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6753B - 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6753B
CN110766753B CN201910979158.0A CN201910979158A CN110766753B CN 110766753 B CN110766753 B CN 110766753B CN 201910979158 A CN201910979158 A CN 201910979158A CN 110766753 B CN110766753 B CN 110766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label
material belt
paramet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91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66753A (zh
Inventor
孙照飞
廖文
张兴伟
平华兵
吕启涛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91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6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6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6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66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6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1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 G06K15/024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for printing on segmented surfaces, e.g. sticker sheets, label ro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94Outputting the image data to the prin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包括: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定位防伪区。

Description

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打标技术领域,需要将防伪码打到标签中的防伪区。通常,打标流程如下:首先定位标签中的防伪区,然后根据定位结果将防伪码打到定位到的防伪区。
但是,标签中的防伪区种类多变,且标签和标签中的防伪区通常颜色差异很小,这些因素导致防伪区定位困难,从而导致防伪区定位不准,或者多次定位导致防伪区定位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定位效率高且定位准的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包括:获取所述料带对应的料带标签图像,所述料带标签图像显示有所述目标标签;提取所述料带标签图像中的所述目标标签的标签轮廓;根据所述标签轮廓确定所述目标标签的中心点;根据所述中心点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标签轮廓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角度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之前,还包括:获取料带位置图像,所述料带位置图像显示有辊轴和所述料带;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图像,得到料带位置参数,所述料带位置参数反映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进入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的步骤;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不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生成的报警信息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防伪码;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还包括:启动读码器对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进行识别;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还包括:获取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对应的目标标签的标签标识;根据所述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料带中的目标料带区域;根据所述目标料带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所述打码统计表用于记录识别失败的防伪码对应的料带区域和该料带区域识别失败的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防伪码,包括:获取目标加密模型;获取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和所述模型参数得到目标加密算法;获取与所述目标标签对应的加工批次、加工时间以及与所述加工批次对应的加工序号;将所述加工批次、所述加工时间和所述加工序号代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得到所述目标防伪码。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参数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标签图像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料带对应的料带标签图像,所述料带标签图像显示有所述目标标签;轮廓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料带标签图像中的所述目标标签的标签轮廓;中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轮廓确定所述目标标签的中心点;位置角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心点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标签轮廓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角度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位置图像模块,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之前,获取料带位置图像,所述料带位置图像显示有辊轴和所述料带;料带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图像,得到料带位置参数,所述料带位置参数反映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预置位置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进入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非预置位置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不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生成的报警信息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防伪码;打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识别模块,用于在打标模块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启动读码器对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进行识别;失败模块,用于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失败模块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获取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对应的目标标签的标签标识;料带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料带中的目标料带区域;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料带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所述打码统计表用于记录识别失败的防伪码对应的料带区域和该料带区域识别失败的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包括: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加密模型;模型参数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算法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和所述模型参数得到目标加密算法;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标签对应的加工批次、加工时间以及与所述加工批次对应的加工序号;防伪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工批次、所述加工时间和所述加工序号代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得到所述目标防伪码。