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2027B - 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72027B CN110772027B CN201911076833.5A CN201911076833A CN110772027B CN 110772027 B CN110772027 B CN 110772027B CN 201911076833 A CN201911076833 A CN 201911076833A CN 110772027 B CN110772027 B CN 1107720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transmission
- handle
- transmission assembly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8—Parts of brush-making machines
- A46D3/085—Magazines for brush bodies; Feeding bod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4—Machines for inserting or fixing bristles in bod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8—Parts of brush-making mach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8—Parts of brush-making machines
- A46D3/082—Magazines for bristles; Feeding bristles to magazines; Knot pick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包括:刷毛上料装置,刷毛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刷毛部件的一端位于第一传输组件上且另一端位于第二传输组件上;手柄上料装置,手柄上料装置包括第三传输组件、沿着第三传输组件传输方向滑动设置的平推组件和与第三传输组件垂直设置且与其沿着同一水平面设置的送料组件;以及自动装配装置,自动装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传输组件输出端与第三传输组件输出端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夹持部件、位于夹持部件上方的挤压组件和与挤压组件固定连接且驱动平推组件往复滑动的传动组件;本发明解决了该设备机构复杂,生产投资成本大同时不适应本产品自动生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漆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制刷行业的油漆刷生产工艺流程中,对油漆刷刷头进行装柄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即将手柄插入灌好胶的刷头。目前我国制刷行业的机械设备还处于有待发展和提高的阶段,大部分的制刷机械都是由各企业自行设计制造,技术参差不齐,而且很多工序需要纯手工操作。特别是装柄工序,严重依赖人工装柄,其生产效率不高、自动化程度低,问题十分突出。
专利号为CN201610879430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油漆刷自动化装柄系统,包括上料装置、输送装置、推柄装置、气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上料装置用于将灌胶后的油漆刷刷头搬运到输送装置的进料口处;输送装置用于实现油漆刷刷头的运送、压紧及精准定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平台、刷头导向机构、刷头预压机构、压紧定位机构和连杆运输机构;推柄装置用于推动油漆刷手柄准确插入油漆刷刷头中,推柄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平台、推柄机构、储柄机构、手柄压紧机构和撑壳机构;上料装置、输送装置、推柄装置均与气动系统、控制系统相连。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设备机构复杂,生产投资成本大同时不适应本产品自动生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手柄上料装置,在手柄部件上料过程中,利用平推组件配合第三传输组件的特定轨迹,完成对手柄部件的愈加夹紧工作,另外,在平推组件复位的同时夹持着已经装配成成品的油漆刷同步退料,实现成品的自动输出,从而解决了该设备机构复杂,生产投资成本大同时不适应本产品自动生产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包括:
刷毛上料装置,所述刷毛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一侧的第二传输组件,刷毛部件的一端位于第一传输组件上且另一端位于第二传输组件上;
手柄上料装置,所述手柄上料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传输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三传输组件、沿着所述第三传输组件传输方向滑动设置的平推组件和与所述第三传输组件垂直设置且与其沿着同一水平面设置的送料组件;以及
自动装配装置,所述自动装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输组件输出端的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夹持部件、位于所述夹持部件上方的挤压组件和与所述挤压组件固定连接且驱动平推组件往复滑动的传动组件;
所述平推组件与手柄部件接触后,朝向刷毛上料装置方向传输工作时,配合所述第三传输组件完成对手柄部件逐级夹紧,完成手柄部件的上料工作;手柄部件与刷毛部件完成装配后,随着所述平推组件复位,并且通过送料组件及时向外实现自动输出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均包括:
机架a;
转轴a,所述转轴a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a上;以及
皮带,所述皮带与所述转轴a传动设置;
