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1086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1086A
CN110771086A CN201880041722.8A CN201880041722A CN110771086A CN 110771086 A CN110771086 A CN 110771086A CN 201880041722 A CN201880041722 A CN 201880041722A CN 110771086 A CN110771086 A CN 110771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oost
boost level
information
precoding matrix
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17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1086B (zh
Inventor
李吉范
姜智源
朴海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771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1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1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1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根据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使用基于从基站接收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确定的功率提升等级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接入系统已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例如语音或数据。通常,无线接入系统是多址系统,其通过共享它们之间的可用系统资源(带宽、传输功率等)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例如,多址系统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
随着许多通信设备需要更高的通信容量,与现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大大提高的移动宽带通信的必要性增加。另外,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已经考虑了通过将多个设备或物体彼此连接而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此外,已经讨论了能够支持对可靠性和延迟敏感的服务/UE的通信系统设计。
如上所述,已经讨论了考虑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大规模MTC、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等的下一代RAT的引入。
特别地,由于考虑了通过各种频带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因此用于估计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在各种频带上的相位噪声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概念正在以各种方式进行讨论。
发明内容
技术任务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通过本公开实现的目的不限于上文已经具体描述的内容,并且本公开可以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文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i)关于用于PT-RS的传输的功率提升的第一信息和(ii)关于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其中功率提升等级与PUSCH功率与每层和每个资源元素(RE)的PT-RS功率的比率有关;使用所确定的功率提升等级向基站发送PT-RS。这里,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包括:基于由第二信息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非相干预编码矩阵,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本文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其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该UE包括:射频(RF)模块;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计算机存储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存储指令,该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操作。这里,操作包括:通过RF模块并且从基站接收(i)关于用于PT-RS的传输的功率提升的第一信息和(ii)关于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其中功率提升等级与PUSCH功率与每层和每个资源元素(RE)的PT-RS功率的比率有关;使用所确定的功率提升等级,通过RF模块并且向基站发送PT-RS,其中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包括:基于由第二信息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非相干预编码矩阵,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
这里,第一信息可以指示多个功率提升等级,并且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第二信息确定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中的一个。
具体地,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第一信息指示的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第一功率提升等级;基于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第一信息指示的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与第一功率提升等级不同的第二功率提升等级。
在上述配置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i)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在前述配置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i)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以及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6dB。
在上述配置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i)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
在上述配置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i)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在前述配置中,第二信息可以与针对用于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和发送秩指示符(TRI)有关。
具体地,第二信息可以指示是否用于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者非相干预编码矩阵。
另外,UE可以确定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以及基于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UE可以通过以下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以及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应理解,本公开的前述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进一步说明。
有益效果
从以上描述显而易见,本公开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设备(UE)可以基于由基站提供(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来提升PT-RS的发送功率。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尽管UE提升了PT-RS的发送功率,但是UE能够保持由标准技术要求的天线功率约束(例如,在平均或长期方面始终保持每个天线的功率)。
由于UE不需要额外的功率放大器来提升PT-RS的发送功率,因此能够降低UE的成本。
此外,UE能够在预定范围内控制UE的天线级别的PT-RS功率提升等级,因此UE能够根据天线一致地维持功率约束。
因此,根据本发明,UE能够通过应用特定级别的功率提升来发送PT-RS,同时保持每个天线的功率约束恒定,并且基站能够使用PT-RS执行更准确的信道估计。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仅仅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得出并理解反映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各种实施例。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提供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于特定的附图。在每个附图中公开的特征彼此组合以配置新的实施例。每个图中的附图标记对应于结构元件。
图1是示出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信号传输方法的图。
图2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自包含时隙结构的图。
图3和4是示出用于将TXRU连接到天线单元的代表性连接方法的图;
图5是从TXRU和物理天线的角度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波束成形(beamforming)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下行链路(DL)传输过程期间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的图;
图7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PT-RS的时域图案的图。
图8是简要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两个DM-RS配置类型的图;
图9是简要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DM-RS配置类型1的前载DM-RS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配置全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配置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不同实施例的配置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简要示出在适用于本发明的UE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UL PT-RS的操作的图,以及图14是示出了发送适用于本发明的UE的UL PT-RS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UE和基站的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是以特定形式的本公开的元件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可以认为元件或特征是选择性的。可以在不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实践每个元件或特征。此外,可以通过组合元件和/或特征的部分来构造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重新安排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顺序。任何一个实施例的一些结构或元件可以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可以用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应结构或特征代替。
在附图的描述中,将避免对本公开的已知过程或步骤的详细描述,以免它使本公开的主题模糊。另外,也将不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过程或步骤。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某个部分“包括”或“包含”某个组件时,这表示不排除其他组件,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组件。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器”和“模块”指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其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另外,术语“一或一个”、“一个”、“该”等可以包括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单数表示和复数表示(更具体地,在以下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除非在说明书中另有指示或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主要描述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关系。BS指的是直接与UE通信的网络的终端节点。被描述为由BS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BS的上层节点执行。
即,显而易见的是,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可以由BS或除BS之外的网络节点执行用于与UE通信的各种操作。术语“BS”可以用固定站、节点B、演进节点B(e节点B或eNB)、高级基站(ABS)、接入点等替换。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术语终端可以由UE、移动站(MS)、订户站(SS)、移动订户站(MSS)、移动终端、高级移动站(AMS)等替换。
发送端是提供数据服务或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并且接收端是接收数据服务或语音服务的固定和/或移动节点。因此,在上行链路(UL)上,UE可以用作发送端并且BS可以用作接收端。同样地,在下行链路(DL)上,UE可以用作接收端并且BS可以用作发送端。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由针对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系统公开的标准规范支持,所述无线接入系统包括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xx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3GPP 5G NR系统和3GPP2系统。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由标准规范3GPP TS 38.211、3GPP TS 38.212、3GPP TS 38.213、3GPP TS 38.321和3GPPTS 38.331支持。也就是说,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未描述以清楚地揭示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步骤或部分可以通过上述标准规范来解释。可以通过标准规范来解释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所有术语。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下面将参考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旨在解释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示出可以根据本公开实现的仅有实施例。
