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8545A - 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 Google Patents

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8545A
CN110778545A CN201911058723.6A CN201911058723A CN110778545A CN 110778545 A CN110778545 A CN 110778545A CN 201911058723 A CN201911058723 A CN 201911058723A CN 110778545 A CN110778545 A CN 110778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branch
control system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87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31 Heavy Machine Ltd By Share Ltd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31 Heavy Machin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31 Heavy Machin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31 Heavy Machin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87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8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8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8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02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 F15B11/04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08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with only one servo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4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a single servo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2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luid
    • F15B21/0423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涉及工程机械控制技术领域。该风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液压控制系统和风扇。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泵机、第一换向阀、马达、回油管、油箱和阀位控制支路。泵机连接第一换向阀。马达的第一油口进油时风扇正转。马达的第二油口进油时风扇反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均连接第一换向阀。回油管连接第一换向阀和油箱。阀位控制支路连接于第一换向阀,控制器与阀位控制支路电连接,阀位控制支路能控制第一换向阀切换阀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其采用了上述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本发明提供的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能满足散热需求,并能便于树枝树叶等异物的清理。

Description

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普通的液压挖掘机,多数还是用于市政建设,公路修建,矿山等领域;但国际市场也有部分客户和代理商已将我们的挖掘机改装成林业机,用于砍伐,刮枝,抓料等。
现有的林业机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林业机散热能力要求更高,同吨位挖机散热器不能满足客户使用要求;林业机工作环境恶劣,树枝页灰尘等容易吸入黏附在散热器上,无法清理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系统,其能够满足采用该风扇控制系统的工程机械的散热需求,并且能便于树枝树叶等异物的清理。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其能够满足散热需求,并能便于树枝树叶等异物的清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液压控制系统和风扇。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泵机、第一换向阀、马达、回油管、油箱和阀位控制支路。
所述泵机的输出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
所述马达具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并且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风扇。
当所述第一油口进油时,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风扇正转。
当所述第二油口进油时,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风扇反转。
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能切换阀位并选择性地导通所述输出管和所述第一油口或者导通所述输出管和所述第二油口。
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另一端接入所述油箱。
所述阀位控制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位控制支路电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阀位控制支路选择性地导通以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切换阀位。
可选地,所述阀位控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输出管,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阀位控制支路的输入端选择性地与所述输出管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阀位控制支路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
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和所述第三导管均通过端部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相连接。
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出管。
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油管。
所述第三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换向阀。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切换阀位,以使得所述第二换向阀选择性地导通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三导管,或者导通所述第二导管和所述第三导管。
