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8875A - 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8875A
CN110738875A CN201911047683.5A CN201911047683A CN110738875A CN 110738875 A CN110738875 A CN 110738875A CN 201911047683 A CN201911047683 A CN 201911047683A CN 110738875 A CN110738875 A CN 110738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user
feedback
team
le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76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彩霞
蒋洪亮
李红
王明秋
覃伟
成六三
朱朝霞
刘鸿燕
裴灵
张茂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110476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8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8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887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教学培训平台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包括:资源补充子系统,预设有资源阈值,所述资源补充子系统用于获取资源图谱,并计算资源图谱下任意资源节点的资源量,当资源量低于资源阈值时,生成所述资源节点的资源收集任务,并根据所述资源节点向发布用户发布资源收集任务;资源反馈子系统,用于获取学习用户反馈的资源问题,并将资源问题反馈给资源的发布用户,并根据发布用户对资源问题的反馈信息对资源进行更新。采用本方案能够促使发布用户收集资源量较少的资源节点的资源,以丰富资源库中存储的资源。

Description

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培训平台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家落实高职扩招政策,在加大招生量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以及如何提高人才质量。同时,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更加促进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在考虑提升专业质量的同时,也应当考虑扩大专业的辐射面,向辐射的专业群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发展方向。为了满足专业及辐射的专业群的需求,我们开发了一种综合应用云平台,能够为教师、学生、企业用户、社会学习者等不同层次的需求者提供服务,帮助其提升专业知识。
综合应用云平台建立的基础为资源库,资源库中资源的收集依赖于云平台的合作方,以及使用云平台的用户,通过合作方提高大量资源,通过用户上传零散资源进行补充,从而丰富资源库。但是由于合作方、用户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上传的资源并不存在关联,这也就意味着资源库中各节点的资源量不同,极有可能出现某些节点的资源量较低,无法为需求者提供有效服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能够促使发布用户收集资源量较少的资源节点的资源,以丰富资源库中存储的资源。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包括:
资源补充子系统,预设有资源阈值,所述资源补充子系统用于获取资源图谱,并计算资源图谱下任意资源节点的资源量,当资源量低于资源阈值时,生成所述资源节点的资源收集任务,并根据所述资源节点向发布用户发布资源收集任务。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对于常见的资源可能上传的次数较多,对应的资源量较多,对于不常见的资源,其上传的次数较少,对应的资源量也较少。由于资源是由不同的发布用户上传的,发布用户也不知道资源库中各种资源的资源量,对于较少的资源,我们也应该进行补充,丰富资源库。
通过资源补充子系统获取资源图谱,资源图谱为一个总方向下的资源分布图,其中记录有一级资源、二级资源、三级资源,一级资源为刚入门的基础知识,适合新人;二级资源为中级资源,适合有所涉猎,但不精通的人群;三级资源为深度资源,适合掌握相关知识想要进一步学习的人群,可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并为不同等级资源建立联系形成的图谱。对资源图谱中任意资源节点的资源量进行统计,当某一资源节点的资源量低于资源阈值时,生成该资源节点的资源收集任务,并根据资源节点向发布用户发布资源收集任务,发布用户即为上传资源的用户。
资源阈值可由云平台开发者进行设定,也可由资源库的管理者进行设定,当资源量低于资源阈值时,说明该资源节点的资源过少,需要对该资源节点的资源进行丰富,因此根据该资源节点发布资源收集任务。通过发布资源任务促使发布用户对该资源节点对应的资源进行收集,从而丰富该资源节点的资源,进而丰富资源库,获得信息更为完成的资源库。
进一步,所述资源补充子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节点获取对应的节点等级,并根据节点等级获取发布等级,向满足发布等级的发布用户发布资源收集任务。
有益效果:不同的资源拥有不同的资源等级,资源等级也代表资源所属节点的节点等级,不同发布用户也拥有不同的用户等级,节点等级与用户等级对应,例如二级用户能够查看一级资源、二级资源。根据节点等级获取发布等级,满足发布等级的发布用户为发布用户的用户等级高于发布等级,向高等级的发布用户发布资源收集任务,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资源。
进一步,所述资源补充子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节点获取对应的节点等级,并获取资源等级高于节点等级的资源的发布用户,向发布用户推送资源收集任务。
