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8700A -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8700A
CN110708700A CN201810753118.XA CN201810753118A CN110708700A CN 110708700 A CN110708700 A CN 110708700A CN 201810753118 A CN201810753118 A CN 201810753118A CN 110708700 A CN110708700 A CN 110708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network equipment
cell
are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31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8700B (zh
Inventor
李原
张鹏程
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531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870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924 priority patent/WO2020010985A1/zh
Priority to EP19834532.4A priority patent/EP3790304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708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700A/zh
Priority to US17/144,817 priority patent/US2021012727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8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该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根据该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该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该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在不同时间向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信息承载在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中。通过网络设备将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并以时分方式向多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发送由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承载的信息,相比于该网络设备以一定功率向该小区内的终端发送该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该网络设备以该功率向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发送该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时,增加了该信道的覆盖能力和覆盖增益,保证该区域内的终端和基站正常通信。

Description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当终端距离基站较远时,该基站将无法覆盖到该终端,例如,该终端为物联终端,若该物联终端不在该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将导致该物联终端无法和该基站正常通信。
现有技术通过增设基站的方式使处于盲点的物联终端可以与增设的基站连接。但是,增设基站的方式会造成较大的成本,另外,由于物联终端与基站交互的信息流量低,往往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进行一次通信,增设基站会导致空口资源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增加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的覆盖能力和覆盖增益,保证终端和基站正常通信。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覆盖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所述信息承载在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中。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增加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的信号强度,从而增加了该信道的覆盖能力和覆盖增益,保证了该区域内的终端和基站正常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BCH。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区域中部分区域的大小不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终端激活期和所述多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从所述多个区域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在所述终端激活期内接收所述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将所述终端激活期分为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时间段;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向与所述目标时间段对应的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多次发送所述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息对应的波束宽度与接收所述信息的终端所在的区域大小相关。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终端覆盖方法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基站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方面中的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可见,在以上各个方面,通过网络设备根据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该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并以时分方式向多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发送由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承载的信息,相比于该网络设备以一定功率向该小区内的终端发送该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该网络设备以该功率向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发送该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时,可增加该信道的信号强度,从而增加了该信道的覆盖能力和覆盖增益,保证了该区域内的终端和基站正常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覆盖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通信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网络设备11和终端12。
其中,1)网络设备11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的接入点AP、下一代通信的基站,如5G的gNB或小站、微站,TRP,还可以是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在本实施例中,不同通信制式的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不同。为了区别起见,将4G通信系统的基站称为LTE eNB,5G通信系统的基站称为NR gNB,既支持4G通信系统又支持5G通信系统的基站称为eLTE eNB,这些名称仅为了方便区别,并不具有限制意义。
