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2573A -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2573A
CN110752573A CN201911060403.4A CN201911060403A CN110752573A CN 110752573 A CN110752573 A CN 110752573A CN 201911060403 A CN201911060403 A CN 201911060403A CN 110752573 A CN110752573 A CN 110752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rod
rod main
main body
plate
light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04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2573B (zh
Inventor
董宝锋
隽玉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0604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2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2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2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2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2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2G13/80Discharge by conduction or dissipation, e.g. rods, arresters, spark gap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本发明包括避雷针主体、风力检测装置和用于支撑避雷针主体的承托装置,所述避雷针主体和风力检测组件均设置在发射塔的顶部,所述发射塔上位于避雷针主体的下侧设置有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当风力检测装置受风力作用动作时,风力检测装置带动承托装置释放避雷针主体,避雷针主体下落至发射塔的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内。本发明通过在避雷针主体的下侧设置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当风力达到风力检测装置的设计阈值时,风力作用到风力检测装置上,风力检测装置动作带动承托装置释放避雷针主体,避雷针主体落入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内,降低避雷针主体的高度,减小风力对避雷针主体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广播电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8202174162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官博电视发射铁塔避雷针装置,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发射铁塔、发射铁塔维修平台、发射铁塔避雷针、避雷针固定座、固定卡板、固定连接板,并具体公开了发射塔避雷针如何连接在发射铁塔上的,尤其广播电视发射的特殊性,避雷针装置的高度会设置的比较高,这样能够避免会雷击到广播信号发射装置,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当避雷针装置设置的高度较高时,当遇到大风天气时,风力作用在避雷针装置顶端的力矩较大,会对避雷针装置与发射铁塔支架的连接结构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甚至会发生避雷针装置发生倒塌跌落到底面的风险,而且由于设置在发射铁塔的顶端,不易检修和维护,不能及时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风力影响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包括避雷针主体、风力检测装置和用于支撑避雷针主体的承托装置,所述避雷针主体和风力检测组件均设置在发射塔的顶部,所述发射塔上位于避雷针主体的下侧设置有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当风力检测装置受风力作用动作时,风力检测装置带动承托装置释放避雷针主体,避雷针主体下落至发射塔的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内。
作为优化,本发明所述风力检测装置包括外套管、顶杆、风向板和迎风板,所述外套管沿外套管的轴向方向转动设置在发射塔的顶部,所述顶杆滑动设置在外套管内,且顶杆与外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当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顶杆的端部突出于外套管的上端,所述迎风板通过 U形架转动设置在外套管顶端,迎风板的下端转动连接在U形架上,且迎风板与U形架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迎风板的下端与顶杆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凸轮,顶杆的端部顶在第一凸轮上,当迎风板所在平面与外套管的轴向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凸轮和顶杆的接触点距离第一凸轮的转动中心最小,所述风向板固定在外套管的中部,且所述风向板所在平面垂直于迎风板所在平面,风向板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外套管上,当迎风板向风向板的一侧转动时,第一凸轮与顶杆的接触点距离第一凸轮的转动中心逐渐增大。