以下详细描述包括特定术语以便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其他术语替换特定术语。
在下文中,解释了3GPP NR系统,其是无线接入系统的示例。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接入系统。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围绕3GPP NR系统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不同的无线系统(例如,3GPP LTE、IEEE802.16、IEEE 802.11等)。
1.NR系统
1.1.物理信道和使用该物理信道的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UE在DL上从gNB接收信息,并在UL上向gNB发送信息。在UE和gNB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包括一般数据信息和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根据在gNB和UE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的类型/用途,存在许多物理信道。
图1示出了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传输方法,其可以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
当UE通电或进入新小区时,UE执行初始小区搜索(S11)。初始小区搜索涉及获取与gNB的同步。具体地,UE通过从gN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来将其定时与gNB同步,并获取诸如小区标识符(ID)的信息。
然后,UE可以通过从gN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来获取在小区中广播的信息。
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UE可以通过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RS)来监测DL信道状态。
在初始小区搜索之后,UE可以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基于PDCCH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S12)。
为了完成与gNB的连接,UE可以与gNB执行随机接入过程(S13至S16)。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可以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前导码(S13),并且可以经由PDCCH和与PDCCH相关联的PDSCH接收随机接入响应(RAR)(S14)。UE使用包括在RAR中的调度信息来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并且执行包括接收PDCCH信号和与PDCCH信号相对应的PDSCH信号的竞争解决过程(S16)。
在上述过程之后,在一般的UL/DL信号传输过程中,UE可以从gNB接收PDCCH和/或PDSCH(S17),并且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到gNB(S18)。
UE向gNB发送的控制信息通常被称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CI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否定确认(HARQ-ACK/NACK)、调度请求(SR)、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符(RI)等。
在LTE系统中,通常周期性地在PUCCH上发送UCI。然而,如果应当同时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则可以在PUSCH上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另外,一旦从网络接收到请求/命令,就可以在PUSCH上不定期地发送UCI。
1.2.参数集
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支持下表中所示的各种OFDM(正交频分复用)参数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别在DL和UL中用信号通知参数集参数μ的值和每个载波带宽部分的循环前缀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对应于更高层信令的DL-BWP-mu和DL-MWP-cp来用信号通知参数集参数μ的值和每个下行链路载波带宽部分的循环前缀信息。作为另一示例,可以通过对应于更高层信令的UL-BWP-mu和UL-MWP-cp来用信号通知参数集参数μ的值和每个上行链路载波带宽部分的循环前缀信息。
[表1]
μ Δf=2<sup>μ</sup>·15[kHz] 循环前缀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扩展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1.3帧结构
DL和UL传输配置有长度为10ms的帧。每个帧可以由十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具有1ms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子帧中的连续OFDM符号的数量是
另外,每个子帧可以由具有相同大小的两个半帧组成。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半帧分别由子帧0到4和子帧5到9组成。
对于基于参数的参数集参数μ或子载波间隔Δf,时隙可以按升序在一个子帧内编号,如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11
并且也可以按照升序在帧内编号,如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12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循环前缀确定一个时隙中的连续OFDM符号的数量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13
如下表所示。一个子帧的起始时隙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14
与时间维度中的相同子帧的起始OFDM符号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15
对齐。表2示出了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帧/子帧中的OFDM符号的数量,并且表3示出了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帧/子帧中的OFDM符号的数量。
[表2]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16
[表3]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17
在可以应用本发明的NR系统中,可以基于上述时隙结构应用自包含时隙结构。
图2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自包含时隙结构的图。
在图2中,阴影区域(例如,符号索引=0)表示下行链路控制区域,黑色区域(例如,符号索引=13)表示上行链路控制区域。剩余区域(例如,符号索引=1到13)可以用于DL或UL数据传输。
基于该结构,eNB和UE可以在一个时隙中顺序地执行DL传输和UL传输。也就是说,eNB和UE在一个时隙中不仅可以发送和接收DL数据,还可以响应于DL数据来发送和接收ULACK/NACK。因此,由于这种结构,在发生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直到数据重传所需的时间,从而最小化最终数据传输的延迟。
在该自包含时隙结构中,允许eNB和UE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收模式的过程需要预定长度的时间间隔,反之亦然。为此,在自包含时隙结构中,在从DL切换到UL时的一些OFDM符号被设置为保护时段(GP)。
尽管描述了自包含时隙结构包括DL和UL控制区域,但是这些控制区域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在自包含时隙结构中。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自包含时隙结构可以包括DL控制区域或UL控制区域以及DL和UL控制区域,如图2所示。
另外,例如,时隙可以具有各种时隙格式。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可以被划分为下行链路符号(由“D”表示)、灵活符号(由“X”表示)和上行链路符号(由“U”表示)。
因此,UE可以假设DL传输仅发生在DL时隙中由“D”和“X”表示的符号中。类似地,UE可以假设UL传输仅发生在UL时隙中由“U”和“X”表示的符号中。
1.4.模拟波束成形
在毫米波(mmW)系统中,由于波长短,所以可以在同一区域中安装多个天线单元。也就是说,考虑到30GHz频带的波长是1cm,在二维阵列的情况下,总共100个天线单元可以以0.5λ(波长)的间隔安装在5×5cm的面板中。因此,在mmW系统中,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单元增加波束成形(BF)增益来改善覆盖范围或吞吐量。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天线单元可以包括收发器单元(TXRU),以便能够调整每个天线单元的发送功率和相位。通过这样做,每个天线单元可以针对每个频率资源执行独立的波束成形。
然而,在所有大约100个天线单元中安装TXRU在成本方面不太可行。因此,已经考虑了使用模拟移相器将多个天线单元映射到一个TXRU并调整波束方向的方法。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频率选择性波束成形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整个频带上仅产生一个波束方向。
为了解决该问题,作为数字BF和模拟BF的中间形式,可以考虑具有比Q个天线单元少的B个TXRU的混合BF。在混合BF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发送的波束方向的数量被限制为B或更少,这取决于B个TXRU和Q个天线单元如何连接。
图3和4是示出用于将TXRU连接到天线单元的代表性方法的图。这里,TXRU虚拟化模型表示TXRU输出信号和天线单元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图3示出了用于将TXRU连接到子阵列的方法。在图3中,一个天线单元连接到一个TXRU。
同时,图4示出了用于将所有TXRU连接到所有天线单元的方法。在图4中,所有天线单元都连接到所有TXRU。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单独的附加单元将所有天线单元连接到所有TXRU,如图4所示。
在图3和4中,W表示由模拟移相器加权的相位向量。也就是说,W是确定模拟波束成形方向的主要参数。在这种情况下,CSI-RS天线端口和TXRU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1:1或1对多。
图3中所示的配置的缺点在于难以实现波束成形聚焦,但是优点在于可以以低成本配置所有天线。
相反,图4中所示的配置的优点在于可以容易地实现波束成形聚焦。然而,由于所有天线单元都连接到TXRU,因此它具有成本高的缺点。
当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使用多个天线时,可以应用通过组合数字波束成形和模拟波束成形而获得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模拟(或射频(RF))波束成形意味着在RF端执行预编码(或组合)的操作。在混合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分别在基带端和RF端执行预编码(或组合)。因此,混合波束成形是有利的,因为它保证了与数字波束成形类似的性能,同时减少了RF链和D/A(数模)(或A/D(模数)z转换器的数量。
为了便于描述,混合波束成形结构可以由N个收发器单元(TXRU)和M个物理天线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由发送端发送的L个数据层的数字波束成形可以由N*L(N×L)矩阵表示。此后,通过TXRU将N个转换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将可以由M*N(M×N)矩阵表示的模拟波束成形应用于转换的信号。
图5是从TXRU和物理天线的角度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混合波束成形结构的示意图。在图5中,假设数字波束的数量是L并且模拟波束的数量是N。
另外,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已经考虑了通过设计能够基于符号改变模拟波束成形的eNB来向位于特定区域中的UE提供有效波束成形的方法。此外,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还考虑了引入多个天线面板的方法,其中可以通过将N个TXRU和M个RF天线定义为一个天线面板来应用独立的混合波束成形。
当eNB如上所述使用多个模拟波束时,每个UE具有适合于信号接收的不同模拟波束。因此,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已经考虑波束扫描操作,其中eNB在特定时隙中每个符号应用不同的模拟波束(至少关于同步信号、系统信息、寻呼等),然后执行信号传输以允许所有UE具有接收机会。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下行链路(DL)传输过程期间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波束扫描操作的图。
在图6中,用于以广播方式发送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的系统信息的物理资源(或信道)被称为物理广播信道(xPBCH)。在这种情况下,属于不同天线面板的模拟波束可以在一个符号中同时发送。
另外,如图6中所描述的,已经讨论了对应于单个模拟波束(对应于特定天线面板)被应用于的参考信号(RS)的波束参考信号(BRS)的引入,作为用于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测量每个模拟波束的信道的配置。可以为多个天线端口定义BRS,并且每个BRS天线端口可以对应于单个模拟波束。在这种情况下,与BRS不同,模拟波束组中的所有模拟波束可以应用于同步信号或xPBCH,以帮助随机UE正确地接收同步信号或xPBCH。
1.5.PT-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在下文中,将描述相位噪声。在时域中发生的抖动可能在频域中表现为相位噪声。这种相位噪声随机改变时域中接收信号的相位,如下面的等式所示。
[等式1]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64
其中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61
在等式1中,参数rn,sn,dkn分别指示由于相位噪声引起的接收信号、时域信号、频域信号和相位旋转值。当应用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处理时,获得等式1、等式2中的接收信号。
[等式2]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163
在等式2中,参数分别指示公共相位误差(CPE)和小区间干扰(ICI)。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相位噪声相关性增加,等式2中的CPE的值增加。这种CPE可以被认为是WLAN系统中的一种载波频率偏移,但是从UE的角度来看,CPE和CFO可以被解释为彼此相似。
