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6444B - 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6444B
CN110736444B CN201910662319.3A CN201910662319A CN110736444B CN 110736444 B CN110736444 B CN 110736444B CN 201910662319 A CN201910662319 A CN 201910662319A CN 110736444 B CN110736444 B CN 110736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time interval
information
position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23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6444A (zh
Inventor
长谷川幸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36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6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6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6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01C5/06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by using barometr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34Power consump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5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measurements of signals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51Relative 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52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ing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R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S
    • G04R20/00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 G04R20/02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the radio signal being sent by a satellite, e.g. G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电子设备具备:接收部,其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控制部,其根据通过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以预定的第一时间间隔进行定位;通信部,其从外部设备接收通过该外部设备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控制部按照比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从外部设备接收第一时间间隔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并单独地接收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在接收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情况下,在进行了该接收的定时进行定位,根据第二时间间隔以及单独地接收到的高度信息的高度的取得定时,使相互对应的定时的定位的结果与高度信息对应起来。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进行定位的电子设备。通过接收来自4个以上的定位卫星的电波,能够得到水平面内的位置、高度以及当前日期时间。所得到的位置精度根据多个定位卫星相对于电子设备的配置而变化。能够接收电波的定位卫星的位置限于地平线上,因此,通常,高度的位置精度比水平面内的位置精度低,另外,具有根据定位卫星的配置的变化而不规则地波动的情况。
另一方面,已知以下的技术,取得将外部设备的气压传感器得到的气压的测量值换算为高度后的值,与定位结果的水平位置配合使用,由此抑制高度的波动(例如日本的专利文献特开2018-9961号公报)。
但是,为了按照非均匀的间隔适当地取得三维位置,需要在进行定位的电子设备与进行气压测量的外部设备之间使测量定时一致,但如果经常进行通信,则电力消耗增大,造成测量时间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
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电子设备,其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
控制部,其根据通过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以预定的第一时间间隔进行定位;
通信部,其从外部设备接收通过该外部设备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
上述控制部按照比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从上述外部设备接收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与高度有关的上述高度信息,单独地接收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情况下,在该进行接收的定时进行上述定位,根据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及上述单独地接收到的高度信息的高度的取得定时,使相互对应的定时的上述定位的结果与上述高度信息对应起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子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智能手机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A是表示通过智能手机取得的定位数据的例子的图表。
图3B是表示通过电子表取得的高度测量数据的例子的图表。
图3C是表示通过电子表取得的高度测量数据的例子的图表。
图4是表示在智能手机中整合了高度数据而得到的定位数据的例子的图表。
图5是表示位置测量控制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手动测量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自动测量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数据转送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定位结果取得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手动定位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0B是表示自动定位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为一方电子设备(与能够进行定位动作的智能手机对应的外部设备)的电子表4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为另一方电子设备(与取得高度的电子表40对应的外部设备)的智能手机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电子表40具备CPU41(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42(存储部)、振荡电路45、分频电路46、计时电路47、操作接受部51、显示部52、通信部53以及天线A4、测量部54、电力供给部60等。
CPU41是进行各种运算处理来统一控制电子表40的各部动作的处理器。CPU41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2中的程序421,而进行各种控制动作。CPU41进行以下动作:将测量部54的气压传感器测量出的气压的值变换为高度的值来取得高度值。
存储器42向CPU41提供工作用存储器空间,并存储各种数据。存储器42例如包含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RAM被用于CPU41的运算处理,另外存储临时数据。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初始设定以及程序421等。在存储器42中存储高度测量数据422和高度取得设定423。高度取得设定423包含用于将测量部54的气压传感器测量出的气压的值变换为高度的值的表、计算公式以及修正公式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及高度的自动取得模式下的取得间隔以及发送间隔的设定数据等。气压的高度变化曲线能够根据气象状况等变化。因此,为了根据气压取得正确的高度,需要至少在高度取得动作的开始前等,取得已知的高度与该高度下的气压的对应关系并保存为修正值。作为该修正值的取得方法,能够采用由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方法、从外部取得一同使用水平位置和地图数据而得到的结果的方法这样的目前已知的各种方法。高度取得设定423包含这样得到的修正值。
