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0250A - 处理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映射更新的用户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映射更新的用户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0250A
CN110720250A CN201980001439.7A CN201980001439A CN110720250A CN 110720250 A CN110720250 A CN 110720250A CN 201980001439 A CN201980001439 A CN 201980001439A CN 110720250 A CN110720250 A CN 110720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adio bearer
data radio
qos flow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14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名渊
郑伃璇
帕范·山萨纳·克里斯那·努杰哈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72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02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括无线收发器和控制器的UE。响应于为QoS流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或者响应于接收到DL SDAP数据PDU,为QoS流构造结束标记控制PDU,其中该DL SDAP数据PDU包括该QoS流设置为1的RDI,响应于QoS流没有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将该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默认DRB,响应于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该QoS流的已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不同,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以及经由无线收发器将该结束标记控制PDU发送到蜂窝站。

Description

处理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映射更新的用户设备及方法
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18年5月11日,申请号为62/670,090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美国专利文档在此一并作为参考。此外,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18年8月10日,申请号为62/717,11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美国专利文档在此一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移动通信,更具体地,涉及处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到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映射更新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典型移动通信环境中,UE(也称为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如移动电话(也称为手机)、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平板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可与一个或更多个服务网络通信语音和/或数据信号。可以使用各种蜂窝技术执行UE和服务网络之间的通信,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技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技术、全球演进增强数据速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EDGE)技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技术、码分多址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2000,CDMA2000)技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技术、全球微波连接互通(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技术、增强LTE(LTE-Advanced,LTE-A)技术、时分LTE(Time Division LTE,TD-LTE)技术及其他技术。
具体地,GSM/GPRS/EDGE技术也称为蜂窝技术;WCDMA/CDMA-2000/TD-SCDMA技术也称为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蜂窝技术;LTE/LTE-A/TD-LTE技术也称为第四代(fourthgeneration,4G)技术。这些蜂窝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种电信标准中,以提供使得不同的无线装置能够在市级、国家级、区域级甚至全球级别进行通信的通用协议。新兴电信标准的一个示例是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5G NR是第三代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发布的对LTE移动标准的一系列改进。其旨在通过提高频谱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
根据3GPP规范和/或符合5G NR的要求,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SDAP)子层负责跨5G空中接口的QoS流处理。具体地,SDAP子层保持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中的QoS流与DRB之间的映射。此外,SDAP子层会使用正确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cation,QFI)标记已发送的分组,确保分组在经过5G系统时接收正确的转发处理。对于每个PDU会话,将配置SDAP的单个协议实体。
当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进程或反射方式改变特定QoS流的已有映射时,SDAP子层将必须处理映射上的更新。具体地,属于该特定QoS流的分组在更新完成后从SDAP子层的更高层接收,将会路由到新DRB。然而,更新期间发送的分组可能会失败,并且当前3GPP规范和/或符合5G NR的要求未解决如何处理这些分组的重传以及如何为QoS流到DRB映射的更新实现无损分组传送。
因此,需要一种控制机制,当发生QoS流到DRB映射的更新时,确保属于特定QoS流的分组按序传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通过一种控制机制实现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无损分组传送,当发生QoS流到DRB映射的更新时,该控制机制确保属于特定QoS流的分组按序传送。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包括无线收发器和控制器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配置该无线收发器执行与蜂窝站的无线发送和接收。配置该控制器响应于为QoS流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或者响应于接收到下行链路(Down-Link,DL)SDAP数据PDU,为QoS流构造结束标记(end-marker)控制PDU,其中该DLSDAP数据PDU包括QoS流的设置为1的反射QoS(reflective QoS,RQoS)流到DRB的映射指示(RQoS flow to DRBmapping Indication,RDI),响应于QoS流没有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将该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默认DRB,响应于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该QoS流已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不同,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以及经由无线收发器将该结束标记控制PDU发送到蜂窝站。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该方法由通信连接到蜂窝站的UE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为QoS流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或者响应于接收到DL SDAP数据PDU,为QoS流构造结束标记控制PDU,其中该DLSDAP数据PDU包括QoS流的设置为1的RDI;响应于QoS流没有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默认DRB;响应于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该QoS流已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不同,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以及将该结束标记控制PDU发送到蜂窝站。