通过执行CPE/CFO估计,UE可以消除与频域中的相位噪声相对应的CPE/CFO。另外,为了正确地解码接收信号,UE应该在解码接收信号之前执行CPE/CFO估计。因此,eNB可以向UE发送特定信号,以便UE准确地执行CPE/CFO估计。也就是说,这种信号的主要目的是估计相位噪声。为此,可以使用先前在eNB和UE之间共享的导频信号,或者可以改变或复制数据信号。在本说明书中,用于估计相位噪声的一系列信号通常被称为相位补偿参考信号(PCRS)、相位噪声参考信号(PNRS)或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所有这些都被称为PT-RS。
1.5.1.时域图案(或时间密度)
图7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PT-RS的时域图案的图。
如图7所示,根据MCS(调制和编码方案)等级,PT-RS可以具有不同的图案。
[表4]
MCS等级 PT-RS时间图案
(64QAM,CR=1/3)<=MCS<(64QAM,CR=1/2) #3
(64QAM,CR=1/2)<=MCS<(64QAM,CR=5/6) #2
(64QAM,CR=5/6)<=MCS #1
如图7和表4所示,可以根据MCS等级以用不同图案映射的方式发送PT-RS。
更一般地,上面的配置可以如下定义。特别地,PT-RS的时域图案(或时间密度)可以被定义为下面描述的表。
[表5]
调度的MCS 时间密度(L<sub>PT-RS</sub>)
I<sub>MCS</sub><ptrs-MCS<sub>1</sub> PT-RS不存在
ptrs-MCS1≤I<sub>MCS</sub><ptrs-MCS2 4
ptrs-MCS2≤I<sub>MCS</sub><ptrs-MCS3 2
ptrs-MCS3≤I<sub>MCS</sub><ptrs-MCS4 1
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密度1对应于图7的图案#1,时间密度2对应于图7的图案#2,并且时间密度4可以对应于图7的图案#3。
构成表5的参数ptrs-MCS1、ptrs-MCS2、ptrs-MCS3和ptrs-MCS4可以由更高层信令定义。
1.5.2.频域图案(或频率密度)
可以以在每1个RB(资源块)、2个RB或4个RB中映射到1个子载波的方式发送根据本发明的PT-R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调度的带宽的大小来配置PT-RS的频域图案(或频率密度)。
例如,频域图案可以根据调度的带宽具有表6中所示的频率密度。
[表6]
调度的BW 频率密度
0<N<sub>RB</sub><=4 没有PT-RS
5<N<sub>RB</sub><=8 1
9<N<sub>RB</sub><=16 1/2
17<N<sub>RB</sub><=32 1/4
在这种情况下,频率密度1对应于以每1个RB中映射到1个子载波的方式发送PT-RS的频域图案。频率密度1/2对应于以每2个RB中映射到1个子载波的方式发送PT-RS的频域图案。频率密度1/4对应于以每4个RB中映射到1个子载波的方式发送PT-RS的频域图案。
更一般地,上面的配置可以如下定义。特别地,PT-RS的频域图案(或频率密度)可以被定义为下面描述的表。
[表7]
调度的带宽 频率密度(K<sub>PT-RS</sub>)
N<sub>RB</sub><N<sub>RB0</sub> PT-RS不存在
N<sub>RB0</sub>≤N<sub>RB</sub><N<sub>RB1</sub> 2
N<sub>RB1</sub>≤N<sub>RB</sub> 4
在这种情况下,频率密度2对应于以每2个RB中映射到1个子载波的方式发送PT-RS的频域图案,并且频率密度4对应于以每4个RB映射到1个子载波的方式发送PT-RS的频域图案。
在上面的配置中,对应于用于确定频率密度的调度带宽的参考值的NRB0和NRB1可以由更高层信令定义。
1.6.DM-RS(解调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可以通过前载结构(front-loaded structure)发送和接收DM-RS。或者,可以另外发送和接收前载DM-RS的附加DM-RS。
前载DM-RS可以支持快速解码。其上加载前载DM-RS的第一个OFDM符号可以由第3个(例如,1=2)或第4个OFDM符号(例如,1=3)确定。可以通过PBCH(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第一OFDM符号的位置。
可以通过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RRC(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的组合来指示由前载DM-RS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
可以为高速用户设备配置附加DM-RS。附加的DM-RS可以位于时隙内的中间/最后符号处。当配置一个前载DM-RS符号时,可以将附加DM-RS分配给0到3个OFDM符号。当配置两个前载DM-RS符号时,可以将附加DM-RS分配给0或2个OFDM符号。
前载DM-RS由两种类型配置,并且可以经由更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指示两种类型中的一种。
图8是简要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两种DM-RS配置类型的图。
在图8中,P0至P11可以分别对应于端口号1000至1011。可以经由更高层信令(例如,RRC)指示在两种DM-RS配置类型中实际设置到用户设备的DM-RS配置类型。
可以根据前载DM-RS被分配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如下对DM-RS配置类型1进行分类。
DM-RS配置类型1和前载DM-RS被分配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1
可以基于长度2的F-CDM(频率-码分复用)和FDM(频分复用)方法来复用最多4个端口(例如,P0~P3)。RS密度可以由RB(资源块)内的每个端口的6个RE配置。
DM-RS配置类型1和前载DM-RS被分配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2
可以基于长度2的F-CDM(频率-码分复用)、长度2的T-CDM(时间码分复用)和FDM(频分复用)方法来复用最多8个端口(例如,P0~P7)。在这种情况下,当经由更高层信令配置PT-RS的存在时,T-CDM可以通过[1 1]来固定。RS密度可以通过RB内每个端口的12个RE配置。
可以根据前载DM-RS被分配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如下对DM-RS配置类型2进行分类。
DM-RS配置类型2和前载DM-RS被分配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1
可以基于长度2的F-CDM和FDM的方法来复用最多6个端口(例如,P0~P5)。RS密度可以通过RB(资源块)内的每个端口的4个RE配置。
DM-RS配置类型2和前载DM-RS被分配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2
可以基于长度-2的F-CDM、长度-2的T-CDM和FDM方法来复用最多12个端口(例如,P0~P11)。在这种情况下,当经由更高层信令配置PT-RS的存在时,T-CDM可以通过[1 1]来固定。RS密度可以通过RB内每个端口的8个RE配置。
图9是简要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DM-RS配置类型1的前载DM-RS的示例的图。
更具体地,图9(a)示出了首先将DM-RS加载到一个符号(具有一个符号的前载的DM-RS)上的结构,并且图9(b)示出了首先将DM-RS加载到两个符号(具有两个符号的前载的DM-RS)上的结构。
在图9中,Δ对应于频率轴上的DM-RS偏移值。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Δ的DM-RS端口可以是CDM-F(频域中的码分复用)或CDM-T(时域中的码分复用)。并且,具有不同Δ的DM-RS端口可以是CDM-F。
用户设备可以经由DCI获得关于由基站配置的DM-RS端口配置的信息。
1.7.DM-RS端口组
在本发明中,DM-RS端口组可以对应于具有QCL(准共置)关系或部分QCL关系的DM-RS集。在这种情况下,QCL关系意味着诸如多普勒扩展和/或多普勒频移的信道环境是相同的。部分QCL关系意味着部分信道环境是相同的。
图10是简要示出用户设备使用两个DM-RS端口组与单个基站收发信号的操作的图。
如图10所示,用户设备(UE)可以包括两个面板。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基站(例如,TRP(发送接收点)等)可以通过两个波束与UE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波束可以对应于单个DM-RS端口组。这是因为在多普勒扩展和/或多普勒频移方面,为不同面板定义的DM-RS端口可能不被QCL。
或者,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单个DM-RS端口组可以由UE的多个面板配置。
当根据DM-RS端口组定义DCI时,UE可以根据DM-RS端口组发送不同的CW(码字)。在这种情况下,单个DM-RS端口组可以发送一个或两个CW。更具体地,当对应于DM-RS端口组的层数等于或小于4时,DM-RS端口组可以发送一个CW。当对应于DM-RS端口组的层数等于或大于5时,DM-RS端口组可以发送两个CW。并且,彼此不同的DM-RS端口组可以具有不同的调度BW。
当为参与UL传输的所有DM-RS端口组定义单个DCI时,DM-RS端口组可以发送一个或两个CW。例如,当在两个DM-RS端口组中发送的层的总数等于或小于4时,发送一个CW。另一方面,当层的总数等于或大于5时,可以发送两个CW。
根据本发明,可以经由SRI(SRS资源指示)将UL DM-RS端口组的数量设置给UE。例如,当SRI将两个波束设置给UE时,UE和基站可以将其视为两个DM-RS端口组被设置给UE。根据本发明的示例,上述配置可以仅应用于基于码本的UL传输。
或者,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SRS资源集的数量将UL DM-RS端口组的数量设置给UE。例如,当属于两个不同SRS资源集的多个SRI被设置给UE时,UE和基站可以将其视为两个DM-RS端口组被设置给UE。根据本发明的示例,上述配置可以仅应用于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
1.8.NR系统中的DCI格式
在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中,能够支持下面描述的DCI格式。NR系统可以支持DCI格式0_0和DCI格式0_1作为用于调度PUSCH的DCI格式,并且支持DCI格式1_0和DCI格式1_1作为用于调度PDSCH的DCI格式。并且,NR系统还可以支持DCI格式2_0、DCI格式2_1、DCI格式2_2和DCI格式2_3作为能够用于其他目的的DCI格式。
在这种情况下,DCI格式0_0用于调度基于TB(传输块)的(或TB级别)PUSCH,并且DCI格式0_1可以用于调度基于TB(传输块)的(或TB-级别)PUSCH或基于CBG(或CBG级别)的PUSCH(当配置基于CBG(码块组)的信号发送/接收时)。
并且,DCI格式1_0用于调度基于TB的(或TB级别)PDSCH,并且DCI格式1_1可以用于调度基于TB的(或TB级别)PDSCH或基于CBG(或CBG级别)的PDSCH(当配置基于CBG的信号发送/接收时)。
并且,DCI格式2_0用于指示时隙格式,DCI格式2_1用于指示特定UE假设没有预期信号传输的OFDM符号和PRB,DCI格式2_2用于发送PUCCH和PUSCH的(传输功率控制)TPC命令,以及DCI格式2_3可以用于发送用于发送由一个或多个UE发送的SRS的TPC命令组。
3GPP TS 38.212文档可以支持DCI格式的特定特性。特别地,可以参考该文档解释在DCI格式相关特征中未解释的明显步骤和部分。并且,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术语可以通过标准文件来解释。
1.9.传输方案
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支持以下针对PUSCH描述的两种传输方案:基于码本的传输和基于非码本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适用的一个实施例,当通过更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发送的更高层参数PUSCH-Config中的txConfig由“码本”配置时,基于码本的传输可以被设置给UE。另一方面,当通过“非码本”配置更高层参数PUSCH-Config中的txConfig时,基于非码本的传输可以被设置给UE。如果未配置更高层参数txConfig,则可以基于单个PUSCH天线端口来执行由特定DCI格式(例如,在3GPP TS 38.211中定义的DCI格式0_0等)触发的PUSCH传输。
在以下描述中,秩具有与层数相同的含义。为了便于解释,在以下描述中,基于术语“层数”来描述相关技术特征。
1.9.1.基于码本的UL传输
当UE经由不同的面板执行相干传输时,由于相位噪声,波束成形精度可能恶化。特别地,当存在相位噪声时,UE可以经由彼此不同的面板执行非相干传输。
在详细说明相干传输和非相干传输之前,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基本信号操作配置。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251
如上所示,预编码矩阵的行(水平)方向对应于特定(物理)天线,并且预编码矩阵的列(垂直)方向可以对应于特定层。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天线可以以1:1映射到RF链。在这种情况下,RF链可以对应于处理块,其中单个数字信号被转换为模拟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相干传输可以对应于层(或层的数据)经由所有天线执行传输的操作。
更具体地,当基于全相干预编码矩阵发送信号时,可以在基带上如下生成经由每个天线发送的信号。
[等式3]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252
例如,根据上面的示例,为天线1生成1/4(X1+X2+X3+X4)信号,并且可以为天线2生成1/4(X1-X2+X3-X4)信号。
相反,非相干传输可以对应于层(或层的数据)经由对应于该层的特定天线执行传输的操作。
更具体地,当基于非相干预编码矩阵发送信号时,可以在基带上如下生成经由每个天线发送的信号。
[等式4]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261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以下描述的原因,在基带上生成信号。
在上述天线-RF链配置中,连接到每个天线的RF链对应于多个RF元件的组合。每个RF元件可以生成唯一的失真(例如,相移、幅度衰减)。
特别地,当失真不明显时,它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失真的值很大,则可能影响波束成形。
例如,在下面描述的等式中,另外描述特定矩阵(例如,由于RF损伤引起的相移矩阵)以表示已经经过RF链的信号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失真,则矩阵变为单位矩阵。
[等式5]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271
在等式5中,需要在诸如[1 1 j j]的矢量方向上发送诸如X1的数据。然而,由于RF链生成的失真,数据在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272
的方向上发送。特别地,随着θ1θ234的值变大,信号传输方向可以从原始方向显著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由4个RF链生成的失真很大,但如果失真的大小都相同,则不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273
无论θ1的大小如何,都不会改变波束方向。
特别地,当RF链的失真很大时,如等式6所示,可能优选的是不执行波束成形(即,非相干传输方案)。
[等式6]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274
参考等式6,被失真污染的码本和未被污染的码本仅在数据X1方面具有与ejθ1,ej θ2,ejθ3,ejθ4的差异。因此,可以在估计信道时校正失真。
特别地,当RF链的失真不显著或者由所有RF链生成的失真相同时,可能优选使用能够执行数字波束成形的完全相干码本来发送信号。或者,当每个RF链具有不同的失真并且失真的大小足以影响波束成形时,可能优选的是使用不能执行数字波束成形的非相干码本来发送信号。
另外,在具有秩4的部分相干码本(或4层的部分相干码本)的情况下,由于与天线1连接的RF链的特性类似于与天线3连接的RF链的特性,可以认为由RF链生成的失真是相同的。上述关系也可以相同地应用于天线2和天线4。
具体地,在具有秩4的部分相干码本(或用于4层的部分相干码本)(例如,表13中的TPMI索引1或2)的情况下,发射器(例如,UE)使用用于天线1和天线3(或天线2和天线4)的相干传输方案来发送信号,并且可以使用天线1和天线2之间的非相干方案来发送信号。可以通过表9的TPMI索引4至11、表11的TPMI索引6至13、以及表12的TPMI索引1至2检查上述特性。
另一方面,当MCS(调制和编码方案)低时,由于相位噪声引起的影响不是那么大(即,边缘)。特别是,波束成形精度可能不会显著恶化(即,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UE可以执行相干合成。
同时,由相位噪声造成的影响关于RF(射频)而不同。特别是,昂贵的RF元件可能具有非常小的相位噪声。