作为优化,本发明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用于安装避雷针主体的限位套管、用于连接风力检测装置的传动组件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承托板,所述限位套管固定安装在发射塔的顶部,所述避雷针主体的下部设置在限位套管内,当避雷针主体处于未落入至避雷针主体容纳槽中的状态时,所述避雷针主体的底面支撑在两个承托板上,发射塔上设置有支撑滑道,两个承托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滑道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均通过第一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发射塔上,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均通过第二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发射塔上,所述顶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一连接轴的轴向方向垂直于顶杆的轴向方向,第二连接轴的轴向方向平行于顶杆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承托板远离避雷针主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两个承托板的上的第二齿条均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两个承托板分别啮合在第二齿轮的两侧,当顶杆向下移动至下极限状态时,两个承托板移动至不再对避雷针主体起支撑作用。
作为优化,本发明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提升组件,每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电机、连接钢绳和一对单向阻尼轮,提升电机设置在避雷针主体容纳槽的下部,所述单向阻尼轮均设置在限位套管的上部,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卷扬筒,所述连接钢绳的一端缠绕在卷扬筒上,连接钢绳的另一端从两个单向阻尼轮之间穿过且连接在避雷针主体的底端,两个单向阻尼轮挤压住连接钢绳,当连接钢绳处于释放状态时,两个单向阻尼轮的转向为存在阻尼力的转向。
作为优化,本发明所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和设置在缓冲板下部若干缓冲弹簧,缓冲板的上部设置有软质缓冲材料。
作为优化,本发明所述提升电机电连接有第一控制按钮、第二控制按钮和第三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设置在U形架上,所述迎风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轮,当迎风板转动时,所述迎风板通过第二凸轮下压第一控制按钮,第二控制按钮设置在避雷针主体容纳槽的底端,且第二控制按钮位于缓冲板的下部,所述第三控制按钮设置在限位套管内,当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处于触发状态,第三控制按钮处于非触发状态时,提升电机启动;当避雷针主体的底端被提升至承托板的上端面时,第三控制按钮处于被触发状态,提升电机由转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
作为优化,本发明所述承托板与避雷针主体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滚珠板,滚珠板与承托板固定连接,滚珠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置一个滚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避雷针主体的下侧设置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当风力达到风力检测装置的设计阈值时,风力作用到风力检测装置上,风力检测装置动作带动承托装置释放避雷针主体,避雷针主体落入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内,降低避雷针主体的高度,减小风力对避雷针主体的影响;
2、本发明的两个单向阻尼轮通过挤压住连接钢绳,连接钢绳的一端连接在避雷针主体上,避雷针主体在失去承托装置的支撑下落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内时,能够缓慢下落,避免避雷针主体对避雷针主体容纳槽的冲击;
3、本发明的提升装置能够在风力减弱后,通过多组控制按钮的联合作用控制提升电机启动,将避雷针主体提升至原始高度,承托装置复位,对避雷针主体起到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力检测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凸轮与顶杆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承托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承托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避雷针主体,2、发射塔,3、避雷针主体容纳槽,4、风力检测装置,5、迎风板,6、U形架,7、第一凸轮,8、顶杆,9、外套管,10、风向板,11、第二凸轮,12、第一控制按钮,13、支撑滑道,14、第一承托板,15、第二承托板,16、第二齿条,17、第二齿轮,18、第二锥形齿轮,19、第一锥形齿轮,20、第一连接轴,21、第一齿轮,22、第一齿条,23、滚珠板,24、单向阻尼轮,25、连接钢绳,26、提升电机,27、软质缓冲材料,28、缓冲板,29、缓冲弹簧,30、第二控制按钮,31、第二连接轴,32、限位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广播电视发射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设置在发射塔的顶部,具体的包括避雷针主体1、风力检测装置4和用于支撑避雷针主体1的承托装置,所述避雷针主体和1风力检测组件4均设置在发射塔2的顶部,所述发射塔上位于避雷针主体1的下侧设置有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如图2所示,所述风力检测装置4包括外套管9、顶杆8、风向板10和迎风板5,所述外套管9沿外套管9的轴向方向转动设置在发射塔2的顶部,所述顶杆8滑动设置在外套管9内,且顶杆8与外套管9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当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顶杆8的端部突出于外套管9的上端,所述迎风板5通过 U形架6转动设置在外套管9顶端,迎风板5的下端转动连接在U形架6上,且迎风板5与U形架6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迎风板5的下端与顶杆8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凸轮7,如图3所示,顶杆8的端部顶在第一凸轮7上,当迎风板5所在平面与外套管9的轴向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凸轮7和顶杆8的接触点距离第一凸轮7的转动中心最小,所述风向板10固定在外套管9的中部,且所述风向板10所在平面垂直于迎风板5所在平面,风向板10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外套管9上,当迎风板5向风向板10的一侧转动时,第一凸轮7与顶杆8的接触点距离第一凸轮7的转动中心逐渐增大。