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3109B - 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3109B
CN110753109B CN201911003661.9A CN201911003661A CN110753109B CN 110753109 B CN110753109 B CN 110753109B CN 201911003661 A CN201911003661 A CN 201911003661A CN 110753109 B CN110753109 B CN 110753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request
gateway device
equipment
sess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36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3109A (zh
Inventor
居伟杰
屈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gfo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36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31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3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3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53Lease time; Renew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网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本发明中第一网关设备若监测到预设连接请求,则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将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变更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将变更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传输第二会话请求。明显地,本发明中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地址替换操作,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由于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这大大精简了网关的部署流程,解决了在部署网关时部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网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多的组网方式中,若需在网络中使用网关这一设备,为了上架网关并正常使用该网关,多会经历较为繁琐的部署流程。部署流程可能为,先在网关的端口上接线,并上电;接着,在网关上输入序列号,选择适合的部署模式,并配置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信息以及加速用户;然后,在网关上配置路由以及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 Area Network,VLAN)等。
可见,该部署流程较为繁琐与冗长,部署效率较为低下,可认为网关存在着部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旨在解决网关部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网关互联方法,所述网关互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所述预设连接请求为在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时的面向第二网关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连接;
将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连接;
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优选地,所述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之后,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
所述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具体包括:
将标识添加且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
若连接测试成功,则执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之后,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连接测试失败,则接收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并透传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至所述目标网关设备。
优选地,所述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具体包括:
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读取第一预设标识表中的第二网关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二网关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连接的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
若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二自定义标识,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标识。
优选地,所述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捕捉到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在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包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
将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若从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中读取到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则在第二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标识,并将标识添加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以生成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网关设备,所述网关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网关互联程序,所述网关互联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网关互联程序,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网关互联装置,所述网关互联装置包括:
请求监测模块,用于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所述预设连接请求为在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时的面向第二网关设备的连接请求,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请求发起模块,用于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连接;
地址替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连接;
请求传输模块,用于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本发明中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接着,第一网关设备若监测到预设连接请求,则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将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传输第二会话请求。明显地,本发明中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地址替换操作,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由于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这大大精简了网关的部署流程,提高了网关设备的部署效率,解决了在部署网关时部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网关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网关互联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网关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网关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以及无线接口,而用户接口1003的有线接口在本发明中可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以及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比如,非易失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具体可为,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其中,网关设备为网关类设备,具体地,网关设备可为广域网优化控制器(WANOptimization Controller,WOC)。在如图3所示的组网结构中,网关设备应用为第一网关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网关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网关互联程序。
在图1所示的网关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外设;所述网关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网关互联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所述预设连接请求为在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时的面向第二网关设备的连接请求,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连接;
将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连接;
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网关互联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
相应地,还执行以下操作:
将标识添加且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网关互联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