特别地,适用于本发明的NR系统可以支持非相干传输和相干传输。
为了执行基于码本的传输,UE基于TPMI(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包括在更高层信令PUSCH-Config中的codebookSubset的接收来确定码本子集。在这种情况下,取决于指示能够由UE支持的码本的UE能力,可以通过从由'fullAndPartialAndNonCoherent'、'partialAndNonCoherent'和'nonCoherent'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来配置codebookSubset。在这种情况下,'fullAndPartialAndNonCoherent'指示UE能够支持完全相干码本、部分相干码本和非相干码本。'partialAndNonCoherent'指示UE能够支持部分相干码本和非相干码本。“nonCoherent”指示UE仅能够支持非相干码本。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包括在更高层信令PUSCH-Config中的maxrank来配置应用于码本的最大传输秩(或层数)。
已经报告'partialAndNonCoherent'作为UE的UE能力,UE不期望codebook subset由'fullAndPartialAndNonCoherent'配置。这是因为,如在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到的,如果UE报告“partialAndNonCoherent”作为UE的UE能力,则意味着UE不支持基于完全相干码本的信号传输。具体地,UE可能不期望用于基于完全相干码本发送信号的配置(即,codebooksubset由'fullAndPartialAndNonCoherent'配置)。
类似地,已经报告“nonCoherent”作为UE的UE能力,UE不期望codebook Subset由“fullAndPartialAndNonCoherent”或“partialAndNonCoherent”配置。
本发明适用的NR系统支持使用UL波形的两个选项:一个是CP-OFDM(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另一个是DFT-s-OFDM(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成DFT-s-OFDM波形,需要应用变换预编码。
当根据本发明针对UE禁用变换预编码或者UE不能应用变换预编码时,UE使用CP-OFDM波形作为上行链路波形。相反,当能够为UE进行变换预编码或者UE能够应用变换预编码时,UE使用DFT-s-OFDM波形作为上行链路波形。
在以下描述中,当针对特定UE禁用变换预编码或者特定UE不能应用变换预编码时,通常将其称为禁用变换预编码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传输层的数量、天线端口的数量以及根据下面描述的表格的用于调度UL传输的DCI中包括的TPMI来确定被确定为执行基于码本的传输的预编码器W。
表8示出了用于使用2个天线端口执行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并且表9示出了其中禁用变换预编码的使用4个天线端口执行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
[表8]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301
[表9]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302
表10示出了其中禁用变换预编码的使用2个天线端口执行2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表11示出了其中禁用变换预编码的使用4个天线端口执行2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表12示出了其中禁用变换预编码的使用4个天线端口执行3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并且表13示出了其中禁用变换预编码的使用4个天线端口执行4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
[表10]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311
[表11]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312
[表12]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313
[表13]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321
1.9.2.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
当多个SRS资源被配置为执行基于非码本的传输时,UE可以基于(宽带)SRI(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确定PUSCH预编码器和传输秩(或层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经由DCI或更高层信令提供SRI。
在这种情况下,所确定的预编码器可以对应于单位矩阵。
2.提出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基于前述技术思想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中提出的配置。
在本发明中,预编码器或预编码矩阵对应于UE用于发送UL PT-RS的传输矩阵。
在本发明中,UL PT-RS功率提升对应于UE的操作,与单层的PUSCH的发送功率相比,其增加UL PT-RS端口的发送功率。具体地,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可以指示与单层的PUSCH的发送功率相比的UL PT-RS端口的发送功率等级。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特定PT-RS端口的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对应于指示PT-RS端口的发送功率等级的值,其基于与PT-RS端口连接(或有关)的PUSCH层提升。或者,根据本发明,特定PT-RS端口的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对应于指示基于与PT-RS端口连接(或有关)的层中的PUSCH发送功率的PT-RS的发送功率等级的值,其在特定PT-RS端口中发送。
在本发明中,UL PT-RS功率提升可以包括根据多个PT-RS端口的功率提升(或功率共享)和/或根据多个层的功率提升(或功率共享)。
首先,当两个PT-RS端口被设置给UE时,可以应用根据多个PT-RS端口的功率提升。更具体地,当第一PT-RS端口和第二PT-RS端口(即,PT-RS端口的数量是2)被设置给UE时,UE从其中发送第二PT-RS端口(或第一PT-RS端口)的资源元素借用功率以通过提升第一PT-RS端口(或第二PT-RS端口)的功率来发送PT-RS。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设置给UE的每个PT-RS端口指配给有关(或相应)DM-RS端口被指配到的不同子载波。特别地,分别对应于两个PT-RS端口的PT-RS可以被指配给不同的子载波,即,不同的资源元素。
在以下描述中,诸如“对应于”的表达可以用诸如“与...有关”或“与...相关联”的表达来代替。
当多个层与单个PT-RS端口相关联地配置时,可以应用根据多个层的功率提升。更具体地,当将与单个PT-RS端口相关联的两个层设置给UE时,UE可以通过单个PT-RS端口(或使用单个PT-RS端口)经由层之间的功率提升来发送PT-RS。
另外,可以考虑从不用于PT-RS功率提升的不同天线端口(例如,CSI-RS等)借用功率的方法。为此,需要具有更大动态范围的功率放大器。特别地,它可能具有UE实现成本增加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根据多个层根据多个PT-RS端口和/或功率提升(或功率共享)应用功率提升(或功率共享)的配置被详细解释为UL PT-RS端口功率提升方法。
在下文中,基于上述技术思想详细解释用于执行基于码本的UL传输或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的PT-RS功率提升方法和基于PT-RS功率提升方法的发送PT-RS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UE可以向基站报告UE能力,该UE能力指示UE能够支持完全相干、部分相干或非相干。在这种情况下,当UE能够支持完全相干时,这意味着UE能够基于完全相干预编码矩阵、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和非相干预编码矩阵来发送PT-RS。类似地,当UE能够支持部分相干时,这意味着UE能够基于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和非相干预编码矩阵来发送PT-RS。当UE能够支持非相干时,这意味着UE能够仅基于非相干预编码矩阵来发送PT-RS。
随后,基站可以向UE提供关于预编码矩阵(例如,TPMI(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TRI(传输秩指示符))的信息。具体地,基站可以经由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向UE提供关于预编码矩阵的信息(例如,TPMI和TRI)。或者,基站可以经由更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向UE提供指示关于预编码矩阵的信息(例如,TPMI和TRI)的信息。
当UE向基站报告UE能够支持完全相干时,基站可以向UE发送关于在从完全相干预编码矩阵、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和非相干预编码矩阵之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例如,TPMI、TRI等)。
当UE向基站报告UE能够支持部分相干时,基站可以向UE发送关于在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和非相干预编码矩阵之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例如,TPMI、TRI等)。
当UE向基站报告UE能够支持非相干时,基站可以向UE发送关于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信息(例如,TPMI、TRI等)。
关于预编码矩阵的信息可以对应于关于表9至14中所示的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或者指示预编码矩阵中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相干预编码矩阵对应于矩阵的所有元素值都不是0的矩阵。非相干预编码矩阵对应于每行中值不为0的元素的最大数量对应于1并且每列中值不为0的元素的数量对应于1的矩阵。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对应于既不是完全相干矩阵也不是非相干矩阵的矩阵。
UE基于由基站配置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上行链路PT-RS功率提升等级,并且可以基于所确定的上行链路PT-RS功率提升等级来发送PT-RS。更具体地,UE可以基于上行链路PT-RS功率提升等级来发送PT-RS,该上行链路PT-RS功率提升等级是根据配置的PT-RS端口经由有关(对应)UL层确定的。
在下文中,详细解释了基于配置的预编码矩阵确定PT-RS功率提升等级的方法。
在完全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配置完全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示例的图。
如在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到的,完全相干预编码矩阵可以对应于矩阵的所有元素值不为0的矩阵。
当UE报告指示UE能够支持完全相干预编码矩阵的UE能力时,UE可以预期PT-RS端口的数量对应于1。特别地,在本发明中,当配置完全相干预编码矩阵时,可以仅为UE设置一个PT-RS端口。
在这种情况下,上行链路PT-RS功率提升因子或功率提升等级可以满足以下等式。
[等式7]
10×log10(X)
在这种情况下,X可以对应于与单个PT-RS端口相关联地配置的(PUSCH)层的数量。
例如,如图10所示,当对应于表13的TPMI索引4的预编码矩阵被设置给UE并且ULPT-RS端口与层#0相关联时,可以假设PT-RS端口的预编码器对应于对应于表9的TPMI索引13的预编码矩阵。在这种情况下,指示UL PT-RS端口与层#0相关联的信息可以经由DCI或RRC信令被转发到UE。换句话说,取决于实施例,UL PT-RS端口可以与层#1、层#2或层#3而不是层#0相关联,并且可以经由DCI或者RRC信令将信息转发到UE。
由于UE能够从其他3层借用功率,因此UE能够在保持每个天线功率约束的同时将与PUSCH相比的EPRE(每个资源元素能量)配置为6dB。
在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配置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示例的图。
在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每个层可以在一个或两个天线端口处发送。
在最大秩3的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发送每个层的天线端口不重叠。特别地,每个层在不同的天线端口处发送。
另一方面,在秩4的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每个层在两个天线端口处发送,并且在属于相同集的天线端口处发送一对层。
具体地,当设置单个PT-RS端口时,如果将最大秩3的预编码矩阵设置给UE,则UE不能执行UL PT-RS功率提升。相反,如果将秩4的预编码矩阵设置给UE,则UE可以在根据层重叠的天线端口的帮助下执行多达3dB的UL PT-RS功率提升。
作为不同的示例,当两个PT-RS端口被设置给UE时,如果从在频域中静默的RE借用功率,则最大秩3的预编码矩阵被设置给的UE能够执行UL PT-RS功率提升多达3dB,并且秩4的预编码矩阵被设置给的UE能够执行UL PT-RS功率提升多达6dB。
在这种情况下,上行链路PT-RS功率提升因子或功率提升等级可以满足以下等式。
首先,秩1、秩2或秩3的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被设置给的UE可以执行满足以下等式的UL PT-RS功率提升。
[等式8]
10×log10(Y)
在这种情况下,Y对应于设置给UE的UL PT-RS端口的数量,并且可以具有值1或2。
或者,秩4的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被设置给的UE可以执行满足以下等式的UL PT-RS功率提升。
[等式9]
10×log10(YZ)
在这种情况下,Y对应于设置给UE的UL PT-RS端口的数量,并且可以具有值1或2。并且,Z对应于共享相同UL PT-RS端口的PUSCH层的数量。
例如,如图11所示,当对应于表13的TPMI索引2的预编码矩阵被设置给UE并且ULPT-RS端口与层#0相关联时,可以假设PT-RS端口的预编码器对应于与表9的TPMI索引2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指示UL PT-RS端口与层#0相关联的信息可以经由DCI或RRC信令被转发到UE。换句话说,取决于实施例,UL PT-RS端口可以与层#1而不是层#0相关联,并且可以经由DCI或RRC信令将信息转发到UE。
由于UE能够从不同的PT-RS端口借用功率,因此UE能够在保持每个天线功率约束的同时将与PUSCH相比的EPRE(每个资源元素的能量)(PUSCH比PT-RS EPRE)配置为3dB。
另一方面,当对应于表12的TPMI索引2的预编码矩阵被设置给UE并且UL PT-RS端口与层#0相关联时,可以假设PT-RS端口的预编码器对应于与表11的TPMI索引2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每个天线功率约束,PUSCH比PT-RS EPRE应该是0dB。
另外,当两个UL PT-RS端口被设置给UE时,它可以配置另外的UL PT-RS端口。附加的UL PT-RS端口可以经由DCI或RRC信令与稍后的#2或层#3相关联。
在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不同实施例的配置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示例的图。
在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每个层可以在一个天线端口处发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每个天线功率约束,PT-RS端口不能从不同的层借用功率。
另一方面,当配置两个PT-RS端口时,特定PT-RS端口可以从频域中静默的RE(对于另一个PT-RS端口)借用功率多达3dB。
在这种情况下,如等式8所示,上行链路PT-RS功率提升因子或功率提升等级可以满足10×log10(Y)。在这种情况下,Y对应于设置给UE的UL PT-RS端口的数量,并且可以具有值1或2。