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打标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首先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然后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可见,上述方式没有直接定位防伪区,而是先获取的料带中的标签的方位,而通常情况下料带和标签具有较为明显的颜色差异,故获取到的标签的方位将更为准确,且一次就能获取到,进一步的,由于防伪区在标签中的位置固定,最后根据标签方位和固定的防伪区方位即可确定防伪区位置,间接实现了防伪区的定位,有效解决了直接定位防伪区带来的定位不准、多次定位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防伪区、料带、标签、相机视野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圆形标签的外接正方形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辊轴、辊轴轴向、料带在辊轴轴向方向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摄像头视野区域或料带区域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打标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打标设备,例如,激光打标设备,该打标设备设置有至少一个摄像头,用于拍摄图像。该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其中,第一位置参数,反映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中的位置。第一位置参数,可以为目标标签的中心点在相机坐标系中的坐标,如图2所示,中心点为长方形标签的两条对角斜线的交点:P点,相机坐标系为xoy,标签坐标系为no’m。
其中,第一角度参数,反映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中的角度。第一角度参数,可以为目标标签相对于相机坐标系x轴方向的倾斜程度,如图2所示,第一角度参数为θ,在正常情况下,相机拍摄到的标签的中轴线分别相对于相机坐标系的x轴和y轴平行,此时,第一角度参数θ的值为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102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包括:
步骤102A,获取所述料带对应的料带标签图像,所述料带标签图像显示有所述目标标签。
其中,料带标签图像,由打标设备中的视觉摄像头拍摄。
步骤102B,提取所述料带标签图像中的所述目标标签的标签轮廓。
其中,标签轮廓,为标签的边界,具体的,可以采用边缘检测算法提取标签轮廓,例如,canny边缘检测、sobel边缘检测、Laplacian边缘检测。
步骤102C,根据所述标签轮廓确定所述目标标签的中心点。
在提取得到标签轮廓之后,根据标签的对称特性确定标签轮廓的中心点。例如图2所示,对长方形标签,首先根据标签轮廓找到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B、C和D,然后根据顶点A和C确定长方形的第一对角斜线,根据顶点B和D确定长方形的第二对角斜线,最后求得两条斜线的交点,该交点即是长方形标签的中心点。再如图2所示,首先根据标签轮廓找到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B、C和D,然后找到点A和点B的中点t1,点B和点C的中点t2,点C和点D的中点t3,以及点D和点A的中点t4,再根据t1、t2、t3和t4确定标签的中心点。再如,图4所示,根据标签轮廓确定标签为圆形,此时,确定圆形所在的外接正方形,从而根据将外接正方形确定为目标标签的中心点P。
步骤102D,根据所述中心点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标签轮廓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角度参数。
由于已经确定了中心点,此时便可以计算得到中心点到相机坐标系x轴的距离和中心点到相机坐标系y轴的距离,从而得到中心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
由于提取到了标签轮廓,此时,可以得到标签的四个顶点A、B、C和D,或者外接正方形的顶点A、B、C和D,确定直线AB与相机坐标系x轴的夹角,从而确定第一角度参数θ的值。
步骤104,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其中,防伪区,为需要打防伪码的区域,如图2所示长方形防伪区。
其中,第二位置参数,反映目标防伪区在目标标签中的位置。第二位置参数,可以为目标防伪区的中心点在标签坐标系中的坐标。需要说明的是,防伪区在标签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其中,第二角度参数,反映目标防伪区在目标标签中的角度。第二角度参数,可以为目标防伪区相对于标签坐标系n轴方向的倾斜程度,如图2所示,∠FEG,在正常情况下,防伪区的中轴线分别相对于标签坐标系的n轴和m轴平行,此时,第二角度参数∠FEG的值为0。
步骤106,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由于防伪区在标签中的方位是固定的,故根据标签在相机坐标系的方位以及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方位,便可以得到防伪区在相机坐标系下的方位,例如,直接将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二位置参数相加/减得到第三位置参数,将第一角度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相加/减得到第三角度参数。
上述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首先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然后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可见,上述方式没有直接定位防伪区,而是先获取的料带中的标签的方位,而通常情况下料带和标签具有较为明显的颜色差异,故获取到的标签的方位将更为准确,且一次就能获取到,进一步的,由于防伪区在标签中的位置固定,最后根据标签方位和固定的防伪区方位即可确定防伪区位置,间接实现了防伪区的定位,有效解决了直接定位防伪区带来的定位不准、多次定位效率低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102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之前,还包括:
步骤108,获取料带位置图像,所述料带位置图像显示有辊轴和所述料带。
其中,料带位置图像,由打标设备上的视觉摄像头拍摄得到。
步骤110,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图像,得到料带位置参数,所述料带位置参数反映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其中,料带位置参数,可以是料带在辊轴轴向方向上的坐标范围,例如,[y2,x2],也可以是料带边界距离辊轴负端或者辊轴正端的距离,还可以是料带边界距离辊轴轴向长度的中点的距离。
如图6所示,假设点O为辊轴轴向长度的中点,根据O点,将辊轴的轴向划分为辊轴轴向正向和辊轴轴向负向,其中,Ox为辊轴轴向正向,Oy为辊轴轴向负向,在正常情况下,料带需要放置在辊轴轴向的中间位置处,例如,坐标y1到x1的位置处,|y1|=|x1|,当放在辊轴轴向的中间位置处时,则可以继续进行下面的步骤,定位标签的防伪区,如果料带放到了偏向辊轴轴向负向的位置,例如,料带介于[y2,x2]之间,或者放到了偏向辊轴轴向正向的位置处,例如,料带介于[y3,x3]之间,则不利于后续的定位等操作,且可能出现料带脱离辊轴的危险,于是,需要纠正料带在辊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步骤112,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进入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的步骤。
