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1672A -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1672A
CN110701672A CN201911030145.5A CN201911030145A CN110701672A CN 110701672 A CN110701672 A CN 110701672A CN 201911030145 A CN201911030145 A CN 201911030145A CN 110701672 A CN110701672 A CN 110701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evice
internet
temperature
valve
managemen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01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先阳
孔德宝
洪诗凡
郝永胜
孟祥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Ruik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Ruik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Ruik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Ruik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01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16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1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1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1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using a valve or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管理系统,要解决的是现有供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室内温度监测装置、室外温度监测装置、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和物联网管理平台,所述物联网管理平台包括服务器、操作模块和存储模块,室内温度监测装置、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和室外温度监测装置均与物联网管理平台电连接并且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安装在管路上。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当日室外平均温度下负荷的预测,为热源端调控提供参考支持,为室外温度变化随之负荷变化提供预测;不断优化各项运行曲线,提供管理控制功能同时,为系统“联锁”控制、报警、诊断等功能;最终实现掌握用户用热分配情况、预先调节、按需供热系统节能降耗、提高供热用户满意度。

Description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管理领域,具体是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每当供暖季的到来,雾霾情况都是进一步加剧,这是排放物导致的大气污染并危害公众健康。
供热都是统一管理的,现有的供热系统采用调节一次侧管网电动调节阀开度,由气候补偿器采集室外气温进行控制,二次网水温控制,对于二级主管网与分区、楼栋、分户之间并没有存在有效的调控装置及有效的管理系统,造成“大流量小温差”运行状态,浪费大量的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包括室内温度监测装置、室外温度监测装置、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和物联网管理平台,所述物联网管理平台包括服务器、操作模块和存储模块,室内温度监测装置、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和室外温度监测装置均与物联网管理平台电连接并且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安装在管路上,室内温度监测装置进行室内温度的监测并且将数据传输给物联网管理平台,室外温度监测装置进行室外温度监测并且将数据传输给物联网管理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将室内温度数据和室外温度数据储存,物联网管理平台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实时室外温度、当日室外平均温度及二次侧楼栋管网的供回水温度,共同辅助系统分析形成规律曲线,为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然后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调节即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室内温度监测装置包括室内温度采集器和第一通讯模块,室内温度采集器通过第一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相连,第一通讯模块采用包括NB-IOT通讯方式在内的无线方式与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通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物联网管理平台还与客户端相连,使用者可以通过客户端查询自己所需知道的数据,客户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中的任意一种,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室外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室外温度采集器和第二通讯模块,室外温度采集器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相连,第二通讯模块采用包括NB-IOT通讯方式在内的无线方式与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通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包括调节阀体、流量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压力监测装置,流量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压力监测装置均安装在调节阀体上。