有益效果:不同的资源拥有不同的资源等级,资源等级也代表资源所属节点的节点等级,获取资源等级高于节点等级的资源的发布用户,向发布用户推送资源收集任务。能够发布高等级资源的发布用户,其资源的水平较高,通过对已发布高等级的资源的发布用户推送资源收任务,从而获取质量更高的资源。
进一步,还包括:
资源反馈子系统,用于获取学习用户反馈的资源问题,并将资源问题反馈给资源的发布用户,并根据发布用户对资源问题的反馈信息对资源进行更新。
有益效果:通过资源反馈子系统获取学习用户反馈的资源问题,例如资源不全、资源有误等,学习用户为获取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学习的用户,当然同一用户可以既为发布用户,也为学习用户。将学习用户反馈的资源问题反馈给该资源的发布用户,由发布用户对资源进行更新,资源的发布用户对于资源更了解,由其对资源进行更新,确保资源整体内容的连贯性。
进一步,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预设有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还用于对学习用户的在线时长进行统计,获取在线总次数、每次在线时长、在线总时长,并获取所述学习用户的注册时长,当每次在线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记录一次有效时长,统计有效时长的次数作为有效次数,当有效次数与在线总次数的比例达到比例阈值时,将所述学习用户标记为第一合格用户;还用于根据在线总时长和注册时长计算出平均时长,当平均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学习用户标记为第二合格用户;
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还用于统计被标记为第一合格用户和/或第二合格用户的学习用户生成反馈名单。
有益效果:为有效的云平台进行管理,需对学习用户的状态进行统计,第一合格用户为每次登录后在线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的次数较多的学习用户,说明第一合格用户充分规划时间,能够在每次登录后都进行有效的学习。第二合格用户为注册后的平均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的学习用户,说明第二合格用户可能每天都坚持进行学习,或者对时间进行规划后,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长时间的有效学习。第一合格用户和第二合格用户为使用率较高或使用次数较为集中的学习用户,这样的学习用户才能反馈出有效的信息。因此统计被标记为第一合格用户和/或第二合格用户的学习用户生成反馈名单,便于后续获取更为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
进一步,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预设有反馈时长,并在计时达到反馈时长时,再次重新计时;
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还用于在计时达到反馈时长时,生成反馈收集任务,并根据反馈名单向学习用户推送反馈收集任务,并获取学习用户根据反馈收集任务进行反馈的反馈信息。
有益效果:定期向学习用户询问反馈,从而及时对云平台及资源库进行更新,以提高用户体验感。为保证反馈的准确,向反馈名单中记录的学习用户推送反馈收集任务,从而收集根据反馈收集任务进行反馈的反馈信息,进而对云平台或资源库进行更新,提升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还包括:
团队培养子系统,用于对教学资源进行权限设置,并为用户赋予用户权限,还用于获取用户的意向行业和意向企业,根据意向行业和意向企业获取行业基础测试题和企业基础测试题对用户进行测试,并在测试生成的初试成绩达标时,对用户权限进行升级。
有益效果:通过团队培养子系统对企业上传的教学资源设置资源查看权限,并对用户设置用户权限,在用户权限满足资源查看权限的用户才能进行查看,通过针对性的开放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帮助。
进一步,所述团队培养子系统还用于获取初试成绩达标的用户生成培养名单,并根据培养名单组建若干学习团队。
有益效果:通过测试选取人才,将初试成绩达标的用户作为企业培养人才,并组建学习团队,以培养用户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进一步,所述团队培养子系统还用于定期向学习团队发布团队任务,并在学习团队完成团队任务时获取团队积分,并在团队积分达到第一积分阈值时,对用户权限进行升级。
有益效果:通过发布团队任务使得学习团队始终保持着不断学习的状态,并通过完成团队任务,获取团队积分以升级用户权限,从而实现获取更多的企业的教学资源。
进一步,所述团队培养子系统还用于获取学习团队的应聘信号时,将同一学习团队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意向企业进行组队应聘。
有益效果:通过组队应聘的方式,为企业输送成熟的团队,避免团队人员之间的磨合期,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减少开发成本,加快研发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实施例一的逻辑框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实施例二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如附图1所示,包括资源补充子系统、资源反馈子系统、数据库、用户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说明用户终端包括发布终端和学习终端,分别由发布用户和学习用户使用,当然发布用户和学习用户也可为同一用户。
资源补充子系统,包括:
资源统计模块,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取资源图谱,并对资源图谱中任意资源节点的资源量进行统计。资源图谱为一个总方向下的资源分布图,在本实施例中,资源谱图记录有三个资源等级,分别为:一级资源、二级资源、三级资源,一级资源为刚入门的基础知识,适合新人;二级资源为中级资源,适合有所涉猎,但不精通的人群;三级资源为深度资源,适合掌握相关知识想要进一步学习的人群,可根据需要进行划分,还为不同等级资源建立联系。
资源标记模块,预设有资源阈值,在本实施例中,资源阈值为500。资源标记模块用于逐一获取资源节点的资源量,并判断资源量是否低于资源阈值,当资源量低于资源阈值时,对该资源节点进行标记;当资源量等于或高于资源阈值时,对下一资源节点进行判断。
