具有一定的强度,利于容纳槽140的定型;当其数量大于两个时,各第一硬质加强件124可较短小,其在第一软质主体123内均布即可。
为提高弧形第一手环100的佩戴状态时的可靠性,防止掉落丢失,第一手环100进一步呈C型,容纳槽140贯穿第一手环100的腕带120长度方向两端,至少在第二手环200容置在容纳槽140内时,第二手环200与容纳槽140相适配,而在第二手环200单独状态时,比如佩戴时,其可以首尾连接为一完整环形结构。此时,第二手环200的腕带220为软质材质,且第二手环200的长度方向两端设有相配合的连接结构,以便在佩戴状态时将第二手环200首尾连接成一封闭环形。
当然,第二手环200在佩戴状态时也可以与第一手环100一样,呈一端开口的C型,此时,其腕带220也包括弧形的第二软质主体和内嵌于第二软质主体中的第二硬质加强件,第二硬质加强件使第二软质主体保持为弧形,原理同第一手环100,第二硬件加强件的强度要小于第一硬质加强件124的强度,以保证第一硬质加强件124对母手环100的支撑作用以及便于子手环200置于容纳槽140内。对于第二手环20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手环100和第二手环200的手环主体均在对应腕带的一端上,具体地,母手环100的腕带120具有腕带第一端122和与腕带第一端122相对的腕带第二端121,第一手环100的手环主体110可拆卸地连接在其腕带第一端122上;第二手环200的手环主体210可拆卸地连接在其腕带第一端222上。当然,手环主体也可各自嵌装在其对应的腕带上,具体连接结构可以同现有手环主体嵌装在腕带上的智能手环。
进一步地,对于第一手环100的手环主体110和腕带120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硬质加强件124的一端露出于第一软质主体123,形成露出部125,露出部125上形成有第一卡扣部126,第一手环100的手环主体110上形成有插装部111和第二卡扣部112,露出部125与插装部111沿第一手环100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且第一卡扣部126和第二卡扣部112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手环主体110和腕带120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卡扣部126可设置为凸起,第二卡扣部112可设置为卡槽,通过露出部125及其上第一卡扣部126的弹性变形实现其与为进一步提高插装部111及第二卡扣部112的卡接配合。为进一步提高手环主体110和腕带120连接的可靠性,可在手环主体110进一步设置扣件113,扣件13一端铰接于手环主体110,扣件13上设有与第二卡扣部112配合的扣位114,且扣件另一端设有卡钩115,手环主体110上对应设有卡槽116,当露出部125插装至插装部111内且第一卡扣部126和第二卡扣部112卡装后,再将扣件13按图8所示弧形箭头方向翻转使其扣位114从外部嵌入第二卡扣部112,同时将卡钩115卡设在卡槽116内,增强了手环主体110和腕带120的连接牢固性。
对于第二手环200的手环主体210与其腕带220的连接,可采用手环主体210和腕带第一端222插接配合。如图9所示,在腕带第一端222上形成有沿腕带宽度方向延伸的柱状凸起223,手环主体210的对应端上对应形成有与柱状凸起223相适配的凹槽211,手环主体210由一侧滑入使柱状凸起223嵌入凹槽211内,手环主体210的另一端可与腕带第二端221设置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以提高佩戴可靠性。
为了提高第二手环200在容纳槽140内容纳的可靠性,防止晃动时二者脱离,如图2和图3所示,容纳槽140内设置有第一磁吸元件130,第二手环200上对应设有第二磁吸元件230,第一磁吸元件130和第二磁吸元件230磁性相反,相磁吸,第一磁吸元件130对称分布于容纳槽长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从而使得第二手环200嵌入容纳槽140后,第二手环200与第一手环100还通过磁吸结构连接为一体,提高了第二手环200在容纳槽140内容纳的可靠性。磁吸连接结构简单,可通过内嵌的方式成型在手环上,可不凸出于手环表面,不影响第一手环100和第二手环200各自独立佩戴使用。当然,第一手环100和第二手环200之间的连接方式除磁吸连接外,还可以通过比如卡扣或捆绑的方式连接等。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元件130数量为偶数个,分别位于容纳槽140长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第二磁吸元件230数量对应为偶数个。具体地,以第一磁吸元件130、第二磁吸元件230均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磁吸元件130设在第一手环100的腕带第二端121处,第二磁吸元件230设在第二手环200的腕带第二端221处。在第二手环200和第一手环100组合为一体时,可将第二手环200的腕带第二端221先嵌入容纳槽140内使第二磁吸元件230正好与第一磁吸元件130磁吸连接,然后再顺着长度方向挤压第二手环200使其整体嵌入容纳槽140内。
取出第二手环200时,可参照图5和图6,由于容纳槽140的两端贯穿第一手环100的腕带120长度方向两端,则可从容纳槽140的一端抠出第二手环200的一端,然后将第二手环200抽离容纳槽140。为便于操作,容纳槽140的槽底上与第二手环200的腕带第二端221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豁口141,第二手环200的腕带第二端221由豁口141露出,从而用户可从豁口141处用手指沿图5中箭头I所示斜向左上方向顶出第二手环200的腕带第二端221使其脱离容纳槽140,然后由第二手环200的此端沿图6中箭头II所示斜向右上方向将第二手环200逐渐抽离容纳槽140,实现其与第一手环100的分离。第二手环200的腕带第二端221可设置可转动地金属表扣,以便于将其从容纳槽140中顶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智能手环,包括第一手环和第二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环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手环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第一手环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少在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手环过盈装配在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第一手环和所述第二手环均包括手环主体和腕带,所述容纳槽至少形成在所述第一手环的腕带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手环的腕带用于与用户腕部贴合接触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手环呈弧形,其腕带包括弧形的第一软质主体和用于使所述第一软质主体保持为弧形的第一硬质加强件,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内嵌于所述第一软质主体内;
所述腕带均具有腕带第一端和与腕带第一端相对的腕带第二端,所述第一手环的手环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在其腕带第一端上;所述第二手环的手环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在其腕带第一端上;
