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0878B - 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0878B
CN110750878B CN201910924905.0A CN201910924905A CN110750878B CN 110750878 B CN110750878 B CN 110750878B CN 201910924905 A CN201910924905 A CN 201910924905A CN 110750878 B CN110750878 B CN 110750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climbing
wall
point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49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0878A (zh
Inventor
赵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9249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0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0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0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0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0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置攀岩采集装置于攀岩墙的岩壁和岩点上;步骤S2:通过所述攀岩采集装置采集的岩壁和岩点上的攀岩数据,并根据所述攀岩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攀岩壁3D模型;步骤S3:根据所述攀岩数据计算出攀爬线路并在所述攀岩壁3D模型中显示对应的攀爬线路,记录最终的实际攀爬线路。本发明通过采用攀岩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攀岩运动需要专业指导,导致攀岩运动少人参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无需专业人员指导也可以进行攀岩运动,有利于更多人参数攀岩运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攀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来的新项目,也是登山运动中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它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既要求攀登者具有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拼搏进取精神,又需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节奏感及攀岩技巧,这样才能娴熟地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岩壁上轻松、准确地完成身体的腾挪、转体、跳跃、引体等惊险动作,给人以优美、流畅、刺激、力量的感受。
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攀岩这项运动,因攀岩场地的独特性和攀岩线路的多样性,攀岩墙的外观造型、岩点的外形设计和布局定级、攀登者的实时攀爬线路等数据需要专业人员现场进行经验分析,导致攀登者相互交流、讨论、学习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内,阻碍了攀岩行业的推广与发展,不利于广大人员参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能够通过智能分析攀岩墙3D模型数据,完成攀岩,使使攀岩运动信息化、数据化,无需专业人员现场经验分析,提高了交流、学习等效率。
为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攀岩采集装置于攀岩墙的岩壁和岩点上;
步骤S2:通过所述攀岩采集装置采集的岩壁和岩点上的攀岩数据,并根据所述攀岩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攀岩壁3D模型;
步骤S3:根据所述攀岩数据计算出攀爬线路并在所述攀岩壁3D模型中显示对应的攀爬线路,记录最终的实际攀爬线路。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攀岩墙的岩壁上安装用于感应岩壁节点的空间位置的第一检测模块;
步骤S12:在攀岩墙的岩点上安装用于感应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的第二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岩壁节点位置并形成岩壁节点位置信号;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
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岩点空间位置并形成岩点空间位置信号;
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岩点的受力情况并形成受力情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攀岩数据包括: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以及岩点受力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接收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输出的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以及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和岩点受力次数;
步骤22:分析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连接相邻位置的岩壁节点建立岩壁3D模型,抽取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中与第二检测装置对应的岩点3D模型,通过岩壁3D模型和岩点3D模型建立整体攀岩墙3D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根据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岩点受力次数,标记对应岩点3D模型中的岩点,在对应的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出攀爬线路;
步骤S32:记录实际攀爬线路,并在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实际攀爬线路。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力传感器和3D空间相机,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接收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情况以及3D空间相机采集的岩壁相关数据;
步骤S22:根据3D空间相机采集的岩壁相关数据建立攀岩墙3D实景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可以替为步骤S2’,