若连接测试成功,则执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的步骤。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网关互联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连接测试失败,则接收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并透传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至所述目标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网关互联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读取第一预设标识表中的第二网关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二网关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连接的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网关互联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
若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二自定义标识,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标识。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网关互联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捕捉到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在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包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
将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若从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中读取到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则在第二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标识,并将标识添加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以生成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接着,第一网关设备若监测到预设连接请求,则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将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传输第二会话请求。明显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地址替换操作,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由于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这大大精简了网关的部署流程,提高了网关设备的部署效率,解决了在部署网关时部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网关互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所述预设连接请求为在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时的面向第二网关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精简部署流程,提高部署效率,加强网关的易用性,本实施例可增设免配模式,以省去网络路由信息的配置步骤。具体而言,可删去部署网关的部署流程中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步骤,将部署流程修改为了,先在网关的端口上接线,并上电;接着,在网关上输入序列号,选择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即完成网关部署,无需进行其他繁琐的配置步骤。其中,网络路由信息可包括加速用户、路由以及VLAN等。
可以理解的是,可见,通过增设免配模式,业务人员可选用免配模式即可缩短部署流程,大大提高了网关设备的部署效率。
在具体实现中,参见图3所示的组网结构,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第一网关设备。源网络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分别记为PC1以及PC2,可为个人电脑或者公司服务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分别记为M1以及M2,可为网关,具体地,可为WOC设备。
就组网结构而言,参见图3,源网络设备PC1与第一网关设备M1同属一个局域网,源网络设备PC1直接连接至第一网关设备M1的以太网端口;第二网关设备M2与目标网络设备PC2同属一个局域网,目标网络设备PC2直接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的以太网端口;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跨越广域网连接。
步骤S20: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连接。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网关设备M1的部署模式在被设置为免配模式后,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也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常规状况下若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二者之间无法达成连接目的。为了使得第一网关设备M1可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本实施例将设置有相应的地址替换操作,以在免配状况下达到连接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网关设备M1发起了欲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的预设连接请求,将自动在应用层中生成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PC2的会话,以达到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的目的。
步骤S30:将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会话请求为“第一网关设备M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所以,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为第一网关设备M1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第一会话请求中的目标地址字段为目标网络设备PC2对应的目标地址。鉴于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无法进行常规的连接操作,将把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PC1对应的源网络地址,也就是在网关内核中将第一会话请求从“第一网关设备M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变更为了“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
步骤S40: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于无法施展连接操作的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源网络设备PC1与目标网络设备PC2本身可进行常规的连接操作,可正常地实施“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的第二会话请求。这是考虑到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在线路中实质上可被视为网线,数据包可直接流进流出,所以,第二会话请求可流经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
应当理解的是,第二会话请求在流经第二网关设备M2时,第二网关设备M2处将实施地址替换操作,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中的目标地址字段从与目标网络设备PC2对应的目标地址替换为与第二网关设备M2对应的第二网关地址,即将第二会话请求从“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变更为了“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正是因为目标地址字段为第二网关设备M2自身,也就达成了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的目的。
可见,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中的目标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目标地址替换为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地址。
可以理解的是,鉴于实际上的连接诉求为预设连接请求,即第一网关设备M1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明显地,此处第一网关设备M1已成功连接至了第二网关设备M2,也就达成了该连接诉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接着,第一网关设备若监测到预设连接请求,则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将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传输第二会话请求。明显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地址替换操作,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由于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这大大精简了网关的部署流程,提高了网关设备的部署效率,解决了在部署网关时部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之后,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在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
在具体实现中,为了便于硬件设备触发地址替换操作,可额外设置自定义标识作为触发地址替换操作的触发信息。比如,若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均为WOC设备,在发起第一会话请求后,WOC设备内核可在第一会话请求对应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选项或者IP数据包中添加第一自定义标识,以标志第一网关设备自身。比如,第一网关设备的第一自定义标识可记为TagA。
相应地,所述步骤S40,具体包括:
步骤S401:将标识添加且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应当理解的是,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为“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标识添加且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为“源网络设备PC1(TagA)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第二网关设备M2在发现第二会话请求中含有“TagA”时,将自动启动目标地址字段处的地址替换操作,将第二会话请求从“源网络设备PC1(TagA)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变更为了“源网络设备PC1(TagA)欲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
