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2635A -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2635A
CN110762635A CN201911086240.7A CN201911086240A CN110762635A CN 110762635 A CN110762635 A CN 110762635A CN 201911086240 A CN201911086240 A CN 201911086240A CN 110762635 A CN110762635 A CN 110762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ection
air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62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明珠
何博
吴俊鸿
梁博
黄鑫
李业强
李建建
李树云
肖洪力
张守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0862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26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2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2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内机、空调器,包括风道,所述风道内至少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内机,能够根据空调器内机所处的工况,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换热器的工作状态,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柜式空调器普遍用于家庭及小型办公室,柜式空调具有功率大、风力强等优点,通常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居室,能够保障良好的制冷制热效果。
现有的立式空调器内机中,通常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在制冷工况或制热工况时,两个换热器同时开启,导致立式空调器内机的平均换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内机、空调器,能够根据空调器内机所处的工况,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换热器的工作状态,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内机,包括风道,所述风道内至少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内。
优选地,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
优选地,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气体从所述第二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内,并从所述第一风口排出,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气体的上游侧,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气体的下游侧。
优选地,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气体从所述第一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内,并从所述第二风口排出,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气体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气体的下游侧。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内机包括壳体,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第二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和/或,所述第一工况为制冷工况,所述第二工况为制热工况。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控制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内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或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或所述第二换热器上。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吹风部,所述吹风部用于带动气体在所述风道内流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一侧,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二侧,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内,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角度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成角度设置。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成角度设置时,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形成的夹角为A,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形成的夹角为B,A的开口与B的开口反向设置或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弧面结构,当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弧面结构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开口相对设置或反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为C字形结构,当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为C字形结构时,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平行段、第二平行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行段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行段相接,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三平行段、第四平行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平行段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平行段相接,所述第一平行段、所述第二平行段、所述第三平行段和所述第四平行段垂直于所述风道的过流方向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内机。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内机,能够根据空调器内机所处的工况,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换热器的工作状态,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风道;11、第一风口;12、第二风口;21、第一换热器;22、第二换热器;23、第三换热器;24、第四换热器;31、导流圈;32、第一风机;33、第二风机;41、第一电器盒;42、第二电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一种空调器内机,包括风道1,所述风道1内至少设置有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所述风道1包括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所述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口1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之间,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2内。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并使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2内,此时,冷媒均进入第一换热器21内,第一换热器21的换热效率明显提高,因第二换热器22处于第一换热器21的上游侧,所以关闭第二换热器22后,可使空调器内机整体的换热效率有效提升。
进一步的,空调器内机为立式空调器内机,风道1在立式空调器内机的内部竖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气体从所述第二风口12进入所述风道1内,并从所述第一风口11排出,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气体的上游侧,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气体的下游侧。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内机包括壳体,所述第一风口11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第二风口12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工况为制冷工况。即,空调器内机处于制冷工况时,第二风口12为进气口,第一风口11为出气口,气体从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二风口12进入风道1内,先经过第二换热器22后,再经过第一换热器21,然后通过第一风口11排出。
进一步的,第一风口11位于壳体上部的前侧、左侧和右侧,第二风口12位于壳体下部的前侧、左侧和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1的顶部设置有锥形顶盖,锥形顶盖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能够有效的对气体进行集流和导向。
进一步的,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在风道1的水平截面内的投影能够覆盖该水平截面。
进一步的,壳体的水平截面为四边形,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壳体的水平截面大致为四边形,四边形的四角为圆角。
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1内。此时,冷媒均进入第二换热器22内,第二换热器22的换热效率明显提高,因第一换热器21处于第二换热器22的上游侧,所以关闭第一换热器21后,可使空调器内机整体的换热效率有效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气体从所述第一风口11进入所述风道1内,并从所述第二风口12排出,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气体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气体的下游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况为制热工况。空调器内机处于制热工况时,第一风口11为进气口,第二风口12为出气口,气体从位于壳体上部的第一风口11进入风道1内,先经过第一换热器21后,再经过第二换热器22,然后通过第二风口12排出。