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调节阀体包括阀门主体,阀门主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袖管并且阀门主体与袖管的连接处采用支撑圈、密封阀座和密封件密封,一侧的袖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阀杆套和用于安装流量监测装置的流量连接口,另一侧的袖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安装压力监测装置的压力连接口和用于安装温度监测装置的温度连接口,阀门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调节球体并且调节球体上端安装有传动阀杆,传动阀杆的上端插入执行器中并且采用连接件锁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阀门主体与袖管的连接处还安装有补偿件,具有补偿作用,补偿件优选补偿碟簧,市场易购得,便于安装和更换,使用效果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执行器的下端安装有联轴器,联轴器与传动阀杆相连并且连接处设置有具有密封作用的防水件。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主体和手动扳手,手动扳手固定在执行器主体上,除了自动控制之外还可以手动控制,方便人们的使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客户端包括登录单元、优化单元和报警单元,登录单元具有登录权限控制、登录管理功能权限和系统修改升级权限的作用,优化单元具有运行数据采集监控、数据分析优化及控制以及运行能耗分析诊断的作用,报警单元具有报警显示处理以及运行故障报警诊断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相对小的独立系统内进行平衡分配,使平衡更加容易调控,能量分配更加均匀;通过对不同当日室外平均温度下负荷的预测,为热源端调控提供参考支持,为室外温度变化随之负荷变化提供预测,避免系统负荷调节的滞后性,通过存储当日室外平均温度、当日室外温度、室内温度、瞬时流量、日累计消耗热量、供、回水压力,系统自动分析数据,得出当日所在“单元”单位热能消耗,并进行纵向对比,作为历史数据为运行管理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各“单元”供、回水压力值,自动分析出整个独立系统水压图,为整个系统水力平衡及诊断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综合分析,在物联网大数据的支撑下,不断优化各项运行曲线,提供管理控制功能同时,为系统“联锁”控制、报警、诊断等功能。最终实现掌握用户用热分配情况、预先调节、按需供热系统节能降耗、提高供热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供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供热管理系统中调节阀体的侧视图。
图3为供热管理系统中调节阀体的剖视图。
图4为供热管理系统中调节阀体的立体图。
图5为供热管理系统中半闭链的控制流程图。
图6为供热管理系统中全闭链的控制流程图
图7为供热管理系统中调节阀体的控制电路图。
其中:1-室内温度监测装置,2-室外温度监测装置,3-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4-物联网管理平台,5-客户端,6-手动扳手,7-执行器主体,8-联轴器,9-连接件,10-阀杆套,11-压力连接口,12-防水件,13-传动阀杆,14-调节球体,15-补偿件,16-流量连接口,17-支撑圈,18-密封阀座,19-密封件,20-阀门主体,21-温度连接口,22-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包括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室外温度监测装置2、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和物联网管理平台4,所述物联网管理平台4包括服务器、操作模块和存储模块,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和室外温度监测装置2均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电连接并且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安装在管路上,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进行室内温度的监测并且将数据传输给物联网管理平台4,室外温度监测装置2进行室外温度监测并且将数据传输给物联网管理平台4,物联网管理平台4将室内温度数据和室外温度数据储存,物联网管理平台4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实时室外温度、当日室外平均温度及二次侧楼栋管网的供回水温度,共同辅助系统分析形成规律曲线,为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然后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调节即可,通过物联网管理平台4接收并处理分析数据,通过实际运行参数对参考参数不断修正,最终成为不同楼栋、单元“私人订制运行曲线”,同时物联网管理平台4下发运行管理命令,通过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控制室温及管网热平衡。利用接收的室内温度、室外平均温度、室外实时温度、楼栋主管供、回水温度等参数对计量楼栋耗热的热量进行热量分摊计算分析出能耗指标。最终实现数据的统计、能耗分析、自动优化,为供热控制、服务决策和维护提供指导,这样减少了供热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提供“物联网+智慧供热”的优化节能解决方案。
为了方便使用,物联网管理平台4还与客户端5相连,使用者可以通过客户端5查询自己所需知道的数据,客户端5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中的任意一种,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客户端5,既可以通过电脑端,也可通过手机端注册授权注册授权的权限,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控。