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还包括通过电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a上且与所述转轴a固定连接设置的电机;
所述第二传输组件的皮带沿着刷毛部件传输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传输组件包括:
第一工作架;
第二工作架,所述第二工作架与所述第一工作架同一规格设置且沿同一线性方向设置;以及
八字轨道,所述八字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工作架与第二工作架上方,其大直径口位于第二工作架的输入端且小直径口位于第一工作架的输出端;
三脚架,所述三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架上且竖直向上设置,若干个手柄部件沿着三脚架依次间断性向第一工作架上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平推组件包括:
往复件,所述往复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工作架与第二工作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轨道、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内且竖直向上设置的T字杆、与所述T字杆固定连接且为L型结构设置的推板和设置在所述推板中心且与所述手柄部件端部匹配设置的凹槽,所述推板的水平部分宽度与手柄部件的宽度相同且其长度与手柄部件初始状态至终点状态之间的距离相等,该推板的竖直部分与所述手柄部件的厚度相等设置;以及
箍紧件,所述箍紧件设置在所述推板的竖直部分且沿着所述推板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其包括沿着所述推板宽度方向开设且与所述凹槽连通设置的滑动槽、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的推动块、与所述推动块的一面固定连接的弹簧b、与弹簧b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压板和与所述推动块另一面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八字轨道内的定型杆。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组件包括:
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与所述平推组件移动方向垂直设置;以及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沿着所述第一工作架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工作架输出端端部的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竖直向上设置的弹簧a和与所述弹簧a固定连接且匹配滑动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直角块,该直角块的倾斜面朝向第一工作架输入方向设置且弹簧a保持原长状态时,直角块的下表面与第一工作架的上表面沿同一水平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部件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由毛刷部位和手握部位两部分组合设置;
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位于毛刷部位且沿着所述手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以及
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毛刷部位且沿着所述手柄宽度方向设置,该导向槽沿着所述手柄高度方向贯穿设置且沿着所述手柄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工作台;
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四角上,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安装柱匹配设置;以及
挡位板,所述档位板为L型设置且与夹持部件的两端匹配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件包括: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匹配设置在所述安置槽内且为凹字结构设置,该定位块的凹口朝向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该定位块自上而下由限位板、上夹持板和底板组成;
抬升件,所述抬升件包括沿着所述定位块上下滑动的下夹持板和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下夹持板固定连接的弹簧c;以及
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包括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下夹持板上且沿着所述下夹持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定位销、沿着所述定位块高度方向贯穿设置且与所述定位销匹配对应设置的穿孔和开设在所述毛刷部位且与所述定位销匹配对应设置的安装孔;
所述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且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朝向刷毛部件的一面均设置若干组齿牙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组件包括:
机架d;
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缸架安装在所述机架d上且其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插杆,所述插杆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且与所述导向槽对应匹配设置,该插杆与所述下夹持板间断式接触设置;以及
插孔,所述插孔开设在所述定位块上且与所述插杆匹配对应设置。
作为又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传杆a,所述传杆a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且与其垂直设置;
