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3401A - 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3401A
CN110773401A CN201910670992.1A CN201910670992A CN110773401A CN 110773401 A CN110773401 A CN 110773401A CN 201910670992 A CN201910670992 A CN 201910670992A CN 110773401 A CN110773401 A CN 110773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ilm
aqueous
coating
polymerizable unsaturated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09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3401B (zh
Inventor
堀雅司
笠原尚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sai Pa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sai Pa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982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0752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sai Pa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sai Pai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3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3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3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3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05Repairing damaged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6Three layers or more
    • B05D7/57Three layers or more the last layer being a clear coat
    • B05D7/572Three layers or more the last layer being a clear coat all layers being cured or baked togeth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2/00Acrylic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3/00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6/00Halogenated polymers
    • B05D2506/10Fluorinated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8/00Polyes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性优异,并且多层涂膜的耐水附着性极其优异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一种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工序(1),其中,在涂装体的损伤部,涂装水性二道底漆而形成基底处理涂膜(I),工序(2),其中,在前述基底处理涂膜上,涂装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而形成着色基础涂膜(II),工序(3),其中,在由该工序(2)获得的着色基础涂膜上涂装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进行干燥,形成透明涂膜(III),前述涂膜(I)以及涂膜(III)的吸水率不足10%。

Description

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可用于汽车外板、铁道车辆、产业设备等的金属制品或塑料制品的修补涂装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向大气中的释放,因而正在普及水性涂料来替代有机溶剂型涂料。
通常,关于汽车车体等的外板部等,以赋予防蚀以及美感为目的,由包含下涂涂膜、中涂涂膜、上涂涂膜以及透明涂膜在内的多层涂膜包覆着。在汽车修补领域使用的涂料组合物方面,也依次涂装例如二道底漆(primer surfacer)、着色基础涂料以及透明涂料,但现状是,与有机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在干燥上耗费时间,耐水附着性是脆弱的,不易实现与溶剂系涂料组合物同等的性能、不均匀、平滑性、表面纹理(ハダ)等精饰性。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汽车涂膜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包含如下的工序:相对于基材,涂布水性二道底漆而形成二道底漆涂膜的工序(1),以及在上述工序(1)中获得的二道底漆涂膜上,涂布上涂涂料而形成上涂涂膜的工序(2),上述水性二道底漆是包含含有伯羟基以及可水合的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水分散体、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水分散体以及颜料的水性二道底漆,进一步,包含着含有伯羟基、仲羟基以及可水合的官能团的改性环氧树脂的水分散体。然而,在此方法中,不仅仅在干燥上耗费时间,而且耐水附着性不充分,另外精饰性也不是令人满足的水平。
另一方面,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其中,在主剂(I)中包含酸值不同的2种丙烯酸类树脂乳液,以及在固化剂(II)中包含特定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有机溶剂。根据本组合物,即使在粗糙度高的被涂物上,也可形成所获得的涂膜的平滑性等精饰性极其优异的涂膜。但是,存在有多层涂膜中的耐水性变得不充分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4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0029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即使形成基底处理涂膜、着色基础涂膜、透明涂膜的涂料是水性涂料,也使得干燥性、研磨性等涂装作业性优异,精饰性以及多层涂膜的耐水附着性极其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该状况下,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种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为包含如下工序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在涂装体的损伤部上涂装水性二道底漆而形成基底处理涂膜(I)的工序,形成着色基础涂膜(II)的工序,涂装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而形成透明涂膜(III)的工序,通过将水性二道底漆以及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这双方的涂膜的吸水率设为不足特定值,从而可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为如下:
项1.一种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如下工序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工序(1),其中,在涂装体的损伤部,涂装水性二道底漆而形成基底处理涂膜(I),
工序(2),其中,在前述基底处理涂膜上,涂装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而形成着色基础涂膜(II),
工序(3),其中,在由该工序(2)获得的着色基础涂膜上涂装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进行干燥,形成透明涂膜(III),
前述涂膜(I)以及涂膜(III)的吸水率不足10%。
项2.根据项1所述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
前述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为,通过将包含丙烯酸类树脂(a)的主剂以及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固化剂进行混合而获得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
在主剂中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2),且,在固化剂中按固形物质量比计在25/75~75/25的范围内包含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1)以及疏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2)。
项3.根据项2所述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
前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2)是具有包含主链部以及侧链部的接枝结构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体,构成主链部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包含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1)以及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2),构成侧链部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包含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1)、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2)以及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3)。
项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前述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主剂进一步含有聚醚多元醇化合物(c)。
项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前述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主剂及/或固化剂含有表面调整剂(d)。
发明的效果
使用本发明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时,则干燥性优异,且耐水性以及精饰性优异。关于本方法,可设为水性二道底漆、水性着色基础涂料以及水性透明涂料的全水性涂装系统或者环境考量型的涂装系统,可一边考量以臭气为代表的物质对于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一边在长期维持基材面的美观。另外,特别是,通过将二道底漆的基底处理涂膜、以及透明涂膜的吸水率设为不足一定值,从而可形成强韧且耐水附着性极其优异的多层涂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水性”,溶剂是水性溶剂,“水性溶剂”是指水,或者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关于水性涂料中的水性溶剂的含量,优选为相对于全部溶剂而言在30~90质量%的范围内、优选在40~80质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50~70质量%的范围内含有水的混合溶剂。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另外,“(甲基)丙烯酰基”表示丙烯酰基及/或甲基丙烯酰基。另外,“(甲基)丙烯酰胺”表示丙烯酰胺及/或甲基丙烯酰胺。