进一步的,客户端5包括登录单元、优化单元和报警单元,登录单元具有登录权限控制、登录管理功能权限和系统修改升级权限的作用,优化单元具有运行数据采集监控、数据分析优化及控制以及运行能耗分析诊断的作用,报警单元具有报警显示处理以及运行故障报警诊断的作用。
实施例2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包括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室外温度监测装置2、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和物联网管理平台4,所述物联网管理平台4包括服务器、操作模块和存储模块,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和室外温度监测装置2均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电连接并且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安装在管路上,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进行室内温度的监测并且将数据传输给物联网管理平台4,室外温度监测装置2进行室外温度监测并且将数据传输给物联网管理平台4,物联网管理平台4将室内温度数据和室外温度数据储存,物联网管理平台4根据实时室内温度、实时室外温度、当日室外平均温度及二次侧楼栋管网的供回水温度,共同辅助系统分析形成规律曲线,为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然后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调节即可。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包括室内温度采集器和第一通讯模块,室内温度采集器通过第一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第一通讯模块采用包括NB-IOT通讯方式在内的无线方式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进行通讯。室外温度检测装置2包括室外温度采集器和第二通讯模块,室外温度采集器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第二通讯模块采用包括NB-IOT通讯方式在内的无线方式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进行通讯,室外温度采集器用于采集室外温度参数,采用陶瓷热电阻温度等级为精度为0.15级,具有高灵敏度的微小温度测量的特性,与当日室外平均温度、室内温度及二次侧楼栋管网的供回水温度,共同辅助系统分析形成五者规律曲线,为系统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室内温度采集器用于采集室内温度参数,与当日室外平均温度、实时室外温度及二次侧楼栋管网的供回水温度,共同辅助系统分析形成规律曲线,为系统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NB-IOT通讯方式有广覆盖、强穿透、大连接的特性,目前在智慧城市中的远程抄表、共享行业中的共享单车等场景均有重要应用,技术成熟且价格低廉。
进一步的,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包括调节阀体、流量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压力监测装置,流量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压力监测装置均安装在调节阀体上。调节阀体包括阀门主体20,阀门主体20的两端均安装有袖管22并且阀门主体20与袖管22的连接处采用支撑圈17、密封阀座18和密封件19密封,一侧的袖管2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阀杆套10和用于安装流量监测装置的流量连接口16,另一侧的袖管2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安装压力监测装置的压力连接口11和用于安装温度监测装置的温度连接口21,阀门主体20的上端安装有调节球体14并且调节球体14上端安装有传动阀杆13,传动阀杆13的上端插入执行器中并且采用连接件9锁紧。阀门主体20与袖管22的连接处还安装有补偿件15,具有补偿作用,补偿件15优选补偿碟簧,选用优质原材料60Si2MnA,经模具冲压成型,淬火温度在870度,回火温度在470度左右,热处理后进行全压处理,检查补偿碟簧的载荷数据,将部件表面上的油渍,氧化皮等清理干净,表面镀镍,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镀层深度在0.05mm。密封阀座18是最为核心主要的部件,由于在阀门生产过程中,要承受焊接带来的温度变形,所以从原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条件要求都非常苛刻,密封阀座18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阀门产品的密封和使用寿命。原材料聚四氟乙烯粉加入25%的碳纤维和5%的二硫化钼高速混合,确保填充剂能均匀的分布在聚四氟乙烯的基体,加入碳纤维能提高密封座的硬度、耐磨、耐腐蚀、抗冷流性能;将混合好的原料采用油压机压制成型,确保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采用高温处理,将压型后的产品从常温加温至375度,在经过4个恒温期,时间在24小时左右,每个阀门口径有一定的温度曲线及升温速率;使聚四氟乙烯与碳纤维分子凝结,提高材料的韧性,不易折断,提高结晶度,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强,抗冷流,尺寸变化小。传动阀杆13采用优质原材料2Cr13进行调质处理,硬度在220—270之间;传动阀杆13采用数控车床加工,经过磨床磨削,光洁度达到1.6,传动阀杆13的密封部位公差控制在0.05mm之内,确保了传动阀杆13的密封性能;传动阀杆13采用防吹出结构设计,管道压力异常升压及密封填料失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传动阀杆13不被吹出,传动阀杆13采用倒密封下装式设计结构,密封力随着介质的压力增高而增大,确保各种压力下传动阀杆13的密封性能。调节球体14是采用304不锈钢管挤压成型,固溶处理、保证调节球体14不易变形,数控加工,计算机全程检查,抛光处理,圆度控制在0.03um,通道采用等百分比窗口,可调比R可达35,R=Qmax/Qmin
Qmin为最小调节流量,即可调流量下限;Qmax为最大调节流量,即在0.1MPa压力降情况下最大流通量。支撑圈17采用优质60Si2MnA原材料,经冲床冲压成型,表面镀镍,镀层深度在0.05mm。
进一步的,执行器的下端安装有联轴器8,联轴器8与传动阀杆13相连并且连接处设置有具有密封作用的防水件12。
进一步的,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主体7和手动扳手6,手动扳手6固定在执行器主体7上,除了自动控制之外还可以手动控制,方便人们的使用7。