在回顾了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UE和方法的特定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随后的详细描述和示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环境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UE 110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SDAP子层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SDAP子层的SDAP实体的功能视图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流程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描述的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结束标记控制PDU格式的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按序进行QoS流到DRB重新映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是出于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理的目的而进行的,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意义。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由软件、硬件、固体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件和/或组。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环境的框图。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环境100包括UE 110和服务网络120,其中UE 110可以无线并通信连接到服务网络120以获得移动服务。
UE 110可以是功能手机、智能手机、平板PC、笔记本计算机或至少支持服务网络120所使用的蜂窝技术(例如,5G NR技术)的任何无线通信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UE 110支持不止一种蜂窝技术。例如,UE可以支持5G NR技术和如LTE/LTE-A/TD-LTE技术的传统4G技术,或WCDMA技术。
服务网络120包括接入网121和核心网122。接入网121负责处理无线电信号、终止无线电协议以及将UE 110与核心网122连接。核心网122负责执行移动管理、网络侧认证以及与公共/外部数据网络(例如,因特网)相连接。接入网121和核心网122各自包括执行所述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网络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网络120为5G NR网络,接入网121为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核心网122为下一代核心网(NextGeneration Core Network,NG-CN)。
NG-RAN包括支持高频带(例如,高于24千兆赫)的如下一代节点B(generationNode-B,gNB)的一个或更多个蜂窝站,每个gNB进一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其中每个gNB或TRP可以被认为是5G蜂窝站。一些gNB功能分布在不同的TRP上,而其他gNB功能是集中的,留下特定部署的灵活性和范围以满足特定情况的要求。
5G蜂窝站可以形成向UE 110提供移动服务的具有不同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CC)的一个或更多个小区。例如,UE 110可以驻留在由一个或更多个gNB或TRP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小区,其中UE 110所驻留的小区称为服务小区,包括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和一个或更多个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
NG-CN由各种网络功能组成,包括接入及移动功能(Access andMobility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和用户数据管理(User Data Management,UDM),其中每个网络功能可以实现为专用硬件上的网络组件,或者实现为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者实现为在适当平台(例如,云端基础设施)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AMF提供基于UE的认证、授权、移动管理等。SMF负责会话管理并为UE分配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它还选择和控制UPF以进行数据传输。如果UE包括多个会话,可以将不同的SMF分配给每个会话以进行单独管理,并且可为每个会话提供不同的功能。AF向负责策略控制的PCF提供有关分组流的信息,以便支持QoS。基于这些信息,PCF确定关于移动和会话管理的策略,以使AMF和SMF正常运行。AUSF存储用于验证UE的数据,而UDM存储UE的订阅资料。
应当理解的是,图1实施例所描述的无线通信环境100仅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任意5G NR技术的未来增强,或应用于与包括SDAP子层的通信协议相关的其他蜂窝技术。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UE 110的框图。
如图2所示,UE 110包括无线收发器10、控制器20、存储装置30、显示装置40和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装置50。
无线收发器10用于与由接入网121的一个或更多个蜂窝站形成的小区进行无线发送和接收。
具体地,无线收发器1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装置11、基带处理装置12和天线13,其中天线13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
配置基带处理装置12执行基带信号处理并控制用户识别卡(未示出)与RF装置11之间的通信。基带处理装置12包括执行基带信号处理的多个硬件组件,包括模拟数字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ADC)/数字模拟转换(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DAC)、增益调整、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RF装置11经由天线13接收RF无线信号,将接收的RF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由基带处理装置12处理,或者从基带处理装置12接收基带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转换为RF无线信号,然后经由天线13发送。RF装置11还包括执行射频转换的多个硬件装置。例如,RF装置11包括混频器,用于将基带信号与在支持蜂窝技术的射频中振荡的载波相乘,其中取决于所使用蜂窝技术,射频可以是在5G NR技术中使用的任意射频(例如,用于mmWave的30千兆赫~300千兆赫),或其他射频。
控制器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应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全息处理单元(Holographic Processing Unit,HPU)、神经处理单元(Neural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包括提供多种功能的各种电路,例如,数据处理和计算、控制无线收发器10与服务网络120进行无线通信、通过存储装置30存储和导出数据(例如,程序代码)、发送一系列帧数据(例如,表示文本消息、图形、图像等)到显示装置40,并经由I/O装置50接收用户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