本发明是一种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如下工序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在涂装体的损伤部上,(1)涂装水性二道底漆而形成基底处理涂膜(I)的工序,
(2)将所形成的基底处理涂膜进行干燥,进行研磨的工序,
(3)在经研磨的基底处理涂膜上,涂装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而形成着色基础涂膜(II)的工序,
(4)在所获得的着色基础涂膜上涂装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进行干燥,形成透明涂膜(III)的工序,
前述涂膜(I)以及涂膜(III)的涂膜的吸水率不足10%。
涂装体的损伤部(被涂物)
本发明可适用的涂装体的损伤部(被涂物)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列举将金属或塑料等设为基材的被涂物,也可以是涂装了该被涂物的物体。具体而言,优选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卡车、建筑机械、电车等车辆、部件等的修补涂装。
工序(1):涂装水性二道底漆而形成基底处理涂膜(I)
关于上述水性二道底漆,可使用从前以来公知的水性二道底漆。“二道底漆”是指具有底漆(primer)以及二道浆(surfacer)这两方的功能的组合物。
通过涂装水性二道底漆,可提高与被涂物以及后述的着色基础涂膜的密接性,可将被涂物的凹凸底料面进行包覆,可根据需要而利用研磨将涂膜面弄整齐。
也可在涂装该水性二道底漆之前,将被涂物预先进行清洗、基于砂纸的砂研磨等。另外,只要在被涂物具有损伤部,那么也可将其周围削掉,进行基于腻子组合物的填充。腻子组合物可使用从前以来公知的腻子组合物。
关于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二道底漆的涂膜的吸水率,不足10%,优选处于0.1以上且不足5%的范围内,这从多层涂膜的耐水附着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涂膜的吸水率为10%以上时,则存在有多层涂膜的耐水性变为脆弱,耐水附着性恶化的担忧。
<水性二道底漆>
为了使涂膜的吸水率为上述范围,因而关于水性二道底漆的组成,例如,优选为如下的多成分型(亦称为多液型)的水性下涂涂料组合物,其包含如下的成分:包含丙烯酸类树脂(α)的主剂、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β)的固化剂、以及根据需要的稀释剂。
主剂
<<丙烯酸类树脂(α)>>
关于水性二道底漆的主成分中可使用的丙烯酸类树脂(α),可优选使用与后述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项中记载的丙烯酸类树脂(a)相同的丙烯酸类树脂。
<<颜料>>
在本发明中适用的二道底漆中,上述主剂中所含的颜料可使用以往公知的颜料类,例如,列举钛白、炭黑、氧化铁红(Bengala)等着色颜料;微细铝粉末等金属颜料;碳酸钙、粘土、滑石、云母、氧化钡、二氧化硅(silica)、矾土白(alumina white)等体质颜料;三聚磷酸铝、磷钼酸铝、磷酸锌等防锈颜料等,它们可根据作为其目标的色彩和/或涂膜性能而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关于该颜料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主剂中所含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含有100~500质量份,优选含有120~400质量份。
作为上述颜料之中的体质颜料,从成本、造膜性、研磨性以及上涂涂装后的精饰性与涂膜性能的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选自碳酸钙、粘土、滑石、云母、氧化钡以及二氧化硅中的至少1种,特别优选为选自碳酸钙、滑石以及氧化钡中的至少1种,更加特别优选为滑石及/或氧化钡。
另外,关于颜料之中的体质颜料的含量,从研磨性与涂膜性能的平衡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主剂中所含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通常在30~350质量份的范围内含有,优选在100~340质量份的范围内含有。
关于颜料的平均粒径,从精饰性的观点考虑,通常为0.001~10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0.05~50μm的范围内,这是合适的。
本发明中的颜料的平均粒径是使用Microtrac粒度分布测定装置MT3300(商品名,日机装公司制造)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出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中值直径(d50)的值。
关于上述主剂,也可包含除了丙烯酸类树脂(α)以外的树脂、粘性调整剂、颜料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聚合物微粒、分散助剂、防腐剂、消泡剂、固化催化剂、有机溶剂、中和剂等等、在水性涂料制备之时通常使用的涂料用添加剂等其它成分,但是相对于主剂的树脂固形物的总量而言,不足30质量%,可优选在0.1~20质量%的范围内适用。此处在本说明书中,关于主剂的树脂固形物,在包含丙烯酸类树脂(α)以及其外的树脂的情况下,是指包含了该树脂的固形物(不挥发成分)。
关于前述粘性调整剂,可使用作为涂料用粘性调整剂而言公知的物质,例如列举聚酰胺系粘性调整剂、有机树脂微粒粘性调整剂、二脲系粘性调整剂、氨基甲酸酯缔合(会合)型粘性调整剂、氨基塑料系缔合型粘性调整剂等非氨基甲酸酯系的缔合型粘性调整剂、碱膨润型的聚丙烯酸系粘性调整剂等。它们可使用市售品。
关于根据需要而配混于主剂的粘性调整剂的含量,从研磨性与涂膜性能的平衡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主剂中所含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通常为0.5~10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为1~5质量份的范围内。
另外,后述的无机系粘性调整剂也可包含于主剂。这些粘性调整剂可使用1种或者也可并用2种以上。
固化剂
关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水性二道底漆中适用的固化剂,优选包含下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β)。
特别是,关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β)的异氰酸酯基含有率,从与主剂中的多元醇成分形成强韧的膜这一点、提高耐水附着性的观点考虑,为10质量%以上的范围内,优选为12~25质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8~25质量%的范围内,这是合适的。
此处,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异氰酸酯基含有率,以质量分率表示了化合物中所含的异氰酸酯基的量。关于该异氰酸酯基的量的测定,可依照JIS K 1603-1(2007)而进行。具体是,通过将过量的二丁胺加入于试样并且充分地进行了反应,然后利用盐酸标准溶液将未反应的二丁胺进行反滴定,从而求出的值。
关于固化剂中所含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以固化剂的质量为基准,可调整为10~99.9质量%的范围内,可优选调整为30~80质量%的范围内。
另外,关于上述固化剂,也可包含除了上述(β)以外的固化剂,例如,三聚氰胺树脂、氨基树脂等,在其外,可适宜配混有机溶剂、脱水剂、表面调整剂(或者有时也称作消泡剂)等涂料用添加剂。
关于上述固化剂,也可以是由有机溶剂进行了稀释的状态,另外,也可包含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聚合物微粒、分散助剂、防腐剂、固化催化剂、中和剂等等、在水性涂料制备之时通常使用的涂料用添加剂等其它成分。
关于将固化剂进行稀释的有机溶剂,有时会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因而优选适当选择不具有羟基的水溶性溶剂,但例如,列举乙酸酯系、酮系、酯系、醚系、二醇醚系的水溶性溶剂。另外,关于成为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的对象的有机溶剂,不包含,或者以水性二道底漆的固化剂的总质量为基准而不足5%,这从考虑人体和环境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β)>>
关于水性二道底漆的固化剂中可使用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β),可优选使用与在后述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项中记载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相同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这样地涂装水性二道底漆而形成的基底处理涂膜也可进行干燥。作为干燥方法,例如,列举常温干燥或者强制干燥,可利用本干燥工序而直至涂膜内部地进行固化。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具体是,可通过在常温(例如,5℃~不足40℃)静置5小时以上,或者在强制干燥的情况下,可通过在40~120℃加热5~60分钟,优选加热20~40分钟,从而进行干燥。前述强制干燥的情况下,从精饰性的观点考虑,也可在加热固化前预先在常温下放置(静置)2~30分钟。在干燥方面,也可使用例如鼓风机等。
关于所获得的水性二道底漆的干燥涂膜的膜厚,考虑到在后面进行研磨时,则通常按照干燥膜厚,优选为8~5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150μm。
另外也可对所获得的涂膜进行研磨,关于研磨的方法,例如,可使用耐水纸或砂纸等。另外,也可使用耐水纸而进行蘸水打磨,也可与粗磨用复合物、精磨用复合物依次地进行抛光。
<<硅烷偶联剂>>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二道底漆的主剂及/或固化剂中,从与被涂物的附着性的观点考虑,也可包含硅烷偶联剂。在该情况下,优选以固化剂的质量为基准而在0.01~10质量%的范围内包含。
关于硅烷偶联剂,从储藏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包含于固化剂。
关于在该情况下的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以固化剂的质量为基准而为0.01~10质量%的范围内,从提高耐水附着性以及所获得的覆膜对钢板的附着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处于0.05~8质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处于0.1~6质量%的范围内,这是合适的。
工序(2):在前述基底处理涂膜上,涂装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而形成着色基础 涂膜(II)
通过在前述基底处理涂膜上涂装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从而可赋予涂膜以美观。
<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
关于构成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的树脂,例如,可优选使用:以含有羟基等交联性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或氟树脂等作为主剂、并且含有封端多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或三聚氰胺树脂或者环氧树脂等作为固化剂的固化型涂料,或者以纤维素乙酸丁酸酯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为主成分的亮漆涂料(lacquer paint)等。可进一步根据需要而含有:包含光亮性颜料等的颜料类、纤维素衍生物类、添加树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表面调整剂(或者消泡剂)、固化催化剂等涂料用添加剂。
特别是,在由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二道底漆获得的涂膜上,叠置涂布作为上涂涂料组合物的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水性透明涂料的水性涂料,从而可制成全水性涂装系统或者环境考量型的涂装系统,可一边考量以臭气为代表的物质对于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一边长期维持基材面的美观。
关于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从基底遮蔽性以及精饰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至少在其成分的一部分中含有颜料,前述水性着色底涂涂料组合物优选为:含有水溶性树脂及/或水分散性树脂、着色颜料及/或光亮颜料的水性着色底涂涂料组合物。