例如,如图12所示,当对应于表13的TPMI索引0的预编码矩阵被设置给UE并且ULPT-RS端口与层#0相关联时,可以假设PT-RS端口的预编码器对应于与表9的TPMI索引0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指示UL PT-RS端口与层#0相关联的信息可以经由DCI或RRC信令被转发到UE。换句话说,取决于实施例,UL PT-RS端口可以与层#1而不是层#0相关联,并且可以经由DCI或RRC信令将信息转发到UE。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每个天线功率约束,PUSCH比PT-RS EPRE应该是0dB。
在下文中,当根据本发明禁用变换预编码时,详细解释了能够应用于UE执行ULPT-RS功率提升的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和基于功率提升方法发送UL PT-RS的方法。
在以下描述中,假设指示的TPMI内的SRS(探测参考信号)端口0和2共享PT-RS端口0,并且在指示的TPMI内的SRS端口1和3共享PT-RS端口1。特别地,如下所述,假设SRS端口组#0(例如,SRS端口0和2)共享PT-RS端口,并且SRS端口组#1(例如,SRS端口1和3)共享不同的PT-RS端口。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01
首先,当配置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秩2的预编码矩阵时,UE可以如下确定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在下文中,基于下面描述的4个秩-2预编码矩阵详细解释用于UE确定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的方法。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02
例如,当PT-RS端口被指配(设置)到UE时,UE不基于与A或B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执行功率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UE执行PT-RS功率提升,UE应该从未使用的不同天线端口(例如,CSI-RS端口等)借用功率。然而,由于上述操作需要具有更大动态范围的功率放大器,因此就UE实现而言不是优选的。
具体地,在矩阵B的情况下,由于两个层共享相同的UL PT-RS端口,因此它可以仅为矩阵B定义单个PT-RS端口。
另一方面,在矩阵A的情况下,由于两个层共享不同的UL PT-RS端口,因此它可以为矩阵A定义一个或两个PT-RS端口。特别地,当为矩阵A定义两个PT-RS端口时,UE可以从其中发送不同PT-RS端口的RE借用功率。因此,当为矩阵A定义了两个PT-RS端口时,UE能够在两个PT-RS端口中的每一个上执行功率提升。
类似于矩阵B,它可以能够为矩阵C定义一个或两个PT-RS端口。具体地,当一个PT-RS端口被设置为矩阵C时,UE能够执行0dB功率提升。当两个PT-RS端口被设置为矩阵C时,UE能够执行3dB功率提升。
矩阵D对应于完全相干矩阵。它可以仅为矩阵D定义单个PT-RS端口。具体地,在矩阵D的情况下,UE能够执行3dB功率提升。
当配置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秩3预编码矩阵时,UE可以如下确定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在下文中,解释了用于UE基于两个秩3预编码矩阵来确定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的方法。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11
当PT-RS端口被指配(设置)到矩阵A时,因为UE由于与秩2的矩阵A或B的原因相同的原因而不能从由相同PT-RS端口指配的层借用功率,所以UE不能执行功率提升(换句话说,UE能够执行0dB功率提升)。
矩阵B对应于完全相干矩阵,并且它能够仅为矩阵B定义单个PT-RS端口。特别地,在矩阵B的情况下,UE能够执行4.77dB功率提升。
随后,当配置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秩4的预编码矩阵时,UE可以如下确定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在下文中,基于下面描述的1个秩-4预编码矩阵详细解释用于UE确定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的方法。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21
预编码矩阵对应于部分相干矩阵,并且示出了将两个层指配(共享)到PT-RS端口的配置。具体地,当PT-RS端口的数量对应于1时,UE能够执行3dB功率提升。当PT-RS端口的数量对应于2时,由于UE能够从不同的PT-RS端口借用功率,因此UE能够执行6dB的功率提升。
可以基于UL PT-RS端口的数量和共享活动SRS端口的相同组合的PUSCH层的数量,如下确定用于UE确定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的上述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UE的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A[dB])可以满足以下等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RRC参数和基于下面描述的表共享活动SRS端口的相同组合的PUSCH层的数量来确定等式10的B。
[等式10]
A=10*log10(UL PT-RS端口的数量)+B
[表14]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31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RRC参数'01'、'10'和'11',它可以能够定义与表14的RRC参数'00'不同的B值。
根据本发明,当未将单独的RRC参数设置给UE时,UE可以使用RRC参数=00作为默认值。换句话说,当未将单独的RRC参数设置给UE时,UE可以预期(或假设或考虑)用于确定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的B的值对应于0[dB](当共享活动SRS端口的相同组合的PUSCH层的数量对应于1时)、3[dB](当共享活动SRS端口的相同组合的PUSCH层的数量对应于2时)、4.77[dB](当共享活动SRS端口的相同组合的PUSCH层的数量对应于3时)或6[dB](当共享活动SRS端口的相同组合的PUSCH层的数量对应于4时)。
另外,在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可以如下确定UE的上述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
首先,当应用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非相干预编码矩阵时,可以仅基于UL 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UE的PT-RS功率提升等级。然而,作为例外情况,由于对于下面描述的两个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由单个PT-RS端口共享两个层,因此它可以另外对UE的PT-RS功率提升等级应用3dB。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41
更具体地,在除了完全相干矩阵之外的预编码矩阵中,仅两个部分相干矩阵可以从使用活动SRS端口(或相同的PT-RS端口)的相同组合的层借用功率。具体地,尽管两个预编码矩阵对应于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但是两个预编码矩阵的层#0和层#1共享相同的SRS端口。类似地,两个预编码矩阵的层#2和层#3共享相同的SRS端口。因此,在两个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它可以在层之间借用功率。
具体地,UE的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A[dB])满足以下等式。在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B对应于0。在除了两个预编码矩阵之外的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B对应于0。在两个预编码矩阵的情况下,B对应于3[dB]。
[等式11]
A=10*log10(UL PT-RS端口的数量)+B
在这种情况下,满足等式11的UL PT-RS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对应于PT-RS缩放因子β。
更具体地,当禁用变换预编码时,如果将更高层参数UL-PTRS-present设置给UE,则可以基于由默认值对应于00的RRC参数UL-PTRS-EPRE比指示的值如下确定PT-RS缩放因子β。
-当由T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与从由表10的TPMI索引0、表11的TPMI索引0到13、表12的TPMI索引0到2与表13的TPMI索引0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时,PT-RS缩放因子β对应于在这种情况下,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52
对应于UL PT-RS端口的实际数量。
-当由T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与从表13的TPMI索引1和表13的TPMI索引2之中选择的一个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时,PT-RS缩放因子β对应于
-否则,PT-RS缩放因子β对应于1。
[表15]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54
或者,在非相干的基于码本的UL传输或部分相干的基于码本的UL传输的情况下,可以如下确定根据基站的PT-RS缩放因子β。
-当由T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与从由表10的TPMI索引0、表11的TPMI索引0到13、表12的TPMI索引0到2与表13的TPMI索引0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时,PT-RS缩放因子β对应于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55
在这种情况下,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56
对应于UL PT-RS端口的实际数量。
-当由TPMI指示的预编码矩阵对应于与从表17的TPMI索引1和表13的TPMI索引2之中选择的一个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时,PT-RS缩放因子β对应于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57
在这种情况下,当RRC配置不存在或未被接收时,可以分别通过默认值(即,1和2)配置η1和η2。并且,可以经由RRC信令重新配置η1和η2
在前述配置中,当执行部分相干的基于码本的UL传输或非相干的基于码本的UL传输时,如果PT-RS端口的数量由2配置(例如,当更高层参数UL-PT-RS-ports的数量对应于2时),则UL PTRS端口的实际数量是从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或TPMI)导出的,并且与每个ULPT-RS端口相关联的传输层可以根据以下描述的规则确定。
1>在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或TPMI)内的SRS端口#0和#2(或DMRS端口#0和#2)共享PTRS端口#0。
2>在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或TPMI)内的SRS端口#1和#3(或DMRS端口#1和#3)共享PTRS端口#1。
3>UL PTRS端口#0与在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或TPMI)内经由SRS端口#0和#2(或DMRS端口#0和#2)发送的层中的UL层x相关联。
4>UL PTRS端口#1与在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或TPMI)内经由SRS端口#1和#3(或DMRS端口#1和#3)发送的层中的UL层y相关联。
在这种情况下,x和y经由UL许可内的最大2比特的指示符提供给UE。在这种情况下,指示符的第一位用于指示x,指示符的第二位用于指示y。例如,可以经由DCI格式0_1的DCI参数“PTRS-DMRS关联”来提供x和/或y。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UE可以执行PT-RS功率提升方法以执行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
更具体地,与基于码本的UL传输不同,在执行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的情况下,基站可以向UE通知层之间的SRS端口配置。在执行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的情况下,可以以与上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情况相同的方式确定UE的PT-RS功率提升等级(即,仅基于UL PT-RS端口的数量)。
另外,关于UE的上述UE能力报告,根据本发明的UE可以如下执行PT-RS功率提升。
例如,当UE报告非相干作为UE能力时,这意味着UE不在发送天线之间共享功率。具体地,当UE报告非相干作为UE能力时,尽管UE能够经由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根据多个PT-RS端口执行功率提升,但是UE不能基于多个层执行功率提升。
同时,在执行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的情况下,由于在每个SRS资源中定义了PT-RS端口索引,因此UE能够知道在SRS资源中定义的PT-RS端口的数量。因此,UE能够根据多个PT-RS端口准确地执行功率提升。
作为不同的示例,当UE报告完全相干作为UE能力时,这意味着UE能够在发送天线之间共享功率。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前面的描述中所提到的,可以将单个PT-RS端口设置给UE,并且UE可以在所有天线端口上执行功率共享。换句话说,在报告了完全相干作为UE能力后,在UE经由基于非码本的UL传输发送PT-RS时,UE可以基于资源执行所有SRS资源(端口)上的功率共享和功率提升。
作为另一个不同的示例,当UE报告部分相干作为UE能力时,这意味着UE能够仅在部分发送天线之间共享功率。
同时,基站必须知道与在其上执行功率共享的天线端口连接的SRS资源。因此,UE可以向基站报告关于UE能力的信息。
否则,类似于非相干情况,UE可以假设不在天线端口之间执行功率共享。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仅基于多个UL PT-RS端口的数量来执行功率提升。
另外,通过另外应用以下实施例来配置与前面提到的表14和表15中包括的RRC参数'01'、'10'、'11'相对应的值。
另外,对于基于码本的UL传输,每层每RE的PUSCH与PTRS功率比率可以如下面的等式定义。
[等式12]
-A-10*Log10(NPT-RS)[dB]
在该等式中,A由下表确定,并且NPT-RS表示配置给UE的多个PT-RS端口。
[表16]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81
此处,SRS端口组意味着共享相同PT-RS端口的一组SRS端口。
在完全相干的情况下,可以仅定义一个SRS端口组。在这种情况下,UE的所有天线端口都能够与其他天线端口共享功率。
在部分相干的情况下,可以能够定义两个SRS端口组。在这种情况下,属于相同组的天线端口只能执行功率共享。
在非相干的情况下,UE的所有天线端口都不能执行功率共享。
因此,根据该示例,UE能够通过功率提升来发送PT-RS,其数量与在相同SRS端口组中定义的层数一样多。
例如,假设UE向基站报告部分相干。在这种情况下,UE和基站可以将下面描述的码字(或预编码矩阵)解释为两个SRS端口组。在这种情况下,层#0和#1仅与SRS端口#0连接,层#2和#3仅与SRS端口#1连接。因此,如果PT-RS端口#0与层#0连接,则当UE经由层#0发送PT-RS时,UE能够从层#1借用功率。但是,当UE经由层#0发送PT-RS时,UE不能从属于不同SRS端口组的层#2和#3借用功率。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491
同时,当UE报告完全相干时,UE可以假设所有天线端口都能够执行功率共享,而不管码字(或预编码矩阵)如何。
基于完全/部分/非相干和/或配置的TPMI(或码字)形式的UE能力,UE可以确定ULPT-RS功率提升等级。