切换件,所述切换件包括与所述传杆a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的齿条a、安装在机架d上的机架e、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e上的转轴c、与所述齿条a啮合设置且与所述转轴c固定设置的齿轮a、设置在所述齿轮a一侧且与所述转轴c固定设置的齿轮b和与所述齿轮b啮合设置且水平设置的齿条b;以及
传杆b,所述传杆b一端与所述齿条b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T字杆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手柄上料装置,在手柄部件上料过程中,利用平推组件配合第三传输组件的特定轨迹,完成对手柄部件的愈加夹紧工作,保证手柄部件始终沿同一线性方向传输,利于后序与夹持部件的精准装配;另外,在平推组件复位的同时夹持着已经装配成成品的油漆刷同步退料,实现成品的自动输出,整个生产线联系紧密完整,自动化程度高;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箍紧件配合八字轨道的滑行轨迹,在传输过程中,实现对手柄部件端部的箍紧作用,避免手柄部件不会在传输带的作用下偏离轨道;另外使得手柄部件在在传输过程中沿着同一线性方向传输,利于后续的定位工作进行装配;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平推组件配合送料组件,手柄部件送料工作时,配合直角块的斜面,直角块向下压缩弹簧a,平推组件顺利推动手柄部件送往装配工位;平推组件复位带动油漆刷,在直角块竖直面的限位下同时配合箍紧件的打开,手柄部件与平推组件脱离,油漆刷在传输带的传输作用自动输出,其结构简单,巧妙;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刷毛上料装置将刷毛部件自动传输至夹持部件上,利用挤压组件打开夹持部件,使得刷毛部件充分进入夹持部件内,再利用挤压组件复位,夹持部件将刷毛部件夹紧,同步完成夹持部件与手柄部件的自动定位工作,得刷毛部件被夹持部件紧紧夹紧后牢固的安装在手柄上,在使用过程中,刷毛不会掉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自动输出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油漆刷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三传输组件和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平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柄上料装置上料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手柄上料装置退料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平推组件夹持手柄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送料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刷毛上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刷毛上料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10为手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自动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夹持部件和挤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夹持部件和手柄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4为卡合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5为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包括:
刷毛上料装置1,所述刷毛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传输组件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一侧的第二传输组件12,刷毛部件13的一端位于第一传输组件11上且另一端位于第二传输组件12上;
手柄上料装置2,所述手柄上料装置2包括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传输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三传输组件21、沿着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传输方向滑动设置的平推组件22和与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垂直设置且与其沿着同一水平面设置的送料组件23;以及
自动装配装置3,所述自动装配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12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输出端的支撑组件31、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1上的夹持部件32、位于所述夹持部件32上方的挤压组件33和与所述挤压组件33固定连接且驱动平推组件22往复滑动的传动组件34;
所述平推组件22与手柄部件24接触后,朝向刷毛上料装置1方向传输工作时,配合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完成对手柄部件24逐级夹紧,完成手柄部件24的上料工作;手柄部件24与刷毛部件13完成装配后,随着所述平推组件22复位,并且通过送料组件23及时向外实现自动输出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手柄上料装置2,在手柄部件24上料过程中,利用平推组件22配合第三传输组件21的特定轨迹,完成对手柄部件24的愈加夹紧工作,保证手柄部件24始终沿同一线性方向传输,利于后序与夹持部件32的精准装配;另外,在平推组件22复位的同时夹持着已经装配成成品的油漆刷同步退料,实现成品的自动输出,整个生产线联系紧密完整,自动化程度高。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刷毛上料装置1将刷毛部件13自动传输至夹持部件32上,利用挤压组件34打开夹持部件32,使得刷毛部件13充分进入夹持部件32内,再利用挤压组件34复位,夹持部件32将刷毛部件13夹紧,同步完成夹持部件32与手柄部件24的自动定位工作,得刷毛部件13被夹持部件32紧紧夹紧后牢固的安装在手柄上,在使用过程中,刷毛不会掉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如图8、图9所示,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和第二传输组件12均包括:
机架a111;
转轴a112,所述转轴a112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a111上;以及
皮带113,所述皮带113与所述转轴a112传动设置;
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还包括通过电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a111上且与所述转轴a112固定连接设置的电机114;
所述第二传输组件12的皮带113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的转轴a112传动设置,其沿着刷毛部件13传输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在夹持部件32内的刷毛部件13不能与裸露在夹持部件32外的刷毛部件13一同输送在皮带113上,会影响传输至夹持部件32内,因此刷毛部件13的一端位于第一传输组件11上且另一端位于第二传输组件12上,通过设置第二传输组件12,使得夹持在夹持部件32内的刷毛部件13不会向下耷拉在外,另外将第二传输组件12的皮带113倾斜向上设置,也不会因为刷毛部件13受到第二传输组件12的皮带113的摩擦力,端部向传输方向相反方向倾斜,保证了夹持在夹持部件32内的刷毛部件13与裸露在夹持部件32外的刷毛部件13保持同一水平面状态传输至夹持部件32上,提高产品的夹持质量,规格统一。
值得说明的是,两个电机控制相同的速率,并保证同一工况下,两个电机的工作状态始终相同,是比较难控制的,第二传输组件12的皮带113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的转轴a112传动设置,利用第一传输组件11的转轴a112的驱动带动第二传输组件12的皮带113的同步传动,其同步性高,利于刷毛部件13的温定传输。
此外,通过设置第二传输组件12的转轴a112为两端小直径中间大直径结构设置,其目的在与,不干涉第一传输组件11的正常传输,同时也较优的实现第二传输组件12的安装。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包括:
第一工作架211;
第二工作架212,所述第二工作架212与所述第一工作架211同一规格设置且沿同一线性方向设置;以及
八字轨道213,所述八字轨道21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架21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工作架211与第二工作架212上方,其大直径口位于第二工作架212的输入端且小直径口位于第一工作架211的输出端;
三脚架214,所述三脚架214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架211上且竖直向上设置,若干个手柄部件24沿着三脚架214依次间断性向第一工作架211上输送。
进一步,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平推组件22包括:
往复件221,所述往复件221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工作架211与第二工作架212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轨道2211、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2211内且竖直向上设置的T字杆2214、与所述T字杆2214固定连接且为L型结构设置的推板2215和设置在所述推板2215中心且与所述手柄部件24端部匹配设置的凹槽2216,所述推板2215的水平部分宽度与手柄部件24的宽度相同且其长度与手柄部件24初始状态至终点状态之间的距离相等,该推板2215的竖直部分与所述手柄部件24的厚度相等设置;以及
箍紧件222,所述箍紧件222设置在所述推板2215的竖直部分且沿着所述推板2215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其包括沿着所述推板2215宽度方向开设且与所述凹槽2216连通设置的滑动槽222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2221内的推动块2222、与所述推动块2222的一面固定连接的弹簧b2223、与弹簧b2223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手柄部件24端部匹配设置的压板2224和与所述推动块2222另一面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八字轨道213内的定型杆222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箍紧件222配合八字轨道213的滑行轨迹,在传输过程中,实现对手柄部件24端部的箍紧作用,避免手柄部件24不会在传输带231的作用下偏离轨道;另外使得手柄部件24在在传输过程中沿着同一线性方向传输,利于后续的定位工作进行装配。
另外,通过设置往复件221与传动组件34固定连接,利用传动组件34的方向切换功能将气缸竖直方向的驱动力转换成作用在推板2215上的平推驱动力。
详细的说,定型杆2225沿着八字轨道213滑行,凹槽2216两侧的箍紧件222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即定型杆2225推动推动块2222,推动块2222带动弹簧b2223连同压板2224一齐朝向凹槽2216内的手柄部件24端部移动,当压板2224接触到手柄部件24时候,推动块2222挤压弹簧b2223,实现压板2224对手柄部件24端部的愈加夹持工作,使得在传输过程中,手柄部件24被愈夹愈紧。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推板2215的水平部分的凹槽2216与手柄部件24的大小匹配设置,使得前一个手柄部件24在进行装配工作时,水平部分将下一个待装配的手柄部件24限位在上端,同时也不干涉推板2215的复位,完成推板2215对下一个待装配的手柄部件24的上料工作;同时通过设置推板2215的竖直部分与手柄部件24的端部形状匹配设置,使得手柄部件24的端部陷在推板2215的凹槽2216里,起到对手柄部件24的一个限位,使得手柄部件24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同一线性方向移动,提高装配工作的精准度。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送料组件23包括:
传输带231,所述传输带231的传输方向与所述平推组件22移动方向垂直设置;以及
限位件232,所述限位件232沿着所述第一工作架211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工作架211输出端端部的安装槽232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321内且竖直向上设置的弹簧a2322和与所述弹簧a2322固定连接且匹配滑动在所述安装槽2321内的直角块2323,该直角块2323的倾斜面朝向第一工作架211输入方向设置且弹簧a2322保持原长状态时,直角块2323的下表面与第一工作架211的上表面沿同一水平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平推组件22配合送料组件23,手柄部件24送料工作时,配合直角块2323的斜面,直角块2323向下压缩弹簧a2322,平推组件22顺利推动手柄部件24送往装配工位;平推组件22复位带动油漆刷,在直角块2323竖直面的限位下同时配合箍紧件222的打开,手柄部件24与平推组件22脱离,油漆刷在传输带231的传输作用自动输出,其结构简单,巧妙。
进一步,如图10所示,所述手柄部件24包括:
手柄241,所述手柄241由毛刷部位242和手握部位243两部分组合设置;
安置槽244,所述安置槽244位于毛刷部位242且沿着所述手柄241长度方向贯穿设置;以及
导向槽245,所述导向槽245位于毛刷部位242且沿着所述手柄241宽度方向设置,该导向槽245沿着所述手柄241高度方向贯穿设置且沿着所述手柄241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部件24移动至夹持部件32时,挤压组件33已经作用在下夹持板3221上,通过设置导向槽245,使得手柄部件24能顺利的通过插杆334向前移动至待装配工位。
进一步,如图11所示,所述支撑组件31包括:
工作台311;
安装柱312,所述安装柱31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311上表面的四角上,所述导向槽245与所述安装柱312匹配设置;以及
挡位板313,所述挡位板313为L型设置且与夹持部件32的两端匹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挡位板313,一方面对夹持部件32进行定位,使得插杆334在与插孔335之间的插合工作匹配设置,不会导致插杆334作用在握柄241上,不会导致握柄241的损坏,增加次品的概率;另一方面手柄部件24在插合过程中,不会因为手柄部件24与夹持部件32之间的摩擦力而发生相对位移,保证手柄部件24完全卡合至夹持部件32上,起到对手柄部件24的精准定位,有利于两者之间的定位插合工作。
进一步,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夹持部件32包括:
定位块321,所述定位块321匹配设置在所述安置槽244内且为凹字结构设置,该定位块321的凹口朝向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设置,该定位块321自上而下由限位板3211、上夹持板3212和底板3213组成;
抬升件322,所述抬升件322包括沿着所述定位块321上下滑动的下夹持板3221和一端与所述限位板321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下夹持板3221固定连接的弹簧c3222;以及
卡合件323,所述卡合件323包括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下夹持板3221上且沿着所述下夹持板322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定位销3231、沿着所述定位块321高度方向贯穿设置且与所述定位销3231匹配对应设置的穿孔3232和开设在所述毛刷部位242且与所述定位销3231匹配对应设置的安装孔3233;
所述下夹持板3221与上夹持板321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且下夹持板3221与上夹持板3212朝向刷毛部件13的一面均设置若干组齿牙结构。
此外,通过下夹持板3221与上夹持板3212朝向刷毛部件13的一面均设置若干组齿牙结构,使得下夹持板3221与上夹持板3212对刷毛部件13的咬合力增大,保证使用过程中,刷毛部件13不会因为外力而脱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如图15所示,所述挤压组件33包括:
机架d331;
气缸332,所述气缸332通过气缸332架安装在所述机架d331上且其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
驱动杆333,所述驱动杆333与所述气缸33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插杆334,所述插杆334设置在所述驱动杆333上且与所述导向槽245对应匹配设置,该插杆334与所述下夹持板3221间断式接触设置;以及
插孔335,所述插孔335开设在所述定位块321上且与所述插杆334匹配对应设置。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气缸332伸长,插杆334通过插孔335向下插设,直接作用在下夹持板3221上,插杆334继续移动,下夹持板3221向下移动,弹簧3222拉长,同步定位销3231同步向下移动,移动的过程中,手柄部件24继续移动上料,直至手柄部件24与夹持部件32匹配插合后,气缸332复位;气缸复位时,插杆334上升,与下夹持板3221非接触时,下夹持板3221在弹簧3222作用下自动复位,对刷毛部件13进行夹持,同时定位销3231同步向上移动直至插入至安装孔3233内,完成定位。
实施例二
如图1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15所示,所述传动组件34包括:
传杆a341,所述传杆a341与所述驱动杆333固定连接且与其垂直设置;