也可在涂装着色基础涂料后,进行干燥,例如,列举常温干燥或者强制干燥。在将后述的顶层透明涂料(top clear)叠置涂布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未干燥的状态,但是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具体为可在常温(例如,10℃~不足40℃)静置5小时以上,或者在强制干燥的情况下,可在40~120℃加热5~60分钟。前述强制干燥的情况下,从精饰性的观点考虑,可在加热固化前预先在常温下放置(静置)2~30分钟。在干燥方面,也可使用例如鼓风机等。
关于膜厚,可根据被涂面的状态来适当调整,但一般而言,作为干燥膜厚,5~100μm的范围内、特别是10~60μm的范围内是合适的。
工序(3):在着色基础涂膜上涂装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进行干燥,形成透 明涂膜(III)
在前述着色基础涂膜上涂装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进行干燥,形成透明涂膜(III)。
关于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干燥涂膜的吸水率不足10%,优选处于0.05以上且不足10%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处于0.1以上且不足5%的范围内,这从多层涂膜的耐水附着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干燥涂膜的吸水率为10%以上时,则存在有多层涂膜的耐水性变为脆弱,耐水附着性恶化的担忧。
<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
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涂料形态是,在即将使用之前将包含丙烯酸类树脂(a)的主剂与包含后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固化剂进行混合的二液型涂料组合物。
特别是,适用如下的二液型涂料组合物,其在主剂中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2)作为主成分,且,在固化剂中按固形物质量比计在25/75~75/25的范围内包含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1)以及疏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2),这从兼顾多层涂膜的耐水性、研磨性以及精饰性的观点考虑是特别优选的。
主剂
主剂中所含的丙烯酸类树脂(a)是,与后述的固化剂中所含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一同地形成聚氨酯覆膜的成分。因此,丙烯酸类树脂(a)优选为含有羟基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2),包含前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2)作为主成分(按照固形物为70质量%以上,优选为80~100质量%)。
<<丙烯酸类树脂(a)>>
关于在前述丙烯酸类树脂(a)的制造中使用的单体,可适宜使用从前以来公知的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以及可与该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进行共聚的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
关于上述丙烯酸类树脂(a),可以以溶解于水性二道底漆的水性溶剂中或水分散的状态含有,但是从耐水附着性以及干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以水分散的状态含有。
关于上述丙烯酸类树脂(a)的水分散方法,例如,可列举如下的方法:用碱性化合物将通过有机溶剂中的溶液聚合而制造出的丙烯酸类树脂中所含的羧基等阴离子性基的一部或者全部进行中和而分散于水中,或者,将该丙烯酸类树脂添加于含有碱性化合物的水性介质中而分散的方法,或者在乳化剂的存在下使用聚合引发剂在水性溶剂中将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进行乳液聚合的方法等。
关于乳液聚合中使用的乳化剂,例如列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作为聚合引发剂,例如列举过硫酸盐、过氧化物等。
另外,即使在将丙烯酸类树脂分散于水中的情况下也可添加有机溶剂。
关于有机溶剂的选择,可通过考虑聚合温度、制造时的处理容易度以及所获得的水分散体的长期储藏稳定性而适宜进行,但是关于成为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的对象的有机溶剂,不包含,或者以水性二道底漆的主剂的总质量为基准不足5%,这从考虑人体和环境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关于可使用的有机溶剂,列举例如醇系溶剂、溶纤剂系溶剂、卡必醇系溶剂等。
在本发明中特别是,丙烯酸类树脂(a)适用:通过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将相异的组成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划分为多阶段地进行共聚而得到的、具有包含主链部以及侧链部的接枝结构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体,这从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性以及主剂的储藏稳定性以及多层涂膜的耐水附着性优异的观点考虑是更优选的。
更具体而言,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使用聚合引发剂,在第一阶段利用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而制造成为主链部的共聚物,接着,将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而得到的成为侧链部的共聚物或者单体的混合物在第二阶段添加而接枝,通过将所获得了的丙烯酸类树脂进行水分散,从而可获得具有包含主链部以及侧链部的接枝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体。
在利用溶液聚合法而合成前述具有包含主链部以及侧链部的接枝结构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体之时,由于可在合成过程中在不使用乳化剂的状态下获得共聚物,因而不会使得乳化剂残存于丙烯酸类树脂,潜在性地耐水性提高,因此特别优选。
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单体可适宜选择,但是在前述形成第一阶段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方面,优选至少在其成分的一部分中含有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在形成第二阶段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方面,优选至少在其成分的一部分中含有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
关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优选包含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1)、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2)以及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3)。
在本发明中,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1)是:为了与后述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中所含的羧基进行反应,将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而得到的共聚物与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而得到的共聚物进行接枝,更加提高丙烯酸类树脂乳液的水分散稳定性,因而使用的单体;例如,列举(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β-甲基缩水甘油基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基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丙基酯、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2)是,为了将用于与后述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进行反应的羟基导入于丙烯酸类树脂中,而且为了有助于丙烯酸类树脂(a)的水分散性而进行共聚的单体,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基酯等(甲基)丙烯酸与碳原子数2~8的二元醇的单酯化物;该(甲基)丙烯酸与碳原子数2~8的二元醇的单酯化物的ε-己内酯改性体;烯丙醇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3)是除了上述单体(x1)以及单体(x2)以外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例如,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具有碳原子数为1~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等具有碳原子数为3~4的烷基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正己基酯、(甲基)丙烯酸正辛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壬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异硬脂基酯(イソステアリルアクリレート)”(商品名,大阪有机化学公司制造)、(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基酯等碳原子数为6以上的烷基或环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等具有异冰片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等具有金刚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三环癸烯基酯等具有三环癸烯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苄基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含有芳香环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正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全氟丁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全氟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氟烯烃等具有氟代烷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丁二烯、氯丁二烯、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化合物;2-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2-丙烯酰氧基丙基酸式磷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酸式磷酸酯等含磷酸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巴豆酸、β-羧基乙基丙烯酸酯等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甲撑双(甲基)丙烯酰胺、乙撑双(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与胺类的加成物等含氮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甲基)丙烯酸2-磺乙基酯、烯丙基磺酸、4-苯乙烯磺酸等;这些磺酸的钠盐以及铵盐等具有磺酸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具有酸酐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在本发明中,关于上述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3),包含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的单体作为其成分的一部分,优选包含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130℃的范围内的单体作为其共聚成分的一部分,这从透明涂膜的研磨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此处,在本说明书中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Polymer Handbook(4thEdition,J.Brandup和E.H.Immergut编)中记载的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关于该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将该单体的均聚物按照重均分子量成为5万左右的方式合成,使用利用差示扫描型热分析测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时的值。
