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2334A -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2334A
CN112752334A CN201911055191.0A CN201911055191A CN112752334A CN 112752334 A CN112752334 A CN 112752334A CN 201911055191 A CN201911055191 A CN 201911055191A CN 112752334 A CN112752334 A CN 112752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oding matrix
uplink
terminal
matrix set
tp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51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李岩
王启星
李男
刘光毅
丁海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51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52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52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终端侧的方法包括: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本公开的方案可以提升终端上行满功率发送的性能。

Description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Codebook-based(基于码本)的数据传输方式下,当终端具备多个发送天线时,根据终端的多个天线之间是否具备coherent(相干)的能力,可以把终端分为full-coherent(全相干)/partial-coherent(部分相干)/non-coherent(不相干)的终端,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11
终端向网络上报full-coherent/partial-coherent/non-coherent的能力,具体来说,如果终端是一个2Tx的不相干的终端,那么终端在进行上行基于码本的数据传输时,仅能使用下面两个表格中的部分码本(天线选择的码本,即单流只能选择前两个码字,双流只能使用第一个码字)。
表1:采用两天线端口单层传输预编码矩阵W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12
表2:采用两个天线端口两层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13
类似的,如果终端是一个4Tx的不相干或部分相干终端,那么终端只能使用4天线码本中的部分码本,即其中的天线选择的码本,即部分矩阵元素为0的预编码。
目前,终端的架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能力1终端(UE):UE的任何一个发送通道都可以进行满功率发送;
能力2终端(UE):UE的任何一个发送通道都无法独自实现满功率发送;
能力3终端(UE):UE的部分发送通道都可以进行满功率发送。
现有技术中,能力3UE在使用原有的codebookSubset(码本子集)=nonCoherent(不相干)中的部分,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的TPMI(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时,无法真正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或者,UE对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射功率调整后的功率超出了UE的发射通道的能力,从而导致终端的满功率发送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可以提升终端上行满功率发送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可选的,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根据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根据所述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包括: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根据所述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包括: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可选的,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包括: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包括: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包括: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1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两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或者
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2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2天线端口TPMI组成,2比特中有一个或2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为四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4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4比特中有一个或多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4天线端口TPMI组成,根据终端的4比特能力指示,确定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将比特为1的秩为1的TPMI和所述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一起,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可选的,处理模块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根据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机,用于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器,用于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可选的,处理器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根据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可选的,上述装置中,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包括: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1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两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或者
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2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Rank=1的2天线端口TPMI组成,2比特中有一个或2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四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4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4比特中有一个或多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4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处理模块根据终端的4比特能力指示,确定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将比特为1的秩为1的TPMI和所述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一起,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机,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可选的,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包括: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1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两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或者
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2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Rank=1的2天线端口TPMI组成,2比特中有一个或2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四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4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4比特中有一个或多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4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处理器根据终端的4比特能力指示,确定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将比特为1的秩为1的TPMI和所述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一起,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上述方案,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从而提升终端上行满功率发送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侧的功率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网络设备侧的功率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的终端侧的功率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终端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网络设备侧的功率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网络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步骤12,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本公开的该实施例中,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可以包括:
对于2Tx(天线)终端来说,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的预编码矩阵包括[1,0]和[0,1],该预编码矩阵有没有系数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是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91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92
),即TPMI=0,1;
对于4Tx(天线)终端来说,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的预编码矩阵包括[1,0,0,0]和[0,1,0,0]和[0,0,1,0]和[0,0,0,1](该预编码矩阵有没有系数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是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93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94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95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096
),即TPMI=0,1,2,3。
具体上报的方式举例如下:
例如,对于2Tx终端来说,终端上报1bit,
如果1bit=’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
如果1bit=’1’,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0,1];
例如,对于2Tx终端来说,终端上报2bit,这2个bit分别对应预编码矩阵=[1,0]和[0,1];如果2bit中有一个bit为’1’,则说明终端使用该bi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
如果2bit=’1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
如果2bit=’01’,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0,1];
例如,对于4Tx终端来说,终端上报4bit,这4个bit分别对应预编码矩阵=[1,0,0,0]、[0,1,0,0]、[0,0,1,0]和[0,0,0,1],如果4bit中仅有一个bit为’1’,则说明终端使用该bi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如果4bit中有多个bit为’1’,则说明终端既可以使用这些bi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也可以使用某些rank2(秩2)或rank3(秩3)的预编码矩阵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只要这些rank2或rank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所有非0天线端口都属于这4bit中’1’所指示的端口(这4bit分别对应第一、二、三、四天线端口);
如果4bit=’100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0,0];
如果1bit=’010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0,1,0,0];