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控制部,所述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1,所述第二换热器22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2,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内的通断。通过设置控制部,使控制部控制换热介质在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内的通断,来实现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启停,进而实现空调器内机在制冷工况、制热工况内换热效率的提升。
进一步的,换热介质,即冷媒通过第一管路进入第一换热器21内,并通过第一管路排出,具体的,第一管路包括第一进入管和第一排出管,冷媒通过第一进入管排入第一换热器21内,并通过第一排出管排出至第一换热器21外。
进一步的,冷媒通过第二管路进入第二换热器22内,并通过第二管路排出,具体的,第二管路包括第二进入管和第二排出管,冷媒通过第二进入管排入第二换热器22内,并通过第二排出管排出至第二换热器22外。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或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上。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以实现冷媒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路内的通断。
进一步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为截止阀。
进一步的,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进入管上,用于控制冷媒在第一进入管内的通断,进而实现控制冷媒能否进入第一换热器21内。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二进入管上,用于控制冷媒在第二进入管内的通断,进而实现控制冷媒能否进入第二换热器22内。
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1内的吹风部,所述吹风部用于带动气体在所述风道1内流通,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二侧。通过设置吹风部,能够使风道1内的空气流通,实现空调内机的出风。
进一步的,吹风部位于第一换热器21与第二换热器22之间。吹风部的第一侧为吹风部靠近第一风口11的一侧,吹风部的第二侧为吹风部靠近第二风口12的一侧。
进一步的,吹风部包括第一风机32和第二风机33,第一风机32的风页为第一风页,第二风机33上的风页为第二风页的,第一风页的叶片数量与第二风页的叶片数量互为质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页的叶片数量为4个,第二风页的叶片数量为5个.
进一步的,控制部还包括第一电器盒41和第二电器盒42,第一电器盒41用于控制第一风机32的启停,第二电器盒42用于控制第二风机33的启停。
具体的,第一电器盒41和第二电器盒42设置在壳体内。
进一步的,空调器内机处于制冷工况时,第一电器盒41控制第一风机32反转,第二电器盒42控制第二风机33正转,第一风机32和第二风机33同时将空气从第二风口12引入风道1,并将空气从第一风口11吹出。空调器内机处于制热工况时,第一电器盒41控制第一风机32正转,第二电器盒42控制第二风机33反转,第一风机32和第二风机33同时将空气从第一风口11引入风道1,并将空气从第二风口12吹出。通过设置第一风机32和第二风机33,并使二者同时向一侧吹风,可以达到增加风量,提高送风距离的效果。第一风机32和第二风机33通过电机控制第一风页和第二风页的转向和转速。
进一步的,吹风部还包括导流圈31,导流圈31与第一风机32、第二风机33同轴设置,且导流圈31套设在第一风机32、第二风机33外。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为长方体结构,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对称设置在吹风部的两侧,其中,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吹风部靠近第一风口11的一侧,第二换热器22设置在吹风部靠近第二风口12的一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第三换热器23和第四换热器24,所述第三换热器23和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一侧,所述第四换热器24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二侧,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3,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24内,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24,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3内。通过设置第三换热器23和第四换热器24,并使所述第三换热器23和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一侧,所述第四换热器24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二侧,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3,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24内,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24,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3内,能够有效增强换换热效率,提高制冷或制热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器21、第二换热器22、第三换热器23和第四换热器24沿过流方向的厚度小于实施例1中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沿过流方向的厚度。
进一步的,第一换热器21、第二换热器22、第三换热器23和第四换热器24成板形,且均水平设置。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各换热器大致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沿过流方向的4条边角处均做圆角处理,可以更好的贴合壳体的形状,增加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各换热器可设置为圆柱体结构。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成板形结构,且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在风道1内,且第一换热器2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不平行设置。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成板形结构,且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在风道1内,且第一换热器2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平行设置。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角度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成角度设置。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1和/或第二换热器22设置为具有角度的结构,能增大换热面积,达到更佳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均为具有角度的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所成的角度为锐角,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所成的角度为锐角。
进一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成的锐角与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所成的锐角角度相同。
当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成角度设置时,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形成的夹角为A,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形成的夹角为B,A的开口与B的开口反向设置或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A的开口与B的开口反向设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1成V字形结构,第一段和第二段为V字形的两边,第二换热器22成V字形结构,第三段和第四段为V字形的两边。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可为W形。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弧面结构,当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弧面结构时,所述第一换热器2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的开口相对设置或反向设置。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弧面结构,能够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能力。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弧面结构,所述第一换热器2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的开口相对设置,能够增大换热面积,同时能具有导流作用,可以增加风量。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C字形结构,当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C字形结构时,所述第一换热器21包括第一平行段、第二平行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行段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行段相接,所述第二换热器22包括第三平行段、第四平行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平行段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平行段相接,所述第一平行段、所述第二平行段、所述第三平行段和所述第四平行段垂直于所述风道1的过流方向设置。