其中,预置位置,为料带放置位置正常的时候对应的位置,例如,预置位置为料带放置在辊轴轴向的中间位置处,若为坐标表示,则可以是料带边界范围在[y1,x1]之间,若为距离表示,则可以是料带第一边界距离辊轴负端k毫米,料带第二边界距离辊轴正端k毫米,或者料带第一边界距离辊轴中点i毫米,料带第二边界距离辊轴中点i毫米。
步骤114,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不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生成的报警信息报警。
其中,报警信息,指示工作人员人为介入处理。
例如,预置位置为:料带第一边界距离辊轴中点小于2.5厘米,料带第二边界距离辊轴中点小于2.5厘米,若料带位置参数显示,料带第一边界距离辊轴中点2.9厘米,料带第一边界距离辊轴中点2.1厘米,则此时生成的报警信息可以为“物料可能破损,辊轴可能变形,请及时处理”,若料带位置参数显示,料带第一边界距离辊轴中点3.1厘米,料带第一边界距离辊轴中点1.9厘米,则此时生成的报警信息可以为“料带偏斜过大,请立即处理”,进一步的,在料带偏差过大的时候,还可以直接停机,以免发生系统故障。
示例性的,打标设备设置有报警单元,例如,语音报警单元或者灯光报警单元或者蜂鸣报警单元,通过语音提示或者灯光闪烁或者蜂鸣的方式报警。
示例性的,打标设备设置有通信单元,通过通信单元报警,例如,通过通信单元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或者用户终端,从而实现报警。
当料带没有很好的放置在辊轴的中心位置处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能够提高人机沟通体验,降低工作时间,引导人员提高柔性上料作业技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16,获取目标防伪码。
步骤118,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由于已经确定了防伪区的位置,此时,获取到目标防伪码,即可根据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打标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18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还包括:
步骤120,启动读码器对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进行识别。
示例性的,读码器可以设计为一个摄像头,摄像头拍摄其视野范围内的防伪码,得到防伪码图像,然后再对防伪码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看是否能够识别出其中的防伪码,若通过拍摄的防伪码图像不能识别出其中的某些防伪码,则这些防伪码识别失败,然后再在这些防伪码所在的防伪区打上预置标志。
步骤122,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其中,预置标志,用于指示防伪区的防伪码为不良防伪码,具体的,预置标志,可以是一个“叉”,也可以是一个“圆”,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一般情况下,打码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产品的加工,或者直接进入后面的加工流程了,不会对打上的防伪码的可读性进行判断,如果打上的防伪码不可读,可能会导致整卷的料带报警,造成浪费或者延误生产,于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防伪区打上防伪码之后,还要启动读码器对打上的目标防伪码进行识别,若识别失败,则需要通过预置标志进行标识,提示后续的工段避开这些无法识别的防伪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读码器设计为摄像头,在步骤122所述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还包括:
根据摄像头拍摄的防伪码图像确定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所在的摄像头视野区域;根据所述摄像头视野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所述打码统计表用于记录识别失败的防伪码所在的摄像头视野区域和该摄像头视野区域识别失败的次数。
如图7所示,摄像头视野被划分为9个区域,总共有9个摄像头视野区域,标签落入摄像头视野区域,通过摄像头拍摄的防伪码图像,确定不能识别成功的防伪码所在的摄像头视野区域,然后根据这些不能识别成功的防伪码所在的摄像头视野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22所述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还包括:
获取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对应的目标标签的标签标识;根据所述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料带中的目标料带区域;根据所述目标料带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所述打码统计表用于记录识别失败的防伪码对应的料带区域和该料带区域识别失败的次数。
其中,标签标识,用于标记不同料带区域的标签,不同料带上的同一料带区域的标签的标签标识可以相同,例如,对于贴附于料带1上的料带区域1的标签A和贴附于料带2上的料带区域1的标签B,标签A和标签B的标签标识均为1。对于不同料带的同一料带区域的标签的标签标识也可以不同,例如,对于贴附于料带1上的料带区域1的标签A和贴附于料带2上的料带区域1的标签B,标签A的标签标识为AU1,标签B的标签标识为BU1。
料带对应多个料带区域,各个料带对应的料带区域相同,例如,均对应9个料带区域,每个料带区域有区域编号或者区域标识,以唯一标识一个料带区域,一个标签放置在一个料带区域,标签标识与料带区域相关联,从而只要知道了料带区域就能知道该料带区域放置的标签,或者,只要知道了标签标识,就能知道该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放置在了哪个料带区域。
如表1所示为一种打码统计表。
表1
当某一料带区域打的防伪码无法识别,在打码统计表中找到目标料带区域,将该目标料带区域对应的次数值加1。
例如图7所示,料带划分为9个料带区域,标签可以放满9个料带区域,也可以只放置在某几个料带区域,若打码后发现,料带区域1中的标签的防伪码识别失败,确定该标签的标签标识AU1,然后根据该标签标识AU1确定对应的料带区域为料带区域1,于是,在打码统计表中找到料带区域1,并将该料带区域1对应的次数值更新为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更新的打码统计表报警。例如,当打码统计表显示某个摄像头视野区域或料带区域连续多次打出不能识别的防伪码,则通过报警单元报警;再如,当打码统计表显示某个摄像头视野区域或料带区域打出的不能识别的防伪码的数量超过预设值,则生成报警信息报警单元报警,例如,报警信息为,“识码有误,请对产品或定位平行度、产品材质稳定性、摄像头镜头区域性缺陷或污染进行分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22所述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还包括:获取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将所述目标防伪码保存至第一预置位置。示例性的,第一预置位置为第一预置数据库,将这些识别失败的防伪码全部保存至第一预置数据库。由于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无法识别成功,于是,将该目标防伪码进行保存,如若市面上出现该目标防伪码,则可以将该目标防伪码对应的产品判定为假冒伪劣产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识别成功,则将所述目标防伪码保存至第二预置位置。示例性的,第二预置位置为第二预置数据库,将这些识别成功的防伪码全部保存至第二预置数据库。示例性的,第二预置位置为防伪码服务器,将这些识别成功的防伪码全部保存至防伪码服务器。通过保存,便于在产品流入市场之后对这些防伪码进行校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16所述获取目标防伪码,包括:
步骤116A,获取目标加密模型。
打标设备中内置有多个加密模型,将模型参数代入加密模型,即可得到目标加密算法。
打标设备可以随机选择一个加密模型作为目标加密模型,也可以顺序选择一个加密模型作为目标加密模型,还可以根据一定的选择算法选择出一个加密模型作为目标加密模型。
步骤116B,获取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
模型参数可以是实时生成的,即模型参数值不固定,是动态的。
示例性的,在获取到目标加密模型之后,向服务器发送目标加密模型的模型标识,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模型标识生成与目标加密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并将生成的模型参数发送给打标设备。