可见,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若监测到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中存在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则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中的目标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对应的目标地址替换为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地址。
此外,鉴于第一网关设备M1已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至于后续操作,可将变更后的第二会话请求继续往协议栈高层递送。而且,若存在回包流程,回包流程与上述发包流程的原理相同。
进一步地,步骤S201在添加了第一自定义标识后,可全网搜索第一网关设备M1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并自动将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PC1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明显地,第一自定义标识也可作为触发第一网络设备M1本地进行地址替换操作的触发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
若连接测试成功,则执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的步骤。
在具体实现中,就组网的流程而言,参见图3,可先准备两台WOC设备,第一网关设备M1可位于分公司外网出口处,第二网关设备M2可位于总公司外网出口处;接着,登录WOC设备的控制台,进入网络部署页面,勾选免配模式,点击保存即可开启免配功能。接着,可建立两台WOC设备之间的网关连接,具体地,分公司内的任意一台设备若欲访问总公司的服务器,将先经过网关,网关之间会自动协商以建立网关关联。若通过TCP会话的形式进行连接测试,若测试成功,则表明网关关联成功,可执行后续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之后,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连接测试失败,则接收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并透传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至所述目标网关设备。
当然,若测试失败,则表明网关关联失败。鉴于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在线路中实质上可被视为网线,数据包可直接流进流出,若欲在源网络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之间通信,可直接获得第一业务请求,透传该第一业务请求至目标网关设备,中途流经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
本实施例中在两台网关设备彼此之间正式访问之前,先通过TCP会话的形式进行连接测试,若测试成功,则可执行后续步骤;若测试失败,可采用透传的方式进行跨广域网的通信,保障了连通性。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网关互联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
步骤S202: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读取第一预设标识表中的第二网关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3,为了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知道在通向目标网络设备的方向上存在着一台网关设备为第二网关设备,可在第一网关设备本地设置第一预设标识表,第一预设标识表内记录的网关标识用于唯一性地标记网络中的网关设备,为网关设备的设备编码。
同理地,为了使得第二网关设备可知道在通向源网络设备的方向上存在着一台网关设备为第一网关设备,也可在第二网关设备本地设置预设标识表,可记为第二预设标识表。
步骤S203:确定与所述第二网关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连接的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预设标识表内存储有第二网关标识,第二网关标识被验证为第二网关设备的设备编码,则可确定与第二网关设备存在连接关系的设备为目标网络设备。所以,在监测到“第一网关设备欲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的预设连接请求,可适应性地生成“第一网关设备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以最终能够成功地连接至该第二网关设备,也就满足预设连接请求的连接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
若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二自定义标识,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标识。
在具体实现中,为了建立第一预设标识表,在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反馈请求响应信息时,中途将依次经过第二网关设备与第一网关设备。在经过第二网关设备时,第二网关设备将在请求响应信息中写入第二网关设备自身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可记为TagB;在经过第一网关设备时,由于请求响应信息中存在着TagB,也就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知道在通向目标网络设备的方向上存在着第二网关设备。所以,可在本地的第一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标识,以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表征各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捕捉到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在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包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
将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若从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中读取到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则在第二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标识,并将标识添加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以生成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获得由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将先发起由源网络设备发送至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同时,也可建立第二预设标识表,第二预设标识表为第二网关设备本地设置的预设标识表。
在具体实现中,为了在第二网关设备侧建立第二预设标识表,在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业务数据包时,中途将依次经过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在经过第一网关设备时,第一网关设备将在业务数据包中写入第一网关设备自身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即TagA;在经过第二网关设备时,由于业务数据包中存在着TagA,也就使得第二网关设备可知道在通向源网络设备的方向上存在着第一网关设备。所以,第二网关设备可在本地的第二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标识,以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表征各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标识添加后的业务数据包在抵达目标网络设备后,目标网络设备将反馈请求响应信息,最终传回源网络设备。
进一步地,就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可采用单网桥部署或者双网桥部署。若采用单网桥部署,网关设备的以太网口eth0口接内网,eth2口接外网出口;若采用双网桥部署,网关设备的以太网口eth0口和eth1口接内网,eth2口和eth3口接外网出口。比之单网桥部署,双网桥部署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容量。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知道在通向目标网络设备的方向上存在着一台网关设备为第二网关设备,且使得第二网关设备可知道在通向源网络设备的方向上存在着一台网关设备为第一网关设备,可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本地设置预设标识表,以在后续的连接过程中表征各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网关互联程序,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所述预设连接请求为在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时的面向第二网关设备的连接请求,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连接;
将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连接;
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在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
所述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具体包括:
将标识添加且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
若连接测试成功,则执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连接测试失败,则接收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并透传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至所述目标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读取第一预设标识表中的第二网关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二网关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连接的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
若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二自定义标识,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捕捉到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在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包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
