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5095A - 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5095A
CN110705095A CN201910937410.1A CN201910937410A CN110705095A CN 110705095 A CN110705095 A CN 110705095A CN 201910937410 A CN201910937410 A CN 201910937410A CN 110705095 A CN110705095 A CN 110705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e
collapse
karst
soil
targe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74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小战
周心经
邓文彬
刘伟
张庆华
吴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Priority to CN2019109374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5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5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5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水文构造以及施工坍塌情况;将目标区域的塌陷过程划分为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与突变塌陷阶段;在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根据施工坍塌情况判断施工过程中对溶洞或土洞的贯穿模式;在突变塌陷阶段中,获取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和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并判断溶洞或土洞的坍塌类型,以确定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引入了工程施工的贯穿作用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和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得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能够准确地确定因工程施工贯穿作用导致的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城市相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与指导。

Description

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因工程施工诱发的城市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尤其在岩溶发育地区,因基础或勘探施工引发的地面塌陷问题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面塌陷的出现不仅仅影响工程施工安全与建设进度,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城市安全。因此,如何科学分析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城市相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与指导。
针对地面塌陷形成机制,现有理论分析方法主要有潜蚀机制、真空吸蚀及气爆效应、失托增荷机制及地震和振动致塌等。上述分析方法主要从岩溶地面塌陷的演化发育过程角度考虑,缺少分析工程施工工艺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或者只是将工程施工活动当做是一个诱发因素,没有进一步分析工程施工如何具体影响到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过程。因此,现有的分析方法会导致分析得到结果,缺少工程施工对塌陷的具体影响机理,从而不能准确分析这类因工程施工贯穿作用导致的岩溶地面塌陷的具体原因,降低了分析得到形成机制的准确率与科学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基于工程施工的贯穿作用并结合地质构造、水文构造进行分析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水文构造以及施工坍塌情况;
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塌陷过程划分为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与突变塌陷阶段;
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根据所述施工坍塌情况判断施工过程中对溶洞或土洞的贯穿模式;
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获取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和所述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并判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坍塌类型,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的步骤中,具体为: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岩溶特性以及地层岩性;
其中,所述岩溶特性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发育特点;
所述地层岩性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盖层结构和土壤类型。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水文构造的步骤中,具体为: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下水含水层的分布规律以及各所述含水层的水头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根据所述施工坍塌情况判断施工过程中对溶洞或土洞的贯穿模式的步骤,具体为: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通过贯穿单个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单孔贯穿模式;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同时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连通上下两个所述溶洞或土洞,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双孔贯穿模式;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同时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连通上下多个所述溶洞或土洞,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多孔贯穿模式。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获取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和所述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的步骤,具体为: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盖层结构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地层发生变形的破坏情况;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土壤类型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的砂土体受重力影响的坍落情况;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获取各所述含水层的流动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的步骤中,具体为: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盖层结构的地层发生破坏变形,以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洞口扩大而塌落,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地层破坏致塌;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砂土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重力致塌;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含水层携带泥砂流入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水动力致塌。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根据所述盖层结构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地层发生变形的破坏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
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根据所述盖层结构划分为单一地层结构、二元地层结构和多元地层结构,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受所述含水层的流动影响,获取所述地层发生变形破坏的层位、规模及趋势。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根据所述土壤类型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的砂土体受重力影响的坍落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
根据所述盖层结构划分的单一结构、二元结构和多元结构,确定不同所述地层的土壤类型,获取所述地层上的砂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坍落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根据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获取各所述含水层的流动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