步骤116C,根据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和所述模型参数得到目标加密算法。
例如,加密模型为y=ax1+bx2+cx3+d,模型参数a为3,b为4,c为2,d为9,于是,得到目标加密算法为:y=3x1+4x2+2x3+4。
步骤116D,获取与所述目标标签对应的加工批次、加工时间以及与所述加工批次对应的加工序号。
其中,加工批次,反映产品是第几批加工。
其中,加工时间,为加工目标标签的时间。
其中,加工批次对应的加工序号,反映当前加工批次加工的第几个产品。
例如,加工批次有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一批加工了1000个标签,第二批加工了2000个标签,当前加工的目标标签是在第一批的第100个标签,且是在早上十点加工的,于是,加工批次为1,加工时间为10,加工序号为100。
步骤116E,将所述加工批次、所述加工时间和所述加工序号代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得到所述目标防伪码。
上述方式,由于设置有多个加密模型,且不同加密模型还有实时的模型参数,从而每次加密使用的加密算法将不同,增大了防伪码的破解难度,进一步的,防伪码还结合了加工批次、加工时间以及加工序号这些具体的加工信息,再次增大了防伪码的破解难度。
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装置800,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80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参数定位模块80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上述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装置,首先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然后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可见,上述方式没有直接定位防伪区,而是先获取的料带中的标签的方位,而通常情况下料带和标签具有较为明显的颜色差异,故获取到的标签的方位将更为准确,且一次就能获取到,进一步的,由于防伪区在标签中的位置固定,最后根据标签方位和固定的防伪区方位即可确定防伪区位置,间接实现了防伪区的定位,有效解决了直接定位防伪区带来的定位不准、多次定位效率低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802,包括:标签图像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料带对应的料带标签图像,所述料带标签图像显示有所述目标标签;轮廓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料带标签图像中的所述目标标签的标签轮廓;中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轮廓确定所述目标标签的中心点;位置角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中心点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标签轮廓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角度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800,还包括:位置图像模块,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802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之前,获取料带位置图像,所述料带位置图像显示有辊轴和所述料带;料带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图像,得到料带位置参数,所述料带位置参数反映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预置位置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进入所述第一获取模块802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非预置位置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不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生成的报警信息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800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防伪码;打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800,还包括:识别模块,用于在打标模块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启动读码器对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进行识别;失败模块,用于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800,还包括: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失败模块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获取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对应的目标标签的标签标识;料带区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料带中的目标料带区域;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料带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所述打码统计表用于记录识别失败的防伪码对应的料带区域和该料带区域识别失败的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包括: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加密模型;模型参数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算法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和所述模型参数得到目标加密算法;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标签对应的加工批次、加工时间以及与所述加工批次对应的加工序号;防伪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工批次、所述加工时间和所述加工序号代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得到所述目标防伪码。
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打标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打标设备具体可以是激光打标设备。如图9所示,该打标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打标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打标设备的限定,具体的打标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9所示的打标设备上运行。打标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装置的各个程序模板。比如,第一获取模块802、第二获取模块804和参数定位模块806。