关于上述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的单体,具体列举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具有碳原子数为3~4的支化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丙烯酸鲸蜡基酯(别名;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具有环状烷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此外、丙烯酸异硬脂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基酯等。
进一步,从与被涂物的附着性与涂膜硬度的观点考虑,在上述中,特别优选使用选自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碳原子数为3~4的支化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1种单体。
前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的单体可单独使用或组合而使用。
关于使用前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的单体的情况下的其用量,在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3)中,处于50~100质量%的范围内,优选处于70~95质量%的范围内,这从涂膜的研磨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关于前述形成第一阶段的单体成分(X)中所含的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是:为了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中所含的羧基进行反应,将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而得到的共聚物与基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而得到的共聚物进行接枝,更加提高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体的水分散稳定性,因而使用的单体。
特别是,关于本发明中可优选地适用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体的制造,以至少2阶段以上的多阶段进行制造,在该至少2阶段以上的多阶段中,除了如上所述制造丙烯酸类树脂的至少1个阶段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以外,还进一步将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设为共聚成分。
关于该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包含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1)、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2)以及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3)。
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1)也是,为了将水分散基导入于丙烯酸类树脂(a),并且导入与基于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而得到的共聚物中所含的环氧基进行反应的官能团因而使用的单体,具体列举(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巴豆酸、丙烯酸β-羧基乙基酯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关于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2),与在上述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2)中罗列出的化合物是同样的,可从它们之中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3)是除了上述单体(y1)以及单体(y2)以外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例如,可列举在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3)中罗列出的化合物,可从它们之中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在上述丙烯酸类树脂(a)中,关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中的前述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的使用比例,只要处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就可适当调整,但一般而言,以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的总量为基准,可以是0.1~40质量%的范围内,可以优选为0.5~25质量%的范围内。
另外,关于上述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中的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的使用比例,以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的总量为基准,可处于5~60质量%的范围内,可优选处于10~50质量%的范围内。
另外,在这些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以及(Y)方面,关于相对于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中所含的环氧基1摩尔而言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中所含的羧基的量,按照成为3~30摩尔的范围内、特别是成为6~20摩尔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调整,这从主剂的储藏稳定性以及精饰性以及研磨性的观点考虑也是合适的。
关于上述形成主链部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以及形成侧链部的单体成分(Y)的使用比例,按照单体成分(X)/单体成分(Y)的质量比,处于60/40~95/5的范围内,特别是处于70/30~90/10的范围内,这从丙烯酸类树脂(a)的水分散稳定性与精饰性的观点考虑是合适的。
关于如同上述那样操作而获得的丙烯酸类树脂(a),重均分子量处于5,000~100,000的范围内,特别是处于10,000~50,000的范围内,更加特别是处于10,000~30,000的范围内,这从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稳定性、精饰性、平滑性、研磨性等观点考虑是合适的。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丙烯酸类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可通过使用“HLC-8120GPC”(商品名,东曹株式会社制造)作为凝胶渗透色谱仪装置,使用1根“TSKgel G4000HXL”、2根“TSKgel G3000HXL”、以及1根“TSKgel G2000HXL”(商品名,任一个都为东曹株式会社制造)共计4根作为色谱柱,使用差示折射仪作为检测器,在流动相:四氢呋喃、测定温度:40℃、流速:1mL/min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关于丙烯酸类树脂(a)的羟值,按照树脂固形物为20~180mgKOH/g的范围内,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这从涂膜物性、研磨性以及干燥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另外,关于丙烯酸类树脂(a)的单位固形物的酸值,从丙烯酸类树脂(a)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以及涂膜的耐水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50mgKOH/g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0~35mgKOH/g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15~30mgKOH/g的范围内。
另外,丙烯酸类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有时会简称为Tg)优选为40℃以上。从使所获得的涂膜变硬并且兼顾涂膜的研磨性与附着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42~68℃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45~65℃的范围内,这是合适的。
予以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上述丙烯酸类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由下述式算出的值。
1/Tg(K)=W1/T1+W2/T2+···Wn/Tn
Tg(℃)=Tg(K)-273
式中,W1、W2、···Wn是各单体的质量分率,T1、T2···Tn是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K)。予以说明的是,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基于POLYMERHANDBOOK Fourth Edition,J.Brandrup,E.h.Immergut,E.A.Grulke编(1999年)而得到的值,关于该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按照重均分子量成为50,000左右的方式合成该单体的均聚物时的静态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树脂的静态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可通过将试样采取于测定杯,进行真空抽吸而完全地去除了溶剂,然后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50Q型”(岛津制作所制造,商品名),以3℃/分钟的升温速度在-100℃~150℃的范围测定热量变化,将低温侧的最先的基线的变化点设为静态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测定。
另外,特别是丙烯酸类树脂(a)的溶解性参数(SP值)为8.7~9.2的范围内,这从降低干燥涂膜的吸水率这一点、多层涂膜的耐水附着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更优选的SP值的范围为8.8~9.1的范围内。
关于溶解性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SP值”为略称),表示液体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尺度。聚合性单体的均聚物的SP值记载于J.Paint Technology,vol.42,176(1970)。关于聚合性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聚合物的SP值,可通过利用下述式进行计算而求出。
SP值=SP1×fw1+SP2×fw2+………+SPn×fwn