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用于安装避雷针主体1的限位套管32、用于连接风力检测装置4的传动组件、第一承托板14和第二承托板15,第一承托板14与第二承托板15相对设置,所述限位套管32固定安装在发射塔2的顶部,所述避雷针主体1的下部设置在限位套管32内,当避雷针主体1处于未落入至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中的状态时,所述避雷针主体1的底面两侧分别支撑在第一承托板14和第二承托板15上,且为了减小承托板与避雷针主体1相对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第一承托板14与避雷针主体1接触的部分和第二承托板15与避雷针主体1接触的部分均设置有滚珠板23,滚珠板23与相应承托板固定连接,滚珠板23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置一个滚珠。发射塔2上设置有支撑滑道13,第一承托板14和第二承托板15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滑道13内,为了保证一定的结构稳定性,第一承托板14的两端和第二承托板15的两端均跨越两个支撑滑道13,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21、第一锥形齿轮19、第二锥形齿轮18和第二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21和第一锥形齿轮19均通过第一连接轴20转动设置在发射塔2上,所述第二齿轮17和第二锥形齿轮18均通过第二连接轴31转动设置在发射塔2上,所述顶杆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条22,且第一齿条22与第一齿轮21啮合连接,第一连接轴20的轴向方向垂直于顶杆8的轴向方向,第二连接轴31的轴向方向平行于顶杆8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9与第二锥形齿轮18啮合连接,第一承托板14远离避雷针主体1的一端和第二承托板15远离避雷针主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16,第一承托板14上的第二齿条16和第二承托板15上的第二齿条16均与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且两个承托板的第二齿轮16分别啮合在第二齿轮17的两侧,当顶杆8向下移动至下极限状态时,第一承托板14和第二承托板15移动至不再对避雷针主体1起支撑作用,避雷针主体落入直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内。
为了避免让避雷针主体1落入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时,对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造成强烈的冲击,本实施例所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28和设置在缓冲板28下部若干缓冲弹簧29,缓冲板28的上部设置有软质缓冲材料27。
为了在避雷针主体1落入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中时,便于将避雷针主体1回复原位,本实施例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提升组件,每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电机26、连接钢绳25和一对单向阻尼轮24,提升电机26设置在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的下部,所述单向阻尼轮24均设置在限位套管的上部,提升电机2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卷扬筒,所述连接钢绳25的一端缠绕在卷扬筒上,连接钢绳25的另一端从两个单向阻尼轮24之间穿过且连接在避雷针主体1的底端,两个单向阻尼轮14挤压住连接钢绳25,当连接钢绳25处于释放状态时,两个单向阻尼轮24的转向为存在阻尼力的转向。所述提升电机26电连接有第一控制按钮12、第二控制按钮30和第三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12设置在U形架6上,所述迎风板5上设置有第二凸轮11,当迎风板5转动时,所述迎风板5通过第二凸轮11下压第一控制按钮12,第二控制按钮30设置在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的底端,且第二控制按钮30位于缓冲板28的下部,所述第三控制按钮设置在限位套管内,当第一控制按钮12和第二控制按钮30处于触发状态,第三控制按钮处于非触发状态时,提升电机启动;当避雷针主体的底端被提升至高于承托板之上时,第三控制按钮处于被触发状态,提升电机由转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
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实验确定避雷针主体1在多大等级的风力在容易造成破坏,然后选择第一弹簧和复位扭簧的参数,因为迎风板5在转动时主要需要克服第一弹簧和复位扭簧的对迎风板5的综合作用力,当然还需要考虑各构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需要克服的摩擦力。