切换件342,所述切换件342包括与所述传杆a341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的齿条a3421、安装在机架d331上的机架e3422、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e3422上的转轴c3423、与所述齿条a3421啮合设置且与所述转轴c3423固定设置的齿轮a3424、设置在所述齿轮a3424一侧且与所述转轴c3423固定设置的齿轮b3425和与所述齿轮b3425啮合设置且水平设置的齿条b3426;以及
传杆b3427,所述传杆b3427一端与所述齿条b3426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T字杆2214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利用传动组件34,使得挤压组件33在打开夹持部件32的同时,完成手柄部件24的自动上料,一方面连动性高,减少额外动力输出,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夹持部件32夹紧刷毛部件13的工作时,能快速实现与手柄部件24的牢固安装工作,提高整个工作的生产效率。
详细的说,插杆334向下移动时,传杆a341带动齿条a3421同步向下移动,齿轮a336与其啮合转动,齿轮a3424带动同轴且固定设置的齿轮b3425一齐转动,齿轮b3425转动时驱动齿条b3426水平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传杆b3427带动T字杆2214将推板2215同步移动,完成手柄部件24的上料工作;插杆334复位向上移动时,所有工作自动复位,完成下一个手柄部件24的下落。
需要强调的是,手柄部件24传动至夹持部件32后,插杆334继续下压一段距离,此时,齿条a3421走空程与齿轮a336处于非啮合状态;反之,插杆334复位时,齿条a3421复位走空程,与齿轮a336处于非啮合状态,该状态下夹持部件32与手柄部件24自动装配且手柄部件24不会在平推组件22的箍紧下移动。
插杆334继续下压一段距离的时间为h1,定位销3231从穿孔3232穿出插入安装孔3233内的时间为h2,h1=h2。
工作过程:
首先人工将夹持部件32放置在安装柱312上,然后定量的刷毛部件13在第一传输组件11上向后传输,直至传输至夹持空间100;
接着启动气缸322,插杆334通过插孔335下压在下夹持板3221上,下夹持板3221下降的过程中,在传动组件34的作用下T字杆2214推动推板,同时定型杆2225沿着八字轨道213滑行,凹槽2216两侧的箍紧件222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即定型杆2225推动推动块2222,推动块2222带动弹簧b2223连同压板2224一齐朝向凹槽2216内的手柄部件24端部移动,当压板2224接触到手柄部件24时候,推动块2222挤压弹簧b2223,实现压板2224对手柄部件24端部的愈加夹持工作,使得在传输过程中,手柄部件24被愈夹愈紧,接着导向槽245穿过插杆334,直至导向槽245端部位于插杆334处,插杆334继续下走一段时间,气缸332复位,插杆334与下夹持板3221分开,弹簧c3221复位,下夹持板3221向上移动对刷毛部件13进行夹持;与此同时,定位销3231向上移动,从穿孔3232穿出插入安装孔3233内,将夹持部件32与手柄部件24定位组装一体;
最后,继续复位气缸332,在传动组件34的作用下,平推组件22复位带动油漆刷,在直角块2323竖直面的限位下同时配合箍紧件222的打开,手柄部件24与平推组件22脱离,油漆刷在传输带231的传输作用自动输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刷毛上料装置(1),所述刷毛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传输组件(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一侧的第二传输组件(12),刷毛部件(13)的一端位于第一传输组件(11)上且另一端位于第二传输组件(12)上;
手柄上料装置(2),所述手柄上料装置(2)包括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传输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三传输组件(21)、沿着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传输方向滑动设置的平推组件(22)和与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垂直设置且与其沿着同一水平面设置的送料组件(23);以及
自动装配装置(3),所述自动装配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12)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输出端的支撑组件(31)、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31)上的夹持部件(32)、位于所述夹持部件(32)上方的挤压组件(33)和与所述挤压组件(33)固定连接且驱动平推组件(22)往复滑动的传动组件(34);
所述平推组件(22)与手柄部件(24)接触后,朝向刷毛上料装置(1)方向传输工作时,配合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完成对手柄部件(24)逐级夹紧,完成手柄部件(24)的上料工作;手柄部件(24)与刷毛部件(13)完成装配后,随着所述平推组件(22)复位,并且通过送料组件(23)及时向外实现自动输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和第二传输组件(12)均包括:
机架a(111);
转轴a(112),所述转轴a(112)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a(111)上;以及
皮带(113),所述皮带(113)与所述转轴a(112)传动设置;
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还包括通过电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a(111)上且与所述转轴a(112)固定连接设置的电机(114);
所述第二传输组件(12)的皮带(113)沿着刷毛部件(13)传输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组件(21)包括:
第一工作架(211);
第二工作架(212),所述第二工作架(212)与所述第一工作架(211)同一规格设置且沿同一线性方向设置;以及