步骤S2’:根据预先存储的攀岩墙建设工程的建设数据建立岩壁3D模型和岩点空间坐标数据库。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包括:攀岩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攀岩墙上岩壁与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
3D模型建立装置,用于根据岩壁节点位置和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建立整体攀岩墙3D模型;
线路规划装置,用于根据岩点的受力情况在对应的攀岩墙3D模型上输出攀爬规划线路。
进一步地,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还包括分析记录装置,分析记录装置用于记录实际攀爬线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攀岩运动的特征、攀岩墙的特性,无需改造攀岩墙和攀岩场地,完成攀岩墙3D可视化的目的,同时,能够通过智能分析智能墙3D模型数据,完成攀岩墙、攀岩运动信息数据化,无需专业人员现场经验分析,提高了交流、学习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实施例中攀岩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实施例中的攀岩墙的侧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实施例中攀岩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实施例的坐标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攀岩采集装置;11、第一检测模块;12、第二检测模块;20、3D模型建立装置;21、岩壁数据分析模块;22、模型建立模块;30、线路规划装置;31、受力分析模块;32、路线规划模块;40、分析记录装置;41、记录模块;42、攀爬线路分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包括攀岩采集装置10、3D模型建立装置20、线路规划装置30以及分析记录装置40,攀岩采集装置10用于采集攀岩墙上的岩壁和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3D模型建立装置20用于根据岩壁节点位置和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建立整体的攀岩墙3D模型,线路规划装置30用于根据岩点的受力情况在对应的攀爬墙3D模型上输出攀爬规划线路,分析记录装置40用于记录实际攀爬线路,通过攀岩采集装置10对攀岩墙上的岩壁和岩点进行位置与受力情况的采集。3D模型建立装置20根据岩壁节点位置建立与实际攀岩墙对应的3D攀岩墙模型,线路规划装置30根据每个岩点的受力情况规划出攀爬规划线路,并在攀岩墙3D模型上显示出来,以便于实际攀爬人员能够查看3D攀岩墙模型上的攀爬规划线路以进行攀爬,有利于攀爬人员完成攀岩运动,且使攀岩运动信息数据化,无需专业人员现场经验分析,提高了攀岩的交流、学习等效率。
攀岩采集装置10包括:第一检测模块11以及第二检测模块12,第一检测模块11安装于攀岩墙的岩壁上用于采集岩壁节点的空间坐标值,第二检测模块12安装于攀岩墙的岩点上以检测岩点的空间位置以及岩点的受力情况。第一检测模块11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于岩壁上用于检测岩壁节点位置并形成岩壁节点位置信号,第二检测模块12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以及力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于攀岩墙的岩点上用于检测岩点空间位置并形成岩点空间位置信号,力传感器安装于岩点上用于检测攀岩者触碰到岩点时的岩点受力情况并形成受力情况信号,且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为姿态传感器,且型号为LPMS-B2,而力传感器为法国FGP微型测力传感器的XFC系列、XFL系列以及XFTC系列中其中一种,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以及力传感器对岩壁和岩点进行数据的准确采集,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建模准确。
3D模型建立装置20包括:数据分析模块以及模型建立模块22,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岩壁节点位置信号和岩点空间位置信号并对岩壁节点位置和岩点空间位置进行分析,模型建立模块22用于根据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出的数据建立攀岩墙3D模型。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岩壁节点位置计算出所有的岩壁节点的相对位置,进而根据岩点空间位置计算出各个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然后模型建立模块22将每个岩壁节点连接起来以建立成岩壁3D模型,其中,先在系统中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中存储好各种类型的岩点3D模型,根据第二位置传感器输出的岩点空间位置以及计算出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能够抽取出对应于3D模型数据库中的岩点3D模型,最后模型建立模块22将岩壁3D模型和岩点3D模型整合成整体攀岩墙3D模型,建立完成的攀岩墙3D模型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以便于攀岩者或者观看者能够清楚看到对应实际攀岩墙的3D模型。
路线规划装置包括:受力分析模块31以及路线规划模块32,受力分析模块31用于接收第二位置传感器和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空间位置信号和受力情况信号,受力情况信号包括岩点的受力时间、岩点的受力方向以及岩点的受力次数等,通过岩点空间位置、岩点的受力时间、岩点的受力方向以及岩点受力次数计算出后续的攀爬岩点。其中,将攀爬岩点连接成攀爬线路,同时在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出攀爬线路,以便于攀岩者根据攀爬线路在实际的攀岩墙上攀爬,无需专业人员现场经验分析,有利于更多的人选择攀岩运动。
分析记录装置40包括记录模块41以及攀爬线路分析模块42,记录模块41用于记录攀岩者实际攀爬线路,且将记录的实际攀爬线路通过显示器显示,以供攀岩者查看。攀爬线路分析模块42用于根据记录模块41记录的实际攀爬线路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分析实际攀爬线路和攀爬时间,实际攀爬线路即为岩壁最低其实岩点至最高结束岩点连续受力响应的若干岩点组成的移动痕迹,攀爬时间为指完成攀爬线路实用的时间,且攀爬时间=结束岩点受力时间-起始岩点受力时间,通过攀爬时间和实际攀爬线路的分析以将攀爬时间短的实际攀爬线路存储。
实施例二: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攀岩采集装置于攀岩墙的岩壁和岩点上;
步骤S2:接收攀岩采集装置采集的岩壁和岩点上的攀岩数据,根据攀岩数据进行抽取、分析、运算以及建模;
步骤S3:计算并显示出攀爬线路以及记录实际攀爬线路。
通过设置在攀岩墙上的采集装置采集的攀岩数据,并根据攀岩数据进行攀岩墙的模型建立以及计算出攀爬线路,以便于无需专业人员也可以进行攀岩运动,有利于更多的人参与攀岩运动。