2)终端12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3)“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对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所包含的终端12的数量和类型仅仅是一种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例如,还可以包括更多的与网络设备11进行通信的终端12,为简明描述,不在附图中一一描述。此外,在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尽管示出了网络设备11和终端12,但是该通信系统可以并不限于包括网络设备11和终端12,例如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节点或用于承载虚拟化网络功能的设备等,这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一一赘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应用于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即5G通信系统,还可应用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系统,例如下一代的wifi网络、5G车联网等。
在通信系统中,当终端距离基站较远时,该基站将可能无法覆盖到该终端,即该终端可能无法接收到该基站发送的信息,通常情况下,该基站可重复多次发送该信息以提高该信息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使得该终端可以接收到该信息。具体的,该基站向该终端发送一般业务信道及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时,通过增加重复次数可达到更远的覆盖。但是,类似于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这种格式相对固定的信道而言,其重复次数被限制,即相比于PUSCH、PDSCH、PDCCH的最大重复次数,PBCH的最大重复次数较小,导致PBCH的重复增益被约束。在基于基站通讯的物联网中,基站与终端保持连接比基站与终端之间交互的信息流量更重要,而类似于PBCH的信道将成为深度覆盖场景例如地下室、地下井、由于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山地孤站等场景下的瓶颈信道。现有技术采用在深度覆盖场景下增设基站的方式使处于盲点的终端例如物联终端与增设的基站连接。但是,增设基站的方式会造成较大的成本,另外,由于物联终端与基站交互的信息流量低,往往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进行一次通信,增设基站会导致空口资源利用率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覆盖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对该终端覆盖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覆盖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覆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网络设备获取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对应的小区内包括多个终端,可以理解,该小区可以是该基站的全向天线所覆盖的全向小区,或者该小区是基站的定向天线所覆盖的扇区。本实施例以基站的定向天线所覆盖的扇区为例,如图3所示,基站31对应的扇区内包括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可选的,该扇区由基站31的一副120度扇形天线所覆盖。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具体可以是物联终端,该物联终端可应用在深度覆盖场景中,在本实施例中,物联终端相对于基站的位置信息可以是相对固定的,可以理解,物联终端相对于基站的位置信息包括物联终端相对于基站的距离和方向。可选的,基站31中预先存储有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的位置信息,或者,基站31分别从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接收各自的位置信息,进一步,根据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的位置信息和基站31的位置信息,确定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分别相对于基站31的位置信息,即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分别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和方向。
步骤S202、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
可选的,基站31根据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分别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和方向,将该基站31对应的扇区分为多个区域。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
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分别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且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在该扇区中的分布较均匀,基站31可根据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分别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和方向,将该基站31对应的扇区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区域,例如,区域41、区域42和区域43,其中,区域41包括终端32和终端33,区域42包括终端34,区域43包括终端35和终端36。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可选的,所述多个区域中部分区域的大小不相同。
如图5所示,假设终端32、终端33、终端35、终端36分别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终端34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在该预设范围外,例如,终端34距离基站31较远,终端32、终端33、终端35、终端36分别距离基站31较近。基站31可根据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分别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和方向,将该基站31对应的扇区分为多个大小不完全相等的区域,例如,区域51、区域52和区域53,其中,区域52较窄、区域51和区域53较宽,区域51和区域53的大小相同,区域51包括终端32和终端33,区域52包括终端34,区域53包括终端35和终端36。
例如,基站31根据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分别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从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中确定出距离基站31最远的终端例如终端34,进一步根据终端34相对于基站31的距离和方向,将该基站31对应的扇区分为多个大小不完全相等的区域,例如图5所示的区域51、区域52和区域53。
如图4或图5所示,将基站31对应的扇区划分为多个区域后,相邻的区域会有重叠的部分,因此,在对该扇区进行划分时,应尽量避免终端处于相邻区域的重叠部分。
另外,如图4或图5所示,基站31将该扇区划分为3个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扇区不限于被划分为3个区域,还可以被划分为2个区域或多于3个区域。
可以理解,将基站对应的扇区划分为多个区域的方法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可以根据其他方法例如根据该扇区中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终端的密集度等对该扇区进行划分。
步骤S203、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所述信息承载在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中。
以图4为例,基站31可以在不同时间向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该信息承载在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中,该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即为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该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BCH,也就是说,基站31可以在不同时间向不同区域发送PBCH,例如,基站31在第一时间段内向区域41内的终端发送PBCH,在第二时间段内向区域42内的终端发送PBCH,在第三时间段内向区域43内的终端发送PBCH。
