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7296A - 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7296A
CN110737296A CN201911069958.5A CN201911069958A CN110737296A CN 110737296 A CN110737296 A CN 110737296A CN 201911069958 A CN201911069958 A CN 201911069958A CN 110737296 A CN110737296 A CN 110737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emitter
thermostatic control
control devic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99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7296B (zh
Inventor
吕洪善
仝海燕
刘玉梅
蒋伟
贾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10699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7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7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7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7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72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30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恒温控制装置主体,通过设计恒温控制模块降低控温误差;同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筒,且收纳筒固定安装于外壳的一侧,所述收纳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收纳筒的顶端设置有保护帽,所述收纳筒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线。本发明的收纳筒和固定座的设置有效的降低了恒温控制装置难以收放线路和固定的情况,当恒温控制装置使用结束后,通过挤压弹簧即可收缩固定,不仅增加了实用性,方便了人员使用,节省了时间,同时减少了线路的损坏和断裂。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恒温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恒温控制装置,是一款用于自动控制温度的仪器,采用微电脑全自动仿智逻辑设计,可编程定时、温度选择,当加热设备温度超过预置的过热保护温度时,温控器自动切断加热设备电源。
现有的恒温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恒温控制误差较大;二是恒温控制装置难以收放线路和固定,不仅复杂而且繁琐,由于恒温控制装置不仅有线路还有磁性头,所以收放起来较为麻烦,且较为耗费时间,如若直接取走则会使得线路断裂,同时恒温控制装置固定较为复杂,不仅浪费了时间,同时增加了工作难度,带来了经济损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通过设计恒温控制模块降低控温误差以及收纳机构用于收放线路和固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恒温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恒温控制装置主体,所述恒温控制装置主体的中间设置有外壳,所述恒温控制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筒,且收纳筒固定安装于外壳的一侧,所述收纳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收纳筒的顶端设置有保护帽,所述收纳筒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线,且导线贯穿于安装座、挤压弹簧与保护帽的内部,所述导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性头,所述挤压弹簧的上端安装有卡圈,所述导线的圆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且卡块位于卡圈的下端。
所述外壳的内部前端通过四组螺钉固定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的上端设置有恒温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器,所述电线的一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恒温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操作按钮与插座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导线的输入端与恒温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过恒温控制模块降低控温误差;所述恒温控制模块包括熔断器F1~F3,变压器T1、T2,三极管Q1~Q4,双基二极管Q5,电阻R1~R11,二极管D1~D4,隔离开关QS1、QS2,电容C1、C2,发热元件EH,三极管Q5~Q7,滑动变阻器R12,稳压二极管D5~D7,可控硅整流器D8,热敏电阻Rt。
优选的,所述恒温控制装置主体的后端设置有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后盖,且后盖设置于外壳的后端,所述后盖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滑槽,所述外壳的一侧对应于固定滑槽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滑柱,且固定滑柱与固定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靠近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弹簧,四组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外壳的后端,靠近所述外壳一侧的限位板上固定安装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的一侧设置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与操作按钮,且操作按钮位于显示屏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中间设置有插座,且插座位于操作按钮的下端,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收纳筒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弹簧,且固定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夹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的收纳机构,能够有效降低恒温控制装置难以收放线路和固定的情况,当恒温控制装置使用结束后,挤压弹簧在弹力作用下收缩,卡圈作用在卡块上带动导线收缩到收纳筒内部,即可实现对导线及磁性头的收缩固定,不仅增加了实用性,方便了人员使用,节省了时间,同时减少了线路的损坏和断裂,减少了经济损失,同时固定座使得恒温控制装置固定较为方便,不仅降低了工作难度,同时减少了恒温控制装置的摔落和损坏,减少了经济成本,降低了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通过设置的拆卸结构,能够使得恒温控制装置拆卸检测更为实用,通过固定滑槽和固定滑柱即可安装固定,不仅简单实用,同时迅速便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减少了特殊工具的实用,使得工作人员更方便的检测和维修恒温控制装置内部,有效的增加了恒温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恒温控制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收纳筒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限位板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后盖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图3中A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挤压弹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外壳的内部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的PCB板上的内部系统框图。