特别地,控制器20协调无线收发器10、存储装置30、显示装置40和I/O装置50的上述操作,以执行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20可以合并到基带处理装置12中,以用作基带处理器。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的是,控制器20的电路通常包括晶体管,该晶体管按照本文所述的功能和操作来控制电路的运行。如将进一步理解,晶体管的特定结构或互连通常将由编译程序确定,例如,缓存器传送语言(Register Transfer Language,RTL)编译程序。RTL编译程序可以由处理器在类似汇编语言代码的脚本上操作,将脚本编译成用于最终电路布局或制造的形式。实际上,RTL以其在促进电子和数字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用途而闻名。
存储装置30是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例如FLASH存储器或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或磁存储装置(例如硬盘、磁带或光盘),或其任意组合,用于存储应用的数据、指令和/或程序代码、通信协议和/或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
显示装置40可以是用于提供显示功能的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器、有机LED(Organic LED,OLED)显示器或电子纸显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EPD)等。或者,显示装置40进一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设置在上面或下面的触摸传感器,用于感知物体(如手指或手写笔)的触摸、接触或靠近。
I/O装置5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按钮、键盘、鼠标、触摸板、视频摄影机、麦克风和/或扬声器等,用作与用户交互的人机接口(Man-Machine Interface,MMI)。
应当理解的是,图2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组件仅用作说明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例如,UE可以包括更多组件,例如电源和/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装置,其中电源可以系向UE的所有其他组件提供电能的移动/可更换电池,以及GPS装置可以向UE提供用于某些基于位置的服务或应用的位置信息。或者,UE可以包括更少的组件。例如,UE可以不包括显示装置40和/或I/O装置50。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SDAP子层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如图3所示,每个PDU会话配置有各自的SDAP协议实体,其中每个PDU会话包括多个QoS流。SDAP实体可以从/向更高层(例如,RRC层)接收/传送SDAP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Data Unit,SDU),并且经由较低层(例如,分组数据收敛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向/从其对等SDAP实体提交/接收SDAP数据PDU。
具体地,每个SDAP实体可由UE的控制器(例如,UE 110的控制器20)实例化。
SDAP子层支持以下功能:用户平面数据的传输;用于DL和上行链路(Up-Link,UL)的QoS流和DRB之间的映射;在DL和UL分组中标记QFI;以及用于UL SDAP数据PDU的反射QoS流到DRB的映射。
请注意,在UL中一个或更多个QoS流可以映射到一个DRB,一个QoS流每次只能映射到一个DRB。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SDAP子层的SDAP实体的功能视图的框图。
如图4所示,SDAP实体从/向更高层接收/传送SDAP SDU并且经由较低层向/从其对等SDAP实体提交/接收SDAP数据PDU。
在发送端,当SDAP实体从更高层接收SDAP SDU时,其构造相应的SDAP数据PDU并提交给较低层。
在接收端,当SDAP实体从较低层接收SDAP数据PDU时,其检索相应SDAP SDU并传送给更高层。
可选地,如果配置了DL SDAP报头,在UE侧执行反射QoS流到DRB的映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连接到蜂窝站的UE(例如,UE 110),并由该UE执行,并且更新是由于RRC层的配置而发生。
首先,在UE侧,RRC层为QoS流配置UL 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步骤S50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UE从一个蜂窝站切换到另一蜂窝站期间,RRC层为QoS流配置UL 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蜂窝站经由RRC信令请求为QoS流重新配置UL 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时,RRC层为QoS流配置UL 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
接下来,UE确定是否存在该QoS流的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步骤S502),如果是,确定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该QoS流的已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是否不同(步骤S503)。
步骤S503之后,如果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该QoS流的已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不同,UE确定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是否配置有ULSDAP报头(步骤S504)。
步骤S504之后,如果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未配置有UL SDAP报头,UE存储该QoS流的已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步骤S505),该方法结束。
步骤S504之后,如果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配置有UL SDAP报头,UE为该QoS流构造结束标记控制PDU,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并且向较低层提交该结束标记控制PDU(步骤S506),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505。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提交给较低层之前,UE会一直等待,直到接收到来自PDCP层的指示,其中该指示表示,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上所有未完成的PDCP PDU都已成功传送到蜂窝站。
具体地,结束标记控制PDU提交给较低层,以待发送到蜂窝站。
步骤S503之后,如果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该QoS流的已配置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相同,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505。
回到步骤S502,如果不存在该QoS流的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UE确定是否已配置默认DRB(步骤S507)。
步骤S507之后,如果已配置默认DRB,UE为该QoS流构造结束标记控制PDU,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默认DRB,并且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提交给较低层(步骤S508),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505。
步骤S507之后,如果未配置默认DRB,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505。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描述的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用于处理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连接到蜂窝站的UE(例如,UE 110),并由该UE执行,并且更新是由于反射映射而发生。
首先,UE接收DL SDAP数据PDU,其包括该QoS流的设置为1的RDI(步骤S601)。具体地,RDI设置为1意味着应应用反射映射。
接下来,UE处理SDAP报头中的QFI字段并且确定与接收到的DL SDAP数据PDU相关联的QoS流(步骤S602)。
然后,UE确定是否存在该QoS流的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步骤S603),如果是,确定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DL SDAP数据PDU的QoS流到DRB的映射是否不同(步骤S604)。