当正常状态时,避雷针主体1的下部位于限位套管32内,避雷针主体1的底面支撑在第一承托板14和第二承托板15上,当风力达到设置等级时,风力作用在风向板10上,风向板10带动外套筒9转动至沿风向的状态,此时迎风板5的板面正对风向,迎风板5在风力的作用下向风向板10的方向转动,迎风板5在转动时,会通过带动第一凸轮7转动下压顶杆8,顶杆8向下移动通过第一齿条22驱动第一齿轮21转动,第一齿轮21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9与第二锥形齿轮18换向并带动第二齿轮17转动,第二齿轮17带动两个承托板向两侧移动,移动至一定位置后,避雷针主体1失去承托板的支撑下落,但是由于避雷针主体1连接有连接钢绳25,连接钢绳25受两个单向阻尼轮24挤压,避雷针主体1下落时,单项阻尼轮24的转动方向为存在阻尼的状态,避雷针主体1缓慢下落进入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内,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的深度可以设置的使避雷针主体1完全落入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内,也可以设置在使避雷针主体1的下部落入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内,这样降低了避雷针主体1的高度,减小了风对避雷针主体1产生的力矩。
当避雷针主体1落入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3中时,避雷针主体1下落到缓冲板28上,并通过缓冲板28下压第二控制按钮30,使第二控制按钮30处于被触发状态,迎风板5受风力作用转动通过第二凸轮11下压第一控制按钮12时,第一控制按钮12处于未被触发状态,当风力减弱,迎风板5在复位扭簧作用下复位时,第二凸轮11不再下压第一控制按钮12时,第一控制按钮12处于触发状态,当第一控制按钮12与第二控制按钮30均处于触发状态时,提升电机26启动,将避雷针主体1提升至复位,直至避雷针主体1的底端升至第一承托板14和第二承托板15的上端面上,第三控制按钮被触发,提升电机26停止转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针主体、风力检测装置和用于支撑避雷针主体的承托装置,所述避雷针主体和风力检测组件均设置在发射塔的顶部,所述发射塔上位于避雷针主体的下侧设置有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当风力检测装置受风力作用动作时,风力检测装置带动承托装置释放避雷针主体,避雷针主体下落至发射塔的避雷针主体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检测装置包括外套管、顶杆、风向板和迎风板,所述外套管沿外套管的轴向方向转动设置在在发射塔的顶部,所述顶杆滑动设置在外套管内,且顶杆与外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当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顶杆的端部突出于外套管的上端,所述迎风板通过 U形架转动设置在外套管顶端,迎风板的下端转动连接在U形架上,且迎风板与U形架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迎风板的下端与顶杆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凸轮,顶杆的端部顶在第一凸轮上,当迎风板所在平面与外套管的轴向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一凸轮和顶杆的接触点距离第一凸轮的转动中心最小,所述风向板固定在外套管的中部,且所述风向板所在平面垂直于迎风板所在平面,风向板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外套管上,当迎风板向风向板的一侧转动时,第一凸轮与顶杆的接触点距离第一凸轮的转动中心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用于安装避雷针主体的限位套管、用于连接风力检测装置的传动组件和一对相对设置的承托板,所述限位套管固定安装在发射塔的顶部,所述避雷针主体的下部设置在限位套管内,当避雷针主体处于未落入至避雷针主体容纳槽中的状态时,所述避雷针主体的底面支撑在两个承托板上,发射塔上设置有支撑滑道,两个承托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滑道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均通过第一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发射塔上,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均通过第二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发射塔上,所述顶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一连接轴的轴向方向垂直于顶杆的轴向方向,第二连接轴的轴向方向平行于顶杆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承托板远离避雷针主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两个承托板的上的第二齿条均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两个承托板分别啮合在第二齿轮的两侧,当顶杆向下移动至下极限状态时,两个承托板移动至不再对避雷针主体起支撑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提升组件,每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电机、连接钢绳和一对单向阻尼轮,提升电机设置在避雷针主体容纳槽的下部,所述单向阻尼轮均设置在限位套管的上部,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卷扬筒,所述连接钢绳的一端缠绕在卷扬筒上,连接钢绳的另一端从两个单向阻尼轮之间穿过且连接在避雷针主体的底端,两个单向阻尼轮挤压住连接钢绳,当连接钢绳处于释放状态时,两个单向阻尼轮的转向为存在阻尼力的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主体容纳槽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和设置在缓冲板下部若干缓冲弹簧,缓冲板的上部设置有软质缓冲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电机电连接有第一控制按钮、第二控制按钮和第三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设置在U形架上,所述迎风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轮,当迎风板转动时,所述迎风板通过第二凸轮下压第一控制按钮,第二控制按钮设置在避雷针主体容纳槽的底端,且第二控制按钮位于缓冲板的下部,所述第三控制按钮设置在限位套管内,当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处于触发状态,第三控制按钮处于非触发状态时,提升电机启动;当避雷针主体的底端被提升至承托板的上端面时,第三控制按钮处于被触发状态,提升电机由转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与避雷针主体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滚珠板,滚珠板与承托板固定连接,滚珠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置一个滚珠。