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具有如下优点:兼容4-20mADC模拟信号HART或Profibus总线通信协议的数字信号,系统构成灵活,适应性强;一体化构成,无需另配伺服放大器,简化系统构成;可以智能定位,精度高,阻尼性好,具有电动功能,不带机械制动器,无摩擦损耗,工作寿命长;可远程(带无线通讯功能)调整零点,方便快捷,现场手自动切换,带调节信号及阀位信号等多参数显示;具有信号断线,偏差过大、电机堵转、过热等多种故障诊断及报警、处理等功能;具有正反转作用自动识别、阀门流量特性变换、用户设定任意流量特性曲线功能;数字滤波,抗干扰能力强、无触点位移传感器,可靠性高;及Profibus信号断线或超限保护,当调节信号或反馈信号中断或超限时,输出闭合触电的报警信号,并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使阀位就地保持或运行到全开或全关位置;可以堵转保护,当执行机构的输出轴遇到机械故障出现堵转或卡死时,可发出闭合触电报警信号,切断电机电流,然后断续地检测堵转是否排除,当堵转故障排出后,可自动恢复正常运行;输出形程特性变换,一般情况下执行机构输出位移与输入信号呈线性关系,当需要时可将其设置成等百分比特性或二十段不同斜率曲线,以适应特殊工艺要求。
温度监测装置用于采集二次侧楼栋管网供、回水温度参数,温度传感器采用PT1000铂热电阻,具有电阻温度系数大、感应灵敏、电阻率高、元件尺寸小,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基本呈现线性关系,在测温范围内,物理、化学性能稳定,长期复现性好,测量精度高等特点。与当日平均温度、室内温度及室外温度,共同辅助系统分析形成规律曲线,以计算曲线为参考值,按照室内温度为调控依据形成实际运行曲线为每个独立单元提供历史数据支撑。同时与流量装置参数通过计算,为系统提供楼栋管路热量消耗情况,为系统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当温度低于或高过报警温度时,为系统提供报警信号,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49905720000091
Figure BDA0002249905720000092
tw——运行期任意室外日均温度,℃;t’g、t’h——二次水设计供、回水温度,℃;t’n——室内计算温度,℃;t’w——室外计算温度,℃;B——散热器的散热指数。
流量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楼栋单元主管道内流量,采用超声波形式流量监测装置,超声波流量传感器为对射式超声波探头,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分别安装在相对的管壁上,超声波流量传感器为两对对射式超声波探头,每对超声波探头均与管壁呈一定夹角布置,两对超声波探头交叉设置。通过流量监测装置和温度监测装置采集的二次侧楼栋管网供、回水温度差换算成热量值,记录瞬时流量值和累计热量值。当累计热量值超过,当日平均温度下允许最大热量值时,为系统提供报警信号,公式如下:Q=G×Δt×M×1000,Q为热量值,单位GJ,Δt为供、回水温度差,单位℃,M为单位转换常数,M=4.1868×10-6
压力监测装置,用于采集二次侧楼栋管网压力参数,采用陶瓷型微型压力变送器,防护等级IP68,具有抗过载能力强,抗变频干扰等特点。监控管道内供、回水压力,当压力低于或高过报警压力时,为系统提供报警信号。
本产品的整个系统具有分布式网络架构:基于物联网管理平台4,通过方便灵活的、直观的用户交互配置,轻松实现数据共享、系统负荷分担、多种冗余备份等,实现高可靠性的实时监控和历史信息网络共享。
经济性:充分利用、整合企业现有资源架设硬件数据采集网络,选择经济合理的终端设备,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减少企业投资,最大程度保证用户利益。
适应性:一方面考虑到系统具有广泛适应性,面对各类设备均可实现无缝化的数据采集;另一方面,采用客户可定制的方式,以适应越来越强烈的客户个性化需求。
统一性:均采用统一的架构方式,多种数据格式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连接到系统中,保证系统硬件连接的统一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系统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在硬件的选型和配置、软件的组织和设计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都相应采取必要措施。
开放性和标准性:从网络协议、系统平台、开发工具,都遵循通用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在软硬件设备的互连上,系统升级、扩充和更新上,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先进性和成熟性:以用户的需要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求得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服务器和网络方面以优化通讯流量,提高系统的管理性和安全性为重点。
物联网管理平台4包括服务器、存储空间,服务器是由CPU、内存、操作系统、云硬盘组成的最基础的计算组件,服务器创建成功后,使用者就可以像使用自己的本地电脑或物理服务器一样,在云上使用服务器。云硬盘是提供超高IO性能的硬盘,云硬盘具有低时延、高性能,适用于高性能,高读写速率要求,读写密集型应用场景;高数据可靠性,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可弹性扩展的虚拟块存储服务;具有高数据可靠性,高I/O吞吐能力,能够保证任何一个副本故障时快速进行数据迁移恢复,避免单一硬件故障造成数据丢失;支持服务器和云硬盘的备份及恢复,可预先设置好自动备份策略,实现在线自动备份。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通过控制台或API,备份服务器和云硬盘指定时间点的数据。提供多种安全服务,多维度防护,Anti-DDos流量清洗、Web应用防火墙、漏洞扫描等多种安全服务提供多维度防护;安全评估,提供对用户云环境的安全评估,帮助用户快速发现安全弱点和威胁,同时提供安全配置检查,并给出最佳的安全实践建议,有效减少或避免由于网络中病毒和恶意攻击带来的损失;智能化进程管理,提供智能的进程管理服务,基于可定制的白名单机制,自动禁止非法程序的执行,保障服务器的安全性;漏洞扫描,支持通用Web漏洞检测、第三方应用漏洞检测、端口检测等多项扫描服务。搭载专业的硬件设备,服务器搭载在专业的硬件设备上,能够深度进行虚拟化优化技术,用户无需自建机房;随时获取虚拟化资源,可随时从虚拟资源池中获取并独享资源,并根据业务变化弹性扩展或收缩,像使用本地电脑一样在云上使用服务器,确保应用环境可靠、安全、灵活、高效。本产品可以自动调整计算资源,动态伸缩:基于伸缩组监控数据,随着应用运行状态,动态增加或减少服务器实例;定时伸缩:根据业务预期及运营计划等,制定定时及周期性策略,按时自动增加或减少服务器实例。灵活调整:服务器配置,规格、带宽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整,高效匹配业务要求。