在高度测量数据422中存储高度信息,至少存储取得的高度。如后述那样,在高度测量数据422中,在以预定间隔自动取得高度的情况下,只存储高度数据来作为高度信息,在根据输入操作在任意的定时取得高度的情况下,存储高度数据和当前的时刻数据来作为高度信息。预先决定高度测量数据422的存储器大小,在此,能够按照所确定的数目分别存储自动取得的高度数据、手动取得的高度数据。另外,按顺序地删除经由通信部53向外部设备(此处为智能手机10)发送的高度信息。换言之,在发送到智能手机10之前存储高度测量数据422的高度信息。
振荡电路45产生预定的振荡频率,例如32.768kHz的时钟信号,并输出输出到分频电路46。分频电路46对从振荡电路45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变换为电子表40的各部的动作所需要的频率并输出。通过分频电路46分频后的信号的输出目的地包含计时电路47。
计时电路47对从分频电路46输入的预定频率的信号进行计数来对当前日期时间进行计数并保存。计时电路47所保存的日期时间的格式并不限于通过年月日时分秒表示的日期时间的格式,也可以是对于CPU41等的处理来说恰当合适的格式。
操作接受部51接受来自用户等外部的输入操作,作为输入信号输出到CPU41。操作接受部51例如具备按钮开关、表冠等。另外,操作接受部51也可以具备与显示部52的显示画面重叠设置的触摸屏等。
显示部52根据CPU41的控制而进行显示动作。作为数字显示画面,显示部52例如具备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或者,作为数字显示画面的替代或除了数字显示画面以外,显示部52可以具备通过步进电动机等对指针进行旋转驱动的模拟显示部。
通信部53进行用于经由天线A4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例如进行蓝牙通信(注册商标:Bluetooth)的控制。通信部53发送在高度测量数据422中存储的高度信息。
测量部54在此通过气压传感器进行预定的物理量,即气压的测量,向CPU41输出测量结果(测量值)。作为气压传感器,例如是具有压电体膜,并将其变形量变换为电压值等并进行输出的传感器。测量部54可以具有如下结构:不只是测量气压,如后述那样还进行变换为高度值的处理并将该高度值的数据输出到CPU41。
电力供给部60从电池向电子表40的各部(也可以经由CPU41等间接地向电子表40的各部)以预定的动作电压供给电力。电池61例如具备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等。或者,作为电池61,既可以使用可装卸的干电池或纽扣电池等,也可以具备通过预定的电缆连接电池61由此来进行充电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等。
如图2所示,智能手机10具备CPU11、存储器12、振荡电路15、分频电路16、计时电路17、操作接受部21、显示部22、通信部23和天线A1、电话通信部25和天线A2、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和天线A3、电力供给部30等。
CPU11是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统一控制智能手机10的各部动作的处理器。CPU11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程序121来进行各种控制动作。在所执行的控制动作中包含通过使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动作而进行的定位的控制动作。CPU11可以具备多个核心。另外,CPU11也可以不是单一的,例如可以在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的内部等专门设置定位用CPU。
存储器12向CPU11提供工作用存储器空间,并存储各种数据。存储器12例如包含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RAM被用于CPU11的运算处理,另外存储临时数据。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初始设定以及程序121等。另外,在存储器12中存储有定位数据122和定位设定信息123。定位数据122存储通过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的动作而取得的定位结果。如后述那样,在该定位结果中对应地包含从电子表40取得的高度数据。在定位设定信息123中可以包含定位用的各定位卫星的轨道信息即星历以及历书。另外,在定位设定信息123中可以包含后述的自动取得模式下的取得来自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的定位结果的时间间隔以及取得来自电子表40的测量结果的时间间隔的相关设定。存储器12的一部分,例如定位数据122以及定位设定信息123等的存储区域也可以设置在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内。
程序121包含位置测量应用。该位置测量应用是用于使电子表40与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联动而取得三维位置的程序。位置测量应用既可以根据操作接受部21接受的预定的输入操作而启动,也可以根据来自电子表40的请求而启动。
振荡电路15产生预定的振荡频率的时钟信号,并输出到CPU11、分频电路16。分频电路16对从振荡电路15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变换为智能手机10的各部的动作所需要的频率而输出。通过分频电路16分频后的信号的输出目的地包含计时电路17。
计时电路17对从分频电路16输入的预定频率的信号进行计数,来对当前日期时间进行计数并保存。计时电路17所保存的日期时间的格式并不限于通过年月日时分秒表示的日期时间的格式,也可以是对于CPU11等的处理来说恰当合适的格式。
操作接受部21接受来自用户等外部的输入操作,作为输入信号输出到CPU11。操作接受部21例如具备与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重叠设置的触摸屏等。此外,操作接受部21也可以具备按钮开关等。
显示部22根据CPU11的控制而进行显示动作。作为数字显示画面,显示部22例如具备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等。另外,显示部22也可以具备用于表示预定的状态的LED灯等。
通信部23进行用于经由天线A1与外部的电子设备(在此包含电子表40)之间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例如进行蓝牙通信(注册商标:Bluetooth)的控制。该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规格至少包含电子表40的通信部53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规格。通过通信部23,在智能手机10中能够从电子表40接收高度信息。
电话通信部25经由天线A2与移动电话基站等进行通信,收发电话通信的语音数据以及与因特网连接相关的分组数据等。
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具备接收部261,经由天线A3接收并检测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并进行调谐、解码等处理。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电波的内容取得当前的日期时间等信息,或者进行定位运算来进行当前位置的计算(定位)。
电力供给部30从电池31向智能手机10的各部(也可以经由CPU11等间接地向智能手机10的各部)以预定的动作电压供给电力。电池31例如具备通过预定的电缆进行连接由此来进行充电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等。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使用了2台电子设备(智能手机10和电子表40)的当前位置的取得动作。
在智能手机10中,通过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的动作,进行用于确定三维位置的定位动作。但是,关于高度方向的位置,精度不比水平位置高,特别是常常可产生短时间内的波动。智能手机10向电子表40请求通过测量部54的动作而得到的高度的驱动结果,接收所取得的高度的数据,并与通过定位得到的水平位置的数据进行整合。
在2种动作模式下进行定位和高度的取得。一个动作模式是预先设定的预定的时间间隔(第一时间间隔)下的自动取得模式,另一个动作模式是以下的手动取得模式:在第一时间间隔以外,在通过操作接受部51接受了取得请求(预定的命令)的定时进行高度的取得,以通过智能手机10大致实时地(第二时间间隔以外)转送该取得的高度的结果为触发,即为在智能手机10接收到高度的结果的定时,在智能手机10中进行定位。通过CPU11进行定位动作的控制,通过CPU41进行高度取得的控制。关于预定的时间间隔的设定,例如对于定位设定信息123和高度取得设定423共通地进行设定。在能够变更时间间隔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管理使得定位以及高度的取得的2个设定(定位设定信息123中包含的设定和高度取得设定423中包含的设定)不会不同。
图3是表示通过智能手机10取得的定位数据122的例子。
在定位数据122中,针对定位日期时间分别对应地存储了纬度、经度以及高度。每隔预定的第一时间间隔,在此每隔2分钟,进行定位动作从而存储了各个定位结果。另外,在该定位数据122中,除了每隔2分钟的定位定时的定位结果以外,包含一次(在此为2018年6月30日15点24分35秒(UTC))的定位结果。在定位数据122中,不仅存储这些维度、经度以及高度的值,还可以一并存储表示精度的值,例如用于定位的定位卫星的数量以及DOP(精度衰减:Dilution of Precision)的各值等(可以只是一方也可以包含另一数据)。定位数据122的存储容量通常相对于智能手机10的存储容量足够富余,另外,也可以根据状况,随时地发送到云上的存储器等来进行保存。
图3B以及图3C是表示通过电子表40取得的高度测量数据422的例子的图表。在高度测量数据422中,数据被分为定期地自动取得的自动取得数据、基于输入操作的手动取得数据。在自动取得的情况下,如图3B所示,简单地只将取得的值,即根据测量出的气压值换算出的高度值顺序地存储为排列数据,高度测量数据422中不包含取得时刻。此外,在测量失败的情况下,存储保存表示该情况的值,并非简单地省略该定时的值。