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一端露出于所述第一软质主体形成露出部,所述露出部上形成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为凸起;所述第一手环的手环主体上形成有插装部和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为卡槽,所述露出部与所述插装部沿所述第一手环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且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二手环的手环主体与所述第二手环的腕带第二端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数量至少为两个,当其数量为两个时,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沿所述第一软质主体长度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当其数量大于两个时,其在所述第一软质主体内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环呈C型,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第一手环的腕带长度方向两端,至少在所述第二手环容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第二手环与所述容纳槽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环的腕带包括弧形的第二软质主体和用于使所述第二软质主体保持为弧形的第二硬质加强件,所述第二硬质加强件内嵌于所述第二软质主体内且其强度小于所述第一硬质加强件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环的腕带为软质材质,且所述第二手环的长度方向两端设有相配合的连接结构,用于在佩戴状态时将所述第二手环连接成一封闭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二手环上对应设有第二磁吸元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相磁吸,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对称分布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
CN201911108031.8A 2019-11-13 2019-11-13 组合式智能手环 Active CN110786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8031.8A CN110786596B (zh) 2019-11-13 2019-11-13 组合式智能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8031.8A CN110786596B (zh) 2019-11-13 2019-11-13 组合式智能手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6596A CN110786596A (zh) 2020-02-14
CN110786596B true CN110786596B (zh) 2021-08-27

Family

ID=6944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8031.8A Active CN110786596B (zh) 2019-11-13 2019-11-13 组合式智能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65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8012A (ja) * 1995-10-19 1997-04-28 Noomaraizu Kk 組合せ自在ブレスレット
US5762241A (en) * 1997-01-29 1998-06-09 Sun Company, Inc. Watchband
CN106889709A (zh) * 2017-02-21 2017-06-27 李建军 环形首饰、首饰组件、模具及生产和使用方法
KR20190073897A (ko) * 2017-12-19 2019-06-27 주식회사 이프 액세서리용 고리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17181B2 (en) * 2012-03-15 2020-04-14 Michael James Rich Separable bracelet band
US20140116086A1 (en) * 2012-11-01 2014-05-01 Kelly Casaccio Friendship bracele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8012A (ja) * 1995-10-19 1997-04-28 Noomaraizu Kk 組合せ自在ブレスレット
US5762241A (en) * 1997-01-29 1998-06-09 Sun Company, Inc. Watchband
CN106889709A (zh) * 2017-02-21 2017-06-27 李建军 环形首饰、首饰组件、模具及生产和使用方法
KR20190073897A (ko) * 2017-12-19 2019-06-27 주식회사 이프 액세서리용 고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6596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08456B2 (en) Snapping and hinging arrangements, watch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020056652A1 (en) Small article case
KR0176254B1 (ko) 시계
RO117062B1 (ro) Recipient etans pentru pastrarea obiectelor mici sau de valoare
JP6703570B2 (ja) 計時器または宝飾品のための取り外し可能なブレスレット
CN111387656A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
CN105901849A (zh) 具有扩展表带的手表
CN110786596B (zh) 组合式智能手环
CN100553515C (zh) 带有一钩扣的腕带
CN215603605U (zh) 快拆式表带
US9266205B2 (en) Piping slider
US3968643A (en) Wristwatch case and wristlet assembly
US20180303214A1 (en) Storage accessories with sliding keepsakes
JP3166588U (ja) キャリーバッグに取付可能な鞄
CN213023962U (zh) 一种便于佩戴且可更换内胆的手表
CN201365612Y (zh) 吸合式手链
EP1594381B1 (en) Watch strap
CN210747685U (zh) 一种可拆卸内袋的箱体
WO2007022632A1 (en) Interchangeable jewellery insert and item for receiving the insert
CN215124963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5455888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CN107692417B (zh) 表扣和手表
CN215603611U (zh) 一种新型磁吸表带
KR200177769Y1 (ko) 휴대용 알약 케이스
CN212545948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