本产品通过多级可靠性架构,保障数据持久性很高,业务连续性也很高。通过智能调度,并结合传输加速、大数据垂直优化,为用户提供高并发(千万级TPS)、大带宽(单流上传2.4Gb/s)、稳定低时延(小对象上传时延小于10ms)的数据访问体验。OBS通过可信云认证,支持服务端加密、防盗链、VPC网络隔离、日志审计、细粒度权限控制,保障数据安全可信。
本产品包括半闭链控制和全闭链控制的模式。半闭链控制流程见图5,是在局部的用户室内设有室内温控采集装置TE10,所产生的室内温控采集信号TE10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在用户室外设有室外温控采集装置TE101,所产生的室外温控采集信号TE101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TE11为回水温度检测装置,所产生的TE11为回水温度检测信号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PT11为回水压力检测装置,所产生的PT11为回水压力检测信号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TE12为供水温度检测装置,所产生的TE12为供水温度检测信号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PT12为供水压力检测装置,所产生的PT12为供水压力检测信号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FV11、QIQ101也位于回水管路上,分别为阀门调节装置和流量采集装置,同样所产生的FV11、QIQ101信号也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其余单元控制管路与描述单元为并联关系。
全闭链控制流程见图6,在全部的用户室内设有室内温控采集装置TE10,所产生的室内温控采集信号TE10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在全部的用户入户回水管路设有阀门调控装置FV101,所产生的阀门调控信号FV101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在用户室外设有室外温控采集装置TE101,所产生的室外温控采集信号TE101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TE11为回水温度检测装置,所产生的TE11为回水温度检测限号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PT11为回水压力检测装置,所产生的PT11为回水压力检测信号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TE12为供水温度检测装置,所产生的TE12为供水温度检测信号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PT12为供水压力检测装置,所产生的PT12为供水压力检测信号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FV11、QIQ101也位于回水管路上,分别为阀门调节装置和流量采集装置,同样所产生的FV11、QIQ101信号也通过NB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其余单元控制管路与描述单元为并联关系。
所有测量值均为4-20mA输入。所有的测量值都有一个低限和一个高限,如超过极限,将产生报警。每个测量值可通过设定值被锁定,如输入信号不在4-20mA范围内,将检测到传感器故障,报警被激活,每个测量值的报警可通过设定值锁定。
半闭链控制是根据对应当日平均室外温度,估算实时热指标对当日建筑面积达到供热需求所消耗热量记行估算,核算系统内当日所需热负荷总量提供给热源;通过提前预设好的温度曲线,为二次网主管网供水温度,提供参考数据;并同时根据室内温度局部采集(设于小系统内,热量交换最不利点)的平均值,通过FV11调节控制TE11的温度变化进行供、回水温度修正,尽量使供回水温差△T接近参考曲线值。将二级管网分解为N个相对独立的并联系统,让水力平衡在拆分系统内分配更加容易接近平衡,在半封闭控制链内,有效提供系统调节响应速度及灵敏性。当室内温度过低时FV11信号使阀门开度增大,直至室内温度平均值达到设定值,当阀门开度已达到100%,仍无法达到设定温度值时,触发报警信号,物联网平台首先检查,相同二次侧主管路其他分支“单元”是否出现相同报警信号或“单元”内其他报警信号未处理,如有按照先后顺序处理报警信息,如“单元”内其他报警信号处理完毕,仍有相同二次侧主管路其他分支“单元”是否出现相同报警信号,反馈给换热站内控制系统,建议提高二次侧主管路供水温度或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二次侧主管网循环量信息。当室内温度过高时FV11信号使阀门开度减小,直至室内温度平均值达到设定值,当阀门开度低于30%,仍高于达到设定温度值时,触发报警信号,物联网平台首先检查,相同二次侧主管路其他分支“单元”是否出现相同报警信号或“单元”内其他报警信号未处理,如有按照先后顺序处理报警信息,如“单元”内其他报警信号处理完毕,仍有相同二次侧主管路其他分支“单元”是否出现相同报警信号,反馈给换热站内控制系统,建议降低二次侧主管路供水温度或减低二次侧主管网循环量信息。
半闭链控制是根据对应当日平均室外温度,估算实时热指标对当日建筑面积达到供热需求所消耗热量记行估算,核算系统内当日所需热负荷总量提供给热源;通过提前预设好的温度曲线,为二次网主管网供水温度,提供参考数据;并同时根据室内温度,通过FV101调节控制TE10的室内温度,同时通过FV11调节控制TE11的温度变化进行供、回水温度修正,尽量使供、回水温差△T接近参考曲线值。通过二级控制,将大系统分割成N个独立控制小系统,让水力平衡分配更加均衡,控制链更加完整,调控响应速度更快、更准确。当室内温度过低时FV11信号使阀门开度增大,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值,当阀门开度已达到100%,仍无法达到设定温度值时,触发报警信号,物联网平台首先检查,相同二次侧主管路其他分支“单元”是否出现相同报警信号或“单元”内其他报警信号未处理,如有按照先后顺序处理报警信息,如“单元”内其他报警信号处理完毕,仍有相同二次侧主管路其他分支“单元”是否出现相同报警信号,反馈给换热站内控制系统,建议提高二次侧主管路供水温度或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二次侧主管网循环量信息。当室内温度过高时FV11信号使阀门开度减小,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值,当阀门开度低于30%,仍高于达到设定温度值时,触发报警信号,物联网管理平台4首先检查,相同二次侧主管路其他分支“单元”是否出现相同报警信号或“单元”内其他报警信号未处理,如有按照先后顺序处理报警信息,如“单元”内其他报警信号处理完毕,仍有相同二次侧主管路其他分支“单元”是否出现相同报警信号,反馈给换热站内控制系统,建议降低二次侧主管路供水温度或减低二次侧主管网循环量信息。