在此,在第二时间间隔的期间,能够顺序地保存比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高度数据的数量多的数量(具体地说为2倍)的30个数据。其中,15个是通常的存储区域,每测量15次(比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进行将高度测量数据422中存储的高度信息转送到智能手机10的动作。剩余的15个是在无法将所存储的15个转送到智能手机10的情况下临时存储的日志数据的区域。在此,在无法转送日志数据的区域和通常的存储区域的数据的情况(超出了高度测量数据422中能够存储的最大数量的高度数据的情况)下,将通常的存储区域的数据覆盖到日志数据的区域来删除旧的数据,即删除已经取得的高度数据,由此确保通常的存储区域。数据的删除可以不用汇总为一次进行,可以在每次取得新的高度时从旧的数据开始按顺序删除、或者按照向前每隔一个数据这样的预定条件按顺序删除。
此外,如果不保存测量时刻自身,则可以在高度测量数据422中,根据需要,一并存储表示测量顺序的编号以及测量结果的误差指标等。另外,在共通的测量间隔(第一时间间隔)可变的情况等下,可以在高度测量数据422中保存根据向操作接受部51的输入操作等而设定的该第一测量间隔的信息。在图3B中,作为排列的最后的要素,设定20分0秒的间隔。或者,在如上述那样在对高度取得设定423和定位设定信息123共通地设定了测量间隔的情况下,可以不在高度测量数据422中另外保存该测量间隔,另外也可以不对高度测量数据422分配用于保存测量间隔的存储容量。
如图3C所示,在手动取得的高度数据的高度信息中包含并保存有测量日期时间。在此,存储最多5次的取得数据。
向智能手机10发送与电子表40取得的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关于转送定时,如上述那样,针对自动取得模式下的取得数据,按照第二时间间隔定期地决定转送定时,针对手动取得模式下的测量数据,大致实时地,即在手动取得高度后迅速地在第一时间间隔以外单独地确定转送定时。将所发送的自动取得模式下的包含高度数据的高度信息确定为从最近的按第一时间间隔的定位动作定时开始按照该第一时间间隔进行追溯而取得的高度信息。这些转送的高度信息对应于与所确定的取得时刻相互对应的定时的定位数据122,被置换为通过定位得到的高度值,或者与该高度值并列地保存。
图4是表示在智能手机10中整合了高度数据而得到的定位数据122的例子的图表。
在此,将图3B、图3C所示的高度数据置换为图3A中的定位结果内的高度(elevation)数据,但无法只根据该定位数据122,判别是否置换了结果。可以在定位数据122中,另外与各日期时间的数据对应地保存表示有无置换的的标志等。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40中执行的位置测量控制处理的CPU41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在操作接受部51从用户等接受了与开始位置测量有关的预定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开始该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当开始了位置测量控制处理时,CPU41进行初始设定,开始与高度测量数据的记录动作有关的处理(步骤S401)。在初始设定中包含测量间隔的设定、气压值与高度值的换算数据的与当前气压对应的修正数据等。在该修正数据的取得中,可以包含在开始位置测量控制处理后由操作接受部51接受的当前位置的高度值的取得。CPU41从测量部54取得气压值,参照高度取得设定423换算为高度值,并存储到高度测量数据422中(步骤S402)。CPU41也可以将取得的高度值显示到显示部52。CPU41经由通信部53使智能手机10启动该智能手机10的程序121中包含的位置测量应用,并进行连接请求(步骤S403)。此外,在智能手机10为主机侧的情况下,在智能手机10的动作相对于电子表40中的产生事件不会大幅延迟的范围内,定期地进行连接(轮询等)。
CPU41对于与位置测量应用的连接,例如判别是否在预定的限制时间内成功(步骤S404)。在判别为连接不成功(失败)的情况下(在步骤S404中“否”),CPU41使显示部52进行错误显示(步骤S421),强制结束记录动作(步骤S422)。然后,CPU41结束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在判别为与位置测量应用的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在步骤S404中“是”),CPU41经由通信部53向智能手机10发送计算并存储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数据。另外,CPU41向位置测量应用请求在智能手机10中联动地进行定位动作(步骤S405)。
CPU41判别与位置测量应用的连接所涉及的通信链路是否已消失(步骤S406)。在判别为已消失的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是”),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21。在判别为没有消失的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否”),CPU41判别是否从智能手机10接收到表示开始了联动定位动作的通知(步骤S407)。在判别为没有接收到通知的情况下(在步骤S407中“否”),CPU4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406。在判别为接收到通知的情况下(在步骤S407中“是”),CPU41切断与智能手机10(位置测量应用)的通信连接(链路)(步骤S408)。
CPU41判别是否通过操作接受部51接受了位置测量的结束命令操作(例如预定的按钮开关的按下操作)(步骤S409)。在判别为接受了结束命令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409中“是”),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5。
在判别为没有到接受结束命令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409中“否”),CPU41判别是否通过操作接受部51接受了手动取得的命令(例如预定的按钮开关的按下操作或预定时间以上的持续按下,即长按操作)(步骤S410)。在判别为已接受的情况下(在步骤S410中“是”),CPU41调出并执行手动测量处理(步骤S411)。此后,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2。在判别为没有接受手动取得的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410中“否”),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2。
当转移到步骤S412的处理时,CPU41根据上次的测量定时和测量间隔的设定,判别是否成为下一次的自动取得的定时(步骤S412)。在判别为成为了自动取得的定时的情况下(在步骤S412中“是”),CPU41调出并执行自动测量处理(步骤S413)。此后,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4。在判别为没有成为下一次的自动取得的定时的情况下(在步骤S412中“否”),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4。此外,即使不是自动取得的定时,CPU41也可以取得测量出的气压值来求出高度,并使显示部52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不将求出的高度值存储保存到高度测量数据422中,显示结束后立即删除即可。
当转移到步骤S414的处理时,CPU41判别从开始记录动作起是否经过了预定的上限测量时间(步骤S414)。该上限测量时间是在电子表40中适当设定的值,例如可以为12小时。另外,关于设定,可以不是小时单位,例如可以决定为定位结果到达预定地点的定时、或者在该定时后自身(电子表40)的移动量(也可以只是水平方向的移动量)持续预定时间为基准量以下的定时等。在判别为没有经过上限测量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414中“否”),CPU4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409。在判别为经过了上限测量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414中“是”),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5。
当从步骤S409、S414的判别处理转移到步骤S415的处理时,CPU41判别是否有没有发送给智能手机10的高度测量数据422(步骤S415)。在判别为有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415中“是”),CPU41调出并执行数据转送处理(步骤S416)。此后,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7。在判别为没有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415中“否”),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7。
当从步骤S415、S416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17的处理时,CPU41向智能手机10输出定位结束命令,结束记录动作(步骤S417)。此外,在进行了数据转送的情况下,CPU41可以在与数据转送处理有关的与智能手机10(位置测量应用)的通信连接的最初或最后等,一并输出定位结束命令。然后,CPU41结束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图6是表示在位置测量控制处理中调出的手动测量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当调出了手动测量处理时,CPU41从测量部54取得气压值,参照高度取得设定423变换计算为高度值,并与测量日期时间一起存储到高度测量数据422中(步骤S441)。CPU41也可以使显示部52显示所取得的高度值。CPU41开始与智能手机10的位置测量应用进行连接(步骤S442)。