上述式中,SP1、SP2、………SPn表示各聚合性单体的均聚物的SP值,fw1、fw2、………fwn表示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相对于单体总量的质量分率。
为了使丙烯酸类树脂(a)的溶解性参数为上述范围内,因而共聚成分之内,单体的SP值不足9.2的单体为至少10质量%以上,以15~60质量%范围内包含,优选以20~55质量%范围内包含,这从降低涂膜的吸水率且提高耐水性以及耐水附着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在前述丙烯酸类树脂(a)为水分散体的情况下,分散树脂的平均粒径为0.05~1.0μm的范围内,优选为0.08~0.8μm的范围内,这是适当的。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平均粒径,设为如下测定得到的值,即,利用库尔特计数器(Coulter counter)N4(商品名,Beckman Coulter K.K.制造,粒度分布测定装置),通过利用脱离子水将试样稀释为适于测定的浓度,在常温(20℃左右)进行测定得到的值。
关于丙烯酸类树脂(a)的树脂固形物,从丙烯酸类树脂(a)的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35~65质量%左右。
此处,在本说明书中树脂固形物是指,将约2.0g试样采取于直径约5cm的铝箔杯,测定在110℃加热1小时后的残余部分(g)而算出的值。
<<中和剂>>
作为将本发明中适用的丙烯酸类树脂(a)的乳液(水分散体)进行中和的物质,优选在主剂含有胺类化合物。其中,优选使用叔胺。
在发明中,叔胺可在涂料制造的任一个阶段配混,关于其含量,与本发明中适用的包含丙烯酸类树脂(a)的主剂进行混合,优选以将pH调整或者维持为7或者其以上、优选调整或者维持为7.5~8.5的范围内的程度进行含有,可适宜调整。
<<聚醚多元醇(c)>>
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主剂也可进一步含有聚醚多元醇(c)。聚醚多元醇(c)是在一分子中具有醚骨架以及2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特别是,从干燥性与精饰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的聚醚多元醇是优选的。关于聚醚多元醇,既是水溶性化合物,又较多含有作为交联官能团的羟基,因而可与固化剂进行反应,可在不会使耐水性恶化的状态下形成强韧的涂膜,且可形成耐水附着性优异的涂膜,因而特别优选。关于聚醚多元醇的制造方法,例如可通过使得3元以上的多元醇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环氧烷进行反应而获得。
关于上述3元以上的多元醇,例如,列举通过使得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双甘油、三甘油、二(三羟甲基丙烷)、1,2,6-己三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山梨醇、甘露醇、二羟甲基烷酸与单环氧化合物(例如HEXION SpecialtyChemicals公司制“Cardura E10”,合成高支化饱和脂肪酸的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而获得了的多元醇化合物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其中,从耐酸性以及耐污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三羟甲基丙烷。
另外,关于前述环氧烷,优选使用环氧乙烷以及环氧丙烷中的至少一方。
关于上述聚醚多元醇,可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列举三洋化成(株)制造的Sannix系列(例如,Sannix PP-400、PP-600、PP-1000、PP-2000、PP-3000、GP-250、GP-400GP-600、GP-1000、GP-1500、GP-3000、GL-3000、FA-103、FA-703),日本乳化剂(株)制造的TMP-30、TMP-60、TMP-90,Asahi Glass Urethane Co.,Ltd.制造的Excenol EL-1020、EL-2020、EL-3020、EL-510、EL-540、EL-3030、EL-5030、EL-823、EL-828、EL-830、EL-837、EL-840、EL-850、EL-851B、Preminol PML-3005、PML-3012、PML-4002、PML-5001、PML-7001等。
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优选为110~700mgKOH/g的范围内,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50~5,000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200~1,80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500~1,700的范围内。
在含有聚醚多元醇的情况下,关于其固形物含量,从干燥性与精饰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主剂中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而言处于1~25质量份的范围内,优选处于2~20质量份的范围内,这是合适的。
此处在本说明书中,关于主剂中的树脂固形物,在包含丙烯酸类树脂(a)以及其外的树脂的情况下,是指包含了该树脂的固形物(不挥发成分)。
<<表面调整剂(d)>>
关于表面调整剂,也可在主剂及/或固化剂中含有,但是特别优选在主剂中含有。
通过含有表面调整剂,也存在如下的情况:可调整朝向基底的涂满性(塗れ性)、涂料组合物的流平性而提高精饰性与涂膜物性,且,可期待发泡抑制和消泡效果。
关于表面调整剂,列举硅树脂系、炔系、丙烯酸系、氟系、乙烯基系等。
关于硅树脂系表面调整剂,不受限制,但是特别是,含有聚醚改性硅氧烷作为表面调整剂的一部分,这不仅从对基材的润湿性的提高的观点考虑,而且从涂料组合物的相容性、特别是对丙烯酸类树脂(a)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双方的相容性以及耐针孔性(耐ワキ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关于聚醚改性硅氧烷,也包括:在其原材料的一部分中包含有胶态二氧化硅的聚醚改性硅氧烷。即,也可以是利用聚醚化合物将胶态二氧化硅进行改性而得到的聚醚改性硅氧烷。
关于聚醚改性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0~3,00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500~2,500的范围内。
关于炔系表面调整剂,列举炔二醇(acetylenic glycol)系和乙炔改性硅氧烷系。炔系表面调整剂是,在中央具有炔基,制成了左右对称的结构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添加于涂料组合物时,存在有实现不易冒出泡这样的效果的情况。
关于丙烯酸系表面调整剂,例如,列举通过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类作为原料而获得的重均分子量为300~50,00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另外,经硅树脂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等也包含于其中。
尤其是,从耐针孔性以及与涂料组合物的相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选自除了聚醚改性硅氧烷以外的硅树脂系表面调整剂、炔系表面调整剂以及丙烯酸系表面调整剂中的至少1种表面调整剂以及聚醚改性硅氧烷。这些表面调整剂可使用市售品。
关于表面调整剂的固形物含量,从确保精饰性以及对基材的润湿性的观点考虑,一般而言相对于主剂中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而言,0.1~10质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0.2~5质量份的范围内是适当的。
特别是,关于在含有聚醚改性硅氧烷的情况下的固形物含量,相对于主剂中的合计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01~5质量份。更优选为0.1~3.0质量份。上述聚醚改性硅氧烷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时,则存在涂料组合物的润湿性提高的情况因而特别优选。
在使用除了上述以外的表面调整剂的情况下,关于其固形物含量,5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优选0.1~4.0质量份的范围内是适当的。
关于聚醚改性硅氧烷与其它的表面调整剂的使用比率,从相容性以及耐针孔性的观点考虑,按固形物质量比率,优选为1~30/99~7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5~25/95~75的范围内。
<<其它成分>>
在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中,可含有除了丙烯酸类树脂(a)以外的树脂、颜料成分(体质颜料和/或不遮蔽基底的程度的量的范围内的着色颜料等)、流变控制剂、消泡剂、固化催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化剂、脱水剂、有机溶剂等溶剂、紫外线吸收剂或光稳定剂、脱水剂、固化催化剂等添加剂。在含有这些成分的情况下,从储藏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包含在主剂中。
关于除了丙烯酸类树脂(a)以外的树脂,列举纤维素乙酸丁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乙酸丙酸酯以及硝基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类树脂、醇酸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关于这样的树脂的含量,相对于主剂中所含的合计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而言,将30质量份设为上限,也可含有0.5~20质量份。
关于它们之中的流变控制剂,例如,可列举脂肪酰胺、聚酰胺、丙烯酰胺、长链聚氨基酰胺、氨基酰胺以及它们的盐(例如磷酸盐)等聚酰胺系流变控制剂;聚醚多元醇系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醚型粘性调整剂等氨基甲酸酯系流变控制剂;高分子量多羧酸、高分子量不饱和酸多羧酸以及它们的部分酰胺化物等多羧酸系流变控制剂;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流变控制剂;蒙脱石、膨润土、粘土等无机层状化合物系流变控制剂;疏水改性乙氧基化物氨基塑料等氨基塑料系流变控制剂等,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
关于上述流变控制剂,相对于主剂中所含的合计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流变控制剂的有效成分的质量为0.01~1.0质量份,特别优选在0.1~0.5质量份的范围内含有,这是合适的。
其中,固化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以往公知的固化催化剂,可使用例如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胺催化剂;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二丁基锡氧化物、辛酸锡、环烷酸铅、环烷酸钴、钼化合物(磷钼酸钠等磷钼酸碱金属盐)等。特别是,从提高干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钼化合物。另外,关于钼化合物,也可以是存在于前述丙烯酸类树脂的树脂颗粒内部的状态。
在含有固化催化剂的情况下,关于其含量,相对于主剂中所含的合计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优选处于0.01~1.00质量份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处于0.01~0.50质量份的范围内。
另外,关于消泡剂,可使用例如聚醚系、聚硅氧烷与聚醚的共聚系、聚硅氧烷与硅酸的缩合物系、金属皂系等。
关于紫外线吸收剂,可使用从前以来公知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苯并三唑系吸收剂、三嗪系吸收剂、水杨酸衍生物系吸收剂、二苯甲酮系吸收剂等紫外线吸收剂。
本发明中适用的涂料组合物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关于紫外线吸收剂的配混量,以主剂中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优选为0.1~10质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2~5质量份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3~3质量份的范围内。