与此同时物联网管理平台4记录当日室外平均温度、当日室外温度、室内温度、瞬时流量、日累计消耗热量、供、回水压力,存储在用户按照金字塔划分的“最小单元”内,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根据时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分析预测“最小单元”热负荷,为提供系统最佳的运行参数提供历史数据支撑;并根据不同楼栋单元间主管路供、回水压力值形成该二次侧水压图,以供诊断分析和调平衡参考数据。采用分时段温度调节,将一天设定为6-12个不同时段,在预设温度曲线和根据室内温度调节控制方式的基础上修正供水温度,为管网调控工作做好“提前量”,避免系统滞后性影响供热效果,做到最佳工况运行。也可根据同一区域内多种供热模式(地热、散热器、风机盘管)分别控制。同一区域内建筑供热时间需求不同(例:学校、商场、剧院等),设置不同时段不同室内温度需求进行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管理,非工作时间采用“低温运行”模式,可以减少不必要能源浪费。
物联网管理平台4可以查看监控界面,监控界面具有形象直观动态的监控画面,减小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避免了单调枯燥的监控环境对操作人员长期从事监控工作带来的疲劳感。具有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扩展性,扩建升级更加方便。监控系统采用操作平台和管理平台独立运行的设计。操作平台用于系统日常维护操作,数据直接来自于各个独立“单元”,可完成系统的运行监控,独立“单元”的运行监控以及热网的调节操作、报警,通过类似组态化的图形操作界面,操作更趋近于“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方式。平台的软件设计采用windows系统环境下,各个独立“单元”单任务方式,保证了操作平台的轻量化,操作响应迅速,维护简便。管理平台作为监控软件最高级别的管理单元,开发平台,具有长期运行高可靠性。管理平台不但具有操作平台的全部功能,而且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曲线,丰富的数据报表打印,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在管理平台下,通过独创性的软件构架,优化了大数据量处理的吞吐效率,在多独立“单元”、海量运行变量的负荷下,管理平台仍然能保持热网数据的实时性,操作的高速响应。
综上所述,本产品提供更高的数据并发处理能力,远程操作指令的实时下发执行效率;对供、回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监测,传感器故障报警,温度、压力、流量、热量上下限设置,超限报警,阀门开度反馈;阀门可以手动开度控制:由人工手动给定开度值;阀门自动温度开度控制:由供、回水温度设定值及供回水温度差△T控制阀的开度;自动负荷预测:根据温度曲线,在不同的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提供相应的热量、温度运行参考曲线;自动节能设置: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时段供热温度,自控系统通过加入时间日程表的控制,实现一天当中不同时刻对应不同的温度,一周之内非工作日对应不同的温度;连锁保护功能:自动状态时二次侧超温,阀门自动关闭保护,用户内设施受高温影响损坏;可以及时对断电“单元”进行操作。本产品在画面中通过编程实现模拟以管理层级架构图及“即点即显”的形式显示全部“单元”现场总体运行状况图,以便于操作者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系统各各支路“单元”运行情况,对系统各支路“单元”进行准确的操作并能够对现场设备的故障进行实时诊断。报警记录:对于如流量、压力、温度等一些重要的输入参数进行实时报警,当处于监控下的任何一个变量超出预先设定的安全值时,报警灯就会立即闪烁,同时通过报警一览表对话框可以检查报警超出的范围以及错误的出处,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历史趋势:在此画面中除了实时显示变量的变化趋势,操作员还可以检查过去的过程数据记录,通过对过去历史趋势的比较进而可以对变量未来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预测。另外,还具有报警或变量记录档案库数据的运行报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供热管理系统,包括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室外温度监测装置(2)、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和物联网管理平台(4),所述物联网管理平台(4)包括服务器、操作模块和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和室外温度监测装置(2)均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电连接并且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3)安装在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温度监测装置(1)包括室内温度采集器和第一通讯模块,室内温度采集器通过第一通讯模块与物联网管理平台(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管理平台(4)还与客户端(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智能调控检测阀包括调节阀体、流量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压力监测装置,流量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和压力监测装置均安装在调节阀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体包括阀门主体(20),阀门主体(20)的两端均安装有袖管(22),一侧的袖管(2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阀杆套(10)和流量连接口(16),另一侧的袖管(2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压力连接口(11)和温度连接口(21),阀门主体(20)的上端安装有调节球体(14)并且调节球体(14)上端安装有传动阀杆(13),传动阀杆(13)的上端插入执行器中并且采用连接件(9)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20)与袖管(22)的连接处还安装有补偿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供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主体(7)和手动扳手(6),手动扳手(6)固定在执行器主体(7)上,传动阀杆(13)的上端插入执行器主体(7)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5)包括登录单元、优化单元和报警单元。