或者,基于完全/部分/非相干和/或配置的TPMI(或码字)形式的UE能力,UE可以确定与UL PT-RS功率提升有关的默认值。
例如,当UE报告UE支持完全相干时,UE能够在所有天线端口之间共享功率。并且仅定义一个PT-RS。在这种情况下,UE和/或gNB默认采用表16的第00行。
对于另一示例,当UE报告UE支持部分相干(完全相干不支持)时,UE能够仅在属于相同SRS端口组的SRS端口之间共享功率。并且,可以定义最多两个PT-RS。在这种情况下,UE和/或gNB默认采用表16的第00行。
对于其他示例,当UE报告UE支持非相干(完全相干不支持)时,假设天线端口之间的功率共享不可用,并且假设第01行是默认的。
另外,UE如下确定默认值。
<1>Alt 1
这里,假设基于下面的等式和表确定每层每RE的PUSCH与PTRS功率比率。
[等式13]
每层每RE的PUSCH与PTRS功率比率=-A
[表17]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501
报告完全相干的UE使用00作为默认值。
报告部分相干/非相干的UE使用01作为默认值。(即,不支持层之间的功率提升和根据PT-RS端口数量的功率提升。)
<2>Alt2
这里,假设基于下面的等式和表确定每层每RE的PUSCH与PTRS功率比率。
[等式14]
每层每RE的PUSCH与PTRS功率比率=-A
[表15]
Figure BDA0002328767430000511
报告完全相干的UE使用00作为默认值。
报告部分相干的UE使用01作为默认值。
这里,在部分相干的情况下,当两个层属于相同的SRS端口组时,能够经由层之间的功率借用来执行3dB的提升。并且,尽管两个层属于不同的SRS端口组,但是如果定义了两个PT-RS端口,则UE能够执行3dB提升。
报告非相干的UE使用10作为默认值。
这里,在非相干的情况下,当两个层属于不同的SRS端口组时,能够执行3dB的提升。但是,尽管两个层属于相同的SRS端口组,但不能执行层之间的功率借用。因此,UE使用10作为默认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配置为仅当UL PT-RS端口的数量对应于2时才能够执行功率提升。
结论
图13是简要示出在适用于本发明的UE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UL PT-RS的操作的图,并且图14是示出发送适用于本发明的UE的发送UL PT-RS的方法的流程图。
UE从基站接收关于用于传输PT-RS的功率提升的第一信息和关于用于传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S1310,S1410]。
UE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S1320,S1420]。这里,功率提升等级与每层和每资源元素(RE)的PUSCH功率与PT-RS功率的比率有关。
具体地,UE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包括:基于第二信息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非相干预编码矩阵,UE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
UE使用所确定的功率提升等级将PT-RS发送到基站[S1330,S1430]。
这里,第一信息可以指示多个功率提升等级。在这种情况下,由UE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UE基于第二信息确定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中的一个。
具体地,由UE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UE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第一信息指示的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第一功率提升等级,或者基于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UE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第一信息指示的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与第一功率提升等级不同的第二功率提升等级。
在本发明中,基于UE的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UE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或者UE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确定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在本发明中,基于UE的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UE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或者UE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6dB。
在本发明中,基于UE的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UE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
在本发明中,基于UE的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UE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在本发明中,第二信息可以与针对用于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和发送秩指示符(TRI)有关。
具体地,第二信息可以指示是否用于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者非相干预编码矩阵。
另外,UE可以确定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以及基于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UE可以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
-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
-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由于上述提出的方法的每个实施例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种方法,显然每个实施例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提出的方法。另外,本发明不仅可以独立地使用所提出的方法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组合(或合并)一些所提出的方法来实现。另外,可以定义如下规则:关于是否应用所提出的方法的信息(或关于与所提出的方法有关的规则的信息)应当通过预定义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更高层信号等)从eNB发送到UE。
3.设备配置
图15是示出能够由本发明中提出的实施例实现的UE和基站的配置的图。图15中所示的UE和基站操作以实现用于在基站和UE之间发送和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的实施例。
UE 1可以充当UL上的发送端和DL上的接收端。基站(eNB或gNB)100可以充当UL上的接收端和DL上的发送端。
也就是说,UE和基站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发射器(Tx)10或110以及接收器(Rx)20或120,用于控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天线30或130,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这里,射频(RF)模块意味着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等的组件。
UE和基站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的处理器40或140。处理器40或14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控制存储器50或150、发射器10或110和/或接收器20或120来实现前述说明/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
例如,处理器40或140包括被设计为实现无线通信技术(例如,LTE、NR)的通信调制解调器。存储器50或150与处理器40或140连接,并存储与处理器40或140的操作有关的各种信息。例如,存储器50或150可以执行由处理器40或140控制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或存储包括用于执行上述说明/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的命令的软件代码。发射器10或110和/或接收器20或120与处理器40或140连接,并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40或140以及存储器50或150可以对应于处理芯片(例如,片上系统(SoC))的一部分。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包括:射频(RF)模块;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计算机存储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处理器并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之前提到的操作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RF模块并且从基站接收关于用于PT-RS的传输的功率提升的第一信息和关于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其中功率提升等级与每层和每个资源元素(RE)的PUSCH功率与PT-RS功率的比率有关,以及使用所确定的功率提升等级,通过RF模块并且向基站发送PT-RS。这里,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包括:基于由第二信息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非相干预编码矩阵,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
这里,第一信息可以指示多个功率提升等级。在这种情况下,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第二信息确定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中的一个。
具体地,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至少一个处理器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第一信息指示的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第一功率提升等级,或者基于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至少一个处理器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第一信息指示的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与第一功率提升等级不同的第二功率提升等级。
在本发明中,基于至少一个处理器的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至少一个处理器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或者至少一个处理器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在本发明中,基于至少一个处理器的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至少一个处理器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或者至少一个处理器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6dB。
在本发明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至少一个处理器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
在本发明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可以包括:基于指示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至少一个处理器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在本发明中,第二信息可以与针对用于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和发送秩指示符(TRI)有关。
具体地,第二信息可以指示是否用于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者非相干预编码矩阵。
另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确定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以及基于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通过以下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确定功率提升等级:
-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
-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将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UE和基站的Tx和Rx可以执行用于数据传输的分组调制/解调功能、高速分组信道编码功能、OFDM分组调度、TDD分组调度和/或信道化。图15的UE和基站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低功率射频(RF)/中频(IF)模块。
同时,UE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个人通信服务(PCS)电话、全球移动系统(GSM)电话、宽带码分多址(WCDMA)电话、移动宽带系统(MBS)电话、手持PC、笔记本PC、智能电话、多模多频(MM-MB)终端等中的任何一个。
智能电话是利用移动电话和PDA两者的优点的终端。它将PDA的功能(即调度和数据通信,诸如传真发送和接收以及互联网连接)合并进移动电话。MB-MM终端指的是其中内置有多调制解调器芯片并且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系统和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例如CDMA 2000、WCDMA等)中的任何一个中操作的终端。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
在硬件配置中,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以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函数等的形式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50或150中并由处理器40或140执行。存储器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手段向处理器发送数据以及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公开可以以除了本文所述特定方式之外的其他特定方式来实施。因此,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确定,而不是由以上描述确定,并且旨在将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包含在其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未明确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组合地呈现,或者在提交申请之后通过随后的修改作为新的权利要求包括在内。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适用于包括3GPP系统和/或3GPP2系统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除了这些无线接入系统之外,本公开的实施例适用于无线接入系统找到其应用的所有技术领域。此外,所提出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使用超高频带的毫米波通信。

