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8906B -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8906B
CN110738906B CN201910876040.5A CN201910876040A CN110738906B CN 110738906 B CN110738906 B CN 110738906B CN 201910876040 A CN201910876040 A CN 201910876040A CN 110738906 B CN110738906 B CN 110738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put end
output end
simulation system
centr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60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8906A (zh
Inventor
王广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Fengm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Fengm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Fengm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Fengm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60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8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8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8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8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8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1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包括5G仿真系统,所述5G仿真系统的输入端与控制端的输入端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与接收端实现双向连接,所述5G仿真系统与加密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与大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所述5G仿真系统包括中央控制中心,所述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涉及网络仿真系统技术领域。该网络仿真系统,通过5G仿真系统的输入端与控制端的输入端连接,实现5G业务从端到端的每个业务都可以清晰展示,并可以回溯,动态播放,通过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系统安全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了解,加深记忆便于学员的后期自我完善。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仿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仿真是进行网络技术研究的一种基本手段,在新技术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网络系统的实现往往是代价较高或是不现实的,网络仿真是进行网络技术研究的一种基本手段,在新技术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网络系统的实现往往是代价较高或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仿真就成了最佳可供选择的测试、评估和验证手段之一,本文对当前若干主流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价,并对两款主流的网络仿真软件Opnet和NS2进行了用例对比分析,最后对各种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了总结,网络仿真也被称为网络模拟,因为对各种网络仿真过程来说,其中也有“模拟”的含义,即,网络仿真既可以取代真实的应用环境得出可靠的运行结果和数据,也可以模仿一个系统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和特征,顾名思义,网络模拟,就是用计算机程序对通信网络进行模型化,通过程序的运行模仿通信网络的运行过程,网络仿真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全新的模拟实验机理使其具有在高度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得到高可信度结果的特点,二、网络仿真的预测功能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比拟的;三、使用范围广,既可以用于现有网络的优化和扩容,也可以用于新网络的设计,而且特别适用于中大型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四,初期应用成本不高,而且建好的网络模型可以延续使用,后期投资还会不断下降。
仿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教学提供了较多的便利,可以使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但是现有的仿真教学在实际传输中,相互传输的速度较慢,耽误了较多的时间,而且教学内容进行展示的时候,都是控制者进行控制,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一次性的查看,不能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记忆,降低了仿真教学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仿真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仿真教学在实际传输中,相互传输的速度较慢,耽误了较多的时间,而且教学内容进行展示的时候,都是控制者进行控制,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一次性的查看,不能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记忆,降低了仿真教学的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包括5G仿真系统,所述5G仿真系统的输入端与控制端的输入端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与接收端实现双向连接,所述5G仿真系统与加密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与大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所述5G仿真系统包括中央控制中心,所述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部署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动态播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场景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演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仿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仿真模块的输出端与备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系统安全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系统安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分析结果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析结果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包括机房、展示模块和操作模块,所述部署单元的输出端与机房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端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处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参数采集模块,所述参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参数整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参数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参数排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用户登录模块包括账号输入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
优选的,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参数编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与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双向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仿真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网络仿真系统,通过5G仿真系统的输入端与控制端的输入端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与接收端实现双向连接,5G仿真系统与加密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与大数据库实现双向连接,5G仿真系统包括中央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部署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动态播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场景生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演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仿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仿真模块的输出端与备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采用5G网络进行数据之间的相互传输,提高了传输之间的速度,提高了传输的效率,实现5G业务从端到端的每个业务都可以清晰展示,并可以回溯,动态播放。