用户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标记的资源节点获取该资源节点对应的节点等级,节点等级即为资源等级。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节点等级获取发布等级,并根据发布等级获取用户等级高于发布等级的发布用户,并将发布用户发送给任务发布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根据节点等级获取资源等级高于节点等级的资源,并获取该资源对应的发布用户,并将发布用户发送任务发布模块。
任务发布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获取模块发送的发布用户,并根据标记的资源节点生成资源收集任务,向发布用户推送资源收集任务。向用户等级较高的发布用户或发布过资源等级较高的资源的发布用户推送资源收集任务,从而获取更为准确、质量更高的资源,进而在丰富资源库的同时,获得高质量、高水平的资源库。
学习用户在使用资源库,或者在云平台进行学习时,可能会发现一些资源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学习终端,用于获取学习用户反馈的资源问题,并将资源问题上传至资源反馈子系统。
资源反馈子系统,包括:
主动反馈模块,用于接收资源问题,并根据资源问题对应的资源获取发布用户,将资源问题发送给发布终端。
发布终端,用于显示资源问题供发布用户查看,并获取发布用户对资源问题的反馈信息上传至资源反馈子系统。
主动反馈模块,还用于接收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对资源进行更新。此处的更新指对资源进行修正。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2所示,资源反馈子系统,还包括:
用户统计模块,预设有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比例阈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为1小时,第二预设时长为0.5小时,比例阈值为90%。用户统计模块,用于对学习用户的在线时长进行统计,获取在线总次数、每次在线时长、在线总时长,并获取学习用户的注册时长;当每次在线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记录一次有效时长,统计有效时长的次数作为有效次数,当有效次数与在线总次数的比例达到比例阈值时,将学习用户标记为第一合格用户;还用于根据在线总时长和注册时长计算出平均时长,当平均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学习用户标记为第二合格用户。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统计模块还用于统计被标记为第一合格用户,且被标记为第二合格用户的学习用户生成反馈名单。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统计模块用于统计被标记为第一合格用户,或者被标记为第二合格用户的学习用户生成反馈名单。
计时模块,预设有反馈时长,在本实施例中,反馈时长为30天。计时模块用于在计时达到反馈时长时,再次重新计时。
反馈收集模块,预设有反馈收集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反馈收集数量为1000。反馈收集模块用于在计时模块的计时达到反馈时长时,生成反馈收集任务,并从反馈名单中获取与反馈收集数量相同的数量的学习用户,并向该学习用户发送反馈收集任务。
学习终端,用于显示反馈收集任务供学习用户查看,并获取学习用户对反馈收集任务的收集信息上传至资源反馈子系统。
反馈收集模块,用于接收收集信息,并将收集信息反馈给云平台及资源库的管理者,供管理者对云平台及资源库进行更新。
实施例三
对于不同的资源,应当有不同的权限进行限制,例如一些行业中相对高端的资源或者是企业中相对高端的资源,对于这些资源不能无限制的开放给全部的用户,应当对用户进行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开放。对于企业来说,其提供资源更多的是希望企业有更好的发展、行业有更好的发展,希望所提供的资料能够帮助行业相关的人才实现能力提升,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公司招揽更多的成熟人才。
因此,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企业终端、团队培养子系统,团队培养子系统包括资源权限设置模块、用户权限设置模块、行业测试模块、团队培养模块、团队应聘模块,数据库中还存储有各个行业的行业基础测试题、各企业的企业基础测试题、各企业的培养名单,用户信息还包括团队积分。
企业终端,用于获取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源对应的资源查看权限,并将教学资源和资源查看权限上传至资源权限设置模块。资源查看权限可根据需要设置多级,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说明将资源查看权限定义为权限由低至高的一级权限、二级权限、三级权限。本实施例中的教学资源并不涉及企业的机密,更多的是行业公知的资源和企业内公知的资源,这些资源对于企业而言属于边缘资源,对于不了解行业的用户而言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资源权限设置模块,用于根据资源查看权限对教学资源进行权限设置,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存储。
用户权限设置模块,用于在用户注册或首次登录时,为用户赋予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保存在用户信息中。用户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所在行业或意向行业、所在企业或意向企业、用户权限,当用户注册时,用户权限为零级权限,仅能查看公共资源或者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学习资料等课程学习的资源。
当用户想要或有意向的学习某行业的教学资源时,或者打算就业某行业时,通过用户终端上传用户的就业信号、意向行业和意向企业。