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调压支路,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调压支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油箱,并用于检测所述油箱中的油温。
所述调压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管和所述回油管。
所述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油温控制所述调压支路导通的开度。
可选地,所述调压支路包括比例溢流阀,所述比例溢流阀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输出管,所述比例溢流阀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回油管,所述比例溢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油温控制所述比例溢流阀的溢流压力。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油温增大时控制所述比例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增大。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油温减小时控制所述比例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减小。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油温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比例溢流阀完全打开。
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平衡支路和单向阀,所述平衡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管和所述回油管,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平衡支路上,并且所述单向阀单向导通所述平衡支路,以使得液压油能由所述回油管经所述平衡支路流动至所述输出管。
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泄压支路,所述泄压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马达,另一端接入所述油箱。
一种工程机械车,包括风扇控制系统。所述风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液压控制系统和风扇。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泵机、第一换向阀、马达、回油管、油箱和阀位控制支路。
所述泵机的输出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
所述马达具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并且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风扇。
当所述第一油口进油时,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风扇正转。
当所述第二油口进油时,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风扇反转。
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能切换阀位并选择性地导通所述输出管和所述第一油口或者导通所述输出管和所述第二油口。
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另一端接入所述油箱。
所述阀位控制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位控制支路电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阀位控制支路选择性地导通以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切换阀位。
本发明提供的风扇控制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提供的风扇控制系统能通过控制器控制阀位控制支路的导通或者截断,进而控制第一换向阀阀位的切换,进而实现对于风扇正反转的控制,能通过该风扇控制系统提供多种工作模式,进而满足工程机械车的散热需求,同时还能满足工程机械车散热器上树枝树叶等异物的清除,保证了工程机械车的工作稳定性,同时还能延长风扇以及液压控制系统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其采用了上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并且该工程机械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提供的风扇控制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风扇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标:10-风扇控制系统;11-液压控制系统;12-控制器;13-风扇;100-泵机;110-输出管;200-第一换向阀;300-马达;310-第一油口;320-第二油口;400-回油管;500-油箱;510-温度传感器;600-阀位控制支路;610-第一导管;620-第二导管;630-第三导管;640-第二换向阀;700-调压支路;710-比例溢流阀;800-平衡支路;810-单向阀;900-泄压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图未示),该工程机械车能用于林业作业、挖掘作业等大型作业。并且该工程机械车能满足于其散热的需求,同时能便于落到工程机械车的散热器上的树枝树叶等异物的清除,保证工程机械车能稳定地进行运作。
其中,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工程机械车采用了风扇控制系统10,该风扇控制系统10能用于工程机械车的散热,并且同时还能通过风扇控制系统10清除工程机械车的散热器上的树枝树叶等异物。即,其中能通过风扇控制系统10满足工程机械车的散热需求,同时满足工程机械车散热器上的异物清除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散热器指代的是,工程机械上风扇控制系统10用于导出热量的部分,即风扇控制系统10可以是散热器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风扇控制系统10包括控制器12、液压控制系统11和风扇13。其中风扇13用于转动并产生气流以将工程机械车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而实现对于工程机械车进行散热的目的。另外,液压控制系统11连接于风扇13,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11控制风扇13转动,其中液压控制系统11能控制风扇13正转或者反转,进而能使得通过风扇13能实现散热和清除异物的目的。控制器12则与液压控制系统11电连接,进而能通过控制器12控制液压控制系统11,以便于通过液压控制系统11控制风扇13运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控制系统11包括泵机100、第一换向阀200、马达300、回油管400、油箱500和阀位控制支路600。泵机100的输出管110连接于第一换向阀200。泵机100能通过输出管110将液压油输出,进而提供整个液压控制系统11中的液压动力。另外,泵机100还具有输入管(图未标),输入管接入至油箱500中,以便于泵机100从油箱500中吸取液压油。马达300具有第一油口310和第二油口320,并且马达300连接于风扇13。其中,马达300的第一油口310和第二油口320均可以作为进油口,同样也均可以作为出油口,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油口310作为进油口时,第二油口320作为出油口;当第一油口310作为出油口时,第二油口320作为进油口。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油口310进油时,马达300驱动风扇13正转,此时液压油自第一油口310进入至马达300,并自第二油口320流出马达300。另外,当第二油口320进油时,马达300驱动风扇13反转,此时液压油自第二油口320进入马达300,并自第一油口310流出马达300。