如果4bit=’110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既包含rank1(秩为1)预编码矩阵=[1,0,0,0]和[0,1,0,0],也包含rank2的某些预编码矩阵,只要这些rank2预编码矩阵的所有非0天线端口都属于这4bit中’1’所指示的端口(即第一、二天线端口),即TPMI=0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01
即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0,0],[0,1,0,0],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11
};
如果4bit=’1101’,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既包含rank1预编码矩阵=[1,0,0,0]和[0,1,0,0]和[0,0,0,1],也包含rank2或rank3的某些预编码矩阵,只要这些rank2或rank3的预编码矩阵的所有非0天线端口都属于这4bit中’1’所指示的端口(即第一、二、四天线端口),例如TPMI=0/2/5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12
也即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0,0],[0,1,0,0],[0,0,0,1],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13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14
}。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从而提升终端上行满功率发送的性能。
本公开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12可以包括:根据所述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这里,上行传输可以是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的传输,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根据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例如,DCI 0_1)中的TPMI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根据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SRS(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通过终端上报自己的能力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集合,根据DCI 0_1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以及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的功率控制,从而提升终端上行满功率发送的性能。
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步骤22,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可选的,功率控制方法中,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可以包括: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例如,DCI 0_1)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这里的上行传输可以是PUSCH传输。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SRS(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本公开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22,可以包括:
步骤221,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1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两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或者
步骤221,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2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Rank=1的2天线端口TPMI组成,2比特中有一个或2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或者
步骤223,所述终端为四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4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4比特中有一个或多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4天线端口TPMI组成,根据终端的4比特能力指示,确定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将比特为1的秩为1的TPMI和所述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一起,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
具体来说,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如下:
例如,对于2Tx(天线)终端来说,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的预编码矩阵包括[1,0]和[0,1],该预编码矩阵有没有系数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是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31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32
),即TPMI=0,1;
对于4Tx(天线)终端来说,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的预编码矩阵包括[1,0,0,0]和[0,1,0,0]和[0,0,1,0]和[0,0,0,1](该预编码矩阵有没有系数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是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41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42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43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44
),即TPMI=0,1,2,3。
具体上报的方式举例如下:
例如,对于2Tx终端来说,终端上报1bit,
如果1bit=’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
如果1bit=’1’,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0,1];
例如,对于2Tx终端来说,终端上报2bit,这2个bit分别对应预编码矩阵=[1,0]和[0,1];如果2bit中有一个bit为’1’,则说明终端使用该bi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
如果2bit=’1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
如果2bit=’01’,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0,1];
例如,对于4Tx终端来说,终端上报4bit,这4个bit分别对应预编码矩阵=[1,0,0,0]、[0,1,0,0]、[0,0,1,0]和[0,0,0,1],如果4bit中仅有一个bit为’1’,则说明终端使用该bi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如果4bit中有多个bit为’1’,则说明终端既可以使用这些bit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也可以使用某些rank2(秩2)或rank3(秩3)的预编码矩阵实现上行满功率发送,只要这些rank2或rank3的预编码矩阵中的所有非0天线端口都属于这4bit中’1’所指示的端口(这4bit分别对应第一、二、三、四天线端口);
如果4bit=’100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0,0];
如果1bit=’010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0,1,0,0];
如果4bit=’1100’,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既包含rank1预编码矩阵=[1,0,0,0]和[0,1,0,0],也包含rank2的某些预编码矩阵,只要这些rank2预编码矩阵的所有非0天线端口都属于这4bit中’1’所指示的端口(即第一、二天线端口),即TPMI=0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51
即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0,0],[0,1,0,0],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52
};
如果4bit=’1101’,则网络设备(基站)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既包含rank1预编码矩阵=[1,0,0,0]和[0,1,0,0]和[0,0,0,1],也包含rank2或rank3的某些预编码矩阵,只要这些rank2或rank3的预编码矩阵的所有非0天线端口都属于这4bit中’1’所指示的端口(即第一、二、四天线端口),例如TPMI=0/2/5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53
也即根据该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为预编码矩阵={[1,0,0,0],[0,1,0,0],[0,0,0,1],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54
Figure BDA0002256370080000155
}。
本公开的该实施例通过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从而提升终端上行满功率发送的性能。
如图3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装置30,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30包括:
收发模块31,用于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模块32,用于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根据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与上述图1所示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40,包括:
收发机41,用于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器42,用于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2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根据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是与上述终端侧的方法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器43;收发机41与处理器42,以及,收发机41与存储器43之间,均可以通过总线接口连接,收发机41的功能可以由处理器42实现,处理器42的功能也可以由收发机41实现。
如图5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装置50,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50包括:
收发模块51,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可选的,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包括: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上述装置中,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1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两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处理模块52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或者
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2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Rank=1的2天线端口TPMI组成,2比特中有一个或2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处理模块52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四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4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4比特中有一个或多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4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处理模块52根据终端的4比特能力指示,确定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将比特为1的秩为1的TPMI和所述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一起,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与上述图2所示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6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60,包括:
收发机61,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器62,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可选的,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包括: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处理器62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1。