图中:1、外壳;2、电线;3、插头;4、操作按钮;5、插座;6、散热孔;7、磁性头;8、恒温控制装置主体;9、显示屏;10、保护帽;11、固定座;12、固定夹;13、固定弹簧;14、收纳筒;15、挤压弹簧;16、固定滑柱;17、后盖;18、固定滑槽;19、限位板;20、限位弹簧;21、导线;22、安装座;23、卡圈;24、卡块;25、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6-8所示,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中间设置有外壳1,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筒14,且收纳筒14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一侧,收纳筒1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2,安装座2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15,收纳筒14的顶端设置有保护帽10,收纳筒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线21,且导线21贯穿于安装座22、挤压弹簧15与保护帽10的内部,导线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性头7,挤压弹簧15的上端安装有卡圈23,导线21的圆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24,且卡块24位于卡圈23的下端。
为了使得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能够对外界温控装置进行更好的控制,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内部前端通过四组螺钉固定安装有PCB板25,PCB板25的上端设置有恒温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线2的一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恒温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显示屏9、操作按钮4与插座5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导线21的输入端与恒温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恒温控制模块经过导线21及磁性头7分别与温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和制冷机连接,该智能恒温控制装置通过对显示屏9、操作按钮4与插座5进行控制及使用,将控制指令收集至中央处理器,再通过恒温控制模块将恒温控制指令经过导线21及磁性头7传递至外界的恒温装置,进而实现对其进行恒温控制,满足人们的控制使用。
恒温控制模块包括熔断器F1~F3,变压器T1、T2,三极管Q1~Q4,双基二极管Q5,电阻R1~R11,二极管D1~D4,隔离开关QS1、QS2,电容C1、C2,发热元件EH,三极管Q5~Q7,滑动变阻器R12,稳压二极管D5~D7,可控硅整流器D8,热敏电阻Rt。
在恒温控制模块中,所述隔离开关QS1连接有熔断器F1,所述隔离开关QS2连接有熔断器F2,所述隔离开关QS1、QS2的另一端分别接有外接接口,所述变压器T1一侧的顶端连接有熔断器F2,所述变压器T1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熔断器F3,所述熔断器F3的另一端连接有熔断器F1,所述变压器T1的另一侧的顶端连接有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1的另一侧的底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负极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有稳压二极管R6和电阻R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热敏电阻Rt和滑动变阻器R12,所述滑动变阻器R12的滑杆和R12的另一端均与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4,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连接有电阻R3,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3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变阻器R12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7和R8,所述电阻R8与电阻R2相连,所述电阻R7依次与热敏电阻Rt和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所述三级管Q3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7的正极和电阻R5,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双基二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所述双基二极管Q5的发射极还连接有电容C1,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阻R4相连,所述三级管Q4的发射极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6相连,所述双基二极管Q5的第一基极连接有变压器T2一侧的顶端,所述变压器T2一侧的底端依次连接有电容C1、电阻R5,电阻R8和电阻R2,所述双基二极管Q5的第二基极连接有电阻R10,所述电阻R10与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
在恒温控制模块中,所述熔断器F1与发热元件EH的一端相连,所述发热元件EH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1,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有熔断器F2,所述电容C2还连接有双基二极管的一端,所述双基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1和变压器T2另一侧的底端,所述双基二极管D8的控制极和变压器T2的顶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1~D4为硅整流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D5~D7均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电阻R1~R11为1/2W金属膜电阻器。
为了使得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接入电源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电线2,电线2的一侧设置有插头3。
为了更好的操作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9与操作按钮4,且操作按钮4位于显示屏9的下端。
为了使得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散热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1的底端中间设置有插座5,且插座5位于操作按钮4的下端,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孔6。
为了使得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线路收放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纳筒1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12,固定座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弹簧13,且固定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夹12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收纳机构,能够有效降低恒温控制装置难以收放线路和固定的情况,当恒温控制装置使用结束后,挤压弹簧15在弹力作用下收缩,卡圈23作用在卡块24上带动导线21收缩到收纳筒14内部,即可实现对导线21及磁性头7的收缩固定,不仅增加了实用性,方便了人员使用,节省了时间,同时减少了线路的损坏和断裂,减少了经济损失,同时固定座11使得恒温控制装置固定较为方便,不仅降低了工作难度,同时减少了恒温控制装置的摔落和损坏,减少了经济成本,降低了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中间设置有外壳1,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筒14,且收纳筒14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一侧,收纳筒1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2,安装座2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15,收纳筒14的顶端设置有保护帽10,收纳筒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线21,且导线21贯穿于安装座22、挤压弹簧15与保护帽10的内部,导线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性头7,挤压弹簧15的上端安装有卡圈23,导线21的圆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24,且卡块24位于卡圈23的下端。