关于光稳定剂,可使用从前以来公知的光稳定剂,例如,可列举受阻胺系光稳定剂。
本发明中适用的涂料组合物含有光稳定剂的情况下,关于光稳定剂的配混量,以主剂中的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为基准,优选为0.1~10质量份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2~5质量份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3~2质量份的范围内。
固化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水性透明涂料组合物中适用的固化剂优选包含下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
特别是,关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异氰酸酯基含有率,从与主剂中的多元醇成分形成强韧的膜这一点、提高耐水附着性的观点考虑,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12~25质量%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8~25质量%的范围内,这是合适的。
另外,关于上述固化剂,也可包含除了上述(b)以外的固化剂,例如,三聚氰胺树脂、氨基树脂等。另外,在其外,可适宜配混有机溶剂、脱水剂、表面调整剂(或者有时也称作消泡剂)、涂料用添加剂等。
关于将固化剂进行稀释的有机溶剂,由于有时会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因而优选适当选择不具有羟基的水溶性溶剂,但例如,列举乙酸酯系、酮系、酯系、醚系、二醇醚系的水溶性溶剂。另外,关于成为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的对象的有机溶剂,不包含,或者以水性二道底漆的固化剂的总质量为基准而不足5%,这从考虑人体和环境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
前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是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游离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可使用从前以来在聚氨酯的制造中使用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关于前述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使用:通过将亲水性基团导入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而得到的亲水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或者可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将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水中制成分散状态的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等水性涂料用的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1)。
关于亲水性基团,可列举酸基等阴离子性基或包含聚氧化烯(聚醚链)单元的非离子性基团。作为酸基,可列举羧基、磷酸基、磺酸基等。
亲水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之中,从获得的涂膜的平滑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为含阴离子性基团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关于阴离子性基团,特别优选为具有磺酸基及/或磷酸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进一步,在固化剂中,在前述亲水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及/或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基础上,还可通过并用而包含疏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2)。
关于疏水性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2),可不受限制地使用以往有机溶剂型涂料中使用的疏水性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成为由酸基或非离子性基团进行改性前的原料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具体可列举: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加氢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环状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三苯基甲烷-4,4’,4”-三异氰酸酯、1,3,5-三异氰酸根合苯、2,4,6-三异氰酸根合甲苯、4,4’-二甲基二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等具有3个以上的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等有机多异氰酸酯其自身,或这些各有机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低分子量聚酯树脂或者水等的加成物,或者上述的各有机多异氰酸酯彼此的环化聚合物例如异氰脲酸酯体,以及异氰酸酯、缩二脲体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其中,环化聚合物、特别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的环化聚合物是合适的。
在水性二液型水性透明涂料组合物中的固化剂方面,按固形物质量比计,优选在25/75~75/2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35/65~65/40的范围内含有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1)以及疏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2)。通过并用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1)以及疏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2),从而使得相容性优异,即使是手搅拌也可容易地搅拌,实现可在比较温和的干燥条件(例如常温)下形成固化性、多层涂膜中的耐水性、耐候性等诸性能、研磨性以及透明性和平滑性等精饰性也优异的覆膜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水性二液型水性透明涂料组合物中的固化剂方面,关于(b1)以及(b2)的合计固形物质量,以全部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固形物质量为基准,通常为10质量%以上,优选处于40~100质量%的范围内,这从透明涂膜的耐水性、以及与上述丙烯酸类树脂(a)的混和性的观点考虑是适当的。
<<有机溶剂>>
关于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通过在固化剂中含有不具有羟基的二醇醚系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从而可提高前述丙烯酸类树脂(a)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混和性,因而特别优选。
不具有羟基的二醇醚是指,将后述的二醇的两个羟基进行醚化而得到的化合物。
关于构成二醇醚的二醇,也可以是例如由通式CnH2n(OH)2(n表示2~20的整数)表示的二醇,或单一或2种以上的前述二醇的缩合物,具体列举乙二醇、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异戊二烯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辛二醇等,关于缩合物,列举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优选为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
作为不具有羟基的二醇醚系有机溶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例示乙二醇二醚、二乙二醇二醚、三乙二醇二醚、四乙二醇二醚、丙二醇二醚、二丙二醇二醚、三丙二醇二醚、丁二醇二醚等,具体列举:乙二醇二甲醚以及乙二醇二乙醚等乙二醇二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乙二醇乙基甲基醚、二乙二醇异丙基甲基醚、二乙二醇丁基甲基醚等二乙二醇二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等三乙二醇二醚;四乙二醇二乙醚等四乙二醇二醚等;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乙醚、丙二醇二正丙基醚、丙二醇二异丙基醚、丙二醇二正丁基醚、丙二醇二异丁基醚、丙二醇二烯丙基醚、丙二醇二苯基醚等丙二醇二醚;二丙二醇二乙醚、以及二丙二醇二正丁基醚、二丙二醇二异丁基醚、二丙二醇二烯丙基醚等二丙二醇二醚;三丙二醇二甲醚、三丙二醇二乙醚、以及三丙二醇二正丁基醚、三丙二醇二异丁基醚、三丙二醇二烯丙基醚等三丙二醇二醚等;丁二醇二甲醚、丁二醇二乙醚、以及丁二醇二正丁基醚等丁二醇二醚等;2-丁氧基乙基二乙氧基乙基醚、2-丁氧基乙基三乙氧基乙基醚、2-丁氧基乙基四乙氧基乙基醚等。
尤其,特别优选为选自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异丙基甲基醚中的至少1种。
在上述以外也可含有其它的有机溶剂。
关于除了上述以外的有机溶剂,由于有时会与前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进行反应,因而优选适当选择不具有羟基的有机溶剂,但例如列举乙酸酯系、酮系、酯系、醚系。
关于乙酸酯系,列举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单正丁基醚乙酸酯(别名;乙酸正丁基溶纤剂)、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正丁基醚乙酸酯、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等不具有羟基的亚烷基二醇醚乙酸酯等。
关于酮系,例如列举丙酮、甲乙酮、甲基戊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
关于酯系,例如,列举乙酸乙酯(别名:醋酸乙酯)、乙酸丁酯(别名:醋酸丁酯)、乙酸异丁酯(别名:醋酸异丁酯)、苯甲酸甲酯(别名:安息香酸甲酯)、乙氧基丙酸乙酯、丙酸乙酯、丙酸甲酯等。
关于醚系,列举四氢呋喃、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芳香族烃类、脂肪族烃类等。
关于上述有机溶剂,可根据粘度的调整、涂布性的调整等目的而适宜组合从而使用。
关于上述有机溶剂的含有率,相对于固化剂的全部溶剂的总量而言,调整为2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调整为40~100质量%的范围内,这从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混和性,即精饰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
有机溶剂之中,并用除了上述不具有羟基的二醇醚以外的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其中优选使用乙酸酯系及/或酯系,关于在该情况下的含有率,相对于全部有机溶剂的总量而言,优选调整为5~50质量%的范围内,更优选调整为10~30质量%的范围内。
关于本发明中适用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涂装方法,例如,列举空气喷雾、无气喷雾、旋转雾化、刷子、辊子、手持喷枪(handgun)、万能喷枪(universal gun)、浸渍、辊涂机、帘式流涂机、辊子帘式涂布机、模涂机(die coater)等,可根据被涂物的用途等来适当选择,也可多次叠置涂布。
关于本发明中适用的涂料,可通过进行强制干燥从而形成精饰性、研磨性优异的透明涂膜,但是工序(3)中的干燥条件没有特别限制,也可进行烧结干燥或常温干燥。
在强制干燥的情况下可在40~120℃加热10~120分钟。
关于干燥膜厚,从确保可刷擦修补的膜厚这一点以及精饰性的观点考虑,可设为5~500μm的范围内,进一步可设为10~100μm的范围内,更加特别可设为15~80μm的范围内。