CN201911030145.5A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07016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0145.5A CN110701672A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0145.5A CN110701672A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1672A true CN110701672A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0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0145.5A Pending CN110701672A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1672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7449A (zh) * 2020-04-14 2020-07-28 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智能供暖系统
CN111486505A (zh) * 2020-04-29 2020-08-04 郑善义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暖控制机构
CN111639949A (zh) * 2020-05-25 2020-09-08 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客服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11787123A (zh) * 2020-07-27 2020-10-16 四川神琥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热网运维管理系统
CN112344128A (zh) * 2020-11-02 2021-02-09 沈阳安达节能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物联网多功能一体装置
CN112862189A (zh) * 2021-02-03 2021-05-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热源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
CN113757787A (zh) * 2021-09-14 2021-12-07 宁夏电投热力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热系统用智能温控终端
CN114060731A (zh) * 2021-11-23 2022-02-18 重庆大学 腐蚀位移形变融合监测终端及管道腐蚀位移形变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4165825A (zh) * 2021-11-26 2022-03-11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站供热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14575948A (zh) * 2022-02-24 2022-06-03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核电厂抽汽供热机组堆机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1107A (zh) * 2012-06-29 2012-10-10 毛俊法 基于物联网的暖气控制系统
CN109581943A (zh) * 2019-01-30 2019-04-05 黑龙江思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阀门平衡调节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1107A (zh) * 2012-06-29 2012-10-10 毛俊法 基于物联网的暖气控制系统
CN109581943A (zh) * 2019-01-30 2019-04-05 黑龙江思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阀门平衡调节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仲行: "《真空熔结表面工程实用技术》", 31 December 2016 *
朱绍源: "《第六届全国阀门与管道学术会议论文集》", 31 December 2009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7449A (zh) * 2020-04-14 2020-07-28 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智能供暖系统
CN111486505A (zh) * 2020-04-29 2020-08-04 郑善义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暖控制机构
CN111639949B (zh) * 2020-05-25 2023-08-01 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客服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11639949A (zh) * 2020-05-25 2020-09-08 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客服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11787123A (zh) * 2020-07-27 2020-10-16 四川神琥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热网运维管理系统
CN112344128A (zh) * 2020-11-02 2021-02-09 沈阳安达节能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物联网多功能一体装置