一种打标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上述打标设备,首先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然后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可见,上述方式没有直接定位防伪区,而是先获取的料带中的标签的方位,而通常情况下料带和标签具有较为明显的颜色差异,故获取到的标签的方位将更为准确,且一次就能获取到,进一步的,防伪区在标签中的位置固定,最后根据标签方位和固定的防伪区方位即可确定防伪区位置,间接实现了防伪区的定位,有效解决了直接定位防伪区带来的定位不准、多次定位效率低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包括:获取所述料带对应的料带标签图像,所述料带标签图像显示有所述目标标签;提取所述料带标签图像中的所述目标标签的标签轮廓;根据所述标签轮廓确定所述目标标签的中心点;根据所述中心点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标签轮廓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角度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在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之前,获取料带位置图像,所述料带位置图像显示有辊轴和所述料带;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图像,得到料带位置参数,所述料带位置参数反映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进入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的步骤;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不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生成的报警信息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获取目标防伪码;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启动读码器对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进行识别;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在所述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获取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对应的目标标签的标签标识;根据所述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料带中的目标料带区域;根据所述目标料带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所述打码统计表用于记录识别失败的防伪码对应的料带区域和该料带区域识别失败的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防伪码,包括:获取目标加密模型;获取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和所述模型参数得到目标加密算法;获取与所述目标标签对应的加工批次、加工时间以及与所述加工批次对应的加工序号;将所述加工批次、所述加工时间和所述加工序号代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得到所述目标防伪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然后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最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可见,上述方式没有直接定位防伪区,而是先获取的料带中的标签的方位,而通常情况下料带和标签具有较为明显的颜色差异,故获取到的标签的方位将更为准确,且一次就能获取到,进一步的,防伪区在标签中的位置固定,最后根据标签方位和固定的防伪区方位即可确定防伪区位置,间接实现了防伪区的定位,有效解决了直接定位防伪区带来的定位不准、多次定位效率低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包括:获取所述料带对应的料带标签图像,所述料带标签图像显示有所述目标标签;提取所述料带标签图像中的所述目标标签的标签轮廓;根据所述标签轮廓确定所述目标标签的中心点;根据所述中心点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标签轮廓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角度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在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之前,获取料带位置图像,所述料带位置图像显示有辊轴和所述料带;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图像,得到料带位置参数,所述料带位置参数反映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进入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的步骤;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不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生成的报警信息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获取目标防伪码;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启动读码器对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进行识别;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在所述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获取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对应的目标标签的标签标识;根据所述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料带中的目标料带区域;根据所述目标料带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所述打码统计表用于记录识别失败的防伪码对应的料带区域和该料带区域识别失败的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防伪码,包括:获取目标加密模型;获取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和所述模型参数得到目标加密算法;获取与所述目标标签对应的加工批次、加工时间以及与所述加工批次对应的加工序号;将所述加工批次、所述加工时间和所述加工序号代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得到所述目标防伪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装置、打标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装置、打标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的内容可相互适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其中,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料带对应的料带标签图像,所述料带标签图像显示有所述目标标签;
提取所述料带标签图像中的所述目标标签的标签轮廓;
根据所述标签轮廓确定所述目标标签的中心点;
根据所述中心点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标签轮廓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角度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料带位置图像,所述料带位置图像显示有辊轴和所述料带;
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图像,得到料带位置参数,所述料带位置参数反映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进入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的步骤;
若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确定所述料带不在所述辊轴轴向方向上的预置位置处,则根据所述料带位置参数生成的报警信息报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防伪码;
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三角度参数将所述目标防伪码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还包括:
启动读码器对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的目标防伪码进行识别;
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识别失败,则将预置标志打在所述目标防伪区之后,还包括:
获取打有所述预置标志的目标防伪区对应的目标标签的标签标识;
根据所述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料带中的目标料带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料带区域更新打码统计表,所述打码统计表用于记录识别失败的防伪码对应的料带区域和该料带区域识别失败的次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防伪码,包括:
获取目标加密模型;
获取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加密模型和所述模型参数得到目标加密算法;
获取与所述目标标签对应的加工批次、加工时间以及与所述加工批次对应的加工序号;
将所述加工批次、所述加工时间和所述加工序号代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得到所述目标防伪码。
7.一种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标签上的目标防伪区在标签坐标系下的第二位置参数和第二角度参数;
参数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参数、所述第二位置参数、所述第一角度参数和所述第二角度参数,得到所述目标防伪区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所述第三位置参数和第三角度参数反映所述目标防伪区的位置;
其中,所述获取料带上的目标标签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和第一角度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料带对应的料带标签图像,所述料带标签图像显示有所述目标标签;
提取所述料带标签图像中的所述目标标签的标签轮廓;
根据所述标签轮廓确定所述目标标签的中心点;
根据所述中心点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参数,根据所述标签轮廓得到所述目标标签在所述相机坐标系下的第一角度参数。
8.一种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79158.0A 2019-10-15 2019-10-15 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Active CN110766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9158.0A CN110766753B (zh) 2019-10-15 2019-10-15 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9158.0A CN110766753B (zh) 2019-10-15 2019-10-15 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6753A CN110766753A (zh) 2020-02-07
CN110766753B true CN110766753B (zh) 2023-08-18

Family

ID=6933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9158.0A Active CN110766753B (zh) 2019-10-15 2019-10-15 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6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3265A (zh) * 2020-04-23 2020-08-04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钢轨的商标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1489367B (zh) * 2020-06-24 2020-10-02 浙江大学 一种自动化选择轮毂二维码打码可行区域的定位方法
CN114449647B (zh) * 2020-10-30 2024-02-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5702A1 (zh) * 2013-09-16 2015-03-19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8960850A (zh) * 2018-05-30 2018-12-07 于东升 防伪方法及装置、防伪溯源系统
CN109389153A (zh) * 2018-08-31 2019-02-26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防伪码校验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8483A1 (en) * 2014-04-18 2015-10-22 Red Hawk Eye, Llc Counterfeit-proof label having security features for consumers identificaton and ver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5702A1 (zh) * 2013-09-16 2015-03-19 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8960850A (zh) * 2018-05-30 2018-12-07 于东升 防伪方法及装置、防伪溯源系统
CN109389153A (zh) * 2018-08-31 2019-02-26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全息防伪码校验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鹏飞 ; 邹波 ; 赵太飞 ; .基于RFID的艺术品数字包装防伪系统设计.包装工程.2017,(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6753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6753B (zh) 用于标签防伪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打标设备
CN104392238B (zh) 含多类型标识的信息载体的识别方法
CN102799850A (zh) 一种条形码识别方法和装置
KR101289354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인식 보정 시스템 및 그 인식 보정 방법
CN111738979B (zh) 证件图像质量自动检查方法及系统
CN110705559A (zh) 基于钢材标签图像识别的钢材信息记录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217074A (zh) 一种卷烟包装二维码的自动校对系统和方法
CN109508571B (zh) 一种条空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66275B (zh) 印章文字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3530979A (ja) 移動印刷物の撮像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0969612B (zh) 二维码印刷缺陷检测方法
CN115797292A (zh) 图像质量检测方法、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95849A (zh) 冠字号切割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20329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图章跑偏智能识别方法
CN115205861A (zh) 一种获取异常文字识别区域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A21739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d extracting data from a two-dimensional code
CN110532910B (zh) 一种无人机rfid辅助扫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49423A (zh) 一种标签完整度自适应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001419A (zh) 一种防伪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347989A (zh) 反光衣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09262A (zh) 三维码信息智能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4973292B (zh) 一种基于不规则表面的文字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053335B (zh) 一种热轧棒材重叠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7745187B (zh) 基于agv的药物自动配送系统及其方法
CN114663412B (zh) 基于陆表水域生态红线的长连续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