CPU41判别与位置测量应用(智能手机10)的通信连接是否成功(步骤S443)。在判别为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在步骤S443中“是”),CPU41将手动高度取得的结果转送到智能手机10,另外,对位置测量应用进行定位动作的请求(步骤S444)。CPU41判别是否从智能手机10接收到数据接收的完成通知(步骤S445),在判别为没有接收到的期间(在步骤S445中“否”),重复进行步骤S445的处理。在判别为接收到接收完成通知的情况下(在步骤S445中“是”),CPU41切断与位置测量应用(智能手机10)的通信链路(步骤S446)。然后,CPU41结束手动测量处理,使处理返回到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此外,在手动取得了高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一定存储为日志。例如,在测量并显示了高度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检测出存储为日志的预定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CPU41可以删除测量出的高度的值和时刻。
在判别为与位置测量应用(智能手机10)的连接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在步骤S443中“否”),CPU41使显示部52进行定位数据的取得错误显示(步骤S451)。CPU41置位与手动取得数据相关的错误标志[1](例如,通过1比特数据设为“1”)(步骤S452),结束手动测量处理,使处理返回到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图7是表示在位置测量控制处理中调出的自动测量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当调出自动测量处理时,CPU41从测量部54取得气压值,参照高度取得设定423变换计算为高度值,并存储到高度测量数据422中(步骤S461)。CPU41也可以使显示部52显示高度值。CPU41判别是否以预定次数在高度测量数据422中存储了数据(步骤S462)。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40中,根据上述高度测量数据422的存储容量,预定次数包含“15”和“30”,并且也可以包含“22”、“26”等。
在判别为没有以预定次数存储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462中“否”),CPU41结束自动测量处理,使处理返回到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在判别为以预定次数存储了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462中“是”),CPU41开始对智能手机10的位置测量应用进行连接(步骤S463)。此外,关于与位置测量应用的连接的开始,可以不是紧接着自动取得之后,而可以是预定的延迟时间之后,但决定为自动测量处理在直到下一次的自动取得为止的期间切实地结束。例如,当在偶数分的0秒的定时进行自动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将与位置测量应用的连接开始设为奇数分的0秒的定时。
CPU41判别连接是否成功(步骤S464)。在判别为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在步骤S464中“是”),CPU41判别是否置位了与自动测量数据的转送有关的错误标志[0](例如,通过1比特置位“1”)(步骤S465)。在判别为已置位的情况下(在步骤S465中“是”),CPU41转送高度测量数据422中的日志数据(上次的未发送数据)(步骤S466)。CPU41将与自动测量数据的转送有关的错误标志[0]设为复位状态(例如,通过1比特设为“0”)(步骤S467)。此后,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68。当在步骤S465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没有置位错误标志[0]的情况下(在步骤S465中“否”),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68。
当转移到步骤S468的处理时,CPU41将高度测量数据422中存储的通常的履历数据(本次的未发送数据)转送到智能手机10(步骤S468)。CPU41判别是否置位了与数据有关的错误标志[1](步骤S469)。在判别为没有置位错误标志[1]的情况下(复位状态,例如错误标志[1]为“0”)(在步骤S469中“否”),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73。
在判别为置位了与手动取得数据有关的错误标志[1]的情况下(在步骤S469中“是”),CPU41通过通信部53,将高度测量数据422中存储的手动数据转送到智能手机10(步骤S470)。CPU41将错误标志[1]设为复位状态(步骤S471)。CPU41判别是否从智能手机10接收到转送数据的接收完成通知(步骤S472)。在判别为没有接收到的期间(在步骤S472中“否”),CPU41重复进行步骤S472的处理。在判别为接收到接收完成通知的情况下(在步骤S472中“是”),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73。
当转移到步骤S473的处理时,CPU41切断与智能手机10的通信链路(步骤S473),删除已转送的高度测量数据422的内容(步骤S474)。然后,CPU41结束自动测量处理,使处理返回到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当在步骤S464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与智能手机10(位置测量应用)的连接不成功(失败)的情况下(在步骤S464中“否”),CPU41使显示部52进行连接错误显示(步骤S476)。CPU41判别本次的预定次数是否是“15”或“30”(步骤S477)。在判别为是“15”或“30”的情况下(在步骤S477中“是”),CPU41使与自动测量数据的转送有关的错误标志[1]为置位状态(步骤S478),在日志数据中使高度测量数据422的通常的履历数据进行移位(步骤S479)。在该移位动作中,可以不是物理地移动存储区域,在该情况下,对日志数据进行设定变更即可。在预定次数为“30”的情况下,删除以前存储的15个日志数据。此外,也可以不是立即删除该前15个日志数据,而是在此后每次取得新的高度值时覆盖一个旧数据来进行删除。此后,CPU41结束自动测量处理,使处理返回到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当在步骤S477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预定次数不是“15”或“30”的情况下(在上述例子中,为“22”、“26”等)(在步骤S477中“否”),CPU41结束自动测量处理,使处理返回到位置测量控制处理。此外,在预定次数只有“15”、“30”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步骤S477的判别处理,接着步骤S476的处理之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478。
图8是表示在位置测量控制处理中调出的数据转送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当调出了数据转送处理时,CPU41开始与位置测量应用(智能手机10)的连接(步骤S481)。CPU41判别与位置测量应用(智能手机10)的连接是否成功(步骤S482)。
在判别为与位置测量应用(智能手机10)的连接成功了的情况下(在步骤S482中“是”),CPU41判别与自动测量数据的转送有关的错误标志[0]是否为置位状态(步骤S483)。在判别为是置位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483中“是”),CPU41将自动测量数据的日志数据转送到智能手机10(步骤S484)。CPU41使错误标志[0]为复位状态(步骤S485),将处理前进到步骤S486。在判别为错误标志[0]不是置位状态(是复位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483中“否”),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86。
当转移到步骤S486的处理时,CPU41将通常的自动测量数据转送到智能手机10(步骤S486)。CPU41判别是否置位了与手动取得数据有关的错误标志[1](步骤S487)。在判别为是置位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487中“是”),CPU41将存储的手动取得数据转送到智能手机10(步骤S488)。CPU41对错误标志[1]进行复位(步骤S489),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490。在错误标志[1]不是置位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487中“否”),CPU4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490。
当转移到步骤S490的处理时,CPU41判别是否从智能手机10接收到转送数据的接收完成通知(步骤S490)。在判别为没有接收到的期间(在步骤S490中“否”),CPU41重复进行步骤S490的处理。
在判别为接收到转送数据的接收完成通知的情况下(在步骤S490中“是”),CPU41切断与位置测量应用(智能手机10)的通信链路(步骤S491)。CPU41删除已转送的数据(步骤S492)。然后,CPU41结束数据转送处理,使处理返回到位置测量控制处理。
当在步骤S482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与位置测量应用(智能手机10)的连接不成功(失败)的情况下(在步骤S482中“否”),CPU41使显示部52进行连接错误的显示(步骤S495)。CPU41判别这在数据转送处理中是否是第一次的连接错误(步骤S496)。在判别为是第一次的错误的情况下(在步骤S496中“是”),CPU41等待预定时间(步骤S497),此后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481。