CN112862189A (zh) * 2021-02-03 2021-05-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热源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
CN112862189B (zh) * 2021-02-03 2023-11-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热源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
CN113757787A (zh) * 2021-09-14 2021-12-07 宁夏电投热力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热系统用智能温控终端
CN114060731A (zh) * 2021-11-23 2022-02-18 重庆大学 腐蚀位移形变融合监测终端及管道腐蚀位移形变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4060731B (zh) * 2021-11-23 2024-01-26 重庆大学 腐蚀位移形变融合监测终端及管道腐蚀位移形变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4165825A (zh) * 2021-11-26 2022-03-11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站供热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14575948A (zh) * 2022-02-24 2022-06-03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核电厂抽汽供热机组堆机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575948B (zh) * 2022-02-24 2024-01-30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核电厂抽汽供热机组堆机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1672A (zh) 一种供热管理系统
US8063775B2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8935110B2 (en) Apparatus for analysing an interior energy system
US200900126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of Facility Energy Consumption
Wang et al. A robust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strategy for pressure-independent VAV terminals of real office buildings
JP2009043266A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共有利用方式によるデータ処理
CN105143830A (zh) 监视系统
US10459412B2 (en) Convergence structure for control and data analytics systems
US11188039B2 (en)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ynamic energy prediction model updates
Coffin Direct digital control for building HVAC systems
Fütterer et al. A multifunctional demonstration bench for advanced control research in buildings—Monitoring, control, and interface system
CN114693069A (zh) 一种自主优化运行集中供热运行稳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Ardehali et al. Building energy use and control problems: an assessment of case studies
Liu et al. A smart and transparent district heating mode based on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CN111750492B (zh) 空气调节系统、服务器系统、网络和方法
CN112032818B (zh) 一种水系统供暖的室温协同控制方法
Shoukas et al. Analysis of fault data collected from automated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 products for packaged rooftop units
Clauß et al. Practical challenges towards data-driven applications in buildings: lessons-learned from two real-life case studies
KR101828145B1 (ko) 지역난방 사용자 측 에너지 효율관리 및 고장분석을 위한 IoT 기반 데이터 수집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653856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二网水力平衡调控系统及方法
Becker 5.7 Automation Strategies for Thermally Activatable Building Systems (TABS)
Salsbury et al. Model–Based Diagnostics for Air Handling Units
CN111811033A (zh) 基于无线测温传感的热网平衡调整系统
Yang et al. How to better match predicted loads of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A novel control approach focused on coupling source and network by data-driven methods
KR20230013771A (ko) Bim데이터를 활용한 건물의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