(2)、该网络仿真系统,通过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系统安全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系统安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分析结果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分析结果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接收端包括机房、展示模块和操作模块,部署单元的输出端与机房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端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处理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参数采集模块,参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参数整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参数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参数排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户登录模块包括账号输入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参数编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处理中心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与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双向连接,可以展现5G应用从终端到业务流经的各个网元的现实场景,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了解,加深记忆便于学员的后期自我完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5G仿真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端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AI算法的流程简图;
图5为本发明的AI算法公式。
图中:1-5G仿真系统、11-中央控制中心、12-部署单元、13-数据接收模块、14-动态播放模块、15-场景生成模块、16-演示模块、17-仿真模块、18-备份模块、19-系统安全检测模块、110-分析结果输出模块、2-控制端、21-数据采集单元、211-参数采集模块、212-参数整理模块、213-参数排序模块、22-处理中心、23-用户登录模块、231-账号输入模块、232-身份验证模块、24-参数编辑模块、25-输入单元、26-控制单元、27-无线通讯模块、3-接收端、31-机房、32-展示模块、33-操作模块、4-加密模块、5-大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包括5G仿真系统1,可以展现5G应用从终端到业务流经的各个网元的现实场景,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了解,加深记忆便于学员的后期自我完善,5G仿真系统1的输入端与控制端2的输入端连接,采用5G网络进行数据之间的相互传输,提高了传输之间的速度,提高了传输的效率,实现5G业务从端到端的每个业务都可以清晰展示,并可以回溯,动态播放,控制端2包括数据采集单元21,数据采集单元21包括参数采集模块211,参数是5G网络概览图,参数采集模块211的输出端与参数整理模块212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参数整理模块212的输出端与参数排序模块213的输入端连接,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与用户登录模块23的输出端连接,用户登录模块23包括账号输入模块231和身份验证模块232,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与参数编辑模块24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与输入单元25的输出端连接,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26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22与无线通讯模块27实现双向连接,无线通讯模块27是基于GPRS网络研发的数据通讯产品,多安装在监控子站,监控子站现场设备通过GPRS模块和监控中心互联,远程传输数据,实现监控子站与监控中心的通信,该模块已行销全国,广泛用于水利、石油、热力、环保、电力等行业,数据采集单元21的输出端与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1与接收端3实现双向连接,接收端3包括机房31、展示模块32和操作模块33,部署单元12的输出端与机房31的输入端连接,5G仿真系统1与加密模块4实现双向连接,加密模块4是对数据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防止数据的丢失,防止被恶意者侵入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5G仿真系统1与大数据库5实现双向连接,5G仿真系统1包括中央控制中心11,中央控制,智能化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应用于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厅、指挥控制中心、智能化家庭等,用户可用按钮式控制面板、计算机显示器、触摸屏和无线遥控等设备,通过计算机和中央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投影机、展示台、影碟机、录像机、卡座、功放、话筒、计算机、笔记本、电动屏幕、电动窗帘、灯光等设备,也可将几个独立的中央控制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成为网络化的中央控制系统,可实现资源共享、影音互传和相互监控,协同控制计算机、影碟机、录像机、视频展台等现代视听设备,并集中控制电动窗帘、灯光、幕布等设备,通过大屏幕投影,营造出一个高清晰、高保真、受控声光背景的现代化多媒体视听教学环境,适合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专题演讲、报告会、演示等,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系统安全检测模块19的输入端连接,系统安全检测模块19对系统的运行安全进行检测,防止系统运行的突然中断或恶意侵害,并且系统安全检测模块19的输出端与分析结果输出模块110的输入端连接,分析结果输出模块110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入端与数据接收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部署单元12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动态播放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场景生成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演示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仿真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仿真模块17是仿真各个网元间的协议流程,仿真模块17的输出端与备份模块18的输入端连接,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在5G机房中,使用AI算法对用户的业务建模,将用户的无线环境参数和可能发生的业务行为进行关联,训练出相关的模型,控制端中的用户登录模块进行使用者的账号登录,通过身份验证模块之后就可以进行使用,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5G应用从终端到业务流经的各个网元的现实场景的参数进行采集,采集的参数为5G网络概览图,然后将采集的参数传输至参数整理模块中进行整理,再利用参数排序模块对参数按照5G应用从终端到业务流经的各个网元的现实场景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参数传输至处理中心中,参数编辑模块对整理好的参数进行编辑处理,输入单元输入控制者需要操作的命令,并通过控制单元完成指令,处理中心将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至5G仿真系统中,数据接收模块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并传输至中央控制中心,仿真模块仿真各个网元间的协议流程,并通过备份模块进行备份,根据5G仿真系统中的部署单元将5G网络概览图和各个机房间的逻辑进行连接跳转,动态播放模块实现排序后的参数进行动态播放,可以清晰的进行展示,演示模块将整个流程进行演示,场景生成模块可以实现立体化的展示,接收端中的展示模块可以进行多个模式的展示,通过操作模块进行数据的回溯,自助进行学习,中央控制中心将各个数据保存在大数据库中,加密模块对整个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系统仿真阶段,通过用户设置仿真当前用户的位置,小区运行情况,核心网运行情况,推算出一些固定的参数,包括小区的功率,用户选择的切片,业务路径等,通过这些输入使用AI算法训练好的模型,推算出用户可能的业务路径,比喻在某个环节发生的掉包或者给出当前业务的指标比喻抖动,速率等,以到达更加真实的业务仿真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包括5G仿真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5G仿真系统(1)的输入端与控制端(2)的输入端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1)与接收端(3)实现双向连接,所述5G仿真系统(1)与加密模块(4)实现双向连接,并且5G仿真系统(1)与大数据库(5)实现双向连接,所述5G仿真系统(1)包括中央控制中心(11),所述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入端与数据接收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部署单元(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动态播放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场景生成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演示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仿真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仿真模块(17)的输出端与备份模块(18)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端(2)包括数据采集单元(21),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1)的输出端与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1)包括参数采集模块(211),所述参数采集模块(211)的输出端与参数整理模块(212)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参数整理模块(212)的输出端与参数排序模块(213)的输入端连接;