为了更好的拆卸后盖1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后端设置有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后盖17,且后盖17设置于外壳1的后端,后盖17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滑槽18,外壳1的一侧对应于固定滑槽18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滑柱16,且固定滑柱16与固定滑槽18滑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安装后盖1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靠近外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安装槽的内部均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弹簧20,四组限位弹簧20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板19,且限位板19位于外壳1的后端,靠近外壳1一侧的限位板19上固定安装有垫片,安装好后盖17后,限位板19在限位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垫片挤压后盖17更好的实现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拆卸结构,能够使得恒温控制装置拆卸检测更为实用,通过固定滑槽18和固定滑柱16即可安装固定,不仅简单实用,同时迅速便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减少了特殊工具的实用,使得工作人员更方便的检测和维修恒温控制装置内部,有效的增加了恒温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在使用本发明之前,应先对该装置进行检查,检查无误后便可使用,首先将收纳筒14安装固定,将磁性头7一侧的导线21从收纳筒14和挤压弹簧15中穿过,当使用机器时,只需拉动磁性头7,卡块24卡接在卡圈23上向外拉伸,使得挤压弹簧15受力拉伸,从而可以将磁性头7的距离拉长,当使用结束后,只需松动磁性头7,在挤压弹簧15弹力作用下,卡圈23作用在卡块24上带动导线21收缩到收纳筒14内部,不仅使用简单,同时减少了磁性头7的收放,不仅节约了时间,同时减少了磁性头7的损坏和断裂,减少了经济损失,增加了工作效率;
恒温控制模块经过导线21及磁性头7分别与外界温控装置的温度传感器和制冷机连接,该智能恒温控制装置通过对显示屏9、操作按钮4与插座5进行控制及使用,将控制指令收集至中央处理器,再通过恒温控制模块将恒温控制指令经过导线21及磁性头7传递至外界的恒温装置,进而实现对其进行恒温控制,满足人们的控制使用;
然后将后盖17安装固定,将后盖17两侧的固定滑槽18对准固定滑柱16,然后缓缓向内推动,使得固定滑槽18和固定滑柱16紧密贴合,然后拉动限位板19,垫片离开后盖17,使得限位板19的底端与后盖17分离,当后盖17滑动到外壳1的底端时,松动限位板19,在限位弹簧20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板19上的垫片挤压后盖17,从而将后盖17固定于外壳1的后侧,不仅使用简单,同时拆卸也十分简单,只需拉动限位板19,使得限位弹簧20受力拉伸,从而将限位板19的底端与后盖17一侧的垫片分离,然后滑动后盖17,使得固定滑槽18和固定滑柱16分离即可,不仅拆卸安装较快,节省了时间,同时便于检测和维修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内部,增加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所述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中间设置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收纳筒(14),且收纳筒(14)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一侧,所述收纳筒(1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2),所述安装座(2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15),所述收纳筒(14)的顶端设置有保护帽(10),所述收纳筒(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线(21),且导线(21)贯穿于安装座(22)、挤压弹簧(15)与保护帽(10)的内部,所述导线(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性头(7),所述挤压弹簧(15)的上端安装有卡圈(23),所述导线(21)的圆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24),且卡块(24)位于卡圈(23)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前端通过四组螺钉固定安装有PCB板(25),所述PCB板(25)的上端设置有恒温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器,所述电线(2)的一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恒温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9)、操作按钮(4)与插座(5)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导线(21)的输入端与恒温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后端设置有拆卸机构,所述恒温控制模块包括熔断器F1~F3,变压器T1、T2,三极管Q1~Q4,双基二极管Q5,电阻R1~R11,二极管D1~D4,隔离开关QS1、QS2,电容C1、C2,发热元件EH,三极管Q5~Q7,滑动变阻器R12,稳压二极管D5~D7,可控硅整流器D8,热敏电阻R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开关QS1连接有熔断器F1,所述隔离开关QS2连接有熔断器F2,所述隔离开关QS1、QS2的另一端分别接有外接接口,所述变压器T1一侧的顶端连接有熔断器F2,所述变压器T1一侧的底端连接有熔断器F3,所述熔断器F3的另一端连接有熔断器F1,所述变压器T1的另一侧的顶端连接有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1的另一侧的底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负极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有稳压二极管R6和电阻R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热敏电阻Rt和滑动变阻器R12,所述滑动变阻器R12的滑杆和R12的另一端均与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4,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连接有电阻R3,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3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变阻器R12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7和R8,所述电阻R8与电阻R2相连,所述电阻R7依次与热敏电阻Rt和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所述三级管Q3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7的正极和电阻R5,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双基二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所述双基二极管Q5的发射极还连接有电容