在判别为不是第一次的错误的情况下(在步骤S496中“否”),CPU41将存储数据全部删除(步骤S499),然后结束数据转送处理,使处理返回到位置测量控制处理。此外,也可以不一定进行数据删除。在该情况下,在下次的位置测量处理的开始时,对高度测量数据422进行初始化。在直到开始下一次的位置测量处理的期间,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等将数据转送到智能手机10。
图9是表示在智能手机10中执行的定位结果取得处理的CPU11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该定位结果取得处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10中执行的位置信息取得方法,根据位置测量应用的动作来执行,对应于来自电子表40的启动请求而启动。
当开始了定位结果取得处理时,CPU11取得从电子表40接收到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数据(步骤S101)。可以使该高度信息的接收定时为高度取得的开始定时,也可以为了与进行定位的定时同步,作为开始定时一并取得该高度的取得定时的信息。CPU11通过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进行定位动作(步骤S102)。CPU11从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取得定位结果(步骤S103)。
CPU11将取得的定位结果与高度数据对应起来(步骤S104)。CPU11经由通信部23向电子表40发送联动开始的通知(步骤S105)。直到步骤S105的处理为止,CPU11从定位设定信息123取得自动定位的定时等的设定。或者,在由电子表40指定了定位间隔时等情况下,应用该指定的定位间隔。
CPU11判别是否从电子表40取得了定位的结束命令(步骤S106)。在判别为取得了结束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06中“是”),CPU1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15。
在判别为没有取得结束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06中“否”),CPU11判别是否从电子表40取得了手动取得的高度数据(步骤S107)。在判别为已取得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是”),CPU11调出并执行手动定位处理(步骤S108:手动定位步骤),此后,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9。在判别为没有取得手动取得的高度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否”),CPU1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09。
当转移到步骤S109的处理时,CPU11根据所设定的定位间隔,判别是否是自动定位的定时(步骤S109)。在判别为是自动定位的定时的情况下(在步骤S109中“是”),CPU11调出并执行自动定位处理(步骤S110:自动定位步骤)。此后,CPU1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11。在判别为不是自动定位的定时的情况下(在步骤S109中“否”),CPU1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11。
当转移到步骤S111的处理时,CPU11判别是否从电子表40接收到与自动测量处理有关的转送数据(步骤S111)。在判别为没有接收到转送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11中“否”),CPU1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06。
在判别为接收到转送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11中“是”),CPU11取得接收到的高度数据(步骤S112:高度取得步骤)。CPU11计算所取得的高度数据的取得定时,并且和与到目前为止得到的定位结果的各取得定时相等的定位结果或最接近的定位结果对应起来(步骤S113:对应步骤)。
CPU11判别是否从联动开始经过了上限测量时间(步骤S114)。该上限测量时间与在电子表40中成为步骤S414的判别处理的基准的上限测量时间相同。在判别为没有经过上限测量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14中“否”),CPU1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06。在判别为经过了上限测量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14中“是”),CPU1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15。
当从步骤S106、S114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15的处理时,CPU11使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的定位动作结束(步骤S115)。在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进行了第一时间间隔的间歇定位的情况下,CPU11可以使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删除临时存储数据等,并切断向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的电力供给。
CPU11判别是否从电子表40接收到转送数据(步骤S116)。在判别为没有接收到的情况下(在步骤S116中“否”),CPU11判别从定位动作结束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S117)。该预定时间对应于最长判断时间(即连接尝试成为超时的时间)2次(上限次数)的时间与步骤S497中的与等待有关的预定时间之间的合计时间,该最长判断时间是电子表40的数据转送处理的步骤S482中的与连接成功与否有关的判断时间。在判别为没有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17中“否”),CPU1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16,试着再次进行接收。在判别为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117中“是”),CPU11结束定位结果取得处理。
当在步骤S116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接收到转送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16中“是”),CPU11取得从电子表40接收到的高度数据(步骤S118)。CPU11计算所取得的高度数据的测量定时,使其与对应的定位结果对应起来(步骤S119)。然后,CPU11结束定位结果取得处理。
图10A是表示在定位结果取得处理中调出的手动定位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图10B是表示在定位结果取得处理中调出的自动定位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10A所示,当调出了手动定位处理时,CPU11使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进行定位动作(步骤S131)。CPU11从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取得一次定位结果(步骤S132)。CPU11判别本次的定位结果的取得定时是否比上次的定位结果的取得定时更接近(即最近)与该手动定位处理对应地取得的高度数据的取得定时(步骤S133)。
在判别为本次的取得定时比上次的取得定时近的情况下(在步骤S133中“是”),CPU11将本次的取得结果与取得的高度值对应起来存储(步骤S134)。然后,CPU11结束手动定位处理,使处理返回到定位结果取得处理。
在判别为本次的取得定时不比上次的取得定时更接近高度取得定时(上次的取得定时更接近)的情况下(在步骤S133中“否”),CPU11与高度值及其测量时刻对应地存储该最近(上次)的定位结果的水平位置(步骤S135)。即,将按照预定的测量间隔自动取得的最近的定位结果的水平位置,作为该自动取得的时间点的数据、手动取得高度时的数据来重复利用。然后,CPU11结束手动定位处理,使处理返回到定位结果取得处理。
另外,当开始了自动定位处理时,如图10B所示,CPU11使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进行定位动作(步骤S151)。CPU11从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取得一次定位结果(步骤S152)。然后,CPU11结束自动定位处理,使处理返回到定位结果取得处理。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10具备:接收部261,其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CPU11,其根据通过接收部261接收到的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按照预定的第一时间间隔(在此为2分钟间隔)进行定位;通信部23,其从该电子表40接收通过作为外部设备的电子表40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CPU11按照比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在此为30分钟间隔),从电子表40接收第一时间间隔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大致实时地单独接收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在接收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情况下,在进行了该接收的定时通过卫星电波接收处理部26进行定位,根据第二时间间隔以及单独接收到的高度信息的高度的取得定时,使相互对应的定时的定位结果和高度信息对应起来。