可选的,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处理器62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可选的,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SRS(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1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两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处理器62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或者
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2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Rank=1的2天线端口TPMI组成,2比特中有一个或2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处理器62确定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四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4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4比特中有一个或多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4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处理器62根据终端的4比特能力指示,确定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将比特为1的秩为1的TPMI和所述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一起,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设备是与上述网络侧的方法对应的网络设备,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网络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网络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器62,存储器63;收发机61与处理器62,以及,收发机61与存储器63之间,均可以通过总线接口连接,收发机61的功能可以由处理器62实现,处理器62的功能也可以由收发机61实现。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图1或者图2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图1或者图2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通信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公开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公开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公开,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公开。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是根据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根据所述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包括: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根据所述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包括: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6.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包括: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不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或使用第一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一缩放因子等于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是否属于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进行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包括: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不属于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使用第二缩放因子对上行传输的发射功率的线性值进行缩放,所述第二缩放因子小于或者等于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缩放因子为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传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确定的传输功率不为0的上行传输天线端口数目,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RI指示的SRS资源的端口数或者终端的一个SRS资源中所能支持的最大端口数的比值。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1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两天线端口TPMI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或者
所述终端为两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2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2天线端口TPMI组成,2比特中有一个或2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与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为四天线的终端,终端使用4比特指示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4比特中有一个或多个比特为1,表示终端支持使用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秩为1的TPMI进行满功率上行发送,所述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由秩为1的4天线端口TPMI组成,根据终端的4比特能力指示,确定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将比特为1的秩为1的TPMI和所述秩为2、秩为3和/或秩为4的TPMI一起,组成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
13.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14.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机,用于发送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器,用于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控制上行传输的功率。
15.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16.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机,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对第一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预编码矩阵的支持情况;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所述第二上行预编码矩阵集合用于对终端的上行传输的功率进行控制。
1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55191.0A 2019-10-31 2019-10-31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2752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5191.0A CN112752334A (zh) 2019-10-31 2019-10-31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5191.0A CN112752334A (zh) 2019-10-31 2019-10-31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334A true CN112752334A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44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5191.0A Pending CN112752334A (zh) 2019-10-31 2019-10-31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52334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68083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20190182001A1 (en) * 2017-12-07 2019-06-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y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CN110324071A (zh) * 2018-03-28 2019-10-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tpmi的传输方法、接收端和发送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68083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20190182001A1 (en) * 2017-12-07 2019-06-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by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CN110324071A (zh) * 2018-03-28 2019-10-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tpmi的传输方法、接收端和发送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PPO: "Discussion on the Full TX power UL transmission", 《3GPP R1-1910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Full Tx power for UL transmissions", 《3GPP R1-190729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4063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0475330B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01647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IMO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s and feedback
US994194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evolved node B
JP5540147B2 (ja) チャネル情報の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US870548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7925463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操作波束成形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101819480B1 (ko) 프리코딩 행렬 인디케이터 피드백 방법, 수신단 및 송신단
EP3963732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ement on basis subset indication for two-codebook based csi reporting
CN11370881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EP4018585A1 (en) Three-component codebook based csi reporting
RU2736872C1 (ru) Способ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го канал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CN110460361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559232B (zh) 信息通知方法及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的执行方法
CN102859919A (zh) 用于mu-mimo的低开销pmi和cqi反馈和配对方案
CN110855336A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EP29654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enhancement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EP2621107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07689823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322244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02696180B (zh) 空间信道状态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12751597A (zh)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757382B (zh) 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2752334A (zh) 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3944667A (zh) 量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