步骤S604之后,如果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DLSDAP数据PDU的QoS流到DRB的映射不同,UE确定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映射规则的DRB是否配置有UL SDAP报头(步骤S605)。
步骤S605之后,如果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映射规则的DRB未配置有UL SDAP报头,UE将DL SDAP数据PDU的QoS流到DRB的映射存储作为用于该QoS流的UL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步骤S606),该方法结束。
步骤S605之后,如果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映射规则的DRB配置有UL SDAP报头,UE为该QoS流构造结束标记控制PDU,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的DRB,并且向较低层提交该结束标记控制PDU(步骤S607),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606。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提交给较低层之前,UE会一直等待,直到接收到来自PDCP层的指示,其中该指示表示,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映射规则的DRB上所有未完成的PDCPPDU都已成功传送到蜂窝站。
具体地,结束标记控制PDU提交给较低层,发送到蜂窝站。
步骤S604之后,如果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与DLSDAP数据PDU的QoS流到DRB的映射相同,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606。
回到步骤S603,如果不存在该QoS流的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UE确定是否已配置默认DRB(步骤S608)。
步骤S608之后,如果已配置默认DRB,UE为该QoS流构造结束标记控制PDU,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映射到默认DRB,并且将结束标记控制PDU提交给较低层(步骤S609),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606。
步骤S608之后,如果未配置默认DRB,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606。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结束标记控制PDU格式的框图。
如图7所示,结束标记控制PDU为1个八位字节(octet)长,其中,D/C位指示该SDAPPDU是否为SDAP数据PDU或SDAP控制PDU,R位指示保留位,并且QFI位表示SDAP PDU所属的QoS流的ID。
具体地,D/C位设置为0指示SDAP PDU是SDAP控制PDU,并且设置为1指示SDAP PDU是SDAP资料PDU。保留位可以设置为0,并且接收端应忽略它。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描述按序进行QoS流到DRB重新映射的框图。
在此实施例中,由于UE从一个蜂窝站切换到另一蜂窝站期间的RRC层配置而发生更新。
如图8所示,配置有三个QoS流的UE从源gNB切换到目标gNB。
具体地,第二QoS流预先映射到第二DRB,一旦切换完成,第二QoS流映射到第一DRB。
对于第一QoS流,第一和第三分组的传输在切换完成前已经失败,并且在切换完成后,由于第一QoS流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未改变,第一和第三分组在同一DRB上重传。
对于第二QoS流,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组的传输在切换完成前已经失败,并且切换完成后,这三个分组(也称为未完成PDU)根据已存储的QoS流到DRB的映射规则在旧DRB(即,DRB 2)上重传,而其他挂起的分组(在图8中表示为F2-4和F2-5)在新DRB(即,DRB1)上重传。具体地,未完成分组成功传送到目标gNB之后,UE的SDAP实体进一步在第二DRB上发送结束标记控制PDU(在图8中表示为EM),以确保将按序成功地接收受切换影响的QoS流的分组。
鉴于前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通过一种控制机制实现QoS流到DRB映射更新的无损分组传送,当发生QoS流到DRB映射的更新时,该控制机制确保属于特定QoS流的分组按序传送。具体地,该控制机制使UE的SDAP实体在旧DRB(即,更新前QoS流映射到的DRB)发送结束标记控制PDU,并且在SDAP实体从PDCP层接收到指示(该指示表示所有未完成分组已成功传送)后启动新DRB(即,更新后QoS流映射到的DRB)上的新数据传输。
尽管已经通过示例并且根据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和保护。

Claims (14)

1.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无线收发器,用于执行与蜂窝站之间的无线发送和接收;以及
控制器,响应于为服务质量流配置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或者响应于接收到下行链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为该服务质量流构造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该下行链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包括该服务质量流的设置为1的反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指示,响应于该服务质量流没有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将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映射到默认数据无线承载,响应于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与该服务质量流的该已配置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不同,将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映射到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数据无线承载,以及经由该无线收发器将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发送到该蜂窝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已建立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以及已配置该默认数据无线承载,进一步执行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到该默认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该数据无线承载配置有上行链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报头,进一步执行将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映射到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该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由该控制器实例化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执行为该服务质量流的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构造,以及执行该结束标记单元控制数据协议单元到该默认数据无线承载或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该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进一步将该结束标记控制数据协议单元提交给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的较低层,以经由该无线收发器将该结束标记控制数据协议单元发送到该蜂窝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从分组数据收敛协议层接收指示,将该结束标记控制数据协议单元提交给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的较低层,其中该指示表示该默认资料无线承载或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该数据无线承载上的所有未完成分组数据收敛协议数据协议单元已经成功传送到该蜂窝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结束标记控制数据协议单元仅包括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报头。