即,在智能手机10中,通过将自身取得的水平位置与通过其他装置取得的高度值组合起来,得到精度更高的位置的履历。此时,在预先决定了定位以及高度的取得间隔的自动取得模式下,在每个定位定时并非大致实时地从其他装置(电子表40)接收数据,由此降低与通信有关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在不定期地进行的手动取得模式下,大致实时地从电子表40接收高度数据,并以此为触发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抑制高度和水平位置的取得定时的偏差,可长时间稳定且恰当地取得非均匀间隔下的高精度的三维位置。
另外,在按照第二时间间隔接收的高度信息中不包含取得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在单独接收的高度信息中包含取得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即,能够另外计算出定期进行的自动取得模式的高度的取得定时,因此不需要包含并存储在高度信息中或者不需要进行数据发送。由此,能够抑制电子表40的存储器容量,缩短数据的转送时间,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工时。
另外,CPU11从电子表40接收该电子表40的第一时间间隔的与高度取得的开始定时有关的信息,并根据该开始定时来决定第一时间间隔的定位定时。即,根据操作接受部51的接受定时等任意地决定测量的开始定时,因此通过只取得该信息,并在以后根据第一时间间隔等进行计算,能够确定全部的高度的取得定时。由此,不需要特意存储全部的高度取得定时,能够谋求抑制存储器容量、缩短数据的转送时间。
另外,第一时间间隔是可变的,CPU11经由通信部23从电子表40接收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即,能够与移动履历的取得理由、状况等对应地适当地变更第一时间间隔,由此能够取得适当的移动间隔以及移动方向的变化。另外,通过与最初的高度信息一起取得该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能够在智能手机10中,容易地确定此后的高度信息的取得定时和定位的定时。
另外,CPU11使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与根据该高度信息的接收而取得的定位结果的取得定时以及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定位结果的取得定时中的最接近的定时的定位结果对应起来。
即,在手动取得动作的情况下,有可能存在以下的情况:通信连接并非大致实时地成功,最终与该高度的手动取得动作对应地进行了定位的定时相对于高度的取得定时偏离,自动取得模式下的最近的定位定时更接近高度的取得定时。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与更接近的定位结果对应起来,能够进一步提高三维位置的精度。
另外,CPU11在取得了定位结果的取得的结束命令的情况下,通过通信部23接收没有从电子表40接收到的剩余的高度信息,在高度信息的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在预先决定的上限次数以下的范围内,试着再次接收高度信息。即,当在位置测量的结束定时有未转送的高度信息的情况下,可以立即进行发送。另外,即使立即的转送(发送)失败,也可以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试着再次进行转送,由此能够降低发生高度值的取得错误的可能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40具备:测量部54,其测量气压;CPU41,其根据测量出的气压,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高度;存储器42,其将与所取得的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存储为高度测量数据422;通信部53,其向能够进行定位动作的作为外部设备的智能手机10发送所存储的高度信息;操作接受部51,其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
CPU41按照比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通过通信部53发送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在与操作接受部51接受的预定的命令对应的定时取得高度,在第二时间间隔以外向智能手机10发送与该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
这样,在电子表40中,使用气压传感器取得高度,通过适合的定时以及间隔向能够进行定位的智能手机10发送取得高度的信息,因此能够通过容易的测量和处理抑制消耗电力的增大,同时通过智能手机10保存适当的三维位置。另外,在电子表40自身中,几乎不进行与三维位置的生成有关的处理,因此不花费工时。
另外,在存储器42中,作为高度信息,包含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高度而不包含该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并且一直存储到发送给智能手机10为止,作为高度信息,在第一时间间隔以外取得的高度包含该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并且一直存储到发送给智能手机10为止。即,在自动取得的情况和手动取得的情况下,以单个的格式保存高度信息,另外只是在转送各个数据之前临时进行保存,因此能够高效地利用存储器42的有限容量。
在存储器42中,与不包含取得时刻的信息的高度信息对应地存储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CPU41在最初的高度信息的发送时,向智能手机10发送该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
即,特别是在不定期地变更第一时间间隔那样的情况下,将该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保存在存储器42中,并向智能手机10发送一次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由此能够容易地确定全部的高度的取得定时。
另外,存储器42在第二时间间隔的期间,能够存储比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高度的数量更多数量的高度所涉及的高度信息,CPU41在无法向智能手机10发送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高度信息的情况下,在下次与智能手机10通信时,汇总地发送未发送的高度信息。
在移动测量时,在电子表40和智能手机10之间,容易维持能够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连接的状况,即使在暂时产生难以进行与智能手机10的通信的状况的情况下,也不立即删除高度信息,因此能够降低应该与定位结果整合的高度值的消失的可能性。
另外,在存储器42中,在第二时间间隔的期间能够存储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高度的数量2倍以上的数量的高度所涉及的高度信息。即,即使第二时间间隔的通信失败一次,直到下次的连接定时为止,高度信息也不消失,因此能够不增加接收频度地适当地转送高度信息。因此,在该电子表40中,能够抑制电力消耗的增大。另外,只通过稍微增加接收频度,就能够充分降低高度数据消失的可能性。
另外,CPU41在向智能手机10的数据转送不成功,并且所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超出了存储器42中能够存储的最大数量的高度信息的情况下,按照预定的基准从存储器42中删除已取得的高度信息。即,通过不长期持续地保存长时间没有转送的高度信息,能够不增大存储器42的大小而抑制成本和消耗电力。另外,即使通过电子表40取得的高度信息消失,通过智能手机10取得的三维定位的结果自身也还存在,因此不会无法取得三维定位的结果自身。由此,在智能手机10中,虽然精度可能稍微降低,但能够适当地取得当前位置的变化履历自身。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位置信息取得方法是智能手机10的位置信息取得方法,该智能手机10具备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的接收部261、从电子表40接收通过作为外部设备的该电子表40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通信部23。该位置信息取得方法包含:根据通过接收部261接收到的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按照预定的第一时间间隔进行定位的自动定位步骤;按照比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从电子表40接收第一时间间隔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单独地接收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高度取得步骤;在接收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情况下,在进行了该接收的定时进行定位的手动定位步骤;根据第一时间间隔以及单独接收到的高度信息的高度的取得定时,使相互对应的定时的定位结果与高度对应起来的对应步骤。