CN201911060403.4A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Active CN110752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0403.4A CN110752573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0403.4A CN110752573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2573A true CN110752573A (zh) 2020-02-04
CN110752573B CN110752573B (zh) 2020-08-28

Family

ID=6928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0403.4A Active CN110752573B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257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7687A (ja) * 2000-11-20 2002-05-31 Kaoru Abe 夜光性風速目安数字・色付き吹流し
CN104362037A (zh) * 2014-10-14 2015-02-18 浙江万可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风流开关
CN205123211U (zh) * 2015-10-30 2016-03-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走廊用防雷多功能杆塔
CN108005456A (zh) * 2017-11-28 2018-05-08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避雷针防护功能的安全型通讯铁塔
CN209133695U (zh) * 2018-11-30 2019-07-19 鸿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5g通信的小型天线
CN110185991A (zh) * 2019-04-25 2019-08-30 黄志优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共享灯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7687A (ja) * 2000-11-20 2002-05-31 Kaoru Abe 夜光性風速目安数字・色付き吹流し
CN104362037A (zh) * 2014-10-14 2015-02-18 浙江万可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风流开关
CN205123211U (zh) * 2015-10-30 2016-03-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走廊用防雷多功能杆塔
CN108005456A (zh) * 2017-11-28 2018-05-08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避雷针防护功能的安全型通讯铁塔
CN209133695U (zh) * 2018-11-30 2019-07-19 鸿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5g通信的小型天线
CN110185991A (zh) * 2019-04-25 2019-08-30 黄志优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共享灯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2573B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2573B (zh)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用避雷针装置
CN115138757A (zh) 一种汽车零件用冲孔装置
CN116031796A (zh) 一种电缆安装托架
CN112485101A (zh) 一种单片防火玻璃检测装置
CN209760769U (zh) 防坠装置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13738101U (zh) 一种家用电梯轿厢用防冲顶保护装置
CN114482509A (zh) 滑槽式附着支座
CN116513922B (zh) 一种便于货物移动的减震曳引式货梯
CN112776452A (zh) 一种pp板材加压复合设备
CN216105740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吊钩防坠落装置
CN220591376U (zh) 一种食品罐侧壁压制机
CN217538080U (zh)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升降装置
CN217840815U (zh) 滑槽式附着支座
CN218434706U (zh) 一种升降机超载检测装置
CN215164891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安全警示路障
CN113774882B (zh) 一种船闸浮式系船柱脱扣装置
CN211007610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落的附墙支座
CN218708811U (zh) 一种无人起重机提升高度限位装置
CN218478388U (zh) 一种收卷机压分离安全机构
CN216186619U (zh) 牙膏管管口保形设备
CN220182647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材料的升降式转运平台
CN216231252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激光条码打印机
CN215055852U (zh) 一种无避让停车设备的动态防坠落机构
CN108016863A (zh) 软木片材收料装置
CN217828756U (zh) 带有锁紧保护功能的高拉力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