8.一种用于处理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映射更新的方法,由通信连接至蜂窝站的用户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为服务质量流配置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或者响应于接收到下行链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为该服务质量流构造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其中该下行链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数据协议数据单元包括该服务质量流的设置为1的反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指示;
响应于该服务质量流没有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将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映射到默认数据无线承载;
响应于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与该服务质量流的该已配置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不同,将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映射到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数据无线承载;以及
将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发送到该蜂窝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已建立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以及已配置该默认数据无线承载,进一步执行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到该默认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该数据无线承载配置有上行链路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报头,进一步执行将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到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该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该用户设备实例化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执行为该服务质量流的该结束标记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构造,以及执行该结束标记单元控制数据协议单元到该默认数据无线承载或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该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进一步将该结束标记控制数据协议单元提交给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的较低层,以将该结束标记控制数据协议单元发送到该蜂窝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从分组数据收敛协议层接收指示将该结束标记控制数据协议单元提交给该服务数据适应协议实体的较低层,其中该指示表示该默认资料无线承载或根据该已存储的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规则的该数据无线承载上的所有未完成分组数据收敛协议数据协议单元已经成功传送到该蜂窝站。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束标记控制数据协议单元仅包括服务数据适应协议报头。
CN201980001439.7A 2018-05-11 2019-05-10 处理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映射更新的用户设备及方法 Pending CN1107202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70090P 2018-05-11 2018-05-11
US62/670,090 2018-05-11
US201862717115P 2018-08-10 2018-08-10
US62/717,115 2018-08-10
US16/407,387 2019-05-09
US16/407,387 US20190349805A1 (en) 2018-05-11 2019-05-09 User equipment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n update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 to data radio bearer (drb) mapping
PCT/CN2019/086437 WO2019214720A1 (en) 2018-05-11 2019-05-10 User equipment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n update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 to data radio bearer (drb) mapp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0250A true CN110720250A (zh) 2020-01-21

Family

ID=68465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1439.7A Pending CN110720250A (zh) 2018-05-11 2019-05-10 处理服务质量流到数据无线承载映射更新的用户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49805A1 (zh)
CN (1) CN110720250A (zh)
TW (1) TWI746975B (zh)
WO (1) WO201921472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3335A1 (zh) * 2020-05-19 2021-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递关键业务承载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43253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16803A1 (zh) * 2022-05-12 2023-11-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流映射更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21079A1 (en) * 2018-11-02 2022-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service data application protocol (sdapp) end markers at handover
CN114365463A (zh) * 2019-08-16 2022-04-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删除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52299B (zh) * 2019-10-29 2021-12-1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重新映射以进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163017B (zh) * 2019-12-30 2023-10-2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9037A (zh) * 2017-04-25 2017-1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7493590A (zh) * 2017-06-15 2017-12-19 罗德祥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45791A (zh) * 2016-07-22 2018-01-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流的无线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26169A1 (en) * 2016-08-01 2018-0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8071209A2 (en) * 2016-10-10 2018-04-19 Intel IP Corporation Core network-assisted flow-based bearer split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4943B2 (en) * 2008-09-19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and mobile device ini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DE102015226315A1 (de) * 2015-12-21 2017-06-22 Cherry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einer Schalterbetätigung