C1,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阻R4相连,所述三级管Q4的发射极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6相连,所述双基二极管Q5的第一基极连接有变压器T2一侧的顶端,所述变压器T2一侧的底端依次连接有电容C1、电阻R5,电阻R8和电阻R2,所述双基二极管Q5的第二基极连接有电阻R10,所述电阻R10与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F1与发热元件EH的一端相连,所述发热元件EH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1,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有熔断器F2,所述电容C2还连接有双基二极管的一端,所述双基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1和变压器T2另一侧的底端,所述双基二极管D8的控制极和变压器T2的顶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装置主体(8)的后端设置有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后盖(17),且后盖(17)设置于外壳(1)的后端,所述后盖(17)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滑槽(18),所述外壳(1)的一侧对应于固定滑槽(18)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滑柱(16),且固定滑柱(16)与固定滑槽(18)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弹簧(20),四组所述限位弹簧(20)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板(19),且限位板(19)位于外壳(1)的后端,靠近所述外壳(1)一侧的限位板(19)上固定安装有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9)与操作按钮(4),且操作按钮(4)位于显示屏(9)的下端;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电线(2),所述电线(2)的一侧设置有插头(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端中间设置有插座(5),且插座(5)位于操作按钮(4)的下端,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孔(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筒(1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12),所述固定座(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弹簧(13),且固定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夹(12)固定连接。
CN201911069958.5A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737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9958.5A CN110737296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9958.5A CN110737296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7296A true CN110737296A (zh) 2020-01-31
CN110737296B CN110737296B (zh) 2021-03-09

Family

ID=6927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995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737296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729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41538A (ja) * 1997-06-06 1998-12-22 Original Sangyo Kk 充電器
CN201797584U (zh) * 2010-06-21 2011-04-13 乐荣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耳机线收纳装置的耳机
CN203884491U (zh) * 2014-05-13 2014-10-22 王昆磊 一种排线钓鱼竿
CN205307681U (zh) * 2016-01-15 2016-06-15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使用方便的跳绳
CN108991684A (zh) * 2018-09-28 2018-12-14 郑州莱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电源线收纳盒
CN209545879U (zh) * 2019-04-25 2019-10-25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一种便于安装在教师腰间的英语教学用扩音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41538A (ja) * 1997-06-06 1998-12-22 Original Sangyo Kk 充電器
CN201797584U (zh) * 2010-06-21 2011-04-13 乐荣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耳机线收纳装置的耳机
CN203884491U (zh) * 2014-05-13 2014-10-22 王昆磊 一种排线钓鱼竿
CN205307681U (zh) * 2016-01-15 2016-06-15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使用方便的跳绳
CN108991684A (zh) * 2018-09-28 2018-12-14 郑州莱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电源线收纳盒
CN209545879U (zh) * 2019-04-25 2019-10-25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一种便于安装在教师腰间的英语教学用扩音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7296B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7296B (zh) 一种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CN206350064U (zh) 一种监控摄像头
CN210776348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恒温控制装置
CN207316541U (zh) 兼容安全性及多应用的led灯管
CN211630092U (zh) 一种新型电源适配器
CN208507613U (zh) 一种含有半导体保险丝的保险装置
CN211479679U (zh) 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热装置
CN211580512U (zh) 一种显示屏过温保护及散热保护装置
CN211046741U (zh) 一种防护性可调节式开关电源
CN211792535U (zh)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
CN208754577U (zh) Led恒流驱动温度保护芯片、电路及led灯
CN208445787U (zh) Led恒流驱动温度保护芯片、电路及led灯
CN208190512U (zh) 开关电源和烹饪设备
CN216775334U (zh) 一种电阻柜控制器
CN217643439U (zh) 一种利用反向无线充电蓄能的散热手机壳
CN112350281B (zh) 一种抗电流浪涌电源电路及电源设备
CN210670917U (zh) 一种新型隔离罩
CN220086760U (zh) 一种中压开关柜散热装置
CN209861342U (zh) 一种渐变亮式led的开关电源
CN217115647U (zh) 一种智能充电器
CN217240587U (zh) 一种高压直流电源缓启动装置
CN215006535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网络信息采集装置
CN209782733U (zh) 一种双电源输出的嵌入式触屏灶专用适配器
CN217486823U (zh) 一种集成电路用安全性能高的变换器
CN210432161U (zh) 一种七层共挤肠衣膜生产线的挤出压力自动跟踪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