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根据各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确定各所述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差及水力联系路径,获取所述含水层的流动路径、流动速度及携带物。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施工坍塌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
获取基础工程施工或者勘探工程施工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引起的地面塌陷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工程施工贯穿作用的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分析方法,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塌陷过程划分为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与突变塌陷阶段,引入了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对所述溶洞或土洞的贯穿分析,并结合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能够准确地确定因工程施工贯穿作用导致的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强的特点,克服了以往分析方法的不足,为城市相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与指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中工程施工贯穿致塌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中工程施工贯穿致塌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中单孔贯穿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中双孔贯穿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先实施例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中多孔贯穿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水文构造以及施工坍塌情况;
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塌陷过程划分为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与突变塌陷阶段;
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根据所述施工坍塌情况判断施工过程中对溶洞或土洞的贯穿模式;
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获取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和所述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并判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坍塌类型,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塌陷过程划分为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与突变塌陷阶段,引入了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对所述溶洞或土洞的贯穿分析,并结合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能够准确地确定因工程施工贯穿作用导致的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强的特点,克服了以往分析方法的不足,为城市相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与指导。
其中,利用钻机在目标区域进行实地钻探,确定塌陷前和塌陷后的地质构造,通过对比塌陷前和塌陷后的地质构造,可获取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在进行地质钻探时,结合水位计监测或者抽水试验得到塌陷前和塌陷后的水文构造,也就是得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以及流动情况等水文信息,通过对比塌陷前和塌陷后的水文构造,可获取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此外,还可以结合勘察钻探的钻孔资料和水文资料对目标区域的所述地质构造和所述水文构造进行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的步骤中,具体为: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岩溶特性以及地层岩性;其中,所述岩溶特性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发育特点;所述地层岩性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盖层结构和土壤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水文构造的步骤中,具体为: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下水含水层的分布规律以及各所述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得到所述目标地区的地面塌陷形成基本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008年12月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夏茅村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例子进行分析,该案例造成多处房屋陷落、倾斜、墙面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夏茅村塌陷区所在底层包含上石炭统壶天群、下石炭统测水组等,具备岩溶发育条件,塌陷区内褶皱及断层发育,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不仅为地下含水层的流动提供了良好通道,而且沿断层破碎带灰岩的岩溶作用强烈,便于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发育。其中,溶洞见洞率高达86%,洞径一般为0.50~9.50m,最大洞径达15.4m,单个钻孔普遍揭露2~5层溶洞,多层溶洞呈串珠状相连通。溶洞埋深普遍在18.0~30.0m,顶板厚度一般0.2~2.6m,溶洞一般都漏水,大部分为半充填状,少量全充填状,完全为空洞的很少。塌陷区内的土洞往往形成于下部的厚黏性土层中,见洞率10~33.3%,洞顶埋深一般在15.5~33.0m,洞径一般1.5~4.0m,个别体积较大的洞径达7.3m,一般以半充填、全充填的土洞为主。
由所述地层岩性结构得到塌陷区地层普遍存在“下黏上砂”的二元结构,下地层为黏性土,上地层为砂性土,两层厚度都较大。
由于塌陷区内的地层结构呈二元机构,上部的黏性土层形成较好的隔水层,地下水形成上部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层和下部的基岩裂隙溶洞水层二元结构。据区内钻孔资料及民井观测资料显示,上层第四系孔隙水层的水头高度(水位埋深)0.80~2.30m,岩溶裂隙溶洞水层的水头高度(水位埋深)3.1~4.0m,两者水头高度差一般为1.5~2.0m。此外村民抽取地下水的行为,改变了当地地下水条件,使所述溶洞或土洞逐渐发展扩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根据所述施工坍塌情况判断施工过程中对溶洞或土洞的贯穿模式的步骤,具体为: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通过贯穿单个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单孔贯穿模式;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同时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连通上下两个所述溶洞或土洞,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双孔贯穿模式;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同时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连通上下多个所述溶洞或土洞,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多孔贯穿模式。
获取所述目标地区的工程施工贯穿过程,并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工程施工贯穿模式。
上述案例为例,在塌陷发生前两天,广州某施工单位开始对该村五巷18号房进行房基岩土工程勘察,当施工第1个钻孔时,没有贯穿地下溶洞或土洞,没有发生地面塌陷,当施工第2个钻孔时,钻探贯穿了地下溶洞和土洞,发生地面塌陷。同时发现,塌陷区近几年新建楼房多采用钻孔桩,多年来频繁的桩基础施工对区内地下含水层及地层产生极大扰动。塌陷区内溶土洞发育多呈串珠状发育,故得到塌陷区内地面塌陷的贯穿模式兼有单孔贯穿模式、双孔贯穿模式和多孔贯穿模式,以多孔贯穿模式为主。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获取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和所述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的步骤,具体为: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盖层结构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地层发生变形的破坏情况;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土壤类型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的砂土体受重力影响的坍落情况;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获取各所述含水层的流动情况。
具体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盖层结构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地层发生变形的破坏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根据所述盖层结构划分为单一地层结构、二元地层结构和多元地层结构,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受所述含水层的流动影响,获取所述地层发生变形破坏的层位、规模及趋势。
上述案例为例,塌陷区内的上盖层结构呈现“下黏上砂”二元结构,下地层为黏性土,上地层为砂性土,黏性土层形成的土洞盖板被勘探施工钻穿,加上钻孔水循环及含水层流动的影响,使砂性土层很快变形破坏,使土洞快速扩大,在上部土体及外荷载作用下,土洞的洞口扩大迅速发生塌陷。
