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7027B - 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7027B
CN110727027B CN201810784180.5A CN201810784180A CN110727027B CN 110727027 B CN110727027 B CN 110727027B CN 201810784180 A CN201810784180 A CN 201810784180A CN 110727027 B CN110727027 B CN 110727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data
different types
bodies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41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27027A (zh
Inventor
黄东
杨光
肖富森
李育聪
黄平
张福宏
郭蕊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841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7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7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7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27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7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4Displaying seismic recordings or 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 G01V1/345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e.g. in 3D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70Other details related to processing
    • G01V2210/74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属于油气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河道砂的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单井测井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根据沉积背景资料、单井测井资料、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对不同类型砂体展开三维地震空间预测;将不同类型砂体的三维地震空间预测叠合,得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

Description

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背景技术
致密油气是一种具有资源量大、分布范围广、开发潜力大、密度低等特点的非常规石油资源。我国致密油气主要为分布于四川盆地,而河道普遍分布于盆地中。通过对河道中的多期次河道砂进行精细刻画,有利于对致密油气的挖掘。基于上述可知,提供一种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不同砂体沉积模式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以识别河道特征。步骤2:通过去砂试验确定砂层在时间剖面上的相位关系,针对河道地震响应特征,识别河道砂体的包络面。步骤3:自上而下等时间间隔切取地层切片,以得到不同期次河道的叠置关系。步骤4:开展五类基本属性和其它非常规属性聚类分析,确定河道砂体的边界。步骤5: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可确定砂体内部空间叠置关系,分单砂体精确落实含油面积与储量,确定开发井网部署范围。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步骤3中,需要自上而下等时间间隔切取地层切片,但是不能保证在该时间间隔内切取的地层切片为同一时期内沉积的砂体,即造成砂体穿时,不符合客观地质条件和沉积规律,导致后期不能准确地预测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而对多期次河道砂进行精细刻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可解决相关技术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河道砂的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单井测井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
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所述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
根据所述沉积背景资料、所述单井测井资料、所述砂体类型及所述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对不同类型砂体展开三维地震空间预测;
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对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识别和预测;
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得到所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所述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包括:
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
根据所述沉积背景资料和所述砂体类型,对所述目标河道砂进行纵向分组,得到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包括: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所述三维地震资料,对不同类型砂体进行井震标定和砂体追踪;
根据所述井震标定、所述砂体追踪、所述单井测井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不同类型砂体的三维地震空间预测叠合,得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包括:
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对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识别和预测;
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得到所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岩心资料包括:砂岩岩性、岩性颜色、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薄片鉴定结果、压汞参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沉积背景资料包括: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旋回特征、沉积微相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通过获取目标河道砂的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单井测井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根据沉积背景资料、单井测井资料、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对不同类型砂体展开三维地震空间预测;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对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识别和预测;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得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不同类型砂体的三维地震空间预测叠合,以得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不涉及砂体穿时,符合客观地质条件和沉积规律,能够精细刻画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便于对多期次河道砂进行识别,有利于对致密油气的挖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沙组的沉积背景资料和岩心资料等性能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类型砂体的自然伽玛特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震连井反演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如附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目标河道砂的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单井测井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
步骤102、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
步骤103、根据沉积背景资料、单井测井资料、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
步骤104、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步骤105、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对不同类型砂体展开三维地震空间预测。
步骤106、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
步骤107、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对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识别和预测。