将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若从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中读取到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则在第二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标识,并将标识添加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以生成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接着,第一网关设备若监测到预设连接请求,则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将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传输第二会话请求。明显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地址替换操作,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由于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这大大精简了网关的部署流程,提高了网关设备的部署效率,解决了在部署网关时部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此外,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网关互联装置,所述网关互联装置包括:
请求监测模块10,用于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所述预设连接请求为在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时的面向第二网关设备的连接请求,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精简部署流程,提高部署效率,加强网关的易用性,本实施例可增设免配模式,以省去网络路由信息的配置步骤。具体而言,可删去部署网关的部署流程中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步骤,将部署流程修改为了,先在网关的端口上接线,并上电;接着,在网关上输入序列号,选择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即完成网关部署,无需进行其他繁琐的配置步骤。其中,网络路由信息可包括加速用户、路由以及VLAN等。
可以理解的是,可见,通过增设免配模式,业务人员可选用免配模式即可缩短部署流程,大大提高了网关设备的部署效率。
在具体实现中,参见图3所示的组网结构,源网络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分别记为PC1以及PC2,可为个人电脑或者公司服务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分别记为M1以及M2,可为网关,具体地,可为WOC设备。
就组网结构而言,参见图3,源网络设备PC1与第一网关设备M1同属一个局域网,源网络设备PC1直接连接至第一网关设备M1的以太网端口;第二网关设备M2与目标网络设备PC2同属一个局域网,目标网络设备PC2直接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的以太网端口;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跨越广域网连接。
请求发起模块20,用于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连接。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网关设备M1的部署模式在被设置为免配模式后,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也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常规状况下若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二者之间无法达成连接目的。为了使得第一网关设备M1可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本实施例将设置有相应的地址替换操作,以在免配状况下达到连接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网关设备M1发起了欲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的预设连接请求,将自动在应用层中生成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PC2的会话,以达到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的目的。
地址替换模块30,用于将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会话请求为“第一网关设备M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所以,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为第一网关设备M1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第一会话请求中的目标地址字段为目标网络设备PC2对应的目标地址。鉴于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无法进行常规的连接操作,将把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PC1对应的源网络地址,也就是在网关内核中将第一会话请求从“第一网关设备M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变更为了“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
请求传输模块40,用于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于无法施展连接操作的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源网络设备PC1与目标网络设备PC2本身可进行常规的连接操作,可正常地实施“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的第二会话请求。这是考虑到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在线路中实质上可被视为网线,数据包可直接流进流出,所以,第二会话请求可流经第一网关设备M1与第二网关设备M2。
应当理解的是,第二会话请求在流经第二网关设备M2时,第二网关设备M2处将实施地址替换操作,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中的目标地址字段从与目标网络设备PC2对应的目标地址替换为与第二网关设备M2对应的第二网关地址,即将第二会话请求从“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目标网络设备PC2”变更为了“源网络设备PC1欲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正是因为目标地址字段为第二网关设备M2自身,也就达成了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鉴于实际上的连接诉求为预设连接请求,即第一网关设备M1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M2,明显地,此处第一网关设备M1已成功连接至了第二网关设备M2,也就达成了该连接诉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接着,第一网关设备若监测到预设连接请求,则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将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传输第二会话请求。明显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地址替换操作,使得第一网关设备可成功连接至第二网关设备。由于无需配置网络路由信息,这大大精简了网关的部署流程,提高了网关设备的部署效率,解决了在部署网关时部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关互联装置还包括:
标识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
所述请求传输模块40,还用于将标识添加且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关互联装置还包括:
连接测试模块,用于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若连接测试成功,则执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测试模块,还用于若连接测试失败,则接收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并透传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至所述目标网关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发起模块20,还用于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读取第一预设标识表中的第二网关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二网关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连接的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关互联装置还包括:
第一表内添加模块,用于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
若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二自定义标识,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关互联装置还包括:
第二表内添加模块,用于若捕捉到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在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包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
将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若从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中读取到所述第一自定义标识,则在第二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标识,并将标识添加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以生成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
本发明所述网关互联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词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语解释为名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网关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互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所述预设连接请求为在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时的面向第二网关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连接;
将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连接;