在本实施例中,物联终端激活期为120毫秒,即在该物联终端激活期内,物联终端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PBCH信道。如图4所示,终端32、终端33、终端34、终端35、终端36的信道接收时间窗为40毫秒,由于基站31将扇区分为3个区域,则基站31可以在物联终端激活期内以时分方式向区域41、区域42和区域43内的终端发送PBCH,即区域41、区域42和区域43是该物联终端激活期内的目标区域,基站31在该物联终端激活期内向目标区域发送PBCH。例如,该基站31可在该物联终端激活期内的第一个40毫秒内向区域41内的终端发送PBCH,在第二个40毫秒内向区域42内的终端发送PBCH,在第三个40毫秒内向区域43内的终端发送PBCH。此处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限定该物联终端激活期内包括的每个40毫秒和每个区域的对应关系。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基站31在每个40毫秒内向相应区域内的终端重复多次发送PBCH,但重复发送的次数较小,即PBCH的重复发送次数受限。具体的,基站31在每个40毫秒内采用窄波束向相应区域内的终端重复多次发送PBCH,该窄波束的波束宽度与相应区域的大小相关。可选的,基站31在每个40毫秒内分时发送多个窄波束,每个窄波束对应一个PBCH。
如图6所示,411和412表示基站31在第一个40毫秒内分时发送的窄波束,基站31可在T1时间内发送窄波束411,在T2时间内发送窄波束412;421和422表示基站31在第二个40毫秒内分时发送的窄波束,基站31可在T3时间内发送窄波束421,在T4时间内发送窄波束422;431和432表示基站31在第三个40毫秒内分时发送的窄波束,基站31可在T5时间内发送窄波束431,在T6时间内发送窄波束432。
可以理解,基站31在每个40毫秒内不限于发送两个窄波束,此处只是示意性说明。相应的,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可在40毫秒内接收到多个窄波束,对该多个窄波束进行叠加之后,可从噪声中解析出有用信号即PBCH中承载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站31向120度扇区内的终端每次发送PBCH时的发射功率记为P。如图4或图5,基站31将该120度扇区分为多个区域,当基站31向其中一个区域发送PBCH时采用的发送功率同样为P。以图4为例,假设每个区域相对于基站31的夹角为40度,也就是说,在图4中基站31向40度区域内的终端发送PBCH时采用的发送功率与图3中基站31向120度扇区内的终端发送PBCH时采用的发送功率相同,则40度区域内的终端从基站31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将大于120度扇区内的终端从基站31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因此,基站采用时分方式向该扇区被划分后形成的多个区域发送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例如PBCH时,可增加该PBCH的信号强度,从而增加PBCH的覆盖能力和覆盖增益。
需要说明的是,物联终端和非物联终端可能公用一个基站,该非物联终端具体可以是普通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终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述的扇区中不仅包括物联终端,还可能包括普通LTE终端,该基站可通过参数差异化配置,将该扇区中物联终端和普通LTE终端的激活期在时域上错开,从而在不影响普通LTE终端的前提下,提高物联终端接收的PBCH的覆盖增益。
另外,本实施例以扇区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为例,本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全向小区被划分为多个区域的场景,具体实现方式与图4、图5或图6所示实施例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物联终端,也适用于普通LTE终端,也就是说,当普通LTE终端距离基站较远,或普通LTE终端与基站保持连接的信号较弱时,该基站也可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提高普通LTE终端接收的PBCH的覆盖增益。
本实施例通过网络设备根据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该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并以时分方式向多个区域中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发送由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承载的信息,相比于该网络设备以一定功率向该小区内的终端发送该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该网络设备以该功率向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发送该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时,可增加该信道的信号强度,从而增加了该信道的覆盖能力和覆盖增益,保证了该区域内的终端和基站正常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之前,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从所述多个区域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区域,该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在所述终端激活期内接收所述信息。
以图4为例,基站31将扇区分为3个区域,每个区域内终端的信道接收时间窗为40毫秒,在物联终端激活期例如120毫秒内,基站31可以分时向区域41、区域42和区域43内的终端发送PBCH。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激活期具体为物联终端激活期,基站31将扇区划分后可能得到2个区域或大于3个区域,另外,每个区域内终端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可能并不都是40毫秒,部分终端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可能是60毫秒或80毫秒,从而导致基站31在120毫秒内可能无法向每个区域均发送PBCH,或/及基站31在该120毫秒内向不同区域发送PBCH所需的时间不同。因此,基站31需要从该扇区被划分后得到的多个区域中确定出哪几个区域内的终端在该120毫秒内接收PBCH,其他区域内的终端需要在另外一个物联终端激活期内接收PBCH。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终端激活期和所述多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从所述多个区域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区域。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将所述终端激活期分为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并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向与所述目标时间段对应的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多次发送所述信息。
如图7所示,基站31将扇区划分为区域71和区域72,区域71包括终端32、终端33和终端34,区域72包括终端35和终端36。在区域71中终端34距离基站31最远,在区域72中终端36距离基站31最远。可选的,终端34和终端36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均为60毫秒。基站31根据物联终端激活期例如120毫秒、以及区域71和区域72中分别距离基站31最远的终端的信道接收时间窗例如60毫秒,确定在一个物联终端激活期内,可以向区域71和区域72分时发送PBCH,即区域71和区域72为该物联终端激活期内的目标区域。进一步,基站31将该物联终端激活期分为第一个60毫秒和第二个60毫秒,并在第一个60毫秒内向区域71内的终端多次发送PBCH,在第二个60毫秒内向区域72内的终端多次发送PBCH。或者,基站31在第一个60毫秒内向区域72内的终端多次发送PBCH,在第二个60毫秒内向区域71内的终端多次发送PBCH。如图7所示,711、712、713表示基站31在第一个60毫秒内向区域71分时发送的窄波束,基站31在T1、T2、T3时间依次发送窄波束711、窄波束712、窄波束713;721、722、723表示基站31在第二个60毫秒内向区域72分时发送的窄波束,基站31在T4、T5、T6时间依次发送窄波束721、窄波束722、窄波束723。可选的,每个窄波束对应一个PBCH。
在图7的基础上,如果终端34和终端36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均为80毫秒,则基站31无法在一个物联终端激活期内向区域71和区域72分时发送PBCH,此时,基站31需要从区域71和区域72中选择一个区域例如区域71作为目标区域,在当前物联终端激活期内向目标区域例如区域71发送PBCH,在下一个物联终端激活期内向区域72发送PBCH。如图8所示,基站31将当前的物联终端激活期划分为前80毫秒的时间段和后40毫秒的时间段,并在前80毫秒内向区域71多次发送PBCH,711、712、713、714表示基站31在该80毫秒内向区域71分时发送的窄波束,可选的,基站31在T1、T2、T3、T4时间依次发送窄波束711、窄波束712、窄波束713、窄波束714。或者,基站31也可以将当前的物联终端激活期划分为前40毫秒的时间段和后80毫秒的时间段,并在后80毫秒内向区域71多次发送PBCH。