Claims (20)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i)关于用于PT-RS的传输的功率提升的第一信息和(ii)关于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功率提升等级,其中,所述功率提升等级与每层和每个资源元素(RE)的PUSCH功率与PT-RS功率的比率有关;以及
使用所述确定的功率提升等级,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PT-RS,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由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非相干预编码矩阵,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指示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以及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基于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中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指示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所述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第一功率提升等级;以及
基于指示所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所述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与所述第一功率提升等级不同的第二功率提升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i)指示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
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以及
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i)指示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
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以及
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6d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i)指示所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
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i)指示所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
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与针对用于所述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和发送秩指示符(TRI)有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是否用于所述PUSCH的传输的所述预编码矩阵是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所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以及
基于所述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通过以下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
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以及
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11.一种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射频(RF)模块;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计算机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存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RF模块并且从基站接收(i)关于用于PT-RS的传输的功率提升的第一信息和(ii)关于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其中,所述功率提升等级与每层和每个资源元素(RE)的PUSCH功率与PT-RS功率的比率有关;以及
使用所述确定的功率提升等级,通过所述RF模块并且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PT-RS,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由所述第二信息指示的预编码矩阵是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非相干预编码矩阵,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指示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以及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基于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中的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UE,其中,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指示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第一功率提升等级;以及
基于指示所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来自于由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多个功率提升等级之中的与所述第一功率提升等级不同的第二功率提升等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i)指示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
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以及
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i)指示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
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2或3的状态中,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以及
在PUSCH层的数量等于4的状态中,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6dB。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i)指示所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
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包括:
基于(i)指示所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的第二信息,以及(ii)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
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二信息与针对用于所述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和发送秩指示符(TRI)有关。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是否用于所述PUSCH的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是所述部分相干预编码矩阵或者所述非相干预编码矩阵。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以及
基于所述PUSCH的传输是基于非码本的,通过以下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所述功率提升等级:
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1,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0dB;以及
基于PT-RS端口的数量等于2,将所述功率提升等级确定为3dB。
CN201880041722.8A 2017-12-07 2018-12-07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Active CN1107710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96111P 2017-12-07 2017-12-07
US62/596,111 2017-12-07
US201862615932P 2018-01-10 2018-01-10
US62/615,932 2018-01-10
US201862616459P 2018-01-12 2018-01-12
US62/616,459 2018-01-12
PCT/KR2018/015535 WO2019112374A1 (en) 2017-12-07 2018-12-07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y user euq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1086A true CN110771086A (zh) 2020-02-07
CN110771086B CN110771086B (zh) 2022-08-23

Family

ID=66239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1722.8A Active CN110771086B (zh) 2017-12-07 2018-12-07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5) US10355842B2 (zh)
EP (1) EP3520312B1 (zh)
JP (1) JP6770171B2 (zh)
KR (2) KR102037326B1 (zh)
CN (1) CN110771086B (zh)
AU (1) AU2018298510B2 (zh)
BR (1) BR112019007429B1 (zh)
CA (1) CA3030799C (zh)
CL (1) CL2019000066A1 (zh)
MX (1) MX2019002598A (zh)
PH (1) PH12019500260A1 (zh)
RU (1) RU2742044C1 (zh)
WO (1) WO201911237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7997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Apple Inc. Full power transmission mode 2 tpmi list signaling enhancement
WO2023141897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4000278A1 (en) * 2022-06-29 2024-01-04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6681B2 (ja) 2011-04-19 2014-07-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プリコーディング装置
CN108400855B (zh) * 2017-02-07 2022-09-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位噪声导频的配置、确定、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0707939B2 (en) * 2017-10-03 2020-07-07 Mediatek Inc. Codebook-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972166B2 (en) * 2017-11-16 2021-04-0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MO transmission
WO2019159568A1 (ja) * 2018-02-16 2019-08-2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機及び送信方法
GB201802576D0 (en) * 2018-02-16 2018-04-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power boost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09480B2 (en) * 2018-03-23 2024-02-2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codebook based UL transmission
GB2572390B (en) * 2018-03-28 2021-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power boost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191903A1 (en) 2018-04-03 2019-10-1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tracking
US10476567B2 (en) * 2018-04-06 2019-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for new radio uplink single-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US11005623B2 (en) * 2018-04-23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for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aseline pattern
CN110475330B (zh) * 2018-05-11 2021-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3836414A4 (en) * 2018-08-09 2022-03-30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912298A4 (en) * 2019-01-18 2022-10-19 Lenovo (Beijing) Limited DETERMINATION OF RESOURCES FOR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13491158B (zh) * 2019-02-14 2023-06-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535508A (zh) * 2019-07-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632155B2 (en) * 2019-08-16 2023-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based on code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583759B (zh) * 2019-09-27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752334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KR20210090422A (ko) 2020-01-10 2021-07-20 주식회사 유비스랩 다중의 센서 디바이스로부터 데이터를 전송받기 위한 데이터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5606134A (zh) * 2020-05-14 2023-01-13 苹果公司(Us) 用于极高频谱中的相位噪声降低的系统和方法