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之后,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
所述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具体包括:
将标识添加且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
若连接测试成功,则执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之后,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连接测试失败,则接收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并透传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至所述目标网关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具体包括:
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读取第一预设标识表中的第二网关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二网关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查询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连接的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
若成功读取到所述第二自定义标识,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网关标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捕捉到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从所述请求响应信息中读取由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写入的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二自定义标识之前,所述网关互联方法还包括:
若捕捉到由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在所述第二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包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
将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网关设备若从变更后的业务数据包中读取到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自定义标识,则在第二预设标识表中添加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标识,并将标识添加后的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以生成由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反馈至所述源网络设备的请求响应信息。
8.一种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网关互联程序,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网关互联程序,所述网关互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互联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网关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互联装置包括:
请求监测模块,用于对预设连接请求进行监测,所述预设连接请求为在部署模式为免配模式时的面向第二网关设备的连接请求,第一网关设备与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均未配置网络路由信息;
请求发起模块,用于若监测到所述预设连接请求,则在应用层中发起面向目标网络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所述第二网关设备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连接;
地址替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会话请求中的源地址字段从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对应的第一网关地址替换为与源网络设备对应的源网络地址,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连接;
请求传输模块,用于将地址替换后的第一会话请求作为第二会话请求,将所述第二会话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
CN201911003661.9A 2019-10-21 2019-10-21 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Active CN1107531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3661.9A CN110753109B (zh) 2019-10-21 2019-10-21 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3661.9A CN110753109B (zh) 2019-10-21 2019-10-21 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3109A CN110753109A (zh) 2020-02-04
CN110753109B true CN110753109B (zh) 2022-04-29

Family

ID=69279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3661.9A Active CN110753109B (zh) 2019-10-21 2019-10-21 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310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6967A (zh) * 2004-06-28 2006-01-04 埃兹布罗网络株式会社 实现边缘内无路由的预定因特网协议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1826773A (zh) * 2003-07-31 2006-08-30 思科技术公司 在虚拟网关中分发和平衡流量流
CN104038422A (zh) * 2013-03-08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和网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6695B2 (en) * 2014-06-27 2019-06-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ltra high-speed mobile network based on layer-2-switch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6773A (zh) * 2003-07-31 2006-08-30 思科技术公司 在虚拟网关中分发和平衡流量流
CN1716967A (zh) * 2004-06-28 2006-01-04 埃兹布罗网络株式会社 实现边缘内无路由的预定因特网协议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CN104038422A (zh) * 2013-03-08 2014-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和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3109A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0562B2 (en) Method to enable deep packet inspection (DPI) in openflow-based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JP509040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において送信データの宛先を動的に制御する方法及び機器
JP565247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US9529995B2 (en) Auto discovery of virtual machines
JP2010508678A (ja) Usb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ドライブ
JP2005006303A (ja)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
JP2002368763A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サーバ装置及び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のipアドレス付与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901177B (zh) 一种裸金属服务器网络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9240796A (zh) 虚拟机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JP2017041747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8833472B (zh) 云主机的连接建立系统
US9344399B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070723A (zh) 裸金属服务器的虚拟网络配置方法、系统及智能网卡
CN104780121A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747435A (zh) 计算机可读介质和通信设备
US9521012B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85990B2 (en)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02874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TP/RTCP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NAT
US20110153841A1 (en) Operation setting method of relay apparatus, relay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ed with program
CN105991679B (zh) 一种网络分享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5939344A (zh) 一种tcp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753109B (zh) 网关互联方法、网关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JP4103994B2 (ja) コンソールスイッチ、これを用いたシステム、経路接続方法及び経路接続プログラム
CN114268578A (zh) 切换线路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04086223A1 (fr)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automatique de monocar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