行业测试模块,用于接收就业信号时,根据意向行业和意向企业更新用户信息,并根据意向行业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行业的行业基础测试题,并根据意向企业从数据库中获取该企业的企业基础测试题,根据行业基础测试题和企业基础测试题生成初试考卷反馈给用户终端。其中行业基础测试题和企业基础测试题包括考题和标准答案。
用户终端,用于获取用户对于初试考卷的初试答卷,并将初试答卷上传至行业测试模块。
行业测试模块,用于根据初试答卷和标准答案生成初试成绩,并在初试成绩达标时将该用户推送给意向企业,并将该用户的用户权限提升为一级权限,此处的一级权限指用户能够查看意向企业上传的一级资源,并根据用户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企业的培养名单。
团队培养模块,预设有成员数,成员数由企业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将成员数定义为5 人。团队培养模块用于对数据库中的培养名单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培养名单中更新的人数达到成员数时,将更新的5位用户组建为学习团队。即当培养名单中记录有14人时,前 10人分别组建两个学习团队,当培养名单再次更新时,剩余4人与更新的用户组建学习团队。团队培养模块还用于定期向学习团队发布团队任务,并获取学习团队中用户对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在完成团队任务时获取团队积分更新用户信息。
用户权限设置模块,预设有第一积分阈值、第二积分阈值,当团队积分达到第一积分阈值时,用户权限更新到二级权限,当团队积分达到第二积分阈值时,用户权限更新到三级权限,企业可根据资源权限设置第一积分阈值和第二积分阈值。用户权限设置模块还用于在用户信息的团队积分达到第一积分阈值时,对该用户的用户权限进行升级,并在用户信息的团队积分达到第二积分阈值时,对该用户的用户权限再次升级。高等级的用户权限能够查看权限下的所有资源,即二级权限的用户能够查看一级权限和二级权限的资源。
团队应聘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上传的应聘信号时,将同一学习团队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意向企业进行组队应聘。
经过学习团队的培养和合作,为用户建立团队精神,使得学习团队内的用户能够组成一个小型研发团队或开发小组,为后续就业时的团队合作打好基础。同时企业直接招募一个成熟的团队,避免团队人员之间的磨合期,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减少开发成本,加快研发进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补充子系统,预设有资源阈值,所述资源补充子系统用于获取资源图谱,并计算资源图谱下任意资源节点的资源量,当资源量低于资源阈值时,生成所述资源节点的资源收集任务,并根据所述资源节点向发布用户发布资源收集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补充子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节点获取对应的节点等级,并根据节点等级获取发布等级,向满足发布等级的发布用户发布资源收集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补充子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节点获取对应的节点等级,并获取资源等级高于节点等级的资源的发布用户,向发布用户推送资源收集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资源反馈子系统,用于获取学习用户反馈的资源问题,并将资源问题反馈给资源的发布用户,并根据发布用户对资源问题的反馈信息对资源进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预设有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还用于对学习用户的在线时长进行统计,获取在线总次数、每次在线时长、在线总时长,并获取所述学习用户的注册时长,当每次在线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记录一次有效时长,统计有效时长的次数作为有效次数,当有效次数与在线总次数的比例达到比例阈值时,将所述学习用户标记为第一合格用户;还用于根据在线总时长和注册时长计算出平均时长,当平均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学习用户标记为第二合格用户;
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还用于统计被标记为第一合格用户和/或第二合格用户的学习用户生成反馈名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预设有反馈时长,并在计时达到反馈时长时,再次重新计时;
所述资源反馈子系统还用于在计时达到反馈时长时,生成反馈收集任务,并根据反馈名单向学习用户推送反馈收集任务,并获取学习用户根据反馈收集任务进行反馈的反馈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团队培养子系统,用于对教学资源进行权限设置,并为用户赋予用户权限,还用于获取用户的意向行业和意向企业,根据意向行业和意向企业获取行业基础测试题和企业基础测试题对用户进行测试,并在测试生成的初试成绩达标时,对用户权限进行升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团队培养子系统还用于获取初试成绩达标的用户生成培养名单,并根据培养名单组建若干学习团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团队培养子系统还用于定期向学习团队发布团队任务,并在学习团队完成团队任务时获取团队积分,并在团队积分达到第一积分阈值时,对用户权限进行升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团队培养子系统还用于获取学习团队的应聘信号时,将同一学习团队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发送给意向企业进行组队应聘。