如此,高效且恰当地使能够得到高精度的高度信息的电子表40的高度值与能够得到高精度的水平位置的智能手机10的水平位置对应地进行组合,由此能够抑制各电子设备(智能手机10、电子表40)的大型化、重量的增加、成本和工时的增大等,同时最终能够得到恰当的三维位置的移动履历。另外,在登山、爬山等需要高度信息时,能够容易地取得高度信息,能够实时地利用可佩戴在身体上的电子表40(手表等),并在之后可重看更高精度的三维履历,因此提高了方便性。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手动取得时的高度信息中包含时刻信息,但也可以在最初的发送内容中不包含该时刻信息。在该情况下,可以将与智能手机10进行通信连接的定时或者对该定时确定了预定的偏移时间后的时刻作为高度的取得定时来处理。在通信连接失败后再次进行转送的情况下,包含该高度信息地进行发送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单独保存自动取得时和手动取得时的各数据,但也可以按照相同的时序进行存储。在该情况下,数据的最大存储数是共通的,如果一方变多,则另一方减少。对于手动取得时的数据,由于在开头包含时刻信息,而与自动取得的数据区别。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删除已转送的数据,在转送失败的情况下,转移到日志,但也可以不一定进行删除。例如,也可以顺序地循环地存储到高度测量数据422的各排列位置,并存储当前保存的最旧的数据的排列位置、以及已转送的最新的数据的排列位置,由此确定需要转送的数据及其编号。
另外,说明了在由于通信连接的不良、定位的失败等,相对于高度取得定时产生偏离地得到定位结果的情况等下,与最近的定位所涉及的水平位置进行组合,但也可以通过最近的水平位置与第二近的水平位置的线性内插等,来确定当前的水平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完全的自动定位、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应的单次的手动定位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多次地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位(以及取得/接收高度)情况下,也可以将该多次的动作看作为按照所决定的预定的时间间隔在规定时间或多次进行的自动定位的一种,来进行上述对应。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取得高度后与智能手机10连接来开始定位,但也有时在初次的定位时特别花费时间,因此也可以先使智能手机10开始进行定位,然后开始取得高度。
另外,短距离无线通信也可以并不限于蓝牙通信。也可以使用红外线通信、其他通信规格的通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电子表40和智能手机10的组合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备气压传感器并能够将气压的测量值变换为高度值的电子设备和能够进行定位的电子设备的组合即可。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用于存储与位置信息取得的控制有关的程序121、与高度信息的取得控制有关的程序421的计算机可读的介质,列举了由HDD、SSD、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的存储器12、42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作为其他的计算机可读的介质,能够应用MRAM等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DVD盘等可移动记录介质。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经由通信线路提供程序数据的介质,还将载波应用于本发明。
除此以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控制步骤、显示例子等的具体细节。
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其等价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
控制部,其根据通过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以预定的第一时间间隔进行定位;
通信部,其从外部设备接收通过该外部设备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
上述控制部按照比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从上述外部设备接收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与高度有关的上述高度信息,并单独地接收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上述高度信息的情况下,在进行了该接收的定时进行上述定位,根据上述第二时间间隔以及单独接收到的上述高度信息的高度的取得定时,使相互对应的定时的上述定位的结果与上述高度信息对应起来,
在按照上述第二时间间隔接收的上述高度信息中不包含取得上述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在单独接收的上述高度信息中包含取得了上述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从上述外部设备接收与该外部设备中按照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取得高度的开始定时有关的信息,并根据该开始定时来决定按照上述第一时间间隔进行上述定位的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时间间隔是可变的,
上述控制部经由上述通信部从上述外部设备接收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测量部,其测量气压;
控制部,其根据测量出的上述气压,按照第一时间间隔取得高度;
存储部,其存储与所取得的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
通信部,其对能够进行定位动作的外部设备发送所存储的上述高度信息;
操作接受部,其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
上述控制部按照比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发送按照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上述高度信息,在与上述操作接受部接受的预定命令对应的定时取得高度,在上述第二时间间隔以外发送与该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
在上述存储部中,作为上述高度信息,包含按照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高度而不包含该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地,一直存储到发送给上述外部设备为止,
在上述存储部中,作为上述高度信息,包含在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取得的高度以及该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一直保存到发送给上述外部设备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存储部中,与不包含上述取得时刻的信息的上述高度信息对应地存储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
上述控制部在最初发送上述高度信息时,发送该第一时间间隔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部在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期间能够存储与按照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高度的数量相比更多数量的高度所涉及的高度信息,
上述控制部在无法将按照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上述高度信息发送给上述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在下一次与上述外部设备通信时,发送未发送的上述高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存储部中能够存储在上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期间按照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取得的高度的数量2倍以上的数量的高度所涉及的高度信息。
8.一种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取得方法,该电子设备具备: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的接收部、从外部设备接收通过该外部设备取得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的通信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取得方法包含:
自动定位步骤,根据通过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以预定的第一时间间隔进行定位;
高度取得步骤,按照比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宽的第二时间间隔,从上述外部设备接收上述第一时间间隔的与高度有关的上述高度信息,并单独地接收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高度信息;
手动定位步骤,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以外的与高度有关的上述高度信息的情况下,在进行了该接收的定时进行上述定位;
对应步骤,根据上述第二时间间隔以及单独地接收到的上述高度信息的高度的取得定时,使相互对应的定时的上述定位的结果与上述高度对应起来,
在按照上述第二时间间隔接收的上述高度信息中不包含取得上述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在单独接收的上述高度信息中包含取得了上述高度的取得时刻的信息。
CN201910662319.3A 2018-07-20 2019-07-22 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 Active CN1107364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6828 2018-07-20