可以理解,基站向某一区域发送PBCH所持续的时间越长,该基站向该区域重复发送PBCH的次数越多。如图8所示,如果基站31在剩余的40毫秒内向区域72发送PBCH,则基站31在该40毫秒内重复发送的PBCH的次数将小于基站31在前80毫秒内重复发送的PBCH的次数,由于终端34和终端36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均为80毫秒,则会使得终端34接收到的窄波束数量多于终端36接收到的窄波束数量,从而导致终端34可以从噪声中解析出PBCH承载的信息,而终端36由于接收到的窄波束数量不足以从噪声中解析出PBCH承载的信息,因此,如图8所示,基站31只在当前物联终端激活期的前80毫秒内向区域71重复发送PBCH,在剩余的40毫秒内不向区域72发送PBCH,因为,即时基站31在剩余的40毫秒内向区域72发送PBCH,也可能导致终端36无法从噪声中解析出PBCH承载的信息。
如图9所示,在下一个物联终端激活期内,基站31在前80毫秒内向区域72重复发送PBCH,在剩余的40毫秒内不向区域71发送PBCH,具体原理与图8所示的原理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具体的,721、722、723、724表示基站31在该80毫秒内向区域72分时发送的窄波束,可选的,基站31在T1、T2、T3、T4时间依次发送窄波束721、窄波束722、窄波束723、窄波束724。或者,基站31也可以在下一个物联终端激活期的后80毫秒内向区域72重复发送PBCH。
另外,本实施例以扇区被划分为两个区域为例,本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该扇区被划分为多于3个区域的场景,具体实现方式与图7、图8或图9所示实施例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以扇区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为例,本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全向小区被划分为多个区域的场景,具体实现方式与图7、图8或图9所示实施例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基站在物联终端激活期内向多个区域中的目标区域发送由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承载的信息,而不是向该多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均发送该信息,节省了无线资源。同时,该基站不需要对该物联终端激活期进行平均分配,基站在向目标区域发送该信息时可占用该物联终端激活期的较长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该信道在该目标区域内的覆盖能力和覆盖增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实现的的操作或者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图10给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部分的方法,具体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所述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所述处理器1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所述处理器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
在一种可选地设计中,处理器101也可以存有指令103,所述指令可以被所述处理器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对应于网络设备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1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02,其上存有指令104或者中间数据,所述指令104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其他相关数据。可选地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05。
所述处理器1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器1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实现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
若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对应于图3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操作时,例如,可以是收发器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所述信息承载在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中。收发器还可以进一步完成其他相应的通信功能。而处理器用于完成相应的确定或者控制操作,可选的,还可以在存储器中存储相应的指令。各个部件的具体的处理方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1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可选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所述设备可以是:
(1)独立的集成电路IC,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子系统;
(2)具有一个或多个IC的集合,可选地,该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存储部件;
(3)ASIC,例如调制解调器(MSM);
(4)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5)接收机、终端、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机、移动单元,网络设备等等;
(6)其他等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通信装置110包括:获取模块111、划分模块112、发送模块113;其中,获取模块111用于获取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划分模块112用于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发送模块113用于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所述信息承载在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中。
在图11中,进一步地,所述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BCH。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划分模块1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划分模块112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非等分为多个区域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根据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可选的,所述多个区域中部分区域的大小不相同。
可选的,上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114,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之前,根据终端激活期和所述多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从所述多个区域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在所述终端激活期内接收所述信息。
可选的,划分模块112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将所述终端激活期分为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时间段;发送模块113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时,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向与所述目标时间段对应的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多次发送所述信息。
可选的,所述信息对应的波束宽度与接收所述信息的终端所在的区域大小相关。
图11所示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
应理解以上图10、图11所示通信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通信装置的存储器中,由通信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各个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具体可以是基站,如图12所示,该基站包括:天线121、射频装置122、基带装置123。天线121与射频装置12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22通过天线121接收终端发送的信息,将终端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2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23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22,射频装置122对终端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21发送给终端。