在所述根据所述土壤类型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的砂土体受重力影响的坍落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根据所述盖层结构划分的单一结构、二元结构和多元结构,确定不同所述地层的土壤类型,获取所述地层上的砂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坍落情况。
上述案例为例,此次勘探施工贯穿地下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之后,连通了上下两层地下水,同时形成了地下水及上部砂土的排泄路径,上层砂土层在水动力及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迅速涌入地下洞中,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地面塌陷。
在所述根据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获取各所述含水层的流动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根据各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确定各所述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差及水力联系路径,获取所述含水层的流动路径、流动速度及携带物。
上述案例为例,此次勘探施工贯穿地下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之后,由于贯穿了隔水层上、下水力联系路径,且上、下含水层存在水头高度差,上部潜水层迅速携带隔水顶板上方泥砂涌入溶洞或土洞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的步骤中,具体为: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盖层结构的地层发生破坏变形,以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洞口扩大而塌落,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地层破坏致塌;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砂土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重力致塌;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含水层携带泥砂流入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水动力致塌。
上方述案例为例,夏茅村的岩溶地面塌陷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塌陷区内普遍分布的可溶岩及普遍发育的所述溶洞或土洞,地下水二元结构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头高度差为塌陷区内岩溶发育及地面塌陷的形成提供水动力条件,地层岩性“下黏上砂”的二元结构为区内勘探施工贯穿上覆盖层之后地面塌陷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此次夏茅村岩溶地面塌陷发生在勘探施工期间,塌陷区内地下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发育,在勘探施工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后发生地面塌陷,故此次地面塌陷为因勘探施工贯穿作用导致的塌陷。勘探施工贯穿了盖层二元结构,同时也贯穿了隔水顶板上、下的所述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在贯穿覆盖层及地下单个或多个所述溶洞或土洞之后,迅速形成地面塌陷。
由于上述案例的突变塌陷过程中,勘探施工贯穿地下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之后,同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部的含水层迅速携带隔水顶板上方的泥砂涌入洞中;(2)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地层受勘探施工贯穿扰动及所述含水层的流动影响,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地层很快发生变形破坏并发生塌落;(3)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砂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直接向洞中塌落。所以,此次地面塌陷形成的贯穿致塌机制为贯穿水动力致塌、贯穿地层破坏致塌、贯穿重力致塌三种机制综合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施工坍塌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获取基础工程施工或者勘探工程施工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引起的地面塌陷情况,可以结合基础工程施工的打桩过程或者勘探工程施工钻探过程引起的地面塌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适用面更加广。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该分析方法也可以通过分析装置依靠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所述分析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以及施工坍塌情况;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塌陷过程划分为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与突变塌陷阶段;
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根据所述施工坍塌情况判断施工过程中对溶洞或土洞的贯穿模式;
机制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获取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并判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坍塌类型,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更加方便以及简洁的描述,上述中分析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分析方法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工程施工贯穿作用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引入了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对所述溶洞或土洞的贯穿分析,结合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能够准确地确定因工程施工贯穿作用导致的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为城市相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与指导。
上方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水文构造以及施工坍塌情况;
将所述目标区域的塌陷过程划分为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与突变塌陷阶段;
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根据所述施工坍塌情况判断施工过程中对溶洞或土洞的贯穿模式;
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获取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和所述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并判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坍塌类型,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的步骤中,具体为: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岩溶特性以及地层岩性;
其中,所述岩溶特性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溶洞或土洞的发育特点;
所述地层岩性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盖层结构和土壤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水文构造的步骤中,具体为: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下水含水层的分布规律以及各所述含水层的水头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根据所述施工坍塌情况判断施工过程中对溶洞或土洞的贯穿模式的步骤,具体为: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通过贯穿单个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单孔贯穿模式;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同时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连通上下两个所述溶洞或土洞,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双孔贯穿模式;
若在所述工程施工贯穿阶段中,同时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连通上下多个所述溶洞或土洞,则所述目标区域的贯穿模式为多孔贯穿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获取所述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和所述水文构造的变化情况的步骤,具体为: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盖层结构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地层发生变形的破坏情况;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土壤类型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的砂土体受重力影响的坍落情况;