CN115868213A (zh) * 2020-07-15 2023-03-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重复的功率提升
US20220021497A1 (en) * 2020-07-17 2022-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single-carrier waveform with multiple data layers
CN116018864A (zh) * 2020-07-31 2023-04-25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2204355A1 (en) * 2021-03-24 2022-09-29 Ofinno, Llc Power control in multiple data scheduling
US11800551B2 (en) 2021-07-14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insertion with higher-rank single-carrier waveform
CN116939847A (zh) * 2022-04-02 2023-10-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05995A1 (en) * 2022-04-25 2023-11-02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non-codebook based pusch transmission
WO2024028941A1 (ja) * 2022-08-01 2024-02-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24036013A1 (en) * 2022-08-12 2024-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power boosting for up to 8-layer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15843053B (zh) * 2023-02-17 2023-05-23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5g小基站srs信号计算tpmi和ri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0644A (zh) * 2011-11-04 2012-04-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用户专属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368509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03734A (zh) * 2011-07-27 2014-04-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节点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US20140235289A1 (en) * 2009-10-02 2014-08-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 plurality of regulated bands or component carriers
US20150305059A1 (en) * 2012-11-02 2015-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 indication information
US20150327095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830384A (zh) * 2013-12-20 2016-08-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的信道依赖的覆盖增强技术
US20170294926A1 (en) * 2016-04-06 2017-10-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noise estimation in data symbols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2069B2 (en) * 2006-05-22 2010-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 correction for OFDM and MIMO transmissions
US9236992B2 (en) 2009-09-18 2016-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scheduling signal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22835A2 (en) * 2010-03-29 2011-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 on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imo
US8982693B2 (en) * 2012-05-14 2015-03-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4046684A1 (en) 2012-09-24 2014-03-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requency error correction for lte uplink comp
EP2918097B1 (en) * 2012-11-14 2018-03-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79788B2 (en) * 2013-02-21 2016-06-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a method for selecting a transmit antenna for a transmission to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6204549A1 (ko) * 2015-06-19 2016-1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893520B2 (en) * 2015-08-26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and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200168B2 (en) * 2015-08-27 2019-02-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7200315A1 (ko) * 2016-05-18 2017-11-23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상 잡음을 추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560243B2 (en) * 2017-01-13 202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elect or transmitting frequency domain patterns for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10291762B (zh) * 2017-02-06 2022-05-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减少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US11012135B2 (en) * 2017-03-16 2021-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nsor-driv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ctivate and deactivate beam scanning
US10727996B2 (en) * 2017-06-13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ull resource elements for dynamic and bursty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new radio
JP7197580B2 (ja) * 2017-11-17 2022-12-2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位相追跡参照信号を設定するための技術
US10419099B2 (en) * 2017-11-17 2019-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044062B2 (en) * 2018-07-13 2021-06-22 Apple Inc. Methods to determine parameters related to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 (PT-RS) based on a type of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RNTI)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35289A1 (en) * 2009-10-02 2014-08-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 plurality of regulated bands or component carriers
CN103703734A (zh) * 2011-07-27 2014-04-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节点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2420644A (zh) * 2011-11-04 2012-04-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用户专属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368509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305059A1 (en) * 2012-11-02 2015-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N105830384A (zh) * 2013-12-20 2016-08-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的信道依赖的覆盖增强技术
US20150327095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294926A1 (en) * 2016-04-06 2017-10-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noise estimation in data symbols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emaining details on PTRS desig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1》 *
ERICSSON: "Thursday evening summary of PTR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1》 *
VIVO: "WF on UL PTRS Port Indic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7997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Apple Inc. Full power transmission mode 2 tpmi list signaling enhancement
WO2023141897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4000278A1 (en) * 2022-06-29 2024-01-04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70171B2 (ja) 2020-10-14
EP3520312A1 (en) 2019-08-07
KR102037326B1 (ko) 2019-10-28
BR112019007429A2 (pt) 2019-10-15
US20190356443A1 (en) 2019-11-21
AU2018298510A1 (en) 2019-06-27
WO2019112374A1 (en) 2019-06-13
AU2018298510B2 (en) 2020-04-16
JP2020509617A (ja) 2020-03-26
US10999031B2 (en) 2021-05-04
US10554360B2 (en) 2020-02-04
EP3520312A4 (en) 2019-09-18
CL2019000066A1 (es) 2019-11-08
MX2019002598A (es) 2019-07-10
US20190379505A1 (en) 2019-12-12
CA3030799A1 (en) 2020-06-07
KR20190122616A (ko) 2019-10-30
US20190182001A1 (en) 2019-06-13
US20200195404A1 (en) 2020-06-18
BR112019007429B1 (pt) 2020-06-02
US10644855B2 (en) 2020-05-05
US10355842B2 (en) 2019-07-16
KR20190067731A (ko) 2019-06-17
US10594458B2 (en) 2020-03-17
PH12019500260A1 (en) 2019-10-21
CN110771086B (zh) 2022-08-23
EP3520312B1 (en) 2022-02-02
US20190238293A1 (en) 2019-08-01
RU2742044C1 (ru) 2021-02-02
CA3030799C (en)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108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0989181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5708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基站间pt-rs的收发方法和装置
US11863476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10965421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devices supporting the same
CN110383923B (zh) 发送和接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53734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0947899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接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CN11029183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KR10244332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상 트래킹 참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11924780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35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