US10277515B2 (en) * 2016-04-04 2019-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8966282B (zh) * 2017-03-24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637123B (zh) * 2017-04-27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09262B2 (en) * 2017-07-20 2021-08-31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51533B2 (en) * 2017-09-27 2021-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eader forma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0351794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切换的方法及对应的基站和网络节点
US11310707B2 (en) * 2018-04-13 202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cilit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remapping utilizing a 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 layer
KR102600387B1 (ko) * 2018-05-10 2023-11-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변 셀의 기준 신호로 준지속적 사운딩 기준 신호를 지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5791A (zh) * 2016-07-22 2018-01-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流的无线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26169A1 (en) * 2016-08-01 2018-0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8071209A2 (en) * 2016-10-10 2018-04-19 Intel IP Corporation Core network-assisted flow-based bearer splitting
CN107439037A (zh) * 2017-04-25 2017-1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7493590A (zh) * 2017-06-15 2017-12-19 罗德祥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R2-1710312" QoS re-mapping of QoS flow and DRB", 《3GPP TSG_RAN\WG2_RL2》 *
CMCC: "R2-1805526 "Considerations on RDI bit"", 《3GPP TSG_RAN\WG2_RL2》 *
ERICSSON: "R2-1805507 "QoS Flow remapping and end marker"", 《3GPP TSG_RAN\WG2_RL2》 *
ERICSSON: "R3-173954 "PDU Session, QoS flow and DRB control for NG-RAN DC"", 《3GPP TSG_RAN\WG3_IU》 *
HUAWEI等: ""R2-1800263 QoS Flow to DRB Re-Mapping"", 《3GPP TSG_RAN\WG2_RL2》 *
VIVO: ""R2-1804695_Discussion on the QoS flow remapping"", 《3GPP TSG_RAN\WG2_RL2》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3335A1 (zh) * 2020-05-19 2021-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递关键业务承载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43253A1 (zh) * 2022-01-27 2023-08-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16803A1 (zh) * 2022-05-12 2023-11-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流映射更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7960A (zh) 2019-12-16
TWI746975B (zh) 2021-11-21
WO2019214720A1 (en) 2019-11-14
US20190349805A1 (en)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6975B (zh) 處理服務品質流到資料無線承載映射更新之使用者設備及方法
CN110574407B (zh) 用于保护初始非接入层消息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US20190104562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failure
CN110249708A (zh) 用于随机接入进程的带宽部分选择的装置及方法
US20230422325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idelink (sl) communication in a user equipment (ue)-to-ue relaying architecture
CN110612737A (zh) 用于通过RQoS定时器确定RQoS支持的装置和方法
CN109672552A (zh) 处理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及网络切片的装置及方法
CN111557104B (zh) 用于在plmn改变之后保护nas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JP7013423B2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でのアップリンクベアラーバインディング
CN103828429A (zh) 方法和装置
TWI758050B (zh) 報告新無線電測量間隙請求資訊之使用者設備及其方法
US11470523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user equipment (UE) to report new radio (NR) measurement gap requirement information
EP413219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lways-on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ssions
CN116647939A (zh) 保持移动通信连续性的方法和移动通信设备
CN114651478B (zh) 传递系统间非接入层(nas)安全算法的装置和方法
TWI718713B (zh) 增強型換手方法及採用該方法的裝置
CN111586753B (zh) 使用多种无线技术进行多径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12788553A (zh) 用于supl init消息的可靠传输的方法
CN114747238A (zh) 多播发送、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TWI815311B (zh) 增強使用者設備(ue)對ue路由選擇策略(ursp)規則選擇的處理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US20200322795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lignment of common non access stratum (nas) security context
US20220124573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ecovering from sidelink relay failure
WO2024026867A1 (en) A method for conditional mobility
CN112584546A (zh) 5g会话管理(5gsm)过程增强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6669222A (zh) 更新多址协议数据单元(ma pdu)会话的接入技术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