第一检测模块采集攀岩墙岩壁节点位置,同时第二检测模块在没有受力的情况下采集岩点空间位置,当在受力的情况下第二检测模块采集岩点空间位置和岩点受力情况,通过岩壁节点位置和岩点空间位置分析缺点岩壁节点、岩点相对空间位置,然后连接相邻岩壁节点,建立岩壁3D模型,从岩点3D模型数据库中抽取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的岩点空间位置对应的岩点3D模型。根据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岩点受力情况在对应岩点3D模型中标记显示攀爬线路。最后,分析记录实际的攀爬线路。
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攀岩墙的岩壁上安装用于岩壁节点的空间位置的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攀岩墙的岩壁节点位置并形成岩壁节点位置信号;
步骤S12:在攀岩墙的岩点上安装用于感应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的第二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与力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攀岩墙的岩点空间位置并形成岩点空间位置信号,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攀岩墙的岩点受力情况并形成受力情况信号。通过在攀岩墙上设定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以及力传感器,以便于能够准确地采集到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以及岩点受力情况,以便于后续计算攀岩墙3D模型和攀爬线路规划准确。
攀岩数据包括: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以及岩点受力次数。通过第一传感器采集岩壁节点位置,第二传感器采集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有利于后续攀岩墙3D模型的生成和攀爬线路的规划。
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接收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输出的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以及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和岩点受力次数;
步骤22:分析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连接相邻位置的岩壁节点建立岩壁3D模型,抽取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中与第二检测装置对应的岩点3D模型,通过岩壁3D模型和岩点3D模型建立整体攀岩墙3D模型。
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攀岩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岩点,接收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输出的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先对岩壁节点位置计算出岩壁节点的相对位置,然后根据岩壁节点位置和岩壁节点的相对位置建立岩壁3D模型,再根据岩点空间位置计算出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根据岩点空间位置和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建立岩点3D模型,根据岩壁3D模型和岩点3D模型形成整个攀岩墙3D建模。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攀岩墙分别由不同的倾角度的岩壁组成,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攀岩墙的侧面图;其中岩壁的倾斜角度有b,c,d三种,且b=5°,c=10°,d=15°。攀岩墙主要通过5°、10°以及15°倾斜角度的岩壁组成,其中通过若干岩壁节点位置之间的高度能够建立出岩壁3D模型。其中攀岩墙3D模型的建立主要通过采集了攀岩节点的三维坐标以及岩点的三维坐标,在本实施例中采用3D建模程序MATLAB中的meshgrid()函数与mesh()配合使用,可以将已知岩壁节点和岩点的XYZ坐标数据的绘制成三维图。例如通过以下程序完成,x=0:5:55;y=8:2:20;
[X,Y]=meshgrid(x,y);%生成X-Y面的网格数据;
Z=[z]%Z坐标数据mesh(X,Y,Z)%绘制网格三维图;
view(3)%三维图视角;
xlabel('x'),ylabel('y'),zlabel('z')。根据岩壁节点位置采用meshgrid()函数与mesh()结合即可建立岩壁3D模型,同时根据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岩点空间位置抽取预先存储在岩点3D模型数据库中的岩点3D模型,再通过岩壁3D模型和岩点3D模型的结合形成攀岩墙3D模型,且通过显示器将攀岩墙3D模型显示,便于攀岩者可以观看攀岩墙3D模型掌握整个攀岩墙的位置情况。
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根据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岩点受力次数,标记对应岩点3D模型中的岩点,在对应的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出攀爬线路;
步骤S32:记录实际攀爬线路,并在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实际攀爬线路。
当攀岩者开始在攀岩墙上攀爬触碰到岩点时,由于第二位置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安装于岩点上,所以第一位置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检测到岩点的受力情况以及触碰到岩点的空间位置,通过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岩点受力次数以判断出攀岩者正处于攀岩墙3D模型中对应的岩点空间位置,同时根据攀岩者目前处于的攀岩墙的岩点空间位置和受力方向会计算出目前攀岩者最近的岩点,同时计算出目前最近的岩点也通过显示器上的攀岩墙3D模型显示出来,以便于攀岩者能够根据显示器上的指示做出下一步攀岩,通过每次攀岩者触碰到的岩点,根据岩点空间位置和岩点受力方向计算出下一个最近岩点,由此逐级计算出下一步岩点,以便于不熟练的攀岩者能够根据显示器上攀岩墙3D模型上对应的岩点指示做出下一步攀爬,以给攀岩者显示出攀爬路线。对于一些有经验的攀岩者不根据显示器上的指示做出的另一种攀爬时,会将实际攀爬路线记录下来,同时在显示器的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出实际攀爬路线,同时计算攀岩者触碰到岩点时的岩点受力时间到最后的岩点受力时间,以得出该攀岩者完成攀岩墙的攀爬的时间。通过攀岩运动的相关数据信息化、可视化,以便于更多人员参与到攀岩运动中。
实施例三:其中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步骤S2不同,其中采集装置包括:力传感器和3D空间相机,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接收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情况以及3D空间相机采集的岩壁相关数据;
步骤S22:根据3D空间相机采集的岩壁相关数据建立攀岩墙3D实景模型。