进一步地,第一油口310和第二油口320均连接于第一换向阀200,第一换向阀200能切换阀位并选择性地导通输出管110和第一油口310或者导通输出管110和第二油口320。当第一换向阀200导通输出管110和第一油口310时,此时泵机100能通过输出管110将液压油导入至第一油口310,进而实现风扇13的正转控制;另外,当第一换向阀200导通输出管110和第二油口320时,此时泵机100能通过输出管110将液压油导入至第二油口320,进而实现风扇13的反转控制。进而能通过第一换向阀200控制马达300进油方向的切换实现对于风扇13正反转的控制,便能实现散热以及对散热器异物进行清除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一个泵机100,并且设置第一换向阀200控制泵机100输送液压油进入马达300第一油口310或者第二油口320,便能实现风扇13的正反转控制,使得工程机械车的散热模式具有多种方式,能满足工程机械车的散热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散热器上树枝树叶等异物的清理需求。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泵机100采用定量齿轮泵,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泵机100还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泵机10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回油管40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换向阀200,另一端接入油箱500。需要说明的是,在当第一换向阀200导通输出管110和第一油口310时,此时第一换向阀200导通回油管400和第二油口320,进而使得从第二油口320导出的液压油能通过回油管400的导向流动至油箱500。相应的,当第一换向阀200导通第二油口320和输出管110时,此时,第一换向阀200导通第一油口310和回油管400,以使得从第一油口310导出的液压油能通过回油管400的导向流动至油箱500。便能完成液压油的循环利用,便于液压油的回收利用。
阀位控制支路600连接于第一换向阀200,控制器12与阀位控制支路600电连接,并且控制器12用于控制阀位控制支路600选择性地导通以控制第一换向阀200切换阀位。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2能控制阀位控制支路600的通断,在控制器12控制阀位控制支路600导通时,阀位控制支路600能控制第一换向器切换阀位,便能实现风扇13正反转的控制。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阀位控制支路600的输入端连接于输出管110,控制器12用于控制阀位控制支路600的输入端选择性地与输出管110相连通。控制器12能通过控制输出管110与阀位控制支路600的输入端连通,进而使得阀位控制支路600能与输出管110形成通路,便能实现导通阀位控制支路600的目的,此时液压油作用于第一换向阀200的控制端,便能实现对于第一换向阀200的阀位切换,进而实现风扇13的正反转控制。
可选地,阀位控制支路600包括第二换向阀640、第一导管610、第二导管620和第三导管630。第一导管610、第二导管620和第三导管630均通过端部与第二换向阀640相连接,进而能通过第二换向阀640切换阀位的方式实现第一导管610、第二导管620和第三导管630之间的导通方式的切换。第一导管610的另一端连接于输出管110。第二导管620的另一端连接于回油管400。第三导管63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换向阀640。控制器12用于控制第二换向阀640切换阀位,以使得第二换向阀640选择性地导通第一导管610和第三导管630,或者导通第二导管620和第三导管630。其中,当第一导管610和第三导管630导通时,此时输出管110通过第一导管610和第三导管630向第一换向阀200的控制端输送液压油,进而使得液压油向第一换向阀200的控制端提供切换阀位的作用力,使得第一换向阀200切换阀位;当第二导管620和第三导管630导通时,此时第一换向阀200的控制端通过第二导管620和第三导管630连通于回油管400,第一换向阀200的控制端便能从第二导管620、第三导管630和回油管400泄油,进而实现第一换向阀200阀位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换向阀640切换阀位至第一导管610和第三导管630相连通时,此时输出管110中的液压油能通过第一导管610和第三导管630向第一换向阀200的控制端提供作用力,进而实现第一换向阀200换向,此时第一换向阀200对应使得输出管110与第二油口320连通,进而实现风扇13的反转控制;相应的,当第二换向阀640切换阀位至第二导管620和第三导管630相连通时,此时第一换向阀200的控制端中的液压油能通过第三导管630和第二导管620流动至回油管400,并通过回油管400导出,此时第一换向阀200的控制端失去作用力,此时第一换向阀200切换阀位至使得输出管110和第一油口310导通,进而实现风扇13的正转控制。
另外,液压控制系统11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10和调压支路700,温度传感器510和调压支路700均与控制器12电连接。温度传感器510安装于油箱500,并用于检测油箱500中的油温。调压支路7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输出管110和回油管400。控制器12用于依据温度传感器510检测的油温控制调压支路700导通的开度。其中,温度传感器510在检测到油箱500的油温之后,将检测到的油温值发送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则能依据接收到的油温值控制调压支路700导通的开度,以使得在输出管110的液压油输送压力稳定时,调压支路700的开度越大,输送管输送至马达300的液压油压力就越小,此时风扇13的转速就越低;而在调压支路700的开度减小时,输送管输送至马达300的液压油压力就增大,进而使得风扇13的转速增大。便能实现对于风扇13转速无级调速的目的,满足工程机械车的散热需求。
可选地,调压支路700包括比例溢流阀710,比例溢流阀710的输入端连接于输出管110,比例溢流阀710的输出端连接于回油管400,比例溢流阀710与控制器12电连接,控制器12用于依据温度传感器510检测的油温控制比例溢流阀710的溢流压力。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调压支路700上设置比例溢流阀710,并且通过控制器12控制比例溢流阀710的溢流压力的目的实现对于调压支路700开度的调节。其中,当输出管110的输送压力稳定时,比例溢流阀710的溢流压力越大,比例溢流阀710的开度就越小,进而能输送至马达300的液压油压力就越大,此时风扇13的转速就越高;相应的,比例溢流阀710的溢流压力越小,比例溢流阀710的开度就越大,进而能使得输送至马达300的液压油压力就越小,此时风扇13的转速就越低。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代替比例溢流阀710,例如能通过控制器12直接调整开度的阀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2用于在油温增大时控制比例溢流阀710的溢流压力增大。控制器12还用于在油温减小时控制比例溢流阀710的溢流压力减小。其中,在工程机械车运作一段时间之后,液压油在液压控制系统11中循环了一段时间,此时液压油的温度升高,温度传感器510检测到的油温值则升高,此时,通过控制器12控制比例溢流阀710的溢流压力增大,进而控制风扇13的转速增大,便能提高风扇13提供的风速以增强散热能力,进而保证能对油温升高的液压油提供高效的降温散热作用。相应的,当工程机械车的工作量降低,此时液压油的油温慢慢降低时,温度传感器510检测到液压油的油温值降低,便能通过控制器12控制比例溢流阀710的溢流压力减小,使得风扇13的转速降低,进而降低马达300的负荷,能延长风扇控制系统10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2还用于在油温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比例溢流阀710完全打开。其中预设温度值可以通过认为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工程机械车刚启动或者怠速运行时,此时液压控制系统11中的液压油的温度较低,此时,可以认定液压油的油温低于预设温度值,便能通过控制器12控制比例溢流阀710完全打开,进而使得风扇13停止运转。需要说明的是,比例溢流阀710完全打开指代的是,比例溢流阀710的开度全开,进而使得比例溢流阀710对于液压油不具有限制作用,此时可以将调压支路700看作普通的导管。