以上通信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23,在一种实现中,以上各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23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1231调用存储元件1232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此外,该基带装置123还可以包括接口1233,用于与射频装置12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radio interface,CPRI)。
在另一种实现中,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基带装置123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例如,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例如,基带装置123包括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处理元件1231和存储元件1232,由处理元件1231调用存储元件1232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方法或以上各个模块的功能;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方法或以上各个模块的功能;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模块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总之,以上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存储元件和通信接口,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执行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包括:处理器132和收发装置133,收发装置133从网络设备接收由重复次数受限的信道承载的信息。进一步的,还包括存储器1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者指令,处理器132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或者指令。
图13所示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
在图13中,收发装置133可以与天线连接。在下行方向上,收发装置133通过天线接收基站发送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32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处理器132对终端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收发装置133发送给基站。
以上各个模块的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内嵌于该终端的某一个芯片上来实现。且它们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即以上这些模块可以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覆盖方法。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覆盖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等。

Claims (18)

1.一种终端覆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
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所述信息承载在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BC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域中部分区域的大小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终端激活期和所述多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从所述多个区域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在所述终端激活期内接收所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将所述终端激活期分为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时间段;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向与所述目标时间段对应的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多次发送所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对应的波束宽度与接收所述信息的终端所在的区域大小相关。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
发送模块,用于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所述信息承载在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重复次数小于阈值的信道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BCH。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模块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非等分为多个区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小区中的终端相对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
根据所述小区中距离所述网络设备最远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小区分为多个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域中部分区域的大小不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之前,根据终端激活期和所述多个区域中每个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从所述多个区域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在所述终端激活期内接收所述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对应的信道接收时间窗,将所述终端激活期分为多个时间段,所述多个时间段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区域中每个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时间段;
所述发送模块在不同时间向所述多个区域中不同区域内的终端发送信息时,具体用于:在所述目标时间段向与所述目标时间段对应的目标区域内的终端多次发送所述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对应的波束宽度与接收所述信息的终端所在的区域大小相关。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和处理器,所述接口和处理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753118.XA 2018-07-10 2018-07-10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708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3118.XA CN110708700B (zh) 2018-07-10 2018-07-10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9/090924 WO2020010985A1 (zh) 2018-07-10 2019-06-12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9834532.4A EP3790304B1 (en) 2018-07-10 2019-06-12 Method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7/144,817 US20210127277A1 (en) 2018-07-10 2021-01-08 Terminal coverage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3118.XA CN110708700B (zh) 2018-07-10 2018-07-10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8700A true CN110708700A (zh) 2020-01-17