在将本发明中适用的涂料使用于汽车等的修补涂装中的情况等下,也可在工序(3)之后,进行研磨的工序。
关于研磨方法,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即,使用耐水研磨纸对透明涂膜进行了蘸水打磨,然后将该打磨面与粗磨用复合物、精磨用复合物依次地进行抛光的方法,由此可获得光泽度或光泽优异并且与未修补部之间的外观差异不显眼的透明涂膜。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予以说明的是,关于“份”以及“%”,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表示“质量份”以及“质量%”。
(制造例1)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No.a-1的制造
向具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口的玻璃制四口烧瓶中加入丙二醇单丙醚50份,一边搅拌一边在氮气流下升温至120℃。达到了120℃后,花费4小时而滴加通过预先将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1.5份混合于在表1的第1阶段栏中记载的单体配方与聚合引发剂而得到的混合溶液1,进一步在滴加结束后在120℃的温度保持1小时,获得了丙烯酸多元醇溶液。所获得的丙烯酸多元醇溶液的树脂固形物为77.5%,重均分子量为11,000。
接着,从所获得的丙烯酸多元醇溶液将丙二醇单丙醚在减压下蒸馏去除直至固形物变为85%。将其冷却至95℃,利用二甲基乙醇胺将pH调整为8.0而搅拌了30分钟。进一步,一边搅拌一边按照树脂固形物成为45%的方式花费2小时滴加脱离子水,从而获得了平均粒径150nm、固形物50%的不具有接枝结构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1)的水分散体。该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羟值为103mgKOH/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2℃。
(制造例2)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No.a-2的制造
向具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口的玻璃制四口烧瓶中加入丙二醇单丙醚50份,一边搅拌一边在氮气流下升温至120℃。达到了120℃后,花费4小时而滴加通过预先将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1.5份混合于在表1的第1阶段(a-2)一栏中记载的单体配方与聚合引发剂而得到的混合溶液1,进一步在滴加结束后在120℃的温度保持了1小时。
接着,在保持了120℃的温度的状态下,向上述烧瓶中,花费1小时而滴加通过预先将该表1的第2阶段(a-2)一栏中记载的单体配方与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0.3份进行混合而得到的混合溶液2,进一步在滴加结束后在120℃保持1.5小时而获得了丙烯酸多元醇溶液。
所获得的丙烯酸多元醇溶液的树脂固形物为77.5%,重均分子量为14,000。接着,从所获得的丙烯酸多元醇溶液将丙二醇单丙醚在减压下蒸馏去除直至固形物变为85%。将其冷却至95℃,利用二甲基乙醇胺将pH调整为8.0而搅拌了30分钟。进一步,一边搅拌一边按照树脂固形物成为45%的方式花费2小时滴加脱离子水,从而获得了平均粒径150nm、固形物50%的具有接枝结构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2)的水分散体。该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羟值为103mgKOH/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2℃。
(制造例3)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No.a-3的制造
在制造例2中将各共聚成分的单体组成以及配混量设为下述表1中所示的内容,除此以外,与制造例2同样地操作而制造了具有接枝结构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No.a-3。将各羟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单体配方以及重均分子量、SP值、树脂固形物、平均粒径、羟值(mgKOH/g)、玻璃化转变温度(℃)示于表中。
予以说明的是,关于表1中记载着的单体之中的均聚物的Tg为30℃以上的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是符合的(其中,此处在计算中不包含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及丙烯酸),关于单体的SP值不足9.2的单体,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是符合的。
【表1】
Figure BDA0002141683740000351
(制造例4)固化剂的制造
关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No.1,添加市售的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即异氰酸酯基含有率21.0%的磺酸改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固形物100%)50份以及二丙二醇二甲醚(不具有羟基的水溶性溶剂)30份,搅拌30分钟而制作出固形物50%的固化剂(b-1)。
(制造例5~7)固化剂的制造
在制造例4中,如表2那样设定多异氰酸酯化合物,除此以外,与制造例4同样地操作,获得了固化剂(b-2)~(b-4)。质量配混示于表2。
予以说明的是,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No.2,使用了市售的疏水性多异氰酸酯,即异氰酸酯基含有率21%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
【表2】
Figure BDA0002141683740000361
<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制造>
(制造例8)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No.1
将在制造例1中获得的丙烯酸类树脂No.a-1的水分散体50%溶液200份(固形物100份)、Sannix GP-400(商品名,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三官能聚醚多元醇)5份、BYK-348(商品名,BYK Japan KK制造,聚醚改性硅氧烷,重均分子量1,500,固形物100质量%)0.5份、硅树脂系消泡剂(重均分子量2200,改性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含有率3%,固形物100质量%)0.5份、TINUVIN384-2(商品名,巴斯夫公司制造,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固形物95质量%,乙酸1-甲氧基-2-丙酯5质量%)0.01份(固形物0.01质量份)、TINUVIN292(商品名,巴斯夫公司制造,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固形物100质量%)0.5份、OPTIFLO H-500(BYK-Chemie公司制造,非氨基甲酸酯系缔合型增稠剂)1.0份进行搅拌而制成了主剂(I)。向前述主剂(I)中,配混固化剂(II),将稀释水按照固形物含有率成为40质量%的方式添加并且搅拌,从而获得了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No.1。测定将NCO/OH调整为1.5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No.1的游离涂膜的吸水率,将测定得到的结果合并而示于表中。
(制造例9~17)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No.2~10
将各成分的配方设为表3中所示的配方,除此以外,与制造例8同样地操作,获得了表3中所示的固形物含有率为40质量%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No.2~10。测定出NCO/OH调整为1.5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No.2~10的游离涂膜的吸水率。将评价结果合并而示于表中。
【表3】
评价项目1:涂膜的吸水率:在聚丙烯板(300×100×5mm)上,按照干燥膜厚成为40μm的方式均匀地涂装试样,在60℃以30分钟进行强制干燥,在室温下静置3天而获得涂膜。其后,除了距离端部为1cm的范围以外,在任意的场所,从该涂膜切下各边为3cm的正方形的游离涂膜,浸没于20℃的脱离子水24小时,然后在擦拭了表面的水滴之后迅速地称量,按照下述式,测定吸水率。
吸水率(%)=[(B-A)/A]×100
其中,A:浸水前的游离涂膜的质量(g),B:浸水后的游离涂膜的质量(g)。按照下述评价基准对所获得的吸水率的数值进行了评价。
A:涂膜的吸水率不足5%
B:涂膜的吸水率为5%以上、不足10%
C:涂膜的吸水率为10%以上、不足15%
D:涂膜的吸水率为15%以上。
<水性二道底漆的制造>
(制造例18)水性二道底漆No.1
将在制造例2中获得了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No.a-2的200质量份(固形物100质量份)与丙二醇单正丙基醚30质量份搅拌30分钟,随后添加颜料糊料P1(注1)387质量份(固形物287质量份)而进一步继续搅拌1小时。向其中依次地添加防腐剂(デルトップ33,商品名,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制造)、消泡剂(BYK-024,商品名,BYK-Chemie公司制造,水系(聚)硅氧烷系消泡剂),按照使得涂料pH成为8.0的方式由三乙胺调整,然后进一步继续搅拌1小时而制作出各主剂。添加如上述那样制作出的主剂,以及作为固化剂的市售的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即异氰酸酯基含有率21.0%的磺酸改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固形物100%)68份、硅烷偶联剂2份以及二丙二醇二甲醚(不具有羟基的水溶性溶剂)30份,搅拌了30分钟,配混出固形物70%的组合物,进一步添加稀释水以使得固形物含有率成为40质量%,进行搅拌,从而获得了水性二道底漆No.1。NCO/OH调整为1.5的水性二道底漆的游离(free)干燥涂膜的吸水率不足5%。
(注1)颜料糊料P1的制造方法:向脱离子水100份中,加入钛白(“JR-701”,商品名,Tayca公司制造)50份、炭黑(“MA-7”,商品名,三菱化学公司制造)2份、作为体质颜料的滑石(“Talc SSS”,Nippon Talc Co.,Ltd.制造,平均粒径12.0μm)200份、防锈颜料(“RustonRP”商品名,第一产业化学工业所公司制造)30份以及分散剂(“DISPERBYK-187”商品名,BYK-Chemie公司制造)5份,利用分散机(ディスパー)进行15分钟的搅拌混合,进一步利用砂磨机而分散处理了30分钟。所获得的颜料糊料P1按照粒度测定器为40μm以下。
<涂装板的制作>
(实施例1)
用#240纸对70×150×0.8mm的涂装了环氧树脂系电沉积涂料的电沉积涂装板进行研磨,在使得钢板露出了一部分的涂装板上,将NCO/OH比率调整为表3的水性二道底漆No.1,按照使得干燥膜厚成为60μm的方式进行喷雾涂装,在60℃干燥了30分钟,然后利用#400纸进行了水研磨[工序(I)]。其后,将水分擦拭,然后将被涂物水平地放置,在25℃、相对湿度40%的条件下,作为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No.1,将如下得到的混合物进行了1次喷雾涂装,该混合物通过将RETAN WB ECO BASE(商品名,Kansai Paint Co.,Ltd.制造,二液型水性金属基础涂料与RETAN WB ECO BASE固化剂(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非对象)按照NCO:OH摩尔比成为1:1的方式进行调整配混并且直至变为均匀地进行混合而得到。其后,进行吹气直至基础涂膜的光泽度变为25以下,制成了干燥涂膜。进一步在该干燥涂膜上,利用喷雾涂装而叠置涂布相同的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进行了吹气直至光泽度变为25以下(第2次涂装)。进一步在该干燥涂膜上,利用喷雾涂装而叠置涂布相同的水性着色基础涂料将组合物,进行了吹气直至光泽度变为25以下(第3次涂装)。涂装结束后,获得了干燥膜厚为15μm的底涂涂膜[工序(II)]。将由制造例8获得了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No.1,按照干燥膜厚成为40μm的方式进行空气喷雾涂装,其后将涂装板水平地在室温下保持了20分钟,然后使用电热风干燥器在60℃干燥30分钟而冷却至室温而获得了透明涂膜[工序(III)]。将所获得的多层膜涂板(试验板)供给于下述性能试验。
(实施例2~9、比较例1~2)
将各二道底漆、基础涂料组合物、透明涂料组合物设为在表4中记载的编号的物质,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出试验板。