进一步地,液压控制系统11还包括平衡支路800和单向阀810,平衡支路8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输出管110和回油管400,单向阀810设置于平衡支路800上,并且单向阀810单向导通平衡支路800,以使得液压油能由回油管400经平衡支路800流动至输出管110。其中,在风扇13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风扇13的转动受到影响,此时,马达300的出油口的压力大于进油口的压力,回油管400便能通过平衡支路800向输出管110补充一定的液压油,进而实现马达300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液压能达到一定的平衡,能方便于风扇13停止运转,避免外力作用对风扇13造成损坏。
另外,液压控制系统11还包括泄压支路900,泄压支路900的一端连接于马达300,另一端接入油箱500。通过泄压支路900的设置,能将马达300中溢出多余的液压油导出,进而保证马达300的正常运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工程机械车及风扇控制系统10能通过控制器12控制阀位控制支路600的导通或者截断,进而控制第一换向阀200阀位的切换,进而实现对于风扇13正反转的控制,能通过该风扇控制系统10提供多种工作模式,进而满足工程机械车的散热需求,同时还能满足工程机械车散热器上树枝树叶等异物的清除,保证了工程机械车的工作稳定性,同时还能延长风扇13以及液压控制系统11等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通过控制器12控制调压支路700对于开度的调节,以调整风扇13的转速,能保证按照液压控制系统11中液压油的温度自动控制风扇13的转速,进而能实现风扇13调速的自动化,同时达到满足散热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液压控制系统和风扇;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泵机、第一换向阀、马达、回油管、油箱和阀位控制支路;
所述泵机的输出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
所述马达具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并且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风扇;
当所述第一油口进油时,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风扇正转;
当所述第二油口进油时,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风扇反转;
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能切换阀位并选择性地导通所述输出管和所述第一油口或者导通所述输出管和所述第二油口;
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另一端接入所述油箱;
所述阀位控制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位控制支路电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阀位控制支路选择性地导通以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切换阀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位控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输出管,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阀位控制支路的输入端选择性地与所述输出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位控制支路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
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和所述第三导管均通过端部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相连接;
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出管;
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回油管;
所述第三导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换向阀;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换向阀切换阀位,以使得所述第二换向阀选择性地导通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三导管,或者导通所述第二导管和所述第三导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调压支路,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调压支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油箱,并用于检测所述油箱中的油温;
所述调压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管和所述回油管;
所述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油温控制所述调压支路导通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支路包括比例溢流阀,所述比例溢流阀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输出管,所述比例溢流阀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回油管,所述比例溢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油温控制所述比例溢流阀的溢流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油温增大时控制所述比例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增大;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油温减小时控制所述比例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油温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比例溢流阀完全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平衡支路和单向阀,所述平衡支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出管和所述回油管,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平衡支路上,并且所述单向阀单向导通所述平衡支路,以使得液压油能由所述回油管经所述平衡支路流动至所述输出管。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泄压支路,所述泄压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马达,另一端接入所述油箱。
10.一种工程机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控制系统。