步骤108、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得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通过获取目标河道砂的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单井测井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根据沉积背景资料、单井测井资料、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对不同类型砂体展开三维地震空间预测;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对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识别和预测;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得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不同类型砂体的三维地震空间预测叠合,以得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不涉及砂体穿时,符合客观地质条件和沉积规律,能够精细刻画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便于对多期次河道砂进行识别,有利于对致密油气的挖掘。
其中,步骤101提及的“岩心资料”包括:岩性描述、岩石颜色、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岩心物性数据、薄片鉴定结果、压汞参数数据等。
“沉积背景资料”包括: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旋回特征、沉积微相特征。
“单井测井资料”包括:单井沉积相研究成果、钻井油气显示数据、单井测井曲线数据、单井测井解释成果(砂体厚度、储层厚度、储层物性、裂缝解释成果等)、单井测试数据、单井采油累计数据等。
“三维地震资料”指的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
步骤102提及的“纵向”指的是沿竖直方向。
步骤103提及的“测井响应特征”指的是:不同类型砂体沉积微相所对应的测井电性特征,该特征可通过自然伽玛曲线来表征。
步骤104提及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指的是:所测得的研究对象的物理量,其包括:重力、磁场、电阻率、波动的到时等。可以理解的是,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包括:地震解释资料、单井测井资料等。
以下就上述各个步骤分别进行阐述:
在步骤101中,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单井测井资料均为目标河道砂的历史资料。通过在目标河道砂区域的多个油井中分别获取岩心试样,并对岩心试样分析,以获取岩心试样测试资料。
在步骤102中,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包括:
步骤1021、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
步骤1022、根据沉积背景资料和砂体类型,对目标河道砂进行纵向分组,得到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
通过上述步骤,精确地确定了砂体类型和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为后续精确地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以及对不同类型砂体展开三维地震空间预测奠定了基础,进而可高精度地对多期次河道砂进行精细刻画。
在步骤104中,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包括:
步骤1041、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三维地震资料,对不同类型砂体进行井震标定和砂体追踪。
步骤1042、根据井震标定、砂体追踪、单井测井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步骤1041提及的“井震标定”是本领域常见的地震解释步骤,是连接测井、地震与地质信息的桥梁,其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以纵波为例,井震标定的过程一般包括:a、基于测井所得的测井数据计算反射系数;b、将地震子波与该反射系数进行褶积产生合成记录;c、将合成记录与地震数据、各级开发层位与地震解释层位对比分析,进行时深标定。
通过上述步骤获取不同类型砂体的井震标定和砂体追踪,并结合单井测井资料,可精确地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为后期精细刻画河道砂奠定了基础。
步骤106提及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可以理解为:砂体在某一沉积周期内的具体时间域。
在步骤108中,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可以理解为:按照时窗区间,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以得到多期次河道的空间展布。
通过上述步骤106~108,可避免砂体穿时,符合客观地质条件和沉积规律,便于高精度地得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规律。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四川盆地侏罗系GSM(公山庙)油田沙一段河流相多期次河道砂为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该区域多期次河道砂进行精细刻画。具体地,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的过程如下:
步骤1、获取沙一段的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砂岩岩性、岩性颜色、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薄片鉴定结果、压汞参数数据等)、沉积背景资料(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旋回特征、沉积微相特征等)、三维地震资料、单井测井资料(单井沉积相研究成果、钻井油气显示数据、单井测井曲线数据、单井测井解释成果、单井测试数据、单井采油累计数据等),并获取G27、G28、G30、G31、G44油井的岩心试样。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岩心试样,获取每个岩心试样的岩心试样测试资料。
步骤2、根据获取的G27、G28、G30、G31、G44油井的岩心试样测试资料、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确定沙一段河流段的砂体主要为滩坝砂(席状砂)和河道砂两大类。随后,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旋回特征、沉积微相特征等沉积背景资料将这两大类砂体由下至上顺次划分为五个砂层组:第一砂层组包括:滨浅湖相席状砂、滩坝砂。第二砂层组包括:三角洲前缘相河道。第三砂层组包括:三角洲平原相河道。第四砂层组包括:三角洲平原相河道。第五砂层组包括:三角洲前缘相河道。不同砂层组所对应砂体的沉积背景资料和岩心资料等性能详见附图2。
步骤3、根据沉积背景资料、单井测井曲线数据、单井测井解释成果(砂体厚度、储层厚度、储层物性、裂缝解释成果等)、单井测试数据、单井采油累计数据等单井测井资料、砂体类型、以及五个砂层组,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具体详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1733324060000071
Figure BDA0001733324060000081
其中,G57、G003-X5为由测井曲线中获取的典型油井。
步骤4、根据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三维地震资料,对不同类型砂体进行井震标定,开展砂体追踪。然后根据井震标定、砂体追踪、单井测井曲线数据等单井测井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具体如下:
底部滨浅湖相席状砂(滩坝砂)的自然伽玛分布在50~100API之间,加权平均自然伽马为71.33API,算术平均自然伽马为72.76API。中下部三角洲前缘-平原相河道砂(即河道砂)的自然伽玛分布在40~90API之间,加权平均自然伽马为62.16API,算术平均自然伽马为65.33API,具体可参见附图3。
步骤5、根据不同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对不同类型砂体展开三维地震空间预测。以G115井区为例,其井震标定结果为:河道砂地震反射特征为强反射,河道在剖面上呈透镜状,连续性差。席状砂地震反射特征为弱反射,剖面上大面积分布,连续性好,厚度小,具体可参见附图4。
步骤6、根据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分别提取第一砂层组、第二砂层组、第三砂层组、第四砂层组、第五砂层组所对应的时窗区间:0~20ms、20~50ms、50~70ms、70~110ms、大于110ms。根据五个砂层组的时窗区间,对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识别和预测。然后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得到多期次河道的空间展布,具体可参见附图5。
基于上述,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气GSM油田沙一段河流相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多期次河道砂进行精细刻画后,能够精确地对多期次河道砂进行识别和预测,能够快速锁定勘探目标,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有利于对致密油气的挖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河道砂的地质背景资料、岩心资料、沉积背景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单井测井资料、岩心试样测试资料;
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所述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
根据所述沉积背景资料、所述单井测井资料、所述砂体类型及所述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对不同类型砂体展开三维地震空间预测;
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时窗区间,对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识别和预测;
将不同时窗区间内的河道砂进行空间叠合,得到所述多期次河道砂的空间展布;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及所述砂体类型的纵向分布,包括:
根据所述地质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资料、所述沉积背景资料、所述岩心试样测试资料,确定所述目标河道砂的砂体类型;
根据所述沉积背景资料和所述砂体类型,对所述目标河道砂进行纵向分组,得到不同类型砂体的纵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所述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包括:
根据所述不同类型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所述三维地震资料,对不同类型砂体进行井震标定和砂体追踪;
根据所述井震标定、所述砂体追踪、所述单井测井资料,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资料包括:砂岩岩性、岩性颜色、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薄片鉴定结果、压汞参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背景资料包括: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旋回特征、沉积微相特征。
CN201810784180.5A 2018-07-17 2018-07-17 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Active CN110727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4180.5A CN110727027B (zh) 2018-07-17 2018-07-17 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4180.5A CN110727027B (zh) 2018-07-17 2018-07-17 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7027A CN110727027A (zh) 2020-01-24
CN110727027B true CN110727027B (zh) 2021-11-02

Family

ID=69217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4180.5A Active CN110727027B (zh) 2018-07-17 2018-07-17 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7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4406B (zh) * 2020-06-30 2023-06-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前缘单砂层平面能量差异表征方法
CN114428370B (zh) * 2021-09-13 2022-07-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古河道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9285B1 (en) * 1999-12-16 2001-09-11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Seismic velocity analysis for class II sands
JP2005030843A (ja) * 2003-07-10 2005-02-03 Hitachi Ltd 土砂災害予知システム、地域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土砂災害予知方法
CN101408624A (zh) * 2007-10-08 2009-04-15 陶庆学 三维地震最佳时窗河道砂体储层预测评价技术
CN104533402A (zh) * 2014-11-25 2015-04-22 长江大学 一种多期叠置复合辫状河道砂体分期厘定方法
CN105372703A (zh) * 2015-08-11 2016-03-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砂体精细识别方法
CN105467464A (zh) * 2015-08-14 2016-04-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连通体划分和对比方法
CN105629304A (zh) * 2015-12-29 2016-06-0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基于多属性的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
CN107656312A (zh) * 2017-10-12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2726B (zh) * 2014-10-13 2019-02-01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层序地层格架下多期次叠置扇体的精细刻画方法
CN104502969B (zh) * 2014-12-30 2017-04-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道砂岩性油藏的识别方法
CN104820237B (zh) * 2015-04-30 2017-04-0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计算地层的方差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9285B1 (en) * 1999-12-16 2001-09-11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Seismic velocity analysis for class II sands
JP2005030843A (ja) * 2003-07-10 2005-02-03 Hitachi Ltd 土砂災害予知システム、地域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土砂災害予知方法
CN101408624A (zh) * 2007-10-08 2009-04-15 陶庆学 三维地震最佳时窗河道砂体储层预测评价技术
CN104533402A (zh) * 2014-11-25 2015-04-22 长江大学 一种多期叠置复合辫状河道砂体分期厘定方法
CN105372703A (zh) * 2015-08-11 2016-03-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砂体精细识别方法
CN105467464A (zh) * 2015-08-14 2016-04-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连通体划分和对比方法
CN105629304A (zh) * 2015-12-29 2016-06-0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基于多属性的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
CN107656312A (zh) * 2017-10-12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7027A (zh) 2020-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5896B (zh) 白云岩油气储层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596364B (zh) 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地震沉积微相组合分析方法
US6721661B2 (en) Method of distinguishing types of geologic sedimentation
CN109541685B (zh) 一种河道砂体识别方法
CN109143399B (zh) 一种识别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方法
CN110231652A (zh) 一种基于密度的含噪声应用空间聚类的地震相提取方法
Bruno et al. Groundwater characterization in arid regions using seismic and gravity attributes: Al Jaww Plain, UAE
CN110727027B (zh) 多期次河道砂的精细刻画方法
CN112505754B (zh) 基于高精度层序格架模型的井震协同划分沉积微相的方法
Wu et al. Sedimentology and seismic geomorphology of a lacustrine depositional system from the deep zone of the Gaoyou Sag, Subei Basin, eastern China
CN115857047B (zh) 一种地震储层综合预测方法
CN111077578B (zh) 岩层分布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3109875B (zh) 一种全波形速度场约束下的盐下碳酸盐岩储层反演方法
CN112433248B (zh) 一种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下隐蔽储层的探测方法
Meng et al. A case study of complex carbonate reservoir connectivity analysis, Tarim Basin, China
Porritt et al. Crustal structure in southeastern Texas from joint inversion of ambient seismic noise and P to S receiver functions
CN110795513B (zh) 河流相源储异位型致密油气甜点区分布的预测方法
CN113552623A (zh) 曲流河沉积砂体边界的确定方法和确定装置
Williams-Rojas et al. Geologic controls on reservoir performance in Muspac and Catedral gas fields, southeastern Mexico
Duvbiama et al. 3D Static Modelling of an offshore field in the Niger-delta
CN111708100B (zh) 深部薄层油气储层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352154B (zh) 一种基于宽方位地震的储层预测方法
Mattson et al. Facies and permeability relationships for wave-modified and fluvial-dominated deposits of the Cretaceous Ferron Sandstone, central Utah
Djezzar et al. Modeling Fractures with Stochastic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Hassi-Messaoud Field Case Study
Zada Integrated 3D Seismic Modelling Of Lower Goru Sands In Gambat Latif Blocks In Pakistan Based On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ismic Attributes And Facies Analy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