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根据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获取各所述含水层的流动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的步骤中,具体为: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盖层结构的地层发生破坏变形,以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洞口扩大而塌落,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地层破坏致塌;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砂土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重力致塌;
若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上方的所述含水层携带泥砂流入至所述溶洞或土洞中,则所述目标区域的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贯穿水动力致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盖层结构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地层发生变形的破坏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
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根据所述盖层结构划分为单一地层结构、二元地层结构和多元地层结构,在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的隔水顶板后,受所述含水层的流动影响,获取所述地层发生变形破坏的层位、规模及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土壤类型获取所述溶洞或土洞上方的砂土体受重力影响的坍落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
根据所述盖层结构划分的单一结构、二元结构和多元结构,确定不同所述地层的土壤类型,获取所述地层上的砂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坍落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获取各所述含水层的流动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
在所述突变塌陷阶段中,根据各所述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水头高度确定各所述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差及水力联系路径,获取所述含水层的流动路径、流动速度及携带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施工坍塌情况的步骤中,具体为:
获取基础工程施工或者勘探工程施工贯穿所述溶洞或土洞引起的地面塌陷情况。
CN201910937410.1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Pending CN110705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410.1A CN110705095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7410.1A CN110705095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5095A true CN110705095A (zh) 2020-01-17

Family

ID=69196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7410.1A Pending CN110705095A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509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5385A (zh) * 2020-10-30 2021-02-09 华侨大学 一种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岩溶土洞安全性预测方法
CN113420445A (zh) * 2021-06-23 2021-09-21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溶洞顶板临界厚度分析系统及装置
CN113981938A (zh) * 2021-11-15 2022-01-28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山地城市地下工程施工防路面塌陷的方法
CN114118848A (zh) * 2021-12-03 2022-03-01 河南大学 一种城市岩溶致陷因子定量识别和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16070907A (zh) * 2023-01-05 2023-05-05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803A (zh) * 2013-01-31 2013-05-08 青岛理工大学 鉴别岩溶塌陷致塌因素的方法
CN103225296A (zh) * 2013-05-17 2013-07-3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确定抽水型岩溶塌陷致塌临界地下水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803A (zh) * 2013-01-31 2013-05-08 青岛理工大学 鉴别岩溶塌陷致塌因素的方法
CN103225296A (zh) * 2013-05-17 2013-07-3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确定抽水型岩溶塌陷致塌临界地下水位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鹏瑞等: "武汉市工程施工引发岩溶塌陷机理分析", 《中国岩溶》 *
殷美等: "武汉市某公路工程桩基施工引发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及防治措施", 《资源环境与工程》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5385A (zh) * 2020-10-30 2021-02-09 华侨大学 一种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岩溶土洞安全性预测方法
CN113420445A (zh) * 2021-06-23 2021-09-21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溶洞顶板临界厚度分析系统及装置
CN113981938A (zh) * 2021-11-15 2022-01-28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山地城市地下工程施工防路面塌陷的方法
CN114118848A (zh) * 2021-12-03 2022-03-01 河南大学 一种城市岩溶致陷因子定量识别和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14118848B (zh) * 2021-12-03 2022-07-01 河南大学 一种城市岩溶致陷因子定量识别和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16070907A (zh) * 2023-01-05 2023-05-05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5095A (zh) 一种岩溶地面塌陷分析方法
CN106245626A (zh) 一种硬岩层旋挖钻进方法
Mousavi et al. A GPS-based monitoring program of land subsidence due to groundwater withdrawal in Iran
CN104929146B (zh) 一种多层岩溶发育带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CN108589711A (zh) 一种串珠式溶洞发育区围护桩的施工方法
CN107989057A (zh) 一种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CN103233453B (zh) 一种原位土体勘察方法
CN204676517U (zh) 海洋场地地层的原位剪切波速测试装置
CN102605781A (zh) 岩质河床钢管桩沉设施工工艺
Rollins et al. Ground response on treasure island
CN213209012U (zh) 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和水位监测井
CN208379577U (zh) 一种串珠式溶洞发育区围护桩
Onyancha et al. Dealing with sensitive and variable soils in Nairobi city
Wagener Dolomites
CN209975535U (zh) 一种无支撑双层弧形钻孔灌注深基坑围护结构
Sheshpari et al. New frontiers in the offshore geotechnics and foundation design
Razak et al. Prediction of settlement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2D program at Seksyen 7, Shah Alam
Piciullo et al. The use of the GIBV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effects of urban excavations on built heritage
Fonty et al. Case studies of dewatering projects in chalk
Jud et al. Structural and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for the Remediation of Jetties and Seawalls on Heligoland
Hua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in Municipal Civi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Haberfield et al. Found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or Tall Tower Developments.
CN114182749A (zh) 岩溶复杂地质桩基施工工艺和岩溶复杂地质桩基
Kahlström et al. Deliverable D3. 1. Drainage to Excavations–State of the Art Report
Liu et al.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dewatering design for complicated foundation p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