采集的参数为5G网络概览图,采集的参数传输至所述参数整理模块(212)中进行整理,再利用所述参数排序模块(213)对所述参数按照5G应用从终端到业务流经的各个网元的现实场景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参数传输至所述处理中心(22)中,参数编辑模块(24)对整理好的参数进行编辑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出端与系统安全检测模块(19)的输入端连接,并且系统安全检测模块(19)的输出端与分析结果输出模块(1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析结果输出模块(110)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中心(11)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3)包括机房(31)、展示模块(32)和操作模块(33),所述部署单元(12)的输出端与机房(31)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与用户登录模块(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用户登录模块(23)包括账号输入模块(231)和身份验证模块(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与参数编辑模块(24)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与输入单元(25)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中心(22)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26)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处理中心(22)与无线通讯模块(27)实现双向连接。
CN201910876040.5A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Active CN110738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6040.5A CN110738906B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6040.5A CN110738906B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8906A CN110738906A (zh) 2020-01-31
CN110738906B true CN110738906B (zh) 2022-05-17

Family

ID=69267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6040.5A Active CN110738906B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8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2570B (zh) * 2020-04-01 2021-09-17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云端5gc通信实验教学系统及教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88060B1 (ko) * 1998-11-06 2001-05-02 이계철 전화통신망 성능평가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0407664C (zh) * 2005-01-13 2008-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元仿真测试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1662392A (zh) * 2008-08-29 2010-03-03 北京大学 一种获得实时业务主观效果的网络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2104503B (zh) * 2009-12-21 2013-04-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的传输流量仿真方法及设备
CN101867505B (zh) * 2010-06-25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仿真方法和装置
WO2013098830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Yogesh Chunical Ratho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portable, customize, contextual, unified and integrated network(s).
CN103634154B (zh) * 2013-12-17 2016-08-17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状态的模拟系统及其模拟方法
CN104699476A (zh) * 2014-07-01 2015-06-10 北京邮电大学 仿真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81114B (zh) * 2016-03-29 2018-11-02 浪潮天元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网络的拓扑系统及其呈现方法
CN106817249B (zh) * 2016-12-20 2020-04-28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Fc-ae-1553仿真通信演示系统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07947988A (zh) * 2017-11-28 2018-04-20 华信塞姆(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通信网络仿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8906A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4413B (zh) 一种网络远程教学方法
US11151892B2 (en) Internet teaching platform-based following teaching system
CN103632581B (zh) 电能量采集终端调试运维模拟仿真方法
CN106485969A (zh) 一种在线教学系统与方法
CN104332075A (zh) 一种基于b/s架构的列控半实物仿真培训系统及方法
CN110310530B (zh) 基于环幕互动的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仿真培训全息教师系统
CN110517554A (zh) 一种钢琴在线教学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教学终端
CN106355968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日语教学系统
Luallen et al. Developing a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control systems cybersecurity curriculum
CN108898912A (zh) 基于云技术的电网调度员培训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0738906B (zh) 一种网络仿真系统
CN107507111A (zh) 一种网络在线授课防盗录系统及其方法
CN108847075A (zh) 一种远程教育系统及教育方法
Jourjon et al. From Learning to Researching: Ease the Shift through Testbeds
Neto et al. Remote educational experiment applied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rieu et al. GE3D: A virtual campus for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Pottebaum et al. Taxonomy of IT support for training emergency response & management.
Mercier et al. Interactivity in a large clas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CN107564394B (zh) 一种智能交通实验教学沙盘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6710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教学平台
Skipton et al. Moving from dumb to smart classrooms: Technology op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Maly et al. Cre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user behavior in ambient intelligent environment
Hashem et al. Low-Cost Cloud SCADA System Proposed for Education Purposes
Su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Multimedia Devices in the Current College Vocal Music Guiding from the Long Distance Sign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CN113421472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电力实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