CN201911047683.5A 2019-10-30 2019-10-30 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Withdrawn CN110738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683.5A CN110738875A (zh) 2019-10-30 2019-10-30 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683.5A CN110738875A (zh) 2019-10-30 2019-10-30 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8875A true CN110738875A (zh) 2020-01-31

Family

ID=69271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7683.5A Withdrawn CN110738875A (zh) 2019-10-30 2019-10-30 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88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2439A (zh) * 2020-03-12 2020-07-10 郝宏志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培训到课率统计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2439A (zh) * 2020-03-12 2020-07-10 郝宏志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培训到课率统计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402439B (zh) * 2020-03-12 2021-12-28 郝宏志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在线培训到课率统计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cLaughlin Implementation as mutual adaptation: Change in classroom organization
US7930300B2 (en)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CN108492233A (zh) 一种高等职业教育三级预警辅导教学系统
Müller et al. Managing cultural variation in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subculture assessment
CN110738875A (zh) 用于教学云平台的动态监控系统
Suliah et al. Headmaster’s strategy to maximizes using infrastructure and teachers’ role to improve learning qua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
AU2006319731B2 (en)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CN110705919A (zh) 一种教学资源库的综合应用云平台
CN111507692A (zh) 一种学习计划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970994A (zh) 一种自动化的在线实践证据提取方法
Meyen A statewide approach to inservice training for teachers of the mentally retarded
Maidment et al. Promoting research literacy during the social work practicum
Gallagher et al. Generating Traction wit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Lessons from Two Learning Networks.
Lilliesköld et al. Designing, implementing and maintaining a first year project cours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arza Functional feedback: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ntoring
Tappert et al. A Real-World-Projects Capstone Course in Computing: A 15-year Experience
Teixeira et al. Intent and content of a closed facebook group for school-based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structors in california
Wu et al. A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
Allen-Platt et al. Attrition of newly recruited K-12 teachers in Pennsylvania: From 2011/2012 to 2017/2018
Milosheva Developing the Young Workforce evaluation: Evidence synthesis
CN114202299A (zh) 一种员工管理系统
Yan Applica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Computer Professional Courses
Siregar Effectiveness of the Riau Islands Province Plan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gency in Carrying out Priority Activities In the Riau Islands Province
Silver Legal Academics and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wan Training Revol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