CN110708700B CN110708700B (zh) 2021-09-14

Family

ID=69143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3118.XA Active CN110708700B (zh) 2018-07-10 2018-07-10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27277A1 (zh)
EP (1) EP3790304B1 (zh)
CN (1) CN110708700B (zh)
WO (1) WO20200109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4962A (zh) * 2022-01-18 2022-04-19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自组网的通信方法、终端、车辆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648A (zh) * 2007-09-17 2009-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终端前导的发送方法
CN101951679A (zh) * 2004-10-19 2011-01-19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发送方法
US20150045051A1 (en) * 2011-07-21 2015-02-12 At&T Mobility Ii Llc Selection of 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based o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CN105122715A (zh) * 2013-04-05 2015-12-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机器型通信(mtc)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覆盖增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4884C (zh) * 2005-06-02 2009-07-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cdma无线通信系统实现远距离覆盖的方法
US9674710B2 (en) * 2013-12-20 2017-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dependent coverage enhancement techniques in LTE
US10462792B2 (en) * 2015-05-29 2019-10-29 Apple Inc.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UE within a coverage area
US10716020B2 (en) * 2016-02-23 2020-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US10512046B2 (en) * 2016-06-09 2019-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and synchron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1679A (zh) * 2004-10-19 2011-01-19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发送方法
CN101394648A (zh) * 2007-09-17 2009-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终端前导的发送方法
US20150045051A1 (en) * 2011-07-21 2015-02-12 At&T Mobility Ii Llc Selection of 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based o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CN105122715A (zh) * 2013-04-05 2015-12-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机器型通信(mtc)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覆盖增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4962A (zh) * 2022-01-18 2022-04-19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自组网的通信方法、终端、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374962B (zh) * 2022-01-18 2024-04-09 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自组网的通信方法、终端、车辆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8700B (zh) 2021-09-14
US20210127277A1 (en) 2021-04-29
WO2020010985A1 (zh) 2020-01-16
EP3790304B1 (en) 2023-05-24
EP3790304A1 (en) 2021-03-10
EP3790304A4 (en) 202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063061A (ko) 빔포밍을 이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랜덤 액세스 기법
EP4277404A2 (en) Technologies for nr coverage enhancement
WO2022151190A1 (en) Default beams for pdsch, csi-rs, pucch and srs
CN114287164A (zh) 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03209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source exclusion for intra-device coord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2996054B (zh) 信号干扰协调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20054377A (ko) 사운딩 기준 신호 기반 하향링크 송신 구성 표시
CN110708700B (zh) 终端覆盖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20146649A (ko) 무선 통신들을 위한 사운딩 기준 신호 리소스 용량 향상
CN113453356A (zh) 通信优先级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2039450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27275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EP383777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 trp systems
CN116250328A (zh) 状态切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584134A (zh) 测量参数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16438903A (zh) 用于指示波束方向的机制
CN113965223A (zh)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10616B (zh)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9627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915170A (zh)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5190594A (zh) 监听方法与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4097508A1 (en) Enhanced uav measurement reports
CN114258134A (zh) 波束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13661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803157A (zh) 对用于ue处理复杂性相关能力的活动资源进行计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