通过3D空间相机采集攀岩墙的具体形状和岩点的分布位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将实际拍摄到的攀岩墙和岩点的分布情况得出攀岩墙3D模型,同时根据力传感器采集的岩点的受力情况,通过岩点受力情况计算出的攀爬线路在根据3D空间相机采集形成的攀岩墙3D模型上显示出来。通过3D空间相机采集到攀岩墙形状和岩点位置以计算出攀岩墙3D模型,以便于
实施例四:参照图5和图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攀岩墙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坐标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攀岩采集装置于攀岩墙的岩壁和岩点上;
步骤S2’:根据预先存储的攀岩墙建设工程的建设数据建立岩壁3D模型和岩点空间坐标数据库;
步骤S3:计算并显示出攀爬线路以及将实际攀爬路线记录。
首先,攀岩墙表面的岩点安装位置等间距分布,然后根据攀岩墙建设工程建设数据,在系统中先建立岩壁3D模型和岩点空间位置数据库,当岩点上的力传感器检测到攀岩者触碰时得出的岩点空间位置的坐标。如图。。所示,岩点是等间距安装且分布均匀,建立对应的0-XY平面,且0点为原点,原点的坐标值为(0,0),相邻两点的横向、纵向为等间距且间距大小的单位为1。如图6所示,建立三维空间坐标,原点坐标为(0,0,0),岩壁任意一安装位置点A的平面坐标为(X,Y),空间坐标为(X,Y,Z),且zOx平面与yOz平面夹角α,yOz平面倾角β,α≠0°、β≠0°时,x=sin|90-α|(sinβY),y=cos|90-α|X,z=cosβY;α=0°,β=0°,x=0,y=X,z=Y。由此计算出岩点的位置,以便于简易攀岩墙3D模型建立,且可简易计算攀岩墙的上攀爬线路,有利于攀岩者根据攀岩爬线路进行攀爬。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攀岩采集装置于攀岩墙的岩壁和岩点上;
步骤S2:通过所述攀岩采集装置采集的岩壁和岩点上的攀岩数据,并根据所述攀岩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攀岩壁3D模型;
步骤S3:根据所述攀岩数据计算出攀爬线路并在所述攀岩壁3D模型中显示对应的攀爬线路,记录最终的实际攀爬线路;
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攀岩墙的岩壁上安装用于感应岩壁节点的空间位置的第一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岩壁节点位置并形成岩壁节点位置信号,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为姿态传感器;
步骤S12:在攀岩墙的岩点上安装用于感应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的第二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岩点空间位置并形成岩点空间位置信号,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为姿态传感器;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岩点的受力情况并形成受力情况信号;
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接收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输出的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以及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和岩点受力次数;
步骤22:分析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连接相邻位置的岩壁节点建立岩壁3D模型,抽取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中与第二检测装置对应的岩点3D模型,通过岩壁3D模型和岩点3D模型建立整体攀岩墙3D模型;
所述步骤S3包括:
通过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岩点受力次数以判断出攀岩者正处于攀岩墙3D模型中对应的岩点空间位置,同时根据攀岩者目前处于的攀岩墙的岩点空间位置和受力方向会计算出目前攀岩者最近的岩点,同时计算出目前最近的岩点也通过显示器上的攀岩墙3D模型显示出来;
采集装置还包括:3D空间相机,所述步骤S2还包括:
步骤S21:接收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情况以及3D空间相机采集的岩壁相关数据,所述岩壁相关数据包括攀岩墙形状和岩点分布位置;
步骤S22:根据所述攀岩墙形状和所述岩点分布位置建立攀岩墙3D实景模型,以基于所述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情况和所述攀岩墙3D实景模型得到攀爬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攀岩数据包括: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以及岩点受力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根据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岩点受力次数,标记对应岩点3D模型中的岩点,在对应的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出攀爬线路;
步骤S32:记录实际攀爬线路,并在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实际攀爬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替为步骤S2’,
步骤S2’:根据预先存储的攀岩墙建设工程的建设数据建立岩壁3D模型和岩点空间坐标数据库。
5.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攀岩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攀岩墙上岩壁与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
3D模型建立装置,用于根据岩壁节点位置和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建立整体攀岩墙3D模型;
线路规划装置,用于根据岩点的受力情况在对应的攀岩墙3D模型上输出攀爬规划线路;
所述攀岩采集装置包括:
在攀岩墙的岩壁上安装用于感应岩壁节点的空间位置的第一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岩壁节点位置并形成岩壁节点位置信号,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为姿态传感器;
在攀岩墙的岩点上安装用于感应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的第二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岩点空间位置并形成岩点空间位置信号,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为姿态传感器;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岩点的受力情况并形成受力情况信号;
所述攀岩采集装置还包括:3D空间相机,用于采集岩壁相关数据,所述岩壁相关数据包括攀岩墙形状和岩点分布位置;
所述3D模型建立装置包括:
接收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输出的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以及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和岩点受力次数;