八字轨道(213),所述八字轨道(21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架(21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工作架(211)与第二工作架(212)上方,其大直径口位于第二工作架(212)的输入端且小直径口位于第一工作架(211)的输出端;
三脚架(214),所述三脚架(214)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架(211)上且竖直向上设置,若干个手柄部件(24)沿着三脚架(214)依次间断性向第一工作架(211)上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组件(22)包括:
往复件(221),所述往复件(221)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工作架(211)与第二工作架(212)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轨道(2211)、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2211)内且竖直向上设置的T字杆(2214)、与所述T字杆(2214)固定连接且为L型结构设置的推板(2215)和设置在所述推板(2215)中心且与所述手柄部件(24)端部匹配设置的凹槽(2216),所述推板(2215)的水平部分宽度与手柄部件(24)的宽度相同且其长度与手柄部件(24)初始状态至终点状态之间的距离相等,该推板(2215)的竖直部分与所述手柄部件(24)的厚度相等设置;以及
箍紧件(222),所述箍紧件(222)设置在所述推板(2215)的竖直部分且沿着所述推板(2215)宽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其包括沿着所述推板(2215)宽度方向开设且与所述凹槽(2216)连通设置的滑动槽(222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2221)内的推动块(2222)、与所述推动块(2222)的一面固定连接的弹簧b(2223)、与弹簧b(2223)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手柄部件(24)端部匹配设置的压板(2224)和与所述推动块(2222)另一面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八字轨道(213)内的定型杆(22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23)包括:
传输带(231),所述传输带(231)的传输方向与所述平推组件(22)移动方向垂直设置;以及
限位件(232),所述限位件(232)沿着所述第一工作架(211)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工作架(211)输出端端部的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竖直向上设置的弹簧a(2322)和与所述弹簧a(2322)固定连接且匹配滑动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直角块(2323),该直角块(2323)的倾斜面朝向第一工作架(211)输入方向设置且弹簧a(2322)保持原长状态时,直角块(2323)的下表面与第一工作架(211)的上表面沿同一水平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件(24)包括:
手柄(241),所述手柄(241)由毛刷部位(242)和手握部位(243)两部分组合设置;
安置槽(244),所述安置槽(244)位于毛刷部位(242)且沿着所述手柄(241)长度方向贯穿设置;以及
导向槽(245),所述导向槽(245)位于毛刷部位(242)且沿着所述手柄(241)宽度方向设置,该导向槽(245)沿着所述手柄(241)高度方向贯穿设置且沿着所述手柄(241)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1)包括:
工作台(311);
安装柱(312),所述安装柱(31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311)上表面的四角上,所述导向槽(245)与所述安装柱(312)匹配设置;以及
挡位板(313),所述挡位板(313)为L型设置且与夹持部件(32)的两端匹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32)包括:
定位块(321),所述定位块(321)匹配设置在所述安置槽(244)内且为凹字结构设置,该定位块(321)的凹口朝向所述第一传输组件(11)设置,该定位块(321)自上而下由限位板(3211)、上夹持板(3212)和底板(3213)组成;
抬升件,所述抬升件包括沿着所述定位块(321)上下滑动的下夹持板(3221)和一端与所述限位板(321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下夹持板(3221)固定连接的弹簧c(3222);以及
卡合件(323),所述卡合件(323)包括竖直向上设置在所述下夹持板(3221)上且沿着所述下夹持板(322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定位销(3231)、沿着所述定位块(321)高度方向贯穿设置且与所述定位销(3231)匹配对应设置的穿孔(3232)和开设在所述毛刷部位(242)且与所述定位销(3231)匹配对应设置的安装孔(3233);
所述下夹持板(3221)与上夹持板(321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100),且下夹持板(3221)与上夹持板(3212)朝向刷毛部件(13)的一面均设置若干组齿牙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33)包括:
机架d(331);
气缸(332),所述气缸(332)通过气缸(332)架安装在所述机架d(331)上且其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
驱动杆(333),所述驱动杆(333)与所述气缸(33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插杆(334),所述插杆(334)设置在所述驱动杆(333)上且与所述导向槽(245)对应匹配设置,该插杆(334)与所述下夹持板(3221)间断式接触设置;以及
插孔(335),所述插孔(335)开设在所述定位块(321)上且与所述插杆(334)匹配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4)包括:
传杆a(341),所述传杆a(341)与所述驱动杆(333)固定连接且与其垂直设置;
切换件(342),所述切换件(342)包括与所述传杆a(341)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的齿条a(3421)、安装在机架d(331)上的机架e(3422)、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e(3422)上的转轴c(3423)、与所述齿条a(3421)啮合设置且与所述转轴c(3423)固定设置的齿轮a(3424)、设置在所述齿轮a(3424)一侧且与所述转轴c(3423)固定设置的齿轮b(3425)和与所述齿轮b(3425)啮合设置且水平设置的齿条b(3426);以及
传杆b(3427),所述传杆b(3427)一端与所述齿条b(3426)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T字杆(2214)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76833.5A CN11077202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76833.5A CN11077202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72027A CN110772027A (zh) | 2020-02-11 |
CN110772027B true CN110772027B (zh) | 2021-12-10 |
Family
ID=69389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76833.5A Active CN110772027B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720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2602B (zh) * | 2020-07-13 | 2022-03-08 | 广东欧佩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化妆品包装瓶包装一体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3229A (zh) * | 2018-05-24 | 2018-11-30 | 江苏师范大学 | 一种油漆刷自动化植毛系统 |
KR102023529B1 (ko) * | 2017-09-04 | 2019-09-20 | 김진목 | 커피 세척용 세척브러쉬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2019
- 2019-11-06 CN CN201911076833.5A patent/CN1107720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23529B1 (ko) * | 2017-09-04 | 2019-09-20 | 김진목 | 커피 세척용 세척브러쉬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08903229A (zh) * | 2018-05-24 | 2018-11-30 | 江苏师范大学 | 一种油漆刷自动化植毛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72027A (zh) | 2020-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72028B (zh) |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 | |
CN109434966B (zh) | 钢琴联动杆自动加工设备 | |
CN110772027B (zh) | 一种具有自动输出功能的油漆刷生产线 | |
CN105904187A (zh) | 一种可快换多工位防水盲堵自动插入设备 | |
CN111331368B (zh) | 自动上料拧铜盖装置 | |
CN111069902A (zh) | 主板控制器人机结合组装自动线 | |
CN110586516B (zh) | 一种光纤接线端子及其生产方法 | |
CN110786629B (zh) | 一种油漆刷用高效装配设备 | |
CN205733684U (zh) | 可快换多工位防水盲堵自动插入设备 | |
CN110786630B (zh) | 一种可拆卸式油漆刷生产工艺 | |
CN111817110A (zh) | 一种充电插头自动组装装置 | |
CN109093380B (zh) | 一种票夹自动组装机 | |
CN114227237A (zh) | 一种光伏设备元器件生产配件组装设备 | |
CN212420376U (zh) | 马达自动装碳刷设备 | |
CN211238789U (zh) | 电源连接端子组装机 | |
CN114669448A (zh) | 一种弹夹机构、带有弹夹机构的点胶设备及物料输送方法 | |
CN112165223A (zh) | 马达自动装碳刷插端子模组 | |
CN110757149A (zh) | 一种光电开关自动组装整形设备 | |
CN110280993B (zh) | 一种凸轮取料顶料组合机构 | |
CN113857053B (zh) | 一种精密光学零件检测组装分选设备 | |
CN110786628B (zh) | 一种毛刷紧凑式油漆刷用生产装置 | |
CN212886094U (zh) | 锁芯自动组装装置 | |
CN219358610U (zh) | 一种弹簧与弹簧座装配治具 | |
CN113681263B (zh) | 铜件上料装置 | |
CN209822787U (zh) | 电池软包整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8 Address after: 221400 building B, phase I standard house of Kechuang, Xiyi high tech Zone, Xinyi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uzhou sprui spray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100 No.150, Pangu natural village, Pangu village, Meishan Town,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tart a new era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