JP2018136828A JP6981375B2 (ja) 2018-07-20 2018-07-20 電子機器及び位置情報取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6444A CN110736444A (zh) 2020-01-31
CN110736444B true CN110736444B (zh) 2021-10-15

Family

ID=69161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2319.3A Active CN110736444B (zh) 2018-07-20 2019-07-22 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5927B2 (zh)
JP (1) JP6981375B2 (zh)
CN (1) CN1107364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9449B1 (ko) * 2020-12-28 2023-02-15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Gnss와 고도 정보를 이용한 복합 측위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4465A (ja) * 2006-06-13 2007-12-27 Rkc Instrument Inc 無線測定装置
JP2018009961A (ja) * 2016-06-30 2018-01-1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時計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6827A (ja) 1997-10-01 1999-06-22 Seiko Instruments Inc 携帯型高度計およびgps受信装置の電源供給制御方法
US6480789B2 (en) * 2000-12-04 2002-11-12 American Gnc Corporation Positioning and proximity warn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for vehicle
JP2005091184A (ja) 2003-09-18 2005-04-07 Clarion Co Ltd 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4714025B2 (ja) * 2006-01-06 2011-06-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ンサノード、基地局、センサネット及びセンシングデータの送信方法
JP5094589B2 (ja) 2008-06-25 2012-12-12 ヤフー株式会社 現在位置推定装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6035915B2 (ja) * 2012-07-05 2016-11-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方角表示装置及び方角表示システム
JP5593486B2 (ja) * 2012-10-18 2014-09-24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センサ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5545909B1 (ja) * 2013-12-24 2014-07-09 キャンバスマップル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547314B2 (ja) * 2015-02-03 2019-07-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計測システム、計測データ取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502969B1 (ko) * 2016-05-12 2023-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와치타입 단말기
SG11201802029SA (en) * 2016-07-19 2018-04-27 Hitachi Ltd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of collecting data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34465A (ja) * 2006-06-13 2007-12-27 Rkc Instrument Inc 無線測定装置
JP2018009961A (ja) * 2016-06-30 2018-01-1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時計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12788A (ja) 2020-01-23
US11525927B2 (en) 2022-12-13
CN110736444A (zh) 2020-01-31
US20200025941A1 (en) 2020-01-23
JP6981375B2 (ja) 202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1823B2 (e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cquiring and stor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image data
US10054910B2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1747484B2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information updat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4488066B2 (ja) 衛星信号受信装置および計時装置
JP4957049B2 (ja) 時計装置及び時刻修正方法
US10120345B2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electronic device, upd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upd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gram
JP6040670B2 (ja) 電子時計および電子時計の衛星信号受信方法
CN102156403A (zh) 车载时钟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US20230063308A1 (en) Electronic timepiece an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CN110736444B (zh) 电子设备和位置信息取得方法
CN108227473B (zh) 电子表、位置信息获取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11726434B2 (en) Satellite radiowave receiving device, electronic timepiece, position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device
JP2006145340A (ja) 携帯情報端末及び高度測定システム
JP2009109203A (ja) 測位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測位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測位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90849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958017B (zh) 电子时钟、设备、日期时间取得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JP6390209B2 (ja) 電波時計及び電波受信時の表示方法
JP6547314B2 (ja) 電子機器、計測システム、計測データ取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77008B2 (ja) ウエアラブル機器、測位制御方法、および、測位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785526B1 (ko) 위성정보 제공서버 및 그의 동작방법, 위성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40176307A1 (en) Satellite radio wave receiving device, electronic watc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quisition of date and time information, and program for the same
KR102030460B1 (ko) 실시간 제공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1047737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lectronic watc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JP2011047727A (ja) 腕装着型端末および時刻修正方法
JP2019148441A (ja) 携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