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设置为C字形结构,能够增大换热面积,达到更佳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均为C字形结构,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的开口方向朝向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器内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内机,能够根据空调器内机所处的工况,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换热器的工作状态,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1),所述风道(1)内至少设置有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所述风道(1)包括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所述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第一风口(1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之间,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气体从所述第二风口(12)进入所述风道(1)内,并从所述第一风口(11)排出,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气体的上游侧,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气体的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气体从所述第一风口(11)进入所述风道(1)内,并从所述第二风口(12)排出,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气体的上游侧,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气体的下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内机包括壳体,所述第一风口(11)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第二风口(12)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和/或,所述第一工况为制冷工况,所述第二工况为制热工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控制部,所述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1),所述第二换热器(22)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2),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内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或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上,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1)内的吹风部,所述吹风部用于带动气体在所述风道(1)内流通,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第三换热器(23)和第四换热器(24),所述第三换热器(23)和所述第一换热器(21)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一侧,所述第四换热器(24)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位于所述吹风部的第二侧,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一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3),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24)内,当所述空调处于第二工况时,换热介质能够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换热器(24),且换热介质被阻止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角度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成角度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成角度设置时,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形成的夹角为A,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四段形成的夹角为B,A的开口与B的开口反向设置或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弧面结构,当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弧面结构时,所述第一换热器(2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的开口相对设置或反向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C字形结构,当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为C字形结构时,所述第一换热器(21)包括第一平行段、第二平行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行段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行段相接,所述第二换热器(22)包括第三平行段、第四平行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平行段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平行段相接,所述第一平行段、所述第二平行段、所述第三平行段和所述第四平行段垂直于所述风道(1)的过流方向设置。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内机。
CN201911086240.7A 2019-11-08 2019-11-08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Pending CN110762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6240.7A CN110762635A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6240.7A CN110762635A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2635A true CN110762635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6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6240.7A Pending CN110762635A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263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9338Y (zh) * 2009-03-05 2009-12-09 吴鹏 复合型双管路系统空调器
CN106051922A (zh) * 2016-07-15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机
CN206919171U (zh) * 2017-05-31 2018-01-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WO2019062626A1 (zh) * 2017-09-28 2019-04-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0951575U (zh) * 2019-11-08 2020-07-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9338Y (zh) * 2009-03-05 2009-12-09 吴鹏 复合型双管路系统空调器
CN106051922A (zh) * 2016-07-15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机
CN206919171U (zh) * 2017-05-31 2018-01-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WO2019062626A1 (zh) * 2017-09-28 2019-04-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0951575U (zh) * 2019-11-08 2020-07-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0817B2 (en) Duct-type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5674399A (zh) 一种混合出风空调室内机
WO2013108519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14046563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2675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951575U (zh)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CN112460687A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768547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63548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设备
CN110762635A (zh)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CN217235785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US20110033306A1 (en) Cross-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with same
CN21500192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570832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00190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5164280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4943705U (zh) 一种混流空调
CN107355975B (zh) 一种具有旋转式加热器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735722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00939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4198923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5175495U (zh) 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10425271U (zh) 具有独立回风口的空调
CN102865653A (zh) 一种移动空调的集风罩结构
CN21195301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