在实施例9中,作为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使用了RETAN WB ECO BASE(商品名,Kansai Paint Co.,Ltd.制造,单剂型汽车水性金属基础涂料)。
予以说明的是,关于比较例1的二道底漆No.2,使用了市售的环氧基胺固化系的二道底漆涂料。该二道底漆No.2的游离干燥涂膜的吸水率为20%。
(参考例1)
另外,在制造例1中,关于透明涂料组合物No.11,改变为“Retan PG ECO HS(HighSolid)Clear(Q)”(Kansai Paint Co.,Ltd.制造,氨基甲酸酯固化型,高固体型透明涂料),按照干燥膜厚成为50μm的方式进行喷雾涂装,在60℃强制干燥20分钟而获得了试验涂板作为参考用途。将所获得的试验涂板供给于同样的性能试验。
【表4】
Figure BDA0002141683740000411
<性能评价>
各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以及评价基准如下所述。即使在只有1个评价为D的情况下,作为制品而言也是不合格水平。
试验项目2:作业性
利用二道底漆的研磨性与水性透明涂料组合物的干燥性,对涂装作业性进行了评价。
(二道底漆(プラサフ)研磨性)
在涂装各二道底漆后,根据在利用#400纸进行了水研磨时有无朝向纸的堵眼而进行了评价。
A:没有堵眼并且良好,
B:存在极少量堵眼但是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C:存在少许堵眼,
D:存在堵眼。
(透明涂膜干燥性)
对于各干燥了预定时间的试验涂板(干燥性评价用),使用#2000的耐水研磨纸进行了蘸水打磨,然后在粗刷擦用软物擦(buff)中使用粗刷擦用复合物,抛光60秒,将由耐水研磨纸导致的纸研磨磨损(ペーパーキズ)去除,进一步,在精细刷擦用软物擦中使用精磨用复合物而抛光60秒,将软物擦刷擦创伤进行了去除。使得干燥之后的刷擦开始时间进行变化,测定出可去除由刷擦导致的创伤(在目视中基本上消除纸研磨磨损的水平)的时间。可刷擦的时间为45分钟以下时则表示干燥性优异,时间越变长则表示干燥性越差。基于下述基准进行了评价。
AA:可刷擦的时间不足20分钟
A:可刷擦的时间不足30分钟
B:可刷擦的时间超过30分钟且为45分钟以下
C:可刷擦的时间超过45分钟且为60分钟以下
D:可刷擦的时间超过60分钟。
试验项目3:精饰性(涂膜外观)
对于各试验涂板的精饰性,目视观察了不均匀、缩绉、针孔(ワキ)、平滑性、光泽感等。
A:非常良好
B:基本上未发现不均匀、针孔、缩绉,平滑性、光泽感为良好且是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C:产生不均匀、针孔、缩绉,确认为低光泽
D:显著地产生不均匀、缩绉、低光泽,明显地存在问题。
试验项目4:耐水性(涂膜外观以及附着性)
(涂膜外观)
将各试验涂板浸渍于40℃的恒温水槽10天并且取出,然后通过目视评价了放置1小时后的涂膜的状态。
A:没有异常
B:极少量地,少许确认出低光泽、膨胀、破裂、砂眼中的至少1个异常,但是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C:部分性地,发现低光泽、膨胀、破裂、砂眼中的至少1个异常
D:部分地或者整面地,显著地发现低光泽、膨胀、破裂、砂眼中的至少1个异常。
(附着性[耐水试验后])
将各试验涂板浸渍于40℃的恒温水槽中10天并且取出,然后将涂膜按照抵达底料的方式进行横切,在其涂面粘贴上粘着赛璐玢胶带(粘着セロハンテープ)并且强固地进行了剥离,然后对涂膜面进行了评价。
A:没有剥离
B:存在边缘缺失
C:存在一部分剥离
D:存在一半以上剥离。

Claims (5)

1.一种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如下工序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工序(1),其中,在涂装体的损伤部,涂装水性二道底漆而形成基底处理涂膜(I),
工序(2),其中,在所述基底处理涂膜上,涂装水性着色基础涂料组合物而形成着色基础涂膜(II),
工序(3),其中,在由该工序(2)获得的着色基础涂膜上涂装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进行干燥,形成透明涂膜(III),
所述涂膜(I)以及涂膜(III)的吸水率不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
所述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是,通过将包含丙烯酸类树脂(a)的主剂以及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固化剂进行混合而获得的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
在主剂中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上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2),且,
在固化剂中按固形物质量比计在25/75~75/25的范围内包含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1)以及疏水性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
所述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a2)是具有包含主链部以及侧链部的接枝结构的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水分散体,构成主链部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X)包含含环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1)以及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x2),构成侧链部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成分(Y)包含含羧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1)、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2)以及其它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y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主剂中进一步含有聚醚多元醇化合物(c)。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其中,所述水性二液型透明涂料组合物的主剂及/或固化剂含有表面调整剂(d)。
CN201910670992.1A 2018-07-27 2019-07-24 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Active CN110773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1175 2018-07-27
JP2018-141175 2018-07-27
JP2019-098253 2019-05-27
JP2019098253A JP7307521B2 (ja) 2018-07-27 2019-05-27 塗装体の補修塗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3401A true CN110773401A (zh) 2020-02-11
CN110773401B CN110773401B (zh) 2023-03-17

Family

ID=6938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0992.1A Active CN110773401B (zh) 2018-07-27 2019-07-24 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340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265A (zh) * 2003-05-13 2004-12-01 �ձ�������ʽ���� 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US20050031873A1 (en) * 2003-08-04 2005-02-10 Guenter Berschel Method for multi-coat refinishing of substrates
CN1950471A (zh) * 2004-08-19 2007-04-18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水性底漆组合物、使用其的底层处理方法和多层结构体
CN104559713A (zh) * 2013-10-09 2015-04-29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265A (zh) * 2003-05-13 2004-12-01 �ձ�������ʽ���� 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US20050031873A1 (en) * 2003-08-04 2005-02-10 Guenter Berschel Method for multi-coat refinishing of substrates
CN1950471A (zh) * 2004-08-19 2007-04-18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水性底漆组合物、使用其的底层处理方法和多层结构体
CN104559713A (zh) * 2013-10-09 2015-04-29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类的底涂用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3401B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74466C (en) Aqueous dispersions containing multistage produced polymers and coating age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JP7307521B2 (ja) 塗装体の補修塗装方法
JP5290508B2 (ja) 水性塗料組成物
JP7306793B2 (ja) 多成分型の水性下塗塗料組成物及び塗装方法
JP6073315B2 (ja) 水性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塗装方法
CN110157311B (zh) 水性双剂型聚氨酯涂料组合物
JP6866007B2 (ja) 水性2液型クリヤ塗料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塗装体の補修塗装方法。
RU2695222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ногослойной красочной системы
JP4440586B2 (ja) 水性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塗装方法
CN108727955B (zh) 多成分型的水性底漆涂料组合物以及涂装方法
JP6441388B2 (ja) ポリエーテルを基礎とするカルボキシ官能性反応生成物、および前記反応生成物を含む水性ベースコート材料
JP7386680B2 (ja) 水性多液型ポリウレタン塗料組成物
US10907069B2 (en) Mixing system for producing aqueous repair coating product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aqueous repair coating products produced from the mixing system
JP7235923B1 (ja) 水性多液型ポリウレタン塗料組成物
JP4673938B1 (ja) クリヤー塗料組成物
KR20180079389A (ko) 가교된 폴리우레탄 결합제 및 특정한 용매 조성물을 함유하는 수성 베이스 페인트
WO2022019199A1 (ja) 複層塗膜及び複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JP6367384B2 (ja) ポリエーテルを主体とした反応生成物、および前記反応生成物を含む水性ベースコート材料
CN110773401B (zh) 涂装体的修补涂装方法
CN111410902B (zh) 水性多组分聚氨酯涂料组合物
JP7353542B1 (ja) 水性多液型ポリウレタン塗料組成物
JP7383461B2 (ja) 複層塗膜形成方法
WO2023189304A1 (ja) 水性多液型ポリウレタン塗料組成物
KR101904606B1 (ko) 수용성 도료 조성물
JP2017513963A (ja) マルチコートカラーにおけるポリマー及び/又は効果塗料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