分析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连接相邻位置的岩壁节点建立岩壁3D模型,抽取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中与第二检测装置对应的岩点3D模型,通过岩壁3D模型和岩点3D模型建立整体攀岩墙3D模型;
所述线路规划装置包括:
通过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岩点受力次数以判断出攀岩者正处于攀岩墙3D模型中对应的岩点空间位置,同时根据攀岩者目前处于的攀岩墙的岩点空间位置和受力方向会计算出目前攀岩者最近的岩点,同时计算出目前最近的岩点也通过显示器上的攀岩墙3D模型显示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析记录装置,分析记录装置用于记录实际攀爬线路。
CN201910924905.0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Active CN110750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4905.0A CN110750878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4905.0A CN110750878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0878A CN110750878A (zh) 2020-02-04
CN110750878B true CN110750878B (zh) 2024-04-16

Family

ID=6927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4905.0A Active CN110750878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0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8865B (zh) * 2021-03-31 2022-07-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攀爬线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6188A (zh) * 2016-06-28 2016-11-09 王勇 攀岩模拟定线方法及其系统
CN106448277A (zh) * 2015-08-06 2017-02-22 Pdk有限公司 基于交互式岩壁的模拟攀岩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10124287A (zh) * 2019-05-27 2019-08-16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攀岩对称训练检测方法及训练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01374A0 (fi) * 2000-06-09 2000-06-09 Arcus Software Oy Menetelmä tiedonsiirtokapasiteetiltaan ja muistikapasiteeltitaan rajoitetun työaseman käyttäjän reittiopastus kolmiulotteisen mallin avulla
US10250792B2 (en) * 2015-08-10 2019-04-02 Platypus IP PLL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videography, and control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8277A (zh) * 2015-08-06 2017-02-22 Pdk有限公司 基于交互式岩壁的模拟攀岩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06096188A (zh) * 2016-06-28 2016-11-09 王勇 攀岩模拟定线方法及其系统
CN110124287A (zh) * 2019-05-27 2019-08-16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攀岩对称训练检测方法及训练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0878A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0759B (zh) 一种动态交互的城市观景视廊识别与规划模拟方法
CN103455657B (zh) 一种基于Kinect的现场作业仿真方法及其系统
CN105700525B (zh) 基于Kinect传感器深度图机器人工作环境不确定性地图构建法
CN107122048A (zh) 一种动作评估系统
CN102500094A (zh) 一种基于kinect的动作训练方法
US931795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ixed reality contents for learning through story-based virtual experience
US200502655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tion visualizer
CN108596148B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建筑工人劳动状态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1553229B (zh) 基于三维骨骼与lstm的工人动作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750878B (zh) 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CN106371061B (zh) 定位信息建立方法及空间定位方法
CN107256082B (zh) 一种基于网络一体化和双目视觉技术的投掷物弹道轨迹测算系统
CN108376198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人群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3198166B (zh) 一种跳远检测方法与检测装置
CN109163696A (zh) 一种边、滑坡变形破坏模式的预测判别新方法及新装置
CN113124797B (zh) 一种基于可调节底板的液压支架群位姿模拟系统
CN109191498A (zh) 基于动态记忆和运动感知的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448279A (zh) 一种舞蹈教学互动体验方法及系统
CN109189217A (zh)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工程验收模拟方法
CN107066975A (zh) 基于深度传感器的视频识别与跟踪系统及其方法
CN111768361B (zh) 地下空间品质评价及其可视化呈现方法及系统
CN105354812A (zh) 基于多Kinect协同的深度阈值分割算法识别轮廓交互方法
CN106941580A (zh) 基于单一探测镜头实现教师学生自动跟踪的方法和系统
CN114232698A (zh) 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9726916A (zh) 一种适用于公路全寿命周期智能健康监测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