CN201911058723.6A 2019-11-01 2019-11-01 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Pending CN110778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8723.6A CN110778545A (zh) 2019-11-01 2019-11-01 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8723.6A CN110778545A (zh) 2019-11-01 2019-11-01 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8545A true CN110778545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8723.6A Pending CN110778545A (zh) 2019-11-01 2019-11-01 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85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009A (zh) * 2021-10-28 2022-01-28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系统、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以及工程机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259A (zh) * 2008-04-23 2011-04-13 卡特彼勒公司 液压风扇换向阀及使用该换向阀的机器
WO2013073631A1 (ja) * 2011-11-15 2013-05-2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冷却ファン制御装置
CN103511403A (zh) * 2013-10-14 2014-01-15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04003552U (zh) * 2014-08-04 2014-12-10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液压油散热风扇调速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4763695A (zh) * 2015-04-13 2015-07-08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系统、散热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05351292A (zh) * 2015-12-24 2016-02-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 散热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638758A (zh) * 2016-12-15 2017-05-10 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风扇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259A (zh) * 2008-04-23 2011-04-13 卡特彼勒公司 液压风扇换向阀及使用该换向阀的机器
WO2013073631A1 (ja) * 2011-11-15 2013-05-2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冷却ファン制御装置
CN103511403A (zh) * 2013-10-14 2014-01-15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04003552U (zh) * 2014-08-04 2014-12-10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液压油散热风扇调速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4763695A (zh) * 2015-04-13 2015-07-08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系统、散热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05351292A (zh) * 2015-12-24 2016-02-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 散热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638758A (zh) * 2016-12-15 2017-05-10 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风扇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009A (zh) * 2021-10-28 2022-01-28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系统、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以及工程机械
CN113983009B (zh) * 2021-10-28 2023-10-27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系统、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以及工程机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49882B1 (en) Controlling device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cooling fan
EP2050970A2 (en) Hydraulic circuit for heavy equipment
JP5355493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建設機械
US20080152513A1 (en) Hydraulic circuit arrangement with recovery of energy
JP5078748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建設機械の制御装置
US7111458B2 (en) Electrical loop flushing system
CN103511403B (zh) 液压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110778545A (zh) 风扇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车
CN105526200A (zh) 车辆的液压系统
CN101851941B (zh) 推土机风扇冷却控制系统
CN112160952A (zh) 液压风扇系统及工程机械
EP3032112B1 (en) Shovel
CN109340218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切削设备的冷却控制系统及切削设备
JP4069803B2 (ja) 上部旋回式油圧走行車両
CN108953309B (zh) 一种能量回收和再利用液压系统
JP2002021807A (ja) 電動液圧駆動装置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駆動装置
CN212272729U (zh) 一种独立散热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14221688U (zh) 一种液压独立散热控制回路
CN105156405B (zh) 液压油散热系统、起重机及液压油散热系统控制方法
WO2017170352A1 (ja) ショベル
CN205025785U (zh) 散热器风扇的驱动装置、液压驱动冷却系统及作业机械
SE1251088A1 (sv) Hydraulanläggning för en industritruck
CN214170990U (zh) 一种具有换向和卸荷功能的风扇控制阀组及工程车辆
GB2355815A (en) A method of reducing engine stalling in a work machine
CN220687749U (zh) 一种散热液压系统和挖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